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藍光版(德版)為什麼將16:9和1.85:1兩種畫面揉合在一部影片里?

星際穿越藍光版最近終於釋出了,作為科幻題材的死忠,必然要觀看藍光版。但是就這樣一部高水平的科幻大片卻出現了16:9與1.85:9兩種畫面雜糅的情況,看的我非常不爽,也很不理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攝像設備原因,還是成本原因?

我記得"星際迷航:暗黑無界"好像也是這種情況

據說16:9的畫面是為了在IMAX熒幕上播放,那為什麼不全部採用16:9拍攝?

PS:注意我說的是"拍攝",後期裁剪不算,會丟失畫面。


下面的東西都很主觀的,講錯了別在意。

在《星際穿越》的藍光碟中,
16:9畫面是由65mmIMAX膠片攝影機進行拍攝的畫面,拍攝完以後以70mm膠片形式進行放映。
70mmIMAX膠片的原生比例應當是1.44:1,也就是膠片IMAX劇院的熒幕比例。為了適配普通劇院與IMAX數碼劇院,原生比例也會被裁減到對應的尺寸進行播放,在IMAX數碼劇院就被裁剪成了16:9,普通劇院則是20:9。
膠片IMAX攝影機可以拍攝理論精度高達18K畫質的影像,所以用來表現宏大的場面是非常合適的,其精細程度可以直達視網膜的極限。但是IMAX膠片攝影機自身體積龐大,運作噪音吵鬧,維護困難等等缺點,導致無法用於狹小空間的拍攝,加上膠片和攝影機運作的成本問題,除了諾蘭之外一般商業電影很少使用這一路子來拍攝商業電影,目前為止,膠片IMAX攝影機還是多用於拍攝紀錄片,
這裡可以提一下IMAX3D,題外話,IMAX3D電影並不是真的IMAX,以膠片IMAX的精度和色彩要求來說,IMAX3D都是不達標的,拍攝它們都使用的是數碼IMAX攝影機,數碼IMAX攝影機的確可以拍攝出等大的IMAX圖像,但卻無法匹敵膠片IMAX的媒介優勢,所以數碼IMAX攝影機錄製下來的畫面色彩偏淡,數碼IMAX2D攝影機的精度也就只能達到8K左右,(IMAX3D也許會更低,只有4K)。加上3D眼鏡的偏光效應,如果不提高放映機的燈泡亮度,觀眾看到的畫面會非常之暗。(邁克爾貝在2011年上映《變形金剛3》時曾建議所有影院加大燈泡功率,不過我沒看出啥不同,那部電影真是太爛了。)

其餘的寬銀幕片段都是由35mm標準膠片攝影機進行拍攝的畫面。
35mm膠片在千禧年以前一直都是行業標配,現在才慢慢變成數碼攝影機一統天下的局面。但是影院標準一直都沒有變,所有電影院的熒幕都是可變形寬熒幕,其比例接近20:9。由35mm攝影機拍攝下的畫面,原生我也不清楚(:-/),經過裁剪得到合適比例,再投射到寬熒幕上,所以20:9也被稱為「影院比例」。

「影院比例」在適配家庭影院的時候一般會採取兩種方式,「全景」以及「信箱」,「全景」的意思是保持原高寬比,在上下留下黑邊;「信箱」的意思是重新裁剪適配電視機的屏幕比例,不留任何黑邊。「全景」可以帶來更強烈的劇院感,但是屏幕利用率不高,在舊年代都是小電視機,上下空間一壓縮畫面也就變得更小了;「信箱」可以帶來更高的屏幕利用率,在舊年代也提升了畫面大小,可視域提升,一定程度上帶來了臨場感,但卻充滿了電視的廉價感。
後來HD電視機開始流行了,尺寸也越來越大。由於HD電視機都是16:9的高寬比,「信箱」終於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很多獨立電影或小成本電影乾脆在影院上映時就剪成了16:9,也方便以後DVD和藍光的發行。而20:9最大效率地利用了劇院銀幕,依然是商業電影的業界標準,所以在商業電影的DVD和藍光裡面,發行商會根據觀感的不同,選擇發行「全景」還是「信箱」的電影。但即使是這樣,出於成本考慮,「全景」發行的DVD和藍光依然是主流。(影院上映的電影畫面都經過打磨,而裁剪畫面需要重新考慮畫面平衡,沒有參與電影製作的剪輯師在場的話,發行商一般不擅自剪輯。)

總結一下,說回《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中IMAX膠片攝影及拍攝的畫面在藍光碟中採用16:9的比例播放,既表現畫面精度,可視域變大,(尤其是飛近黑洞那一段),大比例渲染宏大場景,又以信箱模式高效率適配電視屏幕,而且這一比例在IMAX數碼劇院的版本中已經裁剪好了,也省去了再次匹配比例的成本。
《星際穿越》中普通攝影機拍攝的畫面大多是會話和安靜場面,為了和IMAX畫面形成觀感上的對比,加上成本考慮,沒有重新裁剪的必要,所以縮放模式為全景,也防止了打破畫面平衡。

扯點別的,
當初第一次見到這樣來回切換畫幅比例的藍光電影就是諾蘭的《黑騎士》,在那之後,《變形金剛2》,《飢餓遊戲2》,《黑騎士崛起》的畫幅比例切換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覺得對於奇觀電影的場面表現,以及很多大片中情感由低到高的渲染來講,這種做法還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飢餓遊戲2》中,凱尼斯正準備上場比賽,玻璃門關上後摯友在面前被打,凱尼斯在電梯中掙扎卻什麼也做不了,這時電梯緩緩上升,攝像機圍繞著凱尼斯開始旋轉,觀眾和凱尼斯一樣處在不安和迷茫的氛圍中,這時畫幅從20:9緩緩拉大到16:9,電梯升到地面,觀眾看到的是撐滿屏幕的巨大比賽場地,與之前的小打小鬧形成強烈對比,這一段沒有台詞,電影用視覺語言傳遞給了觀眾一個信息,「好戲要開始了」。
但也有很多IMAX(特別是3D)電影,最後出版藍光的時候只選擇了用一個比例適配所有鏡頭的手法,也許是因為沒有必要,也許是因為發行商不想花錢,比如《復仇者聯盟》,全程16:9;《阿凡達》,全程16:9;《盜夢空間》,全程20:9,這個片子出這麼個畫幅當年覺得真是太可惜了。

你是不是覺得我漏講了《布達佩斯大飯店》?

雖然和題目沒啥關係,附一張上映之初各種格式對比圖:

以及:


多數影院的熒幕通常都是2.40:1的,這樣無論什麼比例的電影,上下高度都是能灌滿的(左右灌不滿的地方通常會被觀眾忽視)。當高度固定的時候,一旦比例變寬,對於觀眾看到的就是瞬間的視野增大,這就可以成為一種電影表現的手法。

少數例子比如《變形金剛2》的imax膠片版是改為投出上下部分畫面來增加視野,不過個人從印象來看,上下增加視野遠不如左右增加來的顯著和有效。

個人覺得比較好的例子比如迪士尼最後的2D動畫長片Brother Bear,開頭人類視角全是1.85:1,變成熊之後立刻變成2.35:1,用視野的突然開闊暗示故事主旨。

只不過……對於家用電視來說,因為固定在16:9的畫面比例了,所以被迫在橫向上保持固定寬度,這導致前面一段看著像畫中畫一樣,四周全是黑邊。除非有21:9的電視,否則的話,是沒法還原影院本來要傳達的感覺的。

不知道和題主的情況是否契合。

ps:16:9一個是為了面板切割效率高(省成本),一個是因為當時歐洲電影高寬比是1.66:1而美國是1.85:1,電視做成16:9(1.78:1)正好居中,可以保證兩者出碟的話都不會有太多黑邊。似乎和IMAX關係不大。


是這樣的:
星際穿越有70分鐘鏡頭採用IMAX膠片攝像機拍攝,而原始畫幅是1.44:1,在上映時,數字IMAX是1.85比例和2.35比例(非IMAX膠片攝像機拍攝)雜揉。
而普通廳全部是2.35

藍光發行保留了1.85畫面比例,所以兩個畫幅不斷切換。
只有在激光IMAX和膠片IMAX廳才看的到1.44的比例的星穿畫面。


簡單地說,IMAX大畫幅用來表現大場景效果非常好,比如滔天巨浪,外星地表,宇宙空曠,黑洞視界。
16:9用來表現室內感情戲,這時候沒必要用IMAX,也不方便用IMAX。
IMAX據說體積巨大,重量巨大,操作不便,拍攝成本高,所以不方便都用,也沒必要都用。
都用16:9吧,效果肯定不如IMAX的。
在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慣用這種拍攝手段,IMAX和16:9雜糅,屏幕效果好得很!


電影院的IMAX版製作的藍光,題主不夠死忠,居然上映時不去看IMAX版。


《黑暗騎士崛起》也是這樣的。花絮中提到了這個,因為用了不同的攝影機。而且諾蘭不想(懶得)裁減弄成一樣的。
另外,《少年派》中也有一幕是比例異常的,那是故意在上下加黑邊,然後讓一條魚出現在黑邊上,造成一種魚躍出畫面的立體感。


印象上第一部變形金剛就是混合著的,在擎天柱與威震天和那個直升機(忘了誰了)在樹林子里打鬥的時候,一會16/9一會寬幅


說個無關的,特早那個《創戰記》就是這樣了。。


韓國的恐怖直播也這樣用了,給人的感覺是,好戲拉開帷幕了


成本。全部imax成本太大


理想狀態是都用16:9拍,兼容性最好。但普通劇院會抱怨這樣就浪費了他們的幕布左右空間並降低了觀影體驗,所以還得照顧他們主要用2.35:1。畢竟IMAX影院比較少,話語權不夠大。


我看了下題主主要是覺得不爽,其實這個都不算事兒,你去看下《媽咪》這部片子就知道為啥不算事兒了。
另外,是2.40:1和1.85:1不是16:9


就沒有人覺得特別不舒服嗎?看電影看到入神的時候,感覺就好像被剪掉了一樣。


一個是正常拍攝的畫面,另一個因為穿越了黑洞,根據相對論,畫面的長寬變了。這不是故意的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IMAX | 藍光Blu-ray | 攝像機 | 感情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