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初的原油價格是短暫的嗎?有持續性嗎?

感覺目前的油價是因為特殊事件導致的,不知道想的對不對?油價目前的低位有可持續性嗎?
還望有專業的人士來說說啊


是暫時的,是會回升的,什麼時候回升,漲到多少,不知道。

謝大家邀,油價開始跌以後很多問題被邀都沒有空答,其實看到很多民科和陰謀論滿天飛還是在暗暗苦笑,打算寫個長點的回答算是跟大家交流,順便放專欄里充充數。

上面的結論第一部分下面會解釋,第二部分看似廢話,「明天應該是晴天,但是如果下雨就另當別論」。分析各種以能源價格為主要成本或者收入的投資項目,幫助決策和管理是我的工作,但我從沒在油井上擰過螺絲,不懂地質或者工程,也沒在四個屏幕前面trade過原油。能源市場這些事,推廣到任何經濟預測,向來是知道的越多越不會隨意做簡單預測,何況我也算不上多明白。只想在這裡說點比較粗淺的基礎和我自己更粗淺的分析,對有致超越四則運算和大國陰謀論的同學聊為獻曝。

原油收入如何分派
隔行如隔山,很多人在那裡做油價x產量的四則運算,算計沙特的錢包,所有這種數學應用題從根上就錯了。Upstream taxation要說多了就太長太專業,每個國家都是一磚頭寫不完。簡單來說各國有不同的石油生產合同,最流行的有產量分享合同(PSC, Production Sharing Contract)和特許權合同(Concession),每個國家不同年代的資產具體條款各不相同,在最初的合同框架後還會有各種修正和附件,一般一個油田少則200頁多則上千頁,詳細規定勘探,建設和開採各個階段政府,地方政府和石油公司的利益分配。

一般來說石油公司出資本和技術,換取賣原油一定比例的收入來補償資本和經營支出,然後盼著得到自己的投資收益,政府則坐地收錢。各產油國的合同厚薄不均,一般來說平攤到一桶油上政府拿75%-80%就已經算很公道了,很多國家的油田石油公司只能拿到5-10%。這是平攤而言,具體到某一年,又大有不同,比如可能在產油初期大頭歸公司來補償資本支出,比如可能油價超過或低於某一數值分配比例自動變化等等。政府和石油公司在某一資產上的分配是需要建資產模型分析的,為方便直觀起見一般大公司和政府會把自己所有資產加起來報一個油價,比如說俄羅斯明年的政府預算建立在$100油價,BP明年的budget需要油價保持在$80等等,這背後是很多模型算出來的,油價氣價開採成本產量等等假設一大堆,不是油價x產量整出來。

開採成本價和財政收支平衡是兩碼事
不同地質條件和技術開採成本不同,中東的巨型老油田有的成本確實低到白菜價,深海比近海貴,油砂比傳統油田貴,這很容易理解。把世界產量以開採成本排序,就能得到世界原油的供給曲線,比如下圖。

從石油公司的角度,上游項目資本投入大,耗時長,項目周期長,光收回成本的話等於給產油國政府白打工還提供無息貸款,沒有人乾的。一般上游項目需要20-30% IRR才算好投資,所以成本價是不夠的。

從產油國財政來說,那些說只要油價高於十塊沙特就有錢賺的未免天真,如果油價真的只有十塊,先不說沙特政府到手根本不可能有十塊,中東的高福利,每年的各種財政支出從哪來?每年100%的赤字什麼政權能撐下去?不想錯的離譜的話至少要看看各產油國財政預算里保證收支平衡的油價是多少,這裡有張Economist的「老圖」:

所以如果四開頭的油價持續下去,所有,注意是所有主要產油國都會陷入嚴重的財政赤字,結果只能是大規模的削減福利和政府支出,這種經濟動蕩程度小產油國如委內瑞拉已經出現,自身有經濟隱患如俄羅斯也已經很明顯,如果持續下去沒有產油國可以獨善其身。

中長期決定油價的是且只是供需關係
石油和其他任何商品一樣,價格由供需關係決定,短期會受市場情緒影響,但不論是經濟放緩油價下跌還是區域爭端油價上漲,都歸結到影響供給或者需求上。簡單看回上面的cost curve,全球石油需求90mbbl per day,中長期決定油價的永遠是滿足需求最貴那桶油的售價。價格波動會造成正常的市場調整,用最基本的經濟學知識就能推演:

油價上漲 - 增加產量 - 勘探和新項目投入增加 - 供過於求 - 油價下跌 - 控制產量 - 勘探和新項目投入減少 - 供小於求 - 油價上漲

短期的hedging,OPEC減產不減產,國際政治,市場情緒,可以影響價格但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只是給這個循環增加複雜性而已。所謂美國聯合中東打擊俄羅斯之類的陰謀論,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還有人信,全球石油市場上trillion dollar的容量,幾百個產油國幾百個消費國,幾千個獨立石油公司,無數commodity trader,要說操縱未免手筆過大了一點。尤其是美國,美國政府不持有任何石油公司的股本,與其說施加影響,不如說石油公司的lobby對政府的反影響更大。沙特只佔世界產量的13%,OPEC總合也只佔全球產量三分之一強,而且基本都是成本最便宜油田,說影響沒問題,說操控未免天真,再說OPEC歷史上想操控油價的幾次都沒掰過經濟規律。

本輪下跌。。。
這幾個月的油價大跌其實行業里本有預期,大多數commodity trader和hedge fund都是short的,只是他們也沒想到能跌的那麼狠那麼快。美國shale產量蓬勃,北非和中東幾國產量恢復,加上歐盟、中國和印度經濟放緩,市場供過於求的基本面其實已經比較明顯。現在市場上大家都知道價錢跌的有點過分,情緒化的因素很大,中小石油公司和油服公司的估值已經到了PE想進場的程度。

油價中長期肯定會回升,非要我預測的話至少要回到$70-85,原因很簡單,現在的油價意味著全球50-60%甚至更高的資產都是賠錢的,況且石油是剛需,即使全球經濟放緩,全球需求也最多不漲或微漲,這種情況不可能持久,至少要恢復到marginal production能夠breakeven。但短期價格波動向來不跟基本面講道理,油田減產的複雜性,產油公司的hedging,減少的勘探和新項目投入對供給的影響不是幾個月的事,至少要一兩年甚至更長才能看到影響,歐盟和中印的經濟又各有各的問題,需求增長短期難以指望上。

油價上漲的趨勢就在那裡,看forward curve的巨大contango就知道。具體還會跌多久,什麼時候回升,偶然因素太大,有時候市場只是在等一個event,比如墨西哥灣的風暴,或者中東某處的隨機動亂。

(猜猜)各國都在想什麼


沙特核心OPEC
即使是沙特,現在也是很痛的。一個如此「黑暗」的貴族王國,幾十年仍然國內相對穩定,最大的原因就是政府各種慷慨的福利。福利也是要錢的,現在的油價水平如果持續,沙特財政壓力很大,但為什麼不減產?
很簡單,首先沙特以及OPEC核心的中東國家有最低的產油成本,同等油價下政府收入比起其他產油國要多,相對來說熬得久一些。其次,沙特等中東國家想要保持中長期的世界市場份額,現在的形勢自然不會去減產,只需要耐心地等更昂貴的產量(北美shale,巴西pre-salt,非洲deepwater)減產和減緩新項目,如果再伴上世界經濟恢復需求回升,減產不減產都是坐享其成。

邊緣OPEC
一幫家裡沒積蓄的小商販,比起銀行里有巨額存款可以慢慢耗的大財主自然不同。南美和非洲那些國家承受不起低油價,只能苦苦支撐,希望國內形勢不要失控,應該會出現一批國債違約。可做的事情不多,要不天天給大財主打電話哭訴(不會理的),要不結外援以自固(習大訪問委內瑞拉)。

俄羅斯
典型的以為自己是大財主,其實家裡一堆敗家子早爛根了。俄羅斯現在沒有任何餘地用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當政治籌碼,國內經濟情況其實在高油價時候就已經風雨飄搖了,現在只能說是千瘡百孔。我只想貼這個漫畫:

美國
(聳肩)Whatever~~
美國shale的崛起會被暫時推遲但不會停止,自然市場法則下大中小石油公司自然有它們的生存或死亡,這種正常經濟現象,華爾街或者國會山早就見怪不怪了。總體來講美國仍然是最大的凈進口國,美國政府對油氣收入本沒有依賴,低油價對美國經濟反而是大利好。中長期來講本土油氣產業壯大對美國的戰略意義也是驢或象都會偷笑的。

天朝/印度/日本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行了回到我們的各種其他經濟和內政難題。。。


前面幾位搞金融的朋友說的都挺對
我在這裡提供一個(前)油氣行業上游從業人員的視角
供大家參考、批評

  • 利益相關:前某上游國際民工,現北京無業游民,即將某商學院就讀
  • 結論沒有人能準確的預言油價的走勢。我個人的觀點,短期維持在低位,中期看漲,長期不好說

  • 分析框架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容易讓人摸不著門道,需要一個簡單的思維框架)
決定價格的只是supply和demand,其實油價也只用看供求兩方面就好了
成本 / 政治 / 經濟 等等屬於間接因素,分析它們對於供求的各自影響就好

  • 分析過程:數據什麼的我就懶得列了,收費的很多(貼上來也不合適),公開的也不少

先來解釋一下為什麼2011年到2015年初油價維持在高位

2011年到2015年,全球的需求在緩步增長;全球的供應也在緩步增長,但暗藏玄機。這段時間,供需比較匹配,油價也延續了給力的走勢。但是仔細看看數據,在供應方面,其實有兩個有深遠影響的事情相互對沖,平靜的表面掩蓋了暗流的涌動:阿拉伯之春和美國的非常規油氣革命。中東地區一系列的政治 / 軍事突變(利比亞、伊拉克等)所帶來的供應減少,正好被北美非常規油氣的井噴所帶來的增產所彌補。兩者的共同作用,就是表面上一片祥和,也為後來的風雲突變埋下了種子。

再來解釋一下2015年初的油價下跌

2015年初,需求方面還是比較穩定的;供應方面發生了一些變化。北美的非常規油氣還在高歌猛進,中東的政治局勢卻也有了一些緩和,諸國紛紛復產或者增產。這樣一來,本是一正一負相互抵消的兩個方面都變成了正。供應增大,需求穩定,所以就供過於求,導致了油價下跌。

搞清楚了前因,現在來分析一下未來的走勢

為什麼短期之內油價會維持在低位

需求方面,短期之內,不會有太大的增長(中國經濟疲軟,世界經濟形勢一般)

供應方面,短期之內,難以下調。要理解減產困難的原因,需要知道原油市場的各種組織,和他們分別的情況和訴求。

其實圍繞著油價的博弈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的形成了兩個主要的國際組織,OPEC和IEA。

IEA主要是石油消費國的組織,所以他們代表著廣大石油消費國的基本利益:那就是希望油價跌。所以在你經常看到的關於石油的新聞裡面,他們都是發布各種數據和言論來花樣做空的。

OPEC是產油國的組織,當然是代表產油國的利益,所以就是希望油價漲咯?嗯,在過去的很長的一段時間確實是這樣的,但最近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近些年,隨著全球勘探生產的活動的開展,有許多非OPEC的成員國發現並開始生產石油,導致OPEC成員國佔全球總產量的份額不斷下滑,大概只佔1/3左右了。這樣一來OPEC的話語權就大大的減小了。所以OPEC對減產非常慎重,擔心徹底失去影響力。同時,OPEC成員國中,大部分的產油國實際生產成本非常低。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多賺還是少賺的問題,油價壓力不大。並且,他們也樂意低油價殺死其他國家的高成本產能,恢復供不應求的局面。綜合上面的原因,OPEC目前的態度曖昧。

北美的非常規油氣產能現在是騎虎難下。之前幾年油價高位的時候,一些非常規油氣公司和美國的私人地主簽下了高價的合同(通常規定一定期限內開採,否則合同作廢)。本來非常規油氣的生產成本就高,再加上這個沉沒成本,所以現在面臨的是生產(短期少虧一點)還是不生產(短期多虧一點)的問題。對於一些把生家性命都壓上去了的知名人士,當然是選擇生產,(試圖)挺過這段時間再說了。

其他諸產油國(南美、俄羅斯等)迫於政治壓力無法減產。在許多產油國,政權的合法性是和高福利掛鉤的。一般民眾的普遍看法是,你們政府賣了這麼多石油,錢不拿出來給我們用的話,我們就要鬧咯!所以很多國家絕不能減產,反而還想增產,原因也很簡單:以前100美元賣X萬桶油能維持的開支水平,現在可能要賣nX萬桶油才能維持了。

綜上所述,短期之內,大家都不敢/不能減產,供過於求的局面持續,油價只能是低位了。

為什麼油價中期看漲

還是從供求兩個方面來分析吧。需求方面(相對於供應方面)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經濟周期起起伏伏,技術革命中期難以到來,所以應該還是一個總體上溫和上漲的局面。

供應方面,可能會有一些減產:正如OPEC的主要成員國所希望的,低油價最終會淘汰高成本產能(非常規油氣,說的就是你);主要的油氣巨頭都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投入也都消減了很多。

所以綜合來看,中期的油價有上漲的可能。但是漲多少,能不能再達到100美金或以上,是一個問題。

為什麼長期的油價不好說

需求方面:石油是現代工業的基礎,除了作為能源之外,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各種渠道的需求目前都比較旺盛。新能源目前在人類消費的能源里的總體比例還非常低,未來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況且,石油作為化工原料的用途也很廣泛。總之,需求方面,可能有變數。

供應方面:人類油氣的未來在深海。地球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長期以來,人類對於海洋油氣的勘探都是集中在海岸線附近,對於深海的探索,也不過是最近幾年十幾年的事情。我個人相信深海的油氣資源一定非常豐富。深海的勘探和開發不僅是對人類的科技的挑戰,也是對安全、管理、生態等等一系列問題的重大挑戰。因此,對深海的探索需要大量的資本,承擔著巨大的風險。總之,供應方面,機會和挑戰並存。

綜上,長期的油價走勢,我覺得變數較大。


這輪油價下跌有幾個因素影響:
1、政治上要遏制俄羅斯;
每一次油價大漲或大跌背後,多多少少都有遏制俄羅斯(產油國)和遏制中國(石油進口國)的選擇,之前因為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強硬,美國打算暫時不管中國,先敲掉這個釘子。

2、經濟上製造業仍然低迷;
雖然全球經濟開始復甦,但是製造和物流運輸仍然低迷,所以總體原油消耗並不高,否則只要歐佩克減產,油價必然大漲。

3、新能源對原油壟斷地位的衝擊;
頁岩氣,還有其他新能源的崛起,抵消了對原油總儲量有限的擔心。

如果上述任何一個條件發生變化,油價還會重新走強的。


俄國的軟肋是低油價,中國的軟肋是高糧價。油價上中美利益一致,糧價上中美利益對立。低油價對中國有利,故俄國不向中國求救則中國會繼續喊口號不出力。俄國向中國求救則必然要出讓一點利益。俄國也希望中國喊喊口號對他進行聲援。中國表示在必要時會救俄國。俄國表示現在還不用中國救。唱的一出雙簧。俄美對抗越堅決才會獲得中國的支持。私底下,中國應該是向俄國做了不少口頭承諾的。美國以烏克蘭為棋子挑起了歐俄對抗弄得歐俄皆受傷。最慘的是烏克蘭,其次是俄國,最後是歐洲。盧布、歐元齊跌。歐俄資金流向美國,美國成了最大的獲利方。美國想繼續在經濟上修理俄國讓歐俄繼續吐血。歐俄卻不想繼續對抗下去,里子比面子更重要。借著法國的恐怖襲擊,歐俄都急於結束對抗並把矛頭對準中東。俄國崩而不潰並沒有令美國滿意。現在,美國把歐俄都賣了;未來,歐俄也可能把美國賣了。搞不好歐俄組隊消滅IS後讓敘利亞現政府繼續存活。美國則想滅了敘利亞,再滅伊朗控制整個中東切斷中國的油源。俄國也樂得中東亂起來讓油價飆起來。美國在東歐的戰略已經出現裂痕了,油價或許會慣性下跌。然而,中東戰事再起油價不會再如此流暢的下跌了。中國還受俄國的邀請參加地中海演習。中東已經極亂,還得更亂。哦哦。
其實,美國有東歐東亞兩個戰場。美國在東歐順風順水,在東亞卻是處處受阻。假設東亞=東歐則中國=俄國;南北朝鮮=東西烏克蘭;日本=歐盟。俄國吞併克里米亞歐俄互踩底線,中國默默的在南沙填海並不斷升級東海的演習規模直到繞日本一周踩著底線的邊角走。東西烏克蘭內戰,南北朝鮮互相緩和避免熱戰。歐盟制裁俄國導致歐元盧布齊跌,日本對中國的對抗越來越不力不從心了且要求開通熱線電話避免熱戰的發生。歐盟在經濟上碾壓俄國,中國在經濟上碾壓日本且日本極高的債務水平是個定時炸彈。日本、南北朝鮮對中國經濟太依賴了。美國先動俄國而不動中國也是考慮中美在經濟上高度依賴。
中國的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是張王牌。若是中國在原油期貨、期權市場大舉買入原油並進行儲備則原油價格會反轉的。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的原油期貨必然使原油儲備於企業。何時大舉買入則視俄國佬的殘廢程度及俄國佬的請求。美國已於2014年11月底退出QE了。通過加息預期,美元已經很瘋狂了。極大的打壓了大宗商品價格。客觀上,美聯儲公布加息將會重創大宗商品。不知道俄國佬對原油價格的容忍度是多少。


轉一個圖:


我覺得國際油價(英國布倫特油價)可能在未來五年都不會超過80美元/桶。如果按照美元與黃金的比例來看,現在的美元比80年代初的美元貶值了6-8倍,換言之80年代初40美元的國際油價至少等於現在200美元以上的價格。而到80年代末原油價格被腰斬至20美元(按金價換算約等於現在100-120美元)一直維持了近十年直到90年代末油價才開始猛漲。這足以證明石油輸出國無力決定油價,油價三十多年來價格其實挺穩定的,只不過因為美元貶值才給人造成了油價在2000年後暴增的假象


原油

供求關係決定原油的價格,除非作為能源消耗大國的中國在今年下半年經濟出現明顯好轉,否則在未來一年需求端大幅改善的可能性不大。供應端是影響原油價格的關鍵,目前歐佩克的領頭羊—沙特 2016年飽受赤字困擾,經濟下行,本幣大幅貶值,陷入了兩難的局面,減產,又怕給其他產油國有機可乘,趁機搶佔市場份額;不減產提振油價又令國家收入減少,入不敷出,赤字高企。作為歐佩克主席國的沙特,如果能聯合其他歐佩克產油國減產以提振價格,對其經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伊朗在2016年原油出口解禁,已經計入價格之內,真正的實施對原油價格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就算有,也是買預期賣事實。


原油終歸是一種商品,始終有其價格,不可能一直跌到價格為零。原油雖然下行趨勢未變,不排除還會下跌到30美元/桶下方,但做空的空間已經被嚴重壓縮,我們不建議做空。做多需等右側,千萬別猜底。如果在需求端(中國)沒有明顯改善預期的情況下,預料原油2016年將會在28-50美元/桶之間底部區域震蕩,不排除短線拉升,但持續性可能不長。


主要風險事件:歐佩克成員國聯合減產或中國經濟有起色。


謝謝邀請。我是個工程師,對油價實在沒有啥發言權。感覺上,油價會在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內回升至80到120的區間,簡單說一點個人看法吧。

先看看歐佩克不同成員國的情況,沙特等中東產油國成本較低,油價4,50塊仍然有得賺。但是巴西委內瑞拉等國就不行了,100塊都未必能保持預算收支平衡。但是去年底歐佩克決定不減產,明面上是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和打壓頁岩油,但這背後一定有對油價回升的預期,不然巴西委內瑞拉等國怎麼活?

從產油成本來看,傳統油氣開發這麼多年,容易開採的油田剩下的已經不多了。現在的趨勢是開發地處深海,極地等等開採難度較大的油氣資源,成本必然被推高。頁岩油目前由於產油效率不高,成本其實也不低。北美的頁岩油行業感覺上是一個掙快錢的地方。油價下跌導致收益率下降,投資者必然會考慮其它投資渠道。最近新聞里已經有北美頁岩油企業倒閉的消息了。

另外,眼下中國和歐洲經濟不景氣,油氣需求疲弱。但油氣價格下降,必然會刺激經濟發展,隨後需求又會回升。

挪威這次受低油價的影響比較大,但也沒有減產(當然挪威減產也沒啥用 :-))。如果美國打壓俄羅斯的陰謀論成立的話,挪威這次算是公傷,應該可以找美國或者北約報銷醫療費。


從目前總體上來看的話,強勢美元和多元化的供給已經對國際油價的壓製造成了長期的影響,油價下行,或者說在低位徘徊是我們對目前的一個基本判斷,所以它是一個「L」形,它不是一個「V」形,也談不上是一個「U」形。


如同大多數analyst, 排名第一的答案混淆了production cost和fiscal breakeven price。另外都知道油價中長期會回升,但誰都不知道具體時間,光靠看當前的forward curve contango和backwardation並不能說明問題。最近普遍的觀點是WTi會繼續下跌到35-39, 可能在2016-17回升到穩定價格。整個價格波動的關鍵原因是excess supply, 基於現在的inventory level和demand forecast來看,必須要等待這部分被消化。另一個關鍵的問題還有energy debt佔到junk bond market的15%-20%,特別是shale driller, 由於deplete更快,必須大量舉債,可以看到他們的leverage和interest coverage都更高。


世界經濟這幾年處於一個衰退通道 油價將持續保持低位 甚至歐佩克限產都沒用 問題出在消費端 根本沒有需求


有點想法,進這個問題里簡單談談。

任何認為原油價格是建立在供需之上的結論都是偽命題。供需對原油價格走勢有影響,但是其影響程度之小絕對會讓人們大吃一驚。而造成這樣的原因很簡單,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教科書所描繪的世界當中。從宏觀角度來看,最終決定成交價格的並不是自由競爭,而是在自由競爭名義下誰的資本更雄厚、誰的拳頭更大。

如果還不明白,國債327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資金實力足夠,逆市拉爆對手簡直輕而易舉,如果還能事前布局,完爆弱勢的對手將會更加輕鬆。當然,另一方如果資金不夠大但拳頭夠大,直接宣布對手違規也能贏得勝利。

實際上不單單是原油,煤、天然氣、鐵礦石、銅等有色金屬都如此。從長期來看,如果單純的認為這些事關每個國家國計民生、牽動著全球經濟利益分配的資源價格定價是因為供需的話,我真無話可說。


觀看歷史不難發現,從二戰以後,國際油價的走勢與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動密切相關。

原油的第一個大牛市是:1973年——1986年。為什麼發生在1973年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自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後,這年歐洲各國正式聯合起來拋售美元、坑美帝,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瓦解,資本主義世界上層開始分裂,資本主義貌似玩不下去了。之後么,原油七姐妹消極怠工,油價瞬間在歐佩克國家們的禁運中暴漲四五倍,歐洲各國以及日本分分鐘學會了如何做人。

歐洲和日本是學會了做人,但是歐佩克的小夥伴們卻嘗到了甜頭,而且美帝這貌似挺不下去的節奏,國內因經濟和越戰亂成一鍋粥,國際又處處被動,小夥伴們那能像以前那麼好說話。好不容易等到1978年戴維營協議簽訂,美帝總算可以緩口氣了,沒想到隔年蘇聯就出兵阿富汗,油價又瞬間翻翻。

直到1986年,蘇聯認栽,再加上之前80年代初美國經濟的強勢復甦,原油牛市終於結束,瞬間從60美金暴跌到10美金以下。

有人會說1973年和1979年原油的暴漲是因為中東石油國亂局造成的石油供給危機所致,這無疑是一種象牙塔里的天真。因為同樣是1990年的石油危機,美帝和歐洲的多國部隊卻分分鐘讓傻大木學會了如何做人。

傻大木犯了一個和大多數人相同的錯誤,他過於高估市場的力量而沒看到市場的本質是什麼。他沒有意識到,既然大家聯合提價就能讓美帝屈服那為什麼直到1973年大家才這麼干。難道之前中東的政治家們都是傻瓜么?很顯然,他的結果明確的告訴了大家——1973年之前中東的政治家並不是傻瓜。

2001年,原油牛市再度開啟,原因很簡單——拉燈大叔用事實告訴了美國人,我們伊斯蘭人不願意繼續當產業鏈最底層了。美國人迅速的開啟了兩場反恐戰爭,但是原油的漲幅卻極其有限。直到2004年,當美國人贏得了勝利但仍舊深處在無處不在的炸彈襲擊中的時候,他們才驟然發現,需要一個新的產業鏈的底層產業來替換不堪重負的能源行業了。

帝國適時跟上,低端製造業開始代替能源成為全球產業鏈最底層的一環,原油的大牛正式開始。直到2008年次貸危機來臨。


所以,千萬不要樂觀的認為原油的暴跌只是供需原因,或者是中東原油國為了打擊美帝貝頁油、美帝為了報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種完全上不了檯面的所謂「陰謀」。原油的暴跌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預兆著我們所不知道的變動。從歷史的經驗來看,要麼這預示著一場更甚於次貸危機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到來,要麼這意味著目前的國家經濟政治格局已經在我們所看不到的幕布之下開始進行著變動。

關於原油的未來走勢,我的觀點一直是10美元之下。目前的價位僅僅是中途的盤整,有鑒於這個盤整的空間反彈高度是如此弱勢,所以這個盤整的時間可又會較長,快則六月,慢則九月,原油將會進入第二輪暴跌,屆時 ,造成原油暴跌的真正原因恐怕才能被普通人真正看到。


從2年角度來看.現在的價格太低了.

油氣是個需要持續投資的行業.

現在的油價已經讓大小公司削減支出.

那麼只要假以時日.供應會慢慢下來的.

現在40多塊的話.加拿大和美國受傷最嚴重.rig已經開始快速下降了.下半年會看到產量增速的放慢.

如果跌倒30多塊.

那不光是新增投資.現有產能會會出現關停.基本上半年到1年會恢復回來.

不過這個回來也就是60-70塊吧.


首先價格肯定是短暫的,暫時的!

題主得明白什麼原因造成了原油的波動

其實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原油波動

1、供給關係
2、通貨膨脹,美元,利率
3、國際政治。例如:戰爭
4、市場間間接關係 也會導致原油波動,至於大不大以實際數據判斷

從短期因素方面來看,為什麼短期內會下跌的這麼厲害主要在於傳統產油國像波斯灣地區、以沙特為代表的歐佩克、俄羅斯和委內瑞拉非傳統原油供給市場的博弈。因為,從產量來看,以沙特為代表的波斯灣產油地區的國際原油市場的份額,這幾年是在逐步的往下掉,給沙特為代表的海灣地區造成了一定的擔憂,他們認為在現在油價的情況下,北美的頁岩油的發展是一個非線性的發展,如果不採取措施,可能在未來使得國際原油市場發生一個重要的變化,沒準原來傳統的產油區格局就會受到一定的威脅。所以,這次原油下跌的一個短期因素,應該還是傳統產油國和北美頁岩油,主要是以美國為主產油國之間的博弈。


這個問題我沒法回答,短期內很難說。從成本上來講,近幾年大熱的頁岩氣,頁岩油,開發成本在70刀一桶,比較好的區塊比如permain basin有可能在55刀。但是中東地區的開發成本要遠低於這個價格。所以在這次歐佩克決定不減產之後,沙特石油部長的一些話很值得回味,他說:不能通過限制歐佩克的產量來保障高油價。其實歐佩克希望通過這次不減產來讓油價更多的回歸市場。我覺得100刀的高油價其實是不應該持久的。但是現在這麼低,也不太應該。至於會維持多久,石油價格一向不是簡單的供求關係,政治等等因素同樣摻雜其中。簡單就先說這些吧。


從更長久的周期看,油價100美元以上是不可持續的。最大的理由是能源替代。長期高油價會導致蠢蠢欲動的替代能源超過原油,成為汽車的動力,然後汽柴油就沒競爭力了,然後就石油工業就砍掉煉油產品一大套產品線,把汽柴油組分都去做乙烯裂解料(但是又競爭不過天然氣中的乙烷、或者沒有環保監管的煤頭甲醇制乙烯),簡直是徹底徹底的悲劇了。


石油的不可替代性,最大的威脅來源於其他燃料的汽車。當輪子不再需要石油來驅動,石油工業的需求將呈現恐怖的變化。但是已有的存量汽車和汽車產業的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所以汽車的非石油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化工方面,在從甲烷能直接低成本的變成乙烯之前,石油仍然是主流原料。目前已經有MTO、MTE之類技術,但是考慮到甲醇裡面多一個氧,毒性又大(其實一直不明白為啥沒人鼓吹甲醇的種種風險,倒是PX被揪住不放,那些遍布西北的甲醇廠附近的居民、民營加油站偷著加甲醇、還有那些M85燃料的用戶你們造嗎)


之前油價100多的時候,傳統電動車、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特斯拉各種爭奇鬥豔,現在油價50上下,都消停了吧!節能、環保從來都是跟降成本矛盾的,zf從來不說,為了國四到國五,減了多少硫,花了多少錢,值不值得之類。

———前面說的都是不太著調的,或者說,上面解釋了個人認為高油價不可持續的理由。


然後說下,當前油價也不可持續的理由。相當數量的生產者已經在有收益的平衡點之下,然後部分生產者是有邊際效益的(就是說開著雖然不好,但是比關了好),部分生產者是沒有邊際效益的,但是迫於經濟或者政治壓力無法減產(比如需要石油美元的某些產油國,油價低了也得產啊要不zf馬上破產咋辦)。


這種情況下,新增投資難以投入這個行業。美國的所謂頁岩油氣革命有人說類似龐氏騙局也是有道理的,因為頁岩油氣的有效生產周期遠低於普通油氣藏。也許因為新竄出來的小公司們還沒強大到影響美國國會的決策,大石油公司現在可能倒樂見他們紛紛破產清算,好弄點技術和人員和區塊儲備,在下一輪的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此外,美國的經濟並沒有自己宣傳的那麼健康,國際經濟大環境不好,但是幾大經濟體放倒一個,別的就可以支撐的久一點,也就能度過難關了。所以對油價有絕對影響力的美國石油大流氓,只會階段性的控制油價低位,不會一直低的,影響他們自己的利益。

個人認為未來五年油價預期應該在60為中樞的區間上下波動,難以低過40,不會長期低於50。


三到五年內不會回到80以上了。個人覺得也許10年內也不會見到100刀。
首先不談陰謀論,就從經濟供應來談,頁岩油的開採成本在那擺著。石油要想有競爭力必須在低位,也就差不多35-50美金。新能源大行其道,特斯拉不是一下就冒出來的。這電對石油的衝擊現在看不出來有多明顯,但是這也許就是趨勢。
如果從陰謀論來看,美國為了打壓俄羅斯也許只是表面現象。美國從原油進口國變成原油出口國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全球的石油儲量來看依次是沙特:2626億桶,佔全球的18%,委內瑞拉2112億,加拿大1752,然後伊朗、科威特、阿聯酋,俄羅斯排到第八,600億桶。可想而知美國不僅僅是為了打壓俄羅斯,這是一石多鳥之計。
美國當年承諾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但有一天說,我不履行這個承諾了,黃金得按市場價計算,結果國際金價從35美元直接漲到了800美元,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違約?美國藉助黃金完成了美元的國際化,打敗了英鎊,然後拋棄了黃金。1980年後開始利用原油,目前看,美元正在拋棄原油,也許因為找到了新目標。

下面是最近沙特石油部長的採訪和分析,轉發給大家看一下
近日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接受《中東經濟觀察》採訪時說:「無論價格多少,減產都不符合歐佩克成員國的利益。不管油價降到20美元、40美元、50美元還是 60美元,都無關緊要。」歐那密同時強調:「世界可能再也看不到100美元一桶的石油了。」沙特為何說全球油價永不見100美元?

1、一口頁岩井從開鑿到產油,一周就能完成,通過租用機具,只需150萬美元,馬上就能像開一家飲料廠一樣進行了。所以,只要油價好轉有利可圖,馬上 就會大量進行頁岩井採油了。由於開採技術先進了,現在的一般頁岩油開採成本從原來的70美元下降到57美元,美國目前兩個最大的頁岩油成本分別是,北達科 他州的巴肯油田成本價60美元,而德克薩斯州南北老鷹灘油田成本價80美元。很明顯,只要油價回到80美元之上,就會面臨大量頁岩油開採,油價自然永無天 日見100美元了。

2、美國生物燃料價格的生產成本在66美元附近,一旦油價超過66美元,美國駕車者使用生物燃料的費用比使用汽油便宜,請問,石油還怎麼有能力上漲到100美元的價格呢?

3、2007年國際油價跳水,後來的油價本來是回不到110美元的高位的,是因為中國4萬億元的刺激政策,現在中國沒有這種刺激能力了,這意味著國際需求大大下降了,油價缺乏衝擊100美元的動力了。

4、2007年國際油價崩盤後,由於高盛等國際金融機構大鱷在石油期貨裡面興風作浪,所以,油價一下子被炒高到兩位數,現在美國打擊石油炒作,加強對 對沖基金的監管,超過1.5億美元以上的投資額度都需要到美國證券監管部門登記備案,對沖基金沒辦法在期貨市場興風作浪了。通過炒作期貨推高油價的道路被 堵死了,油價就難以衝擊100美元了。

5、上世紀80年代,沙特與美國石油開採進行價格戰,1986年,沙特用了4個月,國際油價暴跌67%,油價僅僅高於10美元,此後20年油價一蹶不 振,導致俄克拉荷馬州失業率上升到8.9%,德州失業率上升到9.3%,全美失業率平均上升到7%,沙特重新奪回石油交易的控制權。由於現在美國一般頁岩 油的成本是57美元,而生物燃料的成本是66美元,沙特只要讓石油價格長期維持在60美元附近,美國頁岩油、生物燃料、頁岩氣均會面臨倒閉破產。

雖然沙特知道把油價控制在60美元附近,美國頁岩氣、頁岩油、生物燃料都會倒閉破產,但是,已經有近萬口油井是現成的,而且開採一口新油井的成本是 1500萬美元只需一周時間,只要沙特讓油價上升到60美元之上,美國頁岩氣、頁岩油、生物燃料就會馬上上馬生產作業,那麼,油價馬上就會被遏制。所以, 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說世界將永不見油價100美元了。


是的。不具備持續性。

首先不是專業人士,具體怎麼估算成本要找個化工行業研究員來說,我能說的也都是牌面上大家都能看到的東西。

股票對應的是現金流,債券對應的是利率和流動性,大宗商品對應的則是國際貿易平衡,即供應國定價權的問題;如果需求和供應沒有問題,那麼就是單純的匯率戰了。

過去5年國內原油的進口需求。

其他國家不知道,但就目前世界主要國家GDP情況來看,原油價格維持在80-120是比較合理的。

所以,原油下跌的原因就很明顯了,純粹就是美國對俄的制裁。政治話題不需要無謂的多猜測,盤面也基本上反映了絕大部分原因。

烏克蘭5年CDS

原油和盧布

情況大概就是這樣。非要意淫下的話,中國應該會是最大贏家,美國畢竟要控制中國屯油的速度,也不能讓馬仔沙特虧得太慘;我覺得今年年內就有可能回到80美元,轉折點應該是進口價格倒掛(即海關公布進口價格低於盤麵價格),估計在二季度;說白了還是定價權的問題,人民幣要是國際化了,中俄互換改人民幣結算,美國人下次肯定不會這麼玩了。

————————————————————————————————
看到其他一些答案,補充一下:
1、需求,請認定原油需求會下滑的同學拿出數據,謝謝。
2、產量,國內看大慶服役期限及產油高峰就行了,數據太多懶不去找了。沙特明確表示不減產,這牌還不夠明嗎。
3、頁岩氣,先不說頁岩氣就是美國人的大騙局這種經濟學家喜歡說的話吧,就看看這輪油價要是長期低於60美元每個月還能活多少家頁岩氣公司。


油價永遠也不會上升了。
不陰謀論。油價是由供需決定的。
短期看,需求會持續減少。汽車替換周期12年。而每過10年,燃油效率都會提高。所以發達國家,每賣出一輛新車,就替換一舊車,油耗就減少一點。中國也從凈增長到替換。中國也變成車賣越多而油耗越少。
長期看,美國的新型電池,目標是現在的3倍存儲,實驗室已經有多種技術路線成功。5年內必有一種走出實驗室。加上補貼,能和任何油價抗衡。而原油價很難低過40.而電池每年都會更進步。
在電動車的大背景下,油價永遠也不會升高了。
從供應看,高價頁岩油會停產,但其本身佔世界總產量很少,即使大部分頁岩油停產,世界總產量也減少不大。而且頁岩油還可以快速恢復。頁岩油的技術存在,對高油價」預期「是持續的壓制。
長期油價會被壓制在40-60之間,直到石油徹底被核聚變替代(洛克西德從不開玩笑)。
×××××××××××××××××××××××××××××××××××××××××××××××××××××
各種陰謀論都不明白一個基本道理,原油是無法大規模儲存的。相對於單位體積的價值,原油儲存是沒有經濟性的。不像黃金,銅,很小的地方就能放著。原油的儲存成本很高。全世界儲存的原油占年產量比例很小。產出的原油必須用掉。所以原油是最適合使用供需分析的。黃金,銅等無法適用供需分析,你可以把1年全世界產的黃金銅全部儲存起來。黃金,銅,適合各種陰謀論意淫。原油的不可儲存性,決定了供需是無法逃避的。
**************************8**************************************
石化相對於汽車用油,佔比例小,且大部分可以用天然氣替代,天然氣也非常便宜。而且,未來生物油也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只是目前還比較貴。天然氣和生物油,可以製造出所有品類的石油製品。同理飛機用油也可以生物油。不過由於生物油比較貴,未來石油不會」完全消失「,但用量可能很少。(實際上,用天然氣可以直接合成汽油,成本也不貴)


除去政治原因,從新能源發展尤其是頁岩氣革命上談談,今天實驗室的老闆正好講到了一點。
非傳統油氣(頁岩氣,煤層氣,頁岩油,緻密油等)的興起是大勢所趨,但是遠沒達到獨佔鰲頭的地步。有人分析稱這次油價持續走低是常規油氣與非常規油氣的戰爭,以中東為首的常規油氣陣營,越來越不能縱容以美為首的非常規集團的紅紅火火,因為這是他們潛在的很大的威脅。怎麼辦?扼殺在搖籃里。中東人的對策簡單粗暴也很有效,堅決不減產,我這幾十年的積累怕什麼,我這麼低的成本怕什麼,來,比比看誰最後GG~

於是帶來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油價狂跌,頁岩氣開發投資驟減,高校以及各科研單位里關於頁岩氣研究的funding也變得少的可憐(大哭,資助變少,如何是好!),各大公司的非常規油氣部門民不聊生,裁員不必多說,整個一個部門被quit的都不在少數。而在之前在頁岩氣上尤其熱情高漲的中小石油公司更是慘不忍睹。所以重點來了,有人會說,這個時候頁岩氣應該減產呀,都基本低於成本線了,還在熬什麼?熬,因為他們必須熬。油價大跌,對頁岩氣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是資金投入減少,尤其是銀行貸款,新井上得投入基本停滯,因為開採新井的剛開始階段是成本是最高的時候,基礎建設,人力投入以及未知的地下情況都是增加成本的因素,然後井到了穩產期之後,成本就會下降很快。所以為了cover之前開始階段的高成本或者還貸,現已穩定的井也不得不持續生產,即使油價持續走低,能撈回一點是一點,這個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油價低到不能忍後破產停工。


總之目前來看,這次低油價對頁岩氣產業的的傷害還是挺大的,個人覺得油價仍會持續走低,但是用不了太久,有一方徹底妥協(戰局已經比較明顯,非常規隊正在被「碾壓」中),然後新的秩序被建立,一方面傳統巨頭繼續佔據市場主導,另一方面頁岩氣元氣大傷,要不控制規模,要不埋頭研究直到出現顛覆性的技術來大幅削減成本。但是未來的頁岩氣革命仍會是光明的,因為它代表的是對能源獲取的新的途徑和思路,又有誰能拒絕如此美妙的革命呢?
原諒沒有數據,只是基於一定行業背景下的某個可能原因的非全面分析。有大神了解更深還望賜教~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企業能生產海上石油鑽井平台?
怎麼看待貴州遵義發現千億立方米氣田?
遠洋的鑽井平台離陸地那麼遠是怎麼輸送油出去的?
據說二戰中羅斯福早就知道日本要偷襲珍珠港計劃,那為什麼美軍不把放在地面上的450萬桶石油轉移位置呢?
油氣儲運工程的發展前景好么,這個專業怎麼樣?

TAG:經濟 | 油價 | 石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