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太空大炮沒有實用化?

先在赤道附近修建軌道支撐結構,再搭建真空管道,使用電磁加速,出口高度10-20千米以上,高仰角,這樣讓載荷在遠點以很小的Delta V入軌,載荷一開始可以很小,隨技術的發展逐漸提高加速末端的高度和速度,以及載荷質量,是否可以逐漸收回成本?以及滿足將來大規模太空生產(原材料運輸)的商業需求?如果現在不現實,那麼為了使成本能和現有運載工具競爭,需要滿足哪些必要條件?以前哪些製造超級大炮的先驅能給我們什麼教訓?謝謝(也不知道以前是否有人問過,反正問了再說吧)


出口高度10-20千米以上

那話怎麼說得來著,工程上你(有些時候)可以拿長度和寬度不當事,但哪個敢拿高度不當事分分鐘糊一臉結構廢墟……
還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工程上沒事盡量別用公里做單位,造價和結構分分鐘用圖板糊你一臉石墨渣子……

如果你要是說吉拉爾德·布爾博士……他那炮是米級的……
如果你要說中國當年搞的640反導大炮,那炮長度也是米級……


都造這麼高了不如直接太空電梯了


在赤道附近修一個超過珠穆朗瑪峰兩倍高度的人工建築,可預見的未來內不現實。


誰會無聊去作價值那麼貴的東西。有太空大戰?


而且有沒有可能精度不夠?衛星回收都要在開闊地帶,20、30公里左右的誤差距離


推薦閱讀:

用火箭專門為空間探測器運送燃料,在太空組合提高探測器的燃料攜帶量,提高空間探測器的速度和航程是否可行?
「載人登陸火星」在化學能動力時代是不切實際,甚至可以說是戰略欺騙嗎?為什麼?
天舟一號釋放的立方星有什麼用?
5歲的兒子問我什麼是黑洞和蟲洞,兩者有什麼區別?
太空探索的意義是什麼?

TAG:自然科學 | 物理學 | 交通 | 太空探索 | 航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