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是隨機事件嗎?

還是說有哪些因素會增加極端天氣的概率?


謝邀。

極端事件,一般認為其發生的概率是相當於或小於第10(或大於第 90 )百分位數

假設一地氣溫的概率分布如下圖所示

那塗色區域就是大於90分位數,以及小於10分位數的情況,這種遠離平均值的事件,我們可以稱之為「極端事件」。
每個地區的概率分布不盡相同,比如在廣州,一天25mm降雨不能稱為「極端事件」,而如果是吐魯番托克遜就可稱為「極端事件」。
極端天氣事件的產生與背景場有著密切聯繫,比如北京7.21暴雨就是因為動力、熱力條件配合出現的。

水汽強烈輻合、西南東南急流、整層不穩定、低渦、強烈垂直切變。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極端暴雨的發生。
當然,正如樓上幾位指出的:氣候異常例如ENSO,NAO,MJO等會通過Rossby波,Kelvin波等對整個背景場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
當然全球氣候變暖對極端天氣現象的影響可能是這樣的

平均溫度與方差增加,極端高溫事件增加。與高溫高濕有關的極端天氣增加。
參考文獻:
[1]丁一匯,張錦,宋亞芳. 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變化及其與全球變暖的聯繫——紀念2002年世界氣象日「減低對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J]. 氣象,2002,03:3-7.
[2]諶芸,孫軍,徐珺,楊舒楠,宗志平,陳濤,方翀,盛傑. 北京721特大暴雨極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觀測分析及思考[J]. 氣象,2012,10:1255-1266.


瀉藥!終於可以寫出這句話了╮(╯▽╰)╭好感動

在我看來,極端天氣也是隨機的,因為它也是天氣現象的一部分,不能確定其強度,發生區域和時間

我們來梳理一下,極端天氣,包括歷史性的高溫洪澇颱風寒潮等,這些天氣現象出現都是有一定誘因的,即在一定外強迫源的作用下誘發的,外強迫源包括哪些?洋流,積雪條件,海冰狀況,海水熱焓等,這些條件不是隨機的,在肯定的條件下,雖然大氣環流的演變依然有許多不確定性,但是極端天氣出現的趨勢變得更大。雖然趨勢變大,但是一定會出現極端天氣嗎?顯然也不是。


我們在數個月前可以大致展望下一季度的天氣概況,但是不能確定具體的天氣狀況。可以在三天前判斷可以出現降水或高溫,但是不能確定出此次降水的強度,不能判斷此次高溫的熱度,無法確定是否能夠達到極端水平,儘管現在的數值預報已經可以做到精細化預報,但是預報和實況總是有誤差,在條件確定下,我們可以認為出現某極端天氣事件的概率大,但不是必然出現極端天氣事件 儘管許多時候,我一般做再分析時,認為在某環流條件下出現此次極端天氣過程是意料之中的,但是也不能因此類推相似環流條件下一定出現類似強度的極端天氣,而且環流條件也不會完全相似,蝴蝶效應將顯著改變此次天氣過程的結果。

舉個例子,2014和2009兩年冬季,同為El Nino+相位,但是一年東亞大暖冬一年東亞大冷冬,因為PDO相位不同。再舉個例子2005和2013,AMO均處於正相位,北大西洋颶風數05年非常多13年非常少,這就與其它因素有關了╮(╯▽╰)╭

就是這樣 ╮(╯▽╰)╭

順便提一下厄爾尼諾/拉尼娜這個東西,它算是行星尺度極端事件的一種,但是事件發生也不是必然,次表層暖水/冷水狀態很炸,但是暖K傳遞受阻【或是其他隨機原因】,導致出現各種奇葩狀態。因為遇到過這種情況,次表層暖水極強且不斷東移,但是暖水上升西移過程太慢,結果是一波非常弱的厄爾尼諾╮(╯▽╰)╭


雖然是學氣象的,但不是研究極端天氣的,只是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大概說說。
極端天氣的產生、發展肯定是有背景條件的,比如颱風總是生成在熱帶海域,其生成、發展、移動與當時的海水上層溫度,局地的大氣熱力、動力狀態有關,如果副熱帶高壓強的話,會迫使颱風沿著副熱帶高壓外延移動(即向西移動),如果不那麼強的話,颱風可以穿過副熱帶高壓北上——當然啦實際預報中的判斷要複雜的多,天氣預報員還是很辛苦而且壓力很大的。網上找了一張圖示意兩者的位置關係。

另外一個例子是El Nino對全球降水的影響,具體啥影響忘了,希望懂的人補充,比如1998年長江流域洪澇就與El Nino有關。這裡El Nino 就比上述的副熱帶高壓影響更大,El Nino雖然發生在熱帶海域,但對全球天氣都有影響。
氣候、天氣是一個多尺度的過程,空間上分有全球尺度、大尺度(如副熱帶高壓)、中尺度(颱風)、小尺度(雲),還有更微的尺度,比如邊界層湍流;小尺度的運動都是發生在較大尺度的背景上的,合適的大尺度環境(溫壓濕風)為小尺度的大氣過程提供了發生、發展的溫床,當然某些情況下小尺度的運動也會反過來影響大尺度的運動,由於尺度的概念其實是無限,總是有我們無法理解的更小尺度運動在干擾我們的判斷,所以必然有很多(在目前的認知水平下)隨機的因素,這就是天氣預報報不準的原因之一吧。


竊以為:極端天氣不是隨機事件!

天氣系統屬於典型的混沌系統。

混沌(chaos)是指確定性動力學系統因對初值敏感而表現出的不可預測的、類似隨機性的運動。

極端天氣的預報一般屬於短期天氣預報,具有局地性和短時性,短期預報中大氣系統的混沌特徵更為明顯,因為大氣運動方程組解對初值敏感,而初值極難測准,也就導致預報只能是大致估計,無法做到絕對精確。初值不準、數值預報本身的不精確(比如參數化等)二者決定了短期天氣預報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類似隨機性),但絕不是隨機性!

(相比之下,長期天氣預報所關心的是相當長時期以後雨量、溫度等的平均值,而混沌吸引子的遍歷性質,恰好可保證許多長時間平均量的穩定性以及其與初始條件的無關性。)

另外,極端天氣一般是某地超過某閾值的天氣事件,如果單純的預報「發生」或「不發生」,基於越來越精細化的初值觀測,依靠不斷發展的數值預報產品和人工調整,我相信是可以預報準確的。因此,那時也就不存在「隨機性」了。


謝邀,超出個人知識範疇,無法解答,只說下我的理解。
我認為是隨機也不是隨機,無法確定。
增加極端天氣的概率的因素可能是某些氣候因子的異常,例如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大氣環流異常等等,如果這樣看,某些極端天氣形成就是隨機事件;再繼續細分,這些反常氣候現象也是由其他某些已知或者未知因素,如人類活動影響,地球自轉等引起的,這樣看極端天氣又不是隨機事件。
偶然之中存在這必然。氣候學是很複雜的一門學科,氣候現象成因也是相當複雜,因此不能簡單的認定是否隨機。極端天氣形成和霧霾一樣是多方面因素,有主因次因,不會是某一個原因就必然會引發極端天氣。現在未知的暫且可以認為是隨機事件,隨著研究深入,可能會找到成因變為非隨機,也可能會找不到成因,而被認定為是隨機事件。所以當前氣候的研究成果的大前提下,認定為隨機也是可能的。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有哪些不準的預報?
怎麼看4號颱風"妮妲"對珠三角的影響和政府的應對?
應該怎麼養雪人?
為什麼海南有龍捲風?
為什麼雨天容易睡不醒?

TAG:天氣 | 極端天氣 | 氣象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