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中的各種預言是怎麼做到這麼精確的?
比如這個:
「有慧星出於尾、箕,長十餘丈,經太微,掃東井,自四月始見,及秋冬不滅。秦太史令張孟言於秦王堅曰:『尾箕,燕分;東井,秦分也。今慧起尾箕,而掃東井,十年之後,燕當滅秦;二十年之後,代當滅燕。』」燕故太史黃泓嘆曰:「燕必中興,其在吳王乎!恨吾老,不及見耳!」汲郡趙秋曰:「天道在燕,而秦滅之。不及十五年,秦必復為燕有。」
不應驗的預言不會記錄進史書
首先因為司馬光是個迷信的人,並且他在書中想要灌輸這種迷信思想……尤其是給皇帝。其次,各種現象太頻繁了,人間世發生啥事都能湊上。
十月,彗出東方,詔求直言,及詢政事之未協於民者。安石率同列疏言:晉武帝五年,彗出軫;十年,又有孛。而其在位二十八年,與《乙巳占》所期不合。蓋天道遠,先王雖有官占,而所信者人事而已。天文之變無窮,上下傅會,豈無偶合……裨灶言火而驗,欲禳之,國僑不聽,則曰『不用吾言,鄭又將火』。僑終不聽,鄭亦不火。有如裨灶,未免妄誕,況今星工哉?所傳占書,又世所禁,謄寫偽誤,尤不可知。——《宋史·列傳第八十六》
王安石是司馬光的政敵,他倆意見反差很大,其實不只是朝政,在占星角度也是這樣。
占卜是一項很扯淡的東西,星占因為流派不同,所以占卜對象取得也不同,司馬光這種博覽群書兼顧各個流派的人,基本上就是永遠能找到占詞給你看。揀選這種事情對於讀書多的人真太容易了。比如上文王安石說與《乙巳占》所期不合(彗出軫,天子崩,兵喪並起,滿宮門,車馬無主,人無定居),那好說,我們還有一萬本其他占書,難道還找不到一個能附會的上的?
就說彗星吧,有人說預兆水旱之災,有人說預兆「地動」,有人說預兆死皇帝,有人說預兆出權臣,有人說預兆改朝換代,有人說預兆兵革之事死平民,有人說預兆饑饉,有人說……面對聚訟紛紛的課題,大家寫論文時候綜述咋搞還沒經驗么?
而且彗星其實並不是很罕見。Comets這個網址可以查詢最近出現的彗星。你感受一下。
古人天文現象入占的非常多,發生任何事情都能湊上。
- 彗星和流星
前面網址你看到彗星了吧,那麼多。實在不行就說流星。有經驗的天文愛好者都知道,偶發流星幾乎每天都能夠看到,大規模的流星雨,北半球有著名的三大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每年固定的都有,小規模流星雨數以十計。流星雨的預報網址可以參考:International Meteor Organization
- 地震
這是資治通鑒裡面非常多記錄的現象,我推薦大家關注中國地震台網速報的微博,國內三級以上,國外六級以上地震速報,最起碼感受一下地震頻次。至少你要知道,《資治通鑒》裡面「夏,四月,庚午,地震。」這種記錄到底有什麼意義。
- 日月蝕
日月蝕是一種周期性發生的天文現象,而且實際上非常頻繁。日月蝕的預報可以參考:紫金山天文台-創新團組
一年之中,日、月食的次數最多時可以達到六次,即四次日食和兩次月食.但是實際上有時候一年之中的日、月食次數可以多達七次,即五次日食和兩次月食,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如1935年就曾發生過五次日食和兩次月食,將來的2160年也會是這樣;1917年和1982年就曾發生過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
- 日月薄蝕
這並不是日月蝕……
日月兩體相掩映,從一邊起漸侵,或多或少,此為蝕也……有交為蝕,朔望依度是也。無交為薄,或近望朔。陰氣侵迫,黃赤無光……
日月蝕原理我們大家都清楚,就是地月相互遮掩罷了。但是薄蝕是古人認為的一種特殊天象,這種情況通常日月不在一個方向,也就意味著根本無從談起遮掩。所謂「陰氣侵迫,黃赤無光」的現象,我們現在也非常常見——而且絕壁比古代更加常見。這種通常是陰天、霧霾、沙塵暴……真的特別特別頻繁。
其他諸如雲彩、大風、冰雹、大雨、大雪……我真的沒啥說的了,史書這種體例,一年也記載不了幾句話,《資治通鑒》這種長篇編年史,時間跨度是千年級別的,而以上現象都是年年都可能發生很多次了。真的……你想附會什麼都能附會上。實在沒有,還可以事後編造天文現象附會。
就二十四史來看,
《史記》、兩漢書都比較迷信。司馬遷是迷信,兩漢書內容上看,絕對有故意編造附會的內容。
《宋書》繼承了兩漢書的風格,非常迷信,附會編造時有發生。
《魏書·天象志》記錄天象,標註了:
今以在天諸異咸入天象,其應徵符合,隨而條載,無所顯驗則闕之雲。
通讀全文,「應徵符合」的有記錄大概就是三分之一。
《南齊書·天文志》占星內容比例相當少,更多是記錄天象本身。
唐代迷信思想返潮非常嚴重,內容各種亂。但是因為天文學水平也有提高,對於很多佔卜內容有了改動——至少能明確找到規律的東西佔卜變少了很多。與之對應的是增加了當蝕不蝕等與天文學預測結合的占卜。
五代以後星佔地位實際上已經下降的很嚴重了。但是司馬光這人本身太迷信,實在沒有辦法。
必須是先有事實,然後才杜撰的預言啊。。。。。
大家都是聰明人,趨勢都看得明白,不過是借題發揮,說些預言
毛主席本人曾經對他的主要著作《矛盾論》和《實踐論》說過,要捉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那麼次要的矛盾就迎刃而解。我最近在看」晁錯一死「當中頗有感悟,
司馬光本人對於晁錯一死的主要原因,用其他人的嘴說了出來,也就是「七國之亂」的主要原因,晁錯本人是為了增強中央的管理強度,採用的削弱藩王的勢力,而藩王的勢力被削弱,肯定會反抗,而反抗則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也就是當時的「誅晁錯」,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本人誤信人言,以為誅殺晁錯可以改變局勢的發展。周亞夫帶領軍隊逐個擊破了七國的勢力,最終平定了叛亂。
原因:晁錯本人提出削弱藩王勢力
導致:藩王起兵謀反
過程;晁錯因讒言而被殺,七國叛兵並沒有退
結果:周亞夫帶兵平定
從這個裡面看,在面對發生的問題上,皇帝本人因為害怕而求救於謀臣,從表面上來處理問題,其中的「晁錯因讒言而被殺」是完全不用要的,也就是晁錯的死與七國叛亂並無直接聯繫,而是叛亂的導火索,這件事情是皇帝必須做的,但是其中晁錯被殺,是被人害死的。
其中需要思索的事情可以加以延伸,預言是一種判斷,但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現代人也有很多做語言的,只是你掌握的情報多,依據的理由充分,那麼預言是可以成真的,事在人為在很多有權勢的人手裡更能發揮作用。
望採納!
我看書少,不過我記得《左傳》的占卜比這個一點兒也不差啊,「八世其昌,莫之與京」,那還早了近千年呢。
不是因為寫進裡面的預言都靈驗,而是只有靈驗的預言才能被寫進去。
史書中這種記載不少 各種預言神精準 按照常理這是不可能的
那麼一種可能的解釋就是ls說的 先有事實 再附會上去的
有必要把錯誤的寫進去嗎?
完全說對的預言才會記錄,來表達帝王採納與否所帶來的不同結局,用來給後來的帝王採納意見做參考。
先畫一個圈。。。。。
當然我這是開玩笑,大部分還是基於之前的經驗來判斷大勢,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意思不同,道理差不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