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杭州會超越北京成為中國第二大擁堵城市?

根據高德公布的中國十大擁堵城市排行榜


正好最近在根據高德的這個報告在寫文章,根據已經收集到的資料簡單說一下:

首先,其實無論全國哪個城市,堵車的根本原因都是機動車增長數量太快,原來的道路根本招架不住,不過杭州有自己的特點。

按照人均擁有車輛數來算的話,杭州是全國第一。這是去年杭州市政府公布限牌政策之前公開的數據。杭州主城區的機動車數量是115.7萬輛,全市機動車數量是259.8萬輛。杭州的機動車保有量是全國第七,按每千人擁有機動車數量算是全國第一。

然後就是因為西湖。全國二線城市很少像杭州這樣,市區中心有個熱門景區的。而且因為地形,杭州市的主城區其實被夾在了西湖和錢塘江之間,核心區域面積只有20平方公里。偏巧杭州和全國其他城市都犯了一個毛病,就是功能集中,省市級政府、企業、旅遊區全都在這一片。找類比的話可以參照北京的二環內區域,想不堵都很難。

而且因為杭州河道多,很多路修到了河邊就不再往前修了。交通流量大的時候,想開車走小路繞道都沒得走,加上來杭州的旅遊車、過路車,車全都集中在主幹道上了。

典型例子就是上塘-中河高架。這條路是穿過杭州主城區的唯一一條快速路,一開始的設計通行流量是每小時4000輛,但高峰時期就到了8000輛,就算不是高峰期,車流量也有6000輛,而且杭州的主要商圈還都分布在高架路附近。到這種情況了杭州還不堵,都說不過去了。


看了這個問題下的很多答案,發現都在分析為什麼某個城市堵,但這個問題的點不是在某個城市為什麼堵,而是哪個城市更堵。

本人在上海居住十多年,大約有兩年時間幾乎每周會去杭州出差,估計共去過50-70次,北京共去過約40次,擁堵排名前三的正好是我去的最多最熟悉的城市。因為工作原因,客戶分布在三個城市中各個方位,我出行是打車為主,地鐵為輔,公交偶爾,所以應該對高德排行榜上前三名城市交通狀況有些發言權。

高德報告顯示,2014年二季度全國重點城市擁堵排名是上海,杭州、北京、重慶、深圳、廣州、福州、瀋陽、成都、濟南。我看到這條新聞第一眼就覺得與自己的經驗和直覺不符,首堵竟然只排名第三?!

知乎上的很多人都知道有句名言,叫做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其實,離開統計口徑談排名也一樣是調戲觀眾。

高德官網註明,城市擁堵排名依據的「數據樣本截取自早晚高峰時段」,此外並無更詳細的說明。通過搜索發現更詳細的信息,高德交通負責人對重慶晨報記者表示,此次的統計數據全部來源於實時交通系統,全國城市擁堵道路Top10的道路選取標準統一,均為大於2km的快速路、主幹道,選取早高峰7:00-9:00、晚高峰5:00-7:00時段的數據作樣本。高德發布全國最堵10城排名·重慶晨報數字報

從上面的信息中可以看出,高德雖然採用國際公認的「擁堵延時指數」(擁堵延時指數=交通擁堵通過的旅行時間/自由流通過的旅行時間),並且有海量用戶出行數據做基礎。但是仍然存在統計道路數量少(每個城市10條),道路類型單一(只看快速路,主幹道),統計時段不全面(僅早晚高峰4個小時)的不足。

我們說一個城市的擁堵程度,肯定要覆蓋到整個城市主體,主幹道與舊街道,以及至少早7點到晚10點這樣城市人群活動的主要時間。顯然高德目前的排名還遠沒有達到這個要求。

以城市道路覆蓋面來看,在 @馬駿 的回答全國範圍內出現頻率高的街道名都有哪些?中的附贈部分可以看到這十個城市的道路數量如下,顯然僅僅對十條主幹道和快速路統計是不能反映出整個城市的道路擁堵情況的。

如果兩個城市的前十條主幹道都非常擁堵,但其他道路一個城市也非常擁堵,另一個城市卻相對暢通,在高德的排名上,這兩個城市的擁堵指數會很接近,但從城市整體擁堵程度看,兩市顯然是有差別的。按照報道中重慶交管局的統計,重慶主城區3600公里的城市幹道上,擁堵路段103公里,僅佔3%。這也側面證明了僅統計10條道路,對排名結果會有很大的影響。

剛到北京的人對北京的交通一定會有一個印象(說是堵的同學請出門,回答正確但不得分),就是堵車是不分時段,高峰就不說了,一天中都會說堵就堵,而且一堵就堵得梆梆硬,幾百米的路開車需要耗很久。而我個人的體會是,上海相對北京來說,非高峰時段的道路擁堵明顯要好很多。對於北京這樣的堵車不看點的城市,如果只統計早晚高峰,顯然屬於黑哨行為呀。

希望高德能針對這些統計上的不足進行改進,將來我們能看到更真實的城市擁堵指數。

回到題目為什麼杭州會超越北京成為中國第二大擁堵城市?答案就是,就城市整體而言,說上海杭州的擁堵超過北京還不能成立。


最後,如果問我對這三個城市擁堵的體會。我會給我個人的,但是毫不猶豫的觀點,北京&>杭州&>上海。

首堵人民,你們繼續水深火熱吧!!


樓上說的都很全面了,從小到大都沒出過杭州的本地人斗膽添幾句。

首先就是景區佔了杭州城區很大一塊位置。湖上不能修橋,湖底沒有隧道,山裡很難開路。大家可以看到圖上中河高架和虎跑路之間就沒幾條像樣的路。家住蕭山,前幾年經常跑城西的人告訴你,一大早就出門可是選哪條路都堵,說多了都是淚啊。

其次,杭州近年來一直在撤市設區,擴大面積。蕭山、餘杭、下沙或者其他縣級市的人要辦事就得經常往城裡跑,但是不熟悉路,碰到類似於封道、限行、單行線就嗝屁了,城區的規矩又奇多,只能慢慢開車,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擁堵吧。

還有,杭州南北通行的問題大,東西向的問題也不小。之江路只到九堡大橋下修了個斷頭,從城區進下沙總共只有兩條像樣的路:德勝快速路和天目山路—環城北路—艮山路—下沙路(六號大街)。我之前在下沙讀大學,在黃龍公交站附近實習,對B1這條線簡直恨之入骨。別的不說,就一號路口到公交總公司這段,要麼修高架要麼挖地道,偶爾還來個水管爆裂什麼的,本來路就不寬,施工還佔去了兩條道,幾乎天天早高峰都堵死。

說到東西向道路修的太少,又可以引出另外一個討論點,那就是錢江新城和濱江的發展都太慢。在我的印象中,七八年前我還在讀高中那會兒電視里就天天熱播錢江新城的建設情況,今天造了個城市陽台,明天又開放了市民中心。可是現在我都已經大學畢業了,錢江新城還是那副樣子,看起來高樓林立,實際上基礎設施都不到位,晚上甚至找不到回下沙的車,只能一路走到三堡船閘再坐210。唯一靠近錢江新城的地鐵站就是近江站,但是離市民中心那塊也非常遠。濱江同理,而且環境質量更糟糕。所以個人認為杭州的CBD並沒有很好地分散,仍然集中在城區位置,而每天都有許多上班族從臨平、下沙、濱江、蕭山進城,這早晚高峰,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關於地鐵的問題,雖然同期開工的武漢、成都地鐵都通了兩條了,但杭州的土質太濕軟,河流也比較多,的確不適合建地鐵。當年一號線湘湖站塌方,開通後陸陸續續有站點發生漏水現象,前段時間4號線盾構機又挖穿了河道,能不能如期完工都是個問題。

就說這麼多吧,雖然抱怨了一大通,但我還是很愛杭州的~


杭州本地人,每天濱江城裡兩邊跑。

在杭州長大,眼睜睜看著她變成這麼堵。樓上大家提供了很多數據,我說點身陷其中的感受吧。造成路堵的原因是有遞進關係的:

首先是城市發展沒跟上社會發展:
-- 道路建設:高架只有一條從早7點到晚8點全日排滿爬行的車輛,快速路兩頭永遠堵,地鐵僅一條而且兩頭是無厘頭的臨平和湘湖,經過市中心僅火車東站到城站一共9站,其他十幾站均是人流量較少的地區。政府終於看到這個問題於是從2013年開始全市各條主幹道同時修路,於是堵車越發嚴重。
-- 公共交通:我自己04年買車就是因為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在冬天街頭怎麼都打不到車,計程車少的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 停車設施:近幾年交付的小區終於出現車位1:1的房子,而絕大部分老小區根本沒有車位,新開發的樓盤車位達到1:0.7已經非常前瞻性了,實際上由於公交擠打車難,人們寧可堵在自家車上,所以擁有兩部車的家庭非常多,這些車在小區沒法停,只能蔓延到路上,每個小區周邊大部分雙向單車道的小路都停了兩排車,活生生變成單行線,有點小區外甚至馬路正中也停上一行車,車輛在三排車形成的窄小空間進出,只要有車輛靠邊停車或離開停泊位,後面所有車子只能停下一起等。

其次是旅遊城市帶來的外地車輛問題:
-- 每到旅遊旺季,各地旅遊大巴從景區停車場滿出來,把虎跑路右側變成大巴專用車位,交警只能把這一帶改成單向行駛,而我們在各個人行道前總是要停下來等那連綿不絕的旅行團穿馬路。
-- 周末景區到處是來杭州吃飯的上海車,景區餐館都有幾位協助停車的師傅,把車子在有限的空間停得滿滿當當,還負責為停在路邊的車放哨,抄牌的來了就叫車主出來開走。
-- 浙江省內各地有條件的家庭都會在杭州置業,所以各地車輛也極多。

這些原本未必是問題,但是由於前面提到的城市建設問題,這些車輛找不到地方停車,他們停在各種奇葩位置,又不會像杭州本地人那樣約定俗成地在車窗留下電話號碼,於是無數車被一輛車攔住進出不得的現象是很常見的。加上杭州敬業的交警創新地利用慢車道人行道開發出新的車道,一條天目山路,這個路口左轉道在最右下個路口變成在最左,外地車輛不得不在變幻莫測的路口徘徊,當人們的駕駛習慣不怎麼樣的時候,路就又堵上加堵了。

現在已經限牌,全城修路據說到2016年可以完成,杭州市民彼此安慰著:再堅持兩年就好了。杭州人還是很信任自己的政府的。


杭州無論是公交車,出租,地鐵都是一坨屎。
可以向上海學習。


我個人覺得 這個問題很複雜,只能說出以前生活了那些年的感受,可能連皮毛都不算。

我認為城市擁堵的原因有幾種
1、城市流動車輛數量大
2、城市道路容納車輛少
3、車流量高峰時間集中

其實我還想加一條,就是流動人口數量大。

如果分開講,杭州堵和杭州為什麼比其他城市堵的原因就是

軟的方面:
1、城市居民 生活水平較高,
2、城市規劃落後(不夠合理)
3、政府管理不足
4、國家政策落後

硬的方面:
1、地理位置。
2、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且過慢
3、公共交通數量和覆蓋範圍較小
4、城市本身獨特的特點

分別講講。
1、杭州作為浙江省的省會城市,無論是國民生產總值還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都不低總量排全國第十,人均應該高於或者等於這個排名,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杭州排名全國第二。當然,這並不能說明擁堵的原因,但是我想說的是,杭州人生活水平不低,所有有錢可以買車。這也是杭州成為全國人均汽車保有量最高城市的一個重要原因,評價每戶人家有一輛車。
2、城市規劃落後,這個我不能提供說規劃落後的具體標準,但是,生活在杭州,出行困難,停車難,道路容納量,人口集中建築(工作、休閑、生活場所)分布不合理等。不詳述。
3、高峰期集中這個每個城市都有,是一個很充分的條件,但不唯一。
4、杭州位於長江三角洲,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城市群落之一,南京、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嘉興、杭州、紹興、湖州都集中在這一塊,其中,南京、無錫、蘇州、上海、杭州、嘉興都是人口和經濟發展較為成熟的城市,而杭州作為幾個城市中,最適宜(不嚴謹)作為休閑、度假的城市(杭州周末比平時人數要多的多),流動的人口數量極大。流動人口不單單只有流動的勞動人口,還有休閑、度假、旅遊、辦事等等人口,這些都是很必要的也是造成擁堵的條件。
5、杭州的公交、地鐵、計程車數量,遠遠不足,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杭州擁堵也主要集中在主城區範圍,這個範圍內的人口集中,面積狹小,。公共交通又不足。杭州地鐵雖然先已經形成杭州地鐵網,但是1條一號線,半條二號線,3分之一條四號線沒有辦法完全解決市民出行的問題。公交線路不夠,換乘麻煩,也是重要問題。同時,作為這樣重要的大城市,高架數量,也是重要的原因。杭州只有兩條縱橫南北的高架,有時候不免顯得有些寒酸。
6、國家政策。杭州地鐵其實規劃的並不晚,這個我也是最近在百度百科才知道的。杭州地鐵_百度百科

1984年,杭州市有關部門著手研究杭州市軌道交通規劃,
1995年05月,完成《杭州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預可行研究報告》,
2002年06月06日,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杭州地鐵建設正式有了自己的組織。
2003年01月,國務院對於地鐵立項嚴格審批的會議召開後,地鐵項目「凍結」。
2005年06月01日,國務院審批通過了杭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歷時二十多年的地鐵立項終於取得圓滿成功。
2007年03月28日,杭州地鐵一期工程正式動工。

1984年就開始的規劃,由於國家低估了城市發展的速度,導致地鐵發展晚了近二十年。試想,如果早20年開通,哪怕是早10年開通杭州地鐵,現在的城市規劃和交通狀況一定也就不同。
7、杭州有別於其他城市的特點,很多人都說了,最主要的景區西湖在市中心,主要的建設和建築也都在西湖周圍,這樣導致了很多問題,無論是旅客與市民搶佔公共資源還是城市規劃的影響,這些都有影響。
8、限牌政策出台太晚。在限牌政策出台之前,杭州日均機動車增長數量是500輛。日均。這個數字是很恐怖的,而一直等到2014年才開始的限牌,確實有些晚了,但是總比不開始的好。

其實我覺得杭州這個城市是很有決心治理的。不管是限牌,地鐵的規劃,公交車線路的改革和新增,還有規劃中大量增加的快速公交,和全國第一個實行公共自行車及公共自行車覆蓋範圍最廣的城市,很多小措施都在改變現在擁堵的狀況。希望能夠早一天變得更好。
對了,我想再補充一句,如果杭州或者中國城市能夠開放禁摩令的話,可能也是一個措施。當然,摩托車上牌,考駕照難度的增加等諸多管理手段也需要跟上。
以上今自己的一點看法,不全面較混亂。

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國第二 花銷大頭是食品煙酒
2013年浙江各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和人均GDP排名_SOPHIST_新浪博客
2014年國內城市生產總值排名(最新最全版)
2014杭州地區生產總值9201.16億 增長8.2%


好了打臉時間到了,杭州如此的堵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杭州市政府不作為。
1.杭州常住人口884萬,機動車保有量259.8萬,人均保有汽車量全國第一,顯然不是因為杭州人比較有錢,杭州公共交通奇差,乘坐公交車在市區,一個小時大約可以行進10km的路程,而且到達時間也無法預估,再加上杭州市區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狹義來說,從北邊紫金港校區,坐公交車去濱江彩虹城,本來這兩個地點也都算是房價&>2w的次級核心區塊了,但是要地鐵沒地鐵,要轉乘2-3次的公共交通,總的時長會到達2小時,這已經足夠從杭州乘坐火車去上海來回了,這對很多人來說25km左右路程要乘坐2小時+的公共交通工具都是不可忍受的,所以很多家庭其實是被差勁的公共交通脅迫所買車,但是一旦買車反而又加劇了擁堵,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2.杭州的交通規劃極其的差,舉幾個例子,雙向僅兩車道的中河高架,不僅僅是位置欠考慮,僅覆蓋杭州南北通行,而且由於僅兩個車道,幾乎是剛建好就開始擁堵,直到現在,大約1km的路程需要行駛10分鐘這樣的擁堵程度,很多老杭州人甚至都不想上這條高架。這絕對是市政府在建造高架的時候的短視所造成的。其他的例子還有,天目山路極其複雜的車道體系,每次都可以把百度導航搞崩潰,負責任的說,是所有導航類app噩夢般的存在,以及杭州獨有的直行待行系統等等,我已經不止一次在微博看到新來杭州的同時吐槽了。
3.杭州的地鐵建造奇慢,如果我說1號線是從06年造到了12年才通車,2號線從08年造到14年還未通車,你信么,而且奇葩的是,杭州市政府已經把原來號稱2018年要通的全部8號線的時間表改成了2050年才全通,等我退休了,我剛好可以免費坐地鐵的節奏么,呵呵。不過雖然2030年通車的某幾條線還沒開建,但是這些線的沿途站點房子已經炒過1w+,我感覺,市政府建不建都無所謂了。

其實杭州的很多問題,還是歸結到杭州房地產的問題上來,曾經,杭州也吹出過財政的杭州模式之類的賣地經濟,但是飲鴆止渴不去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杭州市政府一直走在頭痛醫頭的道路上,更令人叫絕的是,明明是政策失誤,規劃失誤,埋單的卻總是老百姓,特別是最近的車牌拍賣,以及限號的事情,反而為市政府增加了一項收入來源,但是我不得不警醒杭州市政府,這樣亂搞,早晚要出大事。以上。

附上一些鏈接:
劉雪松:杭州限牌謠言成真 政府失信可怕
杭州回應汽車限牌前消息泄漏:沒必要繼續追查
原杭州市副市長許邁永貪污受賄逾2億元受審
餘杭中泰垃圾焚燒廠事件


車私家車數量神馬的我就不說了,好多人都給了數據了。自身總結的感受是:城區太老。
我從浙大紫金港校區坐公交去返之江校區,去是中午,用時九十分鐘不到,返是下午四點半,用時三小時。其中從之江到玉泉校區附近的浙大附中站坐的是游5,基本不堵,但是從浙大附中坐公交回紫金港這一路哇,呵呵…沒搶到座位我肯定會下車…
時間段上肯定是個問題,回的時間趕上了下班高峰不解釋。
但是主要問題不在這裡。
在於路窄!!!
為什麼路窄?因為城老!
不能拓寬嘛?難哪!!
因為城老,路邊的道行樹一棵棵的都長了那麼粗,你捨得砍么…樹的旁邊兩條寬寬的綠化帶,撤了路能寬好多是真的,你捨得撤么…這麼好的綠化,撤了真心造孽。
其實有的路是改造過的,但是只佔一部分,前頭後頭都夾著老路,就這一段是好的,前頭老路堵上了你這段也走不動啊。
真心無解。捨不得城就沒有好交通,城,確是真改不得。


我女朋友剛跟我分手了 我在城東 她在城西 我們之間隔了一條德勝高架和工作日限行(我是外地車牌) : 因為她受不了異地戀


能不堵嗎!下沙一個大學城加N多居民區,計程車少的罵娘,每次打車都是三四個人拼車。計程車少就算了,你丫的把地鐵修快點啊,總共就一條一號線,還是一條沒修完整的,最後三個站丫的修三年也修不好,可惡的是我的學校還就在最後一站**********。


我舉個栗子,我去黃龍看球看演唱會,在德勝高架一路到教工路左轉,堵死,但是選擇地面道路也是不實際的,不是單行線,就是造地鐵佔用了地面道路,剩下的都是小路,沒有北京的寬,差不多寬的也因為堵改成單行線了,還是堵。去風景區的車更多,就不要去湊熱鬧了。杭州作為省府,資源都在那呢,浙江省的私家車保有量巨大,都往杭州跑,單雙號外地車限行,現在我們去杭州,去留下和富陽方向可以自己開車,去西湖和市區的話,先開車或者坐動車 高速汽車到九堡,然後地鐵~杭州堵也不是一天兩天了,06年我在體育場路堵了4個小時,錯過了火車,在饑寒交迫中在城站睡了一晚,從此粉轉路人,回了老家實習,沒有留在杭州。


首先我不是很同意第一名的答案,把問題歸於「西湖」,聽聽有道理其實不是這樣,我們杭州人對於西湖的存在感是很弱的。雖然我家是看的到西湖的,其實就是白花花的那麼一片,但是誰有事沒事跑那裡去啊!西湖是杭州西略偏南的一個湖,西湖沒有阻隔兩個繁華的核心區塊,它就那麼與世無爭地睡在那裡。西湖很萌噠大家不要黑TA~

東西南北慢慢說。

  • 中:市中心……
    市中心為什麼會堵?
    歸根結底,經濟不發達,規劃不合理,政府不作為
    • 經濟不發達,因為周圍上海的輻射效應,杭州這裡沒法建幾個核心。上下兩個老城區,巴掌大的地,要承擔近千萬人的需求。
      • 商業,基本還是在武林門
      • 市政府在武林小廣場,省政府西湖邊;
      • 四大商行省分行集聚老城區,為擁堵事業添磚加瓦==
      • 醫院,浙一堵了慶春路,浙二堵了解放路,幾個好醫院門口那人流實在是不可想像。

        好的單位,好的購物,好的學校都在城區,城區沒有不堵的道理

    • 規劃不合理,中河高架那盈盈一握的規模不必說了,地鐵落成第一年就超負荷運行==這種事比比皆是的。
    • 政府不作為,我想說的就是房價。杭州以前的房價很溫和,現在,哎喲喂我的娘!真當不得了。市區破的不行的老房子兩萬三起步,綠城拿下喜得寶那塊地之後發了瘋的賣出了綠城蘭園六萬的天價(大家百度一下那個位置)。至於最近開盤的那個柳浪聞鶯門口的天價房產我不想吐槽了。這個房子若是給拆遷了拿去修高架,我覺得用黃金修估計也就這個價格……

      政府的不作為導致房價上升絕對是杭州城市後期難以整治的罪魁禍首。也許,我說錯了。不是不作為,政府君你是太能作為了

  • 南:杭州南部的核心在濱江區。濱江現在雖然還是個大工地(當然還有很多價格高的離奇的房子我表示想不通為什麼濱江這個污染那麼重的地方房價逆天,看來只能歸於政府的功勞!)但是政府前幾年比較重視濱江,那裡有很多住宅樓盤,也有一個在建的奧體公園。

    問題來了:

    • 杭州主城區要過江,一橋太遠,只有三橋四橋+慶春路隧道,其中:
      • 四橋是中河高架,杭州最大的室外停車場。
      • 三橋路過錢江新城,錢江新城也是個不得不吐槽的奇葩,明明到了晚上和鬼城一樣==但是房價拜政府和炒房團所賜那叫一個高!然後早晚高峰,堵的……
      • 慶春路隧道,這個還好,但是一來比較遠,二來,慶春路一通進城裡,就堵的不行了……

        這就是為什麼往南走你會很堵的原因

  • 西:西邊,不要說了,西邊是杭州改革開放後較早開發的一片地段,人口很多,小區很多,好小區很多,有錢人更多,還有一個浙大。但是整體規劃的很不合理,而且居然沒有高架——德勝高架到一進城西居然斷頭了!莫明奇妙。留石高架在北鞭長莫及。於是釀成慘劇。
    杭州的城西主要是四條路:從南往北,天目山路,文一文二文三,條條堵起來要人命。
  • 東:
    • 環城河東邊是采荷區塊,再東是錢江新城。那裡房價被炒的很高,政府在那裡畫了一個圈,於是這裡成了「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再普通的房子沒有三萬下不來,早晚高峰相當恐怖。
    • 下沙。下沙這三十公里外的衛星城沒怎麼為杭州的擁堵事業做貢獻,但開車去下沙路途迢迢實在略折磨

  • 北:杭州北邊開發的,我能形容TA就像一塊破布一樣嗎。什麼是破布一樣,就是間或有幾個小區或一片街,還不乏高檔小區,但是就是東一撮,西一撮。城中村和大工地夾雜其間。文暉路朝暉路那一帶開發比較早,再往北,工大朝暉區塊,城中村……現代區塊,城中村……三里亭區塊,城中村……
    因為城市建設不繁華,而且有秋濤路高架和上塘高架,德勝高架等助陣,所以城北的路不是很堵。
  • 西北:湖墅小河拱宸橋,拱墅區不熟悉呀~請熟悉的旁友解答

斷斷續續地敲的呢,望大伙兒海涵吶~


現在好多了,我們有G20通。


城市骨架小


城市管理水平的差異,杭州無論在規劃、管理等方面,需要努力的地方太多。


不妖自答,我說一個我的想法。在中國大多是人讓車這種模式,但去了杭州卻是車讓人,不知道這是不是為杭州擁堵奉獻了一份力量。


人太多車太多。最主要是公共交通沒有北京便利,這麼大的城市只有一條地鐵線,還是前年剛開通的!!出行不便導致大家都買車,全省的私家車有事沒事又都往杭州跑,然後,然後就成這樣了!!!!當然,你不要來說公共自行車,你試試從上城區騎到濱江。。。說多了都是累。。


其實杭州過去也是極堵的。

路窄。老城區即使改造了,還是擠。

地方太小:杭州主城區實在是太小了。那麼多人擠在主城區,光走路都摩肩擦踵了。如果都像濱江新城一樣寬敞就不會那麼堵。外圍再建設,購物工作生活主要還是上城下城兩區。
你們要說道路規劃,我都不忍吐槽。

公共交通:其實公交還可以,計程車難打,地鐵修的實在太慢。現在只開了一條。而且還搞什麼B型車廂(比較小),簡直是奇葩。怎麼和北京比得了啊。而且據說是2050年修好八條地鐵,別說八條也不夠用,2050年也太虐了。

人均車輛保有量名列前茅,去年是平均三人一輛。人均保有量如此高的城市好多都已經限購了,而杭州今年剛剛限購(此前已經限行),限號前一天那個搶購囤車的畫面別提多美了。我已經報名搖號了,這個月要四十萬人競爭,求好運。

旅遊城市外地車多。今年才開始,外地車牌高峰期不能在城區里開(違者罰一百)

有人提到素質問題。這個真的沒什麼聯繫,交通規則不守那是作死。而且這題是和其他城市比堵

每個地方的人都覺得自己的城市堵,我去過的一些城市,真的不算堵,車還在動還算堵嗎。杭州堵車經常無緣無故馬路就變成停車場了。這種交通狀況非常影響生活質量。像上海那樣繞到迷糊的高架能緩解壓力,杭州高架沒人家多,還擠上不去

此前知乎用戶蔡奇(曾任杭州市長),提過一個問題,如何解決交通擁堵,一定是杭州的擁堵給他留下了陰影。


因為天堂里太多車來車往


真的嘛、那杭州也太可怕了。北京開兩個小時能從朝陽區開到朝陽區、再過兩個小時還是朝陽區。那杭州一定是醉了


推薦閱讀:

通過收取交通擁堵費治理堵車問題是合理的嗎?
BRT 系統對廈門有什麼益處和損害?
汽車自動駕駛/智能共享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哪一個更有前途?

TAG:交通擁堵 | 杭州 | 公共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