如果崇禎接手的是一個平穩的政權,他可能成為明君嗎?

劉表就是屬於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草包,李自成之流就是屬於亂世之奸雄,治世之挑唆大部分不明真相群眾的少數別有用心分子,畢竟領導人能像曹操這種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奇行種實在太少了,要求也略高了些,我想知道就崇禎曾經的表現來看,如果崇禎如果是太平時期的君主,會成為自律、勤政的明君,還是會成為一個刻薄、幫倒忙的昏君。


強調一下:認為魏閹公忠體國擅長理財的!認為思宗和東林黨廢除所謂工商稅的!趕緊拉黑我!趕緊的!懶得跟你們廢話!

————————
實名反對 @沈雅涵 ,滿篇胡說八道。話說 @沈雅涵 大神,您到處複製粘貼也就罷了,但能不能別這麼迷信網路歷史發明?知道啥叫誤人子弟不?

這個什麼魏忠賢、東林黨、文官集團、權力制衡什麼的,全是高大上的名詞,隨便拎出一個就是一本書的容量,但是斷章取義顛倒黑白鬍亂拼接就發明出了一篇聳人聽聞的「歷史論文」。想簡單了解東林黨和魏忠賢的可以看一下溫體仁寫的為什麼對東林黨評價有低有高?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 溫體仁的回答、明朝文官集團是怎麼制衡甚至威脅皇帝的? - 溫體仁的回答、
崇禎帝向魏忠賢動手是不是錯誤的決定? - 溫體仁的回答

還有明末商稅,大神是這樣說的

我們來分析一下大神這段話傳遞出的信息:
1、工商稅是閹黨設立的(太祖高皇帝笑而不語)
2、崇禎上台後,重用東林黨,廢除工商稅(思宗皇帝笑而不語)

3、增加農業稅(神宗顯皇帝笑而不語)
4、財政大權委任給閹黨,是因為閹黨沒有後人(Excuse me?閹黨沒有後人?您老是不是認為閹黨就是一幫太監???崔呈秀、魏廣微等一干閹黨笑而不語。)

全都是沒有常識的腦洞啊!真的是一點常識都沒有啊!商稅到底是什麼你能先搞明白嗎?!閹黨到底是什麼你能先搞明白嗎?不明白能不能先翻翻書啊!!

------------------------
《明史·食貨志》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到處都是戰火,到處都是饑荒,大明國庫沒錢啦沒錢啦沒錢啦!
沒錢咋辦?薅羊毛!
於是北京戶部決定了——南京宣課司,你們那邊每年上繳國庫三萬兩!
宣課司是明代商稅徵收機構,大明甫一立國就有了,設置於都城。設置於地方的叫稅課司、稅課局。南京是明初的國都,後來的留都。
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開始叫苦:
「報告中央,宣課司壓根徵收不了幾個落地稅,這事還是另請高明吧。我看蕪湖那邊混的就不錯,不如讓它們增稅來抵充?」
奏疏到了北京後,戶部尚書畢自嚴跟一幫計臣磋商了半天,於是再次發出了一個決定——很好,蕪湖稅額三萬,但你們也得增加一萬。
我們可以腦補一下鄭三俊接到中央決定後的心理活動:苟利國家生死以……不對不對,應該是悔了腸子嗶了汪!

這個故事發生在崇禎年間。
沒錯,就是大家口誅筆伐唾沫飛揚痛罵崇禎帝和文官廢除商稅的那個時候!
奇怪不,按照沈大神的說法,崇禎年間的商稅不都是被廢除了嗎?怎麼明史上反倒記載了一個增稅的故事?

-----------------------

確切來說,明代幾乎沒有人叫工商稅的,當然,是有「商稅」的。這是一個專有名詞,最早見於唐代。古代商稅又被稱為「關市之徵」,關就是關稅,簡單來說就是商品流通過程中徵收的商稅;市就是市稅,也就是在市場交易時徵收的商稅。

好多人都說崇禎帝和東林黨廢除商稅,那麼言外之意就是從崇禎元年開始,明廷廢除了關市之徵(或許其中很多人連這個詞都不知道)。真是這樣嗎?我們來爬梳一遍明代商稅。

在明代,關稅和市稅到底有哪些呢?
關稅主要是指工關稅、鈔關稅、門稅等;市稅是指商貨進出門店稅、塌房稅、門攤稅等。工關稅,一般由工部派員在主要交通要道設抽分竹木場,對商客販運的竹子、木材、薪炭等課以實物稅,稅率為十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不等。鈔關稅是商品貨物在流通過程中,以錢鈔繳納的流通稅,如明初的臨清、北新兩關不僅徵收船錢,而且對船上的貨物徵收貨稅。門稅即京城九門之稅。塌房稅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就已經徵收,原名官店錢。門攤稅是全國各主要城鎮對市肆各色門攤徵收定額稅。此外,明初開徵的酒醋稅、漁課、房地契稅等稅種一直存在,以後又相繼增加牙稅、過橋稅、車馬稅、香稅、油布稅等。總之,隨著時代前進,商稅的名目也越來越多。
更詳細的稅種、稅率、徵收部門等,可查閱《大明會典》卷三十二到三十七、《明史·食貨志》等。

明代立國之初,太祖重農抑商,但同時又實行寬賦政策,商稅稅率極低,「凡商稅,三十稅一,過者以違令論。」並對多種對象實行免稅,例如《明太祖寶訓》說到:

囊者奸臣聚斂,深為民害,稅及天下纖悉之物,朕甚恥焉。自今軍民嫁娶喪祭之物,舟車絲布之類,皆勿稅

這種現象延續到永樂時期,期間商稅主要由稅課司、局負責徵收。
對洪、永年間的明代商稅特徵,《明史·食貨志》評論到:「關市之徵,宋元頗繁瑣,明初務簡約。」

有明一代,商稅最寬鬆時代,就是洪武、建文、永樂年間。至於明末,已是極度繁瑣沉重。

說閹黨開始徵收所謂「工商稅」的,你的臉呢?

明代商稅由簡到繁始於宣宗宣德年間,主要表現就是在市稅之外,開始徵收關稅。而承擔關稅徵收的機構主要是鈔關、京城九門和抽分廠局。想了解明末到底有沒有廢除商稅,只需考察以上徵稅部門的歲入即可。下面以抽分廠為例來看一下。

抽分廠是專門的商稅稅收機構,主要職能是抽分竹木稅。竹木稅可追溯至唐德宗時期,而作為稅收徵收之專門用語的「抽」、「抽分」則始於宋代。
明初,戶部設有抽分竹木局,負責對過往竹木商人抽分竹木實物,滿足工用之需。成化七年,明政府開始設置抽分廠,在保留原有抽分竹木局基礎上以征商稅,隸屬於工部。初期的稅收形式延續抽分竹木局的實物稅收形式。明代中後期,抽稅形式由抽分實物向抽分稅銀方向發展。

那麼,這樣一個專門的商稅稅收機構,其歷年課額有多少呢?有學者對蕪湖抽分廠做了一個統計,如下:

(數據來自姚國艷《明代商稅法制研究》。)

由上表我們也可得知,從成化七年到崇禎十七年,171年間,年稅收收入增長約42倍。崇禎年間的歲入已是明代歷年最高。

你現在告訴我:崇禎廢除商稅?!

最後,就是開頭的那個故事了,原文如下:

天啟五年,戶部尚書李起元請復榷水陸衝要,依萬曆二十七八年例,量征什一。允行之。崇禎初,關稅每兩增一錢,通八關增五萬兩。三年復增二錢,惟臨清僅半,而崇文門、河西務俱如舊。戶部尚書畢自嚴,議增南京宣課司稅額一萬為三萬。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以宣課所收落地稅無幾,請稅蕪湖以當增數。自嚴遂議稅蕪湖三萬兩,而宣課仍增一萬。三俊悔,疏爭不能已。九年複議增稅課款項。十三年增關稅二十萬兩,而商民益困矣。

由以上這段文字,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1、萬曆二十七、八年間,商稅稅率由三十稅一增至十分之一。
2、天啟五年,因財政緊張,戶部尚書李起元請求增稅至萬曆二十七八年稅率,朝廷准奏。此後什一之稅成為定規。
3、崇禎年間,因財政赤字膨脹,朝廷不斷增加關稅。例如崇禎初年,鈔關稅每兩增收羨餘銀一錢;崇禎三年,再次增加二錢(臨清鈔關加半,崇文門和河西鈔關則依舊)……數次增稅後,商人越來越貧困艱難了。

你現在告訴我:崇禎廢除商稅?!

————————
什麼,你問我到底能不能解決明亡困局?有這本事我還會有時間在網上灌水?今上還不趕緊把我請進大內商量一下當下經濟危機的破局之策!!!
所以說,我非常喜歡知乎,是因為知乎真的可以讓我見識到更大的世界——一個以知識精英自詡的集聚地,實則與貼吧無多少區別。就這個問題下,我所見識到的答案質量,幾乎與百度貼吧一樣不堪。但貼吧沒有幾個人自詡為精英,我大知乎可是個個談笑間就能拳打中南海,腳踢中科院,乜視史學界,專家學者都是糊塗蛋。

—正文到此結束,以下內容皆與本文主旨無關,繼續或止步請隨意—

——————7.1 最後說幾句——————
這個答案並不對題,所以評論區里一些知友的指責是對的,我也不介意大家點一下反對+沒有幫助。我的初衷本就是反對沈雅涵。在之前的一個關於崇禎的題目里,他已經做過相似回答,我在評論區和他以及他的粉絲們有過爭論。不成想他竟然把這份荒唐無比的論調四處傳播,又在本問題下進行沒有根據的臆想胡扯,我實在無語才專門寫了一個答案反對。在此略作說明。
至於本文題目如果崇禎接手的是一個平穩的政權,他可能成為明君嗎?司徒琳教授在《南明史》總結出她所認為的明亡根源,一是文武之間無法取得統一和協調(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於軍人的貶抑),二是大臣們在如何作為皇帝的輔弼問題上陷入了困境。《洪業》開篇章節所點明的數條明末困局,私以為,以明末的政權組織,實已無力應對,更非一人之力可以解決(我們要肯定歷史人物的重大作用,但更要考慮歷史進程啊!)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里的作為,與明末局勢密不可分,而他為人詬病的性格,例如刻薄寡恩急躁等,也是在大廈將傾的政局影響下逐漸養成。將他放置到昇平年代,面對較為平穩的社會形勢,其性格或許是另一番光景,作為守成之君,應該無大問題。當然,歷史不容假設。
我不是什麼大V,對歷史認識也淺薄,更多見解,還是請大家閱讀一下較為專業權威的歷史專著比較好。我們可以對歷史結論抱有懷疑態度,但在此之前,是否應該先了解一下最基本的歷史史實?

————對 @Morphling 的回應————
本以為事情已了,大家對流傳已久的崇禎和東林黨廢除商稅說法的荒謬性已經了解。現在有網友 @Morphling 複製粘貼了百科和網文來反對,原本不想回應,只是咄咄逼人下,不得不回復幾句。

首先開頭的靶子:

此君認為我只知寧遠不知寧錦,但實際情況是,我在原來的答案中是這樣寫的:

此處來源是孟森的《明史講義》,孟先生的史料來源則是《明史》:

……時稱寧、錦大捷,桂、率教功為多。忠賢因使其黨論崇煥不救錦州為暮氣,崇煥遂乞休。中外方爭頌忠賢,崇煥不得已,亦請建祠,終不為所喜。七月,遂允其歸,而以王之臣代為督師兼遼東巡撫,駐寧遠。及敘功,文武增秩賜蔭者數百人,忠賢子亦封伯,而崇煥止增一秩。尚書霍維華不平,疏乞讓蔭,忠賢亦不許。

兄台,斷章取義很無聊。
理解錯誤卻不自知很可笑。

此君一直自詡閱讀原始史料,例如實錄。但若真的看過《明實錄》和《明史》這些明史研究的基礎史料,竟然還能得出魏忠賢保全所謂「新稅」的觀點,那麼原因只有兩個:或是解讀能力差到極點,或是壓根沒有看過。所以我認為其所說閱讀史料之類當是不實之詞。
當然,他能把鹿善繼筆下的「飲水思源,城是誰修」云云錯認為袁崇煥(實際是孫承宗,我在下面有提示),我對其理解能力也抱有懷疑。
而在他的回復中,對商稅避重就輕甚至是乾脆不提,反覆圍繞袁崇煥來打轉(我原文里有提到袁嗎?),就基本可以斷定:他很擅長詭辯,而且對明朝商稅的知識儲備接近於零。

其次就是所謂的工商稅, @Morphling 能夠附和沈雅涵毫不奇怪,因為二人的資料來源應該是同一個地方:網路謠言。
他的回應很有趣,複製粘貼了一堆網文內容來反對我,然而我的初衷本就是反對這些網路謠言 = =

首先上的是百科百科。按理說,知乎er們大都看不起百科,但有用時就可以拿來用了。前面我完全可以直接拿寧遠寧錦的百科去回應,還是算了。(當然,他隨後回應了,他引用的都是權威的,但寧遠寧錦的百科都是網友胡編的。這雙標呵呵)
因為擔心有朋友會拿現代意義上的工商稅去套用中國古代商稅,所以開篇時就對古代商稅的概念做了解釋。那麼,明代商稅具體稅目到底是哪些呢?按照余清良的研究,大致如下:

住稅即市稅。
根據上表,如此君所言的所謂「一直在商品的運輸環節做文章」不攻自破。實際上,明朝商稅就是對前朝的繼承和改變而已。

接下來此君長篇大論敘述萬曆年間的礦稅,乍一看去,令我一頭霧水——天啟、崇禎兩朝的商稅,關礦稅什麼事?直到最後,明白了:

原來是魏公公恢復了萬曆礦稅等新稅啊!
(我的問題就是你能不能少說兩句,說的越多越暴露出你對明朝商稅的無知啊!)

關於礦稅,以前我做過一個回答萬曆年間的礦稅是如何徵收的,為什麼導致朝野的反對? - 我愛林原的回答 明朝本就有礦冶之課,所以說他的所謂「萬曆礦稅開始插手生產環節」也是胡扯,更何況明代早已對酒醋等商品徵稅。
此外,在礦稅徵收過程中,稅率開始增加,例如稅率增到什一;增加了稅課司、局,擴大了稅收範圍,例如架間稅,又增加了各布政使司的定額。這就導致了一種情況,即史書上說的「自市井場鎮絲布米鹽食店酒沽,下及菜佣草履,無不有稅」。可以說,礦稅造成的危害,更多是中下層百姓。

至於此君所持的礦稅論調源頭,我們從一段話中就可以窺見:

這段話來自大名鼎鼎的杜車別(我為什麼知道呢,因為前半段就是杜車別的原話)。

那麼,按照此君的說法,則是閹黨把持朝政期間,重新恢復了萬曆年間的礦稅,否則他們從哪收到的銀子呢?

哈哈哈哈哈

到了這裡,大家有沒有發現一點很有意思的矛盾之處:
按照此君的邏輯,萬曆年間徵收礦稅,文官集團一致反對,是因為觸及到了他們的利益。
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到了天啟年間,文官集團就不反對了呢?
當然,你的理解可能是——閹黨無後?閹黨就是一幫太監!
可現實情況是,閹黨也是一堆文官啊!閹黨的前身就是齊楚浙昆以及東林旁支,他們也是反對礦稅的好嗎!

現在問題來了:閹黨文官為什麼沒有再反對了呢?是因為沐浴到了魏公公的光輝聖光所以「洗心革面」了?
很簡單啊,因為沒有再徵收礦稅了啊!你口中所謂的「保住新稅」壓根就是無稽之談啊!

我們就來看一下,魏忠賢和閹黨到底是怎麼收的銀子。
魏閹開始大肆搜刮銀子,是以重建三大殿作為噱頭的。工程自天啟五年二月開始,直至七年八月才完工,貫穿閹黨主政始末。
1、加派。
加派始自萬曆末年,名為「遼餉」。到了閹黨全面把持朝政期間,主要徵收的加派項目是提解「稅差羨餘」。羨餘,是地方政府在正項稅差錢糧之外增加的部分,名義上是為了徵收轉運時造成的損失,但實際上淪為中級官員的私囊。天啟六年,「稅差羨餘亦照正額之數,每兩解一錢。」各級官吏則將此項轉接到百姓頭上,此舉實際相當於在全國普遍增加了10%的稅收。
2、帶徵
帶徵就是強行徵收各地拖欠之稅。天啟六年,閹黨要求各地將天啟元年以來的拖欠全部徵收完畢,這等於在當年額外增加了一項重稅,以致官員驚呼:「民力止有此數,足於加派必虧於正額,況兼之帶徵,骨盡而髓不維矣。」
3、捐助
所謂捐助,實際是對各級文武官員的一種強行攤派,始於天啟五年。到六年正月,已收到宗藩、文武官員捐獻的助工銀83萬多兩。這些捐助者主要是京官中地位較為的大臣,數額也是認捐者自己酌定的。五月,要求「在京尚書以下,在外州縣正官以上,俱捐薪俸一年。」此時捐助開始變成對文武官員的搶掠,而官員則把此項強制加派落實到百姓頭上,成為百姓的又一項巨大負擔。
4、搜括
搜括是指搜刮庫存,也就是把中央和地方各單位歷年積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的一些雜項錢糧搜出上交。這些庫存本是為地方應急之用,但閹黨為了眼前急需,命令各處庫存一律解京助工。到大工告成之日,中央和地方財政蕩然無存。
簡而言之,所謂魏閹加派,不過是把財政危機轉嫁到百姓頭上,進一步催逼而已。哪裡有什麼新稅呢?到思宗即位,魏閹不僅花光了歷朝積蓄下來的各級府庫底子,而且造成了大筆的赤字虧空,使得原本瀕臨崩潰的明朝財政雪上加霜。

現在我問你:你口中所謂的新稅在哪呢?

在開頭貼出的那幅截圖中,大家基本都能看出來:沈雅涵本意就是說崇禎帝和東林黨廢除了商稅,然而我列出了明代商稅到崇禎年間依然存在的證據,那麼他建立在崇禎年間廢除商稅的一系列說法也就不成立了。事情難道不是如此簡單?

我說了,你少看點網文!反覆舉例的就是杜氏研究!還有那篇鄭三才的上疏(杜車別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什麼年月的了!跟崇禎朝商稅有一毛錢關係嗎?!


不會。
因為他殺了老魏。

我當然不是太監的粉絲,
但是,太監沒有後人。
沒有後人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各位屌絲眼裡最最可恨的:地主的兒子還是地主的傳承將不復存在。
也就是說,極端點的假設是:如果這個世界上左右的頂層人士全都是太監,那麼階級流動就會變得異常激烈。想一下,一個身居高位的太監死了以後,太監的高位誰來坐啊?可以是他的門徒,可以是他的親信,可以是他的手下,更可以是不相關的人,反正,肯定不會是他兒子。這樣的話,每一位離開位置的人,都沒有現實意義上的潛規則接班人,那麼那個時候,社會的階級流動,就一定會大幅度激烈起來。當然了,隨之而來的互相掣肘讓社會發展停滯,可能也是必然的。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崇禎弄死了魏忠賢。
為什麼魏忠賢特殊呢?剛才已經說過了,因為他是當時沒有傳承的位置最高的人。
魏忠賢作為一個太監,壞事做盡,他肯定是不得善終的。
但是他沒有接班人。那麼他手裡的權力到誰手裡去呢?
大家搶啊。
結果官僚集團贏了。
但是官僚集團特娘的有接班人啊……
權力資本一旦到了這幫人手裡……
因為資本和權力有了接班人,於是,無限膨脹的私慾再也沒有上限了。
今天我佔了國家一塊錢便宜,明天我生個兒子,就再佔一塊錢便宜。
今天我佔了兩塊錢便宜沒處花?沒關係,我讓兒子生個孫子,給他花。
這是真正的,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所以你看,在當時,失去掣肘的官僚集團,都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呢?
為了讓鄉親們少交錢,做生意的少交錢,地主少交點錢,各種該交的不交吧。
為了補充國庫虧空,來來來,漲點地租吧。
然後國庫還是虧空,來來來,基層公務員全下崗吧。
這三條,每一條都不傷及官僚集團的利益,
每一條,都把下面的人打個半死。

但是太監不會。太監不一定是好人,但是身居高位的太監一定是聰明人。
聰明人做事情都喜歡權衡利弊。什麼少繳稅這種事情,在太監的角度看來,有百害而無一利。不會去做。增加農業稅在太監看來,弊遠遠大於利,也不會去做。讓基層公務員下崗,更加是太監不會去做的事情:他又沒好處,還到處得罪人,還是得罪一大幫人。國庫沒了,弄幾個大臣貪污什麼的,問題不就解決了么……

所以魏忠賢一死,文管集團開始單方面做大。一切利益都和他們背後的利益集團看齊。而在本來就比較難弄得封建王朝時代,發生這種一邊大的事情的時候,基本結果都是一樣的……

所以啊,如果崇禎喜歡殺太監,那麼不管他接誰的班子,只要是有明一代,官僚太監互相鬥爭的年代,他都是昏君。因為他的戰略是:殺死太監,然後正面剛文管集團。能剛贏才怪,勤政有卵用,政令不出中南海……啊不是,是政令不出大北京。最不解的是,他竟然連動用武官來和文官乾的戰略思想似乎都沒有採用過……就是自己剛……皇帝的魄力的確是非同一般啊。

------------------------------------------------------------------------------
查了下年齡……弄死老魏的時候好像才二十歲,呵呵哈哈果不其然。
換我二十歲,我想的也是,大明天下全特么都是為我而生的,我一個人能剛一個國家,
文管集團算什麼……


謝邀,手機黨一枚,格式潦草,勿怪。

與爺爺萬曆和兄長天啟相比,崇禎很不幸,登基之前的17年時光本來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成長學習階段,然而因為大部分時間他不是皇儲,只是個住在皇宮外面的信王,所以崇禎既沒有機會跟張居正這樣的大政治家學習,也沒有機會向孫承宗這樣的牛掰帝師請教。可以肯定的說崇禎是沒有接受過完整優越的皇家教育與監管的 。他對治國之道、歷史知識了解不多,對於治理國家的理念理解較少,因此論個人能力與見識,他是比不上|之前|不上朝的|萬曆和天啟的。這也是他悲劇的重要起源之一。

在評價崇禎之前,我們先看看崇禎接手的國家是個怎樣的國家?

崇禎之前的天啟朝從新設立了萬曆末年被東林黨廢除的工商稅、海稅,明朝中央政府還是有錢的,天啟皇帝專心木匠活,把事物放手交給內閣與宦官,只在特定情況下露面(比如送孫承宗巡視遼東)。於是武將自由發揮所長,關外遼東局勢還是可以的,與後金作戰互有勝負,總體上偏好。內部因為徵稅侵犯了工商業者的利益(蘇州工商暴動),但只是小規模的群眾事件。當時氣候進入小冰河期,但受災的農民能得到救濟,農民起義安撫很見成效,海內咸平。征餉與田賦,農民尚可承擔,農民日子雖苦也可湊合。

天啟專心木匠活的無為而治不知是有心還是無心,但是卻意外收到良好的效果,能做實事的人留在了較好的位置上,稅務體系正常運營,大多數文臣武將為代表的公務員階層都非常願意為政府賣命。這樣的國家形勢不算極好,但絕對不算賴!比太平富足政權差的只是關外的一小撮蠻族(男女老幼總共不過10w人)的騷擾和國內部分區域(主要是陝北)的天災。

那麼我們再看看崇禎上台後都幹了些什麼。

先說財政方面,崇禎上台後,廢除閹黨設立的工商稅後,東林黨和江南鄉紳們歡天喜地,可是帝國沒錢了,北方官兵缺軍餉,還如何打勝仗?!直接導致對後金戰爭的頻繁失利,後期松錦之戰更是慘敗,明朝軍隊精銳盡喪。帝國沒錢總得想辦法,於是開始不斷加征三餉,當時的社會恰恰是占人口多數的老百姓急需安定的時候,明末土地兼并嚴重,但富庶大地主們隱瞞私田數量(一萬畝變一畝的多的去了),交的田賦極少。北方天災不斷,又是乾旱又是雪災,他卻派軍隊到貧亂交加的西北加賦徵稅,這不是硬逼著西北人民起義造反的節奏?「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樣簡單易懂的道理,歷代帝王常常掛在嘴邊,難道崇禎不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搞好再分配是有多難?這兩點上他真的比不上他的兄長天啟皇帝。

國內的農民起義軍越鬧越大,關外的皇太極也時不時的來騷擾。兩面夾擊,首要任務是剿賊拒虜,這方面最重要的當然是選對將、用好人。崇禎用人的思路很奇葩,他不看利弊與才幹,而主要是靠義氣相投的個人喜惡,要知道,清官不等於能吏。身為一朝皇帝,這樣做還怎麼選賢任能?嚴格而近乎刻薄的要求臣子的情況下,還要下屬發揮最大的能量,這不是痴人說夢?

有趣的是,崇禎皇帝的刻薄不僅是只針對得寵的庸人,對有才的能人他更加刻薄!!崇禎在本職崗位上可以拿出手的優點好像只有勤政這一條。崇禎的胸襟不寬,按理說胸襟這東西只要退一步半步、稍稍忍讓一點就會有的,可崇禎皇帝很固執,他從始至終都堅定而不可動搖的保持了他的一貫風格:那就是對待下屬一直務必保持刻薄寡恩的態度。仔細梳理一下朱由檢作為皇帝的這十七年,你會發現他的治國之道與其說是勤政不如說是折騰!

崇禎剛一上台,任用的第一任兵部尚書是閻鳴泰 ,閻鳴泰對後金作戰是有戰功的,可他被御史們舉報是魏忠賢一黨,崇禎立刻將其發配邊疆,再也沒有回來。

崇禎啟用前朝遼東坑爹敗將王在晉,崇禎很喜歡他,皇太極見打不過袁崇煥,就繞過堅固的關寧錦防線。從蒙古喜峰口入關,王在晉早得知消息,卻未在喜峰口未布置相應兵力,放後金軍入關,犯了這麼大的錯誤,可崇禎因為喜歡他,沒有殺他,只給了個「削籍歸」的懲罰。而千里馳援的薊遼督師袁崇煥被凌遲處死。


後來王洽接任兵部尚書時,還是打不過後金。崇禎的策略還是找兵部尚書出氣。有人說嘉靖殺了丁汝夔可以退敵,崇禎就把王洽關起來準備殺掉,王洽卻幸運的在斬首之前病死。


崇禎接著任用梁廷棟,當了一年多兵部尚書,農民起義越鬧越大,他讓崇禎除遼餉之外再徵收「剿餉」。於是全國都恨他。他兵部尚書實在當不下去了,果斷辭職。後來又當了宣大總督,被後金打破了關,只好和張鳳翼一起自殺。


崇禎又任用熊明遇 ,後金兵要打宣府,巡撫沈棨出了點錢讓後金退兵,崇禎聽說後暴怒,殺之。熊明遇在崇禎面前為沈棨辯護了幾句,崇禎立刻罷了熊明遇的官。


崇禎任用張鳳翼,他是兵部尚書裡面任期最長的(6年),結果捅的漏子也最大。南邊起義軍盜掘了鳳陽祖陵,北邊後金軍蹂躪了北京十三陵。於是他和宣大總督梁廷棟一起服毒自殺。

崇禎又把自己的寵臣楊嗣昌推上兵部尚書的「寶座」,楊嗣昌剿撫(主要是洪承疇與孫傳庭等人的功勞)並用,好不容易把李自成打到山中,張獻忠安置谷城。結果洪承疇北上冀遼,孫傳庭被誣陷打入詔獄,於是李自成與張獻忠有了卷土從來的機會,張獻忠陷襄陽殺襄王;李自成攻克洛陽,斬福王。楊嗣昌自覺有負聖恩,羞愧難當服毒自殺。


崇禎任用剿匪幹將傅宗龍,傅宗龍在雲南鎮壓奢安起義很有一手,他進京後對崇禎說,民窮財盡,要體恤民情,結果立刻琅璫入獄。後來崇禎把他放出來去打李自成,他被俘後起義軍逼他騙開項城城門,他拒絕被殺。


崇禎任用陳新甲。崇禎想向滿清求和,把和議綱要給他研究,結果放在桌上被僕人當成報紙到處宣揚。崇禎覺得面子掛不住,把他當作和議的替罪羊,斬首示眾。


崇禎任用張國維 ,張國維當上兵部尚書月余,李自成佔領開封,滿清更是一直向南打到連雲港。他被崇禎關到牢里,花了很多錢才放出來。明朝滅亡後他起兵抵抗滿清,在舟山戰敗自殺。


崇禎一朝最能治軍的三個人分別是:盧象升(培育天雄軍)、袁崇煥(培育關寧軍)、孫傳庭(培育秦軍)。崇禎皇帝猜忌多疑,皇太極從喜峰口攻入京畿,兵部尚書盧象升引天雄軍來救,卻因為崇禎的疑心得不到兵權,結果因為兵少被圍,戰死河北。屢敗後金軍的袁崇煥因為被崇禎帝懷疑謀反獲得凌遲處死的下場。剿滅高迎祥、李自成的農民軍立下大功的孫傳庭,因為諫阻秦軍北上冀遼,就被以「恃嬌」之罪被革職下獄三年之久,正是這三年里,李自成有了坐大在機會。無人可用的崇禎將詔獄裡的孫傳庭放出來,但崇禎只給他五千殘兵去抵擋李自成的50w農民軍。孫傳庭捐軀報國後,崇禎居然疑其詐死,家無撫恤,人無謚號。

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等功臣良將都直接間接的被崇禎整死。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培育個好的將軍比培育幾十上百的軍事學博士都要難的多。好了,給力的將軍都被整死光了,文武百官人人自危,還有多少人願意為你賣命?崇禎皇帝餘下的時間多次孤獨的哀嘆,工作變得很清閑很簡單:坐著等死!

崇禎對武將的掣肘令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同樣內憂外患的清末,咸豐、慈禧都能放手讓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手握重兵,大膽去干。太平軍沒鬧幾年就被鎮壓。崇禎的氣度比咸豐、慈禧又如何?真真的lower。

最後說說做人,得罪老百姓也就算了,崇禎連滿朝文武也得罪個遍,忽視自己的志大才疏與客觀現實,理想主義的想要個清廉官場,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可明朝官員的俸祿很低,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不貪的,官場上貪污腐敗無孔不入,連科舉的狀元都是用銀子堆出來的。此時一個空降來的皇帝突然要搞一場反腐運動,崇禎顯然忽略了「水至清則無魚」的歷史規律,於是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家結成團伙聯合矇騙孤立這個衣服打補丁的皇帝,大臣們都惟妙惟肖的假裝清廉,一個個成了超級影帝。

後來打仗需要用錢,百官們紛紛選擇沉默,沒一個願意出錢的(捐了錢不就說明我貪了嘛!貪污可是要殺頭的喲!)他在帝國財務困難時,向皇親國戚、貴族們借錢,結果是:皇后的父親勉強捐了1萬兩(其中5000兩還是皇后給的)。大臣們真的沒錢嗎?當然不是,李自成進京後,在各京官家裡抄家超出的白銀都以「萬兩」為單位。大家不願出銀子的真正原因是心裡早已經對崇禎充滿了怨恨,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主旨混日子。崇禎死後,逃到江南的東林黨評價崇禎:「獨夫民賊,何足道哉!」回顧中國歷史上,皇帝與臣子之間關係鬧到這般田地的還真不多見。

崇禎是個勤政節儉的皇帝,但他更是一個臉皮薄、愛面子、急躁易怒、刻薄寡恩、猜忌多疑的皇帝。如果他不折騰的話還好,可他偏偏超級喜歡折騰,但凡帝國領導者一折騰那麼受苦的必然是百姓,百姓不是豬,被折騰久了難道不會反抗?歷史不容假設,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固執如朱由檢者如果接手一個平穩的政權,不但成為不了明君,繼續這樣折騰,倒是極有可能成為狠毒刻薄版的宋神宗。


必然翻盤。
其實都不用太祖這樣雄才大略的,只要有個嘉靖這種水平以上的皇帝,都不至於導致這個結果。

到崇禎登基的時候,明朝仍然沒有必亡之理。無論遼東問題還是內患,都還沒有到無解的地步,而是有辦法解決的。只要調整內外輕重和戰略,在遼東取守勢,而在內部堅定解決流民問題和農民起義,就可以穩住局勢。

就皇太極時期的清朝而言,雖然明朝幾次大舉出兵確實戰績都一塌糊塗,但是基本上在孫承宗主持下已經建立了比較穩固的關寧錦防線,是有條件和後金講和的。但是反過來說,皇太極幾次長途奔襲也沒有多大成果。這種長途奔襲基本上就是賭博,只要吃一次虧就會全線崩潰,更不要說能打下北京。所以說,只要明朝肯和後金議和,後金也不會不願意。哪怕是達成一個暫時吃點虧的協議,也可以喘口氣。

中原地區的農民起義,尤其是李自成和張獻忠,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事實上,在孫傳庭時期,就很接近徹底消滅闖獻問題。
但這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能妥善解決流民問題,另一個是能增強內部凝聚力,把左良玉這種養寇自重的人撤換掉。

明朝到了晚期有一個和所有文官官僚體系特別成熟的朝代一樣的問題,就是朝廷上的黨爭太厲害了,言官話語權太強,把持輿論的能力太大。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個很容易出現的局面就是,整個官僚體系對戰爭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不能容忍失敗。軍事上勝利的時候,就一大群人雞蛋裡挑骨頭,相互攻擊,軍事上失利的時候,更加交章彈擊,追究責任,要這個承擔責任,要那個承擔責任。最後要麼是當事人被誅死,要麼就是皇帝拉幾個人出來殺了背鍋。

但戰爭本來就不可能啥事兒都如人意,更沒有什麼常勝將軍,勝敗都是有可能的。有時候為了換取戰略上的進展,還必須進行戰略性後撤,放棄一些地方。所以大規模戰爭中,對於身系方面之重的大臣大將,中央都必須給予充分的許可權和信任。但是到了明末,這個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了。

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皇帝與大臣之間的相互信任。偏巧碰上了崇禎,疑心太重,最不容易相信人,性格又急躁,受不了失敗。而他本人在軍事上和戰略上又基本無知,急於成功,而不能忍受絲毫的失利。所以他一旦被一個人忽悠的心動的時候,就如膠似漆,特別信任,恨不得掏心掏肺,可是一旦出現點意外情況,那是一百八十度轉變,動輒就殺人全家。

知人善任,戰略眼光獨到,允許臣下在戰爭中失利,能夠允許戰略性後撤和放棄,這是任何開國君主都必須具備的素質。如其不然,像嘉靖帝那樣,雖然戰略上不怎麼懂,但是性格比較沉穩,遇事不慌張,不焦躁,知人善任,也可以削平禍亂。

這其實也是清朝在太平天國起義之後的態度。要說同治和慈禧太后有什麼雄才大略,那是瞎扯淡,慈禧太后不僅軍事戰略上無知,就是政治上也缺乏長遠眼光。但在她掌舵之下,清朝仍然能夠恢復穩定,續命幾十年,就是因為她實際上已經控制不了曾左李胡這些人了,只好聽之任之。等他們自己消滅了太平天國,再從容收拾,恢復秩序。

一個深宮婦人能做到的,一個中人之資以上的君主,只要肯放權給臣下,也完全可以做到。


先看看明朝那些事兒里的對崇禎的評價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嗟爾,明朝對於上述八個字,崇禎應該是認賬的,因為不認賬不行。

  上台以前,憋足了勁要幹掉那個死人妖,死人妖幹掉了,又出來黨爭,後金入侵,看準了袁崇煥,要他出來上崗,一頓折騰,後金沒能折騰回去,袁督師倒給折騰沒了,本想著卧薪嘗膽,忍幾年,搞好國內經濟建設,再去收復大好河山,結果出了天災,又出來若干人等造反。

  調兵,幹掉若干人等,若干人等被幹掉,又出來了若干更狠的人(比如張獻忠、李自成),再調兵,把若干更狠的人,又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準備一鼓作氣……

  清軍打進來了。

  好吧,那就去打清軍,全部主力調到遼東,打個一年半載,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後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進去的又跑出來。

  很巧,又是災荒,大荒,沒法活,於是大家跟著一起造反。

  這種編劇思路,很類似於早些年的經典電視劇《渴望》,按照當時編劇的思路,就是找個弱女子,什麼壞事、孬事、噁心人到死的事,都讓她碰上,整體流程大致是,一棍子打過來,挺住,再一棍子打過來,繼續挺住,挺到最後,就好人一生平安了。

  崇禎的故事就是這樣,他挨棍子的數量,估計比渴望女主角要多得多,抗擊打能力更強,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因為他的故事,是真實的,而真實的東西,往往都很殘酷。

  崇禎並非一個溫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話說,叫用力過猛,但那個爛攤子,不用力過猛,只能收攤。

  崇禎很節儉,他的衣服、襪子,都打了補丁,請注意,打補丁的,並不一定很節儉,往往很浪費,比如後來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讓人去打了個補丁,五十兩白銀,這哥們全然是敗家的,還說特便宜。

  而崇禎的補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費。

  此外,崇禎還有個特點:走路慢,因為走得快,裡面的破衣服就會飄出來——節儉是節儉,臉面還是要的。

  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據史料記載,大致要干七八個時辰(十四到十六個小時),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著干。

  簡單地說,崇禎同志乾的,是這樣一份工作,沒有工作範圍,沒有工作界限,什麼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黨爭),穿得破爛,吃得也少,跟老婆睏覺較少,只睡五六小時,時不時還有噩耗傳來,什麼北邊打過來,西邊打過去,祖墳被人燒了,部將被人殺了,東西被人搶了等等。

  這工作,誰干? 最不幸的是,崇禎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無法換來一個幸福的結局——他的努力,終究失敗。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簡稱最最不幸),崇禎知道這點。

  知道結局(註:悲劇),也無法改變,卻依然要繼續,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史料告訴我們,崇禎同志應該知道自己的結局,他多次談到命數,氣數,經常對人哀嘆:大明天下,奈何亡於朕手!

  然而他依然盡心儘力、全力以赴、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到長城心不死,撞了南牆不回頭,往死了干,直到最後結局到來,依然沒有放棄,直到兵臨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沒有放棄。

  一個了不起的人。

首先,當時的崇禎,才十七歲,前面十七年沒有任何的管理經驗,也沒有任何人教過他,怎麼治理國家

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訴他

讓他管理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危機四伏,大廈將傾的爛攤子

這樣的事兒發生在誰身上誰不懵逼?

誰都懵逼,崇禎也不例外。

我們常說,理論跟實踐是有差距的,崇禎,連理論都沒時間學,就這麼兩眼一抹黑走馬上任了。

所以,崇禎在位發生的一系列錯誤的舉措都算是有情可原,畢竟建文跟著老朱學了那麼多年的儒家帝王術還依舊被逆天的朱老四給奪了江山

十七歲,青春期,還是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時期。生於亂世造就他偏執多疑寡恩的性格,但如果不是呢?

如果不是在亂世,就算他不是太子上位,與明末亂世相比,他有更多的時間去慢慢治理國家,慢慢學的儒家帝王術,成為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因為畢竟崇禎心懷天下,而不像他哥哥一樣只想當個木匠

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君主

沒有投降,跟著這個國家埋葬

所以,我還是相信,如果崇禎生於一個平穩的年代,那麼他還是可以當一個守成之主的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縱然崇禎犯了太多太多錯誤,他依舊是一個了不起的皇帝。


可以和袁紹分享評語:謀大事則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刻薄寡恩,嫉賢妒能


首先說一下,崇禎接手的就是一個平穩政權,雖有內憂外患,但都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干臣,精兵,強將都還在。
和歷代先帝比起來,除了後金佔據的國土始終不能克複以外,其他各方面均無特殊之處,至少在當時人的眼中是這樣的。
魏忠賢在體制面前既無抵抗力,也無抵抗心,這確實出乎很多當事人的意料,包括崇禎自己;
農民的暴動在本朝就壓根沒有中斷過;
朝廷的腰包也總是捉襟見肘的;
武將們也一次又一次地讓帝國丟盡顏面;
京師的戒嚴也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哪裡有不同?
反倒是崇禎上台就收拾了魏忠賢,小小年紀,在朝野眼中,這儼然就是明君了。
我猜測崇禎自己也一定深深相信這一點。

崇禎總的來說,
1)小聰明多,大智慧少。
這可能與他在與魏忠賢的短暫鬥心眼的過程有關係。
他的小心謹慎,更多地被解釋成了深謀遠慮地步步為營。
當時的人和後世也這樣認為,崇禎大概也這麼認為(雖然他可能沒多少時間思考這個問題)
2)手段狠辣,卻甚少擔當。
最典型的當然是陳新甲事件了。
其實歷次清軍入關後,崇禎對朝臣的處罰上就很能看出問題。
出了事兒以後,他的行為第一個就是找替罪羊。
應該說在崇禎手底下工作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3)性格固執,施政卻不能從一而終。
崇禎的罪己詔沒少發,可但凡看過這些罪己詔內容的人,都不免有這麼個印象:作者根本不覺得自己哪裡錯了,他辦錯事都是這幫無良大臣害得。
"崇禎五十相",不是誇大其詞。
對流賊是剿是撫?對後金是戰是和?
這裡面有客觀因素限制,但是崇禎本人要負大部分責任。
4)不信任大臣,卻信任特務機關。
還得說周延儒死得慘啊…
也不知道這個例子合不合適,反正周延儒的遭遇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了。
應該說,大明帝國是有一批一流人才的,各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人,可以說這也是科舉制度的好處。
在帝國陷入危局之時,有一批這樣的人才脫穎而出,從熊廷弼(這個算萬曆朝的)、孫承宗、袁崇煥、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廷,包括吳三桂,這些人雖各有各的毛病,但都是有大才幹的人,他們要是能在一個頭腦清醒的皇帝手下,帝國得到拯救,是很有希望的。
但是這些人的結局,讓人心酸,無限的嘆息... ...
反倒是那位溫體仁,實在是"人中龍鳳",讓人好生佩服。
崇禎私德確實不錯,但對皇帝這個身份來講,是瑜不掩瑕的。
註定不是明君。

最後,我也要為崇禎說兩句公道話。
首先,崇禎繼位的時候年僅17歲,還是虛歲,而且他活到我這個年紀就掛了。要是放到今天,這頂多也就是身體成熟了,心智、人生觀、世界觀還處在成長期,執政經驗更是無從談起。我相信如果崇禎登基年齡大10歲的話,是會有幫助的。
這不是錯,這頂多說明崇禎不是政治天才。
有人會拿出崇禎繼位後與魏忠賢周旋的事例來說明崇禎的政治才能,有明君之象。
但我認為,崇禎在這段時間裡表現出來的更多是一種謹慎,這種謹慎實際上是當時波譎雲詭的政治環境迫使他這樣。
無論是在他小時候與他哥哥的對話中,還是在日後執政日子裡,我們都能看出來崇禎其實並不是一個謹慎的人。
崇禎初年,國家敗象已顯,亡國之兆頻出,後金和西北的亂局已經十分不好收拾了,主要責任確實不能由他來承擔,應當由前三任皇帝承擔。
萬曆皇帝,自然不用說;崇禎的父親,樂極生悲,也是個苦命人;他的哥哥,還有那個九千歲魏忠賢,更是火上澆油的主,國家還經得起幾次這樣的折騰。
國家的日漸衰亡,這段時間,也正是崇禎由青少年走向成年的日子,崇高的權力,暴躁而陰陽怪氣的性格,再加上因為收拾了魏忠賢而帶上的「明君」光環,使他根本的不到指點和教育。
很自然地,崇禎的脾氣,也是越來越壞,越來越古怪,越來越不正常。
在同樣的時代,皇太極就是一個截然相反的例子,他受到的教育,幼年到青年的經歷,對他來講絕對是積極正面的。
從個人武勇,到執政水平,再到同情心同理心,很多很多方面,我不是說皇太極沒毛病,我是說這樣一個對手,實在是崇禎沒法應對的,他強的太多太多了。
也真是難怪皇太極管崇禎叫傻小子(城中痴兒)。
崇禎這樣的皇帝,真的很像一個亡國之君。


說真的,咱們還是要考慮一個年齡因素。

明思宗崇禎帝十六歲即位,處死袁崇煥時十九歲,三十三歲殯天。後來的清聖祖康熙帝,六歲登基,下令削藩,吳三桂叛變時十九歲,平定叛亂時二十七歲。

比較起來,這兩位在做下此生最急躁的決定的時候,都不到二十歲。只不過康熙帝的時候,大清國力尚強,有實力平叛,結局才不那麼糟。如果把崇禎年的統治者,換成年輕的康熙帝,能夠做出非常冷靜老成的判斷嗎?我覺得不一定。

同樣,為什麼劉邦能斗過項羽。項羽隨項梁起兵時才二十四歲,烏江自刎時才三十歲。而劉邦比項羽大二十三歲,起事時已經四十八歲了。

玩政治,不超過四十五歲,終歸還是幼稚。項羽是個亞歷山大大帝式的人物,軍事上很強大,但沒什麼政治經驗。亞歷山大死後馬其頓帝國迅速分崩離析,說明大帝生前雖然攻城略地,卻沒有建立一套可運行的政治制度,來管理被征服的土地。畢竟,這項任務,對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太複雜了。項羽也是這個問題,年輕幼稚,他按照自己想法所設立的分封,在他生前就已經被攪得四分五裂了。

回到崇禎帝這個問題上,如果當時明朝政府能有一位四十多歲,既有經驗又有精力的君主,可能很多事情不會那麼糟,至少不會糟得那麼快。我不認為崇禎帝是一位明君,他不夠穩重。但他的急躁,是年齡小的客觀原因所導致的。也許再給他二十年,他能變得穩重,但我們只能以已經發生的歷史來評價他。康熙帝作為明君,他的名聲也主要來自於穩重施政與成熟戰爭(比如信任施琅)的中年時期,而不是做出撤藩這種急躁決定的青年時代。


如果是一個平穩的政權,又怎麼會輪到崇禎來接盤。


如果沒有李自成,沒有滿清勢大,崇禎可能是另一個宋哲宗。
宋史·本紀第十八·哲宗二·贊:

哲宗以沖幼踐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馬、呂諸賢,罷青苗,復常平,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幾仁宗。奈何熙、豐舊奸枿去未盡,已而媒櫱復用,卒假紹述之言,務反前政,報復善良,馴致黨籍禍興,君子盡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

黨爭啊~
於是乎,崇禎不當亡國之君,那就是他的兒子當。

不過,歷史無法推演。


說明一下:這篇文章如果因為轉載而被封的話,我不再修改,因為理論性太強,而且知乎的標準太模糊,天知道怎麼修改才符合標準
-----------------------------------------------------------------------------------------------------
崇禎的一個最根本的錯是破壞了明朝已經建立起的非常成熟的國家管理制度與軍事制度;這就決定了即使崇禎接手的是一個平穩的政權,也導致明朝滅亡;為什麼崇禎要破壞非常成熟的國家管理制度呢?

因為他要集權

現在的主流好像都把崇禎的失敗集中在崇禎的個人性格上,其實崇禎所表現的刻薄寡恩、浮躁都是喜歡集權的人的共同特徵,斯大林、漢武大帝、布爾布特,哪個不是;研究一下紅色高棉,就會發現布爾布特才是真正的刻薄寡恩

咱們,具體分析一下崇禎的兩個錯誤

【崇禎的第一個錯:破壞相互制約的管理機制】具體體現在殺魏忠賢,殺魏忠賢的目的是幹啥?

集權,魏忠賢居然自稱「九千歲」,這不是陰謀家與野心家嗎?!

不能投鼠忌器,殺之;

魏忠賢的價值,不是因為他本人多麼厲害,而是他代表支撐明朝的兩大支柱(官、宦)之一:宦官集團---沒有了閹宦,官僚失去監督,皇權根本無法通過官僚集團對國家進行治理,咱們看看殺了魏忠賢的後果:財政權集中在官僚手裡;

  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目的之一,是跟韓國的朴槿惠政府一樣,用隱形暴力逼迫財團吐出利潤,以解決貧富差距和政府財政赤字。因為日本政府還沒有成為正常國家,只能通過「山口組」的暴力威脅,讓財團吐出利潤。山口組貢獻收入給政府,政府給山口組合法的地位;
魏忠賢對明朝的作用其實就是山口組對日本政府的作用,看起來是黑社會,卻是為皇帝賣命的
其實,漢武帝就有同樣的辦法對付宗室,比如寒門出身的江充就逼死了太子劉據

崇禎殺掉了魏忠賢,只能將財政大權交給官僚;明朝的兩根支柱被崇禎砍了一根,就只能依靠另外一根(崇禎不可能消滅官僚的,否則政策沒人執行、經濟沒人推動,天朝會轟然倒塌

在沒有(閹宦的)監督情況下,官僚自然利益最大化,咱們看看文官是如何禍國的,官僚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閹黨設立的工商稅;為什麼廢除?

官商勾結;當時東南沿海的商業非常發達,東南沿海的商人大多數是東林黨徒,而崇禎一朝的官僚其實就是東林黨把持的;

沒有了工商稅必然國庫空虛,怎麼辦?

  • 增加農業稅,結果,收入本來就低加上天災(小冰河)歉收的農業地區(陝西、河南一代)負擔增加,農民活不下去了,就只能造反,張獻忠就鬧大了
  • 為減少國庫開支盲目搞下崗(而非是擴大就業),結果呢,下崗工人鬧事,李自成成氣候,成為明朝的直接掘墓人

----------------------------------------------------------------------------------------

有人追問:答主是怎麼腦補魏忠賢死太監就失去了政務執行權的?答主當信王府的大太監們是死人嗎?話說魏替熹宗幹了那麼多損害官僚集團利益的事,不得善終是遲早的事,崇禎保不住也不會保。

答:信王府的大太監們也是剛剛進宮的,估計連公文怎麼寫的都不知道,你怎麼讓他們去治國?!

魏替熹宗幹了那麼多損害官僚集團利益的事,不得善終是遲早的事,崇禎保不住也得保,因為魏忠賢在盡自己的責任保護皇帝,實在保不住,可以利用魏的徒子徒孫來對付官僚,而不是趕盡殺絕

2016年11月1日 10:58:50 有人問我,你只看到了崇禎沒有殺東林派的人,卻忽視了由於崇禎刻薄自負的性格,他對文官集團完全不信任,形成了皇帝與官僚集團完全對立的局面

答:根子在官員一股獨大,而官僚根本就不為朝廷著想;崇禎唯一能做的就是刻薄,所以 大力殺戮官僚我認為是正確的;只是殺的時機不對,應該在內憂外患平定之後再殺;

明朝滅亡是幾個皇帝的事,幾個皇帝不幹活,或者說如果崇禎早幾個輩分當皇帝,或許是個不錯的暴君,至少肯殺人肯清洗。幾個皇帝不幹活,中央就慢慢失去對下面官僚的控制和地方的控制。用法家那套說就是刑德,崇禎至少還有刑,雖然沒有德

崇禎受不得氣,看不得耀武揚威,加上野心勃勃,結果殺了魏忠賢與不少的大臣----本來就根基不穩卻又殺了魏忠賢,下手太狠,不給人留活路,這一整,幹活的消極怠工(提拔新人也沒用,你總不能整個部門都換人吧);出頭就是死不如悶著,消極怠工不犯罪;所以,明朝官員有個特點,辭職回家,因為皇帝喜怒無常,為皇帝辦事都是提著腦袋;結果,崇禎就一孤家寡人,以至於舉步維艱;

所以是不是老大不重要,實力才重要(有實力不是老大勝似老大)

(建議看看這個回答 東吳末代君主孫皓為什麼那麼聰明又殘暴呢? - 沈雅涵的回答呂后為什麼這麼兇狠殘酷? - 沈雅涵的回答)

問:明代皇帝典型的政治特徵就是利用宦官、侍衛監察集團與文官集團的平衡;魏黨被滅,閹黨集團並未被滅;崇禎依舊任用著各種心腹宦官,只是沒有再像魏忠賢那樣可以隻手遮天把持朝政而已;事實上由於對外廷大臣不滿,朱由檢在清除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後,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給予宦官行使監軍和提督京營大權。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鎮,凌駕於地方督撫之上。甚至派宦官總理戶、工二部,而將戶、工部尚書擱置一旁,致使宦官權力日益膨脹

宦官集團還存在,但是能力不足以對抗文管集團;當你明白到底是官僚還是宦官為害國家的時候,你就知道崇禎這樣做到底是對還是錯;何況,當時的袁崇煥這類軍人已經成了軍閥,根本指揮不動
-----------------------------------------------------------------------------------------
這就要說到為什麼之前的天啟朝為什麼那麼穩定?

財稅大權交給了閹宦(實際上,財稅大權交給閹宦是最符合皇權利益的,因為閹宦根本沒有後人,不會曲線救國)

實際上,對於宦官,崇禎要做的是「抑用並存」,

  • 抑制,不讓其快速擴張,甚至可以殺了魏忠賢,但一定要找到合適的繼承人,王承恩肯定不行;
  • 重用,繼續保持閹黨與東林黨對抗的格局。

中庸平衡,才是帝王之術。崇禎身兼數職不分權,集權程度與歷任皇帝(包括朱元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等於將自己置於死地

咱們看看前朝皇帝是怎麼做的,明朝時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萬曆皇帝更是創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專制主義君主制史上「奇蹟」,但明朝統治還得到延續。說明什麼?

說明明朝已經建立起非常成熟的國家管理制度,明朝中央集權與管理體系已經十分完善;明朝中後期,內閣權力達到頂峰,與司禮監一同把持朝政,只要內閣大臣照章辦事即可保持國家的穩定;最典型的是張居正,他與馮保聯手創造了帝國的輝煌;

從萬曆元年到十年,中國是全世界最先進、最富庶的大國,那時歐洲的文人學士提到中國無不心馳神往,就如現在提到美國(相當於強盛時候的唐朝)


-----------------------------------------------------------------------------------------------

崇禎的第二個錯:破壞軍事管理制度】崇禎接手之後,明朝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軍事管理與指揮制度:宦官—文官—武將相互制約的模式(關於軍事制度大家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明朝被黨爭與瞎指揮毀掉,後面的內容大部分來自這篇文章,當然,我加進了個人的內容);如果有重大軍事行動的話,在三者之上,明朝委派由更高級別文官出任的總督經略,用以統一事權。這是一個三位一體的模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模式自然而然會變形,我覺得@帝君用系統論來解釋這個變形很不錯,我略加修改,寫在這裡:結構複雜的系統對外呈現穩定態。隨著時間推移,(壟斷兼并發生)系統結構變為有序結構,內部越來越穩定,但對外越來越不穩定。

所以,明朝晚明,模式出現了問題,具體就是到底誰說了算;熊廷弼的悲劇就是其中之一,身為遼東經略,卻毫無實權,聽憑巡撫王化貞瞎搞,最終葬送戰局,並一起陪綁。

崇禎上台後,為了集權,對於「誰說了算」的問題不但不糾正,而且變本加厲:具體表現在戰時,崇禎居然不給任何人絕對統一的事權

下屬互掐,永遠是官方樂意看到的。崇禎這樣做的本意是挑起下屬之間的爭鬥,自己樂得最後決定權(這也解釋了很多朋友的疑問:為什麼到那些關鍵時刻崇禎還擔心的是會不會有人擁兵自重,會不會有人圖謀反叛,國家都要沒了啊)

遺憾的是:正是這種盲目的集權,令明朝軍隊在戰場上付出了慘重代價------三位最卓越的文官統帥(盧象升、孫傳庭與洪承疇)兩個殉難一個投降清朝,明朝最後挽救滅亡的機會就這樣喪失了;

網上爭議最大的就是袁崇煥之死,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很大一個原因是誅殺了毛文龍(這肯定是不對的),但是為什麼袁崇煥要誅殺毛文龍呢?

因為事權不統一,袁崇煥要統一事權;咱們假設崇禎將毛文龍置於袁崇煥的轄制之下,袁崇煥會去誅殺一個駐守軍事要塞的大將嗎?!

最典型的例子是盧象升,皇太極圍北京時統帥全國援軍,卻處處被高起潛掣肘,最後只能統帥五千人在巨鹿浴血奮戰,而他身邊,高起潛指揮的數萬明朝精銳部隊卻按兵不動。

盧象升的死,不但讓明朝失去了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更讓明朝的大對頭李自成少了最恐懼的剋星。這種悲劇後來也發生在孫傳庭、洪承疇身上

如果崇禎嚴格按照明朝「三位一體」的指揮模式,身為統帥的三位應該有絕對的實權,悲劇就不會發生也不該發生,這樣的話,明朝或許還能延續幾十年到上百年,可惜

崇禎集權有術 治國無能,害人啊

政權從來都不會平穩,只能是各方勢力博弈形成的一個短暫的平衡。以崇禎的個人能力,想要扭轉一個政權百年的弊端,不太可能,除非是張居正、曾國藩這樣雄才大略的人

不要讓矛盾集中爆發,這是所謂的政治;崇禎的問題在於殺魏忠賢,導致所有的問題一下子暴露出來了,結果,按下葫蘆浮起瓢,捉襟見肘,最終只能滅亡了

同類話題:
崇禎皇帝這麼勤政,為什麼明朝仍然亡國了? - 沈雅涵的回答
中國曆朝陷入興廢的怪圈根本原因是什麼? - 沈雅涵的回答


不會,明朝的滅亡,崇禎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是溥儀我不會怪他。崇禎明明可以南遷卻不肯,也不留下繼承人去南京繼續抵抗,又不和起義軍議和,說明大局觀不行。對內就更不行了,身為皇帝連對付一群大臣都不行,說明個人能力堪憂,而軍事權力自己也沒有,我覺得亂世,皇帝最重要的還是軍事能力。崇禎幾乎等於零,盛世考驗的是經濟和用人。他把魏忠賢這個經濟總理搞死了,明末換了多少了首輔,經濟最終崩潰。總之在他身上看不到身為帝王的優點。


不給屬下背黑鍋的領導不是一個好領導。


他接手的難道不是一個平穩的政權嗎?內部農民起義,外部游牧民族崛起,中國超過一半以上的皇帝面臨過這個局面吧


崇禎最大的弱點是,沒人教他怎麼當皇帝!當皇帝至少要明白政治是有彈性的,看過管理類的書籍你就會明白崇禎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如果接手的是康王趙構,沒錯,就是被黑出翔的歷史罪人趙構,絕逼翻盤。給他明朝這局的牌比他接手的牌好多了


是明君。不然難道是清君?


當朝大學士,統共有五位…


崇禎皇帝臨死前感嘆: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

看到這段史實,我想起項羽的遺言: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兩相比較,相映成趣,突然覺得這兩個人雖然相隔千年,文武兩異,但骨子裡是一類人。所以我想把他們放在一起說說。

兩人至少從遺言上來看,都愛推卸責任,一個推給臣下,一個推給老天爺。

仔細思考,這兩難兄難弟,還有一個共同點:小氣。崇禎皇帝到最後向臣下借銀子籌軍費,幾乎沒有人鳥他,但最後國破,被李自成搜出他有3500萬兩的內庫積蓄,如此不知死活死要錢的守財奴,也是比較罕見。而項羽,據說平時對臣下很是關愛,小恩小惠什麼的從不間斷,但一到要賞錢賞地的時候,就好比割了他的肉一樣心疼。

《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對「西楚霸王」項羽的評價:「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什麼意思呢?說項羽平時對待臣下,那個態度溫和,那個友好親近,遇到臣下病了,那是噓寒問暖,那是端茶倒水,而且是聲淚俱下的心疼不已,但到了要封賞功臣的時候,他把那個官印磨的都快發光了,也捨不得賞賜給臣下。所以韓信認為項羽的仁德,是婦人之仁。

什麼叫婦人之仁?就是說項羽這個人性格像女人一樣,很情緒化,很容易和別人產生共情,發生情緒上的共振,但一到了涉及利益的時候,又短視自私,小氣不大方。當然我不認為情緒化是女人天生的特性,這只是過去時代對女人的誣衊。情緒化這種問題,實質上是不分男女。如果說女人多一些,也不是天性如此,而是社會環境造成的。

而我們的另一位爺崇禎皇帝,這一點上又和項羽同學保持了高度一致。崇禎也是一個很情緒化的皇帝。誰一旦得罪了他,讓他心裡不痛快了,那他是千方百計要在以後報復回去。這一點上,還真和一個女人一樣,就是後來的慈禧老佛爺,她的名言是:誰讓我一陣子不高興,我讓他一輩子不高興(這句話的真偽我沒有考證過)。崇禎皇帝特別恨別人騙他,有一個大學士,有一次趁著滿人退兵想撿一些功勞,自請領兵追擊,然後跟著滿人屁股後面跑了一會兒,殺了幾個老百姓冒充清兵的人頭,回來誇大戰果。後來被人給告了,崇禎就把他給賜死了。他還很喜歡下罪己詔,每次戰事不利,都要痛責自己。但他自責之後,心裡就很不痛快,總要找點由頭抓個替死鬼給殺掉。

這些性格上的缺陷也就罷了,誰人是個完人呢?但是這兩兄弟還有個共同的致命之處:他們都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連自己的團隊都凝聚不起來,上下離心離德。

項羽還好點,畢竟平時還是很溫和,看上去還暖男似的,動不動搞點以情動人。但項羽的問題,也不止是決策錯誤,更重要的幹部隊伍建設不行。

毛澤東說:決策定下之後,剩下的就是幹部問題。決策錯誤固然很要命,但團隊建設不好,那是更要命的事。畢竟方向錯了,一撥人很團結,還可以換個方向。比如我共開始犯了些錯誤,搞到要長征,但大家還是跟著走,不就有了後來正確決策發揮作用的時候了嗎?但假如你的組織出了問題,任你有真理式的決策,也沒有任何用處---沒人聽你的呀。

所以一個政權,最重要的,是組織問題。組織渙散,失去共識,沒有信任,那這個組織一夜之間就會分崩離析。就像蘇聯共產黨這樣的龐然大物,不就是從內部分裂開始倒下的嗎?美國南北戰爭為什麼重要?因為不打不足以保持組織的共識和完整嘛。當今為什麼特朗普成了共和黨的噩夢?因為組織的共識被破壞了嘛,不管特朗普是輸是贏,共和黨已經分裂了。或者更進一步說,不管共和黨還是民主黨誰獲勝,美國當前的社會割裂已經很難彌補了。

而項羽和崇禎,都是自掘墳墓的組織分裂者,和蘇共的戈爾巴喬夫一樣,很善於敗家,很善於把鐵桶一樣的江山從內部打開一個口子,並孜孜不倦的將其擴大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項羽是打天下的人,但他這個人有時候疑心很重,有時候又易受人欺。他趕走忠心出謀劃策的范曾,親近吃裡扒外的項梁,在諸侯合眾連橫的複雜局勢下又不會搞統一戰線,最後以天下第一之勇力和強兵,搞的朋友少少的,敵人多多的,終至敗亡。

而崇禎這個人更奇葩,你看他19歲就力殺魏忠賢,彷彿是個康熙式的少年英主,但後來的歷史證明,他不是。不但不是,還是個很少見的沒有常識的傻瓜。

崇禎最大的問題是,他根本不懂什麼叫權力。他自以為是天子,剛復自用,生殺由心,以為自己想怎麼做就能怎麼做。他不知道他的權力,來自於組織--也就是他的大臣的認可和支持。崇禎為人,刻薄寡恩不說,還濫用權柄,最終讓舉朝之士,視其為仇寇。我們知道,一個組織要有生命力,必須有一個共同的願景和共識,在此共識之下,賞罰分明才能加強組織的內聚力和戰鬥力。而崇禎,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成功的將他的所有大臣變成了他的敵人---連一個肯站在他一邊的都沒有。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並且在有明一代,誅殺了最多的大學士和尚書。有一次軍事失利,他直接推出35個官員立即問斬,並且上演了當廷打斷官員雙腿的慘劇。

正如孟子所說,君視民為草芥,民視君為仇寇。崇禎視他的臣子為草芥,也無怪乎他的臣子視其為仇寇。這一點,類似張飛,動不動鞭打其近吏,最終為小吏所殺。

民間有一句俗話,叫花花轎子人人抬。意思是照顧別人的利益,別人才會回報你。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一個組織當中,皇帝把臣子當敵人,全不顧及臣子的利益,他的臣子,又怎麼會為他賣命呢?這個最基本的利益法則,最基本的人性常識他都不懂,他不亡國,誰亡國?無怪乎以一國之尊,上吊了之後幾天都沒有人為他收屍---大臣們是多恨他呀。所以崇禎後期,哪裡是生活在他的臣子裡邊,簡直是身處萬敵之中,成為了一個孤身斗眾敵的悲情傻X呀。所以他把別人都搞傷了,還在那裡怨別人不肯幫他。

大明朝的鐵桶江山,還真是被這個不作就不會死的崇禎皇帝給玩完了的。

面對這樣的亂作為,你就會覺得老子的無為太有道理了。你看人家萬曆皇帝,50年不上朝,天下不但不亂,還中興了一陣子呢。


首先,劉表並非亂世之草包,也非治世之能臣。恰恰相反,劉表利用亂世達到固守一方的土皇帝高度,實屬不易。而且劉表治下,能人不少,水陸軍都很強,孫堅死於其手下,曹操將其當作後背之患。劉表不死,很難說不能抗曹。另外,自律、勤政用來作為評論皇帝的標準實在是有問題,自律勤政未必是好皇帝,不自律不勤政未必是差皇帝,皇帝不是當地方官,什麼事情都要管,皇帝管好國家大事、知人善任就好。此外,盡可放手。更何況,清皇帝勤政恐怕也是謠言,又作詩又拚命生孩子又各處遊玩,怎麼就成勤政好皇帝了?如果別朝皇帝這麼做,就成荒淫無道的昏君了,可見輿論之洗腦可怕程度。最後,以崇禎之剛烈,恐怕辦事只能辦砸,他不管事,才是好皇帝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本次伊拉克 ISIS 的叛亂行動?伊朗和美國在此次危機中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如果李定國真有那麼厲害,為什麼沒幾個人知道?
古代書院都教授什麼?如何教?
太平天國時期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是種怎樣的存在?
如何看待崇禎遺言?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崇禎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