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上層統治權力架構是怎樣的?
朱元璋首廢丞相,是否真的抹殺掉了與皇權相對立的相權?後期的內閣首輔與司禮監太監合在一起是否就是類似於相權般的存在?還有,明朝首創三廠一衛,這樣的機構在國家機器里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此外,我個人感覺有明一代的朝臣經常聯合起來反抗皇帝,比如說「大禮議」、「東林黨」等,使得明朝皇帝又處處受制於朝臣,而不得不加重對宦官的依賴。
明朝的上層統治權力架構究竟是怎樣的?煩請各位知友解答。
這個問題過於宏大,學淺如我不敢妄言,只略述一二。
有明一朝,政治權力結構縱觀下來,是「三駕馬車」:
皇帝、內閣、宦官。
整個明朝的上層統治權力,大抵就在這三駕馬車手中。上起朱元璋開元,下迄朱由檢殉國,這三架馬車,或並駕齊驅,或有一架為先而兩家跟隨,又或者是對先驅地位的你爭我奪。
「凡帝王居安常懷警備,日夜時刻不敢怠慢,則身不被人所窺,國必不失。」
意思就是說,你們要記住,除了自己,誰都不可以輕信;你們要提高警惕,牢牢控制住你們的國家。
在整個明朝,皇權在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兩朝達到巔峰。這爺倆都是通過戰爭取得的皇位,一個是開國戰爭、一個是靖難之役,都知道創業的艱辛。朱元璋建分封、廢丞相、興黨獄,大大地削弱了皇子(親王)對王位的威脅、相權對皇權的威脅和黨派對朝政的威脅,從而將皇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收手裡。而朱棣則更甚於其父,在登基之後,對於前朝建文帝的忠臣進行了查抄,殺死了一大批前朝良臣;又開設了除錦衣衛外又一個特務機構——東廠,對朝臣進行監視。
但是,在朱棣死後,皇權對於政局壓倒性的控制力有所減弱。也正是在朱棣死後,宦官和內閣的權力開始上升,逐漸可以與皇權進行平衡。
內閣制度是明朝的首創。洪武十五年,設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和東閣大學士,統稱「閣殿大學士」。後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增設謹身殿大學士,世宗嘉靖皇帝改華蓋殿魏中極殿、改謹身殿為建極殿,共四殿二閣。在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期間,第一次出現了「內閣」的稱謂,後「內閣」這個名稱便專門用來指代這六名專門輔佐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大學士。但是,正如前述,在永樂年間,皇權相對於內閣而言,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因而在朱棣在位期間,內閣並無實際權力。
到了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繼位的時候,因為皇權的至高權力有所放鬆,因而內閣的地位開始得到提升。整個洪熙年和後來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宣德年,內閣成員的品級較前朝有了提升,也有了可供「使喚」的下設機構。在洪熙年和宣德年間,內閣開始具有議政權;到了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兒子,英宗正統皇帝朱祁鎮繼位的時候,內閣已經可以圈點題奏、票擬批答;也就是說,內閣不再只是皇帝的「智囊團」,而進化為可以替皇帝處理政務的一個小團體。
內閣的權力經過了洪熙年和宣德年的發展,從正統年開始達到了二百七十七年裡面最鼎盛的時期,而這個時期自正統開始直到萬曆前期,大約是一百五十年左右。在這個時期,內閣因為親近皇帝,地位迅速超過了「悶頭幹活」的六部,內閣成員(英宗朱祁鎮第二次登基後的天順年時始有內閣首輔之謂)取代原來的吏部尚書,成為了眾臣之長。而這也讓我們認識了李東陽、楊廷和、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極富才華和政治手腕的內閣首輔。
在張居正去世之後,內閣的的權力迅速衰落,而宦官的勢力則迅速地崛起。
明朝宦官機構分為十二監二司七局,其中以司禮監為「十二監中第一屬」,可以說是宦官機構中的最高級機構。司禮監設提督太監一名,掌印太監一名,秉筆太監一名,隨堂太監數名,掌司、典簿若干。提督太監為內廷統領,掌印、秉筆和隨堂太監主要負責與外廷溝通。掌印、秉筆太監掌管批紅、傳宣諭旨和提督東廠,因此到了後來,也是後來形成宦官專權的「不二人選」。
隸屬於司禮監的東廠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特務機構,因其內署位於東上北門而名;其外署則位於東安門以北。東廠始設於永樂十八年,最高領導為欽差提督東廠官校辦事,簡稱提督東廠,更為我們所熟知的稱呼則是「廠公」;有時也稱「督主」。廠公地位極高,據《萬曆野獲編》記載:
「司禮掌印,首璫最尊,其權視首揆。東廠次之,最雄緊,但不得兼掌印。每奏事,即首璫亦退避。」
而《明史》則記載:
「東廠權如總憲。」
也就是說,即便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內廷首揆,在東廠提督向皇上奏事的時候,也必須退下,不得偷聽東廠所奏的「機密」;而東廠的權力,與都察院都御使相當,一句話就可以使別人滿門抄斬。
通常情況下,提督東廠太監由司禮監秉筆太監兼任;有時候也會出現掌印太監兼任的情況。這就相當於內閣首輔或內閣次輔兼任都察院都御使,放到今天相當於什麼,大家可以自己體會一下。
雖然我們如此將宦官與外官的職位相比,但事實上宦官的實際權力,比品級相當的外官要大得多:宦官擁有統督天下兵馬的權力,並且也有自己的「內操」;同時,宦官也擁有一定的經濟權利,例如監督織造和燒造,管理庫藏,甚至徵收稅銀等。
兵權和錢權在握,上位也就是只欠東風了。
事實上,從正統年間開始,宦官的政治權力已經開始呈現上升的趨勢。司禮監掌印或是秉筆太監也頻頻出現在歷史事件的主要位置上面:我們可以看到王振忽悠英宗朱祁鎮北伐,也可以看到劉瑾借著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耽於嬉遊而大權傾國,也看到馮保聯合張居正扳倒高拱;宦官的權力在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位的後期隨著朱翊鈞對於政務的荒怠而迅速上升,以至於後來出現「九千歲」魏忠賢妄圖篡正的事情,也可以被視作宦官的權力達到了巔峰。
當然,皇帝、內閣和宦官的權力爭奪,並非此消彼長;而是在不斷平衡當中的。在明前期,即洪武、永樂年間,皇權佔有絕對優勢;從洪熙至萬曆前期,迅速上漲的內閣權力與緩慢增強的宦官權力一直在不停地鬥爭和平衡。而到了萬曆後期宦官權力迅速膨脹,而此刻的內閣雖處於弱勢,卻也仍有東林黨等力量與之抗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之前,皇帝、內閣和宦官三駕馬車,大體上處於雖然互博但尚且平衡的狀況下,並從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的制約。皇帝通過宦官制約內閣,而內閣一邊與宦官互相制約,另一方面也通過自己題奏、票擬的權力對皇權形成了一定的制約。而在出現個人能力不強或怠政的皇帝,如正德皇帝、萬曆皇帝和天啟皇帝的時候,內閣與宦官當中通常會由個人能力極強的領袖人物來「涉政」,以確保國家不亂;而通過內閣與宦官的互相制約,也能夠保證權力並不旁落到某一方手上去:譬如于謙與王振、劉瑾與李東陽、馮保與張居正等。或許有人會以魏忠賢專權為反例,但是不要忘了,在魏忠賢專權期間,東林黨人也未曾放棄對宦官權力的制約;雖然內閣不太給力,但也有楊漣、左光斗等人力撐,魏忠賢的「九千歲」之位,也並非做得舒舒坦坦。
宦官群體說到底是「斷了根兒」的人,是沒有正常倫理意義上的「家庭」的。對於宦官來說,內廷是他們的全部視野,而對於皇帝,宦官是視作親人的。宦官呼皇帝為「爺爺」,並非如我們所認為的是一種尊稱,而是真的視自己作內廷這個家庭的一員,而視皇帝為這個家庭的大家長。按照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朝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此人物為虛構)的說法,就是:
「內廷就是咱的家。」
這句台詞並非完全是編劇劉和平的原創。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內閣老臣高拱的《病榻遺言》當中,高拱曾記述過一段雖不知真假,卻也頗有道理的話語。當時有一自稱「王大臣」的遊民闖入內廷而被剛剛即位的十歲的朱翊鈞發現,辦理此案的太監馮保與當時的首輔張居正志同,認為此人是高拱門下的人指使,欲陷高拱罪。有一名姓殷的七十多歲的老太監對馮保說:
「馮家,萬歲爺年幼,你當幹些好事,扶助萬歲爺。怎好乾這等事?那高鬍子是正直忠臣,受顧命的,誰不知道那張蠻子奪他首相,故要殺他滅口。你我是內官,又不做他首相,你只替張蠻子出力是為何?你若干了此事,我輩內官必受大禍。使不得,使不得!」
一句「你我是內官,又不做他首相」,將宦官的事實地位道盡了。宦官一輩子只能在紫禁城裡,生老病死都出不去,永遠與內廷事務和皇帝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無論宦官再怎麼走到高位,總歸也是要站在皇帝的角度去考慮事情;看似有奪權之想,事實上因為宦官的地位原因,他們所做的事情,實際上也是在為皇帝謀利。例如萬曆征礦稅,其最終落入的是皇帝的內帑而非戶部的銀庫;而反觀崇禎年的捉襟見肘,則是因為缺了強有力的宦官為皇帝謀取經濟上的利益。
與宦官相比,內閣的考慮則更多出於自身利益。或是想大撈一票,或是想流芳千史,內閣考慮自己更多而皇帝更少;尤其是到了崇禎年的時候,由於崇禎將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連根剷除、內廷人心惶惶,不敢妄為;而崇禎自己也是用人多疑善變,內閣人馬如走馬燈般變換,內閣也毫無無長久計議可言,更不會將自己與皇帝的利益進行捆綁,因此才會有崇禎年皇帝調不動大臣、內官幫不上皇帝的咄咄亂象,也因而會帶來最後大明王朝的全面崩盤。崇禎之禍,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正是起於對閹黨的剿滅;將宦官的權力削除得過於乾淨,以至於三足鼎立而支撐起來的明朝不可回復地翻了車。
洪武:抓緊時間幹活!
文官:吾皇萬歲
宣德:多謝諸位臣公
文官:客氣客氣
文官:你在蒙古那嘎達玩泥巴吧
正統:列位臣公朕回來了
文官:吾皇萬歲
弘治:列位閣老辛苦
文官:皇上聖明
文官:不聽話我就弄(neng)死你!
正德:你來打我啊!
正德,卒
文官:不聽話我也弄(neng)死你!
嘉靖:諸位閣老辛苦!
-------一段有趣的時間後---------
嘉靖:麻痹你說啥?
文官:臣罪該萬死!!
隆慶:諸位閣老辛苦
文官:抓緊時間去生孩子
文官:不能隨性立太子
萬曆:no
文官:借點錢吧
萬曆:no
文官:不要管日本朝鮮那點破事
萬曆:no
文官:來開個會嗎?
-------一段有趣的時間後---------
萬曆……
萬曆……
天啟:大家辛苦了
文官:謝皇上
崇禎:給我殺韃子啊!
文官:呵呵
崇禎:給我殺刁民啊!
文官:呵呵
崇禎:借我點錢啊
文官:沒有
本人才疏學淺,不知乾貨,僅憑一張爛嘴回答,各位輕噴。。
繼續補充
明朝的歷史,很大程度上是皇權與相權(文官)爭奪權力的鬥爭。這種鬥爭持續到明末,而後續的滿清為避免皇權被架空,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滿清來說,皇權不可能也不可以被架空,因為滿洲貴族的權威政府是統治中國的根本。
明朝建立之前的情況,參考我在這個問題的回答
為什麼五胡亂華後有大唐氣象,而蒙元後是比較保守、消極、殘酷的明朝? - 朱道榛的回答
門閥政治徹底結束之後,後續王朝的開國者,陷入了一種與門閥不同的情況;
以門閥出身的李淵李世民來講,本身是河東大族,擁有雄厚的底子,立國時不僅有傳統的關東世族支持,立國後也扶植了新興的關隴世族,可以說李唐的鐵杆支持者相當多,這也是李唐前期政治鬥爭殘酷卻無傷國本的原因之一。滿清的滿洲貴族制度,與上述有一定的相似。
此時的政治階層類似:皇權/世家→平民
而北宋立國,世族被橫掃一空,勛貴武將又被削弱,國家空前集權,但是文官階層藉助科舉迅速壯大,宋朝皇帝相當程度上是孤立的,。
明朝立國,為避免宋朝的邊患、中央效率低下問題,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扶植了大批勛貴、同姓王。朱元璋喻意前兩者成為皇家的世代盟友。但現實是殘酷的,先是朱元璋本人大規模削弱了勛貴集團,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又徹底削弱了同姓諸侯;這是中央集權的手段之一,但隨後文官集團一家獨大的惡果隨即暴露
土木之變,忠於皇權的勛貴集權被橫掃一空
隨後,某個經典的事件:午門群架
文官的憤怒發泄在了王振的侄子王山、錦衣衛指揮使馬順身上,兩人在午門外被活活打死,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一般是皇帝的親信擔任,多數情況下不隸屬於文官集團。
這下簡直爽場,皇帝的親信不僅被橫掃一空,而且保證以後朝堂有話語權的人從此都是文官
不過文官也比較厚道,隨即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不過縱觀景泰、以及奪門之變,文官集團在英宗復辟上也發了大力,這時候的政局,已經不是皇帝說一不二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是文官政治的巔峰,但是正德朝的種種謎團,令人難以捉摸,比如正德的英年早逝,加上正德與文官集團的敵對態度,嗯,不可說,不可說;正德是個高智商的人,但他不是一個精明人。
而之後嘉靖入京,被文官逼著先承認正德是多麼淫蕩無恥下流,然後再啪啪啪自己打臉:我嘉靖他媽的保證不學厚燳那龜孫子。
然後文官心滿意足。
但是嘉靖有後手,嘉靖的手段非常高,高到令人驚嘆
嘉靖的情況是一個人單挑整個文官集團,但是他做到了,在這一刻靈魂附體!嘉靖一個人,他代表了大明帝國心機屌絲的光榮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不是一個人!
他竟然把鐵板一塊的文官集團拆成幾塊,然後看這幫孫子鬥來鬥去,每天在宮裡喝喝茶練練丹,冷眼為正德報了仇,而且攬了權
嚴嵩父子就是嘉靖的一把刀
而錦衣衛也被親信陸炳掌握,嘉靖的權利可謂滔天。
但是,為避免大家覺得我為皇權開脫:
嘉靖並沒有盡到一個帝王的責任,他雖然看透吏治,但依然無可奈何,更多的是享受於調戲群臣的過程,嘉靖也想力挽狂瀾,但他的能力不夠,他的位置、教育決定了他不可能超越歷史去改變混沌的明朝,守業為更比創業難。
嘉靖死後,朱載垕早逝,年幼的萬曆皇帝登基。
萬曆很大程度上受到嘉靖皇帝的影響,因為年幼的他看著張居正、馮保一手遮天卻無能為力,對自身困局的憤恨相當部分轉為對嘉靖的崇拜
張居正變法是文官集團的一次自救,嗯,這時候的文官集團也升級了,比以前更吊,因為有嘉靖這個大Boss整天玩弄,群臣怎麼被虐,也會升級,所以在隆慶年間,文官勢力再次崛起,直到萬曆親政。
嘉靖跟趙頊一樣,早年生活在民間,比深宮中的皇子更知曉某些事情該怎麼做,傳統皇家教育也不會讓他們自縛手腳,但是,他們的繼承人普遍是較為激進的,嗯,怎麼說,叫父輩壯志未酬,阿拉還要努力
萬曆對朝局的態度,跟宋哲宗比較相似,希望力挽狂瀾,但手段激進,在一幫文官心機婊面前,他們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
so,因為對文官的種種失敗,萬曆也失望了,他懶得改變現實,但他不認命,所以他拒不合作:
有詩云: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這或許是萬曆累覺不愛的寫照
萬曆的怠政,一定意義上加快了文官的自我進化,文官這種生物變得越來越聰明
東林黨、浙黨、齊黨等亂七八糟的文官內部朋黨開始互斗,為什麼互斗?因為皇帝不跟他們玩了,甚至連太監都不來找他們玩了
當然好景不長,萬曆死了,萬曆是個明白人,可惜他死了
慶幸的是,之後的人不算太廢材,從老朱那集成的心機屌絲Buff一直存在,天啟也是個清醒的人,移宮案發生時的冷靜、後來默許魏忠賢客巴巴與東林對抗,都表現出了較高的帝王心術。對外戰爭雖不像嘉靖那般強勢,但一挽萬曆末年頹勢,總體來說還不錯。
但是,我要說,經歷兩百多年的進化,皇權與文官的戰爭,已經很難總結到底是何種形態;如果說熙寧變法前有大范老子、王安石、司馬光等君子,那後面的呂惠卿等等投機分子才是最終的受益者。
明朝兩百年的權利之爭也是,弘治時期的三楊、之後的徐階、張居正,還算有節操的人,但萬曆之後的朝局,可謂是群醜橫行,都在積極的為焚倒明朝這間屋子而添柴加薪。
論帝王心術來說,崇禎肯定比上述所有皇帝差的遠了,差的遠了,差的遠了。 重要事體講三遍。
崇禎大家都知道的,跟文官撕破臉
文官:討厭,不跟你玩了
崇禎:討厭,都怪你們
........
文官:太君,this way!!
太君:你的,忠心大大的!
文官:為聖朝服務!
然後,回答下答主的問題:
===============================
朱元璋首廢丞相,是否真的抹殺掉了與皇權相對立的相權?後期的內閣首輔與司禮監太監合在一起是否就是類似於相權般的存在?還有,明朝首創三廠一衛,這樣的機構在國家機器里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朱元璋在初期的確廢除了丞相,但是奈何子孫火力太衰,也不能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朱棣也還好,畢竟整天打仗,交配時間外還有一個好身體去工作,但是之後就不行了。
後期的內閣首輔與司禮監太監合在一起是否就是類似於相權般的存在?
何止是相權的存在,即便是皇帝的旨意也是通過內閣書寫,司禮監批紅後才有權威,後期更甚,文官為賣節操,根本不屌中旨;
明朝首創三廠一衛,這樣的機構在國家機器里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三廠里真正長期發揮的作用的只有東廠,錦衣衛長期存在,但權力相當時間不被皇帝直接掌握,朱元璋深感特務權力的不受限,曾取消,但被朱棣重建。
三廠一衛本質上是皇帝與文官政權的工具,例如錦衣衛不受皇帝控制,朱棣隨即建東廠,之後西廠內廠同理;
至於怎麼發揮作用的,可直接參考百科:三廠一衛_百度百科
此外,我個人感覺有明一代的朝臣經常聯合起來反抗皇帝,比如說「大禮議」、「東林黨」等,使得明朝皇帝又處處受制於朝臣,而不得不加重對宦官的依賴。
嘉靖皇帝深諳明朝權力遊戲規則,雖然多年不上朝,但始終大權在握。
恩,你說的對
看的手癢,扯兩句
明朝的上層統治權力架構,我覺得大致是分三個時間段的。
第一個時間段,開國到土木堡之變。
皇權、勛貴以及內廷(太監+三廠一衛)
這個時間段,基本上沒有文官什麼事,太祖也好成祖也罷,基本不怎麼瞧得起文官,明朝開國時的勛貴子弟和永樂靖難時的勛貴子弟在那時候在朝堂都有話語權,那時候在朝堂並不是文官獨大,武將一樣有地位,而且也不低,是可以和文官分庭抗禮的存在,甚至地位更高,因為武將大多數是貴族,俸祿也比文官高很多(徐達年薪高達一萬石,比一品文官高近十倍),這些開國勛貴和靖難時的勛貴子弟代表的就是武將勛貴集團,朱元璋、朱棣扶持並依靠他們制衡文官集團(朱元璋可能是汲取宋朝武將地位低下的教訓,特意建立了一批勛貴武將),但是土木堡之變把那些勛貴子弟都葬送了,特別是那些在朝堂有話語權的勛貴子弟,關鍵是這一死就給蒙古人一窩端了,剩下的傳人要不是那些年齡還小的就是一些沒權力沒才識的。
而這一段時間的內廷,分量相對有限,也比較老實,最出名的三寶太監天天下南洋,到是錦衣衛出了幾個大案,毛驤炮製胡惟庸案、蔣瓛告密藍玉案、紀綱凍殺解晉,但這三人都沒撈到什麼好下場。而東廠幾乎沒什麼動靜,第一任廠花根本無可考證,西廠、內廠還要等憲宗、武宗朝才會有。
到了第二段,就是土木堡到熹宗
皇權、文臣以及內廷
這一段,勛貴被干翻,文臣迅速補位。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內閣了。但是你看看內閣幾個人的官位,全是五品。再看最初的定位是什麼,秘書,他的最大權利是什麼呢?票擬,意思就是附在文件上的參考。這這權利看上去沒什麼大不了,最初的時候也確實沒什麼,但是到了中期就不一樣了,這功能加上太監的批紅,妥妥的就翻天了?張居正可以實行一條鞭法進行改革,但是如果沒有票擬批紅權,他就幹不了。
你說內閣首輔與司禮監太監合在一起是否就是類似於相權般的存在,確實是,但是可能比相權還大。為什麼呢?因為到後期票擬批紅制度化後,皇帝都不能越過這個制度。太監是家奴批紅好弄,但是沒票擬直接下聖旨,可也是可以,但是先天不足這不叫聖旨,得叫——中旨。這下不得不說另一個官位了——六科給事中。官位、七品,職能、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但是他還有一個大殺器啊「有失,封還執奏」,什麼意思呢?皇帝的中旨他可以封還,意思就是這旨意不算數,您哪來哪回去吧。
文官的許可權得到了極大的膨脹,但是整個上層建築中,還是遵循了,皇權、文官、內廷的鼎力狀態,這期間湧現的嘉靖、萬曆就是皇權強勢的代表,而劉瑾、汪直乃至八虎就算是內廷的代表了。三方你來我往,基本誰也奈何不了誰。那兩方形成了同盟,另一方就只能吃癟了,譬如正德朝初期,正德寵幸八虎,等於皇權與內廷聯盟,文官坐蠟,閣老換了又換。到了後期呢?文官也學聰明了,李東陽、楊一清與八虎之一的張永合盟,文官與內廷這才破了皇權和內廷,誅殺了劉瑾。而嘉靖呢,也大抵類似,他以文臣制文臣,太監是家奴,幾乎是三權都拿捏在手了,所以他上不上朝基本沒什麼關係了
第三段。崇禎
皇權、文臣
時間推進到崇禎朝,崇禎登基前一直是王爺、年齡也不大,然後和魏忠賢結仇太深。於是剛一上台,就被東林戴高帽忽悠一通,自己把內廷撤銷了,於是格局變成皇權與相權之爭。但是很嚴重的問題是,閹黨歸根結底不過是天子家奴,明朝的太監離了皇權什麼都不是,它們其實就是皇帝的狗,錦衣衛、東西廠莫不如是,他們是皇帝最得力的助手。
可惜崇禎不懂,隨著魏忠賢一刀都切了。結果因為利益,導致的結果是皇帝以一個人的精力和整個文臣體系對抗,最後的結果就是宵衣旰食、做多錯多,以致煤山上吊,除了王承恩,滿北京城沒一個文官追隨
好了扯淡完畢(非專業,歡迎指正,請輕拍)
要理解古代王朝的權力構架,首先要了解他大致的框架。基本上,自隋唐以來,變化並不大。基本原則大致就是「內外有別,大小相制」而中央部門的具體功能,則脫不出執行,決策,監查這三大塊。
而在這裡值得一說的是,明代前兩位皇帝由於出色的個人能力。實際上在其在位期間並沒有實現一個完整的,可以自行運轉的體系。所以,下文主要是提的宣宗後業已成熟的中央體系。
有了這個前提,就比較好理解了。首先來看明代的中央機構有哪些。
我就不列資料了,戲份比較重的部門大致有:內閣,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翰林院,詹事府,大理寺以及其餘各寺。
另外還有大名鼎鼎的廠衛。
除此以外,還有後期混的比較慘的勛貴。主要在五軍都督府和京營之中,後期話語權幾乎為零。
先說外朝
首先來看監察部分
:有一個說法叫科道詹翰,就是說的負責監察的主要部門。
其中主要的是都察院,即「道」
御史台是一個組織比較鬆散的衙門。最高長官為都御史,分左右,以左為尊。以下有副都御史,僉都御史,監察御史,巡城御史等。另設有經歷司照磨所等機構處理日常事務。
御史比較獨立,都可以直接上書言事,上下級關係並不明確。
監察御史為主要組成部分,分十三道(以十三省命名,也是簡稱為道的原因)主要負責風聞言事和對中央其他機構的工作審核,或出外為一省巡按,監察一省事務。
而僉都御史以上屬於高級幹部了,一般就不怎麼赤膊下場。
同時還兼有一部分司法功能,其中巡城御史就負責京城治安。
另外一批重要的成員是給事中,即「科」
六部中每部各設一科,比如「兵科給事中」。人員不定,時有刪減。長官為都給事中(稱科長)下有左右給事中和十人左右的給事中(稱科員)。
都給事中只有八品,後升至從七品。但「 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審核、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御史互為補充。另負責記錄編纂詔旨題奏,監督諸司執行情況;鄉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冊封宗室、諸藩或告諭外國時,充正、副使;受理冤訟等。 」
和御史一起,可謂位卑而權重的典型了。
剩下的,就不能說是專職言官了。作用相對較小,主要起輿論監督的作用。即詹事府和翰林院。詹事府是太子的輔助機構,負責太子的培養。同時也可以上書言事。
翰林院類似當今團中央,儲備幹部的培養地(庶吉士)。同時負責起草詔書一類的工作,也起到輿論監督的作用。
但這兩個機構就沒有監督具體工作的職能了,所以占的比重比較小。
至於決策,實際上在明初時,執行這個功能的就是皇帝本人。朱元璋廢掉的不僅是宰相,更重要的是他廢除了中書省。因此,在太祖時代明朝的官僚機構實際上是沒有決策機構的,文官中實職最高者為六部尚書,並無統領百官的職權。而明代的實際決策機構內閣,在太祖與成祖年間,只是一個幕僚班子。在宣宗時獲得票擬之權後,才真正成為獨立的決策機構。
而內閣與以前朝代的決策機構區別也有很多。首先,內閣並不像中書省那樣是法定的中樞機構。在《明會典》中,內閣始終是翰林院的下屬機構。因此,內閣並不是天然的外朝領袖,文官魁首。事實上,它既是皇帝強勢時在外朝的代表,也是文官強勢時伸向內廷的手。所以,當皇帝與文官矛盾激化時,內閣的地位往往極為尷尬。比如萬曆年間爭國本,內閣成員可是吃足了苦頭。
而執行部分,最主要的就是中央六部。這個基本都比較熟悉,就不多說。除此以外,還有比較重要的衙門是通政司,大理寺。通政使,大理寺卿,左都御史和六部尚書並稱九卿或大九卿。可見其在外朝的分量,是文官中的中堅力量。
剩下的有空再寫,好多啊。。。
看了很多人都在強調文官集團對皇權的限制,我覺得第一,文官集團本身就是皇帝製造出來的,第二文官集團也遠沒有大伙兒說的那麼NB。明朝初期的體制完全是圍繞加強專制皇權設計的,如果皇帝都能向朱元璋父子那麼勤政的話,那他們的權利將是無邊的。但問題在於,自宣宗起,明朝的皇帝們就遠沒有他們的祖宗那麼勤政了,後期能和朱元璋父子比肩的只有崇禎。明朝中後期的宦官政治和官僚集團化都與皇帝的缺位有關。皇帝無法像先君那般勤政,就要想辦法改變先君確立的政治架構。於是代表皇帝行使權力的司禮監就出現了,它的主要權力是批紅權,而這個權力原本是由皇帝行使的。而相應的,內閣的角色也改變了。原本內閣是作為皇帝的秘書機構設立的,為皇帝的決策提供諮詢,但當皇帝不再自己行使決策權時,內閣便從秘書機構上升為決策機構,代替皇帝進行決策,也就是所謂的票擬。說到這裡,其實我們已經可以得出結論,即明朝的上層權力架構經歷了兩次設計,第一次是朱元璋時期,確立了絕對皇權專制體制;第二次是宣德時期,將皇帝的決策權一分為二——內閣的票擬權和司禮監的批紅權,使得皇帝可以擺脫繁重的國事,說白了,這就是個偷懶的設計。在這種體制下,內閣和司禮監形成了即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約的關係,保證大權掌握在皇帝本人手裡。明朝後期的皇帝其實就是在二者之間搞平衡,搞的好,朝政就好,搞不好,任由一方做大,那朝政就糟了。當然,也有不按規矩來的,比如嘉靖和崇禎。嘉靖放棄了宦官集團,而是通過在文官集團內部製造分裂來控制朝局,結果造成了朝臣之間的黨爭,失敗。崇禎則是自身勤政,既不依賴宦官也不依賴文官。可以說,崇禎時期的明朝政治架構又回歸到了朱元璋最初設計的軌道上。但不幸的是,崇禎有朱元璋的心氣,卻無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最終身死國滅。
咳咳,不妖自來,我就用平實的語言來回答吧,保證你看得懂!
據說,故事發生在太祖廢丞相之後。
在明太祖時,內閣學士不過像是皇帝的顧問秘書,太祖有不清楚的事,可以隨時問他們,參考參考他們的意見。奏章批答,之前是宰相的事,現在是太祖的事。但!是!皇帝不能一一親自動筆的時候(朕不機器!朕!累!了!〒_〒),便口授大學士寫出,便是「傳旨當筆」。由皇帝吩咐下來,這事怎樣辦,那事怎樣批,他們只照皇帝意見寫下。所以,大學士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秘書,大權還是在皇帝手中,不在大學士。這些人的辦公地點在中極、建極、文華、武英四殿,還有文淵閣、東閣兩閣。內閣學士原本的官階只五品,而六部尚書是二品,可見內閣學士在朝廷上地位並不高。上朝排班,大學士的朝位班次也在尚書的下面。
但是,太祖真的很累〒_〒
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先後八日間,內外諸司送到皇宮裡的奏章,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反映了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
細思極恐(●—●)
之前漢唐宋的皇帝們只要決定國家大政方針就行,但是,太祖不僅要決定大政方針,還要處理以前由丞相處理的日常行政事務。
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沒有雙休日,而且太祖不像清朝皇帝,累了有避暑山莊、木蘭圍場、頤和園、圓明園等皇家園林可去耍耍,只能呆在紫禁城裡。 默默地批改作業。(~ ̄△ ̄)~
太祖是開國皇帝,天下是他打來的,自然有精力應付。明成祖也還算是親手打天下,他是封出去的王,從北京打到南京來篡了皇位,他也有精力可以繼續太祖的光輝事業。
至於……嬌生慣養的後代皇帝……嘛,生於深宮,長於婦人宦官之手,精力逐代萎縮,你懂的⊙ω⊙,哪裡有太祖那麼拼?能不能天天出來上早朝見見老群臣們還不知道呢!今天不上朝,明天事情就接不上,事情接不上,就不能叫文武百官在那裡老等著,也不能群臣們問問題時,皇帝們答不上來。是不是呢?
那怎麼辦??▂?
這就要說說內閣了,最初是皇帝親自在內閣(批改作業〒_〒),後來有些皇帝不常到內閣,偷起懶來,由內閣條旨票擬送進去批,把權力交付與內閣,閣權便慢慢地重起來。 於是內閣的地位逐漸提高,內閣首輔成為事實上的宰相,「雖無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實」。
甚至有幾個皇帝則長久不管事,於是不管事便更不能管事了,就變成怕見大臣了,估計也是破罐子破摔。於是經年累月,不再到內閣,一切公事都要送進宮裡去。
最牛逼最放蕩不羈的是萬曆皇帝明神宗,做了幾十年皇帝,有二十幾年沒有上過朝,但也不能盡怪這些皇帝的不好,畢竟精力、智力有限,天天困在深宮,處決一應國家大事(批改作業〒_〒),這何等的不容易。你說說,誰不想好好放鬆放鬆?!
當然也有好少年謹記祖訓。明宣宗宣德和明孝宗弘治堅持天天上朝,結果兩人都沒有活過四十歲,而明世宗和明神宗後期都躲在宮裡不出來,兩人都享國長久。?▂?
不上朝被人罵昏君固然不好,但畢竟還是命最重要,不要怪皇帝們要怕事偷懶,不上朝。只該怪明太祖訂下那制度的不好。
而且,如果皇帝和內閣日常不見面,於是皇帝和內閣中間的接觸,就多出一重太監上下其手的機會。皇帝有事交付與太監,再由太監交給內閣。內閣有事,也同樣送太監,再由太監上呈與皇帝。一來二去,太監不想有權也不行╮(╯_╰)╭甚至皇帝嫌麻煩,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監批。批紅的實權,落到太監手裡,於是大家都懂的事情便發生了。
洪武十七年,太祖鑄了一塊「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牌,掛在宮門裡。明太祖心裡清楚,廢了宰相後,太監易於得到權力。但是。。。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太祖規定不準立宰相,他後人遵守了,始終沒有敢違背。
但,老祖宗你這……不是明擺著不想讓我愉快地玩耍嗎?!你說這能成嗎?你說!你倒是說呀!(╯‵□′)╯︵┻━┻
ps其他答案寫的挺好的Orz
謝謝閱讀。我認為最高權利一直在皇帝手裡,雖然個別極端的情況下會出現皇帝的命令被內閣駁回,也只是個案而已。
從太祖開始,甚至到最後那麼激烈的黨爭,一直還都是皇帝拍板的。不過另一方面,中央權利架構在明朝已經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頂峰,當然是我認為。皇權,相權,宦權相互糾纏,但是始終是以皇帝為核心的。
嘉靖在位時期,雖然嘉靖不太管事,雖然嚴黨手握重權,但是嚴嵩下台還是只是皇帝一封詔書的事。
像之前的大太監劉瑾,權臣錢寧江彬,三朝閣老楊庭和,生殺大權還是在皇帝手中,只是有人蒙蔽視聽,利用皇帝罷了。
內閣,給事中等監察制度逐漸完善以後,雖然也經常出現皇上詔書被內閣駁回,但是如果需要的話皇帝可以直接免了閣臣,不聽話打屁股,流放,充軍也可以的。
當然肯定不會有這麼簡單,從太祖集權,到慢慢放權自然是有皇家的盤算的,內閣的權不能沒有,否則沒法辦事。皇權肯定不能削弱太多,不然有性命之虞,但是權全部集中在皇帝一個人身上工作負擔太重,又干不過來。綜上,只能放給閣臣適當的權,但是怕出事,再給監察機構權力。很複雜,我不是專業的,甚至連業務的都算不上。
私以為很有點像現在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權力頂峰在董事會手裡,董事會大事給個大方向,重要的事董事長拍板,其他事無巨細交給總經理和各部。
有明一朝,篡位成功的皇帝只有朱棣一人,朱祁鎮那更屬於極端例子。總體來說我覺得還是這個皇帝你想怎麼當怎麼當,幾十年不上朝偶爾給內閣開開會其他你該怎麼玩怎麼玩也行。你兢兢業業累吐了血沒日沒夜的加班也行,甚至你遊山玩水也行,只要別掉水裡淹著,笑。。
本人學識淺薄,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實際上,由於太祖廢除宰相,使皇權無上加強,皇帝稍微懈怠,權力出現真空,就被宦官和強臣所把持,此消彼長。少有合作,都是相互制約,但張居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合作,開創了萬曆新政,沒有馮保的支持,張居正很難推行新政。司禮監太監以掌印太監為貴,秉筆太監為次,其實太監權力也來源於皇帝,皇帝強勢,太監怎麼會那麼大權力批紅。他們不可能是相權,首先沒有固定機構,權力來源於皇帝委託,而不是制度機構賦予的,不能統領百官,只能加銜才能位列百官之前,皇帝隨意撤換,不能撤換,就加人制約,他們不可能真正制約皇帝,都是為皇帝所服務,主弱臣強尚可制約,但是主子強大了,臣子再強勢也無濟於事。
廠衛主要負責開始只是監視機構!注意是監視,後來才集審判,監察,執法於一體,成了為皇帝服務的私人機構~後來錦衣衛沒落,宦官強大,也是由於宦官身居內庭的緣故。
明代的滅亡,少不了鄉愿的士大夫和無恥的宦官,所以乾隆曾說,成吉思汗於喇嘛共天下,前明與宦官共天下,唯我朝與讀書人共天下。可見明代宦官之弊!
至於文官制約皇帝,不過是皇帝權力平衡之術,帝王之術有的玩得好,有的玩的不好,你看嘉靖多年不上朝,萬曆也不上朝,卻對朝庭了如指掌,帝王法術勢玩的溜~也有窩囊的,被朝臣玩的死死地~這也和個人有關~
1.內閣制
明朝建立初期,職官設置沿襲元朝,中央以中書省、都督府、御史台分掌行政、軍事、監察。洪武十三年(1380年),假借胡惟庸案,朱元璋撤消中書省,並規定永不設丞相,於是一切政務統歸六部,由皇帝直接轄制。因政務繁多,朱元璋從翰林院等文翰機關指派官員加殿閣大學士銜,協助皇帝閱看奏章、草擬詔旨。但在此時這些官員僅僅是散員,還是隸屬於翰林院,簡潔的說就是以備顧問。明成祖時,命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開始參預機務。這個時候內閣初步形成。宣宗時,內閣大學士獲得票擬權,終於有了實質性權力。明世宗嘉靖以後,則「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儼然是宰相之職。由於朱元璋有不準設丞相之約,於是人們稱大學士為輔臣、閣老,對首席輔臣則稱首輔、元輔。由於翰林學士僅為五品官,於是對內閣大學士多加六部尚書、侍郎等銜,以提高其地位,實際並不真管該部事務。凡大學士兼六部尚書者,一般尊稱為「閣部」。儘管內閣大學士類似於過去的宰相,但是仍與宰相有差別。因為內閣並不是一個正式的最高行政機構,六部也不是它的下屬部門,內閣仍帶有皇帝私人秘書、顧問的性質。內閣的權力主要體現在「票擬」上,即對各處上呈的奏章提出處理意見,根據皇帝旨意草擬詔令,經皇帝批准後交六部辦理。另一方面,內閣還要受制於宦官的「批紅」。明朝宦官機構有四司、八局、十二監,其中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可代替皇帝用硃筆批示奏章公文,這叫作批紅。這種做法為宦官弄權提供了方便。
這裡可以看出,內閣權力受制於宦官,而宦官權力來源於皇帝,還是皇權專制一種表現。
2.明朝的九卿
作為朝廷的諸卿,明清兩朝都稱為某寺卿,而所謂九卿也有了變化,是專指六部尚書以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明朝六部的名稱和職掌與過去基本一致。廢中書省後,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地位得到提高,各部尚書、侍郎的官位品級也得到提升。通政使司設於洪武十年(1377年),以通政使為其長官,掌受內外臣民之奏章建言或舉告不法等事,並呈報皇帝。所以這是一個下情上達的機構,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理寺以大理寺卿為首長。明朝大理寺不掌審刑,專門負責對重大案件的複核,這一點與唐宋作為最高審判機構完全不同。但是如遇有重大案件,則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共同審理,稱為三司會審。如遇特大案件,又要由上述三法司會同各部尚書及通政使共同審理,稱為圓審。
3.明朝的五軍都督府
明初原設大都督府,以大都督統領中外諸軍事。洪武十三年,為防備軍權過分集中,廢大都督府,改置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各設左、右都督為其長官。五軍都督府分別掌管京師及各地衛所的軍隊,雖統兵,但無調遣權。兵部掌管軍官的任免、升調,發布軍事政令,但不統領軍隊。軍隊的調遣權最終由皇帝掌握。衛所是明代軍隊的基本編製單位,其防區在一府之內的設所,一府以上的設衛。各地衛所的軍隊受所駐省的都指揮使管轄,而各省都指揮使又歸中央五軍都督府統領。不得不說,明代軍事制度頗為先進,現在軍事制度多鑒於此。
關於中央朝廷的其它行政機構,過去的諸卿在明朝只保留了五個,其長官也改稱「寺卿」,它們是: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太僕寺。它們與國子監、欽天監合稱五寺二監。此外還有翰林院、宗人府、詹事府、太醫院等。
4.明朝的都察院
都察院為明朝的最高監察機構,以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為其正、副長官,掌管內外監察,糾舉不法。又依照當時的十三省行政區,劃分全國為十三道監察區,設十三道監察御史110人分別監察各地。明朝還建立了御史出巡地方的制度,即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稱為巡按御史,俗稱八府巡按。他們品位雖然不高,但權力很大。此外,如地方有重大事故,朝廷要派帶都御史銜的官員去處理,權力較巡按御史更大。這些人凡兼管一省行政和民政的稱為巡撫;兼管一省軍事的稱為提督;兼管數省軍、政、財的稱為總督,仍隸屬於都察院。這時的巡撫、提督、總督也還都屬於臨時差遣性的職務。與都察院並立的監察機構還有六科給事中,負責稽核中央六部及其它機構事務,還可參與廷議和重大案件的審理。所以給事中雖位卑但權重,經常於各部尚書唱反調。此外如錦衣衛、東廠、西廠,雖有一定的監察職能,但實為特務機關,不能看成是正式的監察機構。這些都為皇權專制所服務。還有言官有風聞言事的權力,這種權力簡直逆天,風吹草動即可上書,對錯沒關係。加強了皇權專制~
5.介紹一下司禮監~
明代宦官制度在明初歷時五次才確定下來,共十二監,十二局,俗稱二十四衙門。司禮監是十二監中第一位的官署。它的長官掌印太監與內閣首輔對柄機要。簽書秉筆太監與管文書房,職能相同。其他僚佐以及小內侍居以禁內翰林自命。文筆好的秉筆太監甚至可以修飾出自大學士之手的奏章的文辭。太監的批紅權是皇帝給的,所做的批紅也是在皇帝授權下進行。明代宦官亂政也無非是英宗早年的王振,武宗的劉瑾,熹宗的魏忠賢。其中武宗時期,劉瑾也沒有幾年就被處斬。王振專權則是皇帝年幼,朝臣不作為造成的。真正擅權的只有魏忠賢。開始,掌印太監與提督東廠太監不兼任,一方奏事,另一方迴避。嘉靖時,始命兼任。萬曆時,先是馮保兼任倆職,之後是張誠,然後又是陳矩等。其中多人遭廷臣參劾。萬曆時期,東廠缺員均不補錄。內臣典兵,一遭彈劾,馬上逐去。除了早期馮保聯合張居正,權勢較大,其他基本上放肆的少。唯有礦監一事為萬曆時用宦官一大弊政。(本條源於百度~)
不要被什麼內閣,宦官,東林黨之類的花巧迷惑。
只有皇帝是紅太陽,這些都是鷹犬而已,只是有幾任皇帝是鏟屎君,比較愛護寵物,但再愛護寵物,他也是主人。
總結來說,就是權力混亂,黨政激烈,美其名曰相互制衡,白話點說就是買個避孕套都半年審批不下來,互相推諉互相爭權到極致的一個爛制度,什麼事也辦不成,什麼事也做不到,舉凡做成事者,必然是黨爭奇才又恰巧遇到明君心情好,比中彩票還難。
混亂不堪。推薦閱讀:
※「大禮議」前,嘉靖憑什麼資本和中央當權文官們討價還價?
※明王朝兩百七十六年歷史裡最讓你難忘的事件或者細節是什麼?
※朱棣為什麼要遷都北京?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否是一個被史書所抹黑的皇帝?
※東林黨在明朝滅亡後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