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舉時代技術官僚如司天監正,河道總督是如何培養的?

古代有大量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如掌管天文曆法,河道,漕運,糧倉等的官僚,這些官僚級別較高,已經脫離了胥吏的範疇,然而如果用科考而來的人,則有專業能力不夠之嫌,那麼科舉時代技術官僚是如何培養的,是科考後長期在職培養還是機構內部小吏升職?


簡單說說明代的情況吧。

先說欽天監:世襲為主、考取為輔。

欽天監的功能主要是觀測天文氣象和制定曆法,早在周代已有相關官職名為「太史」,歷代皆有類似職位,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官僚機構,或可稱之為科研機構。明初即設太史,首任太史令為劉基。建立明朝後在洪武元年改太史院為司天監和回回司天監。洪武三年改司天監為欽天監,洪武三十一年罷回回司天監,一併歸入欽天監。

欽天監設有如下職位:

監正,正五品;
監副,正六品;
主簿,正八品;
官正,正六品,春、夏、中、秋、冬各一人;
五官靈台郎,正八品;
五官保章正,正八品;
五官挈壺正,從八品;
五官監侯,正九品;
五官司歷,正九品;
五官司晨,從九品;
漏刻博士,從九品。

欽天監的工作和古代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及農業生產息息相關。欽天監不僅掌管天文觀測和曆法修訂,除此之外還掌管占卜、推步、司晨昏等事。日月星辰、風雲氣色,凡是異象均要報之以聞。上到皇家,下到黔首,每日該做什麼,何日才是吉凶,都要聽欽天監的推算。

欽天監凡四業:天文、漏刻、回回、歷,均是專業度很高的工作,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十分之高。因此,欽天監的公務員,以世襲居多。按照洪武六年頒定的祖制,凡是欽天監工作人員,子孫只能學習天文和算術,不得從事其他行業,如有不學者發海南充軍。對於欽天監子弟,特設專門的教師講授知識,學有所成者則可以遇缺進補;如資質較平,則可等父輩去世或滿六十後遞補進來。但是並不是說生在天文世家就有鐵飯碗了,每一年末會對天文生子弟進行考試,考好者有賞,考不好者除了責罰以外,其授課教師也會受到懲罰。

除了世襲以外,欽天監也會接納非世家出身的官員;當然,對這些官員的入官要求非常高,並不是通過科舉進入這個機構的。元代起,地方設置了官方的教育機構教授天文及數學知識,被稱為「陰陽學」,在縣、州、府分別設陰陽學訓術、陰陽學典術、陰陽學正術,教授天文及數學知識,其畢業生稱「陰陽人」。陰陽人可由地方州縣保舉至中央,由吏部交禮部進行專門的考試選拔。考中者則可進欽天監工作,考不中者則發回原籍為民,保舉官員也一併處罰。而一旦進入欽天監,也就意味著後人也只能在欽天監工作了。

除了欽天監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機構以外,題主提到的河道、漕運、糧倉,在明代分屬工部和戶部管轄,而工部和戶部均屬於普通的官僚機構,主要從行政層面進行管理,管理人員並不需要很高的專業技能。

漕運,屬戶部管轄,由侍郎總督糧儲。自永樂定都北京,國需軍需皆仰賴東南,故有漕運一事,也是帝國命脈。地方漕運撥糧及運送屬各省布政司、按察司之事,運糧多由軍運。糧倉和漕運相關,也屬戶部總管,地方由布政司管理,京糧由內府光祿寺管轄。糧食的事在古代大部分就是記賬算數,收多少、支多少,層層上(tan)報(wu),戶部核定數之後再下發漕運數額。

河道,屬工部總管撥款,由地方自行整理修繕。一般來講,是地方行政官員想到我要修河道或橋樑,有錢就修,沒錢問中央要,中央給了錢以後,先自己貪污一部分(劃掉)然後交給專門干工程的施工隊去做。

戶部和工部,包括地方行政均是科舉生員,沒有經過特定知識的培訓,有關經濟、工程的知識,應該是在學中做、做中學的吧。另外,至明代為止,已有大量科學、工程類書籍可供參考,也有大量前人文集可供學習,一個科舉生員在考試之前已經有了相當量級的知識儲備,到了特定的崗位上,也自然會有典籍可供參考。

古人的博學程度可能遠超我們的想像,因為畢竟當時的科學技術還不發達,學到「全部的」知識所需要的精力和時間也遠比現在要少得多。例如晚明時著名的儒學家、西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學家、農學家、軍事學家,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天主教教友和護教士,曾任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和內閣次輔的徐光啟就是刷成就一把好手,在各個領域均留下了傳世著作,這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是不可想像的。

姑妄一答,拋磚引玉~


我也是只能說清代的情況。這裡有許多內容是前沿研究的範疇,細節、原因等都尚不清楚,我只能就自己所知的情況說個大概。

先說天文類官員。從《清會典》中吏部升班的相關內容來看,清代欽天監官員的升轉途徑十分單一,幾乎都是從下往上升。而欽天監下級官員則主要有兩種入仕情況,一類稱為天文生,由欽天監考取,人員出身包括普通的監生、生員,也有專門的算學生;其他下級官員則由天文生考取。

這裡出現了一個機構:「算學」,隸國子監,其管理大臣為滿缺,由皇帝特簡;佐官稱為助教、教習等,為漢缺。

算學與欽天監的文化史,我尚未讀到系統的研究;如果誰有線索,請告訴我。當然,對其中若干重要人物如湯若望、楊光先的研究已經有一些。附麗於內務府的西洋傳教士有很大影響力,如劉松齡(Augustin Ferdinand von Hallerstein,乾隆前期在華)在清廷便為欽天監監副(後升監正),但制度上的傳承則有待進一步確證。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我要強調的是,18世紀到19世紀前期中國非官方的天文學閱讀是相當廣泛的,這和考據學的逐步興起有著一定的關係。漢文文獻中最重要的當然是阮元的《疇人傳》,後人又有續編、三編、補編等等,考證、輯錄了大量清朝在天文算學方面有突出事迹的人物傳記。這並非官修史書,而是有流通的、供人閱讀的書籍。天算之學進入了漢學的風尚之中,成為18世紀後期一種思潮,甚至曾經影響科舉制度(可參見陳志輝:《乾嘉天算專門之學在科舉考試中的滲透》,《清史研究》2014年第3期)。

此外,西洋傳教士也應該留下了一些文獻。不過我並不清楚這類文獻的情況,特別是它們在滿文史料中的流通狀況——傳教士最常打交道的就是內務府的滿洲官員們呵。

再說河務官員。河務官員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其規模遠大於欽天監和算學相關官員,不僅包括河道衙門屬官,還有大量「河工效力」的官紳——這些人並無河道職銜,但因捐輸、受罰等各種原因被派來參與治河。

這些河道官員中有相當多的人,對治河有著經驗性的認識;一些重要的官員(最著名者為康熙朝治河名臣靳輔及其幕僚陳璜)往往有著相當豐富的知識。在河臣的奏疏中,往往能見到長篇大論的治河方案,這些方案已經相當具體——在某地設閘、挑浚某地到某地的河道、某處挖多少之類。同一時期,地方紳士也有許多人擁有討論河務問題的能力。18世紀這種對治河問題的廣泛討論,可以從《清經世文編》中的記載略知一二。

人們究竟從何處獲悉關於治河的經驗性知識?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我們知道,17-18世紀的士人們並不缺乏治河方面的閱讀資源。一方面,河務官員們會刊刻自己的治河奏議、文稿,甚至還有像靳輔《治河方略》這樣相當有名的書刊。另一方面,各種疏抄、邸抄等等商業化的政治閱讀,也能為人們提供許多知識。此外,地方性閱讀如方誌,同樣是重要的知識來源。但具體的官員如何獲取「最關鍵的那些知識」,特別是河務閱讀和實際工作的聯繫有多大,目前還有待進一步考察。

(橘玄雅大大提到了策論,當然清人策論中經常出現治河相關的內容,不過士子們練習應對策論的方式往往是背誦範文。我曾在國會圖書館見到過這種策論範文書刊,內容實在空泛。這種閱讀經歷之下對治河能產生多少認識,我並不很樂觀。)

最後要說的是,18世紀的中國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這並不僅僅是軍事力量、領土疆域上的強盛,多元文化、知識流通以及政治過程上同樣不輸於歐洲。正如19世紀後期大英帝國有足以支撐科學體系的知識搜集系統一樣,18世紀的中國也有一個知識世界。西洋傳教士也好,刊刻奏疏的河臣也好,他們都是這個世界中的一部分。而且可以看到,這個世界已經具有一定的專業區分,天文、河務都成為了專門。當然有很多士子們眼中只有時文,但也有相當多的人物,無論是旗人官僚還是漢人官紳,樂於廣泛學習、閱讀、分享並將所知內容用於籌劃國計民生、描述和改變我們所存在的世界。我們將這種歷史現象稱為十八世紀經世學派,它的背後一定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乃至政治背景,而這正是——在我看來——清前期政治史最令人著迷之處。


明代不了解,我就說清代好了


說三條結論:1.清代的欽天監監正和河道總督都是直接通過正規渠道任命的,都屬於流官,沒有限定出身和專業,但是前者略微特殊。2.題主對於職官的設置本身有欠了解。3.題主對於科舉的內容也有欠了解。


分幾個話題說:

1.關於欽天監監正的職官的出身。

欽天監的首領是正五品的監正,滿漢各一缺。一般來講,欽天監的監正可以算作流官,滿洲旗人里有某位世管佐領,以世管佐領入仕,兼任欽天監監正的,這證明欽天監監正可以由其他部門人物出任。但是不能忽視的是,更多的監正,特別是漢監正,是從欽天監內部的屬官里升上來的,有的原本是從七品的靈台郎,或者有的是天文科博士等,他們有的是普通文科出身,也有的是欽天監自己的天文生或陰陽生出身。這個比較符合題主所描述的「專業出身」。


2.關於欽天監的職官。

為什麼在結論里提到題主對於職官的設置可能欠缺了解呢,因為他問的是監正,是欽天監的最高職官,而不是「欽天監的職官」。二者是有很大區別的。舉個例子,工部尚書是工部最高的職官,但是他本身是負責行政的,對於水利、工程他可以完全不懂,更不用提錛鑿斧鋸都是啥了,這是他本身職責的不同。同理,欽天監的監正,本身就是欽天監的管理者,一般來講是一個典型的最高行政者,而不是專業技術人員。

順便一提,欽天監在監正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行政領導,叫管理監事王大臣,是個差事,一般讓王公大臣兼任的,甚至有皇子、皇孫出任的,那可徹底是行政職務了。


3.關於河道總督。

河道總督則徹徹底底是流官,一般都是從巡撫什麼的升任上來的。不過正因為都是從巡撫升任或是從總督任上調任的,所以一般都有相當的地方行政能力,對於水患問題也不會太無知,至於一些「治河名臣」,有一些是在知府等任上已經有經驗的,也有是到了河道總督任上再進一步實踐的。我的內親里有一位大長輩,是清中後期極其著名的河道總督,其出任河道總督十餘年,留下了兩三部關於治河的書籍。但是這位大長輩也是科舉正途出身的進士,只不過怹在當知府的時候,就被當時的總督誇讚有治河之才,之後被用到河道總督任上,才繼續實踐,所著的著作也是擔任河道總督之後才寫出來的。


4.關於科舉。

寫到這裡,我私下還是覺得題主對於科舉出身的定位不是很對,認為科舉出身除了八股文之外什麼都不懂似的。以清代而言,文科舉不光有詩詞和八股,還要有「策問」這個環節,而且隨著科舉的等級越來越高,策問的內容是愈發重要的。清代中後期的策問,一般固定為五道,第一道為經學,第二道為史學,第三道為水利,第四道為軍事,第五道為農事。我隨便引某一屆科舉的水利策問吧。

問:神禹濬澮距川,肇開水利,禹貢諸水在今畿輔者,可悉數歟?畿內巨川,如滏陽滹沱清河白溝桑乾潞河灤河,支流如滱洺徐白,加之以淀泊,千流萬脈,皆有水利可興,唐代於河間開長豐渠,宋引滹沱於霸州,皆能收灌溉之利,能實指其人歟?臨津令黃懋屯田雄莫等州,置斗門引淀水,其法奚若?元立都水監、設河渠司以興舉水利,而武清平灤真定等處無患,其疏導之法能詳言之歟?泰定中,虞集建京東屯田諸議,後人多是其說,厥旨安在?至正間,托克托復建言水利,其說若何?明邱濬大學衍義補其講求水利者何術?徐貞明著潞水客談臚陳十四利,能撮其大旨歟?其後貞明親至永平一帶設法開墾,一歲中已得熟田三萬九千餘畝,而事輒中止何歟?我皇上俯念民依勤求良法多士見聞所及其悉陳勿隱。

所以不要小看以前的進士們啊……


欽天監裡面有世襲的,但是欽天監監正大多是轉任的。而且明末清初的很多都是傳教士。

河道總督都是轉任的,懂不懂技術關係不大,有管理能力就可以。


說說天文的吧
首先在古代從西晉開始,私學天文是犯法的。「禁星氣,讖緯之學。」唐宋對其控制最為嚴厲,基本都寫進當時的法律裡面。
接著學習了這個天文能當什麼官呢?不同朝代都有不同的官職和機構,像太史令,渾天監,渾儀監,司天台,太史監,司天台監,監正等等
至於這些人的來源,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考試選拔,擇優錄取,然後系統學習。
第二種,世代學習天文的家族,家族人員必須干這個,不幹或者不學驅逐出門,發配從軍。並且家族永世不準遷移
第三種,民間私學的人,被抓了,如果認錯態度好,功力紮實,強迫其賣於帝王家。否則殺之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在古人看來天文是跟玄學是在一起的,什麼命理,龍脈,國家氣運都是可以通過天文玄學展現的,大能是能通過這些改天換命,改朝換代的。所以統治者將天文一直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手機碼字不便,有時間可以細說


答讀者問(決與策)

易行道:進入一個部門,不要動領(bie)導(ren)的三(既得利益)。


酷斃老怪:調戲領導的小三不算什麼, 睡領導的老婆也大有人在。


易行道:@酷斃老怪 我的意思是你觸動了別人的利益,然後就會變成曾國藩(年輕的)那個樣子。國富論是站在英國的角度展望西班牙(就是西班牙的資本主義在英國的自適應狀態。),資本論是站在私有制基礎上展望共產主義。他們都是跑偏,都是扯淡,但都很具有啟示意義,那就是知識的局限性和宏觀性。


酷斃老怪:普通人的決策就是決策,選擇就是選擇。只有這些富二代或這些精英,才有機會學習決策,學習選擇,這個是你不是富二代,或者上面沒有一個傘的話,你是沒有機會學習。


易行道:講那個決策的問題。決策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反覆浸潤的藝術。不是富二代、官二代、精英才有機會去參與決策。我在基因一篇寫過官二代和富二代不舉的問題。蘇聯提倡又紅又專,但實際上蘇聯是既不紅,也不專。你看蘇聯黨校還掛一塊國家行政學院的牌子,國家行政學院基本就是空轉。而幹部進入政府的渠道,無非就是轉業和蘿蔔就坑。蘇聯當年最大的問題是政府不懂管理國家。肉食者鄙,他們沒有機會學習?他們不想去學習。這就是現實與理想的反差。


你開啟了全員禁言。管理員開啟了全員禁言,只有群主和管理員才能發言。


自從斯大林團結蘇聯的民族主義上台以後,其實蘇聯就已經拋棄了社會主義,歷次政治運動的目的還是本土派鞏固既得利益團體。說句真話本土派懂啥?就知道洋芋烤熟了好吃,所以蘇聯就自掛東南枝了。不用社會主義的知識分子,那用保守自由主義或新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怎麼樣呢?那就更不行了,所以他們的決策本身就比較扯淡。


我們以知識四年為一周期進行更新,你會發現行政官員行政管理的知識是三四十年前的。經常出現體育老師教高數這種尷尬的事情。蘇聯也有一些領導喜歡出風頭,搞點政績,於是找體制內的知識分子給寫一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報告。那區域經濟學家肥頭大耳,感知退化嚴重,說話前言不搭後語,理論狗屁不通,但只要能對付領導這就夠了。於是一大堆高大上的理論,就堆砌成一個個省、市的區域經濟發展報告。


至於官二代,他們是不決策的,他是都是熬時間,時間一到按時往上升。至於富二代,他們也不參與決策,更沒有機會參與決策。決策有兩種,一種是書本中的決策,另外一種是實踐中的決策。我們的知識是不設籬笆的,所以村長提倡兩種都要認知,這樣才能感知存在。對於統治者階級,他們還有一個服務的階級,臟活、苦活、累活都是這個階級的人去干。你們看政府、市(省)委的秘書長、政府、市(省)委的政研室主任,清一色的文學專業。因為要熬資歷,而且都是中專那個層面的漢語言文學。這就涉及到一個管理學常識,這種人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聽話。他們自己也清楚,就自己的水平是個什麼貨色,所以比較馴服。至於岳陽不是省會,長沙是省會,你知道就好,這不是決策,這是扯淡,這就是國情。西方的那兩套,我們是不能用的。

關於決策的有效性。關於決策的有效性,不是有個段子講的是市(省)委的辦公大樓,經常通宵達旦的決策。


書本中的決策,有兩種人,一個是韓信,另外一個是趙括。當然我還是希望你們都成為韓信,不過成為趙括也好,總比什麼都不知道的要強,總比那些曬臉寫地緣政治,以文言文手法寫地緣政治,以地緣政治反地理學的好很多。


言總之,知識是開源的,知識並不對誰封閉。我就愛吃著地溝油,操國務院的心,不行么?關於決策,他對既得利益者有絕對的信息不對稱優勢,但你要懂時間對誰都是平等的,你的優勢就是不斷努力的執念。古人不是說過嗎,官富二代,寧有種乎?更何況這個時代,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的成本是那麼的低,這就像一個拐杖幫你走的更遠,幫你弭平了利益固化的鴻溝,最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顆不可被征服的心。


今天就說到此處,重要的是你們有所啟發。


管理員關閉了全員禁言。


註: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wwlxl613。根據Q群(245300967)聊天記錄整理,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


明清不是太感興趣,說說唐朝好了
唐朝前期沒有叫欽天監的機構,類似的叫太史局,安史之亂後改名司天台
唐朝的國家最高官辦學府——國子監里有專門的「算學」,算學學了不是去當數學家經濟學家,而是用來為太史局提供候補官吏的。唐高宗龍朔二年(662)下令,以「算學隸秘閣」。秘閣就是原來的太史局。說明國子監出來的算學生基本是去太史局幹活的。

當然唐代的太史局每個部門也都有專門的培訓機構。比如靈台郎專門教授天文生學習天文觀測,漏刻博士教授漏刻生學習使用漏刻計時,保章正教授歷生學習曆法相關知識

至於太史局的最高長官——太史令及其副手——太史丞。一般來講,太史令是從其下轄的各個部門長官逐步升遷而就的。唐朝我沒有找到資料,倒是有宋朝的太史局(司天監)官員升遷流程。
南宋人王栐說:「司天監官自挈壺正轉保章正、靈台郎、直長、局丞至冬官正,僅五遷爾。」(見《燕翼詒謀錄·卷五》。此處王栐說的「司天監」是宋神宗改革官制前的稱呼。改制後名為太史局)
洪适也說:「太史局遷轉資格,自局令至直長共九階,並系十年無過犯,方許下磨勘。」(見《盤洲文集·卷第四十七·章奏七·繳進太史局轉官札子》)

但是太史局也貫徹「人才引進」政策,當然這項政策大部分是由皇帝實行的。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幾位太史令,如庾儉、傅奕、李淳風等人並不是從國子監算學生或者本局部門學生選拔的,而屬於「人才引進」人員。庾儉祖上就是太史令,傅奕和李淳風都精通天文歷算。庾儉是直接被李淵任為太史令,傅奕和李淳風則是先任太史丞再升太史令


1、實際業務有師爺和胥吏,都是祖傳的手藝。
2、朝代更替時,官員體系變化不大,部門內部仍有傳承。
3、可以參見英劇&


欽天監的事兒不是很了解,不過明清之際河道總督這個職務主要是管運河疏浚的,和漕運總督是兩個職務,河督沒有漕督的油水大。
就說疏浚運河這事兒,用得著多專業的技術嗎?不就是個堆人力的活兒?中國古代,或者說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古代水利工程也不過都是這種簡單低端技術,靠人力堆疊去乾的,治理的效果也不會太好,如果管理負責的官員能心不黑,認真幹事,不過分偷工減料得話,一般的水災也差不多可以湊合著對付過去。


科舉取士貌似除了一甲前三狀元榜眼探花有授予官職外,其餘都是實習生,要在機構內鍛煉一段時間,我猜是後期培養的


推薦閱讀:

崇禎為什麼寧可哀求大臣和親戚、最後自盡了也沒有抄他們的家?
明朝末年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嗎?那為什麼明朝還是亡國了?
大清如果不入關,今天的大清國會成為亞洲五小龍之一嗎?
明朝皇帝為什麼要殺袁崇煥?
假設沒有元和清兩朝,中華是否能改變國運衰敗或者在19世紀擠入列強之流?

TAG:明朝 | 清朝 | 中國古代歷史 | 官僚 | 科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