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利用海洋微生物改變環境的實際例子?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潛入蔚藍,更多關於海洋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在1989年油輪Exxon Valdez號在阿拉斯加泄漏了大約3800萬加侖的原油。。。這在當時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泄漏事件(現在已經是第二大了)。這次事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多大?在15年後還有paper源源不斷的發表,專門研究這次石油泄漏對於生態的長期影響,你們體會一下。

廢話不多說,世界都在看美國怎麼清理這個爛攤子。結果科學家們擼著袖子上了。他們發現微生物降解是個非常好的方法,因為在海水中能培養出快速降解石油的微生物。不過大家都知道阿拉斯加很冷啊,於是又有很多人去研究低溫下微生物的石油降解機理。

這樣還不夠,科學家發現這些微生物一開始吃石油好開心,慢慢的就不怎麼吃了。為啥呢?原來是因為氮等營養元素不夠。於是他們又去添加化肥,讓這些細菌重新開心起來,開始快速生長。細菌大爺還挺不容易伺候的。。。

後來在2010年,終於EXXON甩掉了第一的帽子,因為墨西哥灣石油泄漏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泄漏事件。研究發現有一種新的能降解石油的細菌在此次事件中瘋狂生長。美國政府想再次利用微生物進行清理。為了促進原油變成更小的油滴,他們在沒有完全評估好的情況下,向海里撒了很多很多detergent,就是類似於家裡用的洗碗液一樣的化工製品。結果現在發現,detergent可能對環境有更大的毒害作用,而且有些微生物反而不吃石油,開始吃那些detergent了。更糟糕的是,原本浮在海面的石油迅速下降到了海底,那裡溫度很低,反而更不利於石油降解。


樓一提到了對石油的降解,事實上在之前的一段時間老闆給的任務就是通過對產甲烷互營烴降解菌生物信息的分析來進一步了解其機制,確實,微生物對石油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而來源於海洋微生物,用於改變環境的,我以幾個不同的關鍵詞:sea organism,ocean organism,organism environment在資料庫NCBI上搜索,發現真正關於利用海洋微生物來實際改變環境的例子貌似不多

因為將某一些菌或者某一種菌用於另外一個環境並需要它大量繁殖改變環境的話,事實上大多數情況它是不生長或者生長不旺盛,尤其是海底的一些古菌。所以除了用於本身自身生長的環境海洋外,用於其它地方主要也是獲得相關的基因資源。有很多文獻報道,一些特殊耐性的菌從海洋底部污泥,海底火山口或者直接去特定地方海水,這些細菌大多具有特定大耐性,比如耐鹽,耐高溫,甚至我看過有文獻報道從海水中篩選出了一株降解纖維素的菌。

而且很多細菌和古菌是共生的,環境中的微生物有99%是不可培養的,所以真正應用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起碼國內的科研工作者還得努力。相關的可以關注青島海洋所,中科院微生物所一些研究...


最多的可能就是石油降解菌的應用了;另外,耐鹽菌的大多來自海洋,被廣泛應用於含鹽廢水處理。


一樓說過的處理海上石油污染
近海岸出現的赤潮問題
污水排海工程實際上也是利用海洋微生物降解
還有現在有培養海水中具有耐高鹽度特性的微生物處理陸地上的污水


推薦閱讀:

從外貌、氣場上看,哪些海洋生物的氣質像人類社會中某一身份的人?如皇后、歌女等?
在現實中能看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樣的海洋發光現象嗎?
為什麼深海生物有很多長相可怖?
我們是否應該抵制海洋館?
為什麼海洋里沒有出現巨大的生物 比如體長超過一公里,十公里,一百公里的巨型生物?有什麼生物規則嗎?

TAG:微生物 | 海洋生物 | 海洋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