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本質是什麼?

如題,以及:為什麼人的生辰八字會對命運有影響?


天干地支的本質是什麼。
以下出自《史記·八書·律書》,成於西漢孝武帝年間,我簡單複製一下:

書曰「七正」,二十八舍。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天所以成孰萬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氣也。
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東壁居不周風東,主辟生氣而東之。至於營室。營室者,主營胎陽氣而產之。東至於危。危,垝也。言陽氣之垝,故曰危。十月也,律中應鍾。應鍾者,陽氣之應,不用事也。其於十二子為亥。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故該也。
廣莫風居北方。廣莫者,言陽氣在下,陰莫陽廣大也,故曰廣莫。東至於虛。虛者,能實能虛,言陽氣冬則宛藏於虛,日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故曰虛。東至於須女。言萬物變動其所,陰陽氣未相離,尚相胥也,故曰須女。十一月也,律中黃鍾。黃鍾者,陽氣踵黃泉而出也。其於十二子為子。子者,滋也;滋者,言萬物滋於下也。其於十母為壬癸。壬之為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於下也。癸之為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東至牽牛。牽牛者,言陽氣牽引萬物出之也。牛者,冒也,言地雖凍,能冒而生也。牛者,耕植種萬物也。東至於建星。建星者,建諸生也。十二月也,律中大呂。大呂者。其於十二子為丑。
條風居東北,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故曰條風。南至於箕。箕者,言萬物根棋,故曰箕。正月也,律中泰蔟。泰蔟者,言萬物蔟生也,故曰泰蔟。其於十二子為寅。寅言萬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南至於尾,言萬物始生如尾也。南至於心,言萬物始生有華心也。南至於房。房者,言萬物門戶也,至於門則出矣。
明庶風居東方。明庶者,明眾物盡出也。二月也,律中夾鍾。夾鍾者,言陰陽相夾廁也。其於十二子為卯。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其於十母為甲乙。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南至於氐者。氐者,言萬物皆至也。南至於亢。亢者,言萬物亢見也。南至於角。角者,言萬物皆有枝格如角也。三月也,律中姑洗。姑洗者,言萬物洗生。其於十二子為辰。辰者,言萬物之蜄也。
清明風居東南維,主風吹萬物而西之。軫。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西至於翼。翼者,言萬物皆有羽翼也。四月也,律中中呂。中呂者,言萬物盡旅而西行也。其於十二子為巳。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西至於七星。七星者,陽數成於七,故曰七星。西至於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西至於注。注者,言萬物之始衰,陽氣下注,故曰注。五月也,律中蕤賓。蕤賓者,言陰氣幼少,故曰蕤;痿陽不用事,故曰賓。
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故曰景風。其於十二子為午。午者,陰陽交,故曰午。其於十母為丙丁。丙者,言陽道著明,故曰丙;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故曰丁。西至於弧。弧者,言萬物之吳落且就死也。西至於狼。狼者,言萬物可度量,斷萬物,故曰狼。
涼風居西南維,主地。地者,沈奪萬物氣也。六月也,律中林鍾。林鍾者,言萬物就死氣林林然。其於十二子為未。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北至於罰。罰者,言萬物氣奪可伐也。北至於參。參言萬物可參也,故曰參。七月也,律中夷則。夷則,言陰氣之賊萬物也。其於十二子為申。申者,言陰用事,申賊萬物,故曰申。北至於濁。濁者,觸也,言萬物皆觸死也,故曰濁。北至於留。留者,言陽氣之稽留也,故曰留。八月也,律中南呂。南呂者,言陽氣之旅入藏也。其於十二子為酉。酉者,萬物之老也,故曰酉。
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萬物,闔黃泉也。其於十母為庚辛。庚者,言陰氣庚萬物,故曰庚;辛者,言萬物之辛生,故曰辛。北至於胃。胃者,言陽氣就藏,皆胃胃也。北至於婁。婁者,呼萬物且內之也。北至於奎。奎者,主毒螫殺萬物也,奎而藏之。九月也,律中無射。無射者,陰氣盛用事,陽氣無餘也,故曰無射。其於十二子為戌。戌者,言萬物盡滅,故曰戌。律數:九九八十一以為宮。三分去一,五十四以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為角。黃鍾長八寸七分一,宮。大呂長七寸五分三分。太蔟長七寸分二,角。夾鍾長六寸分三分一。姑洗長六寸分四,羽。仲呂長五寸九分三分二,徵。蕤賓長五寸六分三分。林鍾長五寸分四,角。夷則長五寸三分二,商。南呂長四寸分八,徵。無射長四寸四分三分二。應鍾長四寸二分三分二,羽。生鍾分: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辰八十一分六十四。巳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十六。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戌五萬九千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亥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


想必干支之意及本質之於古人就如同123456789一樣,我們還得從古籍中領會。
第二個以及的問題太大了。。


如果要應用十天干十二地支,了解其原理是十分必要的
地支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不管是節氣說,十二宮說,行星作用說,地球繞太陽公轉說,都無法反駁一個道理,那就是地支是有方位的,有溫度的,有實際力量的。

所以地支的推斷就異常簡單,午月熱,子月冷,冬天去海南,夏天去東北。
地支為質。

而天干一定不是地球自身作用的結果,天干是沒有方位的,沒有力量的。一定是星球運行,或者太陽作用的結果。這個沒人說的清楚。
為何?

午月我們知道熱,丙丁月,不一定熱的。
卯月我們知道木旺,到乙月不一定木旺。

午時溫度高
丁時溫度不一定高,有可能是丁亥時,火在這個時間,僅僅是午夜星光而已。

但是夏天一樣有木這個力量的存在。甲午一定沒有甲寅月的狀態好。
天干是氣。

從而可以得知,不管如何變化,不論氣還是質,地球的各種狀態,只有這60種狀態,也就是60花甲子。

學習八字,久其一生,無非也就是這22個字。


說點實用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當於你學英語的二十六個字母,這22個干支之間的生克刑沖組合,決定了事物的一些特性。

然後簡單說下生辰八字里天干地支各自的特性。

首先,顧名思義,天干為樹的枝葉,地支為樹的根莖。其次,挖掘八字象的特徵,分析八字結合以下特點:

天干為陽,地支為陰。
天干為顯,地支為隱。
天干為外因,地支為內因。
天干為主動,地支為被動。
天干在外,地支在內。
天干看男,地支看女。
天干為動,地支為靜。
天干為短周期,地支為長周期。

把以上干支的特點理解深入,易學研究更上一層樓。


天干地支是四柱命理學最基本的元件,也是最基礎最基礎的東西,可以這樣說,沒有天干地支也就沒有四柱命理學。因此,天干地支是四柱命理學基礎中最「底層的基石」。說到天干地支,會有不少的人認為,這是最簡單的東西,不就那22個字嗎?還值得研究嗎?回答是肯定的,當然值得研究,而且還要深入研究。

這22個字說來簡單,其實,有多少人深入研究過它們呢?有多少人又真正「認識」了這22個字呢?這22個字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呢?我想,如果不能真正認識它們的本質含義,那就無法學好四柱命理學。

一、十天干為什麼要分陰陽、五行?

天干之名傳說是得於古代天有十日,天干即十日之名,《廣雅.釋天》「甲乙為干。干者,日之神」。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謂之天干,或謂十天干。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2700多年前,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十天乾的原始意義:
甲就是鎧甲,指萬物衝破其「甲」而突出的意思。
乙就是軋,指萬物伸長的意思。
丙為炳字,指萬物繁茂的意思。
丁為壯,指到達「壯丁」的時候。
戊為茂字,也是萬物蘩茂的意思。
己為起字,指萬物蘩茂的意思。
庚為更字,萬物更新的意思。
辛為新字,為萬物一新的意思。
壬為任或妊字,為萬物被養育的意思。
癸為揆字,萬物萌芽的意思。

那麼,天干為什麼要分陰陽呢?這是由於宇宙間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就是日月(晝夜),日為太陽為白天,月為月亮為晚上夜間。人們把白天(太陽)稱之為陽,把晚上(月亮)稱之為陰。換句話說,宇宙間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就是陰陽啦。又因十天干是模擬宇宙運動變化,因此,十天干也就必然要分陰陽兩類。

陰陽是宇宙間最具代表的東西,或者說白天晚上是最具代表性的東西,那麼,除了白天晚上外,還有什麼東西也具有代表性呢?那就應該是春夏秋冬四季啦。為了進一步闡述陰陽理論,人們又用春夏秋冬配合五行。這樣的話,十天干就有了陰陽五行。即,甲丙戊庚壬為陽性,乙丁己辛癸為陰性;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

二、十天乾的陰陽本質是什麼?

十天干既然有陰陽之分,那麼,陰陽的本質有何區別呢?分別代表什麼含義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首先要弄清楚白天晚上的本質特性吧。白天的本質特性是什麼?白天是明亮的,溫暖的,動態的,升騰的,散發的等,而晚上卻是黑暗的、寒冷的,靜態的,下沉的,吸納的等。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類比得出結論:陽性的本質特性就是:明亮的,溫暖的,動態的,升騰的,散發的等,而陰性的本質特性就是:寒冷的,靜態的,下沉的,吸納的等。所以,甲丙戊庚壬為陽性,其共性就是,溫暖的,動態的,升騰的,散發的等,而乙丁己辛癸為陰性,其共性就是;黑暗的,寒冷的,靜態的,下沉的,吸納的等。

三、十天乾的五行本質是什麼?

十天乾的陰陽本質特性搞清楚了,那麼,它們的五行本質特性又是什麼呢?我們已經知道,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那麼,這木火土金水又是什麼呢?木是不是指樹木或者木頭呢?火是不是指燃燒的火呢?土是不是指泥巴呢?金是不是指金屬呢?水是不是指我們能吃能喝的水呢?筆者認為,從五行的本質特性來說,應該不是指這些現象,而是指春夏秋冬的四季之氣。即,木是春天的暖氣,火是夏天的熱氣,金是秋天的涼氣,水是冬天的寒氣,土是四時之交的渾濁之氣。由此可知,甲乙為木為春天的暖氣,丙丁為火為夏天的熱氣,戊己為土為四季之交的渾濁之氣,庚辛為金為秋天的涼氣,壬癸為水為冬天的寒氣。

四、十天乾的本質是什麼?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十天乾的五行分別是:甲乙為木為暖氣,丙丁為火為熱氣,戊己為土為四季之交的渾濁之氣,庚辛為金為涼氣,壬癸為水為寒氣。那麼,甲乙都是木它們之間有沒有區別呢?如果有區別,區別又在哪裡呢?回答是肯定的,當然有區別!

我們已經知道甲乙木都是暖氣,甲為陽乙為陰,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可以這樣來看:甲木可以類比為春天晴(白)天的暖氣,而乙木則可以類比為春天陰雨天(夜晚)的暖氣。在春天的晴天里,處處鳥語花香,生機勃勃;而在春天的陰雨天卻仍然是寒氣逼人,死氣沉沉。在我國還有一句諺語:「春暖花香,春寒逼雨」。所以,甲木就猶如春天的晴天——生機勃勃,具有生髮之氣;而乙木就猶如春天的陰雨天寒氣習習——缺乏生機。

甲乙木是這樣的,其他五行同樣可以類比推斷。

丙丁都是火,都是熱氣,丙為陽丁為陰,我們同樣可以把丙火類比為夏天晴天的熱氣,而丁火則類比為夏天陰雨天的熱氣。在夏天的晴天里,處處酷熱似火,乾旱無比;而在夏天的陰雨天則是如同秋天,涼爽宜人。所以,丙火就猶如夏天的晴天——酷熱似火,乾旱無比;而丁火就猶如夏天的陰雨天如同秋天,涼爽宜人。
庚辛都是金,都是涼氣,庚為陽辛為陰,我們同樣可以把庚金類比為秋天晴天的涼氣,而辛金則類比為秋天陰雨天的涼氣。在秋天的晴天里,處處秋高氣爽,氣候宜人;而在秋天的陰雨天則是西風抖擻,冷氣襲人。「秋風掃落葉」形容的就是辛金。所以,庚金就猶如秋天的晴天——秋高氣爽,氣候宜人;而辛金就猶如秋天的陰雨天西風抖擻,冷氣襲人,「秋風掃落葉」。
壬癸都是水,都是寒氣,壬為陽癸為陰,我們同樣可以把壬水類比為冬天晴天的寒氣,而癸水則類比為冬天陰雨天的寒氣。在冬天的晴天里,處處陽光高照,溫暖如春;而在冬天的陰雨天則是雨雪交加,寒風刺骨。所以,壬水就猶如冬天的晴天——陽光高照,溫暖如春;而癸水就猶如冬天的雨雪交加,寒風刺骨的天氣。
戊己都是土,都是四季渾濁之氣,戊為陽己為陰,我們同樣這樣來看:戊土是四季渾濁之氣中的溫熱之氣,而己土則是四季渾濁之氣中的寒冷之氣。

一、十二地支為什麼要分陰陽、五行?

什麼是地支?在《易經》中乾為上為天,坤為下為地,在形成天乾的同時,古人又發現在一年的陰陽循環中,月亮出現了十二次圓缺,又結合氣候的變化,大地的結構和狀態,時間、空間的並存性,完善了十二地支。十二地支代表了時間和空間,即,時間既可以代表年月又可以代表日時。如辰土可以代表龍年、三月、辰日、辰時;空間即方位,即四面八方都是用地支代表的。同時,地支又代表五行之氣與季節的搭配,而且位置與節氣相同步。地支不同與天乾的是地支主靜,而天干主動永不靜止不能體現空間、時間的對應性。

十二地支的原始意義:「子」就是「孽」,表示「種子收藏」的意思。
丑就是紐,是用繩子捆住的意思。
寅就是演和螟,指萬物開始伸長的意思。
卯就是茂,為萬物茂盛的意思。
辰就是伸或震,也就是萬物震動伸長的意思。
巳就是已,指萬物己成的意思。
午是仵,指萬物已過極盛之時,又是陰陽相交的時候。
未就是味,是萬物已成有滋味。
申就是身,是萬物初具形體的意思。
酉就是老或鮑,指萬物十分成熟的意思。
戌就是滅,指萬物消滅歸土的意思。
亥就是核,指萬物成「種子」的意思。

從這裡可以清楚的看出,十二地支表示的是萬物生長的周期性變化,其實質就是表示宇宙的周期性運動。

那麼,地支又為什麼要分陰陽呢?這是由於宇宙間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就是日月(晝夜),日為太陽為白天,月為月亮為晚上夜間。人們把白天(太陽)稱之為陽,把晚上(月亮)稱之為陰。換句話說,宇宙間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就是陰陽啦。因此,代表時空概念的十二地支就必然也要分陰陽兩類。

陰陽是宇宙間最具代表的東西,或者說白天晚上是最具代表性的東西,那麼,除了白天晚上外,還有什麼東西也具有代表性呢?那就應該是春夏秋冬四季啦。為了進一步闡述陰陽理論,人們又用春夏秋冬配合五行。這樣的話,十二地支就有了陰陽五行。即,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性,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性;寅卯為木,巳午為火,辰未戌丑為土,申酉為金,亥子為水。

二、十二地支的陰陽本質是什麼?

十二地支既然有陰陽之分,那麼,陰陽的本質有何區別呢?分別代表什麼含義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弄清楚白天晚上的本質特性。白天的本質特性是明亮的,溫暖的,動態的,升騰的,散發的等,而晚上卻是黑暗的、寒冷的,靜態的,下沉的,吸納的等。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類比得出結論:陽性的本質特性就是:明亮的,溫暖的,動態的,升騰的,散發的等,而陰性的本質特性就是:寒冷的,靜態的,下沉的,吸納的等。所以,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性,其共性就是,溫暖的,動態的,升騰的,散發的等,而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性,其共性就是;黑暗的,寒冷的,靜態的,下沉的,吸納的等。

三、十二地支的五行本質是什麼?

十二地支的陰陽本質特性搞清楚了,那麼,它們的五行本質特性又是什麼呢?我們已經知道,寅卯為木,巳午為火,辰未戌丑為土,申酉為金,亥子為水。那麼,這木火土金水又是什麼呢?木是不是指樹木或者木頭呢?火是不是指燃燒的火呢?土是不是指泥巴呢?金是不是指金屬呢?水是不是指我們能吃能喝的水呢?筆者認為,從五行的本質特性來說,應該不是指這些現象,而是指春夏秋冬的四季之氣。即,木是春天的暖氣,火是夏天的熱氣,金是秋天的涼氣,水是冬天的寒氣,土是四時之交的渾濁之氣。由此可知,寅卯為木為春天的暖氣,巳午為火為夏天的熱氣,辰未戌丑為土為四季之交的渾濁之氣,申酉為金為秋天的涼氣,亥子為水為冬天的寒氣。

四、十二地支的本質是什麼?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十二地支的五行分別是:寅卯為木為春天的暖氣,巳午為火為夏天的熱氣,辰未戌丑為土為四季的渾濁之氣,申酉為金為秋天的涼氣,亥子為水為冬天的寒氣。那麼,寅卯都是木它們之間有沒有區別呢?如果有區別,區別又在哪裡呢?回答是肯定的,當然有區別!

我們已經知道寅卯木都是暖氣,寅為陽卯為陰,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可以這樣來看:寅木可以類比為剛剛誕生的春天,雖然春意不濃,但它充滿著生機和希望;而卯木則可以類比為成熟的春天。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來認識寅卯木,即,寅木是什麼?寅木就是初春的暖氣,又是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暖氣。卯木是什麼?卯木就是春暖花開的暖氣,又是萬物生機勃勃的暖氣。

巳午都是火,都是熱氣,午為陽巳為陰,我們同樣可以把巳火類比為剛剛誕生的夏天,熱度還不是那麼強,但它充滿著生機和希望;而午火則可以類比為成熟的夏天,酷熱的夏天。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來認識巳午火,即,巳火是什麼?巳火就是初夏的溫熱之氣,猶如八九點鐘的太陽,故又是充滿朝氣和活力的熱氣。午火是什麼?午火就是盛夏的熱氣,猶如「如日中天」的酷熱烈火。

申酉都是金,都是涼氣,申為陽酉為陰,我們同樣可以把申金類比為剛剛誕生的秋天,但就代表秋天的涼氣來說,它充滿著生機和希望;而酉金則可以類比為成熟的秋天,涼冷的秋天。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來認識申酉金,即,申金是什麼?申金就是初秋的微涼之氣,猶如下午三點鐘的太陽。酉金是什麼?酉金就是盛秋的肅殺之涼氣, 「西風抖擻,涼氣逼人」。

亥子都是水,都是寒氣,子為陽亥為陰,我們同樣可以把亥水類比為剛剛誕生的冬天,但就代表冬天的寒氣來說,它還是充滿著生機和希望;而子則可以類比為成熟的冬天,寒冷的冬天。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來認識亥子水,即,亥水是什麼?亥水就是初冬的涼寒之氣,寒而不冷。子水是什麼?子水就是隆冬的寒冷之氣,猶如「冰天雪地,寒風刺骨」。

辰未戌丑都是土,都是四季之交渾濁之氣,辰戌為陽未丑為陰,但這「四土」很特殊,由於它們代表的是四季之交的渾濁之氣,因此,我們同樣可以這樣來看:辰土是春夏之交的渾濁之氣,屬於暖熱交換之氣;未土是夏秋之交的渾濁之氣,屬於熱涼交換之氣;戌土是秋冬之交的渾濁之氣,屬於涼寒交換之氣;丑土是寒暖之交的渾濁之氣,屬於寒暖交換之氣;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來認識辰未戌丑土,即,辰土是什麼?辰土就是春夏之交的暖氣,故其「本質」是木;未土是什麼?未土就是夏秋之交的熱氣,故其「本質」是火;戌土是什麼?戌土就是秋冬之交的涼氣,故其「本質」是金;丑土是什麼?丑土就是冬春之交的寒氣,故其「本質」是水。


謝邀,談到天干地支的由來,在這裡有必要先探討下宇宙的起源問題,無論是奇點大爆炸說,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學說。在奇點和道之前的我們不談,就奇點和道之後最先生出來的是時間然後是空間,一就是時間,二是空間。時間就是天時,為陽極,不停的在動,不斷的在變。空間是地利,為陰極,空間是相對靜止的。時間和空間,就是最原始的陽和陰,為萬物之父母,這世上的一切都是由時空生出來的。宇宙中最大許可權者是時間,時間能夠有規律(時間的規律遵循道,道為天地時空之父,道是整個宇宙的程序,也可以理解為上帝)的作用任意其它物質,包括空間,但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反作用於時間。哪怕時空倒流,也不能影響天時的絕對權威性。假設真的實現時空旅行,你到了冬天依然遵循冬天的規律,夏天依然是夏天的規律,這是不會改變的。到了什麼時代,依然受那個時代下最主流的天時制約。時間能夠打敗一切,而沒有任何事物能夠真正意義上打敗時間,哪怕神佛也均受時間的生殺大權制約。時間創生一切,滅亡一切。脫離了時間,創造,出生,死亡這些詞語都沒有意義。時間是無形的,空間是有形的,人的大腦無法想像沒有空間

到這裡,關於天干地支的研究分出兩個分支

第一種觀點. 天干地支是古人觀測世界運行的規律總結出來的,是凡人創造發明的。因此可能存在需要修正的缺陷。時至今日這些糟粕中的很多東西可以淘汰了,否則會成為人類發展科學的桎梏。

第二種觀點.天干地支乃是神創,黃帝,伏羲,女媧,老子這些都不是廣義上的凡人,而是神(高於人類的智能體),因此天干地支是宇宙的密碼,是絕對真理。所以宇宙的時空程序是有構成源碼的,太陽底下無新事,一切萬變不離其宗,中醫體系,命理體系,風水體系至始至終都是不會錯的,錯的只是人而已。

通過以上兩派的學術之爭,最終關於中醫,命理,風水這些事物的爭論,事實上追根溯源就是看黃帝,伏羲,老子這些到底是凡人還是神或者是外星人。如果是凡人,那麼這些東西都是糟粕,沒有任何問題,因為時代發展到今天,人類對真理的掌握應該是要遠超出古人的,什麼中醫,風水的垃圾早該淘汰了。 如果他們不是凡人,而是來自外星,或者我們這個世界外層的世界(缸中之腦模式),那麼中醫黑,風水黑就可以消停了。這樣一來,關於中醫的爭論,就發展為考證那幾個上古大牛的身世,出處了。根據可靠的文獻記載,黃帝,老子,伏羲都是十分玄乎的。。。。。

就我個人來說,在大量的奇門遁甲,紫微斗數,大六壬,八字,風水的實踐中,我傾向於後者。關於該話題我以後會詳細論述,我認為古代凡人可以根據觀察自然來知曉一些規律,但絕不能超出肉眼和時代的認識。而現代用奇門遁甲可以預測QQ,MSN等即時通訊的相關事件,比如某女測情感,我用奇門遁甲算她只要和對象聊QQ就會矛盾以至於吵架分手,但打電話就不會吵架。。當時我印象是六合+戊丙+天輔+景門在兌宮,她年命落在震宮,六合臨她對象年命沖她,她當然是感情不順了,並且這倆結不成婚,我當時斷的細節就是他倆一聊QQ就矛盾(那時候不流行別的),吵架,但通電話就很好,她表示非常准。其原理就在於,六合+戊+丙+天輔+景門就是即時通訊的信息,戊是鍵盤上的按鍵戊+丙就是回車鍵(青龍返首),六合就是QQ,天輔為巽卦,巽為通訊,兌為說為語言交流,景門為文字,丙+景門分解為文書,丙為電子,戊引動辰戌,戌為網路,丙戊都是陽干,陽為快,即時而迅速。而她年命在震宮,與此形成卯酉沖,六衝就是矛盾,而引發這矛盾的像,關鍵點就在於網路即時通訊,她對象總是大段大段的文字發來,而且觀點都是她不認同的,兩人因此而矛盾。但打電話就不會,因為景門在兌,驚門在坎,兌金生坎水生卯木形成通關,她倆通電話的時候從不吵架。最終分手也是Q上發的信息,並且在Q上拉黑的。通過以上這個案例(這種類似的案例太多),如果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以及相關術數是古代凡人的發明,那絕不會囊括到現代科技,包括分子層面,微生物層面的事物

天干,地支。是記錄這個世界運轉時間與空間的源碼,同時也是世界構成的基礎素材,十天乾和十二地支的源碼在先天八卦模式不能被分解後天八卦模式可以繼續往下分解(成型的金木水火土事物,即世界構成的素材模版),先後天八卦關係好比靈魂與肉體的關係。例如,在空間上是正北對應羅盤上352.5-6.5度區域,時間上是23-01點,陽曆12月,年。天干則在羅盤上338.5-352.5度區域,時間上對應尾數是2的年份。 能夠破解天干地支之間排列組合的秘密,基本上就離這個世界最本真的哲理越來越近了。

這些密碼構成的最基礎的符號,一共有兩組,總共二十二個字。我們中國的曆法也是由此來編製的。他們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個字,都具有五項基本屬性,第一個屬性是陰陽,第二個屬性是五行,第三個屬性是空間方位,第四個屬性是對應時間,第五項屬性則是在大自然,與人身體上對應的事物。在說直白一點,天干地支是這個世界構成的基本素材。甲乙是樹木植物,傢具,綠化帶。丙丁是火,電,光明,太陽,電燈。。。戊己是土,石,土地,各種石材。。。庚辛是金屬機械,壬癸就是江河湖海。

天地,時空,陰陽是創生一切的父母。因此一個事物從無到有的出生時間,出生地點,這兩個因素決定了它的道,直白的說該事物的運行劇本,命運的時空與事件的藍圖是有定數的。不光是人,萬事萬物都有。在我們的大量實踐中,一張桌子,一張椅子都是有定數的。邵雍可以算準一張椅子什麼時候被坐壞,天數一天不差,當時他家裡客人做壞椅子以後發現這張椅子上掉下一張紙條,寫著該椅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卒。

世界是統一的,但它是一種由對立面而結合而成的統一,這就如同十天干,十二地支總是兩兩相衝的,陰陽之道。四象之中,少陽為木(西方版本是風,巽卦為風屬木),老陽為火,少陰為金,老陰為水。陽的事物,例如火,是由別種事物的死亡而誕生的(火命者用得上金,木最佳),而水則蘊育萬物,木(風)能生火也是木是少陽仍有陰性。如果將時間軸的先後順序忽略,那麼一切死的就是活的,活的就是死的,一切產生於「一」,一「產生一切,「多」 所具有的實在性是遠不如「一」的,多《一,天干地支也都是「一」分出來的,而一就是西方人說的神,我們說的道。


~~~~~~~~~~~~補充~~~~~~~~~~~~~~

有朋友發來信息說天干地支是太陽系中,天體之間在不同位置由引力相互作用影響產生的時空能量場的標記符號。這個說法是我十年前的見解,也是正確的。但是我看見前面有大師回答了這種觀點,所以我在我的回答裡面沒有補充這一條。這是正確的,而我現在的理解是更進一步的,因為世界存在的最基本條件是時間空間,萬物形成的基本素材,構成模版也都受時空的限制及影響,天干地支可以進一步看成世界構成的源碼,以上!


天干地支的起源,這是學習命理的人,永遠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

可惜,在網上,並沒有什麼讓人信服的答案。

我曾經寫過一些文章去闡述這個問題,但是最終被淹沒在無盡的神話故事的理論當中。

於是,我不得不再一次提起筆。

現在網上流傳著三種說法

說法一: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說法二: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說法三:源自於《山海經》,黃帝有倆老婆,一個常羲是月神,,生了十二個兒子,就是十二地支,一個是羲和是太陽之神,生了十個兒子,是十天干。

你相信哪個,我是哪個都不信。

我來講講這個天干地支產生的真正原因吧。

在我國古代,有兩大部落,一個就是兩河流域的炎黃部落,一個就是西南地區的九黎部落。神農氏發明了農業以後,兩河流域的炎黃子孫們就從採摘為主的生活方式變成了農耕。對於農業生產來說,一部可靠的曆法非常重要。而萬物生長靠太陽,因此根據太陽光照的變化而確立的曆法,產生是必然的。

我們做一個假設,如果讓你把一年等分,用每一份來表示太陽變化的強弱,你會分成幾份?答案顯然是五或者十。一開始一定是五份。因為我們有五個手指頭。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大致的把一年分成五份。

第一份是萬物生長的時候,第二份就是炎熱耕作的時候,第三份是穀物結實,祭拜大地準備收割的時候,第四份是豐收以後各部落開始戰爭爭奪生產資料的時候,而第五份就是萬籟俱寂的嚴冬。

因此就有了五季。

但是這個氣候變化是個周而復始的過程,所以五個季節很難表示一個往複的過程。人們自然就想到了十。把一年分成了十份。

方法很簡單,在地上設立一個很高的杆子,然後每一天記錄影子的長度,可以知道一年當中影子最短的地方和一年當中影子最長的地方,再均分,就得到了十份,也就是十個月(這個時候未必叫月)。

這個是有考古證實的。山西的陶唐氏遺址是大堯的都城,那裡的觀星台遺址是由十二根柱子組成的,其中兩根柱子是門,其他的是根柱子圍城一圈。十根柱子圍成一圈,就有十個縫隙,太陽出現在對應的縫隙之中,就代表著這個月的開始。這個已經得到了證實。

而且黃帝文化又叫羲和文化,羲和是太陽神,也是古代觀察太陽的官員的職位名稱,也證明了這一點。

那麼我們如何稱呼這十個月呢?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古人文化水平很低的,甲骨文當中,用來表示數量多少的數字只有一二三四五,從六開始就是虛數了。六在甲骨文當中是一個房子的樣子,表示一間屋子有六個面(前後左右上下),對古人來講,十是很大的數字了,他們沒辦法想像,換句話說,他們還沒辦法做十以上的加減法。

而另一方面,他們也不需要知道十有多少,因為他們只需要有一個序數,來表示次序就可以了。因此人們就用生活中常用字來表示這個順序。甲在甲骨文裡面就是一個龜甲的樣子,而乙就是一個根繩子。丙是一個門的樣子,丁是個釘子的頭等等。

天干,就這麼被發明出來了。如果說甲乙丙丁真的有什麼意義,那麼它的意義就代表著太陽光的強弱變化。甲是太陽光最弱的時候,冬至的時候,而己是太陽最強烈的時候。

我說了這麼多,都是在說炎黃子孫的事情,剛才說了,有兩大部落。還有一個西南蚩尤領導的九黎部落呢?

對於生活在山林之中的黎民百姓,他們是以狩獵為主,社會生活要求他們也要有曆法。但是他們不會像炎黃子孫一樣用太陽開確立時間,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 他們是遊獵民族,居無定所,所以不可能像炎黃部落一樣,在固定的地點設立觀測太陽的機構來確立時間。

第二點, 他們狩獵為主,也不需要像農耕民族一樣,要求曆法相對準確。

第三點, 他們狩獵通常發生在晚上容易偽裝潛伏的時候,觀察太陽也不方便。

因此,他們發明了另外的一套曆法體系,就是月曆。他們發現一年輪迴當中,這個月亮會實現圓缺變化十二到十三次左右,因此只需要記住天上的月亮是第幾次圓缺變化,就能夠大致的知道時間。因此他們基於月亮的變化發明了十二月曆。

和炎黃部落的做法差不多,他們隨機的選擇了十二和生活有關的字來代表這個月。比如子,甲骨文就是個孩子的形象,而丑,就是扭字的變形,寅也是盔甲等等。

然後就發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九黎亂德,就是皇帝和蚩尤打仗。其實一開始是炎帝大蚩尤,打不過然後喊了黃帝一起打。所以這期間就發生了九黎部落和炎黃部落間的政權交替。那麼就形成了這兩種曆法的交替使用。由於基礎不同,所以兩種曆法的交替使用,就導致了農業的減產和絕收。這對於生產力不是很發達的古代社會打擊是致命的。因此在黃帝戰勝蚩尤實現了部落統一之後,就開始制定曆法。他廢除了十月曆,而開始推行了陰陽合曆的十二月曆。這其中的原因和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一年分成十二月,通過對月亮的觀察就可以大致掌握,這對於疆域越來越大的原始部落來說,更加容易掌握,而且也比較適合遷移。因為原始人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所以經常要搬遷,那麼需要繁瑣設備的太陽曆法顯然不適合。

其次,改良十月曆,沿用觀察太陽定曆法的方法,只是把一年改分為十二月。因為通過對太陽的觀察來確定月份是很科學的,因為季節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太陽光強度的變化。那麼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方法,就是每年冬至的時候,大家聚會,通過觀星台確定曆元,就是這一年的開始,然後大家各奔東西,等差不多十二個月之後,大家從新聚集到一起,從新開始下一年的曆元確立。這就形成了我們陰陽合曆的雛形。

這個廢除十月曆而改推十二月曆的事件,就被人們神話成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後裔廢了太陽,嫦娥去了月亮。

我們現在不也是么?種地的農民根據節氣播種,這個就是陽曆。而其他行業的人,尤其放牧打魚的,就只需要知道現在是農曆幾月份就行了,這個就是月曆。

可以說,天乾和地支,其實就是古代人們針對於兩套曆法而發明的套序數而已。

可是為什麼叫做天乾和地支呢?因為天干是太陽的強度,它只是代表太陽強度的變化。而十二地支更加準確的表示了地球上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可以說地支其實代表的太陽光作用於地球後所產生的的季節。因此天干是季節產生的本源,陽光強度,這是干,而地支則是表示的是陽光變化帶來的結果,是支。由於干所產生的結果。

當然干支理論當然是春秋時期文明進一步發展以後提出來的理論。

那麼六十甲子又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

因為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單單有個月份已經不夠了,這時候人們需要更精確的時間,比如今天是一個月中的第幾天。怎麼辦呢?就需要一套更大的序數。人們通過干支的搭配找到了一個可以標記六十個事物順序的序列符號,就是六十甲子。

這個序列一開始只使用了前三十個,畢竟一個月差不多就三十天,因此有三十個就夠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早期的甲骨文裡面,六十甲子都只有前三十,並沒有後三十。

那麼又是因為什麼而使六十甲子完全使用的呢?這就涉及到了曆法的又一次革命。

當生活需要我們把時間更進一步細分的時候,比如我們約定幾個月以後的某一天相見時,原有的曆法體系就很難實現。因為農曆三十和初一你很難準確的定義?那麼怎麼辦呢,就需要說從現在開始的第幾天以後,我們見面。問題又來了,古人數數太困難了,幾十都難,你讓他數到一兩百更難,但是古人又是聰明的。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就是利用六十甲子。既然一個月是三十天,那麼連個月就是六十天。一年是六個六十天,就是三百六十天。我們約會,就說清楚在第幾個甲子的某一個日子就行了。

但是實際上一年有365-366天,那多出來的幾天怎麼辦呢?人們就回到總部唱歌跳舞過年。然後等待大酋長確定新的一年什麼時候開始。

這種方法在後來的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籍中就都有詳細的記載了。

既然有了這麼可靠的方法,人們自然就不願意觀察天上的太陽月亮。因為氣候的原因,觀測太陽月的方法並不可靠,所以這些工作就有專人負責了,就是我們常說的星官,觀測月亮的常羲,和觀測太陽的羲和。

那麼作為普通人,如何去確定月份和季節呢?

首先月份,三十天一個月,十五天一個節氣。一年到頭從新定。

而作為季節,一開始五個季節。是這樣劃分的。冬至日開始是甲子日,然後直到第二個甲子輪迴中的第一個丙子日之前,都是春季。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木。甲子和木有聯繫,所以甲就被賦予了木的含義。

從第二個甲子輪迴的丙子日開始,直到第三個甲子輪迴的戊子日前,都是夏季,用火來表示,丙就被賦予了火的含義。

第三個戊子日開始到第四個庚子日前,是長夏,準備豐收的人們開始祭祀土地之神,祈禱好的收成,所以戊被賦予了土的含義。

第四個庚子日開始到第五個壬子日之前,豐收以後的部落開始戰爭,搶奪生產資料,因此庚被賦予了肅殺的金含義。

第五個個壬子日到下一個輪迴的甲子日之前,萬物蕭瑟開始過冬,因此壬被賦予了東的含義。

至此,天干便被賦予了五行的含義。

後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一步發展,人們活動的範圍開始越來越大,每年返回部落中心變成了幾年的一次。那麼為了維持曆法的同步,人們開始假設一年有366天,經過三四年以後修訂一次,把每年多家出來的天數減下去,這就是古代曆法中的減差法,這種方法直到西漢初年的太初曆頒布才被加差法代替。

有耐心看到這裡的朋友,應該明白了干支產生的真正原因吧。

命理中的一切道理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不迷信,不盲從,用科學來解釋命理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感謝您的關注,我是五傷,一個不信鬼神的算命先生。


名可名非恆名,甲乙丙丁謊稱土雞瓦狗ABCD也一樣用。有各自區分的記號即可。


這是個好問題,也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因為就我所學所知,關於干支的本質,從古至今都並沒有很清晰、全面、深入且令人信服的闡釋。干支在歷史上出現得很早,但好像是突然冒出來的,並沒有成體系的解釋說明。

干支與命理術數的結合,也好像是突然一下子出來的。

常理推之,干支不可能憑空而來,而干支的產生與傳演,應該是有其淵源和脈絡的。很遺憾,我所涉獵的範圍內,有關干支淵源與本質的論述,我覺得大都要麼語焉不詳,要麼過於虛浮飄渺,既不能讓人明了干支本質,又不能讓人信服所述的道理。


下面我根據自己對干支本質的感悟,說說我的一孔之見。

干支的故事,得從東方(中國)思維講起。東方思維是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定性、抽離、感悟、辨證,抱陽),西方思維是具象思維邏輯思維(定量、細化、分析、實證,負陰)。

東方思維方式側重於見微知著,明心見性,刨去枝葉,直指核心。因為這一思維模式的主導,中國很早便形成了對於世界本質及其規律的高度概括,如老子的道,儒家的十六字真傳,以及包括法家、兵家等等思想,千百年來,後人只是對古聖先賢高度抽象概括總結的「道」,進行解讀、闡發,而絕少顛覆性的創見。

當然,這種思維特徵同樣具有陰陽兩性,陽的一面是從中華民族出發的起始,先人們便為子孫後代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後人要做的主要是以古為新,而不需要從大道的層面進行顛覆性改造;陰的一面則是使整個民族幾千年中一直禁錮在過於抽象的思維狀態之中,而未能自發萌芽所謂的西方理性精神、自然科學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東方思維抽象概括的鮮明特徵,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展現得淋漓盡致。中華文明最形象的意象,就是中國結,看上去中國結編織得非常複雜精緻,但只要捏住頭和尾兩端一拉,複雜的中國結就變成了一條直線。中華文明的主線就是道,就是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由此發源了蔚為大觀的中華文明。從陰陽角度去觀察中國傳統文化,就如同捏住兩端的線頭,只要一拉,許多東西就如直線一般顯露出來。


從命理術數來說,大抵的源流是:無極到太極,太極分兩翼(陰陽);兩翼分兩支,一支是四象八卦,再到六十四卦,另一支是兩翼到五行,五行天干地支。上面的鋪墊就是為了闡述清楚這後一支是如何產生出來的。


周敦頤在《太極圖書說》中,講清楚了如何從陰陽到五行,但是僅止步於此。

不過作為中國理學的開山祖師,濂溪先生憑藉短短249字的《太極圖說》也足以在中華文明史上留下濃重的印記。這即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在中國最具啟發的東西都不會太長,《易經》、《道德經》,包括儒家經典、《孫子兵法》都是要言不煩,言簡意賅,這便是抽象思維的力量,與西方《聖經》的風格截然不同。

濂溪先生在《太極圖說》中只說一個事。他老人家頭腦中的宇宙大爆炸的樣子。是的,沒錯,他在宋代思考到的宇宙起源的樣子。

太極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這一點以爆炸便創生了我們這個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宇宙。

這個奇點爆炸之後,便產生陰陽二炁(氣),清炁上升是為陽,濁炁下沉是為陰;

陰陽炁交感沖合,而產生五行;

五行充盈於空間(宇),便形成了四方八極的方位,順佈於空間(宙),便組成了四季輪迴的時間。

東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中為土;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每個季節的最後一個月為土月。這樣就從空間與時間上,把陰陽降解到了下一維。


萬有陰陽。


東方木中又有陰陽不同的木,所以木為甲乙木,甲是陽木,乙為陰木。其餘類推,十位天干便出來了。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為陽,地為陰,陰總是比陽具體而微,進而複雜,所以地支從時間維度中推導出來,便是十二位。

而且十二地支是有藏乾的,也即每個地支其實是不同天干組合在一起形成的。

子午卯酉為地支四正,是地理上的正位,正南正北正東正西,時間上是3點、6點、9點、12點。其中午中藏丁己,是因為土必賴火而存,而有火便有土,其他三個所藏都只有一個天干,分別是癸乙辛。寅申巳亥為地支四生,也即分別代表木金火水生旺的空間和時間,都分別藏有2-3個天干。辰戌丑未為地支四庫,都屬土,但各有不同,分別是水庫火庫金庫和木庫,都藏有3個天干。

以上就是我稱之為的《干支圖說》(中國傳統命理思維解讀項目化管理(2013))。

所以,干支的本質就是陰陽二炁從五行再降解一維所得之物。需要注意的是,從陰陽到五行再到干支,均絕不是具體的某種事物,它們都是高度概括的在人頭腦中抽象出來的概念,抽象概括的基礎是古聖先賢對宇宙自然的觀察和感悟。某種具體事物可以具有某個五行或干支的特徵,但不能說那個事物就是那個五行或干支。


陰陽五行干支釐清了,通過命理推演人的命運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宇宙況且誕生於陰陽二炁,受一父一母這對陰陽所生的任何人,均秉持特定的陰陽五行對其存在與變化的影響。幾乎所有中國古代預測術數的基本原理均源於此。

具體到生辰八字,即是模擬人出生的時間維度,再將社會狀況(宋代社會的結構)這一維度揉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命運預測體系。雖然四柱命理後來的發展越來越龐雜,泥沙俱下,三教九流,真實的四柱命理面目已被塗抹得難覓蹤跡,但是核心的東西就是從陰陽到五行到干支,以及構成四柱八字以後的相互的生克制化及不同結構的各種特性。

命理玄學,是完全深植於中國文化精華陰陽易道的一套哲學論和社會學。追根溯源,命理沒有任何魅惑玄乎之處,有的只是人生世相,天地大道。


最近學習《五行大義》,相關摘錄如下。

 支幹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軒轅之時。大撓之所制也。蔡邕月令章句雲。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也。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辰。陰陽之別。故有支幹名也。而名有總別。先論總名。次言別號。總名支幹者。
干字乃有三種不同。一作干。二作簳。三作干字。今解簳字者。此支簳既相配成用。如樹木之有支條莖簳。共為樹體。所以雲簳。又作干者。幹濟為義。
支者。支任為義。以此日辰。任濟萬事。故云支幹。又作干字者。亦是簳義。如物之在竿上。能豎立顯然。故亦云竿也。世書從易。故多干也。次別號者。詩緯推度災雲。
甲者。押也。春則開也。冬則闔也。鄭玄注禮記月令雲。甲者。抽也。乙者。軋也。春時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也。丙者。柄也。物之生長。各執其柄。鄭玄雲。丙者。炳也。夏時萬物強大。炳然著見也。丁者。亭也。亭。猶止也。物之生長。將應止也。戊者。買也。生長既極。極則應成買易前體也。己者。紀也。物既始成。有條紀也。鄭玄雲。戊之言茂也。己之言起也。謂萬物皆枝葉茂盛。其含秀者抑屈而起也。庚者。更也。辛者。新也。謂萬物成代。改更復新也。鄭玄雲。謂萬物皆肅然改更。秀實新成也。壬者。任也。癸者。揆也。陰任於陽。揆然萌牙於物也。鄭玄雲。時維藏。萬物懷任於下。揆然萌牙也。
子者。孳也。陽氣既動。萬物孳萌。三禮義宗雲。陽氣至。孳養生。丑者。紐也。紐者。系也。續萌而系長也。故曰孳萌於子。紐牙於醜。三禮義宗雲。言居終始之際。故以紐結為名。寅者。移也。亦云引也。物牙稍吐。引而申之。移出於地也。淮南子云。寅。螾動生也。三禮義宗雲。寅者。引也。肆建之義也。卯者。冒也。物生長大。覆冒於地也。淮南子云。丣。茂也。茂。然也。三禮義宗雲。丣。茂也。陽氣至此。物生滋茂。辰者。震也。震動奮迅。去其故體也。三禮義宗雲。此月之時。物盡震動而長。巳者。巳也。故體洗去。於是巳竟也。三禮義宗雲。巳。起也。物至此時。皆畢盡而起。午者。仵也。亦云萼也。仲夏之月。萬物盛大。枝柯萼佈於午。淮南子云。午者忤也。三禮義宗雲。仵。長也。大也。明物皆長大也。未者。昧也。陰氣已長。萬物稍衰。體薆昧也。故曰。薆昧於未。淮南子云。未。味也。三禮義宗雲。時物向成。皆有氣味。申者。伸。伸。猶引也。長也。衰老引長。淮南子云。申。呻也。三禮義宗雲。申者。身也。物皆身體成就也。酉者。老也。亦云熟也。萬物老極而成熟也。淮南子云。酉。飽也。三禮義宗雲。酉。猶也。猶。倫之義也。此時物皆縮小而成也。戌者。滅也。殺也。九月殺極。物皆滅也。三禮義宗雲。此時物衰滅也。亥者。核也。閡也。十月閉藏。萬物皆入核閡。三禮義宗雲。亥。劾也。言陰氣劾殺萬物也。
爾雅歲次雲。大歲在寅。名攝提格。淮南子注云。格。起也。萬物承陽而起。卯名單閼。單。盡。閼。止也。言陽氣推萬物而起。陰氣盡止也。辰名執徐。執。蟄也。徐。舒也。言伏蟄之物。皆散舒而出也。巳名大荒落。荒。大也。言萬物熾盛而大出。落落而布散也。午名敦。淮南子云。欃槍敦。盛。。壯也。言萬物盛壯也。未名協洽。淮南子云。協。和也。洽。合也。言陰欲化。萬物和合也。申名涒灘。淮南子云。涒灘。大修也。言萬物皆修其精氣也。酉名作鄂。淮南子云。作鄂。零落也。言萬物皆陊落也。戌名掩茂。掩。蔽也。茂。冒也。言萬物皆蔽冒也。亥名大淵獻。淵。藏。獻。迎也。言萬物終亥。大小深藏窟伏。以迎陽也。子名困敦。困。混也。敦。沌也。言陽氣混沌。萬物牙孽也。醜名赤奮若。奮。起也。若。從也。言陽氣奮迅萬物而起。無不順其性。赤。陽色也。春秋緯雲。大陰所在之名。與淮南子。爾雅不同。此並支幹別名大意。終從氣解。故以具釋之。


古人用天干作為空間丈量單位,用地支作為時間丈量單位,這與十進位、十二進位道理相似。空間和時間單位像一個網路把分散在東南西北中的五行串連了起來。也就是天干地支像渾天儀上的星球,天干為行星,地支為衛星,五行是空間。
陰陽五行與天干地支對應的關係,反映了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命運基礎,是八字法理的主要依據。算命將六十甲子與五行相配,通過納音取象和干支取象,來確定命運中的古凶富貴。
中國古人認為,人類的發展史是一部升官發財的歷史,官運享道、財源廣進是中國人一生最大的追求,若求官不得則退而求財。這種結果,古人就用具有迷信色彩的算命術來進行揭示。花開花落、自然隨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算命術的重要法則。
因此,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其本質仍然是表象,也可以說是迷障,其排列組合所揭示的東西同醫院驗血的指標與結果不無相似。驗血是查病,算命是查命運。兩者都充滿了人類智慧,只不過一個是科學,一個是玄學。兩者的共同點是都是病理或命理的表象,只有通過這個表象,醫生或算命師才能得出這個人本質,也就是哪裡有病或吉凶。驗血結果超出某項指標只表示人生病了,但它不是人生病的原因,用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看人的命運是同樣道理。


干支記錄的實際上只是時間信息

時間記錄的實際上是天星的位置

所以影響人命運的最大因素是天地間的磁場,這是先天因素,其他還有很多後天微觀環境的影響,導致了同八字不同命的情況的出現。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我好想回答過的, 翻了自己的答案半天, 修改了一下貼上了, 這個干支著實是一樁無頭公案。

下面來自我的另外一個答案

先給答案

干支紀年在西漢中後期, 收到干支紀日的影響而出現。

干支紀月出現在唐中後期,收到干支紀日的影響而出現。

干支計時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收到干支紀日的影響而出現。

干支紀日出現時間未知(至少4000年以上),怎麼出現的?代表什麼意義?未知。

干支的本意及來源從現在公開已經認證的文獻上湮滅了(傳說我就不說了)。小時記得看過郭沫若先生的書, 他對干支的來源有自己的描述, 不談對不對, 但是很好玩。 例如:他說十二支中有兩個子,寅也是子, 這個和現在算命的某些流派中的早晚子到有點像。

年干支的來歷
上古的紀年是按照天子來的。 例如:尚書中提到的太甲元年,太甲就是商朝的一個天子。後來春秋了,大家都稱王了,天子太多,這個紀年就亂了。
當時就提出了木星紀年,因為木星十二年一個輪迴。這就有地支的用武之地。但是木星紀年並不是現在的地支名字。例如:寅在木星紀年中稱為玄(木號)。
但是木星走的不準啊, 所以大家又創造了一顆虛擬星星叫太歲,然後也是十二年一輪迴。 但是這個星圖中的十二支也不是現在的名字,例如寅叫做攝提格什麼的(我有點忘了)。
在紀年中干支的名字到了漢代也沒有統一。 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淮南子的天文訓和史記的曆書。 這裡面對干支的名字有詳細的解釋。
我個人覺得太歲紀年法其實十二支就足夠表達了,我至今不明白為什麼太初曆中要在地支紀年前加上天干形成60年一個輪迴, 也許是受到干支紀日的影響。
總結一下,年的干支代表了太歲星星在周天的位置。

月干支的來歷
怎麼會有十二個月呢?是因為北斗星的關係。 上古的時候,方士發現北斗星的柄大約一年環繞天極一圈(一周天),所以呢就按照歲星的方法分了十二分,每份30天,一年360天。當時稱為十二辰,也就是現在的十二支。應該在春秋早期就有了。史記中是這樣說的。 這個就是月建
但是當時每個月的範圍是根據月亮的圓缺來制定的這個是望朔定月。 這就有問題了, 北斗是30天一個月,望朔是29天半一個月。有差額, 出現的年和歲的不同。 (古代年是指十二個望朔月, 歲是指回歸年)。 所以當時的司天官員想出了一個叫閏月的東西。 但是閏月算命不方便啊。所以唐代的李虛中先生拋棄瞭望朔月的方法,把十二節氣對應累星次的做做法來月建。 例如冬至對應星紀丑宮。按照四令(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硬生生把一個回歸年分成了十二等分),並加上了天干,這就是現在算命中用的最多的干支紀月。
總結一下月的干支是代表北斗星的柄的位置。

時干支的來歷
時間的記錄在上古是相當混亂的, 左轉中記載一天有十個時辰, 淮南子記載在古代一天有15個時辰, 每個時辰還分為三刻。但是根據吳越春秋的記載大約在先秦的時候已經有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了情況了。經過曹魏的杜預進一步規範, 最終在南齊的天文訓中出現的干支表達時間的系統。 而杜預大抵也是受了八風系統和日的干支系統的影響而歸納的干支計時。 不管是如何計時的, 用太陽的日周來劃分時辰是所有計時系統的基本思想。用日中在定一天的中心線也是所有計時系統的基本思想。
總結:時間的干支代表著太陽在周天的方位。

日干支的來歷
干支紀日的開始時間已經不可考了。
我曾經問過所有的我見過的長輩,干支紀日的是怎來的,怎麼演化的, 代表著什麼意思?他們的回答是干支是神人(好像是九天玄女)教授黃帝的,自有曆法流傳至今, 演繹人類命運, 從來沒有中斷過。 當然這個回答是不嚴謹的,我也沒有查到相關傳說。
現今的文物鑒定中,干支紀日至少出現在商朝早期,並且國家天文台已經倒推到西周中期,發現這60甲子一輪迴的干支紀日從來沒有中斷過,也沒有變化過, 一直到現在2017年。 (我是很佩服這些科學家的,因為這個事情也太無聊了, 我至少靜不下心來做)。
總結:干支紀日, 理論上代表人類演繹,實際上我也不知道代表什麼。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一下的問題

1. 干支紀日是怎麼來的?
中國的文獻浩如煙海, 任何系統的出現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干支紀日卻莫名其妙的出現在甲骨文上,成熟、有序、老練,如同它的載體甲骨文一般的(甲骨文代表的漢字也是莫名其妙的出現的,至少考古上沒有漸進的證據,話說人也是莫名其妙出現的,考古上也是沒喲漸進的證據)。
難道真是一個叫九天玄女的外星人帶來的?


2. 干支紀日代表著什麼?

天干地支的最初運用就是在紀日上。而紀日的意義如同干支漢字本身的意義一般似乎刻意被隱藏了。 說文只是千年後的穿鑿附會而已,時間已經過了千年怎麼作準。


3. 既然干支的意義已經不明確了,為什麼歷朝歷代都不遺餘力的把它傳承下來?

不管如何王綱解紐,哪怕五胡亂華,五代十國也從來沒有出錯過。這是為什麼?似乎干支紀日很重要哦。


4. 既然干支紀日得到歷代朝廷的維持,但是為什麼朝廷在民間刻意淡化干支紀日?

大家知道至少趙宋開始, 民間的日期一般用望朔月的初一,初二這樣的記錄。 也就是今天的農曆紀日。如知乎上有三十年前開始學習玄學的同行,一定會在入行後背誦農曆和干支的換算口訣。 感謝電腦, 現在有萬年曆了。

問題來了, 既然朝廷在不遺餘力的維護干支紀日, 為什麼還要在民間用農曆紀日?


祝好!


天干地支是五行分出來的,實際上五行又是一氣,在不同的狀態下變化,氣順變化和轉化都順利就是好命,氣亂,轉化不順利,生物就要遭殃,到春天氣是升髮狀態,以木來代表形態和狀態,如果遇到倒春寒,就是從冬轉春不順,生物失養多病,同樣春轉夏是氣轉為加速上升的狀態,上升到極點,發散完了就要往回收,所以秋天氣收,如果天氣一直炎熱,無收,則冬的藏氣會受到影響,繼而又會影到到春的條達,五行因此而亂,


生辰八字對命運沒有影響,是生辰八字的數據反映出人的生活路途。

天支和地支本只是一個記量數詞或說數字,跟阿拉伯數字一樣。本可作數字使用,如古籍的書卷,有卷甲,卷乙。

再如科舉的科甲,科甲是表示考學也表示考學前列的喻意。

科甲實意就是考試第一名,甲即第一位。

天干十數跟河圖相等,地支十二數跟周易卦爻相等本質換成數詞。然後由於各種數術的需要附加了屬性。

天乾和地支可以用來排方位,跟現代的數字時鐘一樣,十點方位表示東方,12點方位表示南方。

套到各種表示數術上就有各種意思。

如人生的過程用十二地支表示,

出生即長生,幼兒期為沐浴,意思是要大人幫洗澡。

冠帶是稍長了能自己穿衣時期。臨官進入了工作時期。帝旺,事業成就顯著,衰即事業退隱,心力不足。病,人老體弱,容易得病。死,人老歸自然。墓人的身體分化歸還大地。絕,人過己久,被子孫後代忘記,也隔絕之義。胎,歸陰己久,受收地氣。養出生之前,合自己陽氣和陰氣,父精母血。


五行來源於易聖對八卦物理本質的認識與歸類:「假《易》柄燈悟幾更新輪迴」,八卦是數理二分(經),五行是八卦的關係梳理(緯), 如下圖所示。

認清八卦物理本意,即可把握五行本象,破除迷信疑惑。

比如 「巽,入也」 、「進退不果」 ,表象風無孔不入、忽東忽西,似乎毫不相干兩個意象是強為取象嗎? 其實風的本象是振動波幅、位移矢量。再來理解「入」,就是波動的干涉——波幅的自由互動疊加,而進退就是波幅的起伏,是量變過程。振幅是勢能高度,是轉折的上聲,是強弩之末(故取象年長的婦女),終將回落,上陽表勢能,中陽是漸變動能,下缺是低位出口——在人體就是肛門,故巽為股實為屁股;當然震為足(基礎),腿是足的延展擺動,腿也可包含於股中

再比如:「兌,說也」 ,與兌取象為「澤」、似乎風馬牛不相及,應該死記硬背嗎? 兌與風互為鏡像,風是振動變化,兌就是運動前進,風是遠日勢能,兌就是近日動能,故風澤中孚——地球居中浮動,兌是軌道公轉,風是脫軌趨勢(兌上缺,有向上發展空間),兌是起勢的陰平,新銳出發,朝氣蓬勃(故類象為少女);震蕩公轉必伴有周期性律動——固有頻率癸水,如同跳舞的少女,故「悅也 」。兌上缺——在人體就是口,含水為頻率共振磨合——牙齒,顯然澤側重食物進口 ,解為口舌之言說,誤也。而兌卦的 附決(果實落地)、毀缺(新月日蝕) 等類象皆可由引力公轉得到完美領會。

簡而言之:

先天八卦表天干,為能態如動能(比如震甲木為電勢,巽乙木為電場);後天八卦表地支,為物態如同動量,反映能量做功之功效

木火土為空間物地儀:甲木為核質電勢,丙火為軌道電流,戊土為磁球物質;金水為時間運天儀:金為物體的健行動能、運轉周期(乾為自旋,兌為公轉),水為周期律——輪迴頻率(壬為輻射功率,癸為共振功效)

到底什麼是陰陽五行? - 別世富的回答 - 知乎

我上一張洛書圖自行體會,五行八卦、歸於一爐,道傳有緣

木是化生基礎(核質電勢、肝),火是流轉樞紐(波態、電流、心),土是體成——大雜燴(粒態、磁球、胃);金是體的運轉(更新周期、肺),水是體的代謝(輪迴頻率、腎);

洛書九宮真意圖解 別世


一、

見仁見智是自然而然、勢所必然、理所當然。


相對主觀有客觀,

相對唯心有唯物,

相對微觀有宏觀,

相對已知有未知,

相對相對有絕對,

相對太極有無極;

相對有不斷創造,絕對有不斷局限;

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


二、

心跳呼吸、冷熱苦甜、吃喝拉撒、恐喜悲怒、思想行為、生死病康、胖瘦美醜、男女老少、壽夭殘健、愚智拙巧、成敗禍福、公私正偏、是非順逆、明暗虛實、親疏利害、治亂分合、連斷彼此、強弱滅生、增減有無、新舊來去等。


三、無極太極解說宇宙自然


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動靜:陰陽動靜,緩速顯隱。


四、宇宙自然是道



宇宙自然合和無極太極:

1.一化二:陰、陽,

2.二化三:陰、太中陰陽和合、陽;

3.陰化二:陰中陽、陰中陰,

4.陰化三:陰中陽、陰中陰陽和合、陰中陰;

5.陽化二:陽中陰、陽中陽,

6.陽化三:陽中陰、陽中陰陽和合、陽中陽;

7.合和為一。



知行自然合和太極無極:

陰中陰陽和合,合情合理:慈、靜、行、退、柔、舍、文、信、曲等;

太中陰陽和合,合理就好;

陽中陰陽和合,合法合理:嚴、動、止、進、剛、取、武、疑、直等。


五、太極道無極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局內常迷局外清,只因心在此局中;

化去所有及身心,一無所有身山明;

太極有無無極無,易行無有有無通。


六、無極道太極


道是宇宙自然;

一切文化、學術、宗教等,為人體悟道而解說道;

無極零,無無有;太極一,有無有;

無極通同道合和太極。


七、道


若有其他的一切世界,都必然符合太極無極;

無極合和道同通太極;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八、宇宙自然自存在


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陰陽:類比物事,矛盾統一;

動靜:善惡吉凶,緩速顯隱。


宇宙自存在,空間存在的過程是時間;

自然自存在,陰陽存在的過程是動靜;

自然宇宙矛盾統一。


九、道自存在


相生是相生亦會相剋,

相剋是相剋亦會相生;

道不會僵化,自有變化,

變不會失序,自有規律;

無終無始,生生不息。

十、八卦易經

1.先後天八卦南是乾離,互相重疊是同人大有,同人綜大有,錯師比。
2.北互相重疊是師比,師綜比,錯同人大有。
3.東互相重疊是噬嗑豐,噬嗑豐綜賁旅,錯井渙,井渙綜困節。
4.各排列得出:
先天: 後天:
北:師、比 北:比、師
南:同人、大有 南:大有、同人
西:節、渙、旅、豐 西:困、井、賁、噬嗑
東:噬嗑、賁、井、困 東:豐、旅、渙、節
東北:小過、中孚 東北:頤、大過
東南:大過、頤 東南:中孚、小過
西南:觀、臨、大壯、遁 西南:升、萃、無妄、大蓄
西北:大蓄、無妄、萃、升 西北:遁、大壯、臨、觀

5.南北不變,東西、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互換。

6.按上面方法將一個八卦轉180度同另一個排列,得出另外24卦,餘十六卦如圖。


天干地支的本質是經天緯地,描述了地球運行在宇宙中的位置。

再再本質一點,天干地支仍然描述的是陰陽。
人的八字描述的也是陰陽。星座和八字是同一個東西。不信你去看看星座的古希臘字母和八字的甲骨文寫法←_←。
宇宙大環境會對人體小環境產生影響,所以八字會對你有影響。圖片的文章是我本人寫的。


一點淺見
天干地支是陰陽五行的一次符號化
萬物有陰陽二性
子平真詮講
天地之間,一氣而己。惟有動靜,遂分陰陽。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極動靜之時,是為太陽太陰;少者初動初靜之際,是為少陰少陽。有是四象,而五行具於其中矣。水者,太陰也;火者,太陽也;木者,少陽也;金者,少陰也;土者,陰陽老少、木火金水沖氣所結也。
一物一太極 陰陽分老少 遂有五行
五行有其各自陰陽 遂有十干
在天為十干
在地為十二支

生辰八字是對天地人的模擬
天干為天 地支為地 支藏人元為人
八字只是是象 不會對人生產生影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

天干地支在甲骨文時代(夏商時期)就已經相當成熟了,而五行之說的代表人物鄒衍則是春秋時期,八卦學說的代表作《周易》就姑且算作是周朝的吧!可見,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從源頭上各有其獨立的傳承脈絡。三者融會貫通、聯為一體應該是漢代以後,甚至是魏晉以後了。強用八卦與五行來詮解天干地支,恐無法解其本來面目。

天干地支,天干論天道為本,地支論地氣主用。天道因自然而變,大、逝、遠、反自有其章。地氣因性時而化,生、發、伏、藏亦有其律。六十甲子,天地共生,年不相同,各有變化。

天道與地氣決定著人運,故從出生時的天干地支可推人事之運。


天干地支屬古代記錄時間所用 ,眾所周知

天干為十個,地支為十二個,組成六十甲子。

用於古代記錄年月日時工具。 而天干地支也

廣泛應用於術數之上 。

陰陽此消彼長 ,正因為如此,天干地支才

有了輪迴,替換之象。如題您問,天干地支其

本質是什麼。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不難 ,例

如天干丙火,丙火太陽之光也,丙火長生於

寅。 寅時 陽氣上漲 ,丙火長生 蓄力之像,

這個時候長生如同春天一般小草 ,才有了萌

芽,要漸而成長 。 丙火沐浴於卯 。太陽在卯

時 為變化之像 ,沐浴古代稱咸池,為柔弱之

像,此時太陽之光雖然萌發變動但是還是脆弱

丙火官帶於辰 ,官帶顧名思義,可以穿衣解

帶,證明事物能量大了。此時太陽正起 ,已

經大放光明,可未到全盛之時 。丙火臨官於巳

,帝旺於午,此時能量最好 。而在 巳時9到

11時,11時到1時 太陽全盛, 如日中天 。 丙

火死於酉, 死為能量消亡之像 。在下午酉時

5到7掉 太陽正好 下山 。 丙墓為戌 ,墓為藏

收之像 。正好 7到9時太陽收藏起來了 ,完全

沒影咯. 這是天干長生之中丙火於各時狀態分

布其它我認為也如此 ,如甲 ,參天之木。

丁 ,螢燭之火 。戊 大地之土。己 石子土

塊……等等

要懂得天干地支本質我覺得沒有太多必要,

如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與阿拉

伯數字1 2 3 4 5 6 7 8 9是一般道理 ,理論

的。至少在記錄時間是如此 。在其陰陽理論

術數研究之上 天干地支代表像意太多 ,本質

我覺得天干所象,肉眼所見。而地支為孕育

,內斂之象。


五行大義中說, 干支是大撓創製的. 大撓:"采五行之情, 占斗機所建, 始作甲乙以名日, 謂之干, 作子丑以名月, 謂之枝. 有事於天則用日, 有事於地則用月. 陰陽之別, 故有枝幹名也."

天干是干,地支是枝。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個人覺得是古人對於自然氣候循環規律的科學劃分。《易》學的核心思想,在於掌握時與位,也就是時間與空間的發展變化規律,因地制宜,因時待機。知道是怎樣時機的干,更細化為枝,人類才能更好的生存發展。

天乾的含義: 《群書考異》中說:

甲是拆的意思, 指萬物剖符而出.

乙是軋的意思, 指萬物出生, 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 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 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 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 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 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 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 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 指萬物可揆度. 由此可見, 十天干與太陽出沒有關, 而太陽的循環往複周期, 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 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丑是紐, 系的意思, 既萌而系長.

寅是移, 引的意思, 指萬物至此已畢盡而起.

卯是冒的意思, 指萬物冒地而出.

辰是震的意思, 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 巳的意思, 指萬物至此已畢盡而起.

午是仵的意思, 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昧的意思, 指陰氣已長. 萬物稍衰, 體暖昧.

申是身的意思, 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 指萬物老極而成熟.

戌是滅的意思, 指萬物老極而成熟.

亥是核的意思, 指萬物收藏皆堅核.


abcd的本質是什麼 ,如所答。


地球自轉,公轉的運行規律,對干支,以及地支藏乾的理解,我覺得徐辛老師的解讀很好,


推薦閱讀:

節氣的本質是什麼?
地支為什麼會有六合、六衝?
天干地支紀日如何還原回農曆紀日?
為什麼叫「富甲一方」,問人年齡稱「貴庚幾何」?
生辰八字,為什麼是八字,有什麼講法嗎?

TAG:命運 | 算命 | 生辰八字 | 天干地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