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楊應龍為什麼要造反?
楊應龍造反有人說主動造反有人說被逼謀反但是感覺都比較牽強,因為被逼謀反明朝想解決貴州土司割據但是代價太大,並沒有明初那麼好的時機,如果是主動造反楊應龍並沒有那個實力
少年,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你要先把你腦子裡面那些預設的概念統統扔到垃圾桶里。什麼逼反,謀反,割據,宮廷劇看多了吧,你如果糾結於這些後代人扣來扣去的大帽子,是永遠想不清楚的。
楊應龍並沒有想謀反,朝廷也並沒有想逼反楊應龍,大家都很忙,忙著賺錢,哪想得到那麼多?
但像播州楊氏這種從元朝起就和皇帝關係很好,並且漢文化程度極高的土司,竟然最後會跟朝廷打起來,實在是很匪夷所思。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元朝強大的時候,播州土司是非常忠順的。元朝被明軍干趴了,播州就是第一批去南京表示效忠明朝的土司。誰牛逼我跟誰混。明朝前期,播州和北京的關係好得不行。好到什麼程度?北京有一座寶藏禪寺,裡面有一塊碑,碑文是一個道深禪師寫的:
「永樂十九年,播州宣慰使郡侯楊升,攜余進貢,來朝北京,蒙太宗文皇帝賞賚褒重,由是得從灌頂廣善大國師智光受灌頂戒,學西天梵書字義。」
這段碑文很長,大概是說,這個跟著楊升從播州去北京朝貢的和尚,被皇帝留在了北京。不僅跟著廣善大國師學佛法,給各種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主持宗教儀式,還代表播州特區同胞到全國各地各種交流訪問。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他玩得很high。但是字面之外隱藏的意思是什麼呢?全國各地到處都有播州土司的關係網。
放到現在,假如你在朝廷里,在地方上都有很多關係,你會利用這些資源幹啥呢?沒錯,做生意。乃們不要覺得土司都是很土很異域,頭上戴個羽毛,身上穿個豹皮圍著篝火跳。像播州楊氏這樣的大土司,在政治,經濟,宗教,文化各種方面和內地的聯繫早就非常緊密了。下面八一八播州楊氏的生財之道。成化年間,播州發生了一起內訌,具體情況不細說了,大概就是楊家的長子和幼子為了爭奪宣慰使的位子打起來了。然後朝廷派了一個人到播州來調查,這人名叫何喬新,他到了播州以後,調看了大量播州的內部檔案,最後寫了一個報告給北京。這次調解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何喬新的這份報告摘抄了很多與這次爭端無關的事情,很有意思。我來列幾條:
「本年七月內,唐王要買壽器。聞知越熙雍曾在播州教書。本州出產紫杉材板,差校尉張琳將銀五十兩前來本州收買。」
明朝的王爺要買上好的紫杉木做棺材,怎麼辦?通過一個曾經在播州當過老師的漢人越熙雍找到了播州土司。這關係網,牛逼不牛逼?別看唐王出錢不多,但是咱有了這層關係,再去內地做生意就好辦了。不然你敢去做生意?城管弄不死你?再看下面兩條:
「本年失記月日,本司差頭目文錦前往南京進繳黃冊,就令與松坎驛馬夫猶敬順帶杉枋一十五片前去變賣。」
「每年起集人夫,遇春採茶萬餘擔,遇夏米價高貴,起夫分運子粒往重慶等處變賣。」
明代江南經濟發達,建造亭台樓閣需要大量的木材,播州土司就主要從事木材出口行業,順帶茶葉、大米之類的副業。運輸成本又低,從播州順著赤水河可以進長江,順江而下就可以到重慶、武漢、南京這些大城市,賣完貨可以請人吃吃飯,送送禮,然後買點土司感興趣的珠寶古玩回家。除了木材之外,播州還有一樣東西也是江南非常需要的,就是鉛。江南商品經濟發達,對貨幣就有很大的需求,而鉛是鑄造錢幣的重要材料。
「孫全將金五百兩問楊愛買黑鉛五千擔。」
「檀開銀場遞年煎銀萬千餘兩,黑鉛數萬餘擔,起集人夫每年砍花杉板一萬餘副,一半買囑來往官員,一半發往蘇州等處變賣。」
什麼叫有錢?什麼叫任性?咱家貨賣一半,送一半。這生意做得飛起,這關係打點得飛起,假如你是播州土司,你會想造反?假如你是朝廷的官員,你會想處理掉播州土司?別逗了,有錢大家賺啊!
鼎盛時期的播州有多繁華?成化十二年,有個官員叫張瓚,帶著官軍去和播州土司一起鎮壓黔東南的苗亂。他的日記寫道:
「抵播州,為湘川驛。是日山勢自永安驛至播已漸低,路可通車,居民富庶,有江南氣象。楊宣慰父子率其土兵萬人布營壘於十里之郊,炮馬交作,軍容甚都。抵城,宿宣慰司。謾賦一首:
山到湘川勢漸平,田連阡陌戍連營。
居人萬井青山外,雲水中間是播城。」
這裡的土兵萬人,居人萬井,肯定是虛數,但是張瓚作為一個京城來的大官能對播州有這樣的評價,說明是個規模不小的城市。張瓚的日記還說「仍留播兵一萬人為備御之計」, 光是平亂後留下來守備的播州土兵就是一萬人,這是什麼概念呢?萬曆二十七年,李化龍到四川整頓軍備,準備圍剿楊應龍的時候,整個四川省的常備官軍都沒有一萬人。玩個蛋。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大家合作那麼愉快,為什麼楊應龍和官府會打起來?
到了明朝後期,萬曆的時代,朝廷已經非常虛弱了。由於里甲制度的崩潰,政府要糧沒糧,要兵沒兵,尤其是四川省和貴州省的地方政府,除了貪官不缺,別的什麼都缺,每年財政上都需要靠別的省和土司接濟,不然連工資都發不出了。這種時候,如果發生了叛亂怎麼辦捏?總不能給北京打報告說這事我搞不定請皇帝派兵吧?一點草寇都搞不定,皇帝要你何用?年度考核差評!於是,這幫地方官還是只能靠土司。土司養得有土兵啊!不僅戰鬥力強,還不佔財政編製。於是,土司帶著土兵就到處去幫地方政府平叛。但是土司也不是傻的,平叛是要流血死人的事情啊,總要撈點好處回來吧?於是明朝地方政府和土司就達成了一種默契,即土司幫政府平叛,打贏之后土司可以盡情地搜刮戰利品。簡單地說,就是把叛亂的村寨圍起來打,攻破之後,搶錢,搶糧,搶女人。四川涼山 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有一塊石碑,碑文寫的是:
「皇明萬曆十六年戊子歲春三月,播州宣慰使司宣慰使驃騎將軍楊,督統萬兵,奉行天罰,囤營於此,俘殲賊倮,掃穴犁庭,刻石為記。」
從遵義市到美姑縣直線距離也有六七百公里,更不用說途中全是重巒疊嶂高山峽谷。也就是說,明朝後期,播州軍隊出來搶錢搶糧搶女人的活動範圍是非常大的。從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個是,明朝地方政府真的很虛,虛到了要依靠土司軍隊跨境打擊叛亂活動的地步,並且楊應龍也非常清楚這一點。第二個是,播州的生意不好做了。假如我賣木頭,賣鉛礦就可以賺大錢,我幹嘛要去幾百公里之外的大山溝裡邊跟一幫彝人死磕?那麼為什麼生意不好做了呢?沒有錯,這個詞你應該很熟悉——經濟危機。
明朝後期的經濟危機一方面是天災,一方面是人禍。萬曆年間,小冰川期效果開始顯現,水旱災害頻繁,農業減產。與此同時,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團滅,一直在給明朝輸入白銀的西班牙人突然完蛋了!這對明朝東南沿海的出口外向型經濟是非常嚴重的打擊,一方面是過剩的流動性,一方面是「白銀荒」,政府又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宏觀調控手段,這就已經玩不下去了。所以,播州的木材也賣不出去了。所以楊應龍就帶人出去搶啊。但是,楊應龍漸漸發現,跑去那些大山溝里搶少數民族同胞實在是沒什麼意思,路遠不說,還沒有油水。老子幹嘛不就近搶那些漢人的城市呢?反正你四川省政府又沒兵,打架還得靠老子幫忙。於是,播州周邊,由其是重慶,湖南與播州接壤地方的官員就開始經常報告老百姓被播州人搶了。還有的官員報告播州人強行把界碑往外移動。現在重慶市南桐礦區萬盛鄉還有一塊「播州界」石刻。不僅是播州與外部州縣的關係開始緊張,播州內部的氛圍也非常緊張。楊氏和下面的一些土著大姓如羅氏、袁氏都發生了衝突。羅氏世代承襲播州宣慰同知的職位,在播州是地位僅次於楊氏的大姓,因為爭地產被楊應龍殺了全家。於是就有了所謂的五司七姓聯名告楊應龍謀反。楊應龍呢,做得更狠,直接召喚那幫曾經是他鎮壓對象的苗人來打土豪分田地,九溪十八洞苗人群起響應,瞬間有種農奴翻身做主人的趕腳。苗人分到了田,自然要保衛勝利果實,個個踴躍參軍,楊應龍的隊伍壯大了不少。在這種情勢下,播州和朝廷的最終決裂似乎已經不可避免了。
然而一個巴掌拍不響,楊應龍這邊準備就緒了,如果朝廷那邊還是靠地方政府那幫混吃等死的傢伙,肯定是打不起來的。貴州省政府嘗試派了三千官軍去抓捕楊應龍,本來只是想做做樣子就退回來,沒想到被播州軍全殲,呵呵。正好這個時候,明朝和日本的朝鮮戰爭打完了,有一大波很會打仗的猛人現在有空了。什麼劉綎,麻貴,吳廣,陳璘,反正你看吧,明朝後期到處打仗,擔任救火隊員的就這幾個人。打寧夏是他們,打日本是他們,打播州是他們,打努爾哈赤的還是他們。為什麼這幫人打仗那麼猛?首先別人很會打,其次打仗能賺錢,打起仗來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因為政府已經快垮了,沒有錢發軍餉,基本就是讓這幾個人去全權自籌軍餉。所以哪裡有動亂,皇帝一派他們去鎮壓,就意味著可以好好賺一筆了。當這幫人遇上楊應龍,都是狠角色,還有什麼好說的?直接開打吧。有個人叫李化龍,他是萬曆皇帝任命的川、湖、貴三省總督,負責全盤指揮平播戰役,後來他編了一本書叫《平播全書》,從裡面的行軍紀錄來看,他這個總指揮並沒有什麼卵用,劉珽、吳廣那幫人根本不聽指揮,只是各打各的,各搶各的戰利品。
其實楊應龍的戰略還是可以,派他兒子帶一部兵力固守婁山關,自己帶播州軍主力南下,全殲從烏江北上的童元鎮部,再回軍夾擊劉珽部。當時吳广部,陳璘部,水西安疆臣部都在觀望,如果劉珽敗了,其他各路必退。沒想到劉大刀太生猛,沒等到播州軍主力回援,已經把婁山關攻破了,從此播州再無險可守,其他各路圍剿部隊也趕緊出擊搶奪勝利果實,楊應龍就輸了。一個明軍監軍叫楊寅秋,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初四日抵播,首經桃溪,循溪入賊衙院及諸尋樂處,規制幾萬廈,盡付一炬。所存者望月台,垂綸放舟處,望鹿城,合抱古杉,垂楊夾道。入播自打銅街,歷獅子橋抵白田壩,一望但見瓦礫。入播治,四牌坊三層樓俱烏有,從煨燼中得其忠孝堂及家廟遺址。所未毀者,州後玉皇閣與龍山、東山、香山寺。千年並建之播,一朝成墟,見者無不徘徊咨嗟。」少年,樓上的大哥說得很全面了,我的了解是這樣的:
1,楊應龍是位很出色的軍事家,據說他小時候在北京的國子監學習過,受過很好的教育。在他統治播州期間,戰功顯赫,被朝廷封為驃騎將軍,屬朝廷正二品武官。這個官銜在當時的雲貴川一帶的土司中地位已經極高了。
2,他在每逢勝仗之後,都會大肆請客,十分張揚。甚至在他加建新王宮時,將臣子朝拜前的梯面按照上面九歩下面五步的格局基建。在當時的古建築學家看來,這種「九五至尊」的樓梯建法除了朝廷的皇帝外,任何人這樣建都將構成殺頭之罪。但是天高皇帝遠,他當時初建成時,朝廷的皇帝並不知道。
3,樓上的大哥提到了,他當時因為寵一個妾,將原配妻子與丈母娘殺害。而他的妻子與當時的貴州巡撫有親戚關係(應該是這樣的),他妻子這邊的親戚便將他的惡行上報給了朝廷。(枉顧法紀,建「九五之尊」朝拜梯;殘忍殺妻;好大喜功,張揚宴席…)繞是如此,朝廷仍然顧忌他,並不願意出兵。只讓他罰款,忘記罰款的具體額度了,但罰款的額度相當於他整個家業,他並不樂意,所以一直與朝廷周旋著。
4,直到倭寇來襲擊朝鮮,朝廷派楊應龍與另外的朝廷官員去應戰,楊應龍指派他的兒子去抗倭。抗倭順利,但他的兒子被扣押在重慶。朝廷以他兒子的性命作挾追討他的罰款,他仍然猶豫。而他兒子由於水土不服死在了重慶。這時他向朝廷追要兒子的屍體,朝廷仍然要他先繳納罰款,他拒絕了。然後就有了萬曆三大征的平播之役。
5,在這之前,由於軍功大,地位高,做派張揚,手段殘忍(他的下人每日需穿爛三雙草鞋,如果沒有達到,視作幹活不認真,將其殺害,拋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這也是海龍囤「殺人溝」的由來,現在去海龍囤遺址,仍然可以看到當年的「殺人溝」),很多土司在朝廷彈劾他,但是由於他統治播州期間,播州的經濟與文化都達到了一個盛況,且他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朝廷既忌憚他也需要他。
6,在平播之役中,朝廷委派四川巡撫李化龍作為此次戰役的主帥。李化龍曾與楊應龍一起作戰抗倭,熟諳楊的作戰方式。但是海龍囤地勢險要,關內存糧豐厚,苗兵悍勇,明軍有24萬,播州軍為16萬。當明軍攻到飛虎關時,怎麼也攻不上去。通往飛虎關的路是很高的斜梯,往上走有一段弔橋,弔橋不放上去,則無法通行。他們一旦往上攻,上面的磙石便會往下滑落,所以在損傷慘重而無進展之時,李化龍到海龍囤對面的定軍山上用當時的望遠鏡探看敵情(不知是否屬實,但望遠鏡作用應該不大,因為定軍山與海龍囤的間距很遠),當時還發生了一件事是李化龍的父親去世,他欲回家守孝,朝廷里的皇帝沒有同意,讓他必須把仗打完。當時戰役已經到比較白熱的階段。最後李採用的調虎離山之計,假意攻擊後山楊氏運糧草的關口再進行正面進攻,因此夜襲成功,楊應龍自殺。這場戰役持續了114天。海龍囤也被明軍的一把火燒掉了,這也是海龍囤遺址的由來。
7,播州楊氏共經27代30世,歷經唐宋元明四朝不衰,統治西南邊境725年之久,其存在的時間遠勝於歷史上任何一個中原王朝,這與它選賢為王的用人政策以及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分不開的。
8,土司制度直到清代「改土歸流」前,都是維繫我國多民族統一的重要政治制度。而明王朝在播州之役的50年後,也走向了滅亡。有人稱,播州楊氏雖被滅了,但對明朝內部力量的結構起到了重要作用,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足見播州楊氏其強大的軍事實力。
9,以上這些,都是聽來的,自己並未考評,若有誤請指正。
10,如果你對這段歷史有興趣,可以參考:《海龍屯煙雲錄》,《遵義滄桑》,《平播全書》,《楊應龍》,《海龍屯民間傳說》,《征播奏捷傳》,《平播之役400年》,《明實錄播州資料輯錄》,《海龍屯風雲 》。(這些書是從小住在海龍囤山腳下的大哥所薦)
這個人真的是很厲害,然而在史書上他的名氣並不大,或者說並不為人所熟知。
然後歷史上的史學家包括後人,一致對他口誅筆伐,認為他是個亂臣賊子,死有餘辜。
其實不然,楊應龍造反,實際是明廷對於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政策不平等對待與剝削的必然結果。
萬曆三大征里,哱拜與楊應龍都是叛亂,而哱拜短短數月就被擊敗,而楊應龍則堅持了數年,而鎮壓楊叛亂的時候,明廷可是不遺餘力,大軍壓境,然而前期不但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在婁山關被打的大敗,而且前期叛亂軍隊獲得了不少支持,士氣高昂,他們不知道這是造反么?不知道這是誅九族的大罪么?可見,此人非常有過人之處。
要說楊應龍,就要從中國歷史上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一個很有歷史的名詞說起,那就是土司。
什麼是土司?就是土皇帝。雲貴川山區,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明代以前中央政府難以將其納入直接管理範圍內,於是乎以夷治夷。封個土司,讓他自己管理自己內部事務,對中央政府只負責:1、貢賦,提供土特產金錢等。2、稱臣,定期朝貢。3、協助打戰,提供兵源。
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要派兵肅清雲南蒙古勢力,借道貴州,貴州的大小土司們看到明朝強大,一朝天子一朝臣么,於是紛紛前來投降,老朱也是狠,平定了雲南後,大軍回程就駐紮在貴州,不走了!
大軍壓境啊,這下子所有的土司都沒轍了,大家只好都乖乖的跑過來投降,表示歸順了。老朱一看,也不能逼得太狠,於是順勢給這些都封了官,表示你們乖乖聽話就行了。
楊應龍祖上的楊氏,就是播州世襲的土司。
這些土司們以為 這下就好啦,歸順也歸順啦,我們只要按時進進貢,表表忠心就好啦,就能繼續做無憂無慮的土皇帝。
但是沒想到,明朝,在這方面的政策和手段,與其他歷史上任何朝代都不同。
明朝,可以說是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幾個字的理解發揮到極限的朝代。
明朝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沒有剛柔並濟,沒有胡蘿蔔加大棒,只有一個東西。
那就是大棒。
你不聽話,好,我要弄死你。你聽話了?可能哪天我心情不爽了,也要弄死你。
於是,帶著這樣的原則與情緒,明朝開始了對於貴州地區,長達200多年的統治。
一開始,逐漸削弱土司的實力,不斷安插明廷的官員進去。土司們明知如此,也是無可奈何。然後,就是和緬甸打仗,不斷的從貴州和雲南徵兵,征的還偏偏是少數民族的男丁,他們還辯稱是為了距離近就地徵兵有利於戰爭,難免沒有削丁減口的齷齪心思在裡面。
就這樣一通亂搞,加上打仗導致少數民族(尤其是苗族)人口銳減,終於爆發了起義,可惜很快就被當時國力正強的明朝輕鬆鎮壓。
鎮壓後,明廷逐漸開始在貴州實行改土歸流,逐步削弱了土司的權利和地位,該用朝廷直接派選官員參與事務管理,這樣的步步周密的做法,加上明朝對於西南地區一貫不放心的態度,難免讓人細思極恐。
到了明朝中後期,改土歸流已經進行的很快了,許多土司的權利都架空,變成了空架子。這個時候,楊應龍閃亮登場了。
關於這個人,史書上記載的是他性格比較狂妄,並且殘忍嗜殺,為人暴虐,至於真實的情況是不是這樣,也全憑史官一支筆了。
總之楊應龍接任播州土司後,就成了朝廷重點照顧的對象。
先是貴州知府彈劾楊殘忍嗜殺,要求下罪,而沒想到楊比較會做人,四川知府力保,只好作罷。之後繼續彈劾,列舉了楊24條大罪,而朝廷也下定了決心,於是楊應龍被押往貴州受審,審的結果當然是有罪屬實,按律處斬。
都要被砍頭了,於是楊應龍心一橫,逃回了播州,並且殺掉了押解他的官兵,造反了。
得知他造反了的消息,明廷相當震驚,這時候正在進行平倭和平定寧夏叛亂兩場戰爭,國庫空虛。但還是派大軍前去平亂。
這時候楊應龍開始第一次詐降,在婁山關伏擊明軍,因為婁山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明軍大敗。這下子惹惱了明廷,於是不斷增兵,決心要徹底滅掉他。
這時候楊應龍開始第二次詐降,他宣布支付大量金錢為自己贖罪,同時斬首了自己的一幹得力將領表示徹底歸順,明廷一看,好吧那就算了。正好我也不是很想打這個仗,於是順驢下坡,雙方握手言和。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出了個不知道是意外還是有意為之的插曲,就是楊應龍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把自己兒子送去擔罪,本來只是說好把人家關一關的,結果,他兒子死在了監獄裡。
一個好端端的人,突然就病死在了監獄裡,不敢想啊不敢想。
兒子死了,楊應龍很傷心,就想把兒子屍體要回來,這要求不過分吧!結果官府那邊一句話,贖金交不完,屍體不給!太狠了。。
這下子,楊應龍決心與朝廷徹底決裂了。
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明朝決意鎮壓叛亂,於是經過了數年的圍剿和強攻之後,明朝獲得勝利,楊應龍自縊,他的兒子被押到北京斬首示眾,平播戰爭結束。
結束後,朝廷徹底執行改土歸流政策,罷免土司,改為行政區域,劃分為府。傳遞上千年的土司制度徹底終結。
而明朝也因為常年的戰爭損耗,逐步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很難說,到底誰勝誰負,誰對誰錯。
對於楊應龍,歷史上往往說法不一,有人認為他是野心勃勃主動造反的,有人認為他是在明廷的陰謀之下被迫造反的。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相如何,只有藏在這悠悠歲月里了。
這答案全部都是我手機打字,心血來潮,說些個人看法,僅為一家之言,對於一些內容我也是僅憑記憶去寫的,如果有路過的看官看到這個答案,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以上。其實,我看了剛才特別牛的回復之後的確不錯。 楊家在播州盤踞七百餘年,若不是被迫誰願意打仗,播州當時經濟繁榮,產糧能養活二百萬人,人口一百九十萬,兵力十六萬,如果不是朝廷迫不得已才不會輕易動。 當時楊應龍娶了一個妾,這個妾姿色極好,絕代佳人。然而她心計過重,在楊應龍一次醉酒之時惡言楊應龍的結髮妻子,楊應龍一氣之下把結髮妻子殺害,還有他的丈母娘,(在當時殺丈母娘是大不敬)就開始了五姓七司(好像是),萬曆皇帝把這件事給壓了下去,因為楊家太吊了。但是後來的事情對楊應龍接連不順,楊應龍脾氣也不好,就對朝廷官吏有些不耐煩,把詢問他的人給拉了出去。朝廷很生氣。這時倭寇攻打朝鮮,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小弟挨打得找大哥。於是萬曆出兵,攻打倭寇,這時楊應龍提出出兵五千赴朝抗倭。結果剛準備好出兵前方傳來消息,第一次抗倭戰爭已被平定,楊應龍很無奈。這之前楊應龍說給四川都督五百萬兩銀子,並把次子送到重慶做人質,結果,兒子死了,楊應龍很傷心,說要屍體,人之常情。四川那面說,錢不到位不給人(太腐敗了)楊應龍快氣死了,揚言子不活,錢不到。接著大肆侵略周圍土司和郡。萬曆生氣了,說要一勞永逸,集結天下之兵,攻打播州。戰況之激烈我就不一一道來。最後朝廷雖然平定了楊應龍,但是,這場戰爭沒有贏家。楊家輝煌了七百餘年,衰落了,朝廷也因這次戰爭死傷數萬,國庫空虛。
少年,你正在看夜天子吧?
可以看看《鐵血興亡錄》第三集就是講楊應龍的,額,造反的根源首先是楊應龍劣跡斑斑,為人狂傲,欺壓五司七姓,導致兩者之間宿怨已久,可以說平時就不太安分,但好在屢次為朝廷平叛,有大功,但後來因為寵愛小妾居然殺了自己的正妻及岳母,殺岳母是大逆不道,而他的妻子還是個有誥命身份的,殺妻可以說是藐視朝廷了,結果被人抓住把柄彈劾了,但正值萬曆朝鮮戰爭,楊應龍平素也算有功,也不是一般的官員想殺就殺,播州有著很強的實力,於是萬曆皇帝決定安撫,楊應龍也感覺鬧大了不好,就一面將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送到重慶,一面交納贖罪銀4萬兩,給朝廷面子,還有將功贖罪的意思打算領播州軍隊出征為朝廷征戰朝鮮去打倭寇,正要出發的時候結果第一次大的朝鮮戰爭已經結束,於是作罷。之後結果在重慶的兒子離奇死亡,楊應龍派人去接他的屍體還被當地官員以贖罪銀沒繳納完為由拒絕了,於是楊應龍大怒,正式起兵造反,正好朝鮮戰事結束,萬曆騰出手來,決定一勞永逸地解決播州問題,平播戰役爆發。
感覺明軍征剿楊應龍的戰術跟以後剿努爾哈赤幾乎一模一樣,召集天下兵馬24萬,然後兵分8路,每路3萬,楊應龍的反擊也跟努爾哈赤一樣,集中兵力殲滅各路,率8萬優勢兵力全殲童元鎮部,結果北部重兵把守的婁山關被劉珽部攻破了,猝不及防之下,楊應龍回師攻打,一場搏殺之後,結果有著三倍於明軍的兵力的楊應龍居然硬是給打敗了,額,所以實力不如人,沒辦法╮(╯_╰)╭
總體來說這是一場內耗,明朝與楊應龍之間是可以好好處的,未必一定要到雙方兵戎相見的地步。
瀉藥
本來無意回答這個,畢竟手機碼子太費功夫。奈何前有知友邀請,後有奇葩愚弄大眾。我就不得不站出來說說了。
樓上某些答主都是張嘴就放空炮的大師,真的嚇死寶寶了。一張口就是五司七姓,拜託有那功夫吹牛逼咱查查資料好不。
上乾貨,以下出自《明史紀事本末》
領黃平、草塘二安撫,真、播、白泥、餘慶、重安、容山六長官司,統田、張、袁、盧、譚、羅、吳七姓,世為目把。
上面清清楚楚,白紙黑字寫著幾個長官司呢,自己數數,如果你數學是體育教的我也沒轍。
在和大家談論這個播州之役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談談這個播州。播州第一代領主楊端入播,驅南詔,敗水西(羅閔部),此等諸事記載於何地呢?答案卻是《遵義府志》與《楊氏家傳》,同時《何氏家譜》里對這些也有記載(畢竟都是世守家臣,這點為證還是造的出來的,當然了,也可能我的推斷是錯的,畢竟史料也有遺漏的可能),而同時期更為重要的唐宋兩代史卻是只有南詔陷播的記錄,卻並沒有楊端奉命平蠻並且世代守御播州的絲毫記載,這就不得不說,其實播州也有可能不是我們原來所想像的那樣,卻是楊家後人杜撰並且為元明兩超毫無選擇的抄襲的結果。《宋史》諸蠻傳中記載:唐季之亂,蠻酋分據其地,自置為刺史。而《明一統志》也記載著:播州唐末沒於蠻,疑州刺史者得之。所以說,這個楊端極有可能是得國不正(說是國其實也不為過,都是土皇帝了,軍政大權,一手遮天),也正因其得國不正才在後世編出來了所謂的平播有功,世代守御。更為有趣的是《楊氏家傳》也曾記載說北宋時,播州楊氏無子,過繼楊業後人楊貴為子,然而這一成書於明初的楊氏家傳更是讓我們感到這極有可能就有黑幕,誰又知道是不是播州楊氏一族為自己臉上貼金而故意傍上忠烈的楊老令公的後代呢?
看完了上面對播州楊氏種種的家族內幕,我們也應發現這個家族名為替國家時代鎮守,保境安民,實則是只知個人得失,視家國於無物的一個土皇帝,啥東西對自己有利咱就去干,對咱不好咱就收手。當然,您也可以說楊價、楊文父子難道不是忠於國家的抗蒙英雄嗎?我也很抱歉的只能說,其實他們也都是從家族利益出發的,試問當時的蒙宋實力孰強孰弱?君豈不知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南宋巴蜀防線若不是余玠苦心經營早已崩潰,蒙哥汗釣魚城死磕若勝,南宋的西部必將崩潰,屆時何止他南宋,播州豈能獨存?唇亡齒寒的道理楊價父子也明白,畢竟能打出幾個勝仗的「驃騎將軍」也不是傻子,聯蒙還是抗宋都是出自家族利益。所以最後楊邦憲雖然御守海龍囤卻仍舊投了忽必烈也就不難解釋了。
下面我們一群我們一起看看這個楊應龍是個什麼人。
龍生而雄猜,尤阻兵嗜殺。史書對其描述不多,一筆帶過卻也讓我們知道這人其實也是一個有異志卻又不安分的騷年。
有異質,不安分,這些都不能夠成造反的必要因素,因為沒錢沒兵的起義只是越塔強送一人頭。可問題就出在這,這楊應龍啊,有兵,有權,還有錢!
需要明白的是,播州楊氏自唐末僖宗以來至明季萬曆歷時七百餘載,這期間的播州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窮山惡水,兔子不拉屎的爛地方。楊應龍時期的播州應該說是一個相當富庶的地方。下面上資料,大家腦補。根據《萬曆會計錄》記載:嘉靖三十一年,播州宣慰司協濟貴州糧10995石6斗,每石三錢。嘉靖四十一年趙鉞題播州宣慰司額派貴州稅糧10400石,而這個總額按照每石三錢來計算的話,於李化龍在《黔省善後事宜疏》中所奏疏的播州每年向外援助大約3164兩7錢之數相合。而此刻我們要知道萬曆在位時期的財稅收入大約為歲入2693.5萬石,每年一萬的救濟糧看似不多,卻也告訴我們當地絕對不是窮地方,也是一個至少能夠跟川貴對肛的一個地方土皇帝。(尤其是當時的貴州,當時真的是窮的不能再窮了,就靠救濟了)
那麼這樣一個還要每年向朝廷進貢木材(萬曆十五年上貢大木七十),救濟友邦的明廷的忠實朋友怎麼會最終起兵呢?
萬曆十八年(159 年),貴州巡撫葉夢雄上疏彈劾他殘害多命、禁錮文字等為非作歹事,巡按陳效亦上疏曆數楊應龍二十四條罪狀。但四川巡撫李化龍正要調集播州軍隊協同防守松潘,於是要求朝廷暫不調查楊應龍罪行,使楊應龍戴罪立功,又說楊應龍「無可勘之罪」。楊應龍則表示他只願到四川而不願到貴州接受勘問,在這個階段,楊應龍有罪但還沒有反叛。
萬曆二十年(1592 年)十二月,楊應龍到重慶接受勘問。經過一番調查核實,參與勘問的四川官員也認為楊應龍有罪且依刑律當處死。楊應龍當即表示願以二萬金贖罪。同時正值倭寇犯朝鮮,明朝要徵兵援朝,楊應龍上奏願率五千播兵討倭以贖,朝廷准奏並釋放了楊應龍。不過此前征倭大軍已經出發,楊應龍征倭作罷。
然沒有徵倭也就無軍功可供贖罪,雖已被釋放但楊應龍罪行不等於就勾銷了,於是四川巡撫都御使王繼光要繼續勘問楊應龍,此時楊應龍已返播州,而且在返播途中「回至松坎,殺害押回官軍,遁還巢」 ,遂拒絕出播州接受王繼光提審。此時可以說是楊應龍走向反叛的起點
元朝滅亡後,播州楊氏土司向明納土稱臣,願意聽從差遣,才被封為土司,代朝廷管轄一方。楊應龍既是明朝的土官,就應聽命於朝廷,此時敢於殺害押解官軍、抗命拒勘,已然造反,是其反叛行為的萌發點。當時明朝廷財政十分困難,討伐寧夏哱拜和正在進行的援朝抗倭花去大量財力,極其不願用兵。但面對一個土司的公然抗命,所以萬曆最初只是隱忍,所謂引而不發正是如此。
萬曆二十一年(1593),川撫王繼光、總兵劉承嗣分三路出兵播州,軍隊行至婁山關,楊應龍表示要投降,如果他此時真是投降,也還算事態沒有擴大,但楊應龍是以假降麻痹官軍,他布置手下軍目黃元、阿羔等領兵伏於白石口,乘官軍不防大敗官軍。婁山關詐降、白石口襲官軍,以武力對抗提勘,至此楊應龍已經明確地走上了反叛之路。舉使明朝廷大受震動,楊應龍武力抗命的新罪加上過去的舊罪,論法該斬,但是迫於明朝的現狀,對怎樣處置楊應龍官員們爭論不休,「言撫者嫌於玩寇示弱,而言剿者苦於枵腹空弮,以至中牽外掣,訖無定劃」 。儘管此時楊應龍已是反跡昭著,最後朝廷還是沒有採取主剿者的意見,決定以招撫平息變亂。
萬曆二十三年(1595)五月,朝廷招撫官員到達松坎,楊應龍再次玩弄假降的故技,假裝歸順。推出黃元、阿羔、阿苗等十二人抵自己罪斬首於重慶,又許以四萬兩黃金助朝廷采木以贖罪。朝廷的招撫意向和楊應龍的假作悔罪使楊應龍再獲寬宥:朝廷撤去楊應龍播州宣慰使職務,以楊應龍長子楊朝棟管理播州,以楊應龍次子楊可棟羈綦江為質以追罰金,念楊應龍過去為朝廷辦過事,又特設同知一職於松坎讓楊應龍擔任。
而再度讓已經平靜的楊應龍復叛的另一大事則是萬曆二十四年(1596),楊可棟死於重慶,楊應龍藉此出兵焚掠餘慶、草塘二司及興隆、偏橋、鎮遠諸衛,圍黃平,殺重安司長官全家。萬曆二十五年(1597)楊應龍向西北劫掠江津、南川、合江,向南劫掠貴州洪頭、高坪、新村等地、向東南侵入湖廣四十八屯,阻塞驛站。
但明朝廷從招撫楊應龍後直到萬曆二十七年(1599)才再次發兵討伐楊應龍,時隔三年才出兵平定也是事出有因。其一可能是朝廷當時忙於對日作戰,其二則可能是還希望楊應龍能夠與中央和諧共處,不搞分裂,畢竟打仗總沒和平好。於是才到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明朝廷令李化龍率兵平定楊應龍叛亂,萬曆二十八年(1600)平播戰爭成功,結束了楊應龍之亂。
至於李化龍、劉綎等人的平播之戰我就不再贅述了,畢竟只是海龍囤的困獸之鬥。
本文說了這麼多只是要告訴諸位,為何楊應龍要造反呢?其一是楊應龍的跋扈激化了他與少民頭人的矛盾以及中央政府的矛盾,他不造反朝廷也難容他,為了自己近三十世的基業不斷,為了自身家族利益考慮與其被改土歸流不如起兵造反,這和他的前世祖先從家族利益出發的觀點是一致的,因此也可以說是不得不反。其二,朝廷的多次勘問必定也惹惱了這樣一個粗人,再者更有兒子意外死亡,屍首更是無法取回,必定會讓這位土皇帝甚為惱火,而這樣的事件不是更為自身起兵創造了機會嗎?其三,自身的播州年年都向貴州輸糧救濟,而朝廷卻是反目成仇,數次勘問。自身也曾平松潘叛亂,而川貴諸省軍事實力遠不如自己,何不成一番大事呢?鑒於此,他才最終造反起兵。
葉小天都不知道為啥要反,我就更不知道了??問月關吧
我來一個腦洞的回答
原因是美洲傳過來的作物。
實際上明代中期已經有很多作物傳過來了。花生就是一種。這些作物導致人口膨脹。高產作物會刺激山地人口指數級別的增長。而人口上來了,山區土地開發成本卻又很高,需要大量的鐵器 耕牛 總之山地人會提前進入馬爾薩斯陷阱。
到那個時候耕地的產出導致大量人口出現卻又無法長期養活他們。戰爭搶劫就在所難免了
推薦閱讀:
※中國科舉時代技術官僚如司天監正,河道總督是如何培養的?
※崇禎為什麼寧可哀求大臣和親戚、最後自盡了也沒有抄他們的家?
※明朝末年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嗎?那為什麼明朝還是亡國了?
※大清如果不入關,今天的大清國會成為亞洲五小龍之一嗎?
※明朝皇帝為什麼要殺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