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簡單,你同意嗎?
中國歷史五千年,基本都濃縮在這二十四史裡面了。而且我認為中國的歷史基本上都是君臣、臣臣等人際關係的歷史。那麼熟讀二十四史的人應該都是深諳其道的人,這些人都不簡單吧。例如,毛澤東就是熟讀二十四史的人。
同意,誰要說不是難事那絕對是吹牛皮,我們來分析一下看:
二十四史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
四千萬字什麼概念?假定一個人每天讀一萬字,一年讀三百六十五萬字,他需要讀將近十一年才能讀完一遍。
有人說了,每天一萬字太少了吧,我追小說一天十萬字也不是問題。這位仁兄,二十四史不僅用古漢語寫成,而且很多是不認識的字,人所不知的人名、地名、物品名等等,別說您了,古人也一下子讀不懂,年代這麼久遠的書籍您要是一下子都明白什麼意思,您就已經是古文專家了。咱假設您就是個一般人,古文功底稍好,那麼您需要看註疏,註疏的數量是原文的十倍以上,於是您今天要看十萬了,而且這十萬字中肯定很多您還是不懂——因為註疏也是古文寫的,您可能還需要翻古文字典、說文解字、爾雅之類的工具書,如果您能一天一萬字,就已經很厲害了。如果不信的人,可以抽一天時間試試《史記·五帝本紀》不到五千字(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史記?卷一),您可以看看您能否一天時間看完看懂。
假設您的古文底子還是蠻厚實的,一天一萬字帶註疏不成問題,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您休息嗎?上面的計算是每天都算在內的,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意味著您每天早上吃了早飯就得坐到桌前讀書,一直到讀完為之(讀完了估計一天也就過去了,您再逛逛知乎,就得洗洗睡了。)人家周六周日休息了,您繼續讀,人家十一出去玩了,您還得照讀,人家過年了,您還得繼續。這事情您干過嗎?哪怕是每天早上早鍛煉或是晚上小看會兒閑書,請問您能連續十年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間斷嗎?恐怕還沒有什麼事情能做到吧?
再假設您不但古文底子厚,而且毅力超人,連續十一年,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間斷,每天讀史,十一年之後,恭喜!您讀完了一遍二十四史。不過別高興得太早哦,我們說的是「熟讀」,請問您現在能不能說出隋朝都有哪幾個皇帝?每個皇帝主要都幹了哪些事情?什麼?那是你四年前的讀的,早就忘了?哦,那對不起,您不算熟讀,回頭再返工吧,當然這次讀得就快一些,應該三四年可以完成。
又繼續假設您不但古文底子不錯,毅力超人,而且記憶力也很好,這次能記住其中的「主要情節」了,不錯,您已經不是一般人了,按目前的標準可以上《百家講壇》了,可能也算個學者,不過咱們說過了,得「熟讀」,記住主要情節絕對不算熟讀,您還得知道細節——這下玩了,細節可比主要情節多好幾倍,您也得再回頭用功。
還繼續假設您不但古文底子厚、毅力超人、記憶力好,而且總不厭倦,連續讀了五遍二十四史,終於記住了其中大部分情節,這時候,就最少需要二十年,而且這還是在您每天光讀史不幹別的的前提條件下的——不過這條件不現實,您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官二代跑來讀幾十年歷史,腦子被門擠了?),您總要找個營生吃飯啊,每天上班下班,裝樣子也總要裝一下,另外您還得有生活,總得花點時間陪老婆回娘家,給孩子買玩具,上父母那裡盡孝心吧,這樣您一年可以用來讀史的時間最多只剩下全職的一半了,也就是您需要四十多年。假設您跟周瑜一樣早慧,七歲習文,那麼等您熟讀二十四史,您也已經五十了。這可能嗎?幾乎不可能,如果沒有對歷史非凡的熱愛,誰可能把四十年業餘時間全花在讀史上?想想就頭疼是不是?歷史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就算您想這麼干,恐怕你父母愛人也要聒噪死你了。
所以,能把二十四史好好讀過一遍的人,便絕非尋常人,應該尊敬,真正熟讀二十四史的,應該已經可以歸入准大師級別了。
==================補充分割線=====================
昨天看到黎澍先生曾批評何新說:「你有什麼資格狂?你通讀過二十四史嗎?你通讀過十三經嗎?」
說明黎先生認為通讀過二十四史和十三經就有一定「狂」的資格了,足見其難。
==================補充分割線=====================
覺得時間計算的不對的朋友們,熟讀這個過程的長短當然是因人而異,但是差距一般不會大於一個數量級(比如我需要四十年,你只要四年就行這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想證實一下的話,不妨自己去試一試,讀史總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有句笑話這麼說的:閱盡天下毛片 心中自然無碼 其實讀史書也差不多,都是一種境界
當然,誠如各位所說,書本身是工具,讀書的人才是最主要的,這一點不可否認,古往今來有太多的「知道分子」,讀書甚廣,所知甚多,唯獨不能學以致用,最後成了我們常說的「書獃子」
而且通讀歷史也不是萬能的,你要說讀完了二十四史就世事洞明了,顯然是做不到的
但是我還是覺得熟讀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簡單,這跟LZ所說的「不簡單」不是一個意思。如果有哪位同學覺得「讀二十四史」不過是讀書,只要有時間有耐心就能看完,可以自己試一下。拿我自己來說,高中的時候開始喜歡讀歷史,家裡也有全套的二十四史,無數次想要靜下心來一本一本通讀一遍,卻總是半途而廢,且不說繁複的引經據典,且不說雜亂的朝代年號,且不說大段的文言古語,單是每頁紙上除了時間就是名字就讓人無比崩潰。讀史不像讀歷史小說,歷史小說有豐滿的人物,豐富的情節,整齊的敘事,而且不需要多少想像力,跟著作者的思路走就行。正因為如此,LZ所說「熟讀二十四史」,看到這個詞,瞬間頭皮一緊,即使是在科舉時代,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也真的不多。熟讀二十四史所要的已經不是耐心了,而是毅力。從這個方面上來說,熟讀二十四史真的很不簡單,必然有過人的毅力和對歷史濃烈的興趣,很讓人佩服。
另外,李世民所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話不是沒有道理。有一句話這麼說,歷史就像一個車輪,滾滾向前,碾碎一切,不可阻擋。但是換個角度來看,歷史車輪除了向前,它還是圓的,如果碾過一個石頭,就會在輪子上留下痕迹,再次轉到這裡,碾過的路上也會留下痕迹。常讀歷史,就會發現,有太多的相似,太多的重複,會讓人有很多思考,所謂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謂是非,所謂對錯,所謂氣數已盡...說到這裡,扯一句偏的:史書離現在越近可信度越低,如果常讀歷史,再看看「中國近現代史」,有時候真的忍不住想笑(不能再說了,你懂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讀史書真的很好玩(不過好像跑偏了)
~~~~~~~~~~~~~~~~~~~~~~~~~~~~以上是扯淡
熟讀二十四史確實會有很多幫助,能讓人眼睛更亮,不容易被忽悠,但是如果說洞察世事,就有點難了,如果要求像毛主席那樣不簡單,就更難了,如果熟讀的話,怎麼有時間領導我們得解放讀史要有方法:一是政,該時期的典章制度;二是事,治亂興亡的原因;三是人,為賢為惡可法可戒;四是文,有文採的可以背誦;五是經義,該時期的學術觀點;六是體裁,每本史書的著重點和作者的觀點。這是康有為的方法。蘇東坡的方法是八面受敵,拿來主義;個人認為讀完24史的都很牛,靜心做一件事,真的很不容易,大學讀過前四史還有資治通鑒,畢業以後就靜不下心來了,佩服牛人。
有些人的二十四史,是這樣
有些人的二十四史,是這樣
題主你指的是哪種?
不要說熟讀,看一遍二十四史都相當考驗人。覺得這事兒簡單的,八成都沒有看過這些書。其中號稱最好讀的《史記》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其中《秦始皇本紀》收到很多人追捧,讀一遍再大致搞懂其中的內容,都需要相當大的毅力。
首先要知道讀完一遍二十四史有多難。有些人可能覺得「不就是書嗎?只要有時間有意願誰都可以做到」,挺好笑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會有類似的感覺,不就是如何如何嘛,只要有時間金錢腦袋爸爸什麼的誰都可以做到。我覺得這麼說的人往往一輩子都只會說,而不會去做。否則他們不會這樣簡單地說出如此不負責的話,還為此而沾沾自喜。
即使是熟讀古文的人,讀史書也是很有難度的。因為史書不是小說,本身是比較晦澀而又無趣的,史書中往往一段就記述了一個人甚至好幾個人的一生。有人可能看過點白話翻譯的史書,覺得史書就是那麼有趣,殊不知那都是經過潤色的版本,史書本身完全沒那麼有趣,能從史書中讀出趣味,這本身就已經是種能耐。
而且讀史書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量,否則很多用詞和寫法你都不可能看懂。迫於政治壓力,很多史官不會把事情直接記錄下來,因為掌權者不允許,但有些人會以其他方法在細節里記錄事情的側面,或者把整個事情拆分成多個小塊放在不同方面的記錄里,能讀懂史書背後的東西,也是種本事。還有很多時候,需要看多個版本的史料,甚至野史軼聞互相印證才能一窺歷史的本來面目,這種閱讀已經可以算得上是種折磨了。
研究史書更需要時間,是的,只要有時間只要不是弱智誰都可以讀懂史書。但關鍵是有多少人有這個時間?面對浩如煙海的正史野史,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閱讀的,更別說絕大多數人根本沒耐心看完。、
所以說這門事情看起來當然容易,「不就是書嗎」,這種話誰都會說,可真的又有幾個人能去做呢?畢竟吹牛誰都會,做事卻不是誰都行。能把中華書局出的二十四史從樓下搬到樓上都不容易了,就更別說讀完它們了
很難 比如「鄭伯克段於鄢」六個字 都有「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的春秋筆法
—————————以上是木有好好讀書的反面教材(汗顏)——————————————
「鄭伯克段於鄢」 出自公羊的《左傳》
以下出自wiki百科
該場事件,是《春秋》一書第一年所記載的唯一一件與魯國無關的事件,原文為「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而《春秋》據儒家所說,為孔子親自筆刪魯國舊史而成,被認為包含了儒家的精神,即所說的微言大義。而作為儒家《春秋》學的三個代表,《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對此有各自的評價。但基本都認為鄭莊公與共叔段都有過錯。
《左傳》認為,「鄭伯克段於鄢」中,共叔段超越了一個做弟弟的本分,所以稱段而不是弟。而鄭莊公則沒有完成教導弟弟應盡的責任,並故意放任共叔段,以期其走上造反的道路,所以稱之為鄭伯而不是兄。而共叔段後來的行為如同另一個國君,所以鄭莊公平定共叔段,要用打贏敵國採用的「克」字。而最後,共叔段出逃卻不說,則是史官也不好下筆來寫這件事。
《公羊傳》則認為,之所以說「克」,那完全是為了強調鄭莊公的惡。而鄭莊公的惡就在於,明知道母親喜歡段,而自己卻要殺掉段。而自己明明要殺掉段,那當初還不如不給他封地。而作為莊公的弟弟,共叔段不稱職為弟,那是因為他能匹敵一國之君。此外,為什麼寫清楚地點的原因也是為了強調共叔段這一點。因為按照春秋來說,如果這種討伐的事情發生在都城以外,而且被討伐一方能匹敵一國之君的,那麼就要寫明地點。以此來體現孔子的微言大義。
《穀梁傳》則從另外的一個方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之所不說殺,而說克,那是為了表示,共叔段當時不是一個人,而是有很多人追隨他。而之所以稱莊公為鄭伯,那是因為國君如果殺了自己的嫡長子或者同母弟,那麼就稱呼其爵位。所以從這裡也就能看出,共叔段是鄭莊公的弟弟了。而共叔段被稱之為段,而不是公子段或者弟,那是因為他所作的不符合一個公子和弟弟所應有的行為。所以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孔子對於共叔段的批評程度要超過鄭莊公。而記載地點,是因為表明共叔段已經逃離到遠離國都的地方,這就說明鄭莊公做的過分的地方。而鄭莊公這時不應當繼續追殺,而是應當採取兄弟間相親相敬的道德方法來處置共叔段。
我拿親身經歷說下吧。或許有點歪樓,但旨意最後應該能表達出來。
同一類文體,讀久了會熟悉,也會倦怠的。
我讀《史記》時,三家注版的,拋開一小部分的「表」和「書」,每日十多小時,當時我花了一周讀完。有筆記與心得,算精讀。
到後來的《後漢書》,時代與人物陌生,效率大大降低,花了幾個月吧。
這且與史官的文筆有關,文辭上,《後漢》就比《漢書》無趣幾個檔次。
讀《晉書》時,手中的版本有三冊,上冊我半月讀完,中卻讀了兩月,下讀著停下來了,不能繼續。
因為心亂了。
除開《史記》,我都是數本書摻著讀的,西哲、小說之類,讀的時候會有相互比較,思想上、應用上的,容易產生懷疑。
並且隨著越讀越多,趣味性會大大減少,收穫也是,逐漸變成枯燥乏味的自我強迫。
世事大抵相似,這三百年和上三百年,其實沒多少新意。
讀史么,能讀完太難了。
在我看,具體原因是,時間成本和收穫愈發不成正比,到了後來,不願意再讀了。
記得剛開始讀時,我有壯志,寫「史傳日詳八百字,不出三歲可如神」。
後來回頭看,自己的收穫,如果真有的話,大概是「沉澱」而已,也不知道在哪兒,整個人「渾厚」了一些。
至於旁人說的,「讀史明智」、「讀史知人」,在我看,有些附會的。
「通過一段故事,教一個道理、數種方法」,這成功學也能,雞湯也能,街面上的碎嘴傳聞也能,何必非得二十四史。
因我喜歡古文,我是把讀史當作讀詩文。
如昨日又重讀《成都王穎傳》,將死時他道:「我死之後,天下安乎?不安乎?」,這種浩大的情緒,史書之外,很難找到吧。
讀史的現實作用,不外乎獲取知識,不用把它神話了。
毛非因為讀完二十四史而得天下,古來熟讀史書的儒生多了,幾個成就?
但讀完二十四史的人絕不簡單,特別是如今。一方面,讀書變得快餐;另一方面,好書太多,時間分配有矛盾,人心也不安穩。太容易潰於半途,我就是。
能熟讀的人,專業知識之外,必有不為外物所移的心志。
魏徵嘗諫文皇,曰:「長存兢兢業業的心,日慎一日,到久後時,亦如今日。這等才好,毋使倦心一萌,漸不克終,以負今日之言也。」
每看到這段話,我都心生愧疚。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幾個能庶幾無愧呢。
熟讀不等同於活學活用,
厲害的人在於這麼厚一摞書居然看完了 要多少時間和精力呀
同意。
不過我更看重的是二十四史中留存下來關於典章制度、社會生活的表志,只讀過本紀列傳的人是剛入門。
時間人人都有,可意願就不一定啦。就現在說,小青年們也就看看郭敬明之流,能有個喜歡看韓寒的就少見了已經,何況古史呢。這個意願包含了毅力,長時間思考,日復一日的自我錘鍊和堅持不懈。過程必然是很枯燥的。不是常人能忍。而且真能做到熟讀的話,內心世界一些想法,思考方式也肯定發生變化,有句話不是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嘛,就是這意思。這時候人看問題的角度,對事物的判別能力就完全在普通人之上了。
對於治史者,完全沒有必要通讀二十四史;對於普遍人,更沒有必要了。
二十四史不是中國歷史的全部,甚至只是二十四世之家譜,尤其是宋史以後,史料價值下降。
至今凡通讀過者,大約只以個數計吧。傳說毛主席通讀過,不可信;讀了很多篇章還是有可能的;他有時間諸章通讀?而且有些志、表完全是沒有必要讀的。
另外,讀史籍,還要看如何讀了?是翻書?是瀏覽?是跳著讀?還是詳讀作摘要?治史者非得採取最後一種吧?改革開放以後,這種讀法完全不可能完成了,除非你家有萬貫,不用工作而且屬於「史痴」一類。
治史,講究「窮盡一切史料」,但這只是理想。治中國史者,一般到了宋代,存世的書就難以讀完了。據說中國社科院一位治宋史者通讀了宋代所有史料,然後讀完也退休了。。。。
而且治史,不僅是史料的問題,同行的研究不行么?前人的成果不看么?
所以,通讀二十四史,不過是一個學界噱頭罷了。
怎麼算熟讀?背下來么?我覺得精讀比較靠譜,除非刻意賣弄,否則無益。舉個例子:我今年開始重讀「通鑒」,配合「史記」、「戰國策」等資料稍稍重溫了智襄子等故事,就得出了與少年時初讀完全不同的觀感,從盡信之到己剖之是一段漫長的路。回到這個問題的本質,熟讀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簡單么?當然簡單咯。於此欲壑之世,即能粗讀典籍者非純然童稚輩邪?
除非是專攻史學史的朋友,否則我不理解熟讀二十四史有何必要?
以一般的歷史愛好者而言,看完前四史的文白對照版已經足夠;而專業的史學研究者都有其主攻方向,二十四史擇其重要篇目通觀一遍,細細把與專業相關的幾本看過也就很好了。二十四史不是六法全書,毫無必要篇篇研讀,段段瞭然於胸——這是書痴,不是一般人適合的讀書法。
然後,二十四史中有價值的可能不到三分之二。
假如你想研究元朝歷史,那麼僅看元史是完全不夠的(事實上,元史價值很低),至少還需要《黃金草原》、《蒙古秘史》、《新元史》等一大堆書籍——然後你會發現,假使你從元史看起,熟讀、細讀,那麼你一年之內也繞不出那一大堆譯得亂七八糟的人名、地名,你所得的只是支離破碎的片段,不是整個歷史的把握——倒還不如先來一本《草原帝國》,然後看論文,邊看邊對看各種古史。
古史(包括二十四史的大部分)在現代已經淪為資料,而不是教科書,從古史讀起的方法不說全錯,至少是不得其門的。
既然吐槽了,就不妨多吐一點:
很多人以為讀熟了、背熟了二十四史就是了不起的史學家——不,讀了二十四史只表示你有讀書的毅力,不代表你必然有史學的本事!
比如我主攻先秦史,我要看的可不是只有一本史記,還需要詩經、左傳、尚書、戰國策、國語、楚辭乃至於諸子百家、甲骨文彙編。試問,我有時間糾結於你一本史記的注釋嗎?對不起,歷史學家不在意你用『於』還是『於』的微言大義,除非這個詞牽扯到史料的可靠性,否則我沒工夫來一本本逐字逐句地批註一番。套莊子的一句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說得偏了,現在繞回來到答主的問題上來:
熟讀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簡單,你同意嗎?
是的,我同意。正如我有一個朋友自豪於他整個大學裡收集了1.2G的情色小說,(請算一下,1.2G=1228M=120萬K=6億字)他全部看完了,他也很不簡單,不是嗎?
基本同意,如果熟讀二十四史(原著)最起碼:
1、古文好:
能熟讀二十四史的人在古文字、古代官制、古文學甚至地理學、民族學上肯定都非常有造詣,如果單挑一方面比,功底應該能超過非常非常出色的古代文學碩士。也基本可以參加編製古代百科全書。舊式文人這些是基本功,但是放在現在也非常少見了,如果能通讀,個人再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最起碼在中國古代史上有所貢獻。
2、能沉下心:
真的很難得
以上是我作為一個中文系學生的感覺,個人認為以上兩點就非常「不簡單」
光看完那些表啊志啊都已經很厲害了。
書這種東西,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書里,看到的是不同的內容。
二十四史確實不簡單。但熟讀二十四史的人可能簡單也可能不簡單。
不知道樓主的問題是否緣起方舟子韓寒的論戰?
讀書的目的在於使用。熟讀卻不能用,讀了也只是個書獃子而已。
2012.1.24補充--------------
要說讀完24史,卻是不簡單,至少說明「讀史」「讀書」很厲害。
至於其他,不是讀書就夠了的,那麼多讀書厲害的人,也不見的在世上混得如何。甚至可能因為讀書太多,把這個世界想像得太複雜或者太簡單了。知行合一才是王道啊。推薦閱讀:
※作家是怎樣煉成的?
※有哪些書的名字就很棒,讓人有閱讀的衝動?
※讀哪本書會讓你心生暖意?為什麼?
※有哪些令你讀過就不會忘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