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極其內向怎麼辦?
有多內向呢?舉兩個例子
1,我二十歲時,打吊瓶,結果過敏了,我難受得要死,都感覺到了死亡的恐懼了,也不願意喊護士,其實我自己把針拔下來可行,但也沒拔,屋子裡還有一個人也在吊瓶,我也和他沒說,最後是我媽來了,招呼護士,然後給我打了抗過敏的葯,才撿回了一條小命~
2,也是二十歲的時候,我媽的朋友的丈夫是廠長,要在電話里和我說幾句話,我當時沒上學,但我就跑到廁所里把自己鎖在了裡面了,我爸叫我我也不開門。我曾問過教過我很多課的一位新東方老師,我這性格怎麼辦,他說:我也不知道,你太內向了,你看我天生就這樣(指外向),別的老師在哪吃飯呢,我先吃完了,指著他們說:給我好好吃啊!
哎,真沒辦法啊
我本人以前也經常被人說成是非常內向的人,主要表現是不太喜歡和人交往,人多的場合不喜歡說話。
但是這其實是表象,真實情況是當我處於一些社交場合的時候,特別的緊張,而緊張導致的情形就是一說話就臉紅,手心會出汗,特別想逃離類似的場合。
樓主的例子表面上看似乎是不想和外人交往,不知道內心真實的想法是什麼?可以一個人的時候,多回憶一下自己的經歷,問問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
以下是我自己的思考,為什麼我在人多的場合會緊張呢?源於我本人非常的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因此給自己定了非常高的標準,比如我要求自己能很好的和別人打成一片,甚至在和老朋友相見的時候,特別是人多的時候,最好能讓所有的人都笑成一團。
因此一旦處在類似的場合,就特別的在意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而過於在意的結果就是更加不能放鬆的做你自己,因為這個時候的自己完全把自己的價值寄托在別人對自己的反應上面,如果別人笑了,說明你做的不錯,如果別人沒有,說明你不好,你應該能想像,這麼樣活著是多累。導致的結果就是我越來越不能放鬆的做我自己,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內向。
總結一下,我被別人貼上內向的標籤,表現是不喜歡說話,不喜歡說話的原因是緊張,緊張的原因是過於在意自己的表現,在意表現的原因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是因為自己內心力量的缺乏,希望從外界獲取。
你看,當我找到原因以後,我知道我要做的就是從培養自信開始,從自己接納自己入手。這樣當我能更好的接受自己以後,我發現自己在類似社交場合的表現也更加的放鬆了,不再緊張了,而當我不再奢求取得別人的認可不再緊張以後,我在社交場合的表現反倒更加自如了。
我不知道你做以上兩件事情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什麼,所以不能給你什麼建議,只是說出自己的經歷,供你參考。
謝邀。
先講個故事,我自己編的。當樓主和我們都還是人猿的時候,出現了最原始的社會分工。那些孔武有力的人猿,都被派去狩獵了。狩獵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們需要彼此不斷交流,獵物跑這邊了,獵物跑那邊了,有危險啦,需要支援啦,等等。這個時候,會大聲嚷嚷,就變成了一種優勢。這些打獵的猿人呢,都變成了外向的人。因為狩獵是很危險的,動不動就掛了,所以他們必須數量眾多。
而樓主你呢,被分配看家了。這些外向的人打來的獵物,都放在後方交給你看著。看家的人不需要大聲嚷嚷,他只需要沉穩、安靜、可靠。萬一您外出溜達,有不懷好意的隔壁部落的猿人來打聽你們把食物藏在哪裡,你也把得住嘴。後來樓主你,和其他那些看家的猿人呢,都變成了內向的人。因為看家危險小點,你們數量較少。以至於很多時候小眾得有點格格不入了。
我說這個故事的意思,其實是想說,所有的性格,都難說是「優點」或者「缺點」。它應該是既包含「優點」又包含「缺點」的「特點」。
樓主,如果我們是外出打獵的(我自己其實也不是外向的),把家交給你看,我們會很放心。你說的第一個故事,我看了還有點感動。這要放在革命年代,您肯定就是「打死也不說」的英雄和烈士啊。
當你說內向的時候,如果你能看到堅忍;當你說敏感的時候,如果你能看到柔軟;當你說軟弱的時候,如果你能看到善良;當你說憂鬱的時候,如果你能看到審美……你一定不會那麼介意,自己不能像新東方老師,或者其他人那樣了。
如果別人看不到,你自己也要能看到。因為那就是你自己。它不僅是你的性格,也是你的命運和人生。
也許有人會問,這些缺陷明顯制約了我的發展,難道我該不管不顧嗎?我卻覺得,過多關注自己的性格缺陷,太少關注自己的優勢和夢想,才會制約你的發展。
樓主你也不是一直內向。就你舉的例子里,你為了改善自己的性格,會去請教新東方的老師,會在知乎上發帖詢問。這都不是典型的內向行為。再內向的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會積極向別人請教;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也會主動表白。你只需要找到那些,讓你覺得自己特別想要去做的事情,然後堅持,順引它為你指點的方向。找到夢想,堅持它,努力掃清一切實現夢想的障礙,包括自己的性格缺陷。這也許是正確的道路。而太多的人卻想,先把自己的性格缺陷修鍊好,再去尋找和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性格沒有阻礙你實現夢想,它甚至算不上缺陷,不是嗎?
這個答案也適用於「敏感的人」、「脆弱的人」、「多愁善感的人」、「優柔寡斷的人」……當然樓主我想,你面對的問題可能會比這個答案所講的,要複雜得多。但仍然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為一個極其內向的人,主動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認為外向者很難提出有幫助的觀點,外向且沒有深入了解內向者心理的人甚至容易出現錯誤的回答。
含有引號的「極其」內向和所舉的兩個例子,還不足以說明提問者的內向的程度,但可以肯定這並非自閉。要判斷自己的內向程度,不防做一下「性格內向者自我評價問卷」,以下問捲來自《內向者優勢》一書。
性格內向者自我評價問卷
在您感到放鬆、沒有壓力的一天來做這個性格內向者自我評估問卷。選擇一個溫暖舒適且不會受到干擾的地方來回答。請根據對您來說通常是正確的或錯誤的,而不是您希望自己是怎樣的或某些時候是那樣的,來判斷每一個句子。對每一個句子不要分析或想得太多。您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最好的。關於他人對您的看法,請一位夥伴或朋友為您回答可能更明白一些。將您的結果與您朋友選擇後的分數進行比較,如果兩個分數差別較大,討論一下您們的看法為什麼會不同。
對以下問題用正確(T)或錯誤(F)來進行回答,將您選擇正確的題數相加,然後檢查表末的分數,看看您是一位性格內向的人,還是一位性格外向的人,或者是介於二者之間。當我需要休息時,我寧願獨自一人或只是與一兩位關係親密的朋友在一起,而不願意與太多的人在一起。
當我在做一件事情時,我喜歡有較長的不受干擾的時間段,而不喜歡較短的時間段。
在講話之前,有時候我需要先複述一遍。我偶爾還會為自己寫張便條,以免遺忘。
通常我更喜歡傾聽而不喜歡談論。
人們有時認為我是安靜的、神秘的、疏遠的或平靜的。
我喜歡與一個或少數幾個關係親密的朋友一起分享特別的事情,而不願意去開一個慶祝會。
我通常需要在經過思考之後再作出反應或講話。
我常常注意到許多人不能注意到的細節。
如果有兩個人剛打完架,我感到氣氛非常緊張。
如果我說我將做某件事情,我總是會去做。
在完成一件事情時,如果有截止日期或有壓力,我會感到焦慮。
如果事情太多,我會變得昏頭昏腦的。
在決定加入某個活動之前,我喜歡先觀察一會兒。
我與朋友具有持久的關係。
我不喜歡打擾別人;我也不喜歡被別人打擾。
當我獲得較多的信息之後,我需要用一些時間來整理一下。
我不喜歡太刺激的環境。我不理解人們為什麼想去看恐怖電影或是去遊樂場玩過山車。
我有時對氣味、味道、食物、天氣、雜訊等有強烈的反應。
我是富於創造性並/或富於想像的人。
即便我玩得很開心,在社交活動之後我也會覺得精疲力盡。
我寧願由別人介紹我,而不願由我去介紹別人。
如果我在人群或活動中呆的時間太長,我會變得不高興、容易發牢騷。
在新環境中,我常常感到不舒服。
我喜歡人們到我家裡來玩,但我不喜歡他們呆的時間過長。
我經常害怕回電話。
當我意外地遇見某人或意外地被要求發表意見時,我發現我的大腦有時候會變得一片空白。
我語速很慢或不時停頓,特別是在我感到疲倦或是試圖在思考的同時就馬上講話時。
我不會將偶然認識的人視為朋友。
我感到我似乎難以向其他人展示我的工作或我的想法,除非他們已經完全弄明白。
其他人可能讓我吃驚地發現他們所認為的我比我自己所認為的我更聰明。將您選擇正確的題數相加,然後閱讀下面的解釋,看看您屬於哪一類。
20——29項正確:您是性格非常內向的人。對您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了解如何保持充沛的精力,以及了解您的大腦是如何加工信息的。您通過您的思想、印象、希望和價值與生活相聯繫。您並不是完全任憑外部環境的擺布。本書將幫助您使用自己內在的知識來創造自己的人生之路。
10——19項正確:您處於外向與內向之間。就像雙手都可以靈活使用的人一樣,您是性格既內向又外向的人。您可能在需要獨處與想要外出之間進行痛苦的抉擇。所以您注意一下您在什麼時間以及怎樣的情況下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是非常有益的。您通過自己的思想、感覺,以及其他人的標準來判斷您自己。這給了您廣闊的視野,但有時候您可能為了兼顧問題的兩個方面,而左右為難。重要的是要學會評價自己的個性,以便能使您的精力保持充沛且平衡。我將在第二章談論這一問題。
1——9項正確:您是性格較外向的人。您根據其他人的價值和現實來判斷您自己。在現實允許的情況下,您力求帶來變化。當您人到中年,身體漸漸地反應遲緩,您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想從社交活動中退出以便休息一會兒,或感到需要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但卻不知道可以做點什麼。您可以找到一些辦法幫助自己弄清楚:當您需要獨處時,什麼是最值得做的。要做到這一點,您得通過學習更多的內省的技能來平衡您對外活動的技能。
如果您仍然不確定自己是性格內向還是外向的人,思考一下下面這個問題:在緊要關頭,您是否傾向於暫時不接受來自外界的信息,並獨立地以緩慢的動作來反應?或者是傾向於立即作出反應,不經過思考就採取行動?在壓力大的事件中,我們的本性會展露無遺。如果您傾向於退縮,沉寂會像迷霧一樣籠罩著您,那麼您是性格較內向的人。如果您是性格較為外向的人,您的反應是推動自己向前採取行動。任何一種反應都有它的價值。
做好判斷之後,再來看看內向者的優勢和劣勢。
先說優勢,《內向者優勢》這本書的書名就是在向我們傳遞內向也會帶來優勢這樣的信息,但不可否認內向帶來的劣勢更明顯,這也是我們內向者想改變自身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優勢就不一一分析了,在這裡也並非重點,我只是想強調雖然我們尋求的是去除劣勢的方法,但也千萬別忘了突出和強化自己的優勢。當你善用內向所帶來的優勢時,因內向而自卑的情緒就會減少直到消失,此時才更有能力去改善自己的缺陷。
再說劣勢,有人說內向者不善表達、害怕交際、容易生氣和感傷、終日鬱鬱寡歡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這些都是都是浮於表面的東西。比方說「不善表達」,內向者不善表達嗎?其實並非如此,內向者的表達能力與外向者並無太大的差異,只是內向者並不善於當面交流而已,面對並不熟悉的人或在眾人面前發言時,內向者會產生緊張的情緒,使大腦一片空白從而妨礙了自己的表達,因此要提高當面交流能力就必須克服緊張心理,我們要學著看淡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學會調整節奏、坦然面對緊張、放鬆身心等等,當然我猜想大家都知道這些方法,理論很簡單,實現起來卻不易,唯有堅持調整、多多練習了。害怕交際是焦慮的表現,容易生氣是易怒的表現,容易感傷是悲觀的表現,鬱鬱寡歡是抑鬱的表現,具體的情況要對症下藥,但其相應的改善方法無非是調整好心態一類的,那麼到底如何調整呢?我認為讓自己變的快樂是最重要的,當你樂觀快樂的時候,不僅很多負面情緒會消失,思維也會變的活躍,表達、交際等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同樣,讓自己快樂起來也是一個知易行難的事情,不過沒關係,只要我們去尋找,就一定會發現快樂的源泉。
人只有發展好內向的力量,讓心靈成為快樂的源泉,外向的個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沉靜得下來,也能放得開去。不喜歡自己,不接納自己,你的靈魂會遠離你,終身漂泊。自己愛自己,從內心世界去找到存在的意義,這樣的快樂是隨時可以自給自足的。
與君共勉。
我也很內向,很少講話,特別是在不熟的人面前,過年在親戚面前我媽要我喊親戚的稱呼,我死也不喊。
以前甚至覺得自己不會有男朋友,就算有我也一定會時時擔心自己每個細節會不會表現的太蠢,會不會不被接納。等等等等。就連約會吃個飯也要設想半天。
還有在男朋友的朋友面前,我像啞了一樣,剛才還和他聊的熱火,突然碰到他朋友,頓時就啞了。
你要問我是如何改變的呢?
跟你講,這種成長,真的是不可能列出一個計劃,然後一個一個達成的!
剛開始我也是為內向擔心,高二的時候發現我想變的自信,我不願繼續自卑下去,也是這個契機讓我開始看各種勵志書、卡耐基、心理學或者靈修書。拼了命的去看。但現在看來,其中起作用的除了書中只在一時起效的極少療效,最有幫助的,其實是那個決定!
看了各種書,我嘗試心理諮詢似的與自己對話,鼓勵自己,或者零極限的釋放法,甚至嘗試體驗道與佛的空性,大多都是短效葯,並且即刻耐葯。
看書還在繼續,後來聽說這叫「求道」,如今不再求或者說求到了,你問我是什麼道?哈哈,我不是做廣告的。
站在從自卑在走向自信(我不認為我是內向走向外向,因為我仍然關注內在多於外在,但是和人的相處自然得多)的角度,我說說對我真正有幫助的,也讓你少走彎路:
1.作出一個決心更自信的決定。光這個決定就讓我的生活明亮多了。
2.成長不是搭積木,根本不需要按部就班。不要給自己列出一系列清單:今天跟誰誰誰講話,明天去做哪件不敢做的事。這樣的機會絕對是在你做下那個決定的時候自發的冒出來的,根本不需要刻意。
3.對自己溫柔一些,再溫柔一些。你不需要做的完美,也許一點點嘗試就夠了。
4.接納!這是最關鍵的!但絕非書里寫的或大家說的那麼容易,我在四年的摸索里,總結出來的是:接納別人和接納自己一樣重要,甚至是同步的,缺一不可,你應該這樣嘗試,接納別人一點點,再接納自己一點點,這樣一點一點交錯。
5.內向者優勢。我不是推薦這本書,我壓根沒看過這本書。內向是很好的一種天賦,我認為人需要從自卑走向自信,而非去改變內向的天賦。內向幫助我天生看事情更深,更愛思考,特別是質疑被認為很正常的東西。正是它讓我離自己的內心更近。你也是,這是你的天賦,不要磨滅它。
6.推薦一點書吧。《少有人走的路》《一念之轉》《告別娑婆》《零極限》,書並非非看不可,但是只要能帶來一點知見上的改變,它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再說下去就啰嗦了。哈哈。另外歡迎內向者和我交流?
------------------------------------------打分割線其實好累--------------------------------------
私下有幾個人找我,也因為這篇回答認識到了朋友,很感謝。
但是補充一下。
本質上來說,我現在還是很內向,而且比很多人內向。要說改變,那就是內向給我帶來的困擾比過去少得多。現在不會去擔憂自己「太內向了,怎麼辦」這個問題。
用「接納」二字一言以蔽之其實是不太負責的。因為天天在心裡反覆「我接納自己,我接納自己」是不會有任何作用的。
接納是一個允許內在不愉快浮現的過程。第一步,它浮現。第二步,你靜觀,等待,不判斷。
但往往我們的反應模式就是一個情緒冒個頭,立馬把它壓下去。即便如此也沒關係,因為壓下去必然會有另一種不快產生,此時去感受這一種不愉快就可以了。
名字叫接納,其實「是不遮攔的去感受」。
艾森克個性問卷對典型的內向性格描述為: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保守,與人保持一定距離(除非摯友)。傾向於做事有計劃,瞻前顧後,不憑一時衝動。日常生活有規律,嚴謹。遵循倫理觀念。做事可靠。很少進攻行為,多少有些悲觀。焦慮、緊張、易怒還有抑鬱。睡眠不好。具體表現與受教育程度、個人經歷、生活環境諸因素有關。屬於中醫『氣虛 』體質。
內向分為真內向和假內向。
真內向如下:
1.不主動和外界接觸,被動的情況下,可能也只是應付一下;
2.不想和別人接觸,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
3、沒有迫切改變自己的願望
假內向如下:(簡單理解為跟陌生人交流有障礙,對於親近的人則能說會道)
1、迫切想改變自己。其次是渴望與別人接觸、交流;
2、心理素質較差,伴有羞怯、緊張等,阻擋了其接觸外界。
樓主可以對照著看一下(個人認為你傾向於後者)
但無論真假內向,其形成差不多都主要受個人意識敏感程度、家庭環境、經歷三方面的影響。
給你說一個故事吧。
大概在2000年前後,周杰倫來我們這裡參加省運會演出,依照活動流程,需要安排一個大型的媒體採訪。我同學的媽媽是負責接待的人員。她說,他那時躲在電梯里不敢出來,說話也結結巴巴。
相比較現在在媒體前的表現,真的很難想像十多年前的他。
凡是,跨出第一步就好了,多練多做就習慣了
與前面很多社交正常的答主不太一樣,我以前有著和題主類似的癥狀。有時候甚至可能比題主還要嚴重。
特別是初中的時候,基本上和任何一個女生說話都緊張得臉紅而且覺得害怕離得太近。和那些成績好又受歡迎的男生說話也會覺得緊張不自在。去一次老師辦公室更是要深呼吸好幾次才敢走進去。典型的內向性格。
現在的我... 任何時間約任何喜歡的女(nv)生(shen)都可以成功。只要有一杯咖啡的閑聊時間,幾乎任何人(無論男女,當然還是女生居多...)都願意與我保持長期的朋友關係。當我希望和其中部分人更深入地交往,變成親密朋友時,我會多次邀約他/她們。而他/她們從不拒絕我下一次的邀請。
更重要的是,我竟然願意主動享受一些重要的社交活動。與喜歡的朋友分享故事,討論問題(學習/生活/工作)時很多時候都能感受到久違的歡樂。
根據個人經驗,我覺得,題主首先需要做兩點改進
1)社交動力
2)社交技巧
1.第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的是,題主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覺得需要改變現在的社交狀態呢?
既然你已經在那種環境下生活了很多年了,那已經是你的舒適區。那請題主再認真想一想,你真實的需要到底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驅使你想要社交的【社交動力】?
毫無疑問,題主和我一樣,是非常典型的內向性格。看到這個答案的人肯定也有不少性格內向者。
在這裡我非常推薦一本叫做《內向者優勢》的書。簡單來說,內向是一種很正常且具有魅力的性格。在沒有影響正常的工作或生活時,題主並無擔憂的必要。放下心裡的負擔,尋找讓自己的舒適的生活狀態。內心覺得安寧舒適,工作/學習也能正常進行的話,這並沒有任何不好的。
實際上這是我18歲以前經常做的選擇。我非常願意一個認真完成自己想做的事,盡量避免各種不必要不享受的社交活動。
這是【選擇A】。
假如題主認為選擇A不是一個適合自己的選擇,或者題主的工作/生活環境需要更進一步的擴大交際才能做好,那麼可以接著往下看。
一般來說,在一個成年人的是世界裡,(在不考慮交際成本的情況下)越善於交際的人越容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資源。大多數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社交能力才能更好展開。
所以題主的社交動力應該是
1)讓生活/工作更舒適順利。
我強烈建議再加上一條:
2)讓對方的生活/工作更舒適順利。
這四個動力應該可以讓你學著在社交過程中保持住一個平常心。
2.剩下的就是【社交技巧】層面的問題。
任何活動都有技巧可言的。正確的社交技巧(特別是三觀正確的社交技巧)才能讓你和社交對象都處於一種舒適的狀態。記住我們的社交動力是什麼,交朋友不是目的,讓生活/工作更舒適才是目的。
當不能讓自己和對方都享受這份社交關係時,這段社交關係很快就會Game Over,也應該讓它結束。
不同的社交階段,自己對這段社交關係所使用的技巧。
1)陌生人——2)禮貌性朋友——3)普通朋友——4)好朋友/親密朋友——5)戀人關係或接近於戀人關係
首先,確認你們現階段處於那種關係。其次,問問自己希望與對方達成哪種關係。
起點上是第一階段的陌生人關係的話,請轉入
如何拓展自己的人脈?如何結識聰明的妹子?
在書店如何跟女生搭訕?在「公共場合」見到漂亮的「陌生」女孩,怎樣能夠「成功」地讓她願意和你約會? 等等問題。
起點是......
其實希望達成什麼關係都好,知乎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這方面的答案在里。先搜索出來看看吧。O(∩_∩)O
最後我再拿幾件自己的事來講解一下【要素】好了。
1.高中的校園女神L
L是我高中同學。外貌A+++。高中時我和L經常都要在同一個車站等公交車回家。
但即使有無數次一起等公交車的機會,那時的我只是偶爾給她打一個招呼。沒辦法,內向者去社交是一件很容易精神疲勞的事,和校園女神L的社交則更容易讓精神疲勞。雖然沒有暗戀L,但是L就是那種典型的「高高在上」的女神,甚至連成績都比我好一大截。到了高三下時,我的成績才能擠入班級前十,而她長期都班上前幾名。(這可是全省頂級中學的實驗班。)
那時的我也並不覺得自己需要改變這種狀態。我更願意在放學途中好好休息。我把別人花在社交上的時間都用在自己鍾愛的領域,瘋狂地閱讀該領域的書籍/積累該領域的知識,成了一個很典型的【木訥的理工男】。那時的我想的只有在自己鍾愛的路上【銜枚疾走】。
直到後來上了大學,開始感受到了自己的【社交動力】。當本領域的知識積累到一定地步時,我感受到了一些桎梏,那說明我需要跳出圈外接觸更廣闊的領域才行了——這就是我的社交動力,於是我開始network。
不得不承認兩件事,1)讓專業把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限制住也很不明智的,2)當你想了解一個新領域時,最好先請教一下該領域的專業人士,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那個時候(大學未畢業)我想了解一些金融界的事,然後就想起了L同學。我知道她就讀於金融名校,既在銀行實習過,又在私募基金實習過,在同齡人里算視野非常廣闊的。於是我選擇了L作為我的指路人。
首先是,微信上的【道歉】,為高中時代的失禮道歉。我就是那麼真誠的人。(^o^)/~她也非常大(ke)度(ai)地向我【道歉】,因為那個時候她也沒怎麼給我打招呼。
於是沒過多久約定了第一場見面。兩個人聊了很多東西,我給她講科技,她給我講金融,還有大學時代各自成長的故事。中學時代/大學時代在科技領域積累的大量知識在這種時候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既然內向者沒有把時間花在社交上,多出來的時間總歸在用在某些地方上,比如說培養一些愛好。
經過這件事後,我和L的關係從第二階段禮貌性朋友跳躍到第四階段好朋友/親密朋友。
2.大學裡一次留學生新年晚會上,我把一個同學院里的女生Z錯認成了日本人。很搞笑地搭了幾句幾句才發現不對。原來Z是那次晚會的組織者之一。在那次晚會結束後,Z同學很」懂事地「在門口等著我,然我們一起在校園裡邊散步邊聊天。
這是從第一階段的陌生人開始的例子。
後來很多這類似的事給了當時的我越來越大的信心。(Thanks to her) 原來」高高在上「的女神L也非常願意與我愉快地交流,原來我面對各種人都可以表現的出色——既得到自己需要的視野,又盡量向對方貢獻出自己在某些擅長領域的知識。
然後我開始試著主動去結交多個領域的朋友。大多是從禮貌性朋友、陌生人開始的,到最後,我願意的話,幾乎都能成為親密的好友。
再後來,那個【木訥的理工男】不僅可以在社交中貢獻自己領域的知識,講述關於自己的有趣故事,還成為了社交網的一個中心點,可以貢獻多個領域的知識,成為可以將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連接起來的那個人
這是我18歲以後才開始一點點做起的事。
這是【選擇 B】。
在長期的實踐中有幾個感悟,
1)記住我們的社交動力是什麼。正因為是【有益於雙方生活/工作】的社交活動,我們才更要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
2)Be a giver. 做一個好的貢獻者,自然而然地會成為收穫者。社交的快樂和社交關係的提升都依賴於此。
3)沒有精力或實力去支撐強關係的話,請主動選擇保持舒適的弱關係。保持大量強社交關係非常消耗精力和時間,沒有必要讓自己難受,特別是對內向者來說。
4)弱關係社交網提供的價值非常高。因為很多強關係與你是同一種背景的,比如說同班/同寢/同辦公室等,他們的視野和信息源往往和你高度相似。比如,當你想找一份工作/一份實習的話,弱關係網才能幫到你。
我覺得你應該是好面子,怕說錯話,怕做錯事,怕被批評。多和人交流,就當做這個世界上就你一個正常的,其他人就那什麼吧,大膽的走出來。不要怕別人說什麼。喬布斯說「stay hungry,stay foolish」做個吃貨,做個傻逼,調整心態,先別在意別人眼中的你,當你小心翼翼地探探頭以為全世界都在看你的時候,其實真沒人注意你,走出來,由著自己,想幹什麼幹什麼。
很邪惡地每次看到有人和我性格一樣被背地裡開心苦中做樂..
http://www.douban.com/note/225028938/
要是那種樂於自己去心理諮詢的人也就不會悶悶在虛擬的社交網路里了.
我就是內向就是驕傲, 改變不了頹廢的現狀, 也抹不掉那種隱藏著執念的性格.
而且別人很少能體會我那種走在世上面對陌生那種浮躁和不安, 說了也不懂.
理智知道不靠自己無法改變, 但經驗知道靠自己也無法改變.
剩下能安慰自己安慰樓主大概就.. 至少不是只有兩個人這幅樣子,
那麼概率上推測至少比我們大的人當中也有, 至少他們沒轟轟烈烈隕落了.
那我們接下來的日子, 應該也能從現在害怕的那種處境中倖免的.
我家有條狗,它和別的狗有點不一樣,它很內向,領它出去遛彎尾巴緊緊縮在屁股下面警惕的看著四周的車,人,緊緊的看著我。對於散步,它的表現和其它的狗太不一樣了,它很緊張害怕。我的另一隻狗就很活潑,每天除了吃就是渴望散步,每天不要臉的要吃的要抱抱。它喜歡固定的環境,很謹慎,吃東西時會仔細的聞,總會視察周圍環境,第一時間覺察到風吹草動,會在聞到飯糊了的煙味時報告主人,我爸說它是我家的」管家」
以前,我一開門,內向的狗就會像我搖尾巴,害羞的謹慎的,它不怎麼舔我,而另一隻看到我會瘋狂的表現它的愛。它會很寬容,家裡的小狗崽喜歡它,它不喜歡搶食。
每個人汲取能量的方式都不同,我有一個話嘮朋友,她討厭孤獨,喜歡陪伴,喜歡別人聽她說話,無論多長的路 她可以一直講一直講,和她單獨相處有點累。她的能量來源於外界,我的能量來源於內在。沒有優劣之分,我接受並且喜歡這樣的自己,接受我的狗。我不再厭惡它或者試圖改變它。我知道要改變的是我的自卑或者減少自卑對我的影響,讓我可以一個人昂首向前走。始終要尊重自己,尊重內心。
左手
一直覺得叫獸易小星的作品比較好,今天百度了一下,又看了幾部,突然發現,《看不見的女朋友》也是叫獸的作品,百度百科說,「影片內容雖然延續了叫獸以往作品惡搞的元素,但整部影片深度挖掘人性,坦誠赤裸地反映了現實世界,帶給網友笑著流淚的感動。」
我以前看過一部分,但是似乎沒有看完,今天重新點開,從頭看起,仍舊是艱難無比。
因為,那個從來沒有女朋友的擼sir,就是我多年來竭盡全力試圖改變的自己。
然而,我始終無法改變它分毫。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其實,即使我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知識儲備豐富且運用自如,以至於分析解決各種問題都易如反掌,但是,叫獸展現的那種屌絲形象,仍舊是我無法撼動的宿命。
美國電影《畢業生》的男主角本傑明,就是我這樣的一種人。
我總是說,除了迎上羅賓森太太的引誘,本傑明別無選擇。
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除了把一個女人撲倒,沒有什麼能快速讓本傑明走出自卑。
當然,出於對宿命的了解,我知道在這之後,本傑明一定會面對新的心靈困惑。電影中的情節是,本傑明很快厭倦了這種見了就脫,脫了就乾的關係,心靈的需求開始凸顯出來。
他試圖跟躺在身旁的羅賓森太太聊天,但是羅賓森太太看到他這樣,卻準備穿褲子走人。
電影的結尾,本傑明最終掙脫了屌絲的網,開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上帝給我的網,遠比本傑明嚴密。
知天命,並沒有讓我擺脫無間地獄的煎熬。
《性,謊言和錄像帶》里,男主角一出場就淡定地說出兩個宣言:我從不信任沒有和我上過床的女人。我性無能。
這是一種對全世界的恐懼,OK,我承認,我就是這麼一號人。
當然,性無能,必然是裝的,只是,我可以裝的毫無痕迹。
有那麼一天,我的胳膊近距離地感受到一位年輕女士沒穿內衣的胸部,挺軟,我當時一轉頭就可以親到她,但是事實上,由於對這個世界上所有人的極端不信任——絕對沒有任何道德層面的理由——我一動不動,把呼吸調整平穩,等待了一分鐘,思考了一分鐘。
我在想:要不要就地撲倒涅?
當然,作為一個極度膽怯的人,我最終神馬都木有做,對方一臉鄙視地自己走開了。
我必須反覆強調,這TM和道德無關,只是一種恐懼,一種自卑,一種失敗。
我其實特別希望別人給我披上一件道德的外衣,把我的自卑和恐懼掩飾起來。但是,乃們這些所謂朋友哪,就真的沒有一個腦子開竅的,真是的。
為什麼我相親總是失敗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必須找到一個能卸下馬甲,露出真實自己的地方,才能「成家」。
那些國家、天下,我所會的一切,那些很「有用」的,很高端大氣的東西,全都是表象。
真實的我,實際上脆弱的幾乎活不下去。
我為了改變自己,讀了許多書,學了許多知識,甚至把人類社會發展史整個理了一遍,但是,這又如何呢?
我還是每天一個人,孤獨而悲涼,在無間地獄裡煎熬。
我改不掉。
並且,如果不改,生活根本無法繼續。
相親認識一個姑娘,我無論如何也打不出一個電話。約出來見面?
神哪,對我來說,那比死還難。
所以,look,我的所謂天賦,就是這麼坑爹。
我常常跟羨慕我「懂的多」的年輕人說:我懂的道理多,只是因為我比各位更倒霉。倒霉值得羨慕嗎?
如果,命運能選擇,我多想過平凡而幸福的日子。
但是,我別無選擇。
只能接受天降大任,尋找人類宿命的出口。
其實,我最初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改變自己的屌絲困境。
從來不主動聯繫別人。那麼,有主動投懷送抱的,我接受下來,不也可以走出這一困境嗎?
這個問題還是一樣的。
我無法戰勝心底的恐懼。
對於主動聯繫我,幾乎是「闖入」我生活的女孩子,我考慮了很久,選擇離開。
因為她無法讓我停止恐懼。
她想要的不多,不過是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但是,即使是如此簡單的要求,我心裡也仍舊是害怕。
害怕她有哪怕一點點的失望。
我了解她的性格缺點,知道她在生活和工作中會面臨哪些問題,也能初步通過自己生平知識積累,讓她擺脫不好的自我感覺。
但是,她的性格缺點仍然在哪。
這一點,讓我恐懼,又無可奈何。
我永遠不會說「你這方面應該改一下」——我不會把這麼艱巨的任務拋出去,讓她去承受,因為我知道這有多難。
我一個人在無間地獄裡煎熬,對於人生在世的心靈痛苦,已經足夠了解,我不想把同樣的痛苦讓更多人承受。
但是,我一個人又實在承受不住這兩份巨大的痛苦,於是,只能堅決果斷地放手離開。
那一年的情人節,她夜裡到學校找我。我笑著對她說,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有女孩子情人節來找我,你是在我的親人之外,對我最好的人。
我沒有說出口的話是:但是,我還是不得不離開你。
當時她的表情很無助,我完全可以順勢把她攬入懷中——我確定她不會拒絕。退一萬步講,即使她拒絕,我也可以承受。
恐懼,在對方示弱的時候,才能消除。
然而平時,她的性格缺陷使她展現了太多的攻擊性。
但是我既然決定離開,就得為她想好未來。
在那之前,有一次我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準備突破自己,牽她的手來著,但是,仍舊是沒做到。
而如今我已經決定離開,就更不能讓她留下好的回憶,保持距離,是必須的。
最終,在那個微冷的情人節夜裡,我只是在她肩膀上輕輕拍了一下——我是很想安慰她的,但是,為她的將來著想,我不能這麼做。
因為我知道我能夠做到的很多事情,她未來老公是絕對做不到的。為她的將來打算,我只能把罪責往自己身上攬:是我故意不接電話不回簡訊,死活不懂珍惜,硬是不理你。
後來她生病住院,我去看她之前,對著桌子上的蘋果,看了很久,最終決定,什麼也不拿,空手去。
我寧可你恨我,也不願你記得我的好。
這麼多年過去,我始終是一個人。
眼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陸續結婚,我仍舊只能孤獨到想自殺。
命運如此,本無公道。
前些天去參加大學室友的婚禮。我修正了自己的一個概念。
以前,在我心裡,我一直不贊同他追女朋友的方式。他利用了對方的無知,然後一步步靠近。
我一直覺得:這不是連哄帶騙么?
事實上,對手段的評估,是必須分情況的。比如雖然這位哥們兒用了哄騙的手段,但是他堅守著底線,哄騙的「下一步」,真的只是讓她有了一個真心為她付出的人。
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裡,他完全有能力把女孩子騙上床,但是,他始終沒有那樣做。
哄騙的手段只用於最開始拉進兩人的距離。
並且,正如我已經說過的,所謂哄騙,不過是讓女性有了一個逃避責任的機會而已。
要知道,最終他的目的,是兩個人生活一輩子,那麼,作為一個男人,為愛人擔待著點責任,肯定是義不容辭的。
所以,所謂哄騙的手段,早已不是問題。
我之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鄙視所謂的「哄騙」,其實完全僅僅是一種酸葡萄心理:我永遠不會這樣「哄騙」,於是只能一直這麼孤零零的一個人。
魯迅也是這樣一個人,他一直一個人獨居,苦逼不堪,直到遇到以神的名義出現的許廣平,命運的怪圈才土崩瓦解。
本文的標題,來自一個故事。
一個少年想學武術,但是一次意外讓他失去了左手。他還是想學,拜師學藝,人家都不收。後來有一位教練收下了他,但是只教了他一招,讓他反覆練習。他很困惑,但是教練不解釋。後來他去參加武術比賽,居然憑藉這僅有的一招拿了冠軍。他更加困惑,回去問教練。
教練說:你練的那一招,只有一種破解辦法,就是抓住你的左手。
這個故事當然很假。但是其中傳達的道理是有益的:天生的殘缺無法改變,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合理避開缺點,更好地生活下去。
然而,我如今仍舊是沒有找到好的辦法。
《看不見的女朋友》看了10分鐘,覺得異常沉重,寫下本文。
我的知識儲備讓我避開了本傑明式的心靈困惑,轉而嘲笑宿命。
但是我到目前為止,仍舊只能苦笑、嘆息:天下這麼大,怎麼就沒有一個容得下我的地方呢?
曾經我也是一個極其內向、害羞、自卑的小男孩,經過這麼多年的生活閱歷,改變了很多,尤其是像害羞、自卑這樣的缺點,都逐漸克服。但是我的內向性格卻自始至終從未改變。
以下從我本人的親身經歷出發,從「我們的性格是由什麼決定的」、「怎麼判斷自己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怎樣正確面對內向的性格」和「如何發揮內向性格的優勢」四個方面談談如何正確認識內向、面對內向並發揮內向的優勢。
下為正文:
過去的很多年,我一直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困擾著——內向的性格。
這種困擾在高中以前似乎還未帶來什麼影響,但到了高中以後,內向的性格深深地影響著我的學習和成長,成了那個年紀內心深處無法抹去的一種心理陰影。
典型的內向的標誌就是:不善言談、不喜社交、不夠自信、喜歡獨處等等。
在那個互聯網還不發達的年代,我們被灌輸的思想就是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點,需要糾正。父母會說,你看鄰居家某某多能說會道,多能討人喜歡;老師會說,走上社會後,你們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從現在起就要鍛煉交際能力,要不然以後的路會很辛苦;朋友會說,你幹嘛這麼不自信,去跟陌生人問個路都害羞……
所以,上了大學後,我總在嘗試讓自己變得更加外向。報各種各樣的社團、跟同學們結伴遊玩、克服自己害羞不自信的毛病……
本以為這樣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外向,但實際上,這麼多年過去,當自己更加清楚認識自己後,才發現其實性格自始至終從未改變過,很多時候表現的很「外向」時,反而會有種莫名的「扮演感」。
一、我們的性格是由什麼決定的
格拉德威爾在《引爆點》一書中講述了一個特別有趣的研究——「科羅拉收養工程」,這項工程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一組科羅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權威行為遺傳學家普羅密的帶領下開展的。
他們在丹佛地區徵募了245名想把孩子送給別人撫養的懷孕婦女。然後,他們對這些進入新家庭的孩子進行跟蹤調查,在他們的整個孩童時期對他們進行定期的人格與智商測驗,並對他們的父母也進行相同的測驗。為了進行對比,他們還對另外一組由245名家長及親生孩子組成的團隊進行相同的測試。
結果發現,這個用來對比的團體中,孩子與他們親生父母在智力和人格的某些方面十分相似,而那些被領養的孩子與他們的養父母則毫無共同之處,儘管他們的養父母16年來一直在撫養他們,供給他們衣食住,讓他們讀書,讓他們學習,給他們關愛,但這些孩子與養父母的相同之處並不比他們與街頭任選一對夫婦的相同之處多。
我從6歲上學的時候,就寄宿在二姨家,整整12年,一直到讀大學。那時候,父母都在外地,一年能見上一面就算奢侈了。曾經,我總把自己性格的內向歸因於成長的環境,總以為自己的內向是因為從小缺乏父愛和母愛導致的。母親每次講我小時候的事情的時候,也總說我小時候是多麼調皮、搗蛋,根本不像是一個內向的孩子。
這種環境歸因論曾盤踞在我的腦海中很多年,直到有一年春節回老家,跟90歲高齡的奶奶聊天,她的一番話徹底打破了我的這種觀念。我問奶奶:「奶奶,我小時候還在我爸媽身邊的時候是不是特別活潑、調皮呀?」。奶奶說:「你從小就跟別人不一樣,經常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別人叫你你都不去,就在你媽面前特別鬧人。你跟你爸年輕時候一模一樣,別看你爸現在在人場上能夠收放自如,他年輕的時候還不如你現在,剛結婚的時候,出門都怕見這人。後來去外邊打工,闖蕩了這麼些年,才比原來好些了」。
聽了奶奶的一番話,我才恍然大悟。後來看了很多書後,才知道原來是真的是有科學依據可以證明,性格這個東西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一個人的性格在出生的時候就基本定型。後天的努力改變也許會讓你看起來變得很外向,但實際上,這樣的外向只是表面上而已,並非真實的自己。
二、怎麼判斷自己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把那些不善言談的人稱為「內向型」,而那些一分鐘就能說一籮筐,很難停下來傾聽對方的人,稱之為「外向型」,事實上並非如此。
美國金牌培訓師邁克·貝克特爾在《跟任何人都聊得來》一書中是這樣區分內向和外向的:
「內向型」性格的特點:
1、他們通過獨處就可以獲得能量,他們不一定害羞,但是,在和一群人相處之後,他們更需要個人的空間;
2、他們傾向於在內心裡自我反思,而不是和他人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可能在集體討論時他們不太容易參與其中,但是,之後他們會獨自把問題思考一遍;
4、通常情況下,他們的最終結論都是很可靠的,而且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然,這樣的結論有時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醞釀和歸納總結;
5、他們並不是不善言談,只是傾向於先思考再交談。
「外向型」性格的特點:
1、他們需要通過群體交流獲得能量,他們傾向於通過交談來思考。
2、人越多,他們越是活躍。交談中,他們通常都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他們反應敏捷,不會因為人多勢眾而惶恐。
4、可能一開始的結論略顯淺薄,不過,他們會意識到這不過是整個過程中的一部分,最後會有更好的結論。
就我自己而言,這麼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我是典型的內向性格。在生活中,我雖然並不排斥聚會等娛樂活動,但往往一陣狂歡過後,我特別期待能夠快點回到家中獲得寧靜,從寧靜中恢復能量;在工作中,我對出差也是有那麼一點點排斥,每次出差都會特別累,唯獨比較享受的就是出差的時候,可以在高鐵或飛機上看自己想看的書,並且還比平時高效很多;對於問題的思考,就更加明顯了,自己往往傾向於對問題進行深思熟慮再表述,而不是想到什麼就說。
三、怎樣正確面對內向的性格
我們生而具有不同的性格。成功的關鍵並不是要改變這種獨一無二性,而是學會接受和讚美它。一旦我們對自己有了清楚的認識,了解了自己的獨一無二性,我們就能夠用這種獨一無二性影響他人了。摘自《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內向和外向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他稱那些把生命力指向外部世界、致力於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為外向;另一些把生命力指向內心世界、致力於了解和改變內心的人為內向。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內向從一個中性詞變成了一個貶義詞,說到內向,似乎總是與敏感、保守、自卑、沉默寡言等同。因此,當我們被別人打上內向的標籤時,總是會有一種被歧視或譴責的感覺,內心深處也湧現著不滿:「我內向怎麼了?難道內向有錯嗎?」
不管我們是內向, 還是外向,這都不是錯誤。我們越是煞費苦心改變自己,越是努力讓自己變得面目全非,就越會感覺沮喪。認識並接受自己的內向,將這種性格獨有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才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你本身好靜,那就不要將自己和身邊最外向的人相比較。這種比較毫無意義,就像拿著蘋果和橙子比較沒什麼兩樣。任何時候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較,都是不現實的。關鍵在於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一無二性,學會與其和睦相處。如果真正能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由內而外地形成積極的觀點,進而吸引他人。摘自《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四、如何發揮內向性格的優勢
內向是有優勢的。過度外向的人往往坐不住,看不進去書。你能看進去,你還能思考,你的內在價值可以很高很高。還是那句話,誰也沒說過朋友多就一定好,你要是平時多鑽研一下你的專業領域,少出去「社交」,興許也能成就一番事業。社交不是必需品,廣泛社交更不是,他們都是加分項,不要也罷,關鍵是你自己要有一技之長,要懂得自己的價值在哪裡。摘自《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不管內向還是外向,都有性格上的優勢,找到自己的性格優勢,並將其發揮到極致,才是成功的關鍵。
性格優勢的特點:
1、當你表現出性格優勢時,你會有「真實感及擁有感」,一種必然如此的感覺;
2、 當你展示優勢時,你會很興奮。運用這個優勢讓你情緒激昂,讓你歡樂、熱情高漲甚至狂喜;
3、當你發揮這個優勢時,你會有快速上升的學習曲線。你會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學習新方法來加強你的優勢;
4、你會圍繞這個優勢來規劃你的目標。
找到性格優勢的三種方法:
1、性格優勢問卷(VIA-IS)測試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總結了一套適用於所有人的6種核心美德和24種性格優勢:
(1)智慧和知識,包括創造性、好奇心、熱愛學習、思想開放和洞察力 5 種性格優勢;
(2)勇氣,包括誠實、勇敢、堅持、熱情 4 種性格優勢;
(3)仁愛,包括善良、愛、社會智慧 3 種性格優勢;
(4)公正,包括正直、領導力、團隊合作精神 3 種性格優勢;
(5)節制,包括原諒、謙卑、審慎、自我調節 4 種性格優勢;
(6)精神卓越,包括對美和優點的欣賞、感激、希望、幽默、靈性 5 種性格優勢。
與此同時,他們還編製了一套可以測試出性格優勢的問卷,完整的問卷由200道題目(還有一份只有24道題目的簡版問卷),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測試一下(問卷鏈接)。
2、回憶自己的人生故事
回憶那些給你帶來成就感的故事,以及這些故事背後所反映的性格優勢。我們的經歷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們的性格特徵,尤其是那些讓你有成就感的經歷。在我的人生經歷中,能體現性格優勢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川藏線騎行,它反映的是勇敢、堅持、團隊合作和對美的欣賞等性格優勢;比如演講、培訓能力的鍛煉,它反映的是熱愛學習、自我調節和領導力等性格上的優勢。
3、從榜樣的身上覺察
我們總是根據性格來選擇合適的榜樣。很多我們認可的榜樣,會成為我們成長路上的標杆,我們的每一步都在朝著他們看齊。就拿自己來說,我最喜歡的作家是史鐵生和白岩松,喜歡他們寫的故事的真實和深刻,所以,自己寫東西也就漸漸有了那樣的特點。從他們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自己的性格優勢。
找到自己的性格優勢後,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優勢去做一些嘗試,積累相關的成功經驗。當你不斷獲得成就感的時候,自信就油然而生,性格上的優勢也就能夠發揮出來。同時,你還要敢於去嘗試和探索一些曾經讓你害怕的領域,在這些領域發揮自己的優勢,建立自信,那你就可以變成一個強大的人。
作者簡介:楊何,栗子專欄作者,擅長知識管理、PPT製作和數據分析,喜歡騎行、旅行和寫作。微信公眾號:栗子(urchestnutl)。
本文首發於栗子,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運動去吧,你會發現有用處的。
路過
題主,你這不叫內向。
推測你應該是有些自閉。不願與人交流。
建議你找心理諮詢師好好聊一下。
另外就是,如果自己不想改變,外力是無法改變你的
內向的人是一座沉默的火山 | 鄰居的耳朵
讀高三的時候,我坐在教室的最後第二方。輝坐在最後一方,隔我一個過道。
我們的關係不算親密,但也不錯,畢竟,我們在初中時代是一個學校的。
高三之前,我們沒有任何交集,偶爾碰到,只是向他打一個招呼,他笑笑卻不語,急忙便走開了。他的個子相比初中長高了很多,第一次碰到,第一眼甚至沒有認出來。
輝是那種相處稍稍多一點便願意向你吐露心扉的人,人堆里混熟了,漸漸就變得無節操無下限。而與不熟的人交談,他每一句話都像在擠牙膏。
當然很多人都是這樣,包括我自己。只是有些人願意讓你清楚的認識,有人則不。
輝一次與我說,他覺得自己快要人格分裂了,他說他自己在家總是碌碌而不語,沉默的像是不會說話,在學校卻像是瘋言瘋語的混世魔王。
我當時沒有說什麼,只是想,小的時候,我不也曾無數次的想過,自己有一天總會發瘋,可不也總是什麼事也沒有。人能承受多少,自己總是無法衡量,而那些壓的你不能喘息的無形大山,多半是自己幻想出來的。
因為人,很多時候,總是在為自己創造各種各樣的借口和臆想,會消極地想,要是意外來臨,死了就好,瘋了也不錯。這樣,我們就可以不走了,不愛了,不說了。這真可怕。
內向的人,真可恥,我有時這樣想,就像張楚他唱,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記憶中,小的時候,讀幼兒園的時候,一次去上學,因為種種原因,那天卻不要上課,我原路返回,卻惴惴不安,總是害怕。如今我自然不能揣測這害怕是來源於什麼因素,小孩子的思想本就無跡可尋。可那種害怕卻像是要把我吞噬,最後我躲在回家路上一個人家門前的柴禾里。默言不語,像一顆野石頭躲在後頭,看著來往的大人們,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後來有人發現我,我才悶聲悶響的走出來,跑回家。
那一年,家裡人蓋房子,大家都在忙著,沒有任何人發現我是在不該是放學的時間點回到的家,沒有人問我什麼,即使我最後拿著音樂書假裝做了一會兒作業。而我那內心中翻江倒海的害怕,在別人那兒,什麼都沒有。
沒有人總是在關注你,假若你非要那麼多,只有你自己能夠時時刻刻在關注你自己。
有時候,你需要跳出來,看這世界是這麼大,看這日月星辰亘古不變,看每天的旭日東升從不停歇,看這鳥語花香春來秋往,看那黑暗裡的夜空深邃無比。我們每一個人是如此渺小,那內心中的害怕,無法言說的自怨自憐,又該是多麼渺小和可笑呢?
過去的少年時代,我總是這麼說自己。
讀三年級的時候,一次我掉進一口井裡,井水離井口的距離遠遠高過我的個頭。當時身邊的小夥伴們早就一鬨而散,也沒有一個叫做司馬光的小孩來幫助我。我當時非常害怕,可嘴巴就像被縫起來一樣,一句救命的呼喊都不能說出口,後來自己濕漉漉的爬上來,回到家裡也不敢與母親說實話,只是告訴她,我掉到河裡了。我真希望我第一時間不告訴她真相是因為怕她擔心,至於初衷究竟是什麼,我早就忘了。
人的能量有多少,自己總是無法衡量。
內向的人總是能把微小的東西想像的特別嚴重,卻又能把嚴重的事物看的是那般平淡。
很多時候,內向的人總是那樣敏感,一雙眼睛一顆心,感受到的事物就像是電影的特寫鏡頭,細緻又深刻。他時刻渴望表達自己卻總是無法很好的藉助言語表達自己。
但其實,能夠系統而全面事無巨細的表達自己,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易事。畢竟人心,都不簡單。
當很多的情緒和情感長時間的積壓在心裡的時候,混沌而無序的摻雜著記憶與自我激化,往往造成一些無法迴轉的事情,內向的人尤為如此,但你要知道,心裡不大健康的時候,人人都會有,就如同傷風感冒。
讀五年級的時候,我在我們村裡的一個獨居中年人的門前玩耍,他是一個孤僻的人,深居簡出,與自己的兄長和父親以致全村的人幾乎沒有交際。當時我在他的門前逗弄一隻躲在洞里的小狗,小狗吠叫的如同哭鬧,我卻樂此不疲。後來,中年人提著一把刀就沖了出來,對著我警告,那鋒利的刀眼離我也不過三五毫釐。旁邊看熱鬧的人都在笑,我至今不覺得這像是什麼玩笑。
人在很多時候,會變得像一顆炸彈,而很多內向的人,因為種種遭遇和自我拉扯,早早的就在自己心裡埋下了不定時的炸彈。他們會咬緊牙關,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得到誰。一旦事與願違,一旦心裡最後的弦崩壞,一些事情並不只有小說才會有。從小到大,也不是沒見過離家出走的是沉默安靜的人,也不是沒見過殺人事件的是內斂善良的人。
內向的人,其實都是一座沉默的火山,這沉默是一種表面的平靜無常,內里卻是一團火熱。魯迅先生說,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不同意,只是希望,你不要灼傷自己,將自己內心深處炙熱的岩漿,一點一點釋放出來,化成夜裡的明光,照亮每一步你前行的路,也溫暖你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人。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movie-s
http://weixin.qq.com/r/AUyzqwDE9F2LrUTI9xkT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你有沒有下定決心再也不被人欺負?
很多小時候被嚴厲管教的孩子,長大後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通常在吃了一個大虧或者被傷得很深之前他自己是不會意識到的。為什麼別人都可以理直氣壯做自己?為什麼你的思維總是那麼敏感纖細,風吹草動都會觸動你?為什麼自己對於提出一個均攤電費的正當要求都要反覆思量?為什麼在對方冒犯自己後做不到當場回嘴過後又覺得窩囊吃了啞巴虧?
你很想改變,看了很多心理書籍,也懂得了很多原生家庭之類的道理,但是放到現實中,問題依舊是問題,知道了道理並沒有什麼卵用。但又總是不甘心,覺得這樣活過一遭,不帶勁。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吵架中說不出口當場回嘴對方的人,一種是根本不覺得自己被侵犯了;另一種是能夠感覺到異樣但當場做不出回應,等到夜深人靜自己的時候會想出很多應對的語言,並場景模擬到原場景,覺得自己要是這麼做了該多長志氣呀!你仔細想想,你是不是腦子裡閃過很多回擊的語言,思維很快像迴路一樣過渡到方方面面,但是就是張不開嘴?甚至你覺得你的思維比嘴巴快?所以,你不是沒有回擊的意識,你只是存在一個問題,做不到實效化。什麼是實效化?就是在你感知到憤怒的能量時那個出口被堵住了,因此憤怒的能量被壓抑在內,導致許多內 所以,該怎麼辦?在思考解決方法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認清真相。我們回顧一下你二十幾年或是幾十年來的慣常模式。小時候,父母嚴厲呵斥你,你不敢回嘴或者回嘴後被更嚴厲地鎮壓了,當時的你如此弱小以至於根本不可能表達憤怒或者對控制說「滾」,於是你形成了忍者或者認了的習慣,這個幼年形成的習慣會形成根深蒂固的神經通路左右你今後的行為。慢慢到了小學或者初中,在發生一些糾紛時你不敢捍衛自己的權益,因為那個神經通路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你甚至從未察覺自己被它控制著。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壓抑出口並將憤怒壓制在內的通路代表著什麼。在你成年後,與別人發生衝突時,每當你真的要回嘴或者捍衛自己時,你不自覺地會有很多顧慮,比如我如果回罵了TA別人會怎麼看我?在朋友圈子裡面傳出去對我的形象不好吧?如果我回了TA這一句,那TA緊接著回復我下一句我還是被噎著該怎麼辦?我罵了一句,接下來不知道怎麼罵了會被看笑話怎麼辦?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出現,很快將你捍衛自己的第一步消滅在搖籃里了。對於上面這些常見的思維類型,可以總結為一句話,你將外界對你形象的牽絆,看得比你當下真實感受到的憤怒更重要。你對於表達憤怒的恐懼,大於此刻你真實感受到的憤怒。你會把上述這些思維和畫面合理化,告訴自己按兵不動比較好。你忍了一次又一次,這個神經通路也一次一次被加固。突破口在哪裡?
切斷一次這樣的神經迴路。其成就不亞於人類踏上月球的第一步。引用奧巴馬勝選演講的一句話「there will be set backs and false starts」,你可能會面臨的是進一步退三步的挫折,但是,我要說的是但是,首先無視這些。僅僅看你是不是下定決心不受別人欺負。從0到1很難,但從1到100容易得多。你所有的顧慮在於外界,而你甩掉這一切的時候,那個0的萌芽會孕育。很多流行的說法教你提高自己的情商,隱忍以對,但是這句話是對那些自我從小被樹立得很好的人說的。如果你從未樹立過自我,表達過正當的憤怒和需求,那麼這種生命本身的渴望會一直存在,這個渴望是那麼強大。如果你有這個傷,不要聽那些犬儒主義,先把情商和臉面放在一邊,等你的內在力量建立起來之後再去顧及。你現在要做的是,正視這個渴望,不要掩蓋,否則會像粉底蓋痘痘一樣越來越糟。加油,生命原力比你想像得強大得多,你的生命是如此美好,你永遠值得活出一個為自己驕傲的、順心的、開心的人生。當你有了這個意願時,慢慢的所有現實層面都會來幫助你。生命原力會陪伴你。
在思維的產生,而從外在表現看來你是靜態的,做不到出口罵人。第一種人壓抑得比較深,尚且感受不到憤怒的能量;第二種人壓抑得比較淺,憤怒的表達被抑制了。
具體技術層面和現實中的應對後續會詳細寫。
(請加 「生命原力」公眾號,實打實陪伴你樹立自我,轉發請註明!)
我引用這張圖的意圖並沒有解決你的性格內向所遇到的問題,但我希望你不要因為性格內向而有任何懷疑自己的想法。
歷史是最大的虛構
最近遇到一些朋友,都跟我聊羅老師的演講報告,說很精彩,如果自己的人生像羅老師一樣精彩就好了。然後我就笑了,我說如果你要是有羅老師這樣的口才你的人生也一樣精彩。事實上,我對羅老師的演講報告的評價是:用精彩的語言敘述他乏味的人生。這不是我對羅老師不尊重,而是人們對羅老師進行了錯誤理解,忽略了演講中虛構、誇張、戲劇成分,你被打動得分不清哪裡是真哪裡是假,其實挺簡單,羅老師的人生經歷是《三國志》,他的演講是《三國演義》,我們在博客里遭踐他就是吳宇森的《赤壁》。
再比如,老六每次寫「飯局六件事兒」,都有虛構,至少語言上會誇張,目的是為了讓你把一次乏味的飯局經過看得有趣一點,這叫文學,不叫新聞或者歷史,如果在敘述上不誇張一點,你會感興趣嗎?但是過了200年,當有人研究老羅或者老六,一定會把他們現在的記錄當成史料,認定羅老師的人生是精彩的,認定老六每次參加飯局都是生動有趣的,其實丫每次飯局在酒精的作用下都前後判若六人。他寫的飯局記錄基本上都是在失憶狀態下經歷的,在清醒狀態創作的,但我們喜歡看的原因是「創作」,「創作」一旦讓你產生快感你就真假不分了,讀著讀著你就覺得身臨其境地感受那次飯局了。看,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可以讓人造成認識上的偏差,那些更大的事件呢?
我隨便寫篇博客,就會有人問:「你寫的是真是假?」但是你看任何一個人物傳記,都不會發出如此疑問,為什麼?因為你首先認為這都是真的,尤其是他們都很嚴肅地敘述這些「事實」,你就更信以為真。而我,一向用不著邊際的方式——誇張、虛構、扭曲、惡搞、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地編造一些事實,你上來就起疑心。事實上是,我的博客跟那些嚴肅的人物傳記甚至歷史都一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在我看來,真假一點都不重要,可你總是遏止不住自己的想像弄暈了自己去信以為真。
有人肯定站出來反對,那些人物傳記或者歷史就比你博客真實。那麼,我問你:你怎麼知道那些傳記或史書寫的都是真的?你在場啊?那你看傳記跟看我博客所感受到的真實性不是一回事么——你都不在場,自然也無從判斷真偽。你會說,傳記或史書至少相對是真實的。問題就出在這裡,歷史一相對真實,就不準確了,就好像有人問你:1+2=?你說,差不多該等於3。既然不肯定,那萬一等於4呢?所有數學都該改變了。當你參照任何一段不準確的歷史去分析問題,結果肯定都不準確,由此衍生出所有的不準確就把歷史真實性掩蓋了,這樣,歷史反而變成了最大的虛構。
甚至,在你眼前發生的事情都可以眼睜睜地被虛構,更何況發生在過去的事情呢?即便我們經常會揭開歷史的墳墓找到真相,但那也是片斷。人們對歷史上每一秒鐘發生的事情感受都不一樣,這很像電影《刺殺疑雲》描述的那樣,每個人看到的事實都不一樣,只有所有目擊者看到的事實加在一起,才是真正事實。或者,歷史就像黑澤明的《羅生門》,每個人都出於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去描述一段「真相」,於是也沒了真相。
人們普遍認為,造紙術的發明,對於記錄歷史很重要,對後人研究歷史也更方便。所以史學家喜歡研究明代以後的歷史,因為史料豐富,容易出成果。而更早的歷史,無法研究,可能就是幾塊石頭,你研究一輩子也研究不出一塊漢堡包。鬼知道研究史料豐富的斷代史出的成果是什麼鬼東西。
歷史都是因為人們的想像而變得精彩,這就是《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區別。今天人們都可以自己記錄歷史,這對將來人們研究歷史只能是壞事而不是好事,因為信息量太大,虛構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你覺得你了解歷史了,實際上你更加不了解歷史了。因為人們今天在創造歷史的時候就注入了各種想像,歷史與演義的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最後,你不是了解歷史,了解的是歷史上的道理,同樣,你看任何文字,對了解文字背後的人都是無助的,關鍵是你明白文字的道理。
我常遇到這樣的事情,一些只看我文字而不認識我的人一見到我,便會對我做出很多判斷,我覺得他判斷的不是我,是我寫的字。或者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你跟你寫的東西完全不一樣。廢話,這本來就不該是你判斷的問題。「文如其人」只是一種形容。有人好奇的問我: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問我這種傻問題的人基本上被我的文字誤導了。我是個極其乏味的人,和所有人差不多,但我會用文字來迷惑你。這就像你相信藝術還是相信藝術家一樣,操,變成哲學問題了。我很高興我有能力用文字做出一個馬甲,來掩飾我的真實,這種遊戲很好玩,我喜歡在一旁偷著樂。其實大家不都是這樣嗎,一個誰都能明白的道理,如今被信息擴大化搞的個個都糊塗了。人生何處無馬甲?
前幾天看一個美國人寫互聯網時代的書,發現,虛擬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已經在顛覆過去,那麼,歷史也隨之被顛覆,在人們虛構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次虛擬。你瞧,人類多愛給自己找麻煩——先把自己弄糊塗了,然後再把自己搞清楚,這不是有病嗎。當然,人類有文字記載那天起,就從來沒把自己弄明白過,索性就徹底糊塗算了。
歷史學家會認為,這是歷史觀問題。不管什麼觀,都是認識局限造成的結果,當所有人都弱智的時候,你就覺得智商70的人是最聰明的靈長類動物。但這還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當人們的智商都是120的時候,卻由一個智商是70的人來決定歷史。
http://www.wangxiaofeng.net/?p=3530看了排名第一的回答,真的很治癒。來跟題主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吧。不知道合不合適,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題主見諒,一笑了之算了。
這個話題有好多要說的話了。但鑒於題主問的是「怎麼辦」而不是「體驗」,我把我寫的大體分為兩部分吧。第一部分講講我自己的故事,也就是體驗,第二部分再講講怎麼辦。如果題主不喜歡,可以直接看第二部分。
一、體驗
我自認我是一個極度內向的人。沒錯,是極度。其實我並不太接受說這是「自閉」的說法。的確極度內向的人跟自閉症患者有相似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們和他們一樣擁有一個豐富強大的內心世界。但我以為,自閉症是把自己與外界完全隔絕開來,而內向的人再內向,也必須要與人交流。
交流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要。這一點我再明白不過。很多數時候內向的人糾結的,正是這一點。
還是先講我的故事吧。我不知道題主是怎樣的,在我看來,別人眼中的我就是一個不會說話+不會做事+智商不高+表情生硬的人……這個公式的正確率應該不會低於百分之八十。
沒錯,我就是這樣一個戰鬥力負五渣的人。我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對任何一個人造成威脅。
關於不會說話不會做事
內向最大的感觸就是,別人對自己的不了解。明明心裡有許多許多的話要說,可是到了嘴邊,就是一個字也吐不出來。明明有好多的段子笑話想要分享,看見對方的臉,卻頓時失去了表達的勇氣。
表達是內向的人最大的鴻溝。很多事情我都習慣一個人去做。 課本丟了,我自己一個人去找;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寧願自己找路也不會開口問人;我不願欠別人的人情,不喜歡主動開口向老師提問。 我不習慣麻煩別人,哪怕是再小不過的小事,我也會覺得過意不去。
明明我自己就不能照顧好自己,為什麼還不開口?因為不能麻煩別人啊。如果有人曾經善待過你,你一定要感恩。但是,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
舉個例子,我記性差,洗澡的時候總是忘了拿沐浴露或洗髮水或護髮素或毛巾這樣那樣的東西——女生就是做每件事都要很麻煩,別人在這個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誰在外面啊?幫我遞一下洗髮水!」
而我,我寧願不用沐浴露,也不會麻煩別人。
其實真正不麻煩是不可能的。我說過我記性很差,出門總不帶錢——這是非常非常不好的習慣。每次到校門口吃飯,基本上都是舍友付錢。我能做到的不麻煩就是,別人欠我的錢,不還是可以被理解的,我欠別人的,再小的錢,也必須還掉。如果我記得起來的話。
我通常和舍友說的一句就是「回去記得提醒我還啊。」「你自己記住我欠你多少,我記不住的,真的。」
虧欠是最糟糕的一種體驗了,真的。有時候我也會對我自己的想法無奈,可是真的沒辦法,我們生來即人,每個人都不是救世主,身為人,我只能做到管好自己。放大別人的優點,忽略別人的錯誤,尊重每一個思想,敬畏每一個生命。別人沒有義務對你好,但你一定要對別人好。因為在我們知道和不知道的時間裡,也一定有人這樣對待著我們自身。
關於智商不高
剛剛說太多好像有點偏題了……
再講一個。之所以講我智商不高,因為我跟人說話慢半拍。
可能內向的人容易考慮更多,我就一直害怕一時衝動說出來的話會在自己沒有發覺的時候傷害到別人。所以總是會被別人說「受不了你。」
再舉個例子,有一件事,別人持有一個觀點,假設對方是你很要好很親近的人,而你恰恰不贊同這個觀點,你會怎麼辦?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反駁,最不濟的也會選擇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因為是最親密的人不是嗎。 可我不會。這個世界上對我最重要的,莫過於身邊的人,除此之外的一切,不過都是可以捨棄的附庸。既那麼,我為什麼要為了一個附庸,而平白讓我最重要的人不快呢。 不過是一個小觀點而已,爭論贏了,有什麼意義呢,我在乎的從來就不是這個。所以通常他們說完觀點之後,我都只是輕輕一笑,不與評論——偶爾還要說一些誤導他們我立場的觀點。生活本就不易,順從如果能讓他們舒心一些,我自己反正是何樂而不為的。
的確也有可能,也許他們會喜歡我把意見說出來,而他們並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快。可能他們真的是這樣想的,可是沒辦法,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人與人之間,也就沒有真正完全感同身受這回事,我不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也不會主動問起,所以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想法來做。
對於我這種不會答話只會微笑的人,的確不會聰明到哪裡去啊。
關於表情僵硬
我現在的大學同學對我的評價大概是:淡定,事不關己。
連我自己都感覺自己的心性有點淡了。而造成別人對我這樣映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表情。
作為一個農村走出來的人,見到蟑螂不會驚訝難道很奇怪嗎?對於一個想通了一些事的人,不小題大做,怨天尤人難道是不對的嗎?作為一個女生,不會多愁善感,哭哭啼啼有不正常嗎?對於一個被現代網路社會荼毒,不,洗禮過的現代青年,不輕易害羞臉紅也是我的錯?
還有就是,大家都覺得我脾氣不錯。誠然我自己也覺得我的脾氣不錯,我從來沒有對別人生過氣,就算真的有也只是一點點,很快過去了。但是脾氣再好的人,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啊。可是這個時候我就能很清楚地意識到,我不說,別人是不知道我現在心情不好的。
他們不能從我的臉上讀取我的心情。
不是我不想做表情帝,而是我真的不明白我為什麼非要在拍照的時候無緣無故莫名其妙就要扯出一個大笑臉來。
果然身體才是最誠實的么……
咳,可是,人的喜怒哀樂,難道不都是給自己看的嗎。那既然是這樣,我自己明白就好了不是嗎,表情本來就是給別人看的啊……
好了,說著說著就收不住了。終上所述,我不願麻煩別人,不願意反駁別人的觀點,不願意做多餘的表情動作,一切的一切合起來就是,別人眼中內向淡定,與世無爭的我。
二、解決
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感受呢,我個人其實是隨遇而安的。性格從來沒有好壞之分。內向的問題不少,比如這讓我的人際圈小了好多,讓我失去了好多一瞬而過的機會,讓我自己走了更多的彎路。可是內向的人也有好的一面,內向的人會更敏感,更細膩些,也容易觀察細節。像我就是典型文科學得順的人啊,也算是個優點吧。
我知道內向的人看上去的確會有些吃虧。我曾經站在觀眾台上,也曾經站在舞台上——雖然至今我仍舊沒能克服站在講台或舞台上的緊張感。但不得不說舞台很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沒有試過的人大概不會知道那種感受。可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站在舞台啊。
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說英雄走過的時候,總要有人為英雄鼓掌。我一直沒有忘記這句話。我們成不了個性張揚的人,那就成不了吧。那麼我寧願當一個站在路邊鼓掌的人,為別人飛揚的人生喝彩,也是一種人生。
我其實並不贊成固執地改變我們的性格。性格可以改變,我也變過,但人的心理氣質改變不了,強硬地把性格改變成不符合你本身心理氣質的話,我覺得那樣太痛苦了,也完全沒有必要。內向是性格,是習慣,是很常見的現象,不是什麼大罪過。如果不是對你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是最好不過的。
我大學也算是修過心理學的人,這句話我一直記得:性格是沒有優劣之分的。有些事情,有了挺好,沒有也不要妄自菲薄。這個社會就是要各種鳥都有,我們的林子才會百鳥朝鳴。
寫到最後發現自己寫的真的好亂……明明好多想說的居然組織不起來……不過算了,基本寫下來,也反省了些。就當是個總結好了。有什麼地方看不懂的不要見怪……
似乎只是描述的嚴重,實際上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
這些問題努力一些都是可以改變的~應該算是恐懼交際、心理對別人的看法太過介意。蠻常見的,只是樓主更加明顯了一些而已。
既然提問應該就想改變,想來想改變的地方應該不是內向的性格,而是是在與人交際上的突破?那就需要不斷訓練心理的承受力。嗯,可以首先從與陌生人面對面交談開始,然後很重要的是學會拒絕別人自己無法或不想做的請求。
內向其實沒啥,蠻好,內向的人有個豐富的小世界。對交際不滿意就在交際上多加油吧~
我也是內向,但己經不把內向當回事了,我就內向,怎麼了??我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或者要想著逆襲,而不是想著怎麼和別人一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