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與干支歷和農曆的關係?
干支歷是嚴格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定年干支和月干支,以立春為歲首嗎?定八字是否要按照節氣來調整,而不是看農曆?
月干支也嚴格按照立春建寅來調整嗎?
還有時干支的問題,需要按時區調整嗎?古時統一帝國內,時間也是統一的嗎?
干支歷的概念都是上個世紀編出來的。天正冬至,人正就是正朔,正月朔日。王朝定正朔,讓一幫算命的給推翻了?不怕殺頭?
八字這種東西,搞什麼一定按照節氣,或者真太陽時,無非是進行無意義的繁複,以增加人們的信任程度罷了。是真格的「經冬三年的甘蔗」。
明末清初,節氣演算法有過一次巨大調整。節氣從定義上都和原來不一樣了,具體日期也有不小變化。
神奇的是,八字居然古法還「靈」。
(1)干支歷:算命的年月日時干支,嚴格地說不是一種曆法,只是它脫胎於傳統的中國曆法的節氣要素而已,可以看作是算命術對原出生時間的特殊轉換!
干支紀日甲骨文時代就有,干支紀年源於歲陰歲陽,兩者的起源都是謎團,肯定不是黃帝大橈之類的傳說。
地支紀月當然是受到一年劃分十二個月的影響,地支紀時就更晚了,因為古人最初只是把時間粗略地劃分為若干個時間段。至於月、時也添上天干,那顯然是受到年和日的影響。
古代史書正式紀時,年用年號,月用序數,日用干支。平時的文件啊私人筆記啊老百姓過日子啊,日用序數的多。年從正月開始,月從初一開始,除非是算命算卦,不然都沒人會去理會這些年柱月柱的事的,而這些也只是術士的事。
(2)年柱、月柱:嚴格按照節氣切換。年柱主流是立春更換,也有人主張冬至更換。
至於為什麼要把節氣作為標準,原因十分簡單。一年中的寒來暑往,生長收藏,古人認為是陰陽二氣消長所致,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地球繞太陽運動,而黃道赤道之間有個交角,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複運動,那麼同一個地方一年之中太陽高度角也不一樣,單位面積上太陽輻射能量大小就有了周年變化,所以天氣有冷有熱。當然影響不止這一些。節氣就是黃道上的24個等分點,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里程碑,通過這些點自然可以反映出陰陽五行之氣的變化情況。24個節氣和12支相配,自然是按節氣換年月柱妥當,這本來就不關月亮的事。
(3)節氣:古用平氣、清代以來用定氣,具體計算之方法也有逐步發展,此間的差異是否要考慮,我不清楚,但定氣顯然更合理,現代天文學方法計算的節氣肯定更精確!
(4)時柱:主流用北京時間(即東八區區時),也有主張用「真太陽時」的。「真太陽時」這話似是而非,確切地說應該是出生地的地方時(約等於當地日晷上的時間),關鍵是出生地,真太陽還是平太陽,算命真能有這麼精確?
這裡還有個爭議,子時是23:00-1:00,橫跨00:00,那麼23:00-00:00是算前一天還是後一天呢,相當於日柱是子初換還是子正換呢?主流是子正換,當然也有子初換的。
天干地支的起源,這是學習命理的人,永遠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
可惜,在網上,並沒有什麼讓人信服的答案。
我曾經寫過一些文章去闡述這個問題,但是最終被淹沒在無盡的神話故事的理論當中。
於是,我不得不再一次提起筆。
現在網上流傳著三種說法
說法一: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說法二: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說法三:源自於《山海經》,黃帝有倆老婆,一個常羲是月神,,生了十二個兒子,就是十二地支,一個是羲和是太陽之神,生了十個兒子,是十天干。
你相信哪個,我是哪個都不信。
我來講講這個天干地支產生的真正原因吧。
在我國古代,有兩大部落,一個就是兩河流域的炎黃部落,一個就是西南地區的九黎部落。神農氏發明了農業以後,兩河流域的炎黃子孫們就從採摘為主的生活方式變成了農耕。對於農業生產來說,一部可靠的曆法非常重要。而萬物生長靠太陽,因此根據太陽光照的變化而確立的曆法,產生是必然的。
我們做一個假設,如果讓你把一年等分,用每一份來表示太陽變化的強弱,你會分成幾份?答案顯然是五或者十。一開始一定是五份。因為我們有五個手指頭。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大致的把一年分成五份。
第一份是萬物生長的時候,第二份就是炎熱耕作的時候,第三份是穀物結實,祭拜大地準備收割的時候,第四份是豐收以後各部落開始戰爭爭奪生產資料的時候,而第五份就是萬籟俱寂的嚴冬。
因此就有了五季。
但是這個氣候變化是個周而復始的過程,所以五個季節很難表示一個往複的過程。人們自然就想到了十。把一年分成了十份。
方法很簡單,在地上設立一個很高的杆子,然後每一天記錄影子的長度,可以知道一年當中影子最短的地方和一年當中影子最長的地方,再均分,就得到了十份,也就是十個月(這個時候未必叫月)。
這個是有考古證實的。山西的陶唐氏遺址是大堯的都城,那裡的觀星台遺址是由十二根柱子組成的,其中兩根柱子是門,其他的是根柱子圍城一圈。十根柱子圍成一圈,就有十個縫隙,太陽出現在對應的縫隙之中,就代表著這個月的開始。這個已經得到了證實。
而且黃帝文化又叫羲和文化,羲和是太陽神,也是古代觀察太陽的官員的職位名稱,也證明了這一點。
那麼我們如何稱呼這十個月呢?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古人文化水平很低的,甲骨文當中,用來表示數量多少的數字只有一二三四五,從六開始就是虛數了。六在甲骨文當中是一個房子的樣子,表示一間屋子有六個面(前後左右上下),對古人來講,十是很大的數字了,他們沒辦法想像,換句話說,他們還沒辦法做十以上的加減法。
而另一方面,他們也不需要知道十有多少,因為他們只需要有一個序數,來表示次序就可以了。因此人們就用生活中常用字來表示這個順序。甲在甲骨文裡面就是一個龜甲的樣子,而乙就是一個根繩子。丙是一個門的樣子,丁是個釘子的頭等等。
天干,就這麼被發明出來了。如果說甲乙丙丁真的有什麼意義,那麼它的意義就代表著太陽光的強弱變化。甲是太陽光最弱的時候,冬至的時候,而己是太陽最強烈的時候。
我說了這麼多,都是在說炎黃子孫的事情,剛才說了,有兩大部落。還有一個西南蚩尤領導的九黎部落呢?
對於生活在山林之中的黎民百姓,他們是以狩獵為主,社會生活要求他們也要有曆法。但是他們不會像炎黃子孫一樣用太陽開確立時間,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 他們是遊獵民族,居無定所,所以不可能像炎黃部落一樣,在固定的地點設立觀測太陽的機構來確立時間。
第二點, 他們狩獵為主,也不需要像農耕民族一樣,要求曆法相對準確。
第三點, 他們狩獵通常發生在晚上容易偽裝潛伏的時候,觀察太陽也不方便。
因此,他們發明了另外的一套曆法體系,就是月曆。他們發現一年輪迴當中,這個月亮會實現圓缺變化十二到十三次左右,因此只需要記住天上的月亮是第幾次圓缺變化,就能夠大致的知道時間。因此他們基於月亮的變化發明了十二月曆。
和炎黃部落的做法差不多,他們隨機的選擇了十二和生活有關的字來代表這個月。比如子,甲骨文就是個孩子的形象,而丑,就是扭字的變形,寅也是盔甲等等。
然後就發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九黎亂德,就是皇帝和蚩尤打仗。其實一開始是炎帝大蚩尤,打不過然後喊了黃帝一起打。所以這期間就發生了九黎部落和炎黃部落間的政權交替。那麼就形成了這兩種曆法的交替使用。由於基礎不同,所以兩種曆法的交替使用,就導致了農業的減產和絕收。這對於生產力不是很發達的古代社會打擊是致命的。因此在黃帝戰勝蚩尤實現了部落統一之後,就開始制定曆法。他廢除了十月曆,而開始推行了陰陽合曆的十二月曆。這其中的原因和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一年分成十二月,通過對月亮的觀察就可以大致掌握,這對於疆域越來越大的原始部落來說,更加容易掌握,而且也比較適合遷移。因為原始人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所以經常要搬遷,那麼需要繁瑣設備的太陽曆法顯然不適合。
其次,改良十月曆,沿用觀察太陽定曆法的方法,只是把一年改分為十二月。因為通過對太陽的觀察來確定月份是很科學的,因為季節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太陽光強度的變化。那麼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方法,就是每年冬至的時候,大家聚會,通過觀星台確定曆元,就是這一年的開始,然後大家各奔東西,等差不多十二個月之後,大家從新聚集到一起,從新開始下一年的曆元確立。這就形成了我們陰陽合曆的雛形。
這個廢除十月曆而改推十二月曆的事件,就被人們神話成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後裔廢了太陽,嫦娥去了月亮。
我們現在不也是么?種地的農民根據節氣播種,這個就是陽曆。而其他行業的人,尤其放牧打魚的,就只需要知道現在是農曆幾月份就行了,這個就是月曆。
可以說,天乾和地支,其實就是古代人們針對於兩套曆法而發明的套序數而已。
可是為什麼叫做天乾和地支呢?因為天干是太陽的強度,它只是代表太陽強度的變化。而十二地支更加準確的表示了地球上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可以說地支其實代表的太陽光作用於地球後所產生的的季節。因此天干是季節產生的本源,陽光強度,這是干,而地支則是表示的是陽光變化帶來的結果,是支。由於干所產生的結果。
當然干支理論當然是春秋時期文明進一步發展以後提出來的理論。
那麼六十甲子又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
因為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單單有個月份已經不夠了,這時候人們需要更精確的時間,比如今天是一個月中的第幾天。怎麼辦呢?就需要一套更大的序數。人們通過干支的搭配找到了一個可以標記六十個事物順序的序列符號,就是六十甲子。
這個序列一開始只使用了前三十個,畢竟一個月差不多就三十天,因此有三十個就夠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早期的甲骨文裡面,六十甲子都只有前三十,並沒有後三十。
那麼又是因為什麼而使六十甲子完全使用的呢?這就涉及到了曆法的又一次革命。
當生活需要我們把時間更進一步細分的時候,比如我們約定幾個月以後的某一天相見時,原有的曆法體系就很難實現。因為農曆三十和初一你很難準確的定義?那麼怎麼辦呢,就需要說從現在開始的第幾天以後,我們見面。問題又來了,古人數數太困難了,幾十都難,你讓他數到一兩百更難,但是古人又是聰明的。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就是利用六十甲子。既然一個月是三十天,那麼連個月就是六十天。一年是六個六十天,就是三百六十天。我們約會,就說清楚在第幾個甲子的某一個日子就行了。
但是實際上一年有365-366天,那多出來的幾天怎麼辦呢?人們就回到總部唱歌跳舞過年。然後等待大酋長確定新的一年什麼時候開始。
這種方法在後來的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籍中就都有詳細的記載了。
既然有了這麼可靠的方法,人們自然就不願意觀察天上的太陽月亮。因為氣候的原因,觀測太陽月的方法並不可靠,所以這些工作就有專人負責了,就是我們常說的星官,觀測月亮的常羲,和觀測太陽的羲和。
那麼作為普通人,如何去確定月份和季節呢?
首先月份,三十天一個月,十五天一個節氣。一年到頭從新定。
而作為季節,一開始五個季節。是這樣劃分的。冬至日開始是甲子日,然後直到第二個甲子輪迴中的第一個丙子日之前,都是春季。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木。甲子和木有聯繫,所以甲就被賦予了木的含義。
從第二個甲子輪迴的丙子日開始,直到第三個甲子輪迴的戊子日前,都是夏季,用火來表示,丙就被賦予了火的含義。
第三個戊子日開始到第四個庚子日前,是長夏,準備豐收的人們開始祭祀土地之神,祈禱好的收成,所以戊被賦予了土的含義。
第四個庚子日開始到第五個壬子日之前,豐收以後的部落開始戰爭,搶奪生產資料,因此庚被賦予了肅殺的金含義。
第五個個壬子日到下一個輪迴的甲子日之前,萬物蕭瑟開始過冬,因此壬被賦予了東的含義。
至此,天干便被賦予了五行的含義。
後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一步發展,人們活動的範圍開始越來越大,每年返回部落中心變成了幾年的一次。那麼為了維持曆法的同步,人們開始假設一年有366天,經過三四年以後修訂一次,把每年多家出來的天數減下去,這就是古代曆法中的減差法,這種方法直到西漢初年的太初曆頒布才被加差法代替。
有耐心看到這裡的朋友,應該明白了干支產生的真正原因吧。
命理中的一切道理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不迷信,不盲從,用科學來解釋命理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感謝您的關注,我是五傷,一個不信鬼神的算命先生。
dP9x?
先回答題主問題干支歷是嚴格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定年干支和月干支,以立春為歲首嗎?
易學預測當中,劃分一年的開始,以立春為始
定八字是否要按照節氣來調整,而不是看農曆?
八字中,劃分月份,以節氣來進行劃分
月干支也嚴格按照立春建寅來調整嗎?
對的
還有時干支的問題,需要按時區調整嗎?古時統一帝國內,時間也是統一的嗎?
時干支實際上是指所在的出生地,在出生的那個時間裡,太陽在什麼位置上
也就是真太陽時
只是現在我們有統一的北京時間,所以需要根據不同的出生地進行時間的調整
古代是沒有統一時間的
而是各地有各地的時間,完全按照日出日落來進行計時
比如有些上年歲的人,沒有表,他們在記憶時辰上
有時候就會說雞叫第一遍、天泛白、半晌之類的
時辰實際上而言,並非是完整的2個小時
因為季節的變化,日出日落的時間也在變化
白天的時間增長時,在日間的這幾個時辰,實際上時大於兩個小時的
白天的時間縮短時,在日間的這幾個時辰,實際上是小於兩個小時的
很多易友在真太陽時上,只考慮了出生地不同所帶來的時差問題,而沒有考慮到另外一方面就是季節的因素帶來的"時差"
你的這個問題,沒有具體明晰的思路,我也就隨意答一下吧。所謂天文曆法,曆法是由天文衍生出來的。最先出現的是天文觀測數據,也就是太陽的回歸周期是365.xx,月亮的回歸周期是29.xx。這種觀測數據,它是不分時間和地點的。隨著時間的發展,小數點後的數據越精確,可以類比的就是圓周率pi的發展歷史。和地點也毫無關係,比如在歐洲,拿到這些觀測數據之後,他們創建的曆法叫儒略曆,和我們現在通用的公曆類似,是不考慮月亮的周期的;在中東,曆法是純粹的月亮周期,叫什麼名字我忘了;在中國,創造出來的曆法就是農曆,這是一種合朔歷,它既考慮太陽的周期,也要考慮月亮的周期,採用的辦法就是置閏月。5年2閏還是19年7閏,這個得依據天文觀測數據來計算(這些都可以自己去計算的)。看月亮,可以輕易知道是哪一日,便於溝通交流、還有記事;看太陽,確定節氣,指導農業生產。
到了漢代,天文觀測數據已經很接近實際值了。所以易學家們在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中又搞出來了七十二侯,並隨後有了一套完整的占侯理論,參看京房。你提到的干支月,應當是漢代之後,它嚴格按照冬至建子、雨水建寅的方案,一個干支月中包含一個節、一個氣。
那麼問題又來了,我們知道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來的,比如2017年的立春,他在正月初七的x時x分交節的。(你問這個x怎麼得到的?今天的人可以用牛頓力學,建立簡單日地模型,算出來。古人怎麼得到呢,靠觀測數據。確定夏至和冬至,然後按等分法算出來。)那初七這一日到底歸大寒管還是立春管呢?嚴格意義來說,x時x分之前,歸前一個;之後的歸後一個。可是這樣是不是就是個問題?一個正常的日子,在干支月中被撕成兩個日、這樣合適么?於是干支月又不得不規定:只要是立春那一天,就開始算新的一年開始,同時也是寅月的開始。所以干支月這套玩法,本身就不是自洽的,對於農業生產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二十四節氣足夠用了。
干支最開始只是用來計日的,在被用來記年和記月之後,也就是前面講的干支月。然後才擴展變成了八字。這個大約是唐朝時候發生的事情。
以上,謝邀。
農曆和干支歷,正月初一建寅還是立春建寅寫過一個可能有些漏洞的小文,因為不是專業天文學的,也沒實測過,只以個人字面理解文獻來說事
很多學過點曆法,歷史的會認為立春建寅年更替是算命先生編造的說法,很多玩術數的認為正月初一是寅月且年更替是錯誤的認知。
先簡單解釋下農曆和干支歷,盡量不深入曆法知識
干支歷的十二月是以交節為標準定月首,可以看作比較純粹的陽曆。
農曆是陰陽合曆,他在長度上會符合回歸年但在紀月上是按照朔望月的,即日月合朔日為月首,那麼正月到臘月怎麼分呢?因為是陰陽合曆所以是按照二十四節氣的中氣所在來定該朔望月為正月還是其他月,如雨水在的那月就是正月,然後以合朔日為正月初一
而史學家紀年的時候大部分都是按照序數月表示,也就是確實按照正月初一是寅月了是第二年了。因此部分學者認為立春建寅封建迷信罷了。
那麼為什麼史學家多不用干支歷,因為交節作為曆法來說他的日和時無法實際辯證我們的年月日時區分定位。或者說干支歷在落後的古代不具備普傳意義。換句話說在編年史為例子里,假設我二月四號下午六點交節。二月四號發生的事情怎麼算算去年算今年?算寅月還是算丑月?同時還涉及到陰陽曆本身和陽曆的問題,這個就不多扯了
而古代提到干支歷多為讖緯術數家和古代小說。所以相當一部分學者說這是算命騙子編造的。
但實際的話干支歷只是純粹作為曆法來說不適用於大眾。但是在術數角度上,易學家歷算知識絲毫不比歷算家差,而因為孔子是扶陽的,所以在官方制定適合推廣的曆法這個需要之外,易家和術家等言歷很多都是用的干支歷為第一標準,當然不同於干支歷的是他們也進行了陰陽合曆。只是並不是農曆那種表達方式。僅僅是數上使得朔和氣並行統一。
另外就是樂律學作為陰陽之流行計算,其氣機變化主要還是以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進行的,所以術數更偏向干支歷。
至於八字,作者都明確表示用立春了就不用多糾結啦
萬年曆有好幾種有的萬年曆她的月更替和年更替是按照干支歷標準的而不是農曆標準的,看到李春才是寅月以及年更替的就用這種就行,其本身有的農曆內容並不影響
時區的問題又是另一個問題了,直接用當地真太陽時就好了。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把去時當作真太陽時,這也是錯誤的。這個直接在什麼城市網上艘官方地方時就行了也不用特別糾結
因為如果你特別糾結,那麼22點59分和23點就完全不同了。我精確到秒的話每過一小段距離時間就要調整。
所以八字這個東西先天約束太多了,因為八字時柱的重要性比其他術數相對高很多
既然提到了八字,就應該按照立春日確定年份,而不是以萬年曆上面的說法確定。
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這種曆法應該屬於一種偉大的發現,自然界確確實實是按照這種曆法在運作的。農曆使用天干地支把時間格式化之後,就可以精確的知道A點與B點(當然還有更多點)之間的關係。這就是徐子平發明八字的理論基礎。邵雍的皇極經世,將時間的關係做了最為詳細的理論化研究。將看似根本無關的毫無生機的時間有機化了,或者說賦予時間以生命。
承接關係吧。
不是。
不是。
不是。
廢話。
應該是的吧。
這要從曆元說起了,要讓你聽懂估計不容易,讓我花半年時間組織一下語言。
推薦閱讀:
※古代沒有公曆,明朝人怎麼樣才能最方便地計算一千年前是哪個朝的多少年?
※為什麼農曆會比公曆晚?
※中國古代是否對老人星的位置有可靠認識?
※為什麼西班牙語的夏季也叫「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