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二百多年都未能徹底降服蒙古,清朝幾十年就解決了?

大明太祖年間先是收復了淪陷400多年的燕雲之地,將蒙古人趕回了老家,隨後幾次遠征徹底搗毀了元廷,使得蒙古分裂。成祖則五次遠征一次次打擊韃靼、瓦剌等蒙古各部。而後雖然遭受了土木堡慘敗,但大明對蒙戰爭始終保持著優勢,可並沒有徹底消除蒙古的威脅。而清朝還叫後金時就已經把林丹汗打跑,蒙古帝國徹底覆滅,其後葛爾丹妄圖東山再起重演成吉思汗的輝煌也被康熙鎮壓了。是什麼原因能讓清朝幾十年就擺平了蒙古?


先上結論,儘管明清政府都曾經擊潰蒙古高原的政權,但只有清朝建立起了有效的統治。因為清朝做出了制度創新,構建出了針對牧區的直接統治體系(盟旗制),將戰術勝利的成果以制度形式鞏固了下來。

===========正文==========
明政府在建立之初,曾重創蒙古草原政權,基本過程如下。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七月,明將徐達等率軍攻佔大都(北京),惠宗北奔上都(錫林郭勒盟)。

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常遇春、李文忠攻佔上都,惠宗北走應昌(今赤峰附近)。左副將軍李文忠等率東路出居庸關,直克應昌,惠宗之孫及后妃、諸王、官吏等多人被俘,解往京師。時元惠宗已卒,太子僅以數十騎敗走和林(近蒙古杭愛山),在和林即皇帝位,年號宣光,以明年為宣光元年。

宣光元年(1371年),明軍十五萬兵分三路,出擊漠北。中路與東路為北元所敗,此後戰局陷入膠著。

宣光八年(1378年),北元汗死去,廟號昭宗。其子繼任為元朝皇帝,稱烏薩哈爾汗,年號天元(1379-1388)。

天元十年(1388年)三月,藍玉率師十五萬北進。四月,到捕魚兒海(今貝爾湖),奔襲北元汗帳。北元慘敗,烏薩哈爾汗帶著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十人逃往和林方向,行至土剌河一帶,為其部將也速迭兒所縊殺。捏怯來、失烈門南下,投降明朝。 經此一役,烏薩哈爾汗的次子地保奴、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人口七萬七千多,為明軍俘獲。

至此,黃金家族對蒙古高原的統治已經暫時告一段落,明朝成功實現了對草原的去中心化。但同時,明朝也陷入了前代中原王朝的相同困境,如何在已經破碎化的草原建立有效統治?

首先,絕對不能放任不管。在內亞語境下,牧區的權力真空不會持續太久,總會自發生成新的權力中心,這在前代已經有所體現。如漢滅匈奴,而鮮卑興;唐亡突厥,則回鶻起。即使能剷除一個游牧政權,很可能不到十年又會出現新對手。

其次,明又無力針對牧區進行直接統治
直接統治的核心在於控制人口和土地,而在牧區,這已經超出了明政府的能力圈(或者說知識儲備)。在農耕區,只要在交通要道建立城池,編戶齊民,統計耕地,就可建立起基層稅收、團練體系。但在牧區,各部落逐水草而遷徙,即使能被禁錮一時,但人可以逃亡,反正牧場到處都是。

最後,明代試圖採取了一種間接統治的策略。
①修長城,戍九邊。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長城的目的有二,一是軍事防禦,二是貿易控制。允許對明稱臣的部族定期互市,並對敵對部族貿易封鎖。這點相當成功,不少部族為了取得貿易權,形式上向明朝稱臣,實現了和平共處。
②廣封王,眾建以分其勢。
極力避免草原出現統一的權力中心,力爭在牧區形成多中心的均勢體系。

明代的這一策略其實成敗參半。明代確實能通過貿易控制,在大多數時間實現了與蒙古(韃靼、瓦剌)的邊境安寧。另一方面,至達延汗(其實就是大元汗的意思)在1506年統一漠南蒙古(韃靼)後,蒙古高原還是重新形成了統一的權力中心。

至明末,達延汗重建的蒙古汗國傳承至林丹汗。林丹汗直轄察哈爾部,又是整個東蒙古(韃靼)的總汗。

後金(清)興起後,其征服蒙古(衛拉特部除外,明又稱瓦剌)的流程如下: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林丹汗與明朝結盟,聯手遏制後金

天命四年(1619年),後金在遼河大敗喀爾喀蒙古軍,俘獲喀爾喀、扎魯特的多位頭領。

天命六年(1621年),後金攻克明軍駐守的瀋陽,進而攻打遼陽。喀爾喀部乘機偷襲瀋陽,但被後金擊敗。不久,喀爾喀部台吉古爾布希、莽古勒等率六百戶投奔後金,努爾哈赤將其女嫁予古爾布希。此後,對林丹汗心懷不滿的一部分喀爾喀、扎魯特台吉投靠努爾哈赤。

天命九年(1624年),科爾沁部首領奧巴向努爾哈赤稱臣,首先歸附後金。次年,林丹汗發兵討伐科爾沁部,努爾哈赤命莽古爾泰、皇太極等前往救援,林丹汗被迫退兵。

天命十一年(1626年),後金征巴林部、扎魯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歸。

天聰元年(1627年),柰曼、敖漢二部歸附後金。次年,喀喇沁部歸附,皇太極發兵征察哈爾。之後,扎魯特部歸附後金。

天聰四年(1630年),四子部落、阿嚕科爾沁部歸附。

天聰六年(1632年)翁牛特部歸附。四月,皇太極再征察哈爾,令喀喇沁、扎魯特、敖漢、柰曼、翁牛特、巴林、科爾沁等部前來會師。但蒙古各部多不願與察哈爾交戰。五月,後金進軍至歸化城,林丹汗南渡黃河,逃往鄂爾多斯。後金俘獲察哈爾數千人。次年,茂明安部、烏喇特部歸附。

天聰八年(1634年),林丹汗病死於大草灘,察哈爾、克什克騰部眾相繼歸降。

次年(1635年)四月,林丹汗之子額哲出降,獻元代傳國璽「制誥之寳」,察哈爾部滅亡。鄂爾多斯部、歸化城土默特一併歸降。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漠南蒙古各部王公台吉來盛京朝覲,奉皇太極為蒙古大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大清諧音「代青」,蒙語可解「勇士」)。

類似於唐帝對草原地區自稱天可汗,清主在漢地稱帝的同時,也同時聲稱繼承了蒙古的汗位,並得到了蒙古諸部的背書承認。但李唐對於草原地區就是簡單冊封部落首領官職,並對部落冠以州名,最後再加以外交制衡,避免出現獨大。其效果甚至不如明代的經濟制衡,突厥、薛延陀、回鶻、黠戛斯、契丹諸部競相崛起,唐在漠北獲得了一次次的戰術勝利,卻總是換來新的草原之主。清代另闢蹊徑,構建出了一套針對牧區的地方行政體系(盟旗制),將游牧部落齊民編戶,禁錮在各自的小片土地上。實質上,是將前代的眾建分其勢的治理原則,予以制度化。

清廷採取了直接統治的策略,具體如下。
①稱蒙古大汗,宣稱直接繼承了蒙古帝國法統;
②奉黃教,籠絡蒙古各部的宗教勢力(據現有史料記載,雍正、乾隆兩帝似乎不信教,對薩滿、佛教、基督均視作迷信,但政治上採取實用主義);
③對戰略要點建城並駐軍,由各路將軍統轄。
④對蒙古基層採取盟旗制,離散部落、齊民編戶。

盟旗制大體如下

清對歸附的蒙古部眾,按盟旗原則重新安置歸附的蒙古諸部,直至全蒙古部眾悉數被納入盟旗體制。

其中,旗是清廷設在蒙古地區的基層行政單位,在法理上是清朝皇帝(也就是蒙古大汗)賜給旗主的世襲領地。旗經過編織佐領,安置屬民,分給牧地,劃定旗界,通過任命札薩克(執政官)而形成。

盟為旗的會盟組織,合數旗而成。每盟設正副盟長各一人,由清帝派人兼攝。盟長的主要任務是充當三年一次的會盟召集人,履行比丁、練兵、清查錢穀、審理重大刑名案件、監督屬下各旗等職責,但無發兵權。

同時,清代嚴格限制各旗屬民越旗游牧、耕種、往來、婚嫁。

盟旗制下,蒙古諸部的經濟基礎實質上已從游牧制轉變成畜牧制,實現了人口土地緊密結合,方便清廷統治。

至此,蒙古舊地被分割成內屬、外藩共計262旗。其中外藩蒙古各旗主的權柄已形同西南土司,而內屬蒙古甚至已經實現「改土歸流」,由清帝直接派遣旗主。有清一代,牧區再也無法自發形成新的權力中心,或者說,清廷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蒙古高原的新核心。

以上

鏈接:為什麼齊國在齊桓公之後就無緣霸業了,齊國比晉楚兩國到底差在哪? - niudrw 的回答 - 知乎
鏈接:漢藏同源的內容是什麼?有什麼依據?是否可信? - niudrw 的回答 - 知乎
鏈接:為什麼越南可以稱帝,而朝鮮只能稱王? - niudrw 的回答 - 知乎
鏈接:世界上哪些國家或地區是通過限制語言的多樣化來實現統一的? - niudrw 的回答
鏈接:希臘語為何沒有像拉丁語一樣擁有眾多後代形成一個語族? - niudrw 的回答
鏈接:奧斯曼為什麼不直接吞併羅馬尼亞? - niudrw 的回答
鏈接:有哪些語言被認為是不同的語言,但可以互相交流? - niudrw 的回答
鏈接:為什麼中國南方的河流大多叫「江」,而北方大多叫「河」? - niudrw 的回答 - 知乎
鏈接:為什麼中原王朝能守住河西走廊,地圖上突出來的狹長的地方? - niudrw 的回答 - 知乎


兩千年來連長城都解決不了游牧民族侵擾,為什麼唯獨不修長城的清朝徹底解決了?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曾出現這樣一段話,電視劇中的康熙認為:明王朝花了那麼多的人力、財力、物力修了歷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的長城,卻擋不住清軍鐵騎的入關,長城既然如此沒用,就根本不需要修長城。

於是,我們看到很多大清朝的鐵杆粉絲,對大清朝是頂禮膜拜,極度吹噓大清朝是多麼多麼牛逼,疆域比明朝大多了,皇帝個個都很優秀,不像大明朝有那麼多的昏君。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證據就是:

明朝修長城,但卻一直面臨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脅。

清朝不修長城,不費吹灰之力之力,就把蒙古草原納入直接統治,幾百年時間也沒掀出什麼風浪。

清粉們認為:

最後只有清朝,徹底解決了蒙古,將千百年來游牧民族的威脅徹底化為浮雲。

大清朝真是太牛逼了!

他們認為,之所以大清朝能完成這樣的壯舉,主要原因在於大清朝太聰明了,以前的漢族王朝都是傻叉。

在清朝以前的漢族王朝,面對草原游牧民族,只有一個對策,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割地賠款和親認慫。

就算打得過就如何呢?》

草原對農耕王朝沒什麼用,漢族王朝就算把游牧民族打服了,也無法在草原上建立有效的統治,徹底消除威脅。

等到漢族王朝衰落,被打服的游牧民族又會乘機崛起。

打服了一個游牧民族,又會冒出一個新的民族。

打垮了匈奴,冒出了突厥。

打垮了蒙古,冒出來後金。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真是讓中原漢族王朝頭疼啊。

但是,清粉們(他們一般又是明黑,比如某矮大緊脫口秀主持人、著名音樂人)認為,中原漢族王朝太蠢,只會打打打,不會動腦子,還是我大清朝厲害,手段高明,用了幾個妙招,沒費什麼力氣,就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給搞定了。

第一大秒招:

拉攏游牧民族,讓一部分游牧民族變成自己人。

在大清朝崛起的過程中,拉攏蒙古人,成立蒙古八旗,和蒙古通婚。

蒙古人一看,跟著大清朝,有吃有喝,蒙古女人還能做大清朝的皇后,十分有面子,所以鐵了心跟著大清朝混。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想鬧事,首先得問問蒙古八旗同意不同意。

第二個秒招:

大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汗。

反抗大清朝皇帝和反抗蒙古大汗,對蒙古人來說是不一樣的。

第三個秒招:

蒙古作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這種居無定所的特點最讓中原王朝頭疼。所以除了八旗對蒙古精英的吸納,清朝在蒙古舊地實行了盟旗制度。盟旗制度的最大特點是對蒙古地區地塊進行了劃分,地塊內的蒙古部落不允許到地塊外游牧,這就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的活動範圍,讓聚沙成塔式的迅速崛起成為浮雲。劃分地塊後,水草豐美的部落自然人畜興旺,而分到地薄貧壤之地的部落就只能哀嘆命運的不公。

以上妙招,的確是歷史事實,大清朝的確做了這些事情。

當然了,在清粉們看來,除了這些小妙招,大清朝之所以能制服游牧民族,更根本的原因在於,大清朝歷代皇帝個個兢兢業業,都是明君,大清朝的軍隊本身就很擅長騎射,完全不懼怕游牧民族,這一點不像中原漢族王朝,只有步兵,沒有好的騎兵,面對游牧民族完全處於下風。

另外,還有一個妙招,被清粉們大吹特吹,說的神乎其神,那就是大清朝利用藏傳佛教控制、消弱蒙古族。

推動蒙古喇嘛教發展,清朝規定蒙古每個家庭留一人守灶,剩下的人必須信黃教並全部出家,喇嘛教徒可免交賦稅,以此鞏固宗教成果。如此,生育人口驟減,蒙古地區人口越來越少,反抗更是遙遙無期。清朝的「計劃生育」取得巨大效果,清朝滅亡後,原本有五百多萬人口的喀爾喀蒙古只剩下不到五十萬人。

清朝用以上政策,完成了歷朝都沒有完成的事情。

然而,這並不是事實。

清初時,蒙古人口有2169446人,而在清末則是1715818人,減少了20.9%的。人口的確是減少了,但沒有下降的那麼厲害。

而且也不僅僅是因為宗教原因,草原上的人口承載力、戰爭等因素,可能才是蒙古人口減少的主要因素。

清粉們認為,藏傳佛教,削弱了蒙古人的抵抗精神。這純屬扯淡。

1635年漠南蒙古被清朝征服後,漠北喀爾喀蒙古堅持到1691年,漠西衛拉特蒙古更是到1759年方才併入清朝版圖,這段時間內,雖然有很多戰爭,但人口仍在穩步上升,史書中有大量因為人口滋生,牧群繁盛導致牧場不足而貴族發生摩擦乃至內鬥的記載。尤其是衛拉特蒙古建立的準噶爾汗國,從其孕育時期起,便全民篤信佛教,但其鼎盛時期,能夠達到「控弦近百萬人,馱馬牛羊遍山谷」的程度。

準噶爾汗國在立國的一百多年歷史中,多次擊敗俄羅斯和清朝大軍,最後滅亡時,也是抵抗激烈屢仆屢起,乃至於乾隆皇帝不得不下令進行滅絕屠殺,「必使無遺育逸種於故地而後已」。雍正皇帝歸併青海時,和碩特蒙古起而抵抗,各大寺廟的喇嘛也從軍參戰,在郭隆寺一戰中,數千喇嘛與清軍激戰,戰敗後退入山洞,被放火燒死也不投降。此戰清軍僅腰刀砍缺者就有三四百口,清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將作戰經過寫成奏摺呈遞雍正帝,其中便言道:「自三藩平定以來未有如此大戰者。」雍正帝在硃批中也表示了驚駭:「實屬奇事,方聞此等英勇之喇嘛。」

也就是說,喇嘛教(也就是藏傳佛教)不但沒有讓蒙古人的戰鬥力和反抗精神降低,反而有所加強。

想一想,也是合乎情理的,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有來生,相信可以超度靈魂,那麼就不怕死了,更有犧牲精神,這樣的人是很難征服的。

不僅僅是這一條,清粉鼓吹的,大清朝所有的妙招,都不足以徹底解決草原游牧民族這一困擾了中原政權2000多年的難題。

那麼,真相是什麼?

為什麼大清朝就能解決這一難題?

說來也不算太複雜,有三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沙皇俄國的擴張

先說結論,沙皇俄國的崛起和擴張,削弱了包括蒙古族在內的多個游牧民族的實力和生存空間。

15世紀末,莫斯科公國崛起,開始了瘋狂的擴張。1578年開始俄羅斯哥薩克開始越過烏拉爾山脈東侵,並於1636年到達鄂霍次克海。

由於哥薩克的入侵,西伯利亞很快成為俄國的殖民地。

西伯利亞屬於苦寒之地,不能發展農業,對於中原王朝而言沒有現實意義,因此俄國的竊據顯得無關痛癢,但是對於蒙古等游牧民族而言卻是致命打擊。

在俄國人還沒有到來之前,根據郭沫若等學者的考證,中國游牧民族的天然游牧北界大致在北緯58度左右,在貝加爾湖以北,深入西伯利亞境內。但是沙俄的到來奪去了蒙古游牧區的北部,蒙古各部游牧區域只得南移至貝加爾湖附近。

俄國對蒙古北部土地的蠶食極大地壓縮了喀爾喀蒙古等部的活動空間。以往與中原王朝發生衝突,如果佔了下風,游牧民族可以直接跑路。越往北,中原王朝的追擊越困難,而適應了嚴寒氣候的游牧民族則可以不斷向北直到脫離追擊。北方是無主地,游牧民族的活動區域向北接近無限大。

沙皇俄國幫了大清朝一個大忙。

對大清朝來說,這真的是天上掉餡餅。

第二大原因:火器

先說結論:

在火藥火器發明之前,農耕民族對付游牧民族沒有什麼好辦法。

從明朝開始,火藥火器取得了長足進步。

尤其是,明朝末年開始,來自西方的先進火藥武器傳入中國,大大提升了中國的火藥水平,中原王朝對草原游牧民族的優勢進一步拉大。

清朝初年,利用火藥武器的優勢,輕而易舉的先後平滅蒙古族多次叛亂。

雖然西蒙古可以從沙皇俄國獲得先進的武器,但是大清朝地大物博,經濟更發達,生產武器的能力更強,足夠把西蒙古耗死。

第三大原因:蒙古草原發生了重大變化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從明朝開始,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開始逐漸拋棄過去的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轉變。

過去主要依賴放牧牲畜生存的游牧民族,竟然開始發展農作物種植業了。

令人震驚的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竟然開始農耕化了。

在今天,內蒙古是我國最重要的春小麥種植區之一。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因為時代在發展。

從明朝開始,發生了以下變化:

1、明朝以前,草原上(包括今天的內蒙和外蒙等地)的農作物以粟(俗稱小米)和黍(俗稱黃米)為主,草原上海拔高、溫度低、降水少,適合這兩種作物。但是這兩種作物產量太低,一般畝產不超過200斤,而且不好吃,難以養活更多人。

明朝開始,草原上的農作物開始變成以小麥、莜麥、玉米、土豆為主,產量大大增加,其中小麥可以達到400斤。糧食多了,可以養活更多人。

為什麼到明朝會發生這種變化?

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明朝人經過不斷的育種,培育出可以在草原上種植的農作物品種,比如小麥、莜麥等。

第二點,中原地區土地少,人口多,中原的農民被迫到草原上謀生,成為蒙古貴族的佃農,替他們種地。

第三點,從西方傳過來玉米、土豆等適合草原上種植的農作物。

2、明朝以前,中原地區生產力水平也不高,無法為草原百姓提供更多的產品。

種植農作物,需要各種農具等生產資料。別說鐮刀犁等農具,明朝以前草原百姓甚至連一口鐵鍋都沒有。

這一狀況到明朝發生了變化,生產力大進步,中原百姓可以生產出更多的鐵器,包括農具,可以供應草原百姓,促進了草原種植業的發展。

在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裡,為什麼游牧民族總是傾向於侵略、騷擾、掠奪農耕民族呢》?

吃飯是各民族頭等大事,吃飯改變歷史。

因為游牧生活不穩定,食物供應不穩定,導致他們活不下去,只好去搶農耕民族。

那麼,為什麼游牧民族有能力,去侵略、騷擾、掠奪農耕民族呢》?

因為他們居無定所,沒有私有財產的概念,茫茫草原是屬於大家的,是屬於強者的,誰拳頭大誰就佔有草原。

游牧民族非常容易像滾雪球一樣,從一個小部落,變成一個幾十萬人的強盜集團。

然而,明朝開始出現的游牧民族農耕化、定居化,深刻改變了這一切。

游牧民族有了私有財產的概念,他們中的貴族,佔有了某一片土地,不允許別人來分享。

這種現象,導致他們長期四分五裂,很難再重新整合到一起。

大量的中原百姓,來到草原,成為蒙古貴族的佃農。

一旦蒙古貴族發動叛亂,這些中原百姓,就會成為大清朝的助力,畢竟他們更認同大清朝是正牌王朝。

而且,定居之後,大清朝如果去平定叛亂,正所謂跑不了和尚跑不了廟,只要攻佔或者破壞了他們的根據地,他們就折騰不了什麼水花了。

文章很長,最後我們來複習一下:

兩千年來連長城都解決不了游牧民族侵擾,唯獨不修長城的清朝徹底解決了?

三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沙皇俄國的擴張

第二大原因:火器

第三大原因:蒙古草原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這三大原因中,我認為第三大原因,是最重要的,是決定性的。

游牧民族一旦像農耕民族一樣,那麼憑藉農耕民族2000年的底蘊,蒙古人又怎麼會是中原漢人的對手?


打得贏就能平定蒙古,打不贏就不行……
洪武以後,明朝對蒙古人就處於不斷退卻的過程,既然在不斷退卻那談什麼平定?

這是明初的山西行都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一代,在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的作品《內蒙訪古》中曾經有這麼一段,大家應該都在中學課本中學到過。

現在的大青山,樹木不多,但據《漢書·匈奴傳》載,這裡在漢代卻是一個"草木茂盛,多禽獸"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經把這個地方當作自己的苑圃。一直到蒙古人來到陰山的時候,這裡的自然條件,還沒有什麼改變。關於這一點,從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蒙古語的地名可以得到說明。呼和浩特,蒙古語意思是青色的城。包頭也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這兩個蒙古語的地方,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直到13世紀或者更晚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個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沒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城市,正是建築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是多麼平靜的一個原野。但這個平靜的原野在民族關係緊張的歷史時期,卻經常是一個風浪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遠的時代,人類的活動愈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定住下來的騎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賴自然的恩賜,他們要自然供給他們豐富的水草。陰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內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進人內蒙西部,就必須佔據這個沃野。

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佔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方面,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游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沙漠,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臟地帶。

早在戰國時,大青山南麓,沿黃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趙國和胡人爭奪的焦點。在爭奪戰中,趙武靈王擊敗了胡人, 佔領了這個平原,並且在他北邊的國境線上築起了一條長城,堵住了胡人進入這個平原的道路。據《史記·匈奴傳》所載,趙國的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宣化境內),中間經過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陰山,至高闕(今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為止。現在有一段古長城遺址,陸續綿亘於大青山、烏拉山、狼山靠南邊的山頂上,東西長達二百六十餘里 ,按其部位來說,這段古長城正是趙長城遺址。

這裡也是漢朝的雲中九原,是漢匈鬥爭的最前線。只要卡住這個區域,就能擋住西部方向的蒙古人入侵,甚至作為反攻基地。而且河套地區有灌溉之利,清朝雍正年間每年上市的商品糧達到數百萬石,哪怕是在乾旱的1870年代也能保證豐收。

而在 明朝宣德年間,這塊區域最後的據點東勝衛就丟了……從此以後延綏成為第一線戰場,只有一兩千帳的套寇成為了西部大患,而未來佔據呼和浩特的俺答,更是多次破口進攻內地,還圍攻了北京。

另外一處,則是北平行都司

也就是漢朝的右北平、上谷、漁陽等處,飛將軍李廣,龍城衛青,還有北擊烏桓的曹操,都在這裡留下了千古之名,劉秀建立東漢依靠的也是幽州十郡的突騎

這些也都丟了,因為按照三楊等文臣的理解,防守比進攻省錢,退得越後越省錢……這思路純粹是把歷代兵家都當傻子了。
在草原上行軍,最重要的就是水草,草原敵人要從蒙古東部入侵,一定需要走灤河等少數幾條河流的河道,而只要扼守承德等幾處就可以完全遮斷道路。可以用很少的兵力遮蔽整個河北。

而三楊的思路下,退守燕山,反而是把兵力分配到上千個城堡,幾千個墩台,漢朝、清朝用十幾萬甚至幾萬人就能建立起來的防線,在明朝是六十多萬人……

自從棄守山西行都司和北平行都司以後,明的整個北方防禦戰略就是消極防守被動挨打,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談得上去平定蒙古


實在看不下去某些帶立場的人一派胡言。

能不能解決邊疆少數民族問題最根本的原因當然是雙方實力對比。

曹魏東南西北哪一面都是敵人,照樣把北方少數民族打得還不了手;北宋經濟發達後方穩定,拿遼金沒有一點辦法,難道是因為姓曹的走極端,他姓趙的做人留一線?

曹操把匈奴直接打散,分為五部安置在山西,匈奴人屁都不敢放一個;西晉內亂這幫匈奴人第一個起兵滅了西晉,這難道是因為曹操心狠手辣,司馬衷寬厚仁慈?
———————————————————————————————————————————

還有,滿清民族政策,是互聯網民族主義炮製謠言的最大據點之一。

流傳較廣的有:

滿清對蒙古採取減丁政策(無任何根據,拿金朝的事移花接木,搞一個大新聞)

滿清入關前蒙古有1200萬人,覆滅時僅剩200多萬(出自《馮玉祥自傳》。17世紀的蒙古草原能養活1200萬人?這種無中生有的東西,幫他說一遍,等於馮玉祥也有責任吧。)

兄弟八人者,七人須當喇嘛(滿清雖然在蒙古大力推行黃教,但是沒有任何強制信教的政策,黃教在蒙古盛行導致喇嘛多國力下降從北元就開始了,這也是明朝中後期蒙古實力下降的一大原因。同樣來自《馮玉祥自傳》)

滿清對蒙古的統治,首先是建立在雙方實力差距巨大的情況下,對蒙古採取拉攏、分化、打擊的方法,用盟旗制度和黃教削弱游牧民族的戰鬥力。再加上沙俄的崛起壓縮了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間等等多方因素造成的,不考慮到歷史的進程,強行把一個複雜的問題歸結於民族根性,乃衣服。


這個問題我饒有興味地看了一會兒,目前的答案各有道理,但是沒有一個說到點子上:明朝不明白蒙古是只能從政治上征服的,沒有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政治軍事文化結合的大戰略,所以無法保住明初對蒙古軍事勝利的成果,始終沒有讓蒙古徹底臣服。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專門提到,北方的胡人自先秦以來就時常為患中國,但是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法,無非是扼邊塞、謹守備而已。這就給明朝的蒙古政策定下了失敗的基調:完全從軍事上考慮問題,沒想到政治上的分化遏制。明初多次北征蒙古,經常打的北元勢力潰不成軍,朵顏等部還一度內屬。然而,草原民族的特性決定了他們被打敗一萬次也能重新站起來,擊敗一個部落只能給另一個部落的崛起鋪路。朱元璋依靠諸王守邊制衡蒙古,朱棣本人五次北征蒙古,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明初雖然不能徹底征服蒙古,但是在遏制蒙古入侵方面還是有成就的,問題就出在朱棣身上。清朝以來的史學家一致認為朱棣把明朝的北方邊防搞壞了,體現為大踏步的後退,放棄了長城之外的許多據點,例如大寧衛就被拱手讓給朵顏部,而朵顏部不久後也反叛明朝。從此,明朝的邊防只能依靠長城一線進行,喪失了防禦縱深。朱棣的嚴重失策,不僅影響了對蒙古的防禦,還影響了兩百年後對滿洲的防禦:在放棄長城以外各據點之後,從京津地區到東北只能走山海關一線,不能通過今天的內蒙古地區進入,戰略機動性大受影響。


朱棣為什麼要放棄長城以外的大批據點?可能是過於自信,以為自己肅清沙漠之後不會再有蒙古的威脅。可是蒙古的有生力量並沒有被他打垮,垮掉的是北元王朝,繼起的瓦剌在不到二十年後就創造了俘虜明朝皇帝、圍攻明朝首都的赫赫戰績。可以說,明初的邊防政策至此一敗塗地。此後,明朝與蒙古諸部雖然各有勝負,卻再也沒有明初那樣輝煌的大勝了。


清朝是如何解決蒙古問題的呢?無非是在軍事勝利的基礎上施加政治控制。清朝通過聯姻、定期朝覲和分而治之的政策,將蒙古各部(除衛拉特等之外)基本馴服。其中最得力的政策是將蒙古切割為三個序列:


內屬蒙古,由皇帝直轄,包括曾經一再反清的察哈爾等。

內扎薩克蒙古,分為49旗,由理藩院管轄;

外扎薩克蒙古(不等於今天的外蒙古),由清朝駐各地辦事大臣、駐防將軍等管轄。


內外扎薩克蒙古的旗主們受到清朝軟硬兩方面的牽制:軟的方面,予以高爵厚祿,蒙古王公的爵位都是世襲罔替,而且皇帝經常與蒙古諸部聯姻;硬的方面,加強直接控制,各旗都有自己的牧地,禁絕私鬥,外扎薩克旗主甚至調不動自己的兵。清朝皇帝有大約一半的時間駐在避暑山莊,這裡非常便於安排與蒙古王公的會面。蒙古上層貴族都是滿洲貴族的兒女親家,又在政體組織上被清朝牢牢控制,成為一盤散沙,根本不可能產生統一的反清勢力。


當然,清朝在蒙古大力扶持黃教、減少蒙古的人口和侵略性也很重要,但這是以政治控制為基礎的。如果清朝在政治上不能控制蒙古貴族,怎麼可能在他們當中提倡黃教呢?再說,黃教在明朝中期已經滲透進蒙古大部分地區,並不是清朝帶來的。關鍵還是清朝的政治、軍事、文化三位一體的大戰略很成功。


總而言之,清朝對蒙古政策的成功之處在於:


將一套完整的、控制性極強的政治組織強加給蒙古各部;

對蒙古各部分而治之,嚴防出現過於強大的勢力;

在庫倫等重要戰略據點設立辦事大臣和駐防將軍,就近監視;

通過聯姻和加官晉爵加深滿蒙雙方的感情;

通過定期會見拉近滿蒙雙方的距離;

通過扶持黃教削弱蒙古的反抗力量。


在以上方面,明朝毫無例外的失敗了。沒有一任明朝皇帝考慮過從政治上解決蒙古問題;明朝總是全力打壓一個蒙古部落,卻擋不住下一個蒙古部落的崛起;明朝不但沒有在遠方設立據點,連近在咫尺的據點都主動放棄了;明朝從不與蒙古聯姻,這一點被許多人誇獎,在政治上卻是很失敗的;明朝皇帝從來不會與蒙古大汗會見;黃教雖然在明朝已經出現,明朝顯然沒有幫助它在蒙古傳播。結果就是曾經長期禍害明朝的蒙古作為清朝的北方屏障,與國同休。


盡量言簡意賅的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原話中的兩個錯誤,(下斜體字中加了下劃線的部分)——
而後雖然遭受了土木堡慘敗,但大明對蒙戰爭始終保持著優勢,可並沒有徹底消除蒙古的威脅。而清朝還叫後金時就已經把林丹汗打跑,蒙古帝國徹底覆滅,其後葛爾丹妄圖東山再起重演成吉思汗的輝煌也被康熙鎮壓了。
1、
明朝中期開始,明蒙的戰爭優勢就顛倒過來了,明朝越來越被動。
明武宗朱厚照,就是那位年號「正德」的活寶,是明朝歷史上最後一個有親征經歷的皇帝。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帶兵北征,在山西應州與韃靼騎兵接戰,雙方損失輕微,但因為武宗親自上陣並宣稱「斬虜首一級」被大書特書,被書寫成「大捷」。
和正德交手的這位,叫巴圖猛克,他的頭銜叫「大元大可汗」,諧音就是達延汗。他敢如此牛轟轟地宣稱自己,是因為他即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直系後代,血統上很純正,同時武功也不錯,已經重新統一了韃靼,強力打壓瓦剌,基本上重新統一了漠南和漠北,使韃靼重新具有了當年成吉思汗的聲勢。
達延汗採取了和祖先成吉思汗一樣的同姓血親子弟分封制,把地盤劃成若干塊,分給自己的兒子或關係比較緊密的侄子,按照達延汗的指示,分成左、右兩翼六個萬戶: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右翼鄂爾多斯、蒙郭勒津、永謝布。除了兀良哈之外,其他五個都是達延汗的直系後裔,又規定以左翼的察哈爾作為大汗的親屬萬戶,其他五個萬戶都要尊奉察哈爾為共主。
但是另一方面,正德皇帝死後,繼位的是嘉靖。嘉靖時代有個著名的歷史特地辭彙——「南倭北虜」,指的是明朝的兩大邊患。這個「北虜」,就是指以土默特、鄂爾多斯、察哈爾為首的漠南蒙古,他們頻繁的對晉、陝、京畿地區發起侵擾,而明朝卻難有對策。
明朝歷史上,蒙古騎兵殺到北京城下,有兩次,一次是土木堡後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把瓦剌蒙古軍打退了;再一次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明軍沒能組織起抵抗,就連昌平天壽山的皇陵都被蒙古兵燒毀了一小部分,最後任憑土默特蒙古兵在京郊擄掠後,自己退兵。
2、
嘎爾丹是漠西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綽羅斯氏,不是黃金家族。在特別講究成吉思汗血統的蒙古草原上,厄魯特是被歧視的。他沒資格打成吉思汗的旗號,也就不會複製成吉思汗的輝煌。
明代中期後,蒙古的發展個區分,具體可以看我這個答案:蒙古為什麼分內蒙古和外蒙古? - 秋原的回答

二、
題主的錯誤解釋完了,再來回答問題。
1、政治文化
明朝在文化上,看不起蒙古,很難與蒙古草原宗教文化兼容。
在中國歷史上,安撫異族番邦的一個重要的和平手段,是貴族通婚+貢貿邊貿。
漢有昭君,糖有文成,都是通婚的典型。
但是以理學為文化價值體系的明朝,是拒絕讓朱家皇族公主與胡人貴族通婚的。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蕃,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其來朝貢,則以恩禮待之。

明朝估計是過分吸取了弱宋的教訓,把與北方胡人和親、結盟等當成國家奇恥大辱。

另外,明朝理學體系的形成,是排斥其他的文化價值體系的,而同時期,蒙古人則越來月虔誠地信奉黃教。明朝的文人士大夫肯定是嚴重看不起從青藏高原發源的黃教。

但這就導致在政治文化交流上,明朝和蒙古基本不兼容,沒有共同語言。


反過來,清朝是完全相反的態度,「滿蒙聯姻,尊奉黃教」是從努爾哈赤時起,就是重點推行的國策。另外,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分化瓦解蒙古各部。

清朝皇帝有兩個頭銜——對於中原漢族地區而言,他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國的皇帝;對於草原而言,他是蒙古大汗。

2、經濟。

打仗,征伐,其實是一種武裝暴力投資。

花了那麼多的軍費,死了那麼多的人,如果戰後能收回成本併產生利潤,那戰爭的目的就達到了。決策者甚至可以考慮發動更持久、更大規模的戰爭,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明朝初年,不乏有永樂北征這麼牛轟轟的事迹,雖然也把一度韃靼、瓦剌打的四散奔逃,但明朝自己的損耗也太大,關鍵是戰後沒有利益回報。所以到了明成祖後幾次被罰,大臣勸諫的聲勢越來越高。永樂十八年,山東就發生唐賽兒起義,就是當地即經受過靖難之役,飽受戰火,現在還要承受漕運和明軍北伐的徭役征斂,又趕上災年,只好造反。


清朝在這方面做的特別好,從征討噶爾丹開始,就採取了戰爭後勤的商業化模式,讓山西晉商承包,組織軍事承包商。隨著清軍對草原一步步推進,官府和商人開發當地資源,把草原的土特產、畜牧業產品和礦產、高級動物皮裘、玉石等販運回內地,再把內地的茶葉布料食品販運到草原,形成交易量極大的貿易體系。這樣一來,先通過戰爭征服草原部落,然後從當地產生經濟收益。有錢養兵,不必都從中原調撥,這種軍事政治優勢就能長期有效的維持下去了。

咱舉個例子啊,就好比社會青年、黑道大哥干仗搶地盤。

清朝皇帝帶著一幫小兄弟,各種鬥毆兇器+醫藥費等總計花了100塊,從另一幫派手裡搶了一條街,沿街商鋪買賣字型大小,按月繳納的保護費是105塊,這就賺了。他可以繼續干仗,搶第二條、第三條街去。幾條街都收到自己地盤了,再干一票更大把,把那家夜總會也給搶下來!


明朝也帶著一幫小兄弟,各種鬥毆兇器+醫藥費等總計花了100塊,從另一幫派手裡搶了一條街,但是他沒想出收保護費的好辦法,最後只收上來90,甚至更少,這就賠了。

陪一次還不要緊,打了四、五次,賠的越來越多,本錢都折進去一多半了。這仗就打不下去了~


明朝沒有徹底搞定蒙古,自然是國力、軍力使然。但明末的蒙古與明初的蒙古已不能同日而語了,經過近三百年的漢蒙敵對,蒙古已經分裂而相對衰弱,到了俺答封貢之時已達成民族和解。滿清崛起攜初升之血氣,擊敗落之蒙古,當然難度遠遠下降。同樣的道理,清初八旗剽悍兇猛,到了清末卻亡於太平軍與捻軍之手,實在是名稱雖同,戰力上已遠不是同一隻軍隊了。


時也勢也。
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和親」「宗教"都是末節,無關大局,緬甸也信佛,照樣把周邊國家乾的哇哇叫。
(有人提劉阿姨,但本文是我幾年前看天涯地緣神貼,查了些資料攢出來的想法,和阿姨想法還有差距。補充劉仲敬的觀點——如果把大草原看作古代的大海,中亞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交通通道,但航海時代崛起,中亞草原失去了通道功能,蒙古各部失去了商路的收入,也失去了流入資金,衰落再所難免。俄羅斯攜歐洲的制度技術優勢,滿清有從漢人區掠奪來的資源,蒙古各部焉能不敗。劉仲敬的視野格局比我高明啊。)

游牧民族對於農耕民族的優勢,有兩方面—— 1、氣候嚴酷,部族眾多,競爭之下有軍事優勢。 2、可從中亞、歐洲輸入更多的軍事技術、組織技術。也可從東亞、印度等地輸入技術及資源。
3、游牧民族攻擊農耕民族是搶劫,有收穫。農耕民族攻擊游牧民族,是損耗資源,虧本買賣。
4、可以流竄。千萬別小看這點。流竄就是可分可合,幾千人的部落融合擴張為十幾萬的部族也不難。

但到了16世紀,滿清崛起時,時代變了。 1、蒙古到了16世紀末已經位於俄羅斯、中亞、明、後金的中間,再長袖善舞也沒什麼機會 。地緣空間被新崛起的俄羅斯、滿清同時壓制。而之前只用是面對西面的中亞穆斯林和南面的漢人。(具體看我從貼吧盜來的圖)蒙古人再也不能從自己的北面、東面補充人口,也不能在暫敗時遁走。 2、游牧民族面對火器和資源更多的農業國家,軍事優勢沒有之前那麼大了。 3、藉助土豆、玉米···俄羅斯、滿清的人口更多,耗得起。

蒙古各部大多位於西亞、東亞、北亞的中間,軍事優勢牛叉的時候正好方便擴張,而沒有了軍事優勢,很容易就成了四戰之地。所謂地緣,也沒有那麼邪乎,福禍相依。沒有了地緣優勢和軍事優勢的蒙古,其衰亡是必然的。

工業革命前,地理、氣候基本決定了一定地域的生產生活方式,蒙古高原此地降水不足,只適合游牧生活。年頭不好聚眾下南方搶農民糧食,而農民除了防守,很難反擊飄忽的騎兵。就算是傾國之力的大反擊也只能摧毀某個部族,不可能改變地理氣候,也不能徹底滅絕游牧民族。 水草豐美,殺了一批,自然又會有一批遷移補充。而處於高原寒冷地區的牧民先天就對農民有戰力的優勢,一旦農耕民族沒落,很容易就倒大霉。
滿清崛起與北亞,緯度和蒙古高原類似,氣候也一樣惡劣,蠻狠的滿人的戰鬥力不遜於蒙古人。
更無奈的是,游牧民族維持了數千年的軍事優勢也被科技發展擊破,跑得再快一槍撂倒,沖的再猛一炮打翻。滿清綠營戰勝准葛爾,火炮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作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中百炮齊發不是虛構。
滿清對蒙古人的壓制應該放到世界文明發展的大歷史中來觀察,也應該放到更廣闊的地緣格局中看待。(聽起來格局很大,也噙滿雙方的血淚。可歷史又是那麼平淡,無數人的悲歡離合也就匯成這麼幾句話。 唉)

一、游牧民族的流動、融合、聚集是全歐亞範圍的,這是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時代無法徹底擊敗的真正緣由。
蒙古、中亞、俄羅斯、東歐、中歐·····在古代這些地方的游牧民族時而互相攻伐,時而聚團流竄,今天是匈奴,明天叫柔然,後天叫突厥,大後天叫蒙古·······名字換來換去,盤踞點也各不相同,但都不改其本質。這些游牧民族是可以在整個歐亞大陸流轉。你可以一時擊潰游牧民族中的一支,但永遠防不住後來者的興起。不僅是古代中國飽受游牧民族衝擊,東歐、西歐、甚至整個環地中海文明都飽受游牧民族之苦。(以下圖片是從百度貼吧盜取的)

二、原本蒙古是位於東亞、西亞、北亞的中間,強大時可以方便擴張。沒落時就是四戰之地。東斯拉夫人興起,西亞波斯人復興,中亞各族造反,讓蒙古人在東歐、西亞、中亞都失去了影響力。整個蒙古族少了迴旋的空間。

蒙古人混著混著,和明朝、中亞各國、自己部族間···打打殺殺就到了十六世紀下半葉。形勢又變,隨著斯拉夫俄羅斯的興起,借哥薩克之手,通過半耕半牧的方式,慢慢的消滅了許多游牧民族,尤其消滅了許多蒙古裔的汗國。越過西伯利亞一路挺進,終於到了蒙古高原。斯拉夫人的持續推進,導致蒙古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逼仄。而西亞波斯薩菲王朝的興盛、中亞各汗國人民造反,使得蒙古人日益孤立,活動範圍被限定在蒙古高原。

游牧民族內部的攻伐實在混亂,各路大汗各領風騷幾十年。我也沒能搞清楚誰是誰,但這些無關緊要,看大勢即可。圖中的瓦剌是當年在土木堡胖揍大明的瓦剌後人,有「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韃靼算是內蒙古,他們是還沒有被綠化的蒙古人。而葉爾羌汗國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化蒙古王朝。汗國的統治階級為帶有蒙古血統的維吾爾人,主要居民則是維吾爾人。汗國的政治體制既帶有草原游牧民族的色彩,又吸收借鑒了南疆綠洲政治體系的長處。和當時許多穆斯林國家一樣,葉爾羌汗國也是靠「歐亞商路」獲得繁榮。(引自百度百科)

三、後金的興起,進一步壓縮了蒙古人的地緣空間。歷史再一次重複,隨著文明傳播,荒蠻中崛起一股力量,北亞迅速崛起了一股「漁獵勢力"——1619年女真人的後裔自立國號為「大金」,後人稱之為後金。與過去明朝被蒙古人騎在上面的被動地緣局面不同,後金基本與蒙古位於同樣的緯度,沒有地緣的劣勢。(北亞森林多,水多,更不利於蒙古騎兵縱橫)在與勃勃興起的後金較量中,蒙古人失去了地緣的優勢。經過十幾年的征伐,到了1636年漠南各部承認皇太極為可汗,內蒙古屬於滿清的了,喀爾喀蒙古(可以算是外蒙)也完全依附滿清。(1636年大金改國號為大清)

四、蒙古人最後的榮光——准葛爾漢國藉助新技術興起。1636年,清立。滿人同時掌握了北亞、東亞的地緣實力,又取得了部分蒙古人的認同,很快就要南下佔領漢人的花花世界。而俄羅斯借著科技發展和哥薩克人,則又把勢力範圍推進了一步,美麗的貝爾加湖成了東斯拉夫人的領地。 但准葛爾蒙古卻因禍得福,通過與俄羅斯交流,學到了新的技術,成了蒙古人里最強的一支。(開始經營農業、手工業、有金屬製造工廠) 1680年葛爾丹汗攻滅葉爾羌國,引起清朝重視,1690~1697年間被康熙打的很慘,期間他的侄子造反,葛爾丹汗內外交困,敗亡。繼任的正是他的仇人,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准葛爾再次興盛,1717年奇襲拉薩攻滅和碩特汗國,喀爾喀蒙古迫於准格爾的擴張壓力,更加向清朝靠攏。准葛爾北拒羅斯,東抗滿清,一時志得意滿。

世事無情,一個東南西北都是自己強大敵人的國家,悲劇早已註定。興衰只是讓武俠小說和天朝電視劇添了些許佐料,東北亞地緣格局終究不會為此改變。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70來年攻伐,加上自己的內訌分裂,到了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准葛爾汗國徹底滅亡,驕傲的准葛爾蒙古人幾乎被殺絕。可嘆,如果他們不是這麼倔強,一心追逐過去的榮光,早早臣服,也許還能留下更多的後人。( 准葛爾汗國最大敵人是就近的滿清。為了抗清,汗國對俄多採取聯合、忍讓的態勢。)

五、滿清的統治制度很特殊。
對於順服的內蒙、西藏、新疆、雲貴邊區,基本是統而不治,但華北、江南、華南···等地則負責輸血供養滿清帝國。滿族有藏族、穆斯林盟友,然後有漢人的財物糧食·····蒙古准格爾到最後只能借重俄羅斯。

六、蒙古的榮光隨著馬蹄聲漸漸遠去,滿清和俄羅斯開始了直接的對抗。也許直到這些土地的後人都明白,有了市場經濟,最便宜的貨品往往來自遠方,他們的對抗才會最終消停。。。


清朝那時候,曾經屬於蒙古領土中的一個民族崛起,反攻蒙古老家,後與清朝分割北亞

這個民族就是俄羅斯人

西漢時的草原霸主是匈奴,到了東漢換成鮮卑,到了唐朝換成突厥、回鶻,到了宋朝換成遼國、蒙古

同理,明朝時的草原霸主還是蒙古,到了清朝時就換成俄羅斯了

羅馬正統在君士坦丁堡,蒙古高原正統在莫斯科


蒙古人自己作死加上清朝管理游牧手段高超。

末代的蒙古可汗,林丹汗有著驚人的作死天賦。

原本父輩交到他手裡的蒙古汗國,有點類似於早期的神聖羅馬帝國,雖然諸侯割據,各成體系,汗庭權威有限,但依靠藏傳佛教的信仰和傳承自成吉思汗時代的祖宗法統,依然勉強保持著統一的外表。

藏傳佛教之中,有黃、紅、白、花等多種流派,在林丹汗剛剛即位的時候,蒙古草原上盛行的是黃教,而林丹汗最初也是黃教信徒。

但在他二十六歲的那一年,從青藏高原上來了一個紅教活佛,在面見林丹汗後施展了法術,使得年輕的林丹汗深為折服,封他為國師,並接受灌頂,從此改信了紅教。

接下來,林丹汗揮霍巨資,大修紅教寺院,企圖將紅教變成整個蒙古草原的國教。

眾所周知,宗教改革都是要流血的。結果就跟同一時期的歐洲三十年戰爭一樣,蒙古草原上同樣爆發了激烈的宗教戰爭,信奉紅教的汗庭和信奉黃教的各部徹底撕裂。

努爾哈赤趁機插手,很快就使得科爾沁和喀爾喀部落相繼倒戈,連直屬於林丹汗的察哈爾部都爆發了叛亂,林丹汗不敢跟女真人爭鋒,下令丟棄祖宗故地,率部西遷,躲避女真鐵騎的進犯。

蒙古各部對此甚為失望,紛紛叛離,不願意繼續追隨這個窩囊廢大汗。

而女真人對於成為自己鐵杆盟友的科爾沁部蒙古人也實行殘酷的減丁政策,男丁人口超過8萬就要殺掉,加上聯姻,牢牢控制了蒙古部族。

對於其它不順從的部落就是分化和打壓,再就是屠殺,逼的部分蒙古繼續西遷,加上後來清軍科技比明軍更高,同俄羅斯一同瓜分中亞內陸,在這兩個「游牧終結者」的打壓下,蒙古人徹底被清朝降服。


大萌和滿清的策略不同,所以結果也不同,並不是因為滿清比大萌威武。

草原民族遷移能力強,大明大軍壓境蒙古人打不起就躲起來或者跑,明軍因為長途跋涉和後勤等原因沒辦法跟蒙古人玩家家,只能過段時間北上打幾下。蒙古人可以增強勢力大萌軍隊退回去後又進犯騷擾。

因為滿清統治者太厲害,採取分化和以夷制夷的策略,把蒙古人分化成好幾個相互獨立單元,讓他們相互內鬥相互制約然後自己做裁判員,團結一部分消滅一部分,再團結一部分再消滅一部分。蒙古那一部分崛起想吞併其他蒙古部挑戰滿清統治,還沒等滿清開戰這些其他蒙古貴族來求滿清保護,出錢出力協助消滅。
統治者相互聯姻來控制,聽話的給好處,不太話的直接消滅,聯蒙制漢,以滿漢制蒙。
滿清統治者用利益拉蒙古貴族,讓他們捨不得拋棄這些利益造反,在經常重拳屠滅那些敢造反者,讓他們不敢造反。
還有一個滿清的旗兵進軍速度比大萌的快可以迅速壓倒蒙古人頭上。
那個時候任何一個民族都沒有愛國主義愛民族主義,看的只有利益。
滿清優待蒙古貴族並不意味著滿清優待所有蒙古人,底層的蒙古人照樣被壓,只是沒有要求他們剃髮改服而已。

大萌要消滅他們,所以蒙古貴族會致死抵抗,大清用利益拉他們,所以蒙古貴族乖乖歸順大清。


屌絲何苦為難屌絲,大家曾都一路人


滿清嫁了300多個公主,誰能擋的了?


修改在最前面的話:我這答案是針對浩浩乎的答案所寫,大家都明白,一手棍棒一手蘿蔔的道理,沒有任何一個集團任何一個王朝任何一個民族是鐵板一塊利益一致的,那些幻想漢族仁慈待人不想擴張的,簡直是痴人說夢。我們要真的是這麼愛好和平的種族,那我們現在還是河南那邊一個點呢。
最高票的答案扯淡之極。
漢人的王朝哪個沒有血腥歷史?去看看湖南現在還存在的明長城,那是當年對付湖南南部少數民族留下的,宋代開始逐漸對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開啟了同化之旅,改土歸流後什麼時候沒有血腥了?漢人的性格要是那麼溫潤如玉,恐怕百越現在是百越國了吧?
說正經的:
明朝之所以不能滅蒙古是自身實力不行,再者,漠北地區基本上是不可能直接掌控在中央手中的,因為經濟、軍事等各種原因,明朝連新疆也就摸到了哈密衛,連新疆腹地都沒進去,他連殺都不敢殺。清朝對待蒙古是採取的聯姻措施,世代與之共處,到了民國年間蒙古還是向心力非常大,對中原王朝依然臣服,這就是清朝的貢獻,在清史研究上,也就清朝的皇帝,是漢、蒙、藏共主,具有三重身份,即是中原王朝的皇帝,也是蒙古的可汗,這才是清朝能夠從頭至尾控制蒙古的原因。明朝根本打都打不過。


其實剛才想了想,還有個很重要的因素,以前蒙古人被打跑可以往北往西躥,但是清朝的時候,蒙古人西邊有了一個沙俄,蒙古人能跑的地方有限了。
——————
清朝的時候,蒙古人什麼時候和清朝打了?請告訴我。我說的是現在的蒙古地區不是新疆,因為新疆地區明朝連進都沒進去,立了個忠順王世代世襲意思意思,清朝大小和卓叛亂,立馬平定,後期左宗棠西徵收復新疆,明朝後期直接縮到嘉峪關內了。蒙古人還跑?蒙古人打的明朝奔到嘉峪關內都不敢看外面了。

清朝要是對蒙古人施行種族滅絕和壓制措施,我就問問僧格林沁還肯為滿清賣命?為啥民國以後蒙古還是中原王朝的地盤?徐樹錚能收復蒙古而不會被蒙古群起而攻之?你告訴我是因為蒙古被清朝施行了種族滅絕,然後蒙古人感恩戴德,還記掛著中原王朝嗎?
還有說什麼漢人對待降服的人好好款待安置。
請你去看看晉書中劉淵石勒,匈奴歸降後被安置在了現在的山西地區,被分為五部,號五部匈奴,晉朝嚴令不準離開居住地,否則格殺勿論。然後司馬騰這幫軍閥幹什麼勾當,引誘匈奴人離開居住地,然後販賣為奴。到處擄掠匈奴人,這叫好好款待?那清朝安置土爾扈特部是極其兇殘的事情?


滿人對付少數民族要比漢族狠得多。比如鄂爾泰屠生界,多次征討蒙古,最後漠西蒙古十室九空,雲南屠回,盡妻其女,如果不是靠油香湯瓶等等宗教習俗頂著,雲南回族就被滅了。還有大小金川。這種以肉體消滅為主的征服戰爭,其實效果確實很好,但非常反人類。

其實很多人搞錯了,藏傳佛教並不影響生育,藏族在中國的生育力是數一數二的。而且藏佛也並不反對吃肉,只有僧侶提倡吃素,但是並不禁止。現在的喇嘛都吃肉,何況古代的。蒙古在清朝最大的打擊是不能游牧了,蒙古草原,包括青藏高原之所以漢人長期無法深入控制,不是因為游牧民族,而是因為降水量太低,根本無法耕種,這和南俄草原,哈薩克北部草原不同,那些地方降水量,濕度都非常高,一旦游牧民族被征服,立馬就能成為耕地。但是蒙古高原,青海,新疆西藏不行,降水量遠遠低於400毫米,除了綠洲農業之外基本無法進行耕種,游牧成為了必然。
而且必須是游牧,南俄,東歐大平原那種畜牧乃至駐牧都不行,因為草量不足,所以一到旱年很容易出現饑荒。清代以前,游牧民族可以到處跑,這裡不夠吃就到那裡,全部不夠吃就南下。但是清代盟旗制把蒙古人定死了,無法游牧的結果就是可以維持的人口非常低。加上藏族和回族對牧場的侵佔,所以人口越來越少,青海蒙古幾乎絕種,而新疆的又被突厥人各種擠兌,內蒙古的蒙古人最後和漢人一樣開始種地。


其實北方草原民族要想解決也是有辦法的,那就是把南西伯利亞佔領。這片地方比較適合耕種,而且是北亞漁獵民族南下成為游牧民族的必經之路。只要釜底抽薪,再把草原民族打垮。邊患就沒了。清朝實際上就是得益於毛子把西伯利亞割裂了,從此再無北方民族崛起。不過這種做法成本很高,毛子是靠哥薩克的這種半兵半農的武裝移民。tg學毛子搞出了建設兵團。


俄羅斯過來了,壓縮了游牧民族的游牧空間。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邪教是明朝引入蒙古的,自從信了邪教之後,蒙古就不再攀科技樹,而是閉門養明妃玩了。經過兩百年邪教熏陶,蒙古經濟文化毫無建樹,到了清朝,蒙古已經和蠻族差不多了。這時候南北只是合力摘桃而已,只不過南邊摘桃差點摔死。當然,明朝能再挺200年也一樣能降服蒙古,然而歷史沒有假如。
恨一個人,就讓他信邪教吧。


是什麼原因能讓清朝幾十年就擺平了蒙古?

1、和親

中國漢朝,對匈奴的政策是和親與戰爭相結合。和親政策也就是做做樣子。中國明朝,是只有戰爭,還有一些腦殘明粉說,不和親才能體現出我漢家男兒的血性。(我笑。)清朝是真和親,但和親和戰爭也是相結合。這就沒辦法了,人家學漢族學的比漢族還像。反倒是明朝自己有成熟的立國經驗不用,要搞歪門邪道。用袁騰飛的話說,一個賽一個的混蛋。清朝人武力值爆表,但是清朝人懂得珍惜武力。

伴隨著蒙古准格爾(部)汗國的崛起,清朝執政者立即就抽出了馬刀。

2、康熙時期.

葛爾丹興起,一度打的內外蒙古諸部、哈薩克無還手之力,葛爾丹治軍很有意思,治敗軍如治勝軍,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頭,所以葛爾丹迅速崛起,控制了內外新疆。

當時的清朝正在清剿三藩,所以對葛爾丹以籠絡為主,對葛爾丹的擴張也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甚至確認了葛爾丹作為準噶爾首領的合法地位,對於其控制內外疆也是採取默認的態度。

但清朝處理完三藩以後,對待葛爾丹的態度就為之一變。清朝開始限制葛爾丹的貿易,作為草原國家,本就沒什麼財稅收入,於是雙方矛盾激化。葛爾丹這個時候想控制青海蒙古部,清朝一改以往曖昧態度,予以斥責,葛爾丹隨即撤離。

在雅克薩之戰後,事實形成喀爾喀蒙古-清朝之間聯盟,准格爾部與沙俄聯盟的局面。1688年准格爾進攻外蒙古,外蒙古倉促應戰,導致清政府被迫在尼布楚條約中做出重大讓步。尼布楚條約致使老毛子把手伸到了外興安嶺。

1689年,在老毛子許下重願和「盟友」葛爾丹合兵攻擊外蒙古,與清朝決戰的唆使下,葛爾丹再次出兵外蒙古,擺出決戰架勢。清朝採取分化瓦解的態度,把外興安嶺的外興安嶺地區予以割讓,換取沙俄不干預中國政治。康熙大帝率軍親征,在烏蘭布通、昭莫多兩次挫敗葛爾丹主力部隊。

與沙俄割地求和;威脅葛爾丹的盟友-----西藏;葛爾丹的兒子搞玄武門之變控制新疆;在葛爾丹的壓力之下,內外蒙古徹底倒向清朝;清康熙三十六年四月,葛爾丹卒,康熙立即跪地感謝蒼天。究其葛爾丹一生,終究還是匹夫之勇,政治上不成熟,晃晃悠悠就被老毛子忽悠瘸了。

3、雍正時期。

葛爾丹的侄兒策零不服官,再次出兵外蒙古,雙方互有勝負,於是清准和議,准格爾大有國家之勢。策零在東西兩個方向上進行擴張,另外一面就是沙俄,收復很多土地,鞏固了中國對外新疆的控制。1745年准格爾部發生瘟疫,9月策零病死於伊利。

策零死後,其子策妄多濟那穆扎勒即位,稱阿占汗(以下簡稱策妄)。策妄上台,一朝天子一朝臣,開始清洗,於是自己就被清洗了。

4、乾隆時期。

策妄死後,其兄弟達瓦其上台,荒淫無度,准格爾在年年內亂中走向衰亡。1755年,清軍兵分兩路佔領准格爾汗國,新疆正式再次納入中國版圖,平定新疆一共歷時79年。達瓦其被押解入京,獲赦,封王。但乾隆對準格爾部就不那麼客氣了,准格爾60萬人口幾被屠戮殆盡,蒙古族從新疆的主要民族,現在變成了少數民族。

伊利受降圖。

新疆全圖,基本都是葛爾丹打下來的。

5、大小和卓叛亂。

准格爾為了控制新疆,將大小和卓囚禁於伊利(新疆首府),清朝控制伊利後,沒有意識到這些人的重要性,認為清朝解他們倒懸之苦,大小和卓會效忠清朝,可這些人一回到南疆立刻就開始準備叛亂。由於準備倉促,叛亂很快就被平定。

6、陝甘回亂。

雍正年間,山東巡撫陳世綰兩次上奏,請求禁絕伊斯蘭教。左宗棠在分折這次戰爭的起因時亦指出,「陝回之禍由於漢回構怨已久,起釁之故實由漢民。關於信仰,穆斯林認為萬物非主,唯有安拉。漢族人認為,不拜父母,與禽獸無異。衝突的結果,陝西大半漢族被屠戮殆盡,叛軍從甘肅南部進入青海、新疆,一路上見人就殺,見城就屠,並不是為了財物,只是為了屠殺。

7、左宗棠平叛。

左宗棠又是一路殺向新疆,回族佔據新疆之時,對維族也是橫徵暴斂,所以一些維族極端宗教分子對回族也痛下殺手,他們的口號是:殺漢滅回。所以說微笑和剋制才是成熟的表現。


漢人奴才,滿蒙主子。


從努爾哈赤到乾隆,肯定不止幾十年,後來也多次叛亂,清朝滅亡後公開獨立,可見問題一直掩藏著
倒是西藏,以前一直架空駐藏大臣,大和尚和攝政王自己說了算,中央政府完成軍隊現代化後,PLA從進藏到打跑大和尚,直接掌控只用了十年不到


推薦閱讀:

明朝和清朝有很多共同點,怎麼看待某些人拔高明朝憎惡清朝?中國落後其實從明朝就開始了?
如果讓你穿越回明末清初,你會選擇誰並做些什麼,又可能改變什麼?
雍正上台後把「八阿哥、九阿哥」改名為「阿其那、塞斯黑」,這兩個名字是什麼意思?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事實真的如網上流傳的那樣誇張嗎?
如果張居正改革不被反攻倒算,明朝能撐得過1644么?

TAG:明朝 | 清朝 | 中國軍事史 | 蒙古人 | 民族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