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監察制度那麼嚴格,但是還是有那麼多貪官?
RT?朱元璋的反腐敗指定的監察制度如此嚴格,然而還是有很多貪官!這是為什麼?
~
我曾經回答過一次類似的問題,結果因為「不宜討論的政治內容」而被知乎刪掉了,我就重新說一遍,再把一些上次沒說的稍微扯遠些。至於那個被刪掉的,我唯一一個被 @蔣笑笑 女神 @王諾諾 女神和 @梁邊妖 男神都贊了的回答,這賬,咱之後再算。
簡單來說就是源於集權體制監察制度的失效性。
問題出在哪裡呢?
普通官員是文官,監察官員也是文官,所以監察制度就是文官集團內部的自檢檢查,依靠道德自律性嗎?
舉個栗子,每到王朝後期時土地兼并現象就格外嚴重,例如明嘉靖朝,全國3%的土地都是內閣那幾個哥哥的。可所有官員都是地主階級,都是土地兼并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依靠文官集團本身來抑制土地兼并的趨勢是不切實際的。
依靠文官集團自身是不可能處理好這些問題的,於是就要有一個凌駕於文官集團之外的強有力的力量來清除隊伍里的那些腐化分子,就是皇帝。所以我們這才看到了歷史上皇權不斷擴大,中央權力不斷擴大的現象。
所以中國歷史就有這麼兩個趨勢,一是皇帝的私人顧問組織經常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國家的正式行政機構,比如內朝、尚書、內閣、軍機處,二是中央的巡視機構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地方的正式行政機構,比如刺史、巡撫。
皇帝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於是就要借用宦官集團或外戚集團的力量,這兩個不屬於正常執政系統的集團以不正常的方式參政,就會造成整個政治的混亂。
凡以上所述都是歷史上皇權不斷擴張的結果,而皇權不斷擴張正是官僚系統無法解決自身問題的結果。所以我一直說中國古代的這套政治體制本身就是不自洽的,這才每隔幾百年就出bug崩潰一次。
關於「自洽」這個概念,在我上個回答的評論區里引發了較大的爭議,我都看過了,但就在我修改答案準備統一回復時……………………回答被刪了,於是我不知道被多少人當成了逃兵,真想在這裡把你們都圈回來。。
我所言的「自洽」是指一個制度不會因本身的巨大缺陷而隨著時間變化逐漸失衡,只要社會不變這套制度就能長時間用下去,比如目前美國三權分立制度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套「自洽」的制度。
關於自洽概念的巨大爭議多由我這句而來,很多人說我在衡量一個體制自洽與否時採用了雙重標準,因為我國的朝代延續了三百多年,而美國建國至今也不過兩百多年。所以我要多解釋一下,當我們判斷自洽與否時,我們更多的是就這個政制模型本身進行評估而作出先驗性的判斷。
比如中國朝代在開國時大都政治清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政治腐敗、土地兼并等現象就會越來頻發,最後這個王朝會被看作失去而天命而被推翻。反觀美國,立國二百多年除了幾次主觀地對體制進行調整外,整個政治架構沒有巨大的變化,到現在了也沒有將因體制失衡而使整個國家陷入混亂的跡象不是?
這在我們評估政制模型時就可以預言到,中國古代從底到頂的政制架構是 平民——士紳階層——文官集團——皇帝,全部權力最終歸於皇帝一人且沒有釋放處。美國則是 地方——聯邦,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權力相制約環環相扣歸於平衡。關於中國古代國家架構模式的缺陷,有興趣的可以去看金觀濤老師的《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在書中對此有很精彩的論述。
我們回到正題,在以上的論述中,我們把明朝貪官泛濫的原因歸結於集權體制監察制度的失效,所以朱元璋的嚴打只不過是運動式打擊腐敗,固然能使官員一時噤若寒蟬整頓官場風氣,但終不是長治久安之道,稍一放鬆便會反彈地更加嚴重。
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完善整個體制,有人說體制不是萬能的,這話當然完全正確,再好的體制沒有人去自覺地執行也是白費,這一點我們已經在歷史中獲取了足夠多的教訓。但我認為,一個健全的體制至少能提高官員作姦犯科的成本,使每個人都可以各盡其責而不暴露出心中惡的一面。一個壞制度會使好人變成壞人,而一個好制度會使壞人變成好人。
私以為,這,便是法制相對於人制的進步意義。
~樓上有人提到了,主要是因為官員俸祿低到荒謬可笑的程度,基層衙門的辦公費用都湊不齊。不貪怎麼養家糊口?
洪武大帝為防官員斂財,搞了個「定額主義」財政制度,規則苛細,且不容後世更易。「我國家賦稅已有定製,撙節用度,自有餘饒,使民得儘力農桑,自然家給人足,何事聚斂也。」「凡我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完全沒有考慮過經濟規模擴大、通貨膨脹等等問題。
在老朱的素樸理想中,只要大家都省吃儉用,國家就富強了,人民就幸福了。他要是個農婦,倒是持家有道。
理想主義者拯救世界,理想主義者毀滅世界。監察制度再嚴格,監察的被監察的也都是人,人性如此,制度頂什麼用。一廂情願要扭轉人性的制度,無一例外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不用舉例了吧。
老實說哪個朝代貪官都很多。。尤其是末期的時候。。所以我以為這個討論不宜考慮萬曆後期及以後。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八八同志在一開始設置的制度上就存在根本性問題,如已經有人提到的工資太低等問題外,還有就是財政體制先天不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剝削效率過於低下。。更在於成祖以後政治格局的變遷。。士紳權力的不斷伸張以及由此帶來的皇權的反噬。。二者的彈性對抗使得明朝各種貪腐主體粉墨登場。。說起來雙,一方面是文人集團的大肆兼并,另一方面是皇權的延伸產物,太監的大肆搜刮。。兩者一般都被稱為腐敗。。雙方對於權力的爭奪也充分反映到了對於民間的大肆搜刮上。。
無論是按照現行法律,還是按照當時的道德要求法律要求……明朝都是一個從制度上早就貪官的王朝。(極個別海瑞之流例外,真的特別敬佩這些例外之人。
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明朝的官員工資太低了,當時一名縣令的年薪是三十六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年薪兩萬出頭。
同時,這樣一位縣令需要僱傭至少兩個幕僚協助處理政務,需要支付整個縣衙的運行經費。明朝一個縣吃財政飯的有數百人,朝廷認可的有品級官員只有三名,縣令,縣丞以及主簿。有編製的胥吏只有十幾人,其他人要吃飯,要幹活,錢從哪裡來?
嘿嘿……
不貪污,運行不了一個衙門。
這成了幾乎當世「公理」
當然,這是為公。至於加派徭役賦役之流的東西順便公私兼顧,那就更多了。明朝的監察制度放在現今我國,叫「黨內民主」,換成成語叫「監守自盜」。
1. 明朝官,權力大,收入奇低,貪腐的剛性需求極為龐大。官員若是不貪腐,基本工作開支都無法維持,怎麼能不貪?
2. 官員洗腦太弱。老子寒窗苦讀數十載,背井離鄉給你打工,你丫給我的工資還不如買菜的。過手銀錢白花花,伸手也沒人捉,不伸手還會被排擠,怎能不伸?
3. 反腐只打老虎不打蒼蠅。歷代反腐都如此,除了官員本身就富得流油的宋代,其餘朝代一反腐就是抓大的,小的不管。我是皇帝,你說有幾個貪官污吏我可以接受,你說我整個政權都腐敗了,對不起,誹謗朝政抓起來!
4. 有了以上三個條件,以第一條為破冰之旅,有了開頭就沒有結束了。呵呵呵
說起當今社會,現在的信息社會,來自各方面的監督,監察不會比明朝時遜色.
那麼你認為現在的國內官場如何?
題主邏輯顛倒了。
貪腐才是常態好嗎!
朱元璋搞得那套根本就是奇葩好嘛!
結果朱和尚一死,就慢慢回歸常態了。
俸祿太低,根本養不活一大家子人,君請看兩袖清風硬海瑞,都過的什麼日子啊!
我要說的是,明朝官員的工資真的是太低了,低到你不得不去貪污
朱元璋很是勤政,而且制定了各種超級牛逼的規章制度,凡是都想的很是全面,以便自己的朝代可以長久的走下去,他認為,哪怕自己的子孫都是豬,只要按自己的規章制度去執行,也能高枕無憂,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偏偏是工資這裡出問題了,不知道是不是個BUG(真的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老朱說「為官者既受朝廷重祿,尚無饜足,不肯為民造福,專一貪贓壞法,亡家果可怨乎?」),其實一開始工資還算夠用的,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以及汽車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抱歉,說順了。。。。。)官員的工資卻似乎被明朝皇帝忘在腦後了。但是官員需要養家糊口啊,發展下線啊(是這麼說的吧?)找人幹活啊,這都得自己花錢。最!重!要!的!是:明清時代納一個小妾不會少於百兩銀子。(嘿嘿,包二奶自古以來就很費錢的有木有?)家族人口基數大了,錢就更不經花了哇。
還有一說,就是明朝後期國庫空虛,連軍餉都發不起了(這麼一說,對官員夠優待了啊)
因為明朝公務員工資太低,監察制度是嚴格但漏洞非常大。看看明朝著名清官海瑞是如何家徒四壁的。經過科舉的官員們寒窗苦讀數十年最後還是家徒四壁。如果一個百姓擁有土地,怎麼也能過得比官員好。貪腐被發現了可能人頭落地,但大多數人都是一輩子沒被發現,更何況監察的官員本身也是人,也加入到貪腐隊伍形成聯盟。這就是一個永遠無法堵上的制度漏洞。對於有慾望的人來說,一塊蛋糕放在那裡,你不吃就被皇帝吃光了,所以官員們形成聯盟與皇帝進行博弈。皇帝抓貪官是維持帝國良性發展,而有時候放任一些貪官也是帝國秩序維持的需要。貪官不是明朝多,是歷朝多,天朝也多…資源永遠掌握在某幾個勢力之中,他們之間相互博弈維持了帝國中各個階層的利益關係。只要將一碗水端平,誰還會在乎誰是貪官。當然,百姓永遠要罵,永遠不滿意,因為博弈過後他們的資源永遠最少。
好奇的是。。。樓主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呢?監察制度和有無貪官無關啊
低收入高風險,貪是死,不貪也是死,為什麼不貪?
其實各個朝代貪官比例是差不多的,只是朱元璋熱衷反腐,所以看上去明初貪官多一點,畢竟開國皇帝沒有經驗,有些天真想法要嘗試,也是可以理解的,封建制度下,那是制度性腐敗,制度不改,無法根除,可是一旦改變制度,王權就有削弱的危險,所以成熟的封建社會下,一般是很少這種現象的
明朝滅亡也不是貪官多,封建王朝多亡於天災引起的農民起義,如果加上外族入侵,那基本是死定了的,李自成老家都吃樹皮了,這不是貪官剝削,太旱了,有粥吃他們就不會起義
秦法如此牛逼,卻二世而亡。法不是目的是手段,或者說是刀,要看刀在誰的手上砍得是誰。
如果輕視了人的塑造,再好的制度也白搭。因為只要權力可以尋租,那麼就會被用來尋租。官員的權力以及其稀缺性使得其可以使用其權力來獲得利益,那麼就不可避免的會想辦法追逐這一利益。另外明初的官員待遇很差,不拿一點佔一點的話比較難生存。不能讓人十年寒窗最後還不如當一個農民來的輕鬆自在逍遙快活,而且還比農民要窮苦吧。
老朱這樣做無非就是一個目的,中央集權。他防腐不是監管做得好,而是打碎官員的權力,確定自己的至尊地位。你說國君如此,底下的人能不是這鳥樣。而且苟政猛於虎,太嚴厲會產生反效果。
推薦閱讀:
※請問極端天氣亦或颱風天點外賣的人是什麼心態?
※國內有類似香港的強颱風預警機制麼?
※學校中存在「教師的子女學習很差卻可以進入實驗班」的現象是否公平?
※為什麼說「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