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好在哪裡?為什麼該片會以如此快的速度火起來?
中國的紀錄片水平並不差
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一批願意投身於此又身負絕技,博學多才,百折不饒的人。而之前的作品《俺爹俺娘》,《鐵西區》,《林昭》等等紀錄片都有著相當不錯的質量,至少在中國影視學/影視學院的紀錄片課上,給予了老師們足夠的可以自豪的本錢。
- 風格創新。這部片子多少還是有07年BBC的《美麗中國》的影子,那部片子能把工業化的中國拍得充滿了田園牧歌的芬芳,表達了這些東西慢慢消逝的憂傷,相當成功。達到外國人看到驚嘆,我們看到驚訝的境界。舌尖的成片風格多少有點類同,劇組同樣深入到原生代地區,對食物製作流程的進行了細緻平和地描寫,解說詞都超越了過往類似紀錄片的解說介紹範疇。秒殺了無數地方台和央視那種劇組到一個地方,一個半懂不懂的主持人找一個自以為是的老店,自我陶醉地嘗了兩口,開始blablabla不聽的說明文影像化產品。
- 製作精細,前期人員一大批,帶著一大堆裝備輾轉大半個中國,採集了成千上萬個小時的素材。最後給後期人員剪成十幾個小時,聽起來就夠嗆。這就是這種大型紀錄片的工作流程。要做好,無他,人力物力精力堆上去。《舌尖》在運鏡的精細度,鏡頭邏輯,聲畫配合這些紀錄片基本功方面都是高分。特別是鏡頭對於食物的描寫上明顯看到了劇組下了功夫,很多荒僻的地方應該是沒有太良好光線條件可以借用,而從作品成片的質量上看,攝影團隊肯定下了相當之大的功夫才讓畫面達到了片中的水平。
- 這是商業化的片子,定位很準確。片子拍了主要還是給大多數人看的,主題表達要服從收視率。《舌尖》的風格跟隨了這些年紀錄片一直的趨勢————敘事化,所有人都愛聽故事,《舌尖》整體結構是用多個單元故事來表達主題,中間加以串聯,這樣的方式大家接受度會高很多。在鏡頭和聲畫方面也做得很貼近普通觀眾,如果你拉過那種空鏡頭極多的紀錄片你就會知道那種很煩躁的感覺了,如果是那樣風格的《舌尖》,我覺得不太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功。《舌尖》在聲畫配備也相當得當,銜接比較緊密,穿插之中不給觀眾太多的感情空當,用敘事來把握片中節奏和觀眾情感,這跟電影切快鏡頭一個道理。一部片看下來很流暢很充實,讓觀眾投身其間。
- 適逢其會,這個就是重要的偶然性了,經濟發展,網路發達,更多的人開始有屬於自己的話語權之地,越來越多的人聚在一起,覺得自命為無害的「吃貨」是件有愛的事情,而在中國,卻沒有一部他們的「聖經」,《舌尖》出的正是時候,這種高質量的產品自然而然的填補了這個空白。這個還涉及到長尾效應,足夠多的核心高質量,又擁有著網路話語權觀眾讓這部片子長期不斷加以傳播,造就了這個品牌。
- 情懷這個東西我自己倒覺得可有可無吧?陳曉卿當然不僅僅甘心做一部高端說明紀錄片,這裡面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確實是有意義得多,不過拋開這些,我覺得以《舌尖》製作水準依然能夠成功,大多數觀眾看到得只是一個優質的吃貨動態地圖。而第二部裡面,家園情懷分量更重,可能也是陳導想在跟風之作鵲起,又日趨同質化的今天找到一個新突破點。
===========
4.23補充
- 推廣手法的勝利,我不願意提「互聯網思維」,不過這部片確實可以套上這個說法。在質量勝過的其他競品的時候,也就是《舌尖1》剛剛播出的時代,它的營銷手段還比較粗放,刻意經營的痕迹比較少。而在第二部出來之前的推廣已經很接近互聯網產品的手法了,這得益於一個優良的口碑和一個有極大潛力的題材(好IP很重要啊!)。這樣的直接好處就是為這部片帶來了數倍的初始觀眾(流量),順路開闢了新的盈利點(授權),一舉多得。
轉來導演陳曉卿同學的訪談,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吧。
5月14日晚,央視綜合頻道《魅力紀錄》欄目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下午3點,《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做客《對話傳媒人》欄目,和網友聊聊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拍攝內幕。以下為訪談實錄。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拍攝《舌尖上的中國》
主持人楊松濤: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這裡是《對話傳媒人》節目,我是主持人楊松濤。我們國家有幾千年歷史和文化,有數不清的風流人物,也有數不盡的美貌佳麗,中國幾千年是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飲食文化的了解有多少,中國美食的精髓在哪裡,中國美食當中的智慧如何體現,帶著如此多的疑問,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拍的《舌尖上的中國》中會找到理想的答案。今天很榮幸請到該片總導演,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陳曉卿,陳導,您好。
陳曉卿:您好。
主持人楊松濤:陳導愛吃嗎?
陳曉卿:非常愛吃。
主持人楊松濤:今天是兩位愛吃的人在這裡聊美食。現在在市場上包括在電視當中會看到很多以美食為題材的紀錄片也好,節目也好,央視紀錄片頻道拍的《舌尖上的中國》和以往的同題材的片子相比,它的不同之處在哪裡,定位在哪裡?
陳曉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這個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紀錄片,是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這個片子充滿人物故事不同。
第二個和以往紀錄片不同,以往反映美食的節目更多的是和吃本身,吃的禮儀和吃的文化,和烹飪的技術等方面介紹的比較多,這次更多像你我這樣的吃貨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
第三,希望在紀錄片里看到中國的變化,我們叫《舌尖上的中國》,我想把它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舌尖上的味道,通過這個味道感受中國的變化。
主持人楊松濤:這次怎麼想以美食的角度展現中國人的生活當中的狀態和智慧,這點怎麼想到的?
陳曉卿:這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方面是我本人比較嘴饞,所以一直在想做一個比較大型的紀錄片。
第二個趕上好的時候,去年央視紀錄片頻道成立,成立之初需要各種類型的紀錄片,除了反映歷史文化的,反映自然的,反映社會生活現實的,同時也有美食旅遊類的需求,當時向台里報了這個選題,我在中央電視台已經工作了20多年了,更多的選題是由領導派下來的選題,這是第一次自己上報了,而且通過了,這種吃貨的印跡會在裡面體現。
主持人楊松濤:在我自己的感覺當中,美食是非常好的東西,基本上對美食,不會有人去拒絕它,大部分是很喜歡,很接受的,而且我們也知道中餐在海外也是有極高的知名度的,享譽海外。
陳曉卿:這是中國真正軟實力所在,不需要任何阻礙,可以達到全世界。
主持人楊松濤:這塊招牌現在在海外也是非常受關注,我們這次來推出的中國美食為題材的紀錄片,是不是應了海外市場的需求?
陳曉卿:這是肯定的,在整個紀錄片市場分類里,美食旅遊類節目是佔有非常大的比重。上個月剛從戛納電視節回來的,這部片子非常受歡迎的,點擊量僅僅次於由紀錄片頻道出品的節目是《超級工程》,就是中國特別牛的工程,排名第二。在戛納電視節主席去會場視察的時候,他自己說被這個題目吸引住了,我非常想看這個片花。
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機構加入紀錄片的創作
主持人楊松濤:這次在戛納春季電視節里,紀錄頻道有五部大片受海外片場格外關注,現在有什麼進展,將來有哪方面的打算?
陳曉卿:這種海外的需求,最初的體現就是購買的意向,他們想做這方面的引進。想買這個片,除了《舌尖》,還有《超級工程》,《南海一號》,《故宮100》,還有做的另外一部片子《絲路》都有片商來洽談。這種洽談是雙向的交流,一方面表達了他們購買的意願,另外也體現了海外市場觀眾想看什麼,他會告訴我們更想了解今天的中國,或者說特別想知道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他會反饋給我們很多的信息,讓我們下一步再做這類片子的時候,能夠有所體現。
主持人楊松濤:我們也知道為了拍攝《舌尖上的中國》這部很大的美食類紀錄片,攝製組走南闖北,大中國踏遍了,好像選了60多個拍攝點。
陳曉卿:包括港澳台。
主持人楊松濤:全國各地區的美食匯聚於此,走了那麼多地方,拍攝這麼多,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您發現在中國那麼多地方有特色的美食和製作方法呢?
陳曉卿:我是這個節目的總導演,更多的現場是特別辛苦的創作團隊,尤其是前期的創作團隊,他們在現場拍攝和捕捉的。但是我覺得像你說的中國美食的發現,可能比我們想像得相對還要容易一些,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帶什麼樣的觀念去尋找美食,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好吃的東西。
主持人楊松濤:可是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如果好東西太多的話,挑一些有代表性的,反而比較難。
陳曉卿:所以我們在選擇過程中,要求它儘可能附帶一些其他的內容。首先要求有比較好的人物的故事,或者是跟廚師,或者是跟獲取食材的人或者是跟享用美食的人,這個人物的故事要有趣,這個人首先有意思。第二,這種食物最好能夠身上附帶著一些文化傳承的基因,就是它特別中國。比方說有一集是講廚房的秘密,選擇的地點也不多,大概七八個地點,但是每個地點,比如雲南的香格里拉,選擇了陶鍋,這陶鍋代表了中國烹飪從烤到煮的過程。
主持人楊松濤:陶鍋是用陶做的鍋嗎?
陳曉卿:黑陶和土陶。接下來去廣東的佛山,又找到另外一個地方,他是做鄉村村宴的,把一頭豬完整地蒸了給大家吃。第三個地方又找到了長沙一個廚師學校,又講了烹炸。我說的這三個地方恰恰代表了中國烹飪製作的飲食流變的三個重要的節點,從煮到蒸到炒,這個在全世界是沒有一個國家的烹飪發育得像中國這麼完整。它附帶了這樣的信息。
主持人楊松濤:我想知道陳導您最喜歡吃中國哪個地方特色菜?
陳曉卿:我一直在找我吃不了的東西,到目前沒找到。每個地方的,我都特別特別地喜歡,因為我過去一直是在外頭拍片,可以說我還真沒找到中國哪個地方吃起來不來勁的,還真沒有。美食也是一個態度,你有一個好奇心,這是首要的。第二,你要有對食物的熱愛,口舌之歡,想滿足還是非常非常容易的。
主持人楊松濤:只要胃夠大,就可以滿足。在這次拍攝過程中,也是歷時很長時間,在拍攝過程當中,製作過程當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陳曉卿:如果說有什麼具體的,特別難的地方的挑戰,沒有。但是對攝製組來說,我們自己把整個片子的製作水準提得是比較高的。主要體現兩個方面,一個是敘事的節奏上,要符合國際的銷售市場,它不能像我們以前一樣,念一首唐詩再開始說一段故事,沒有這個節奏,基本上都是特別地短促,信息量特別密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攝影隊伍非常出色,從主攝影到分集的攝影,都非常出色。我們特彆強調要拍出來那種垂涎欲滴的視覺效果,這個在視覺上,我基本上給80分以上。
主持人楊松濤:這次我們用的設備都是超一流的設備,包括最新的拍攝設備都是非常棒的,首先保證視覺效果達到垂涎欲滴的效果。在這次宣傳當中,這部片子主要體現一些來自東方人生活當中的智慧,這些智慧的體現,在一開始的時候也都提了,中華美食當中的智慧到底是什麼,請陳導回答一下,這部片子有7集,這7集當中哪集最能體現中華美食文化智慧所在?
陳曉卿:第3集是比較明顯的。第3集講的是轉化的靈感。它開宗明義,一開始就說中國人從來不滿足於一張乏味的菜單,他不太喜歡什麼東西拿來就吃,這個顯不出自己的技術含量。所以他們用很長時間,發明了一些你想不到的食物,比方說豆腐。
比方說豆腐本身,因為大豆剛剛出現在中國人食譜上的時候,它的地位非常尷尬的,因為它吃起來沒有食慾,另外大量脹氣,更重要的是裡面有很多化學的物質,是不利於人吸收的。我們這集的導演恰好是一個發酵專業的專家,他在做這方面的時候,顯得特別得心應手。我們能看到豆腐,豆腐之後又有醬豆腐、毛豆腐、臭豆腐,各種各樣豆腐派生的產品。比如說鮮奶,我們肯定不願意停留在鮮奶那個地方,我們還有像乳酪、奶豆腐,這是蒙古族的,這種變化,它讓人更容易吸收的東西。另外像酒,米酒、黃酒,這也是一種轉化。像醋,這也是一種轉化。還有我們吃到的大醬、醬油,也是用黃豆發酵做成醬油,做成中國人基本的味覺的基礎。像泡菜,我們總會把自己的一些勞動和智慧發揮出來。
主持人楊松濤:仔細想想包括像豆腐、醬豆腐、臭豆腐、毛豆腐,包括醬油,說白了就是黃豆,就是豆子,經過發酵,經過長時間的擱置又變成的另外一種食物,我們喜歡吃,而且吃了幾千年不膩了,還是喜歡吃,這就是智慧的表現。
陳曉卿:如果法國人對美食的貢獻是發明了紅酒,那醬油這些肯定完全和它相提並論。
主持人楊松濤:醬油不是中國要吃,像日本吃壽司的時候少不了醬油。在這次整個片子製作過程中,攝製組去了這麼多地方,在每個地方拍攝的時候,是不是遇到美食都要親自前去嘗試一下,然後再作為我們評判的標準呢?
陳曉卿:如果說實話,拍美食和享用美食是兩種東西。這個節目發布之前,我的一個好朋友也是一個名廚師大董他跟我說,我知道你們的辛苦,我知道享用美食和製作美食是兩回事。我們對待美食的時候,他就是我的職業,他就是我的勞動。我會努力讓他的味道更好一點,但是我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享用它。他說我知道你們做電視也是這樣。其實還真是這樣。你要知道一道菜出來,我們最先把它拍下來,吃的肯定是冷的,就是當它有光澤的時候,中國人飲食里最講究鍋氣,離鍋非常近,要吃的熱乎,趁熱吃。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更多的是熱乎勁給觀眾的。後來留下來有時間吃,沒時間是吃不了的。
這裡還有一個小秘密,可能從事美食拍攝過的人都知道的一個秘密。就是一份美食,你想讓它新鮮欲滴,在視覺上帶給觀眾,最好是趁它沒熟的時候。以前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叫阿米,他現在也在新浪微博上,都出過好幾本書。後來我去他家裡吃過一次飯,他蒸的魚特別漂亮,但是我一筷子下去,魚肉是生的。你看到雜誌上很多東西都是沒熟的。
主持人楊松濤:這也不妨礙,再加工加工,顏色可能沒那麼好看,但是吃起來的味道會變得更好了。除此之外,在今天晚上會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黃金時間首播《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也歡迎各位朋友們到時候去關注。陳導在這部紀錄片之後,央視綜合頻道還有紀錄頻道會陸續再播出原創的紀錄片嗎?
陳曉卿:接下來有《玄奘之路》,再往後有《超級工程》,已經在後期製作了,年底大家會看到《絲路》。我之前做節目,一次發布會,見面,從來沒有過。今天我來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紀錄片頻道運營部負責人,我們也特別想更多的從觀眾那裡得到關於節目製作的反饋,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大紀錄片的創作中來,這個頻道是一個只有一歲半年齡的新頻道,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公司,社會製作機構和地方電視台能跟我們進行合作,能夠把中國的紀錄片整體的帶上一個新的台階上。這也是我們特別想要的,而且大家都能夠看得到這個頻道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它的發展特別特別地迅速,而且可能比我們頻道其他創作人員運氣還要更好一些,他們這兩天都是無數種的羨慕嫉妒恨,之前有很多我特別喜歡的導演,之前的有紀錄片只在九套播映,整個的紀錄片發展得非常好之後,現在一套開了10:30《魅力紀錄》這個窗口,剛好我們這個片子趕上了,人品太好了,就把這個時間趕上了。所以比他們,我真的特別特別幸運。
主持人楊松濤:所以我們一起在今天晚上10:30央視一套《魅力紀錄》關注這部《舌尖上的中國》,同時我們也是期待有更多的中國原創的紀錄大片在今後不斷的衝擊著我們的視線。今天訪談到這裡結束,再次感謝陳導做客我們的節目!
因為在外流浪的人太多。這片子用最常見的東西勾起了人對於故鄉風物,親人朋友的回憶。片中的食物並不是吸引人的最關鍵點,重要的在於片中平淡的小事,平實的小人物,不浮華,不虛榮,不張揚,沒有一般商業片的噱頭和造勢,只有人與人之間持久存在的愛和尊重,讓人太有親近感。
門檻低,易代入。
一個講美食的紀錄片,不把鏡頭對準五星級酒店的豪華廚房、不把鏡頭對準美輪美奐的美食雕刻、不把鏡頭對準專家們天南海北的嘴,而是走南闖北拍攝一幕幕小老百姓的家庭,通過訴說他們的歡聲笑語和酸甜苦辣,介紹各地那些令人垂涎的家鄉的味道,這一點,打動人心。
我喜歡的理由就是他們把這一點做的特別好:「 是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這個片子充滿人物故事不同。 」
1,通過美食這個窗口看人,看人的故事。人在食物前面的美好,食物背後的美好。2,他把食物之後的人看的很平等。既不惡俗的貶低吃山珍海味的人捧食物背後的人,也不輕視食物背後的勞動者。
3,我真的可以看到拍攝者對於食物真摯的愛,對於食物背後的人的真實的感謝,甚至還有羨慕。
舌品中國,胃知鄉愁
1、跨度大,節奏快,肯下本,不似舊式科教片繁冗啰嗦,還不忘告訴別人自己成本很低;
2、題材選得本身老少咸宜,喜聞樂見;
3、切入點比較好,一如選題《舌尖上的中國》(不是「美食中國」),以小人物的故事串大主題;
4、最重要的是,陳曉卿確實是一個吃貨,是我見過國內紀錄片導演中最愛吃的。很多愛紀錄片的朋友和愛吃的朋友可能幾年來都沒少見過他的 blog:http://hizi1788.blog.163.com/blog/#m=0
當然,提問中「好」是見仁見智的,姑且理解為受歡迎吧。
看的是片子,吃的是飯菜,心裡是鄉愁。
前面幾位回答很對,題材選對確實成功了一大半。
這片不是真的特別好,有蠻多問題的。跟幾個大牛公共台的紀錄片比起來,手法幼稚太多,深度也不太夠吧。
不過央視能開始好好做紀錄片就是進步啊,我們要做橫向比較,還要做縱向比較(當然不能跟九十年代一批做紀錄片,做東方時空的前輩們比,記得以前三聯做過一個東方時空導演去世的專題,看得眼淚都要下來了)。只要央視能把自己定位慢慢歸到公共台,我還是很期待的。不管怎麼說,我們也有過好東西的。
還有就是這次微博營銷滿成功的,失戀33天網路營銷啟發了挺多人的。像最近幾個第六代導演新片都是捆綁宣傳的,就算沒贏得票房,起碼換了好名聲。而這次這個紀錄片我就是因為幾個微博大V的推薦,才注意到的。美食背後的故事其實挺辛酸的,我看這紀錄片,更多的不是關注美食,是關注裡面主人公的故事。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這個算是正名之作
似乎一個月前,CCTV9紀錄頻道就在不間斷的做宣傳。不知道央1宣傳的力度,但是也可想而知。
加之題材本身就很有受眾基礎,同時互聯網現在微博營銷宣傳的成熟,陳曉卿自己也在微博卯足勁的各種說,很難不成為口耳相傳的一部作品。當然,片子本身文案、影像、音樂雖不完美,但基本都有所保證。所以我覺得《舌尖》具備成功的基礎,也做好了很多其他工作,這就是原因。
你看紀錄片的配樂還做了微博音樂首發,以宣傳http://music.weibo.com/rocchen413
你知道它這個片子一出,汪姐私房菜馬上註冊微博了呢,http://weibo.com/u/2522903472 汪姐還挺會抓住機遇的!
因此個人感覺,一方面東西保質量保量,一方面各種借力!好不好的每個人自有看法,火不火的只要他們把該做到的都做到了,我覺得自然會有回報。片子有講到中國各地的美食
大多數人都能找到家鄉的味道
也就是說,不管你來自哪裡,都能在這個片子中找到自己熟悉的東西
這叫精準受眾
這就是傳說中人們喜聞樂見的片子。
看過一集,感覺沒有《故宮》大氣,沒有《敦煌》洒脫,沒有BBC紀錄片生動,沒有discovery意味深長。但是,正像@哲也所說,中國美食文化就在那裡,取哪一點都值得回味。
食色,性也!
《舌尖上的中國》的製片還是導演(記不清了)說過這麼一句話:《舌尖上的中國》的主題其實並不是美食,而是平凡的人。
也許正是因為它以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載體,講述著平凡的人生故事,讓千千萬萬的人都能產生共鳴,才是它受到歡迎的原因。當然,精良的製作以及優美的鏡頭畫面和配樂,也為它增色良多。
看了那麼多答案,自己總結下
1以最簡單的食物表達最深刻的感情
2強大的視覺效果
3以食物為線索展開探索人與食物,社會與人之間的關係
4代入感強
5認真的團隊,
6好故事好拍攝
非吃貨表示對此片毫無興趣,第一季一秒鐘都沒有看過,第二季也一樣。不理解其他人的推崇,但是不排斥別人喜歡。
四個字,胃解鄉愁! 回想到第一季的時候我還在國外留學,6年就只在過年回家。舌尖第一季就是我們江南的腌多鮮。看到在鍋子里咕咕煮的那個畫面,鼻子里充滿了鮮肉竹筍的香氣,當場就淚奔了。
推薦閱讀:
※老式電視機的拍打修理法的原理是什麼?
※香港衛視前景如何?它有可能達到或者甚至超過鳳凰衛視的影響力嗎?
※使用「鍋」也就是衛星天線看電視是怎樣一種體驗?
※怎麼在自己家裡看美國電視?
※怎樣接地氣地解釋有線,無線,衛星,地面,閉路,數字電視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