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有沒有必要征蒙古?
問題起因,前二天和幾個明粉聊天,他們就說明成祖征蒙古,多麼多麼牛。
我就有幾個疑問?
1.當時征蒙古的意義是什麼,是否達到了戰略預期,如果說是徹底征服蒙古,那為什麼很快明軍又全線退回長城裡面,不要草原了?
2.當時的蒙古軍力是其巔峰期的多少成?我一直覺得,那個時候的蒙古應該估計都是老弱殘兵了吧,勝了也不能言用的感覺。
3.明軍巔峰期真能打過明朝期的蒙古軍嗎(不是元朝期),如果能打過,為什麼處了明成祖時還進過草原,後面就一直躲在長城裡面。
4.明軍的騎兵數量成規模嗎?
5.如果不打蒙古,打西藏或者日本,能打過嗎?
成祖北伐的戰略目的,是讓草原上的韃靼、瓦剌兩部臣服於明朝,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但這個目的顯然沒有達到。
經過洪武時期的多次打擊,蒙古人已經基本退出了漠南,對明朝邊境並不構成 直接威脅。成祖在靖難時期就與號稱「韃靼可汗」的鬼力赤(據說此人實際是瓦剌酋長)有交往。即位之初,明廷就放棄了東勝(鄂爾多斯高原)和大寧(老哈河沖積平原)等兩處補給困難的塞外據點,同時派遣使節去招撫韃靼、瓦剌各部,並在韃靼游牧地區建立了一些羈縻衛所,試圖用朝貢貿易的手段綏服蒙古,似乎和靖難之後國力未恢復有關。
但1408年(永樂六年)元順帝的曾孫本雅失里(此據《蒙古源流》)在韃靼稱汗,對明採取強硬態度,1409年更斬殺明使,又擊敗當年丘福的北征軍(丘福敗死那天是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也是這天,堪稱明軍倒霉日),成祖才不得不於1410年親自北伐。出師之際,韃靼已經內訌分裂,成祖先後在斡難河畔和貝爾湖東追擊、擊潰了韃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師阿魯台兩部,戰後。本雅失里投奔瓦剌後被殺,阿魯台遣使朝貢。
此後瓦剌馬哈木崛起,此時成祖對軍力頗具自信,決定發動「預防式打擊」,於1414年再次北征。這次可是跟瓦剌軍正面決戰了一場,明軍在烏蘭巴託附近擊退了據險而守的瓦剌軍,但並未追擊。戰前阿魯台曾表示願意來助戰,戰後卻拒絕朝見皇帝,成祖也只得加以安撫。
此後明朝邊境無事,瓦剌、韃靼繼續爭鬥,阿魯台佔了上風,並控制了兀良哈三衛(所謂成祖贈大寧給三衛純屬子虛烏有),逐漸從1421年起不滿足於與明朝貢貿易,開始襲擾明朝邊疆。導致已經年老體衰的成祖(1416年發過一場大病,從此開始服用「仙藥」)不得不再次開始北伐。但這時明朝的國力已消耗在營建北京、招撫諸番、征伐安南等大工程上,竟發生了戶、禮、兵、工等四部尚書合議反對北征的事件,結果戶部夏原吉、工部吳中下獄,兵部方賓自殺。1422年成祖北征呼倫貝爾,阿魯台遠遁,成祖走到呼倫湖以北,虜獲了他丟棄的牲畜、輜重後,回師痛擊兀良哈。
1423年七月聽說阿魯台又來犯邊,成祖緊急出發到宣府邊外(明軍北伐都在春天出師,七月出師是臨時起意的結果),結果收到阿魯台已經被瓦剌打敗的消息,只好把寧陽侯陳懋在陰山擒獲的一個蒙古酋長說成是韃靼王子,封「忠勇王」,作為韃靼來降的證據。
1424年成祖再次出師呼倫貝爾,又沒有捕捉到阿魯台,而且啥都沒找著,遂再次向東征伐兀良哈 ,回師時病死。成祖末年連續三次北征,可見其對殲滅阿魯台的執著與急切。
在發動北伐的同時,對於明朝的邊防,成祖一直是下令在現有的邊防據點加強防禦,沒有試圖恢復大寧、東勝等據點。宣德、正統兩朝延續了這一作法,同時不再發動大軍北征,只是出兵打擊逐漸南下游牧的兀良哈。直到正統十四年後,明朝在北邊的主要敵人才變成了瓦剌。
縱觀這五次北伐,明朝人號稱「五齣三犁」,大概是說前三次都有實際戰果。不過沒有一次成功擒獲韃靼、瓦剌首領,也就沒有實現戰略目的。要說原因的話,首先第一次、第二次北伐明軍都曾與蒙古首領正面交鋒,卻未能將其殺死或擒獲,使得韃靼、瓦剌兩部一直都有其自己的領導核心,兀良哈也長期被韃靼控制,這樣,明軍在漠北的行動始終得不到游牧部族的支持,只能靠大軍進攻。
而這也和洪武朝後期對蒙古的策略有關,1388年藍玉擊破北元汗廷後,兀良哈部南下歸降,被安置在近邊,但不久就叛歸北元。1391年傅友德、郭英和燕王曾出塞討伐兀良哈,但未能將其降伏,之後也不再努力。籠絡游牧部落是個長期工程,唐廷從629年北伐東突厥獲勝,之後設法羈縻突厥、薛延陀、回鶻諸部,經過多次用兵均獲勝利,到649年終於消滅車鼻可汗,直接統治漠北。中間花了20年的時間。之前還有隋朝羈縻啟民可汗的經驗。而明朝之前只成功籠絡過附近可以駐軍的關西七衛的蒙古人,對羈縻漠北部落殊無經驗
第三、五次北伐的目的,是在呼倫貝爾草原一帶捕獲阿魯台,但阿魯台知道自己不是明軍的對手,每次都提前遠避。這樣來看,明軍在軍事上雖然是佔優勢的,卻從來沒有完全實現戰役目的,也更沒有完成戰略目的,可以說是力有未逮。
話說起來,明軍每次都是二十萬以上的大軍行動,饋運糧食是非常困難的,雖然威力十足,事實上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自由活動」(可以類比一下eva的電池)。藍玉那次奇襲貝爾湖,已經算是個奇蹟了。
至於為何成祖末年一個勁兒的打擊韃靼而非瓦剌,一是當時侵擾邊境的就是韃靼和兀良哈,而非瓦剌,二是如和田清所說,韃靼畢竟是蒙古大汗的「正統」所在。當時的蒙古貴族(明朝所稱的「韃靼」)和瓦剌貴族是把彼此視為兩族的。成祖大概也知道這一點,所以要先殲滅韃靼而後快。
==================
至於元成宗鐵穆耳即位時搞出來的元版「傳國璽」,那東西在宋哲宗時曾出現過一個「宋版」,卻被徽宗棄置,到了明朝,連偽造都沒試過,可以說在華夏政治文化里已經沒多大影響力,更多地在蒙古人中還有些號召力。永樂時期的傳國璽是由大汗本雅失里的手裡落入瓦剌部的,但成祖後期三次征伐的都是阿魯台,他沒有傳國璽。所以這個解釋的解釋力是不足的。朱棣的失誤不是說沒必要征討蒙古,而是這位馬上天子熱衷於把蒙古、尤其是太師阿魯台當副本來刷,只知道上去狂揍一頓,揍完了過幾天再跑過去揍一頓,也不知道說扶持個親明的蒙古政權,或者直接在草原設置州府,哪怕扶持一個在蒙古內部的搗亂鬼啊。
而且尊敬的永樂汗似乎是跟阿魯台有仇,只瞅准了控制蒙古本部的阿魯台一個人刷,對瓦剌部只遠征了一次,對盤踞新疆的察合台、窩闊台後裔不聞不問。造成的結果就是,被明軍打成稀泥糊糊的蒙古本部被強大的瓦剌取代,新疆一直到明朝滅亡還牢牢掌握在察合台後裔手裡。
所以說雖然明史誇讚朱棣時期「遠邁漢唐」,但除了這一句之外,再沒有什麼人說朱棣的作為能超過漢唐了。
而且話說回來……
朱棣朝貢國的數量是靠鄭和下西洋主動威脅利誘而來的,光被鄭和武裝入侵當犯人一樣抓回國的國王就有三個。這種朝貢,不是朝貢國主動跑來的,而是被嚇唬來的。不像漢朝和唐朝,搞掉了匈奴和突厥後,躺著等別人來朝貢就行了。要是朱棣能有種把刷阿魯台的勁兒用在新疆,把也在攻略新疆的帖木兒當阿魯台一樣刷哪怕一次,朱棣就能和漢武唐宗並列了。
永樂八年至永樂二十二年,成祖五次北征,稱作「五齣漠北,三犁虜庭」。
首先說結論,有沒有必要。我覺得有必要也沒有必要,有必要的是打,沒有必要的是像成祖那樣打,以至於最後造成的那麼多次的打。
首先是元朝雖然短暫,但畢竟做過正統許多年,被趕回漠北後仍有一定的實力,所以蒙古部落是最有想法且於當時是最有實力窺伺神器的勢力,明代大部分時間也是受到來自蒙古部落的威脅和騷擾。可以說前三次北征,還是對邊境的安寧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的。獲得了一定時間內邊境的安寧。
永樂八年(1410年),第一次北征,迫使蒙古本部的韃靼稱臣納貢;永樂十二年(1414年),第二次北征,重創蒙古另外一部瓦刺;永樂二十年(1422年),第三次北征,打敗蒙古 兀良哈部。後兩次就基本沒什麼戰績了。這裡就可以顯然看出來了,顯然結果是稱不上五齣三犁的,只能是稍有斬獲。
這裡就要說沒有必要像成祖那樣打。第一是,人員太多,人員多,後勤就難,機動力就差,而且又是皇帝親征,軍隊的機動性再降一層,打蒙古,沒有機動力那就只有吃灰,人家知道正面打不過你,便不與你正面決戰。遍觀五次北征,大部分時間都是追擊,然後沒追上。這樣的仗勞民傷財還難出成績。第二是打完後該怎麼做,雖然有第一點在,但是明成祖還是威震了蒙古諸部落的,但之後的政策並未側重於籠絡控制蒙古,這才造成了韃靼的降了叛,判了降。當然也有第一點造成的原因,蒙古的中樞沒有打掉,想要進而籠絡控制確實是很難。
成祖的北征,一是韃靼對明的強硬態度不得不打,二是成祖恰好需要這個勝利來鞏固統治。而成祖親征的原因,一是在太祖時期,主持北征的就是他,二則是為了遷都造勢,燕地是成祖的龍興之地,地理位置又好,成祖對其的控制力又強,而建文諸臣又蹈死如歸的反對成祖,所以成祖的遷都是勢在必行的,這多次的親征,對遷都的幫助確實是極大。
所以說成祖有其打的必要,對大明來說,也有打的必要,只是成祖打得不好而已。
打五次沒有必要。很大一部分原因,朱棣喜歡打仗。
不是有沒有必要,而且如何。
在後世開掛看當年,老四的眼光還是不怎麼全面的,跟秦皇漢武隋文還有李老二還是差一些的。
有文事者,必以武略濟之。反之,武功再強也要基於文治。
如漢對匈奴,唐對突厥,單純從整個時間戰役對決來看處於劣勢,城下之盟不在少數,而最終都能將對手遠逐西方。近的如曾文正公屢敗屢戰,然最終能平定叛亂。
最終勝利與否在於戰略目標是否達成。好的戰術執行利於戰略達成,但絕不意味著最後的結局。如何理解?比如說中日戰爭,石原莞爾策劃的九一八事變不可謂不成功,簡直是順利得有些錯愕了;而後,日本國內輿論向著鯨吞論的方向上一發不可收拾,這與石原的蠶食論完全相悖。石原算是日本少數有戰略眼光的人了,試想日本若在東北耕耘個二三十年,第二個台灣戰略達成後中國還有多少反抗之力?
再比如戰略失誤的例子,宋對遼、對金。實際上宋遼自檀淵之盟後十餘年幾無戰爭,宋得名遼賺利,攜手壓制西夏也很有餘力,遼國也在「文明」路上遠走越深,而宋倚金滅遼後便是靖康之亂,倚蒙古滅金後便置身於火線最前沿。實際上無論南北宋,戰役勝利不算少,宋朝軍民也可以稱得上華夏史上最具血性的一波了;最終的覆滅其中固然有外部因素在,然自身上講問題大多應是出在國家大略上罷。
明朝武力厲不厲害,那是必須的。雖有明英宗土木堡之變被俘,不過換個皇帝而已,文臣集團已足夠強大;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官僚機構最終壓垮大明。明滅滅在財政,在吏治,更深的在於官禍,「心學」(修行在個人啊),可稱為是文亂。
所以回到問題上,明朝騎兵成建制的是有的,打蒙古韃子是綽綽有餘的,即便萬曆三大征時朝廷頭疼的也不是怕打仗而是錢啊錢。朱老四能打得過蒙古人又如何?畢竟不是打贏了。
沒有必要。五次親征,消耗戰。並沒有什麼戰果,最後老命還丟了。勞民傷財,國庫空虛。
沒必要。蒙古韃子完全可以交給明教解決。
如果不打蒙古,就沒什麼地方玩了,新疆、西藏對於成祖來說,太遠,不太喜歡。
至於日本,在元盛世時期就去過一次,也是黃金家族百年遠征的唯一一次失敗,是敗給了大海、颱風。所以成祖也沒興趣填海了。(但是他又讓鄭和下西洋,難道不算是另一種征戰嗎?)
推薦閱讀:
※《臨高啟明》一書中對明代社會政治的描寫可靠嗎?
※為什麼明朝初期不能像唐朝那樣徹底打敗北元呢?明朝也收復西北產馬地,明初軍隊戰鬥力不弱啊?
※為什麼中國極少發動對外侵略戰爭?
※為什麼說張居正是第一宰相?
※太平天國運動中洪秀全是一開始就有很大野心要推翻清朝統治 還是時勢造就了太平天國運動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