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半的女兒問我:為什麼摺紙之後會有條線?應該怎樣回答?

三歲的孩子往往表達不清自己的疑問。這個問題起碼有兩種理解:
1:摺紙之後為什麼有"摺痕"?
2:摺紙之後"摺痕"為什麼是"直線"?
大多數答案都是在解答1,但我想第2種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我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疑問。


反對最高票答案,纖維斷裂純瞎扯。當自己是Andre Geim,用膠帶就能粘出石墨烯來?

不建議用十多年來第一次回憶起的高中知識硬答。

紙內植物纖維素分子來回摺疊(或不同分子之間相互作用),靠分子間作用力(含氫鍵)構成纖維束(植物的導管等結構),纖維束的交織再組成紙,像織毛衣一樣,天然動物毛髮的蛋白質纖維或人工合成纖維捻成毛線,毛線織成毛衣。樓上有人放出了紙的電鏡圖,1微米這樣的尺度,並不是一個纖維素分子(多糖分子)單鏈的直徑,而是一束纖維(如植物導管等由纖維素構成的植物組織)的直徑。

這樣的結構並非像日常生活中塑料一類的高分子材料一樣,直接由分子靠化學鍵形成線型或體型的高分子使其宏觀表現固定形態的。比如聚乙烯塑料袋的可拉伸性(應該不能算延展性吧)遠好於紙,以及紙不防水(孔隙大到可以使液態的締合水分子透過)便是證明。別跟我說為啥紙杯防水,紙杯內壁是經過特殊處理的好么= =

上段想表達的是,不能因為紙也是高分子材料,就要用塑料去類比,兩者微觀結構與形成機理並不相同。高分子材料是個很大的概念,比鋼鐵還堅硬的高分子材料也有。

前面有答案說到晶體與非晶體,事實上摺紙並不能討論到如此微觀的地步,就好像我們不會用晶體非晶體這樣的二分法硬去把羊毛衫歸到其中一類一樣。

塑料一類的高分子材料折起來是怎樣的呢?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8267527/answer/75742117

而摺紙的過程並不能用折塑料的過程類比,畢竟紙的微觀結構是微米尺度的。我的觀點是纖維束之間相對位置發生了改變,從一個力學穩定狀態到另一個力學穩定狀態,就像按家裡電燈開關一樣。打個比方,一個杯子,可以立著可以倒著,你把它略微傾斜,使其重心未過最高點,其會恢復到原來立著的狀態;而你使其傾斜過大,重心過了最高點,杯子就會摔倒。摺紙亦然。一般情況下杯子只有倒著與立著兩個穩定狀態,而組成紙的纖維束之間的力學相互作用則更複雜,有著更多的穩定狀態。摺紙這個動作造成的改變最多只涉及到分子間作用力的尺度。

前面答案評論里說的裱畫師可以通過潤濕後烘乾來消除摺痕,則是我上述觀點的最好證明。

未經系統的實驗與觀察,也許我說得不對。但再怎麼說自己本科也是化學專業,可以確定最高票答案是肯定不對的。

同時感慨下,不知道給他點贊的都是怎麼想的,因為高中畢業好多年後第一次回憶起熟悉的名詞時的感動?

至於幼教問題,你們繼續撕。我只想說一句,自己不懂不要亂類比,給三歲孩子解釋不了,就不要強解釋了,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你現在的知識不足以理解這是為什麼就好了。


小芝,你先告訴我,你覺得會是什麼原因呢?


小芝,你看,這張圖片里長長的牆壁,叫做長城,他是由一塊磚一塊磚壘起來的,就跟我們搭積木一樣。如果你想去看看長城,我們下個月安排時間去。


小芝,長城是很長很長的,如果我們變得特別大特別大,大到一站起來就跟上次坐飛機時一樣高,四周都是雲,再往下面看,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長城,因為他實在是太長了。


不過那個時候,我們眼裡的長城會變得特別窄特別細,我們就看不清楚長城上的一塊塊磚了。

這張紙也是一樣哦,我們看他的表面平平的,滑滑的,什麼都沒有,那是因為相比於我們,他太薄了。對的,橫著的叫窄和寬,卧室的門窄,陽台的門寬,豎著的叫薄和厚,媽媽的手機薄,爸爸的筆記本厚。


小芝,你看,這張紙,和長城一樣,也是由一塊磚一塊磚壘起來的,但是他太薄了,所以你看不見磚塊,我也看不見。如果我們變成一隻特別小特別小的螞蟻,站在紙的旁邊,我們就可以看到紙上的磚頭和縫隙,還可以看出每塊磚頭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也和長城一樣。


小芝,你說,如果咱們把長城折過來,再打開,長城會怎麼樣?


對的,真聰明,有的磚頭會破,有的磚頭會碎,很多磚頭會掉落下去,很多磚頭會不完整。即使我們把長城打開,放回在原來的山上,同樣的位置,他被折起過的地方的磚頭,也會跟之前的樣子不一樣。


這個時候我們站起來,站在天上,站在雲朵邊,遠遠地看長城,上面也會有一條線,就跟這張紙一樣。


小芝,走,咱們去把媽媽的熨斗拿來。


這個熨斗,平時用的時候要插電,插電之後會特別燙,電和高溫都是會讓我們很疼很疼的,比你上次摔倒,膝蓋上的疼還要疼十幾倍。所以,你長大之前,摸熨斗或者用熨斗前一定要跟我或者跟媽媽說。現在媽媽不在,你就跟我說吧。


好的,同意,下面咱們可以開始用熨鬥了。你來插插頭,插這種插頭的時候一定不要碰到前面金屬的部分,會很疼很疼。如果手上有水也要擦乾了再去插插頭,不然一樣,會很疼很疼。


小芝,你看,紙被我們燙平了,這條線消失了。去把插頭拔出來吧,同樣,手上有水的時候,也要先把手擦乾哦。


現在的熨斗溫度依然是非常高的,只可以摸上面的把手,一定不能觸摸下面的金屬,否則同樣會很疼很疼。我們把熨斗放在旁邊,等他的溫度降下來,再收起來。

小芝,你猜,這張紙是真的變得和以前一模一樣了,還是只是我們看不見這條線,但很小很小的螞蟻依然看得出這張紙和以前有不同呢?


長城被我們折起來再打開,然後我們派了好多好多工人叔叔去修長城,用新的磚頭換掉舊的磚頭,他可以變得和以前一模一樣么?


對的,顏色可能不同,大小可能不同,更不一樣的是,舊的磚頭看到過很多很多故事,新的磚頭不知道的故事。


新的磚頭有自己的優勢,他更結實,更輕,但是是舊磚頭的記憶更好,還是新磚頭的結實更好,我和你分別有自己的標準,可能一樣,可能不一樣,但我們都不可以代替別人去判斷,我們只能說他們,是不一樣的。


被熨斗熨平後,我們看不見紙上的線,但是特別小特別小的螞蟻看得到。特別小特別小的螞蟻也派出小螞蟻叔叔去修復紙上的線,直到他們也看不出來區別,還有更小的螞蟻,能看出來折前折後的不一樣。


就好像不管是雙十一還是雙十二,我都看不出折前折後有什麼區別,你的媽媽卻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樣。


只要紙被折過,就會留下線,留下痕迹,這痕迹,記錄著發生過的一切。


也許小芝看不見,但一定有人能看見。所以,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想清楚你可以得到什麼,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再去決定這件事值不值得你去做。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指望通過向其他人隱瞞真相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因為一定有人能看見。


來,小芝,咱們先把熨斗收好,我用這張紙,給你折一架大飛機。


像這種問題最好還是先帶她折一些別的東西積累對這一現象的經驗,直接解釋原因的話是不符合正常的認知過程的。

這種非常「普通」的問題,我們肯定是先知道了它的現象,積累了關於類似現象的經驗,得出了「摺紙會有痕」這一結論,再在後續的學習中獲得了物理學方面的知識才能對它的原因進行分析解釋。

(這讓我想起之前我妹問過我的問題,「人為什麼會長大呀?」,一時不知道怎麼解釋,居然蹦出了句「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其實這也是一個由現象得出的結論,在獲得了生物學的知識之後,我們能夠對它進行解釋。)

一個比較簡單的解釋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使物體產生形變(當然這種解釋並不怎麼深刻),摺紙的過程中,實際上力主要是作用在那條折線上,改變了它的形狀和結構,使得它每一個局部往下凹陷,變得與那些沒有受到摺疊的部位有所不同,這些不同整體表現出一條線的樣子(如果問為什麼摺紙會產生直線,那就更不好回答了…)。

你可以試著帶她感受一下什麼是力,推推她的手,讓她推動一些東西之類的,然後再讓她感受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帶她戳一戳沙發、礦泉水瓶什麼的,最後讓她試著折各種材質的平面並觀察結果。(如:布、被子、塑料袋、塑料、卡、面巾紙、硬紙片)

特別讓她注意折線附近的效果。
最後弄個橡皮泥,攤成紙的形狀,先讓她自己折一折看看折線內側與外側的區別,然後對要折的部位塗上其它顏色,再次摺疊就能發現,裡面的顏色範圍似乎有所壓縮,外面的顏色範圍有所拉伸(外層橡皮泥可還有斷裂的現象)。

我想在微觀層面應該是類似的情況。


——————————————————————
一些答主用「紙受傷了」之類的答覆,我不太支持,因為這不是對世界真實的認知,可能在大部分人眼裡,兒童就應當有那種童話般的想法,但為什麼一定要這樣,這樣對孩子真的有益嗎?我覺得這是有疑問的。

——————————————————————

能看到這個提問還是很開心的,題主至少把它當成個問題。

每當我看到有父母、老師拿「沒有為什麼」來搪塞自己的子女、學生,我都覺得憤怒極了,不知道你可以直接說不知道,不好解釋可以直接說不好解釋。「沒有為什麼」真是最差勁的回答了。


有知友提出來,不能用這麼學究的態度給小孩子講,不可能拿個電鏡照片讓三歲半小孩看。

我表明一下,這是在知乎答題,首先要讓廣大知友們理解信服,然後大家再基於自己的理解給小孩子講。

至於怎樣和小孩子說,比方可以這樣:因為你把它捏變形啦,然後變不回來了呀!它就保持「一條線」的狀態啦!

要是有更生動形象的方式那更好,但是,一定要基於事實。
——再割—————————————————— 反對 @雲天明 的答案。

形變分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在彈性限度內發生的形變可恢復原狀,超出彈性限度則無法恢復,或無法完全恢復,保持形變的狀態。

摺紙後留下一條痕迹,就是因為折的過程中超出了紙張纖維的彈性限度,所以保持了形變的狀態。

用手摺紙折一下就能折斷紙張纖維我表示很懷疑!

這題裡面說的是摺紙,紙張是非晶體材料,微觀來看,也就能拿裡面的纖維出來說事,紙纖維由大量纖維素組成,纖維素是線性高分子,如果把它放大,放到很大,折個180度,我覺得斷也是可能的,但是,一張紙,用手來折,折點部分,微觀來看,角度是很大的,就別指望能折斷了。

當然,如果不是只折一下,而是反覆折來折去,斷是肯定的。

——————————我割———————————————————————
直觀一點,上兩張圖好了。

顯微鏡下的列印紙。(來源百度)

電鏡下的宣紙。(來源百度)

圖上有標尺,可以看到,細的紙纖維直徑1微米多一點,粗的也就十幾微米,那麼,摺紙的折點,假設0.5mm(抱歉手頭沒有卡尺),0.5mm=500μm,什麼概念?就是把紙纖維拐了一個超級大的彎而已。這都能折斷?別鬧了,大家都是建設社會主義好兒郎,沒那麼脆弱。

還有人問:三歲半小孩你跟她說這個?

我想說,既然她問了,那麼就是她主動求知的一個過程,科學不分年齡,做家長的不能因為小孩聽不懂就糊弄她,她會記住你說的話,然後再說給別人聽,如果她記住的是一個被糊弄的答案,那麼當別人嘲笑她的時候,她會感到無比的羞愧。

不要埋沒一顆求真的心,請種下嚮往科學,探索真知的種子。


小時候我問過我媽媽,為什麼塑料膜可以在濕的洗澡間貼在牆壁上。我媽媽給我解釋了,用物理學。然後還帶我做過實驗,比如盛滿水的杯子倒扣過來反而會不流水,還有磁鐵什麼的。當然,這些並不影響我選了文科。以及據我媽媽說從胎教開始給我聽音樂,以及我小時候放鋼琴曲,但我並不喜歡聽,就直接關掉了。我真正覺得門德爾松挺好聽的時候,已經是我考完級很多年,某天聽的時候,突然就覺得那種樂譜之間的安寧與祥和讓人很舒服。我覺得能準確解釋的就準確解釋吧,當然,可以採用引導性思維,我媽媽給我解釋的時候也是一步步來的,就像遊戲一樣。科學性的解釋,有時候反而會開發想像力。但是如果小孩子有自己觀點,不要直接去指責,有些東西可以選擇放任的。我小時候畫房子,我爸爸很認真的問我,為什麼底座是圓的。其實沒有為什麼,曲線好畫( ′ ▽ ` )?

順便,特別討厭把科學原理最後往道德原理上引導,感覺這樣特別23333。問什麼解決什麼是一種美德。


凡折過,必留下痕迹。
就好像你踩水,水會濺起來。
你用鉛筆劃紙,紙上會留下印跡一樣。
即使你眼睛看起來是沒有印跡的,但這不表示不會有印跡。
於是,就可以給她看 @curious mouse的答案了……

認真一點說,實際上重點不是讓她了解多麼高大上吊炸毛的冷僻科學知識與電鏡圖片。
而是讓她隱隱的接觸到,「邏輯」這個人類最為強大的工具。

有始必有終。
有因必有果。

帶著這樣的因果覺察,她自然會去發現,一個新世界。


簡單,弄個鐵絲再弄個橡皮筋,都讓她掰彎試試。
然後給她講塑性形變和彈性形變。她就會覺得懂了。

你們思考的誤區在於沒弄明白教學過程中的「弄懂」是一個什麼概念。你會覺得只要你判斷到了她不了解的地方就會認為她「沒懂」。那麼這個世界上為什麼存在小學中學呢?難道上面的知識都是錯的嗎?初等教育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嗎?

所以這個問題的本質並不是如何讓她理解固體內部缺陷的形成;而是讓如何她能用一個概念來解釋這個現象。

你們所擔心的她因為不理解缺陷形成機制而導致的繼續困惑是不存在的。

所以,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你用很有把握的,掌握了宇宙真理的語氣來說:這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材料有些具有塑性,有些具有彈性。他們就會恍然大悟。覺得自己懂了。相反,如果你用很困惑的語氣,說:哎呀,就是,怎麼說呢,有點不容易理解,就是吧,有些材料是塑性的,有些是彈性的。這句話就白說了,他們就會如你們所預料的那樣變得更加困惑,且無法理解這個現象。

造成這個問題的區別在於。雖然兩句話的內容是一樣的,但是它們所傳達的信息是不同的。前者說法所表達的意思是:這件事情原來是這樣的。後者所表達的意思是:你們懂的太少;這個問題很複雜。你們無法理解這樣的問題。

所以,雖然說的是跟問題相關的內容,但所傳達的是一個與問題毫無關係的信息。

我們在教學中如果思考的足夠深入,才能合理利用自己表達過程中的每個細節,來成功傳遞信息。反之如果失敗,那麼就無法達到目的去傳遞我們想要傳遞的信息,甚至傳遞了錯誤信息而自己毫不知情。

你們可以仔細理解我說的這句話的意思:一個優秀的電影導演一定是一名優秀的教師。

========================
竟然過10了,而且剛剛看到題主問題的第二部分,決定補充下。
首先摺痕可以是任意走向的線,並非直線,如下圖:

來自網路,侵刪。

至於摺痕會成為什麼形狀的線,實際上很簡單,就是兩個面相交而已,如果用高中立體幾何來解釋的話,就是兩任意曲面所對應的點集取交集,也就是兩個相交面的交線。那麼,自然兩個平面的交線是直線。所以紙放平在桌子上對摺會得到直線的摺痕。

對於小孩子的話,告訴她紙放平對摺才會得到直線摺痕就可以了,她如果追問為什麼,就弄另一張紙,弄彎,立在這張紙上,讓她看兩張紙相接觸的地方,是什麼形狀,她說彎的/曲線,然後再拿一張紙,折一個曲線給她看,讓她把兩種對比一下,然後告訴她,摺痕就是兩個面交匯在一起的結果。


以下為不友善內容,可不看。
最後,對於另一個答案裡面說應該嚴謹,不能忽悠小孩的,我實名表示反(he)對(he),你弄個電鏡照片就嚴謹了?就說纖維怎麼怎麼樣了?我要是那個女孩我就得雞眼,弄個圖就想忽悠我,實在是太不嚴謹了,我將來可是要搞科研的,你應力測試,屈服強度測試,XRD,要啥沒啥,系統論述沒有,就敢說結論?還有,你模擬呢?用的什麼模擬的?有限元?第一性原理計算?你程序呢?結果呢?論述呢?不弄個100頁的博士論文,不系統的展開,這麼單薄的一點字就想忽悠我?
反過來你要是說3歲小孩不可能懂這麼多,那好,我是那個小孩,現在我說了,1.08微米是吧,1是啥?


12月13日更正---------------------------------------------------
手機答題,多有不便
鑒於評論區里眾多質疑,在這裡做些解釋,這個問題放在科普和兒童教育話題下就決定了不能按最專業的方式說教(說那些宏觀微觀的給小孩聽也太遠了)由於我答題前還沒有一個靠譜點的答案,所以會比後答題,更專業、認真的@curious mouse得贊多,這也不能怪我啊╮(╯▽╰)╭

紙張由纖維構成(雖然是紙漿做的,但歸根到底還是纖維),折的時候雖不一定會把纖維折斷,但也會造成損傷,使紙張表面力學性質改變,摺痕位置變軟,觀察下來結果有條線。
PS:好神奇,這個問題我也想到過,只不過沒人可以分享,大千世界中竟有這樣的默契。
----------------------------------
第一次收穫這麼多贊,謝謝大家
關於小孩不懂高深描述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從小給孩子灌輸科普知識是十分有益的,我是非常喜歡愛問為什麼的小盆友的(其實我小時候也這樣 哈哈)。告訴他們多一點也無妨。

-----------------------------
還有,手機用戶不能@別人的答案嗎,知乎小白求教⊙▽⊙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改變之後都很難變回原狀了。

你知道為什麼熊大和熊二要阻止光頭強砍樹嗎?因為一旦森林被光頭強砍光了,森林裡的動物們就會失去它們的家,就再也不可能快樂地玩耍了。所以他們努力地打敗光頭強,保護自己的家人。

但是,這個世界很大,有好多事情並不是不能復原的。也許你和同學鬧矛盾了,你們可能以後不再一起玩了。這樣子是不好的,而這是可以復原的,你必須要主動去向同學道歉。不過,吵架永遠都是一件不好的事,你生氣的時候應該多想著別的事,比如說,這個同學以前是不是有分你東西吃,或者是說過你很好。

你要對你的同學好,但是這個世界上是有很多壞人的。如果有陌生人找你說話,你應該盡量避開,因為他有可能想傷害你。當你慢慢長大了,你才會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我這樣說並不是因為不認識的人都是壞人。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更多的,你要像愛爸爸媽媽一樣愛這個世界。

一張紙出現了一條線並不代表著它就是不好的。就像灰太狼雖然一直抓喜羊羊他們,但是他也很愛他的家人,你不能說他就是壞的。日本人以前欺負過我們中國,但是並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是壞人,如果日本地震死了很多人你也應該難受而不能開心。

我希望你能在這樣有線的紙上畫一幅很漂亮很漂亮的畫。

?我認為孩子所提的任何問題都是他們想認識這個世界,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用簡單的語言告訴他們一個正確的世界觀。

﹉﹉﹉﹉﹉﹉﹉﹉﹉﹉﹉﹉﹉﹉﹉﹉﹉﹉﹉
第一次答題就有那麼多贊確實沒想到

看到大家的評論,很多人覺得可能扯的太遠了,或者沒有正面回答。那我說一下我的看法吧。

首先我還只是高中生,可以說對教育沒有經驗,只能靠自己的理解。為什麼沒有正面回答呢?我是覺得這個年齡的孩子可能沒辦法接受太過深奧的物理原理,我覺得沒有辦法直接回答。(我覺得我到了會真正思考這種問題的原理的年齡時,我也到了會上百度的年齡了)

其次,我看到有人說如果她是孩子的話可能會睡著。我覺得實際情況確實可能如此,但可能跟這個家庭從出生的教育模式有關。比如說我從小就很喜歡聽我媽跟我聊,因為她會要我把發生的事情告訴她,她會鼓勵我做一些事,也會引導我正確的想法。

所以,如果我作為家長面對這個問題,我肯定不會直接回答。那不回答也肯定不行,我就會稍稍地轉移話題(因為自己本身沒有好的答案),講一些有關的故事。那我可能應該先要詢問孩子:「願意聽我給你講幾個故事嗎?」

我覺得孩子的反應可能會:1.被其他話題吸引。2.較真於紙,感覺沒有得到答案。

我覺得情況1是當你不懂怎麼回答孩子問題時能做到最好的結果。如果是情況2,我覺得可能可以協助孩子自主探究這個問題,比如鼓勵她問老師。

以上


說熵的簡直??

就說把胳膊的肉一擠,也能出現一條折線,中間肉少兩邊肉多,因為肉跑到兩邊去暫時不能回歸原位,但是血肉是流動的所以一會就好了。紙一折也是一樣,折線處的那點紙纖維少兩邊纖維多了,但是纖維不流動回不過來。不流動的東西有兩種變化,一種可以回過來,像蹦床一樣,你跳的時候它隨你跳,你下去不玩了它又變得和以前一樣,叫彈性變化,還有一種叫塑性變化,比如隔壁王叔叔的車被樓上的吳機智拿榔頭敲了一下,現在車頭還有一個坑,回不來了。這個你上到中學就會學。紙的纖維不流動,被你折一下就塑性變化了,就回不來了,那兒看著就出來一條線


這是紙的記憶,你折它就有痕迹,你畫它有色彩,你揉它成一團再張開就皺巴巴的了,它很脆弱,你一撕很容易就爛了,它的一切經歷都體現在它的形態上。其實,和我們人也一樣。要好好愛護它哦,它曾經是森林裡的小精靈哦。


紙,被掰彎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小孩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小孩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小孩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


在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之後,感慨良多,小孩果然是一張白紙,好奇心和解決疑惑才是人和動物的核心區別。小孩目前遇到的只是簡單的不同現象關係上的困惑,將來人生路上還不知道會遇到多大的麻煩。所以這實際上是一個引導小孩正確面對疑惑,並找一種方法去解決疑惑,形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的好時機

書歸正傳,先回歸問題本身,一張紙為什麼折了以後會有一根線 ?


昨日有幸看了篇詩意的回答之後,如果擱在十年前,估計心都化了。但是人需要成長,詩意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但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式。人都說「三歲看老」,小孩的一些細微的思維舉動實際上暴露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家長需要及時準時的發現這些現象,多多了解和引導自己的小孩走入人生的正規。所以,我十分反感把一個小孩用一種近乎「散文化」的回答方式來折騰,這不是瞎胡鬧嗎,難道真的以為在寫四流的劇本?


首先,我們需要正確認識小孩的思維,從這個小孩的問題中能夠看出她提出的是一個科學問題。「為什麼」的提出代表了小孩的思維中開始有了「邏輯」,這個邏輯是這樣的:小孩通過自己動手或者別人的一些做法觀察到了不同的現象,而且在主動建立不同現象之間的聯繫,試圖將原來分散的現象建立起一種關係,這樣試圖去滿足內心的好奇心。針對摺紙和線,由於前後幾乎是同時的,所以小孩會自動向一種「因果關係」上靠攏。的確如此,摺紙是一個動作,然後那條「線」也就出現了。一般的小孩到此可能就當成一種「常識」,然後把這些知識吸收。但是這個小孩牛就牛在這裡,因為在她的思維里,摺紙和線首先是兩個不同的現象,是兩個相對獨立的事件,這實際上與小孩的思維階段是相符合的。但是原本兩個相對獨立的事件在她的觀察下出現了時間差,即首先有摺紙然後才有線,兩個幾乎是同時的,這個時候就產生了疑問,這兩個獨立事件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即「為什麼」就出現了。在這裡,我覺得成人應該向這個小孩學習,小孩的思維十分「科學」,她沒有單純的建立兩種現象之間的簡單聯繫,而是探索為什麼。當前一些成人十分鐘愛一種「陰謀論」的思維,而且特別熱衷這種小聰明,譬如一個人是富二代,然後各種發達,這個時候就有了一種檯面上的邏輯:因為他是富二代,所以他就會發達。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其次,當我們看到小孩深層的思維方式之後,能夠看出科學問題本身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解決科學問題。對於小孩而言,當她發現問題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試圖讓父母幫助自己來解決自己內心的疑惑。當然,遇到一些專業的父母並且抽象能力超強,可以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幫助小孩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是很好的。但是還有大批的父母,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啊?這個時候怎麼辦?看到一個人的回答比較好,他說「承認自己不知道,然後一起尋找答案」。什麼意思?意思是方法比問題本身更重要。當遇到問題的時候,要知道自己怎麼做可能找到答案,更重要。可以父母和小孩一起尋找答案,但是在尋找的過程中要建立一張無形的資源網,讓小孩自己要建立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系統,以備今後在遇到新的問題的時候,可以自己去操作,而不是完全依賴父母,這個時候就是良好的思維習慣。但是大批的父母因為沒有認識到小孩的思維這一點,然後就開始找各種理由搪塞這種問題,用一種火星人都看不懂的方式去敷衍,並且還自我感覺良好,似乎是在保護小孩的好奇心,但是實際上小孩的好奇心已經被消磨了一多半了。在這裡,我還是要強調,散文這種高級的文體一點也不適合小孩看,更不適合小孩去閱讀,因為他們還沒有重新組織信息的能力,看了之後只能是越來越亂

第三,家長應該怎麼做?家長要有平和的心態,首先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自己並不是萬能的神,有些東西是回答不了的,而且要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長可以不懂問題本身,但是如何科學的解決問題還是可以搞懂的。小孩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無法立即回答,最好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去解答。譬如有在「知乎」上提問,也可以去學校詢問,甚至可以鼓勵小孩去問其他的小朋友,讓小孩自己去解答疑惑。核心在於,家長在引導小孩培育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自己有疑惑可以找周圍的人去解答,找到能讓自己信服的答案,這裡的找指「充分挖掘和利用周圍的資源」,幫助解決自己內心的疑惑。當然,有些疑惑的確很難懂,這個時候要存疑,但是小孩的好奇心不會被打破。可以想像的是,如果小孩的問題在提出後,被強行制止了,長此以往,小孩會思維上變得懶惰起來,「陰謀論」是最容易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啊,摺紙可以產生一條線是老天安排的,沒有為什麼。

記得有一次,我讓我的小孩念課文,發現經常念錯字,我問他,你們老師不給你們念課文?他說沒有。雖然我真的很生氣,但是還是忍住了,我要求小孩充分利用字典,有不確定的就查字典或者問老師,並且跟自己的同學去交流一下課文,不要隨便念白字,會讓人笑話的。實際上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小孩也有成就感,感覺自己找到了一種可以control自己的方法。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成年人如果毀了,就還是幫助自己的小孩養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吧,這樣會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


————————————————分割線————————————————————

這兩天腰閃了,剛能爬起來,針對評論中提到的問題我想了想,總結如下。

第一個問題:針對三歲小孩提出的問題,「所以該如何回答啊」?


首先,要說一點,我上面所寫的這個並不是用來回答這個問題本身的。實際上,我的回答更傾向於評論中有一位說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強調對小孩要培養自己發現問題,並逐步養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思維習慣的訓練。而關於這個問題的科學解釋,在別人的回答中已經很高大上了,但是大概可以分為兩類:第一,繞彎子,用一種散文化的語言或者幽默的語言來說事情,譬如類比的說法;第二種,從物質微觀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譬如什麼什麼化學鍵斷裂等等。如果從科學性上來講,後者要比前者更「科學」,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小孩沒有相應的知識的積累,如此高大上的解釋小孩是絕對看不懂的;而前者實際上更像是成人間的對話,並不解決實際問題,實際上更符合普通人對一般問題的基本態度,即採用一種不可捉摸的方式忽悠對方。而且,針對前者,讓我想起了之前的一個故事:如何識別「零線與火線」,有些人會自作聰明的回答「零線的旁邊是火線,火線的旁邊是零線」。這樣的回答不僅不會解決問題本身,反而會讓小孩養成一種自作聰明的習慣,而且對於一些有類比天賦的小孩來講,這種回答會擴展到對其他問題的認識上,十分的不好。這也是為什麼,我十分反感一些近乎「散文化」的表達方式,對小孩百害而無一利,而一個人只有控制的住自己的小聰明才能成大智慧。


我也說到一點,對於小孩而言,問題本身並不重要,畢竟在他的眼裡,世界就是一個未知數,有問題很正常,這個時候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顯得異常重要,即他需要一些「工具」來引導自己尋找到問題的「答案」。這裡,成年人需要要注意另外一點的是,對於同一個問題,實際上解釋的方式有很多種,並不是唯一的,而且都可以認為是「科學的」。所以對於小孩而言,他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問題觀」:尋找答案的過程要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尋找答案需要的是科學的靠譜的思維邏輯,這一點是生活中最缺乏的。有一句哲語說得很好:「人不是因為未知而停滯不前,而是因為已知停滯不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什麼意思?已知的東西串聯不起來,而且是一個又一個的思維碎片,而且思維碎片無法成為一個整體。這個時候知識是不成體系的,彼此之間毫無關係,這樣別說解決問題,就是發現問題的能力也會逐漸消失。

所以,對於小孩而言,不要過分追求這個答案是什麼,將來他會有大把的時間去學習這個問題的答案,核心在於他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他可以找到一套方法控制問題,逐步形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自信心。

第二個問題:小孩問題的科學性體現在哪兒?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思維習慣問題,我想用「蘋果為什麼落地」來解釋這其中的科學性。在一般人眼裡,「蘋果落地」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事件,而且會自作聰明的回答:「不落地,難道落天上啊。」來取笑問問題的人。一般能這麼回答的人往往都是小聰明思維異常發達的人,而且已經被自己的小聰明完全控制住了,他會由此及彼,拓展到其他各種各樣的領域。事實上,如果你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你也會發現這種人一般也沒有什麼成就,而且還特別看不上別人,即我們日常理解的一個詞語「自作聰明」。如果你被他們的這種小聰明迷惑了,說明你的思維已經被小聰明俘虜了,需要及時修正,當年楊修就是這麼掛的。

說的有點偏了,小聰明在作祟,還是及時糾正過來。

言歸正傳,「蘋果落地」在牛頓眼裡實際上不是一個完整的事件,在他的眼裡,這是兩件事,「蘋果」和「落地」是兩個現象,而且這兩個現象居然能同時發生,這就有意思了。當然,在牛頓之前已經有了相應的思維,在此不再贅述。我想表達的是,思維的科學性在於你如何把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解剖。實際上這也是應用和研究的區別,你可以應用「蘋果落地」這種人皆可知的現象去發明「攻城炮彈」的工具,但是你要想用「蘋果落地」去發明什麼火箭,簡直是貽笑大方的事情。我個人覺得,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傳統社會裡一直沒有西方科學思維的重要原因,因為我們太愛這些表面的現象了。

所以反過來,針對小孩的摺紙和一條線,實際上在小孩眼裡這不是一個完整的事件,而是兩個事件,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現實生過中,顯然也有一些「紙」狀的東西,摺疊之後的確沒有什麼「線」啊。所以,小孩的思維很科學,他沒有把兩件事當成一件事,而是保持不同現象的相對獨立。當然,他的思維里還沒有「質疑」的思維,只是在簡單的建立不同現象之間的關係。我覺得這種思維是很寶貴的,尤其對當前中國的基礎教育異常寶貴。

最後,希望各位家長要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成長階段培養好的思維習慣,為未來解決更大的問題,實現自己的理想打好基礎,充滿信心。


抖機靈的講科學的答主肯定十有八九的沒有孩子。有孩子的家長十有八九也肯定都被問過此類的問題,家庭教育方式可謂百花齊放,答案自然就各模各樣。
而我認為教育也應該針對不同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方式,對於那種大氣早成的孩子我認為講科學是最適用的,而如果是古靈精怪或者毛燥毛燥的小子要是還動用科學的說教自然屁用都不頂。
先簡單說下我家寶寶的情況,六歲,十萬個為什麼,坐不住,無法無天,話嘮。再分享一個一樣的提問,某天好奇寶寶指著紙問,「爸爸為什麼紙上會有痕迹」,我想都沒想就回答了他,「如果我給你一巴掌會有什麼。」他思考了一下貌似懂了啥似地朝我扮個鬼臉跑開。

我認為他應該會懂的,懂他是自己在紙上創造了痕迹。總比起絞盡腦汁去告訴他顯微鏡下紙的結構和挖空心思騙他說是紙受傷了的答案有用吧。


本來想找點資料答一下的
然後發現重點是"三歲半",頓時放棄
題主這個問題你放在心理學和科普就好了
物理學和自然科學……這些話題出來的回答是你三歲半的女兒能懂的么……


媽媽也不知道。媽媽去給寶貝買套百科全書吧,我們一起去找到答案。


媽媽也不知道,不過媽媽知道能在在哪兒找到答案。等寶貝長大了,也能跟媽媽一樣,自己找到答案。


反對 @curious mouse 的高票答案,答主評論中強調的「糊弄小孩不可取」這個說法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搞錯了一個關鍵的地方「你需要提供給孩子符合科學角度合理,但他能聽懂或理解的答案」。
(不過經過提醒後他好像已經修正了原答案了 :P )

這樣的學究態度如果長期給一個3歲-4歲的孩子使用,只會導致一個結果,以後孩子逐漸不會來問你問題了,可能會轉向她媽問。因為你說的每個回答她都沒辦法形成完整概念。你回答里的每個新名詞都會導致她新的問題的出現,但遲遲得不到最終結果,因為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回答里需要了解的信息點太多了。
也許你可以嘗試在孩子8歲以後,使用這個回答,前提是她一直如此好學。但是實際上可能也不會有什麼好效果,只會得到「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老爸你別說啦」這樣的回答。

我個人認為正確的回答是類似:「寶寶你睡覺的時候壓住了涼席,起來是不是身上會有一道道印子?摺紙和這個一樣,你對一個東西用力壓,都可能會在上面留下痕迹。」這類簡單,好解釋,並且當中存在合理性的回答方式。至於當中包含的科學道理,那是她以後長大的事情。

所以,別光顧著自己爽,希望 @curious mouse 結合實際情況。「她只是個孩子!」這句話大多時候是無理取鬧,但有時候還是合理的。


問你爸。2333

好吧

理解1
咦難道只有我會選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默默弄平那張紙一臉得意,你看,不一定有線哦。
這個啊,和你爺爺頭上的皺紋一樣的嘛。
理解2
喔,不一定是直的呀,你看喔。(折折折)
來 你試試呢。誒,別急慢點慢點。其實想折成什麼樣都可以啊。
不過你看啊,剛剛折彎的時候紙不平,所以平時平著折都是直的嘛。(啊 我三歲的時候 這時一定沉迷於折曲線 根本不想聽這句話了)


變薄了!
比較突出的材質是鐵,你可以試一下薄鐵板,一次不明顯就多折幾次,你從側面可以明顯看到摺痕更薄。
如果非要深究當然不止這麼點,但是孩子應該聽不懂纖維啊分子鍵之類的。

詳細版:

紙的材質是木漿,木漿源於木頭,折斷木頭可以發現折斷斷面毛毛的,紙撕開後斷面也是毛毛的。
抽一絲出來纖維束,折斷,告訴孩子木纖維是易斷。
側面看紙,放大,則如圖所示由木纖維連接,折後,一部分纖維斷裂,一部分被擠到摺痕兩邊,二次折後成型如最下圖。


建議每個父母都能在孩子成長早期讀一些兒童發展心理方面的專業書籍,大學教材就可以,雖然書中理論只是對普遍現象的描述不完全適應每個孩子個性,但大多數孩子基本都沿襲心理學研究結論的大方向,對於了解孩子和進行針對性親子教育很有必要。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兒童開始運用象徵符號的時期(2~4歲)
言語是一種社會生活中產生的象徵性符號,但在本階段中,兒童對言語的運用還不是概念的,他們常常把某一詞語用於個別現象而不會用於同類的另一現象。他們只能作從特殊到特殊的傳導推理(transduction),而不能作從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推理。他們既不能認識同類客體中的不同個體,也不能認識不同個體變化中的同一性。但由於言語的發展,兒童不僅能在頭腦中復活過去感知過的事物,而且可以把自己的經歷傳遞給別人和對未來進行想像,從而使兒童的智慧得到迅速的發展。

從皮亞傑的理論(當然也有其他學者的理論)來看,三歲半的兒童還不能完整地認識一般和特殊的區別和聯繫,所以用一種概括性的科學理論來解釋兒童的一個問題是不適宜的,正確的方式是幫助他們認識更多特殊情況,引導其從中找到一定的規律和共同之處,但是切忌過猶不及,家長的教育不能忽略孩子的不同階段認知差異,怎麼教育是一方面,孩子能不能理解接受又是一方面。


一個三歲半的孩子能在剛認識的事物之中發覺一個成年人都不一定會發現的現象並提問,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事情,除了對問題的客觀解釋,其實父母重要的是探究孩子產生問題的原因,所以這樣的回應更開放一點:

寶貝,媽媽不知道誒,你覺得是為什麼呢?

寶貝,你是怎麼發現這會有一條線的呢?


然後幫助孩子把問題擴展,認識更多:

寶貝,你猜衣服會不會也能出現這樣一條線?

寶貝,伸出你的小手,上面有沒有那樣的線呢?


類似這樣引導性的問題能幫助孩子進一步思考,不是為了讓兒童能提早發育當神童,而是創造一系列條件了解孩子的發展,保障他的認知發展階段正常進行。


事實上,這只是理論性的設問,真實情況下兒童可能會因為諸如外界刺激、記憶能力的不成熟、突然的生理和情緒反應而轉移對這個問題的注意,這時候家長針對這個問題的教育其實被迫中斷了,對孩子來說會忘掉剛才的問題,很快適應新的場景,對家長來說,如何適應這種挫敗感,思考是幫助孩子重新回到原來的問題還是進入新的學習場景,也是一個研究課題。


推薦閱讀:

質問科學界:為什麼尋找外星人,一定要尋找水元素??
孩子挑食怎麼辦?
孩子 5 歲,著迷天文已達半年之久,立志當天文學家,怎樣正確引導他?
如何看待英語在應試製度中的淡出?
有什麼話不應該和小朋友說?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幾何學 | 材料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