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心理學從業/研究者,你會通過哪些方式去判斷你的同行專業水準如何?


感謝 @劉柯 邀請。主要的方法 @沉默的馬大爺 已經講了,我補充幾點。

我自己做諮詢,如果要讓我去判斷其他諮詢師的水平,理想狀態下我會去看兩個東西。一個是諮詢師諮詢的錄像回放,可以判斷諮詢師的臨床基本功和諮詢關係的建立能力。二是看諮詢師的諮詢筆記中對於個案的概念化的內容,或者說去問問看諮詢師是如何概念化這個個案的。從這裡可以看出諮詢師對於流派和理論的使用,以及思想思維水準。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這兩個東西都是沒法看到的,那麼就只能去看諮詢師所寫的科普文章,多少也可以反應諮詢師的理論功底和思想水平。

個人交往中,我也會去觀察對方的人格,思想和性情中是否有偏執,極端,攻擊性或者其他不尋常的部分,如果有,往往暗示著自身成長和個人體驗工作的不足。另外也可能看看對方對於行業和職業的熱愛程度,入行動機和職業規劃目標。相對來說我會更相信處於熱愛和好奇,帶著助人博愛人文關懷入行,在經濟利益和社會價值之間有自己選擇的人。如果對方價值觀猥瑣,對於行業亂象和發展艱難無感,我會擔心對方自身的職業操守和意識。

我不會去看的部分是:社交能力(除非極端差),知名度(和專業水平弱關聯),流派,頭銜等,都和專業能力沒有必然關聯。


嚴格來說,我現在還不是從業者或者研究者,但是看了 @Steve Shi 的回答受到啟發,特別想表達自己的看法:心理諮詢師的專業水平,小部分看學術背景/科普寫作/理論知識/技術方法,大部分看的是倫理方面的修養。

關於如何判斷心理諮詢師的專業水準,我想要補充兩點。第一,我會關注心理諮詢師私人信息曝光程度(personal life);第二,我會看心理諮詢師怎樣介紹和宣傳自己的專業背景(professional)。

第一點,我相信,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會有意識地節制自己私人信息的曝光程度。

「曝光」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與媒體的合作和接受的採訪,心理諮詢師的自媒體平台,科普寫作中夾雜的個人經歷,社交賬號中公開發布的信息(高隱私級別的不算,比如嚴格分組的微信朋友圈)。

一方面,如果來訪者對諮詢師的私人信息知道得特別多,可能會對咨訪關係帶來難以預測的影響,而咨訪關係又是心理諮詢中特別重要的一部分,是影響諮詢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私人信息的曝光也有利於保護諮詢設置,避免雙重甚至多重關係。另一方面,如果來訪者對諮詢師產生了強烈的、難以克制的憤怒(相信大多數心理諮詢師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保護自己的私人信息是人身安全的保障。

如果是精神分析師的話更要注意這一點,王雪岩老師的一篇文章曾經啟發過我,部分摘引如下:

一個在媒體中常常暴光的治療師可能會潛在發生一些破壞治療的影響。第一個是會減少病人的幻想空間。第二個是治療師不容易在治療工作中保持中立和節制。第三個是一個無力拒絕媒體暴光的治療師,可能在其內部還有一些有待修復的內容。
出處:我該如何選擇一個信得過的諮詢師?

注意,這一點只在判斷心理諮詢師的專業水準時作為參考,如果是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工作者則不受影響。舉個例子,我覺得魏坤琳老師上綜藝節目很可能對他在心理學領域的工作沒什麼影響,但是如果一個精神分析師頻繁地在公眾視野里扮演「XX判官」的角色就顯得非常不專業了。

第二點,我相信,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會在介紹自己的專業背景時儘可能地誠懇、準確、謙遜。

目前為止(2017年),國內很多剛入門的新手心理諮詢師是很難「開業」的。由於種種原因,國內的心理諮詢行業存在各種各樣的亂象和問題,這一點可以說是大多數從業者的共識。作為一個準從業者,我常感到「靠這一行能不能養活自己」的焦慮,也相信一些新手從業者會有類似的擔心。同時,近些年互聯網、自媒體平台為每個人提供了很好的自我宣傳的機會,這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潛在的誇大宣傳(甚至是虛假宣傳)。

這是我在知乎遇到的例子,由於回答者保持匿名並引去諮詢師姓名,回答也沒有大量傳播,我目前相信情況屬實:

某心理諮詢師X在知乎和簡單心理平台公布的教育背景是「美國心理諮詢碩士」,工作經歷是「現留美私人執業,曾在美國某精神衛生中心擔任心理諮詢師」。某來訪者因此認為該諮詢師是通過就業留在美國的,並選擇了這位諮詢師。後來,該來訪者通過社交網站的公開信息發現了X碩士畢業後在國內的EAP工作經歷,且X和一位美籍華裔結婚,拿到綠卡後才得以留美。

雖然X在知乎、簡單心理上選擇性標註的信息均屬實,自己的簽證狀況確實不必要公開,但我還是有一種被「高端地」忽悠了一下的感覺
出處:如何評價心理諮詢網站:簡單心理?

該答主(來訪者)更新前的回答里曾有一處忘了引去X的姓名,我偶然看到,發現X是我在知乎關注過很久的一個用戶。看了這個回答,我發現自己也曾對X的履歷有相同的誤解——我個人相信,造成這個誤會的原因是諮詢師表述不清,而非來訪者不當腦補。在我看來,這種做法並不專業。

我還想到了自己前段時間以職工身份參加美國私立高校的招生宣傳活動,老闆特意叮囑我措詞要盡量客觀準確,「如果學生入學之後發現招生宣講遠超過就讀體驗,可能會因此轉學,這對學校以及我們部門的聲譽都很不好。」我同樣相信,如果來訪者發現諮詢師的自我介紹存在誇大宣傳的成分,這對咨訪關係和諮詢師的聲譽都有害無益。我相信,專業的、可信的心理諮詢師能夠充分考慮這些細節,並以誠懇和謹慎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專業背景介紹

特別想要補充這兩點,是因為,我越來越相信,心理諮詢師的專業水平,小部分看學術背景/科普寫作/理論知識/技術方法,大部分看的是倫理方面的修養。在信息傳播成本極低的今天,想要了解一個同行的學術背景和理論知識都不難,但是想要看一個諮詢師在倫理方面是不是真的過關,需要花費的心思和時間則要多得多。另外,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說,想要靠科普寫作或者授課培訓來吸引眼球似乎沒有那麼困難,而在倫理方面投入的反覆考量和自我探索則沒那麼容易被大眾和潛在的來訪者注意到。作為一個初學者,我希望自己能夠在今後漫長的時間裡記得倫理的重要性,希望自己能夠達到自己對「專業」的判斷標準。

另外,我還認為,教學也是一些心理學從業者的重要的工作,不過我資歷尚淺,只當過學生,還沒當過老師,也就無法從「同行」的角度判斷教學水平。我邀請了幾位曾經在我學習過程中給予過我有效幫助和支持的老師,期待他們的分享。


謝邀 @劉柯。各位諮詢師朋友,已經從專業的角度,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方法,判斷諮詢師的專業水平。

我給大家提供另外一種視角。這幾年,我一直在心理行業內做些小項目,見過不少立志從事心理行業的朋友,也面試過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我想分享一些個人經驗,說說我怎麼判斷一個心理學從業者,甚至心理學產品的專業水準。


我關注的第一點:敢於承認「我做不到」。

其實,心理學的概念很模糊,又很廣闊。哪怕看起來簡單的、日常的心理現象,都未必有準確的心理機制能夠解釋。沒有心理學人會全知全能,越相信、越堅稱自己「什麼都能解決」,我會認為他對自己的專業能力越不了解,看不到邊界,就談不上專業水準。

我所見到的優秀從業者,他們會將自己聚焦在一個準確的問題上,由這個問題出發提出各種方案。他們不會為了面子,大包大攬那些不熟悉的項目;也不會為了利益,就吹噓什麼靈丹妙藥、包治百病。他們根本不羞於承認「我做不到」。

我關注的第二點:清楚的認識「妥協的邊界」。

從業者,需要關注、甚至認同大眾對心理學的理解。而不是抱著自己學到的、理解的知識,故步自封。至少目前來說,心理學的理論和實際應用,存在一條鴻溝。雖然從業者們在儘力彌合,但是仍然做不到,大家需要什麼,就一定找得到方法來滿足。

而且心理學的科學性,是由分情境分條件來實現的;但是大家的需求,通常是一種普適的解決方案。我們不能說,這種情況論文中沒有提到過,我就不想做、不能做、做不到,我就要專業性100分。那好,那些專業性0分的產品就說了,我做得到,來我這吧。

真正做起來,需要妥協,需要趨中的解決方案。讓步到60分,比卡死100分更考驗專業水平。哪些方面可以讓步,讓到哪一步,通過什麼路徑去讓步,對這個領域不精通的人把握不好尺度。簡單來說,能說出一句話,能讓大家喜聞樂見,研究者又不怎麼挑的出刺,多半是高水平的從業者了。

我關注的第三點:具備「橫向遷移能力」。

心理學不只是心理學,跟很多學科,包括日常生活的經驗都緊密相連。就卯著某一項專業技能死磕,或許是優秀的研究者,但真的算不上專業水平合格的從業者。不了解、不關注其他領域,不了解、不關注其他人的生存、生活狀態,不對由心理發散出來的事物好奇,很難做出符合大家預期的心理產品。

另外,我所見到的優秀從業者,都有成體系的知識結構,不是說只了解心理學的一部分就足夠了。他們很樂於主動的將心理知識和其他知識交織。我有一個從業者朋友,即使他在接觸星座、塔羅的時候,也不只是一個「巴納姆效應」了事,而是在思考某種設置,心理學含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出現這種設置,有沒有從專業角度優化的空間。這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至於文獻能力和倫理,我覺得應該算是基本能力的一部分,而不是考驗專業水平的側面,在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從我個人的角度,能看到的泛心理行業,包括諮詢行業,還處於高速發展的早期。很多從業者,還沒有從一個愛好者或者研究者的身份中轉換過來。包括自己,回顧過去幾年在知乎上的回答和鹽書,現在看起來也不具有什麼專業水準。

很多從業者看不上偽心理學,但是偽心理學確實有更多人關注、支持,甚至投入巨大。我想原因可能是,偽心理學,他們的從業者在「偽」這方面更專業,更願意將專業水平作為追求。我們能做的,就是將我們的專業水平呈獻給大家,並持續為之努力,僅此而已。共勉了。


單說心理諮詢方面。

自己接受治療的時數,被督導的時數。很重要的是督導是誰。塔維斯托克培養出來的,對倫理方面會有更多的思考。

有時候這樣都不是很放心,還要看對方的氣質和精神狀態,執業狀態,最好是一起團督時候,聽過對方報案例。

前面答案有提到收費的,其實真正一周三次的躺椅,有的分析家會收一些低價的,甚至本身收費就不貴,100到300那樣,但是人家收個案比較慎重,很容易預約不上。

和多數人認識中的不同,精神分析協會鼓勵低價和免費諮詢。弗洛伊德當年立下的規矩,每人每月至少有一個病人是免費的,或者捐贈一個病人的費用做公益。

要記住,科研水平不等於諮詢水平。中德中挪CAPA培養出來的我如果沒有見過本人,長談一些他對心理治療的理解,我都不敢說他是值得放心的心理諮詢師。因為看起來像是連續培訓,其實培訓中的督導和自己接受治療的時間都不夠。他們的督導是否強調倫理,他是否真的從感受層面理解了諮詢倫理,不太好說的。


以前覺得某某知名系統培訓項目出來的,應該是值得信任和託付的。

現在覺得太不一定,水平相差可能極大。

只能說,大致保證在準線之上。

但初步判斷主要還是看他們的培訓經歷,

1、關鍵是看他們放出來什麼樣的培訓,以及以什麼樣的描述來呈現它們。

譬如看到簡歷裡邊有NLP、家排、教練技術等等辭彙的,其他的內容就不用細看了,這是很好的篩選。

做心理諮詢的,業內反正知名非知名就那麼些個兩年系統培訓項目,不說有多好和靠譜,但大致有點門檻。所以看到這些培訓經歷,心裡大致歸類成「以諮詢師來說,至少應該不會太離譜,不算坑來訪者的錢」。

2、看他們怎麼稱呼自己,就是給自己什麼樣的稱謂。如果看到特別「不要臉」的稱謂時,會降低對他們的判斷。

3、看他們介紹自己時,筆墨著重在什麼地方。有些明明是做臨床的,但基本不寫自己的培訓經歷,一直寫自己在某某協會各種協會有一官半職的,就會覺得「這沒有說服力啊,但你為什麼寫這些完全沒有說服力的簡介,很可疑」。

4、有督導和個人分析的,會覺得至少這個諮詢師不管水平如何,但態度和職業路徑是已經到位了。

大致就是如此。


對於研究者:Google Scholar

對於其他從業者:專業背景和資歷,寫的通俗文章,社交平台上的言論,看兩眼就知道是不是同路人。

以下關鍵詞一票否決:靈修、家排、nlp、九型人格、性格色彩、父母皆禍害、愛與自由。。。


因為在高校工作,業餘接待個案的時間不多,所以常常轉介個案給同行,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評估標準,跟題主分享一下:

1、看簡歷:首選受訓背景純粹且系統的,至少參加一個兩年系統培訓的。
那些培訓項目多、雜且以短期工作坊而沒有長程項目的,上黑名單!
2、問個人體驗和一對一督導情況,持續一年以上的優先,完全沒有的,黑名單!頻繁更換諮詢師和督導的,黑名單!
3、看個案:跟我在同一個團督小組的同學,我會看他報的個案做的怎麼樣,看逐字稿是很可以看出一個諮詢師的功力的,做得好的么,自然就上轉介名單,做的不好的就待定。(自認為這是信效度最高的評估方式)
4、結合以上三條比價格,價格虛高的,刪除!
5、看流派,當然首選動力學派的諮詢師,因為我的圈子裡以動力學派居多,其他流派的認識的太少,了解也少,輕易不會推薦。

可能我的標準太過嚴格了,導致我的轉介名單人數至今都不到5個,然後他們還常常排滿。。好的諮詢師真的太稀缺了。。。


心理諮詢。
看他做一次個案,這個個案是那來訪者第50次以上的。

50次以上已經是超一年了,同一個案持續做超一年的,深層諮詢關係與內在都進入常態了。


Google Scholar是個好東西,可惜必須得懂得科學上網;而且,確實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註冊了……

所以,除了這個,可以去看看研究者的主頁;通常他(她)們也把CV放在主頁上。

另外,對於那些鼓吹性格色彩、九星人格、巨嬰等等關鍵詞的人,我根本就沒覺得他(她)們是同行。

最後,心理諮詢領域是一個我一直都看不太懂的領域,還請相關人士點撥 @心理學徒李二狗 。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很有意思,是讓專業領域中的一個人去描述該如何評判專業領域中其他人的專業能力。讓我很好奇提問者的初衷。也許題主想著如果找到了專業的評判心理學研究者或心理諮詢師的方法也許能夠少走一點彎路。也許題主就喜歡這類反身性的問題。當然,專業的評判體系本來就是存在的。因為很多人談了心理諮詢的事,這裡還是多談一點心理學研究的事情吧。

學術專業期刊和文章的同行審核(peer review),是儘可能的在保證心理學研究質量的一種機制。那麼很自然的,一個人的論文發表狀況就部分反映了這個人的研究能否得到專業同行的認可。它已經是相對來說很客觀靠譜的標準了。但學術界也是人的匯聚地,總是存在一些可能阻礙發表的因素:很多博士生剛起步並不能發很多論文,尤其是在發展心理學這個周期漫長的領域。而且不同實驗室的作者掛名的方式也不一樣,導師的指導和支持也是因人而異。另,學術界內部,因為摻雜了人的因素,也會存在借著客觀行業標準黨同伐異的情況。比如有一個學術雜誌是被一群編輯壟斷的,如過你得罪了編輯中的一個,你以後就別想在這家雜誌上發文章。或者你的方法/結論太挑戰權威得出的成果了,也有可能發表遇到阻力。簡言之,論文發表的數量和質量的確重要,但論文發表狀況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

混跡學術界還有很多其他技能,能否很有趣且熱情的談論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否問出有意思的問題,能否和其他研究者建立良好的關係,能否和導師良性的互動(假設導師是靠譜的前提下),等等。這些雖然不體現在發表論文數上,但對在學術界長遠發展很重要。所以,客觀的行業評判標準是一個方面,是值得參考和尊重的,但我不會以此為綱。還有其他我自己認為很重要的有幾點,僅供參考

  1. ta所學/所研和應用之間是否通透;
  2. ta能否與別人有意義的交流自己的所學/所研;這裡的交流是泛指,包括了教課,和同行的口頭/書面交流,和非專業人士的口頭交流和書面的科普文章交流。理想狀態就是能夠根據具體的場合,找自己和別人的契合點,發現對雙方都有意義的交流模式。要達到這種狀態可能不是一己之力,但關鍵還是心中有他人
  3. ta對人和對事是否有真正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具體來說,就是能否嚴謹、全面和系統的搜集信息,同時保持一份謙卑,承認自己即使受過專業訓練,在認識他人上依然有「力有不逮」和可能不夠準確的地方;反面例子則是簡單的貼個標籤了事,對人的判斷淺嘗輒止,且不容他人質疑,妄圖用一套理論橫掃天下。

其實,人類搞心理學研究的初衷就是承認自己不能徹底看透別人,於是就多努力多做一些探索。現在心理學研究的成果也很豐富,但依然有那麼多的未知。不管是對一群人總體規律的探索,還是對具體一個人的探索,既定的專業知識可以是引導,但無法提供真正的結論。在探索中,也許我們還需要點的別的懂西,雖然探索也未必能帶領我們離真相更近。但如果覺得自己夠專業了,對人妄加判斷而忘記了那份初心就更加可怕吧。

另外,評判也分很多具體的場合:

  • 如果想找研究的合作者,專業能力自然重要,但是為人處世的風格更重要。倆個人是否能在一起很好的分工,很好的溝通協作很關鍵;
  • 如果想從和對方交流中獲取學術靈感,那麼ta的「內存」(不僅限於專業知識)和交流溝通的能力勝於專業能力;
  • 如果單純想看看對方的學術能力,又沒有其他更多的時間,看專業論文的發表情況確實是在抄一條不錯的捷徑;
  • 如果想從對方的文字中獲得一些生活啟迪,那就看看這些文章帶來的啟發是否只是瞬息的繁華,我偏好能夠說中心事、帶來內省、並讓自己對生活有新的洞見的文章;
  • 如果希望找心理諮詢師,看看對方的教育和受訓背景,以及個案小時數和個人體驗小時數。最重要的可能還是親自聊一聊,看看氣場是否投合;
  • 如果是朋友問我***怎麼樣,我盡量不去評判,而是把主動權交回給當事人。我常說的一句是,只要你自己覺得有收穫就好。因為很多時候,那些在學術研究者眼中很扯的文章,也可以給一些人意想不到的啟發。生活不是做論文,找到對自己有啟發的點就好。順便,我對於一些很扯的所謂搞心理學的人或者一些理論可能會想一想這玩意為什麼會紅,有什麼在大眾傳播方面做得好的地方,背後有哪些機制。

說了這麼多,其實背後的原理很簡單:心理學研究者/從業者也是人,我們平時怎麼為人處世和人交往,當和同行接觸的時候並不會有太大的本質的不同。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機制之外,如果這個人是被你認識的、熟悉的、信賴的朋友/同行推薦的,你可能會更加喜歡ta. 而這種喜歡會怎麼影響你的判斷呢?大家也不妨自己思考一下。

引一句老古話作結吧,人可以不識字,但是不能不認識人


1.個案時長,以及是否有個人體驗,是否有個人督導,是否參加了靠譜的培訓。

2.是否具有經驗開放性,能否包容和他不一樣的思想、生活方式,對人是否有足夠的好奇心。

3.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倫理,他能否嚴格保護來訪者的隱私,是否會在朋友圈談及做諮詢的感受,能否避免雙重關係(見過太多機構不斷把來訪者變成學員,把學員變成來訪者了),還有,能否儘可能減少自己名字在網路上被搜索到的內容。

4.如果一個諮詢師經常出去講課、培訓,一去幾天,那專業性也值得懷疑,一個諮詢師不應該隨意取消諮詢,這涉及到一個人從業的初心。

當然,某些關鍵詞一票否決,我就不多說了。


談一談就知道了,當然你只能鑒別出比你水平低的,要想鑒別出水平比你高的,可能需要貨比貨!


科研方面的話,
本科生讓他做個實驗設計就能看出來了.
研究生看看發的paper是什麼期刊,if多少,sci幾區,幾作,或者從導師水平也可以非常快的做判斷,大牛導師應該不會選到水貨學生吧....23333.


如果是有直接對話的機會的話,就聊一聊,如果是間接接觸的話,看看對方的文字,表達的方式觀點等等。當然,專業的背景介紹,從事心理學相關活動的經歷那些都會參考,不過主要還是靠感覺。


言談,相處的感覺,教學能力/相關論文

轉介的話一般是經驗背景、時間、費用

話說,互聯網時代會有變化,比如我剛得知明年給位外國從業四十年的老師翻譯,我第一個反應是搜索了對方
還問了我知道在對方國家有幾十年複雜性創傷諮詢的來訪者


(不過我興沖沖搜索對方材料是因為有人提出聽夢工作,我第一個反應是就我所知夢工作是榮格派的工作方式我更喜歡。我想搜對方工作相關論文。)


心理研究者。判斷同行,需要看對方的狀態,溝通知識機構。
看狀態,可以看出是理論派,還是實踐派。
心理有所成績的人,接近了會有一種緩和輕鬆感。情緒溫和,慾望不強。
溝通後,可以知道是認知的,精分的,靈修的,南傳的。
大概的方向會有。就知道哪個方面有缺陷。
比如,精神分析的,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除非對方想開。基本不可能。
認知的,讓對方換一種世界觀,心理習慣依然在,所以,等於換個門牌而已。
行為,抓芝麻丟西瓜。
這些是理論派。
靈修,宗教,反而實際一些。除那些迷信的部分,效果反而更具體。
屬於操作派。
不過,這個也存在很多問題。
所以,判斷分三個。
1.看臉,判斷本人如何。
2.技能。判斷優缺點。
3.觀念。上面兩個的結合。會有個觀念。


補充一下前面幾位的答案。

水平高的無論是研究者還是諮詢師,都會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讓人一看就懂、一聽就明白。無論他們腦子裡有多少複雜的理論,他們也都會儘力用最簡單最精鍊的語言表述。

水平低的/沒水平的,就怕別人看出來自己肚子里沒貨,所以最喜歡找一些神乎其神、不明所以、深奧無比的理論和語言來描述問題、闡述結論。沒接觸過的人一看——「哇哦,理論好深奧,語言好複雜,看起來好高級,說得好有道理!」

寫論文引用別人研究(包括結論數據等等),不按APA格式的,都是科學素養不合格的。

弄了一個看起來很高級的理論出來,既沒有前人的研究支持,又不寫清楚自己的研究數據和統計結果的,基本都是唬人的。


諮詢師,查訓練背景。至少某一學派兩年以上系統連續培訓,並且有持續的後續支持。
有很多各種流派的短期培訓加起來,簡歷堆很多,其實水平只是熟悉業內行話的普通人……


國內心理學這個圈子很小,所以,一般是採用打聽的方式。
比如:師兄,我想讀XX學校的XX老師的研究生,有什麼建議嗎?這個導師怎麼樣?
師兄:哦,咱們教研室的某某老師是XX老師的同門/學生/以前的同事。明天我給你問問。


雖然不是研究者/從業者,但是念了6年心理學的書,見過了各種高校心理學老師,所以還是有一套自己的判別方法。

對於高校研究者而言,大都上了一兩節課我就知道這個老師水平怎麼樣,是不是一個「混」課的水平。當然很多朋友也會說上課水平和科研水平並沒有實質的關聯,注意!!!在我遇到研究做得好的老師,講課基本都講得好,但是確實很多老師對於上課的重視度不高,課堂比較枯燥和無趣,但他們一定講的很深入很透徹,能把一個理論一個概念講的很清晰。

當然,查看老師論文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google 學術可以清晰的看到發文的引用。但是能發英文的paper大都是心理學認知神經方向的老師,大多數做人格,社會方向的老師中文和英文也有發,中文的CNKI也可以查閱老師的中文發文情況,如果是國內做的比較好的研究者,中文paper的引用率都比較高。

然後,對於心理學從業者,如果科班出身,我覺得統計、測量知識掌握的好壞是鑒別一個心理學從業者的重要指標。現在國內的心理學從業比較五花八門,下面我以心理諮詢講一下我的看法吧。對於心理諮詢,往往看幾本理論流派的書,參加幾個工作坊,搞個國內諮詢2級證就可以開門營業了,但是我個人始終覺得這只是掛羊頭賣狗肉,幾本諮詢效果很差。心理諮詢前期投入是非常大的一門職業,分辨社會上亂七八糟的諮詢師的很有難度,我本人就被忽悠過兩次,完全沒有專業性(當年在外面找過諮詢師做個人體驗,很坑)。

所以以我的經驗來說,對於心理學從業者,以心理諮詢為主,標準主要有以下:

至少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至少諮詢師有長期接受督導的經歷;諮詢室裝修規範;諮詢師有較為可靠機構的認證(具體就不說了,免得促動了利益);對於我來說,年齡也是我的考慮因素~

先寫到這,有問題再補充


推薦閱讀:

我的精神分析師說如果條件允許會有勇氣追求我,這麼說符合精神分析的規範嗎?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