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BBC 紀錄片拍攝水平和敘事水平那麼高?

我覺得得BBC的紀錄片都是宏大的敘事,而國內的紀錄片水準卻只是幼兒級別的


謝邀。
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國內的紀錄片從業者,多少還是有些悲涼。
題主說國內紀錄片水準的幼兒級別的,你是對的;BBC的紀錄片都是宏大的敘事,這是錯的。準確的說法是,BBC的紀錄片是通過個體命運來描述宏大題材。

回到問題本身,因為這個問題太大了,可寫論文,所以我側重幾個點回答。

第一 故事教育
敘事的基礎是故事本身。

對於國內紀錄片來說,由於多年的教育體系灌輸,我們的第一思維是中心思想(這個詞好熟悉),而不是個體。在國外的電影中,經常看到父母在床頭給小孩子讀故事,因為故事是兒時教育最基本的載體,但我們小時候這方面熏陶相對薄弱,以至於中國人總體上缺乏講故事的能力,這不僅僅是紀錄片人,銷售、老師、設計師等各行各業基本如此。

紀錄片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提案,其中一個內容就是要在短短几分鐘內講清楚你的故事。前年參加一個提案會,中國紀錄片人的提案,可以說是完全不知什麼是故事。
一個從小缺乏故事熏陶的群體,如何能有較高的敘事水平。

第二 敘事法則的工業化

是的,你沒看錯,敘事技巧也可以工業化,流水線化,是有一套完整而詳細的標準。就和好萊塢的電影一樣,開場怎麼設置,每個段落不超過多長,每個採訪多少秒以內,宏觀和個體如何處理,什麼長度是觀眾忍受的極限,bbc會請專門的機構做觀眾的心理分析,數據分析,精確到哪個情節,多少分多少秒觀眾開始流失了,所以,bbc的敘事,都是按照觀眾的心理感受,有科學依據而制定出的標準,而且是工業化的標準,比如在他們系列片中,就算再好看的一段情節,也不可以超過8分鐘,8分鐘一過,必須要出新的內容!

但是,國內紀錄片作品往往是導演的個人作品,我是大爺,我想給你看什麼你就看什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我是上帝。比如一個一兩分鐘的長鏡頭,一個人在畫面里走啊走啊走,多tm有韻味,多tm深沉,你們這些傻逼觀眾就按照我的節奏走吧,哇哈哈哈......

對於大多數的國內紀錄片者,bbc這樣的標準,是天方夜譚。

不過近兩年改觀了很多,大家開始學習bbc,最典型的就莫過於《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敘事,每一個主人公篇幅長度,怎麼開篇,怎麼設置懸念,如何結構,一集多少人,多少個故事......都是按照bbc的標準製作。

實際上題主問拍攝水平高低,也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完整而細緻的標準,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藝術的基礎,也就是對美的感受能力。

第三 藝術基礎

拍攝水平的差異有很多原因,比如設備、經驗、標準、流程、金錢等等,國內紀錄片拍攝往往講究好看,卻忘記了最重要的畫面敘事,就像一雙空洞無神的大眼睛。

如果說上面這些這都可以在短期內模仿追趕,那麼下面這一點,是bbc甩開我們幾萬光年的核心——藝術基礎,對於國內紀錄片拍攝者,無論導演還是攝像,這是決定他們的天花板——再精緻漂亮的畫面,也只具有匠氣,卻無法打動心靈。

這個點實在太大了,有興趣可以看看《藝術中的精神》。


第四 價值觀

這是最令人絕望的一點。

還記得老謀子導演的奧運會開幕式嗎,網上流傳的bbc切換版和國內切換版,或許就能看見一斑了——同樣地內容,絕不相同的效果。

這是價值觀導致的。就像看鳳凰衛視一樣,這個剪刀+口水的台,大部分節目製作簡單粗糙,但是,就是好看,為什麼?

價值觀決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理念全然不同。

國內紀錄片從業者,在某種教育體制下長大,思維固化,看待事物的角度單一,非黑即白,加上宣傳體制,也不可能有更多的表達。

所以,我悲哀地目測,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不可能超過bbc。

但是我們還是會努力。

———————————————————————————————————————分割線
答案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在這裡向大家表示感謝。
@打飛船提出了奧運會不同國家版本的疑問。我的例子舉得不是很恰當,非常感謝您的細心。實際上我想表達的是,無論nbc、bbc,nhk......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會關注個體,這些個體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平等而具有真正的人文關懷始。

另外我也沒有責怪體制之意。短時間改變不了社會,但可以改變自己。故事基礎、敘事技巧、藝術熏陶,都可以通過自身學習來提高,慢慢地,就起了變化。
近幾年,央視9套頻繁地與國外機構合作,學習外面的經驗,然後通過與國內電視台和製作機構一起合作的方式,把這些經驗傳回國內,並且一改以往央視老大哥的姿態,平等待人,在這種帶動下,全國各台和製作機構也開始以此為突破口主動尋找學習機會甚至改革,已成為一種暗流。除了央視,還有雷禾,三多堂.....都在做著類似的事。其實,也是我們這個行業的人自身學習進步的結果。
當然,如何防止紀錄片生產的大躍進,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問題。

最後,「題主說國內紀錄片水準的幼兒級別的,我說著是對的」,呃,這個,欠妥。差距很大,但前面的說法也太誇張了,畢竟我們能看到的bbc的紀錄片,都是經過了精心篩選選具有一定品質的,而國內的紀錄片,不管哪個檔次的,大家都隨處可看,不好比呀。

以上補充。再次致謝,歡迎交流。


以前在科學脫口秀上聽過一個節目,請的嘉賓就是bbc《美麗中國》的中方負責人,副導演。
裡面敘述了他們花幾個月的時間全國跑,尋找素材,寫劇本。劇本寫好後在用非常快的速度去拍攝。當年為了拍攝珠峰的一個景,bbc就在中國買了架直升機。他們請的都是世界頂級的攝影師。據說有一次在非洲拍攝,攝影師在一個偽裝的物體里,忽然一群大象沖了過來,導演當時想的就是可能要去安排後事了,結果那個攝影師運氣非常好的躲過了大象的踩踏,而導演衝過去問的第一句就是「剛才開機了嗎?」這就是bbc精神。
還有講到當時要拍一個北京的全景圖,但那幾天下雨,天氣非常不好,但在明知道幾乎完全不可能拍到的情況下攝影師連續幾天一直趴在攝影點等待機會,副導演問他為什麼,這種情況你完全可以去休息的,他回答,你們花錢請我來不是叫我來這裡玩的,這是我的工作,就算有一線希望我都會留在這裡等待機會。
他們就是這樣拚命去拍這些紀錄片的,你覺得有理由拍不好嗎?


除去行業起步的早晚,技術的差距等外觀因素,我覺得還有一種差距在基礎教育上。看紀錄片《非洲》時,就心生感慨。我們哪能排出這樣的紀錄片。我們的教育沒有教會人這樣crazy的職業精神。
拍攝小海龜孵化完奔入大海的場面,BBC的年輕的攝製組的男女工作人員就在海邊搭著帳篷晝夜拍攝,打趣的避讓著可能致命的毒蠍子,女生們一樣曬的黑亮,在40度的高溫下守著攝影機。這差距不僅僅是會使用攝像電視製作這些硬標準,我們的舌尖也可以把畫面拍的非常優美。我看到的是冷靜,專業和對工作的盡責。從小到大的各種學習課堂及課外活動中學到的綜合知識,才可以應對各種野外狀況。
我相信他們在很小的時候是有機會親近大自然的,
而不是關在密閉教室里和外教互動。 引用心理學家李子勛的話:
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每個孩子從母體中新生也必然攜帶了全部自然的信息。孩子是在大自然信息引導下從生命內部喚起生命的智慧。家長要相信自然蘊含的智慧遠勝於人類科學表達的智慧,所以讓孩子親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滋養正是提升孩子心智能力的最佳途徑。——《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勛的後現代親子課》
自然的滋養提升孩子心智能力。
加之學校的教育並不只是追求高分,更多的課外學習,豐富多元創新的教育系統才更有可能培養出這樣的人才。


正視差距,虛心學習,迎頭趕上。
這幾句送給紀錄片從業者,也送給廣大觀眾。首先無論從國家到社會到這個產業,我們都是「後發」者這個現狀要承認。現在國家日益強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需求激增,文化品位也是不斷上升。因此,觀眾很難再去接受這樣一種落差。這就像國足,大家的感覺就是其水平與我們天朝的大國地位完全不符。於是乎各種抨擊吐槽聲不絕於耳。事實證明觀眾急沒用,領導們採用各種方法揠苗助長也沒用,國足還是不給力,反而浪費幾代人才並延緩了發展。為什麼?道理很簡單,任何事情都有其發展的內在規律。這是一個過程。作為後發者,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速這個過程,但要實現穿越式的發展其實並不可能。因此,我們必須認清差距,虛心學習,然後尋求進步和突破,耐心走完這麼一個過程。柴火君的回答就屬於認清差距,說得很好。但是大家必須要給予國內記錄片以發展的空間與時間,何況國內已經出來了一些還算有些意思的片子了不是?所以我們作為觀眾就給予更多的耐心與寬容吧,多去建構地看待這個問題。


BBC的思想是「Let me tell you an interesting story」,我們的台長指導思路是「讓我來拍個片子教育你們一下」。這就是區別……
的確是拼錯了,改回來了,謝謝 @於洪敏 等各位無情指正。評論BBC嘛,的確是得有一些嚴謹的精神,我的英語水平也的確捉急……


BBC節目更崇尚科學與文明,其紀錄片注重創新與求實,一直是全球同類節目中最高水準。國產紀錄片可能在講故事和傳奇歷史方面比較吸引人。多數國產節目比較平庸,缺乏創意和深度,廣告水平都不如人家,儘是浮誇。另外歷史紀錄片成為了黨的喇叭。BBC短篇電視劇也很不錯,反觀國產劇,千篇一律的神話、抗戰、諜戰、魔幻、警匪、都市愛情/親情,只有狗血劇情。CCTV以前沒什麼優秀的現代電視劇填充空擋,經常反覆播放台灣那幾部經典家庭劇。國情差別大,媒體文化發展水平也相差甚遠。

另外看BBC是要買tv license的,一年一戶100多鎊。此外英政府也撥出一定資金。但英政府並非是管理者。BBC是public tv。CCTV是state-owned。


在這個問題下看到了吐槽《故宮100》的回答,忍不住進來說幾句。

坦白說,《故宮100》是大概十年前的「老」片子,從技術和製作水平上而言,且不說不如BBC新銳,就是和2010年往後的天朝主流紀錄片相比,也有差距。

這部片子的短板不是太裝逼,而是不夠裝逼。
壯哉我大故宮,對稱構圖拍幾組長鏡頭就夠教腐國以單體建築為主的人文景觀做人了。

事實上,這是一部本不該存在或者不應該以這樣一種形式存在的片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故宮》,據我所知,這部片子本來有計劃拍第二部,但是因為某些原因,項目被砍了。
當時為了籌劃第二部,主創團隊事實上已經準備了大量素材,尤其是眾多涉及故宮非開放區域的寶貴素材,可以說是第一次呈通過鏡頭呈現給公眾。
為了使這批寶貴的素材能夠不被埋沒,經過調整,最後實際出品的《故宮100》只能是打散到以單個素材為主題,六分鐘一集的短片合集。
然而,即使是這樣,這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子,旁白寫作工整,嚴於筆韻,但尺度拿捏極好,並不矯情,或強行主旋律。
配樂尤其用心,二胡等多種民族樂器的搭配極為協調,雖然部分借用了《故宮》第一部的配樂,但放在央視紀錄片中,整體水準不輸程池的《大乘天》太多。
但畢竟先天不足,這部片子很多鏡頭有湊數嫌疑,至少是在資源充沛的情況下,明明可以做得更工整。
印象最深的是角樓那集,計程車上拍攝的晃抖長鏡頭,典型的帕金森。

默默吐槽一句,在我朝的文保制度下,若非上面有意願,下次對故宮深入到這種程度的拍攝,不知要等到哪年。

對於紀錄片,兼顧科普性和趣味性一直是個難以調和的矛盾問題。
尤其在大清,還要兼顧主流宣傳的需要,簡直喪病。

------------------------------------------------------------------------------------------------------------
最後感謝這部作為背景音樂陪我度過無數加班寫論文的日和夜的紀錄片。


看完了bbc再來看cctv 我就覺得央視紀錄片里那種習慣性的國家和民族主義情感 這些帶著政治宣傳的東西 在客觀理性的記錄片里 讓人厭煩和噁心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冰凍星球》了,後來看央視的介紹,真的不容易,拍好的紀錄片,不僅要有財力物力人做左支持。更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敢為的精神


看看《海洋》那部紀錄片,攝影師為了拍北極的動物,在北極待了三年啊!


當我看bbc《非洲》的時候,就在想,雖然那些動物們,不會寫代碼,不會有擋風遮雨的屋子,不會坐上快速奔跑的汽車,但是它們見到了世間最奇妙最美麗的景色,並生活在其中,這是何等的幸運。


其實很簡單,我們文理分科,寫故事的
邏輯沒學好,拍故事的表達能力差


因為你是跪著看啊。BBC已經出現很多次紀錄片拍攝造假的情況了。


?西方國家市場化水平高是重要原因。
英國廣播公司(英文簡稱BBC)的性質是由政府資助但獨立運作的公共媒體。

「英國的每個家庭(除了老年人和少數低收入人群,他們的費用由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承擔)或企業都必須購買一年限的電視執照,以確保BBC能夠擁有足夠的資金以「教育、通告和娛樂」大眾,費用由政府設定。這筆錢的數目會每年根據通貨膨脹係數進行調整,一年一交,總體呈上漲趨勢,2011年的收視費標準為每戶£145.50,約合1462元人民幣。」--引用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26923/answer/15385673 里肖琦的回答

?資金運轉。
前期資金的問題解決了,然後是資金運轉,在一個正常的市場,一部紀錄片可以通過賣正版光碟、在電影院上映、甚至在電視台可以擠進黃金時段播出,這在國內是很難想像的吧!
而反觀國內,通常看紀錄片都是直接從互聯網上Down下來看,購買正版的人寥寥且不知道去哪買怎麼買為什麼要買;拿目前最流逼的《舌尖上的中國》來說,如果在電影院上映的話……你真的願意領著你的女朋友去電影院看紀錄片!?看來你是真的喜歡看紀錄片。 如果用紀錄片來撐一個電視台黃金時段,據我所知,可能在數量和質量上還達不到要求。

?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觀眾的欣賞水平。
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我不敢妄自評價,但紀錄片真的不是一個可以快速進行資金流轉的工作,也就是說,想通過干這個發財真的要提前有心理準備。做了一段時間,回頭看看這幫兄弟跟著自己也不容易,家裡孩子還等著買奶粉呢,M的,還沒有拍快照來錢快呢,改行!觀眾欣賞水平,只要各種抗日YY劇、宮斗、家斗、穿越劇有強大市場,紀錄片真的還是得靠邊站。

?其實不僅是紀錄片的對比,想想看,像抗日YY劇 PK 美劇英劇,CBA直播 PK NBA直播,新聞聯播 PK CNN Breaking News……

?結論:如果條件允許(健康的市場、高水平的教育),我們也會製作出高水平的紀錄片,讓時間說話吧!


其實過年的時候看了中央跟安徽一起拍的黃山就感覺拍得很好………當時看到就想去黃山了。至少國內的紀錄片也不全爛啊,有的紀錄片搞不好還是中國的拍來得好~(≧▽≦)/~


看中國的某些紀錄片,總有種智商被侮辱的感覺,而且絕對有種劣質產品的口味,尤其是人物採訪佔了好大篇幅,而且一定要把鏡頭對準說話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經費不足,沒錢拍別的畫面。
我也算是紀錄片骨灰級發燒友,NHK、BBC、國家地理、TBS一有時間就看,簡直是當了電影了,看長了好紀錄片,再看劣質的,真的就是有感覺「味道不對」、「這紀錄片有毒」。
在此必須感謝各種字幕組長期以來的貢獻,讓我能領略到如此精彩的世界,不必被一些垃圾毒害,鞠躬。
推薦紀錄片
BBC南太平洋系列
TBS世界遺產系列(特別感謝眾神字幕組)
NHK文革那點事
NHK靖國神社專輯
BBC英國鳥瞰
documentary揚帆起航
NHK合併韓國100年
層層透視大都會(色彩超贊)
NHK新絲綢之路系列
NHK故宮至寶系列
NHK義大利絕景系列
壽司之神
假如美國不存在
BBC各種單獨主題紀錄片
NHK各種事政紀錄片(例如追責伊斯蘭國、對立能否克服~激辯、領土之爭與日中韓關係)
最近看了NHK關於朝鮮如何從財政維持獨裁的紀錄片「朝鮮 權力與金錢之謎」感覺對朝鮮的「禮物政治」有了一些認識。
感覺視野廣闊了起來,人生豐富起來了,再次感謝這些紀錄片製作人,字幕組翻譯人員,謝謝。


說說個人看法 bbc的記錄片是呈現畫面讓觀眾去思考 國內的紀錄片是將他的觀點強加於觀眾 很多人說&<舌尖&>拍的好 但我個人不這樣認為 從畫面和配音來講還是不錯的 但是它僅僅是一個歌功頌德的片子 並沒有客觀地專註在美食上 非常之泛泛


最近在B站上看BBC的《隱秘王國》系列

很多畫面看得我不確定是真實拍攝的還是CG的,太誇張了吧。。求問到底是CG還是真實畫面

BBC總是給人一種「美得不真實"的感覺

BBC 應該把紀錄片放到影院里去公映,肯定比很多好萊塢大片上座率還要高。

另外,我覺得國內一些紀錄片的水準低讓人看著不爽很可能是拍片人的態度問題,總是想表達一種「你看,天朝多偉大,多美麗,多富強」的感覺,真實感太低,自己人都不信,你怎麼說服外國人。

上次看了CCAV拍的《故宮100》,拍得不差,就是有些鏡頭。。實在太裝B,感覺是攝像師的個人秀,裡面關於故宮的故事也都是炒冷飯,所有有關故宮的故事都跟別的故宮紀錄片一樣,所有天朝人都聽了百八十遍了,沒什麼創新。能看下來大多是因為男旁白的聲音好聽,女旁白我就不說了,ccav每天晚上七點檔里的那個幾個講話聲音全都一樣的女的,你們懂。

還有,這片子6分鐘一集是鬧哪樣!!!!
6分鐘一集一共100集!就是為了契合它的名字《故宮100》嗎!?


總體水準還是不低的,值得鼓勵。


除去資金、設備、技術、經驗、專業團隊這些客觀因素不說,這些東西有些可以通過金錢來實現的,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可比的。
我這裡說說主觀的東西吧,我說的主觀不是單純的什麼強烈的慾望,敬業精神,積極的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的責任感,這些我們中國人也有。我想說的是追求,一種對人性的終極追求,類似一樓樓主所說的價值觀,那些東西才是關鍵的,一個人的追求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一個人的價值取向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一個人的行為決定結果,個人如此,一個集體、團隊如此,一個國家民族更是如此,這才是我們中國人急缺的——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和關懷。
說到這裡,又要回到中國的教育了,中國教育痛苦歷史,揭示它的傷痛和失敗,悲天憫人的情懷,讀來令人感到沉重,借用一位教育家的話指出:中國二十多年最大的失誤在於我們忽視了具體的個人。
教育直接作用於人的意識,意識引導行為的養成,從而對人的生理,也就是自然生命產生影響。
舉個例子:西方國家中學的作業是鼓勵個性,倡導與眾不同。他們的作業傾向發散性思維的問題,人人可以有獨特的見解和看法。這樣,學生的個性就會不斷得到張揚,創新品質就能得到培養。我國學生作業的標準答案意識,一步步限制了學生的個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讓本來生動活潑的孩子上學時間越長,反而越膽小,思路越窄。
不多說了,有點越扯越遠的,越說越不靠譜了。我個人分析就是如此,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補充修正。


我一直有個偏見,中國人很有才,不,應該是非常有才。中國人能做很多事,能成為各方面都很優秀的民族,但,(對,這裡一定有個轉折)不是現在這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中國人很難做到自己。


推薦閱讀:

TAG:紀錄片 | 英國廣播公司BBC | 敘事 | BBC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