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盛唐」、「如果這是宋史」、「明朝那些事兒」,哪套書的寫作水平最高?為什麼?
似乎讀者對「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 評價最好,若把「血腥的盛唐」(王覺仁) 和「如果這是宋史」(高天流雲) 加上,在寫作水平上 (尊重史實、文筆流暢、不乏幽默) ,你覺得應如何排序 (從高到低) ?另外,「明朝那些事兒」有兩版,一版是七冊,另一版是九冊 (增補) ,請問哪一版質量稍好?
&<&<明朝那些事兒&>&>從天涯開始連載,十年暢銷,之後跟風之作無數,但個人之見,無一能與之比肩。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很多人學到了當年明月的幽默與風趣,知道了怎麼寫能讓歷史讀起來不再那麼沉重。然而有時候卻顯得過頭了,反而變得戲謔,輕浮。
而實際上呢,當年明月的文字里自有著一種情懷,有著他對歷史人物的尊重。失去了這份尊重,所有的風趣都失去了根基。
所以即使&<&<明朝那些事兒&>&>里有很多地方為人詬病,但仍舊是瑕不掩瑜。
銷量就是群眾的投票,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明月寫的是明史,內涵卻超越了明史。
作者:張雨
鏈接:有哪些「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例子? - 張雨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里的這段話對歷史相似做出了解釋,說到底,歷史的相似是因為人性的弱點是不變的,自私,貪婪……
文末有彩蛋。
現在我來告訴你,以史為鑒,是不可能的。 因為我發現,其實歷史沒有變化,技術變了,衣服變了,飲食變了,這都是外殼,裡面什麼都沒變化,還是幾千年前那一套,轉來轉去,該犯的錯誤還是要犯,該殺的人還是要殺,岳飛會死,袁崇煥會死,再過一千年,還是會死。 所有發生的,是因為它有發生的理由,能超越歷史的人,才叫以史為鑒,然而我們終究不能超越,因為我們自己的慾望和弱點。 所有的錯誤,我們都知道,然而終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點,不能改的,叫做弱點。 順便說下,能超越歷史的人,還是有的,我們管這種人,叫做聖人。
論據1、
元元順帝時淮河沿岸遭遇嚴重瘟疫和旱災,對於元政府來說,這個比較簡單一點,反正餓死病死了就沒麻煩了,當然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皇帝(元順帝)要下詔賑災,中書省的高級官員們要聯繫糧食和銀兩,當然了自己趁機拿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賑災物品撥到各路(元代地方行政單位),地方長官們再留下點,之後是州、縣。一層一層下來,到老百姓手中就剩穀殼了。然後地方上的各級官員們上書向皇帝表示感謝,照例也要說些感謝天恩的話,並把歷史上的堯舜禹湯與皇上比較一下,皇帝看到了報告,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於是就在自己的心中給自己記上一筆。崇禎三年(1630)西北災荒,派下去十萬石糧食賑災,從京城出發的時候,就只剩下五萬,到地方,還剩兩萬,分到下面,只剩一萬,實際領到的,是五千。
想一想這樣截留的現象現在沒有嗎,換個馬甲你就不認識了?
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截留工程款)
蘿蔔招聘,招考黑幕(截留機會)
……
結論
歷史的相似因為人性的永恆
什麼,你覺得你能超越人性?請看
看完童瑤詐騙後,不相信知乎大 V 的回答了怎麼辦? - 張雨的回答
朱祁鎮被俘虜後監國的朱祁鈺當了皇上,然後廢掉了朱祁鎮的兒子,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不接朱祁鎮回國,後來朱祁鎮回國後又對他形同軟禁,無所不用其極。
換了你,也不可能比他做得好,因為價碼是 整個天下。
對一個巨大的挑戰性問題,回答正確與行動正確並不是一回事。
但是畢竟時代在進步
所以我們還是要像當年明月說的那樣
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彩蛋
http://www.ysx8.net/yousheng/down16858.html
這是我聽過的最全的《明朝那些事兒》有聲小說,木成播講,美中不足的是裡面有插播的廣告。
可以下載後裝在手機里聽,超爽。
劉紀同和王更新的有聲小說都不全
如果哪位發現更好的版本,可以在評論里留言。
感謝閱讀
明朝那些事兒肯定是最好的。
文筆平實但運用得恰到好處,能在平凡處起高度,拉起人們的閱讀慾望;故事整體層次結構很好,故事主線與人物內心路程交錯進行;極為擅長立人,在他的筆下,歷史人物彷彿活在你的身邊,歷史故事似乎一幕幕在你眼前上演;特別是能高能低,在很多篇幅上讀起來熱血澎湃。
關鍵是:三觀太正!
如果這是宋史實在是太差了……
全篇基本就是宋史的簡體版翻譯,自己的加工創造又失之於史實,有一種沒有幽默細胞硬要說往幽默上靠的硬傷。
還有諸多啼笑皆非的烏龍翻譯,基本上將作者古文功底一塌糊塗的缺點表現得淋漓精緻……貌似「魔術紅茶貓」有個回答提到過。
就寫作水平來看,明朝那些事兒最高,而且自始至終,大氣、渾厚、悲憫的內核風格一貫而成。
血腥的盛唐和如果這是宋史都可以看的出濃濃的模仿痕迹。但血腥的盛唐屬於東施效顰,雖然模仿的不好,卻還是人樣。如果這是宋史就成了畫虎不成反類犬。
兩部書共同的特點是虎頭蛇尾,血腥的盛唐自唐憲宗之後趕工跡象明顯,但好歹主脈絡還在。
如果這是宋史則是從宋仁宗開始,基本就沒了主脈絡,很多伏筆寫著寫著就斷了,很容易不知所云。南宋部分尤其如此,看後三個月再一回想,岳飛死後還有什麼事?能記住的人恐怕不多吧。明朝那些事兒寫的不錯,血腥盛唐沒看過,如果這是宋史非常差,不建議購買甚至閱讀。
《明朝那些事兒》>《血腥的盛唐》>《如果這是宋史》
文筆上血腥的盛唐最好,時而波瀾壯闊時而娓娓道來,時而充斥著作者的深情,特別是寫唐玄宗後期的部分,當年明月寫的更輕鬆活潑,如果這是宋史…作者幽默和激情都沒有,卻強行加感嘆號的架勢真是很煩
只看過明朝那些事兒和血腥的盛唐,就嚴謹而言,個人認為血腥的盛唐比明朝那些事兒好很多,明朝那些事兒的主觀性很強,作者往往把自己的推測和史料混為一體 ,而血腥的盛唐要進行推測時大多會有明顯的說明,並且會把推測的依據過程也一併說明。不過也因此明朝那些事兒的趣味性更強,從而獲得了大批的讀者,然而我是不太喜歡明朝那些事兒濃濃的中二風。所以總體上我認為血腥的盛唐比明朝那些事好很多,血腥的盛唐適合那些對歷史有一些了解,並且願意自己去思考分析歷史的人閱讀,明朝那些事兒適合做歷史啟蒙讀物。
若論感情,《明朝那些事兒》字字悲歌,我不認為有能比其情深的
僅從歷史考據方面看,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多次引注正史,並且對歷史存疑之處有自己的分析,當年明月對自己反對的歷史觀點能夠從觀點形成動機(這個很重要,需要結合歷史背景,是歷史又不僅僅是歷史)和觀點自身邏輯及時間線、地點等進行反駁,有理有據。
而《如果這是宋史》對正史的引據很少,且對作者反對觀點的質疑不夠說服力,讀起來難免有牽強之意。
從這點看,前者顯然是強於後者的,至於敘述的幽默性,兩者不分伯仲,但是畢竟是歷史,幽默性還是要讓位於歷史的嚴謹性。
唐史這本沒看過(為啥一直對唐史沒興趣呢?,我也很奇怪)
封皮上的推薦語就不說了 要不然又有人會說為了炒熱書出版商隨便亂寫上哪個名人講過這句話,但實際莫虛有。那麼個人經歷應該相對真一些吧。
我們看看當年明月的簡介
明朝寫的很好看 與我大有裨益 初中的時候看的是我對歷史興趣的啟蒙
其實這一類文學作品不得不提的是大秦帝國 這就是一篇史詩的復現 金戈鐵馬萬里山河躍然紙上 不可不看
我個人覺得增補版的好一些,因為身為非專業學者,我們大部分人對於書中所描述的地理位置,特殊器具等不常接觸的東西並不敏感,以致有些地方僅通過文字講解並不能使我們了解它們的精妙之處,而增補版的圖表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點
我是聽的聽書版
血腥的盛唐雖然寫的沒有明朝好,但強烈推薦大悅茶館講的[話說唐朝](其實就是血腥的盛唐語音版),講的詼諧幽默,把和明朝的差距都講上了.
新宋比如果這是宋史好
看如果這是宋史講趙匡胤的部分,那個時代的血腥氣真的很濃啊…
正在看如果。
其實是很想了解關於宋朝歷史的細節的,但講真越來越有點看不下去。作者很多觀點過於牽強,且經常會前後矛盾,敘事手法上又過於平鋪直敘,雖想要模仿那種幽默筆法,但效果實在不能算佳。重要的是缺少明朝里那種大氣的,超越了歷史本身的歷史觀。
所以我到底還要不要繼續看下去呢?
明朝那些事最好吧。基本人作者的觀點,個人還是比較認同的。
明朝那些事很不錯,像前面同學說的作者有真情在裡面,同時內容兼涉文史哲,裡面出現了很多文學家及哲學典故。血腥的盛唐不論謀篇布局還是作者知識儲備都比之遜色不少,書中有些內容是史料不加選擇地簡單羅列,並且解釋得略顯生硬。宋朝那個沒看過。總體感覺這些書作者自己的臆想推測成分太大,還是先看二十四史里相關朝代的書籍更好些。
另外兩部我沒看過,不過就明朝那些事兒來看,我感覺作者還是非常靠譜。
作者顯然非常熟悉明史,這書不能當小說來看。
另外其歷史觀還是比較正的。
借題主的雞下個蛋,不好意思——
想請問一下諸位,陳羨的《縱橫十六國》和《悠悠南北朝》怎麼樣?
煩請不吝賜教!
推薦閱讀:
※古代皇帝畫像可信度有多少?
※中世紀溫暖期時宋朝為何出現了嚴寒?
※為什麼說宋代時期藝術市場的發展很成熟?
※宋朝為什麼沒有出現大商幫?
※除了現代以外,宋朝是否你嚮往的朝代?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