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大才子徐渭在科舉考試中失意?
徐渭生平:
童年時期求學,「六歲受《大學》,日誦千餘言」「書一授數百字,不再目,立誦師聽。」大家不要覺得無所謂,那是古代文言文。普通一人一天學7,8個字就很了不起了,而且徐渭還是過目不忘那種,我覺得是天才。
「十歲仿楊雄《解嘲》作了一篇《釋毀》,性格豪放,「指掌之間,萬言可就。」
據說有次宴會,有人為了戲弄他,」一日,飲其鄉大夫家。鄉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賦,陰令童僕續紙丈余進,欲以苦之。文長援筆立成,竟滿其紙,氣韻遒逸,物無遁情,一座大驚。「
入胡忠憲幕僚後:徐渭撰《進白鹿表》、《再進白鹿表》、《再進白鹿賜一品俸謝表》等並獻於朝中,視為祥物,「上又留心文字,凡儷語奇麗處,皆以御筆點出,別令小臣錄為一冊」,學士姚汾等對徐渭文章大為賞識。又代作《賀嚴公生日啟》,吹捧奸相嚴嵩。
皇帝看到他寫的文章都大為讚賞,把裡面覺得好的句子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冊,當時受皇帝賞識可是一份殊榮。為什麼如此有才華的人在考中秀才後,再沒能考上舉人?
樓上的回答貌似沒有歷史系的哎,個別幾個略靠譜的也是《明朝那些事兒》上扒下來的......太沒知乎范兒了。
首先,題主哪兒看到徐渭連秀才也考不上的啊?徐渭是考上秀才了的,而不是題主所說,秀才頭銜是「可憐送給他」的。
其次,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明代科舉制度有一定了解。由於準備睡覺,我簡單寫幾點:
首先,八股文是哪八股,八股在結構上分別起什麼作用,這個自己一查就知道。說點一般人不知道的:八股文裡面不能有自己的看法,聖人怎麼說,朱熹怎麼解,你怎麼闡發。
其次:明代即使到了末期,科舉制度還是很嚴格的。好的八股文,形式上約定俗成應當是:駢體(乾隆時一度明文禁用駢體,但實際上禁的只是駢四儷六的形式,對偶、聲律一律照用。最後寫來寫去,其實還是駢體。詳見下文舉例)。韻文的話再加分。
第三:內中不得有出離聖教語,不許有四書外的觀點,如個別觀點暗合諸子書,馬上不及格。
第四:好的八股文,文章意思必須在題目框架之內,模擬聖人語氣寫。闡述內容時要如同對策,即針對題目把道理、方法說得頭頭是道;而說道理時又要像寫議論文,溥征博引。引證資料要像寫賦那樣掌握淵博的典故;對仗平仄,又要像寫律詩那樣嚴格。即所謂「文意根於題,措事類策,談理似論,取材如賦博、持律如詩嚴」。
第五:字數有嚴格限制。多嚴格?明代一般以八百字為限,多一個字不及格。清代更規定固定字數,要求不多不少......
要瘋了吧?但是,能在這種填字一樣的考試範圍里寫出好文章的,絕對是人才。大家別忘了,從三楊到林則徐,都是這麼取中的。明清諸多文學家,多是箇中高手。
解縉自然是高手,楊慎自然也是高手,就是李卓吾、曹雪芹,恐怕也不是低手。喜歡不喜歡,是另一個問題。
好了,知道明清八股的大概要求,我們就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什麼樣的人最可能在明清考不上舉人?
答:有深刻的超越時代的思想,與聖人們多有抵牾,而且寫考試文章時根本無法掩飾的人。他們考試時表現出來的非主流程度有點類似於如今高考零分作文的作者們。
這種人不多,最有代表性的,在明代是徐渭,在清代則是吳敬梓和戴震先生(舉人,不中會試)。
徐渭是啥?是文學家,不錯,但實際上,更準確地說他首先是一個藝術家。
我國古代的文學家許多兼為藝術家,如陸機,如王維,如蘇軾。但是,他們首先是封建士大夫,其次是文學家,藝術則是純粹的副業,是消遣。
徐渭,則首先是藝術家,其次是文學家。他壓根就不是士大夫一流人物。你們能想像貝多芬做個什麼司長廳長的咩?
當然,徐渭對政治軍事是非常內行的。天才嘛。但是,這個也只是他的副業而已。
徐渭這種人,在我國古代稱為「奇人」,就是肯定屬於牛人,但是是一種非主流的牛人。以徐渭的觀念,徐渭的個性,徐渭之所以為徐渭的一切特點,作八股時,從構思到下筆是不可能遵守那些草泥馬的條條框框的。所以,他中不了舉。
歸根結底,能不能中舉,和舉子的天文地理、琴棋書畫、思想深度、雜學異聞水平毫無關係,只與舉子能否具備按照制度要求,在規定的框架內展現自己對四書五經、朱子註解的理解和繼承,並表現自己把形制死板得沒法再死板的八股文寫得花團錦簇之能力有關係。
吳敬梓也一樣。在那個年代寫出《儒林外史》的人物,基本已經和科舉制度格格不入了。
至於戴震先生,中不了舉的原因更簡單。戴震有一本大作,叫《孟子字義疏證》。大家看,這名字沒毛病吧?不就是講《孟子》裡面若干字的意思的嗎?戴震先生如果不是對聖教五體投地,會去寫這麼個東東嗎?
錯了。這本書是徹底批判朱熹學說的,裡面都是戴震自己的思想和考據成果。
估計戴震屢考不中的原因就是卷子里夾帶「私貨」:你非要這麼個人按著朱熹的解釋答,那真難為他。
這等於考馬哲時批鄧論,於是就無解了。
最後補一句:清代除了八股,還要考作詩,即試帖詩,規定用五言八韻的排律寫,還得是仄聲起,還限韻,還絕對不允許拗句,還得對偶,還不能出韻撞聲,末二句不管扣題不扣題都必須頌聖,還得按照八股文的格式寫,即於詩中體現破題、承題、起講、入手、前中後束四股.....
坑爹吧?
結論:從紀昀到林則徐都是非一般的人才。
附上清代八股文範文一篇,大家可以直觀地了解一下:
《逸民伯夷叔齊》
清 周鎬
有逸於商周之際者,民之望也。
(以上破題。)
夫夷齊之遇,不為民不可,同為民而又不忍也。民而稱逸,此其所以為夷齊乎。
(以上承題。)
且自古聖人並起,莫盛於商周易姓之交。生文武以為君也,生三仁又生十亂以為臣也,天生夷齊何為也哉?曰以為民也。夫君臣不易得,民則滔滔皆是,安用聖人?不知有易代無易民,苟任其互興互廢於其間,民彝之性先亡,君臣之統愈亂。聖人適遭其變,不敢自外於民,而又不忍自混於民,於是有逸之一法,所以立民極存民心也。故魯論敘逸民而首舉兩人焉,曰伯夷叔齊。
(以上起講)
首陽之薇蕨誠甘,則北海高棲,奚為引領就岐山之養。知姬宗行善,夷齊非有違心也。載木主而東征,死父難欺;三分服事之孤忠,入地應傷扣馬。
(第一股。說明夷齊並非原來就想隱居,也並不反對文王,只是認為武王伐紂的行為不太合理。)
鎬洛之屏藩可慕,則墨胎華胄,奚不承祧襲孤竹之封。知蓋世功名,夷齊不屑縈懷也。告武成而班爵,桓裳雖貴;八百會盟之侯服。戴天宜愧從龍。
(第二股。說明夷齊原來就沒有做官求榮之心,受武王酬勛封爵的人,比起夷齊,應該有愧。)
(以上二股為起股。是從夷齊正式去做逸民之前說起。)
且夫不得已而逸者,其逸最苦。
(第三股)
不必逸而逸者,其逸最奇。
(第四股)
(以上二股為中股。起著引入正面題旨的作用。)
謂夷齊生不逢時,(而)時則何害於夷齊也。千古非常之舉,數見則安。放桀南巢,來世不聞口實。況軍士倒戈而反斗,筐筐載幣以迎師,天心亦可知矣。夷齊素屬布衣,去就不妨自決。即周旋二姓,豈有隳名失節之嫌。此亦何須於逸者,而夷齊乃不忍不逸也。如獨夫何;周民也歟哉,如舊君何。以暴易暴之言,直欲澹麾旄仗鉞之心,勉嗣王於養晦。故義人扶去,深恐阻撓大計,而又羞蒙殺士止名。斯豈普天率土之恆規所得強而拘也。逸焉已矣。
(第五股)
謂夷齊所事非君,而君則何棄於夷齊也。我周鼎革之初,憐才最篤。商容複位,下車首拔名賢。況朝鮮拜訪范之師,東夏留象賢之客,王度亦恢宏矣。夷齊分異周親,出處無難從便。即黃冠旋里,亦備新朝顧問之資。此又何容於逸者,而夷齊乃不敢不逸也。遺民也歟哉,呼之亦可;遊民也歟哉,應止亦可。我適安歸之嘆,直欲破銜璧負圖之案,警百爾以偷生。故槁餓奇蹤,其文不載尚書,恐彰勝國耆英之丑。此豈崇德報功之盛典所得羅而致也。逸焉已矣。
(第六股)
(以上二股為後股。正面發揮夷齊必逸的理由。)
蓋天下惟民最賤,壺漿簞食,反顏結新主之歡。逸以恥之,而德與怨兩無所任。西山片石,猶恨在寰中也。腥聞易染。紂不能興淵藪之波;大賚那辭,武不敢賜鉅橋之粟。
(第七股)
周室惟民最頑,紀敘圖功,乘釁煽多方之變。逸以謝之,而畔與服兩無所徇。黃農之宇宙,何異在今日也。墓木受封,死不願效比干之烈;寶龜見兆,生不輕為小腆之愚。
(第八股)
(以上二股為束股。從夷齊已逸之後發揮,說明他們逸的偉大。)
嗚呼!自有夷齊而民心可以不朽矣,此其所以為逸民之冠歟!
(以上束股收結)
此問題終結。請點贊。
徐文長的才,不是官方所要求的八股之才(但並不否認能寫好八股的人有才學),他的詩詞文章特別是戲劇《四聲猿》在明朝文學史甚至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有一席之地的。當然還有令板橋願為其走狗的繪畫,至於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他是大才,只是大才也是允許有盲點的。徐渭太自我,並不打算在考試里壓抑自己的才子形象。
在古代,才子是不是夸人的話,很難說。
反正,一般來說,假如所有人都說你是才子,通常干正事的時候就沒人叫你。
如果我們把所有人所有事都視為一種表演,視為主觀能動的印象管理和皮下注射式的接受,那麼不得不承認這樣一點事實,「才子」跟「可靠」構成一組必然矛盾。
想幹事的人對才子這種名頭從來都是避之惟恐不及的。一旦坐實了「才子」的標籤,想洗脫很難。「才子」跟「老實」比起來,根本就是負資產好嗎?
當才子有才子的好處,自然就有不好處。
好處是,大家都說你腦子活泛,都對你還挺客氣,沒人跟你太計較。搞妹子不用追,要啥沒啥都不妨,稍微不要臉一點就好了。
不好處是,領導眼裡的才子一般是這種人:愛抖機靈、亂顯能、光會賣嘴的小聰明。
正所謂,先生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不可以充棟樑。光說不幹,不做事當然不會錯。所以你噴別人當然永遠正確,反過來,永遠不被起用。
哪有人過了30歲還把做「才子」當人生志業似的當個寶守著。私下撩妹油滑當才子可以,上網胡說當才子可以,生活里還是當蠢貨好一點。
才子之所以成為才子,「有才」是充分條件,「愛名」才是必要條件。才子太愛名了,太愛名的人就愛乾淨,就往往就不願意干臟事,可是人治機制總是需要或直接或間接的做一些做得說不得的、不那麼體面的事,所以拿「才子」當標榜的,往往只得到虛名。
才子詩歷來不受推崇,因為主流覺得這都是花架子,沒有學問根砥。
才子詩很大的毛病恰好也與這有關,不可持續。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都能寫出這種東西,你又不是李白。
可一不可二。多了不值錢。
從概率角度說,能寫好八股中進士的,其實對文字的應用能力就是勝過在野才子的。
岑文本年輕時也是大才子,清秀的滴出水。
寇準年輕時也是狂的哭。
但是真正做事的人,往往都自覺放棄了這一面。
官越大越不提筆。人過中年,絕口不提少年時。
再也不寫才子詩賣弄了。
一般段位就叫才子,這勉強算中性詞。升級版本就叫奇人,已經接近罵人了。
徐渭能不能考過科舉,應該是可以的,但他首先得按套路來寫。
很可惜,事實證明,徐渭不樂意如此,他就是堅持要按自己的思路寫。
應聘麥當勞,你說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
科舉不錄取徐渭這樣的人其實也很容易理解。
連按套路寫完一份考卷都不願意。很難相信上級能馴化你的天生反骨。
這就叫,沒法用。
這就叫,玩不到一起。
剛剛去百度的,徐渭在二十歲的時候考上了生員(俗稱秀才)。所以徐渭是考上了秀才的。 ………………………………………………………………………… 另外關於他屢試不第,在看完百度百科的資料以後,發現他身世比較慘,幼而喪父,後被奪母,兄長排擠,再入贅婦家。
「一個機警敏感的人,在如此坎坷的境遇中長成,自然容易養成執拗和偏激的性格。」 最終他八試不第。
不過我發現一點。
徐渭, 生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
二十歲時成為生員,嘉靖二十年(1541年)娶同縣潘克敬女為妻,接下來八次應試不中。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在山陰城東賃房設館授徒,後來為浙閩總督作幕僚,曾入胡宗憲幕府,一切疏計,皆出其手,又出奇計大破徐海等倭寇。《明朝那些事》里,有關於這一段的詳細描寫。
二十歲當上秀才,開始考舉人,但是僅僅六年就去給胡宗憲當參謀,一身才華得已施展 ,可能動力就不是那麼足了。
另外,我們可以想像,26歲就能出奇計大破倭寇,徐渭肯定是多才多藝的,作畫,書法 ,兵法,你看看,哪個和八股文沾邊兒?你會鋼琴,繪畫,通曉軍事知識,但是這些不代表你寫議論文出色。 ………………………………………………………………………… 最後說一點我的發現,《明朝那些事》里,在抬高徐渭的時候,提到鄭板橋曾自稱為「青藤門下走狗」,其實是這樣的。
「徐渭晚年以賣畫為生,但從不為當政官僚作畫,「有書數千卷,後斥賣殆盡。疇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寢」,常「忍飢月下獨徘徊」,杜門謝客,其中只在張元汴去世時,去張家弔唁以外,幾乎閉門不出, 最後在「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的境遇中以73歲高齡結束了一生。死前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凄凄慘慘。」
「我願意陪如此天才而又如此孤苦的您走完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我猜測這才是鄭板橋的想法吧。 ……………………………………………………………………幫助胡宗憲打了倭寇,爾後去遼東教出了未來的抗倭名將李如松,又留下了無數傑出藝術作品。
我覺得這才是才子。
不請自來。
前情提要。
我近乎偏執地喜歡了徐渭這個人兩年多,看過他幾乎所有的字畫,讀過他的平生,了解他的朝代。
如此深愛。我覺得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既然題主問的是為什麼沒考中,我就不從徐渭出生開始說了。
但是呢我覺得他這個人也是簡要分析一下比較好。
徐渭,生於一個將近沒落的大家族。出生環境極其糟糕,童年陰翳(他生母被趕出家門)。所以我覺得他整個人都很偏執。而且敏感,精神分裂(為這個殺過人)。
另外,徐渭他是個雙魚座。(二月初四)
好,那我們來說說他為什麼考不上。
其實他二十歲是考中了秀才的。當時的考官似乎跟他談過話,驚為天人。(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
然後考舉人。為什麼考不上呢?
第一,我個人覺得徐渭他的性格結構根本不適合科舉。八股文如何如何前面已經講過,作為一個很偏執的人,你讓他在條條框框裡面跟著你干?
第二,儘管如此,我認為他完全有考上的能力。
徐渭,替胡宗憲起草《進白鹿表》。皇帝看了這個東西,感動得跑到宗廟去祈福了。據說是書法、文藝俱佳。(對於這個文章的威力,參考百度百科)
而且據說有一回,他初試考了第一,複試名落孫山。我一直很納悶這件事。
然後前面有提到胡宗憲的。
相信我,這不關胡宗憲什麼事。胡宗憲對徐渭霸道總裁極了,我羅列出來可以寫成一部腐女小說。胡宗憲如果硬要扯進去,也不是他的阻力。
有一次胡宗憲把那群看卷子的召集起來要給他家文長開開後門。結果這個弟兄沒點名,有個人沒來,這一次徐渭的卷子正好落在了沒來的那個人的手裡。(袁宏道-徐文長傳記載)
另外,徐渭不是考了六次舉人一次也沒中?
他投奔胡宗憲在嘉靖三十九年。
搞錯了。
前面的兄弟不要糾結這個了。
我最後闡述我的觀點。
命里不該。
徐渭沒有考上,是他最大的幸,也是東南人民最大的幸,也是李如松最大的幸。
我知道你看到這個地方,然後我這麼回答你可能會覺得我很敷衍。但是我只能這麼告訴你,這是我心裡對這個事情最說得通的解釋了。
性格不好,這都是因素而已,畢竟就答個卷子你有強迫症也不妨礙啊。
所以我很認真的回答你。
命里不該。
徐渭的性格我闡述過,明代官場如何,嘉靖年間我沒記錯的話,徐渭那段時間正是夏言嚴嵩斗得頭破血流,就算胡宗憲那段時期,也是嚴嵩嚴世蕃當道,徐渭那個性格你不知道?他考上了,他絕對會碰壁碰得找不著北。
但是他沒有。
這是徐渭陰霾人生中最大的不幸,也是最大的幸運。
所以李如松才成為一代將星,所以胡宗憲才能有抗倭的卓越貢獻,所以青藤畫派才能青史留名。
命格這種東西很神奇。
對徐渭先生獻上我最深的敬意。眾人皆知「天圓地方」,這個白痴考生居然說大地是圓的?所以當考官的水平不及考生時,當然就是考生白痴,「對錯」由屁股決定。
徐渭的畫、詩文、戲曲、音律等文學藝術上的成就之高古今少有。才幹也高,在少有的平台上(如清除倭患、培養李如松),顯示軍事、政治才能令人嘆服。徐渭的思想不是八股、腐儒框架所能束縛的,但就應試而言則十分致命。或許徐渭學會妥協自己的鋒芒,迎合「屁股們」,或早就「混入」士大夫隊伍,不過藝術成就高的人通常都「真性情」,就只能屢試不第。
其實用科舉來衡量徐渭,只能打臉當年的科舉,徐渭不說當世人物難以比肩,歷史上也不多見,誰能當他的考官,當人天才到超越時代時,只有通過歷史來評定才更合理。
今天我突然想:為什麼徐渭非要考中呢?
難道就不可能是:文長胸就是不想考中呢!
理由:
1、以徐渭的智商,不在徐階和張居正之下吧。徐階和張居正無論考試還是權謀還是治國,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啊,那麼徐渭呢,至少軍事才能和謀略也算是高手了。再說,徐渭是王守仁的弟子,對於知行合一,想做官必須考過試,是再清楚不過的,只是他秉性剛直善良,不願為虎作倀罷了。
所以說徐渭是有能力對付區區八股考試的;
2、那麼就是說徐渭不想考中了!那徐渭為什麼不想考中呢。
在很多材料中,比如最有名的袁宏道啊,什麼還明朝那些事啊,都說徐渭潦倒一生,懷才不遇,什麼的。
靠!我覺得這些都是他們臆想!
我也臆想下:徐渭是個洒脫,嚮往自由的人。他壓根就不想為官,他壓根就不想與狼共舞。
證據:他在《自為墓志銘》中說了,他就是覺得為官危險,為幕僚也危險,他喜歡的就是道家啊,佛教啊,心學啊,深夜裡研究研究古文,累了練練劍,畫畫畫。對於考試不中,都是不為動,洋洋居窮巷。然後活到70多哈哈。
「世人讓我考,而我不願與狼共隊,我心善不忍傷友人親人之心,遂考而不中,另帶我譏笑之意也。」難道這不是對科舉或是政府的嘲笑嗎。
3.我曾經問過一個朋友,「你大學時候為什麼不入黨啊?你學習成績不好吧?」他說:你個處男!
命。多麼簡單粗暴的回答
謝邀
才華和考試能力肯定是不同的
文學方面的才華可以讓你天馬行空,但是考試卻需要腳踏實地
---------------------- 看來有爭論 -----------------------
有才氣的傢伙,大多很傲氣,總干點逗比的事情
總覺得天下人欠自己
總覺得自己是太陽
總覺得別人應該適應自己
如果真的有才華又有追求
那就應該好好研究規則
接連六七次不過過關
那根本就是才華還不夠
沒有達到挑戰規則的地步
而挑戰規則需要擁有什麼樣的才華?
起碼是李白這個級別的吧
當然還得要逆天的運氣
柳永就不行
蘇軾也得跪
所以,徐文長老先生,才華沒有驚天動地,規則玩得也不夠出神入化
說到底就是個沒有自知之明的笨蛋罷了
簡單說
他不適合科舉,也沒有能力裝酷命里無
1.為什麼高中沒畢業的羅永浩能從最開始討厭教師和英語,到後來用一年時間學習英語並成為新東方早期的有較好教學成果的授課教師?
2.為什麼我一個同學從小學起就參加各種奧數比賽並能取得優異成績,進入哈工大後各種掛科以致最後被退學?
3.為什麼求學路上那些曾經得意洋洋,被尊為別人家的孩子的學霸們,進入社會後,體現出的社會價值往往不如曾經不被他注目過得學渣們?
4.……
……
韓寒表示不服
明朝科舉考八股文,有固定的程式。拿高考作文打個比方吧,大家都被老師告誡過不要寫小說,最好也不要寫記敘文,寫大家都能看懂的淺易議論文才是最好的選擇。於是議論文就相當於規定的格式,但是徐渭這類才子仗著自已有文采他不寫議論文,非要寫科幻小說,閱卷老師看不懂自然不會給高分。這貨還屢教不改次次這麼干,最後考不上就很正常了。
徐渭擅長的是書和畫這兩種在當時看來非主流的技能,與楊慎和解縉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個人能力肯定是沒問題的,人家的成就擺在那裡,最有名的是畫,然後就是給胡宗憲當幕僚當得也不錯
首先考試能力和個人能力是兩件事,就比如我吧,做題的時候有些東西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但是我知道就是要這麼做,可以做對但不知道為什麼對,考試的時候可以和懂為什麼的拿到一樣的分。當然這麼做弊端很大,我高考深受其害,非常不推薦。
其次那時候考的是作文……一個主觀性很大的科目,說不定他寫的不對老師胃口。
最後,我覺得就憑他各方面的成就,還是擔的上三大才子這個稱號的…雖然我覺得他不如其他兩位
突然想起來……雖然八股受到的批判不少…我也覺得這個文章形式很蛋疼…但是看一看八股文章覺得挺漂亮的,從讀者的角度來說八股其實挺好的…我覺得吧…那時候能考上舉人的放到現在也是各種重點中學重點班的學霸這個級別的…能進士的都是學神…狀元…這個級別太高不作評價…
推薦閱讀:
※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更定矣」指幾點?
※《詩經》和《楚辭》中的植物,現在的名字和樣子是怎樣的?
※為什麼要讀《史記》?
※描寫夏日時光有哪些好的文學篇章?
※有哪些文章對雨的描寫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