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如何詩意的表達?
思考建築與詩的關係,見過什麼很有詩意的建築或者景觀,或者什麼建築讓你想起了詩句或者曾經有什麼設計是根據詩來構思的?
荷爾德林說,人應該詩意的棲居,而最符合這一要求的可能就是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情景了。
下面這個貝聿銘設計的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所展現的就是這樣一個現代版的世外桃源。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美秀美術館建在一片自然保護區中,其中80%的建築都埋藏在地下,在保護自然的同時,使得建築能夠與周圍景色融為一體。而這也符合現代人渴望遠離都市,回歸自然的願望。
它建在一座山頭上,如果從遠處眺望的話,露在地面部分屋頂與群峰的曲線相接,好像群山律動中的一波。它隱蔽在萬綠叢中,和自然之間保持應有的和諧。
貝聿銘向我們展現的是這樣一個理想的畫面:一座山,一個谷,還有躲在雲霧中的建築,許多中國古代的文學和繪畫作品,都圍繞著一個主題:走過一個長長的、彎彎的小路,到達一個山間的草堂,它隱在幽靜中,只有瀑布聲與之相伴……那便是遠離人間的仙境。
到達此地山高路險,這正是那些尋道者的旅途。最為人稱道的是,在美術館建設中,還專門建造了隧道和直通館址的公路。沿坡路行不到百米,44根銀線放射狀地向天空展開,經過一個大半的橢圓形架。原來這些鋼絲是在山谷之間吊起一座非對稱地長120米的弔橋。橋的另一端便是美術館的正門。
因為日本對自然保護區內建築的嚴格要求,可以說是被約束下的傑作,在制約中,我們看到了貝聿銘的天才手筆。從外觀上只能看到許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頂、其實那都是天窗,一但進入內部,明亮舒展的空間超過人們的預想。
整個建築由地上一層和地下兩層構成,入口在一層,進正門之後仰首看去,天窗錯綜複雜的多面多角度的組合,成為你對這個美術館的重要記憶。用淡黃色木製材料做 成遮光格子,而室內的壁面與地面的材料特別採用了法國產的淡土黃色的石灰岩,這與貝聿銘為設計盧浮宮美術館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樣。
借景作為中國傳統造園中常用的手法,在日本也有著同樣的傳統。北館有一個中庭,庭中有院,這是委託日本造園師設計的。越過庭院周圍的建築,可見院外的山崗和藍天白雲。美術館和神慈秀明會建築有一公里之遙,貝聿銘為了體現與這組建築的聯繫、進入正庭之後,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風景——群山、美秀美術館的的弔橋和那僅露出屋頂的神慈秀明會神殿和鐘塔。
另一個要說的是安藤忠雄所建造的兩座日本寺廟,光明寺和水御堂,可能大家對他的幾座教堂比較熟悉,但是其實這兩座寺廟的設計在我看也同樣是其對自然中的天、光、水的完美運用。而且創造出了很多充滿禪意的空間。
日本建築以中國唐代建築為宗,自引入日本本土以後,一千年光陰的自我發展,儼然已不再等同於中國古建築而成為了一個獨立的體系,形成了以神社、鳥居、灰空間、枯山水、灰色、大而深遠的屋頂等等為代表的鮮明特徵,卻也依舊保留著中國古建築有無相生的精神內核。
日本人素以善於保留傳統而著稱,典型的當屬神社建築的「造替制」,神社不會因為每幾十年的翻修而損失歷史原貌,使得幾百上千年過去後,我們仍可以目睹古代伊勢神宮的樣子。這種思想,很奇怪地被那些具有強烈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傳承責任感的日本現代建築師們所繼續承襲,比如:雅馬薩奇、磯奇新等現代主義大師等等,
他們在物質手段完全現代化的環境里,依然造就出屬於自己本民族的建築,像代代木體育館、山梨文化會館等等。
光明寺以一個類似斗拱的構件作為真實的承重體系,外部圍以虛化了的圍牆,在這個虛和實之間,自然形成了建築的本質:空間。安藤忠雄選取了最具有古典特色的建築元素, 卻仍是突破了原有的恢弘的寺廟建築的形制。
他在真正理解了古代木構建築的精髓之後,創造性地以現代主義的設計手法 ,將斗拱加以簡化凝練,在似與不似之間,對這個典型的東方古建築符號進行了再創造,使斗拱以全新的面貌示人,重要的是,這個「類斗拱」依舊是承重構件,它不是裝飾性構件,它坦率而真實。 作為木承重構件,這個極具個性的構件的尺度被理性地控制在木材能夠擔當的範圍之內,結構受力關係簡練而清晰,極富美感。
對於環境與材料的運用上,安藤使用了傳統建築中採用的木材,並將建築置於一片水面之上。透過木牆的間隔,可以將遠處的富士山凈收眼底。
關於光明寺的建造過程,可以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安藤忠雄的生活建築
水御堂則是更大的跳出傳統宗教建築,以求給人一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既帶著宗教的神秘與出世的心境,又是人與建築與自然的親密對話。
建築物地上層是一座蓮花池地底下是一座神寺整棟建築物透過清水模面牆由上傾斜而下〈拉鋸很長的斜坡度〉﹐ 要到水御堂﹐需要經過舊廟﹐沿一路滿眼蒼翠的路徑往上走﹐便到達一片鋪滿白色碎石的開闊地帶﹐穿過和繞過兩堵一直一彎的混凝土牆之後﹐就會見到一個橢圓形 的蓮花池。水御堂其實是藏在蓮花池之下。要進入建築物,需要在蓮花池中央的樓梯拾級而下﹐猶如進入水中。常見的宗教建築大多是向上走,以表達宗教修養的提 升和對上天的接近﹔反觀水御堂的設計﹐在蓮花池的包圍中慢慢進入廟宇,其實有著洗滌心靈的意味。蓮花池畔寧靜中帶有禪意, 神寺里又透露出一股不可輕犯的莊嚴。在到達樓梯底部之後﹐便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從外面看,大殿建築物的牆呈圓形﹔但室內的柱列和內部牆壁則成正方形。室內的光線與外面成強烈對比,整個大殿呈紅色,雖然這種顏色在廟宇中極為常見 ,不過通常會與其他顏色混用,如此純粹地只使用一種顏色卻並不多見。佛像朝東,斜陽從西方佛像背後透出,把長長的影子投在地上,更加深了主調的紅色對禮佛 信眾的籠罩。獨特而神秘的氣氛,把他們從日常的煩囂的升華出來。
廟宇亦利用了象徵性的幾何形狀﹕卵形池塘象徵著誕生和再生﹐而圓形大殿則象徵生生世世﹐循環不息的輪迴。而大殿的方框屏風﹐排成方陣的柱子﹐承繼了日本傳統建築﹐隱隱地透出禪意。
所以在我看來真正詩意的建築,必定是和自然能夠完美融為一體,又富有人的精神寄託的建築,否則,又怎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謝竹君邀。好一陣無從下筆,半作吐槽:
1,許多人對「詩意」這個詞已形成stereotype(固定的刻板印象)。看到好多答案提到林瓔、貝聿銘、路易斯康。沒錯,路易斯康的Salk研究所固然如「長河落日圓」般磅礴大氣,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固然如「杏花春雨江南」的清新雅緻,可埃森曼的住宅系列難道就沒有些李義山的隱晦迷離?蓋里的畢爾巴鄂和迪斯尼難道就沒有些吳夢窗的綺麗綿密?(見附圖1-4)。看到題主說為文人設計書院,淺斟低唱的柳永是文人,金戈鐵馬的辛棄疾也是啊,他們會是一樣的么?評價標準會那麼單一?
2,另一個角度看,建築和詩意又沒有關聯。建築把玩形態和創造空間,詩歌把玩文字和製造情境。人們會覺得建築有詩意,是因為兩者都具有喚起人們某些感受的力量 -- 然而這種把自我注入到審美對象里的移情作用,所有藝術形式都有。若從這點上說,則不僅建築和詩意有關聯,所有的藝術形式都互有關聯。
綜上,這個命題是句廢話。狹義上說,建築和詩意無關;廣義上說,所有優秀的建築都有某種詩意。在我看來,詩意是設計結果而不是design driver(設計驅動)。
附圖1-4。按理說不該用靜幀圖片來展現建築。這裡只是隨便舉例,詩也是隨意附會的,當不得真,只為了說明:哪個優秀建築,和詩意沒有一絲相通?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路易斯康Salk Institute)
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貝聿銘蘇州博物館)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彼得.埃森曼住宅系列II)
暖日明霞,天香盤錦,低映曉光梳洗。(弗蘭克.蓋里迪斯尼音樂廳)
謝 @謝竹君邀
無奈是個寫不來詩也沒讀過多少好詩的凡夫俗子。
答題之前考慮了一下詩意這個詞,不得不說,這也是個內涵寬泛的詞,畢竟詩歌有歌頌生活也有生死茫茫,有理智趣言也有糊塗感性。
所以,我能說的也只是直覺裡面冒出來的兩個案例。
****
ArchGo! 美國,新墨西哥州,觀星軸:肉眼天文台 / 查爾斯?羅斯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查科公園附近一個目前為止還很隱蔽的地方,當地藝術家查爾斯?羅斯自1976年開始就在這裡創造他的傑作了。觀星軸,是一個坐落於地面的觀星結構,一座肉眼天文台,它的建立是為了容納兩萬六千多年的人類歷史與未來的縮影,這一趟觀星之旅貫穿了我們地球的天體歷史與未來,比我們任何人所能經歷過的時間都要長得多。要想理解每一個半徑、每一個角度以及每個手砌台階的細微特性,需要我們精通行星的軌跡。該結構嵌入一個台地中,是空間與時間的三維羅盤,由五個連續部分構成:觀星隧道、赤道室、太陽金字塔、陰影場和鐘頭室。
從鐘頭室看過去——北極星正位於三角形洞口的頂端,其他所有星星從左側牆到右側牆的時間都剛好是一小時
結構非常精巧的觀星台,好奇的各位可以點進鏈接詳細看看。
為什麼會覺察出詩意呢,因為想起曾經學過的《春江花月夜》,關於人生而為人,渺小一粟,代代相繼,然江月不改。
我想像過真登上這個遠離人煙的觀星台,從鐘頭室窺望出去,一個鐘頭內看著眾星緩慢位移,它們的一個鐘頭在觀者看來,不過做了一段不知所長的位移,正如人類的一個鐘頭於眾星而言,不過是渺小中的渺小。
Bruder Klaus 教堂——彼得·卒母托
為了能設計一個與生活有著感性聯繫的建築,人們必須要超越形式和建造—祖索爾在設計這個教堂時曾這樣評價:它是一個神秘的能激發人思考的建築,外面被嚴肅的矩形體量包裹。建築師的設計是從隨意的素描開始的,最終演變為一個優雅極具標誌性的建築,成為德國自然景觀上的一個亮點。建築是由當地農民建成,為的是紀念他們的精神領袖即15世紀的Bruder Klaus。
Bruder Klaus教堂外牆看上去像一層層夯土,整體平潔的表面也露出一些粗糙(平整的土牆和平坦的混凝土給人是完全兩種感覺,如我們「人與物的距離之變」中所說,土牆的平整讓人感覺可觸摸,因為它的工藝製作可以想像觸摸的),上面有一串串洞眼,感覺有點親近。門上方有一個簡單或者簡陋的十字架,像兩根鐵條焊接而成,而門是三角形的,非常厚實,不知道是怎麼轉動的教堂內部的空間是先用樹木搭建而成,築好外牆後用火燒這些樹木,留下那些粗糙的凹坑,不規則五邊形外牆是使用的是「rammed concrete」(衝壓混凝土),和我們熟悉的夯土牆(Rammed earth)類似,使用當地的泥土砂石,也包括白水泥,由當地人築造,一次一天向上築50厘米,一共24層12米高,每一層代表一天的一小時,一層層不平的肌理就顯現而出。從附近森林砍伐來的112根樹木達成帳篷被熏燒3周之後移除,留下了凝固住樹木味道的內壁,而地面則是鋪上了熔融的4噸回收錫鉛合金。
卒母托是個人很尊敬的一類建築師的代表,關注人,關注材料的本質但又不僅限於這些。
這一個案例裡面吸引人注意的有一點是它的建造過程,三個星期的建造時間成為了烙刻在牆壁的紋理,更絕的是一把大火燒掉最開始的樹木,留下的凹痕和燒痕,成為了這個空間里不同一般的元素。
那些樹木曾是樹木,曾是支架,也曾是塵埃,終歸於土。
唯有留下的痕迹長存於牆壁,供世間觀覽。
****
以上。
看到@戴安李提到了貝聿銘先生的美秀美術館,個人覺得並沒有提到這個美術館的精髓,忍不住來補充。
那麼精髓是什麼?貝先生運用框景的手法框住的黃山松,每個窗框里的景就是一副畫。
多麼凝練的建築語言!
註:那幾株松樹真的是從黃山挖走,運到日本去的。
@戴安李還提到美秀美術館的屋架「用淡黃色木製材料做成遮光格子」,配圖並不明顯,我再添一張圖。
順便再補充一個案例:
姚仁喜的台北水月寺
水月寺的聖嚴法師想要一座「空中花,水中月」般的寺廟,最後是不是做出了這種意境,各人體會不同,不太好評價。但水月寺有一處絕妙的地方,就是姚仁喜在大雄寶殿西面巨大木牆上,透空刻出漢字的《心經》,光線穿過透空的文字打在木牆後面的柱子上,柱子上會呈現出《心經》的部分片段,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文字也會呈現在柱子的不同部位上,有種「轉經」的意味。
第一,在知乎伸手要人幫忙寫作業,是不好的;
第二,絕大多數被談論的」建築的詩意「不是設計出來的,是被形容出來的;其詩意仍然來自於詩,與建築無關;
第三,你的項目是為"詩人「設計,而不是為」詩「設計。
第四(更新),詩是音樂的遠房表親,音樂是建築的遠房表親,因此可證,建築本身就是有(那麼一點點)詩意的。
------------------------------------------------------之前忘記謝邀了,特此補上。
詩詞歌賦,也不過曾是巷尾的老者孩童,就著暖爐和燒餅的熱氣,兀自傳唱的歌謠。
所以詩意這個詞在我眼中,從不意味著靈動的高山流水,也不意味著晦澀的平仄轉合。她是一個裙擺飛揚,眼波流轉,笑意盈盈,幾步跳躍便消失在眼前的少女,有些人在她身上看到美好的幻想,有些人看到自己的過去,有些人看到塵世的慾望。
所以詩意的建築,應該可以讓過路的人們在混凝土或玻璃幕牆裡,看到自己的一部分。
拙政園安靜地卧在蘇州老城百年,有些人看到是王敬止或汪精衛留下的印記,有些人看到的是畫舫與虹橋的線條,有些人感慨它曲徑幽深而陰冷,有些人感慨雪花染指疏窗時獨特的剪影。
而特朗普酒店大廈。有些人羨艷居於頂層的風景,有些人只關注龐大混凝土立柱的高度和花銷,有些人在意它為風力而改變的曲面,有些人視之為不值一瞥的短暫地標。
建築在人群身旁流動,成為背景的一部分。所以終究什麼樣的建築才算是有詩意的?我覺得,其實只要是改變了風景的建築,就是有詩意的。它或許是你匆匆路過的一個地點,卻會是旁人眼中精緻深沉的藝術,或不可企及的夢想。
詩,是字詞之外。
建築,是虛實之外。
就如同一段發散的前奏,每個人在心裡再補完他自己的歌,
它們都是省略號,不是句號……
謝邀,不知該何從答。想起已經死去的不少建築師,紀錄片里看時,都是雪洞一般的工作室,只有樸素的煙斗跟繚繞的煙霧;想起成都一位建築師,年輕時援藏設計一座「群眾藝術館」,幾年後去看時,卻已成牛糞淋漓的牛圈,因為藏胞們就直接在露天里,在篝火前跳舞,房子就拴個牛;想起曾有的愛意,千言萬語,想起多少詩句,在恍然中零星凝出,像低下頭正好飄落在後頸的雨。
所以你問我建築如何詩意的表達,我只願你先學會沉默。開眼的畫面,花樣的提醒,固然也都不錯,但終究在自己表白之前,該有一段時間,交給靜默,用歸零喚出唯一。預支過早驚喜使人浮躁,攀比太多高超使人油條。
大二設計幼兒園時,曾動念過許多機巧,最後只留下了一個:凈高1.2 米的 freestanding 的,抽象的白色門框。門框立正在幼兒園的前庭。孩子假如是第一天來,這座門框便是把哭鬧濕黏的他/她,從大人手中「濾」進幼兒園的利器;而當他/她已然對這裡熟稔甚或稱霸,這座門框就是宣示他的主權的起點。大人要止步,教師和護工要側門出入。是剝奪,也是賦與,是儀式,也是實質。
這方案現在不知收在哪裡去了,當時不覺得驚人,回想更不認為高明。只是有點難忘。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願意回到那座幼兒園做個起點,就著那座門框喚出的對幼兒與幼兒園的觀察,對童年與童年記憶、家庭與社會的最初分界、親情與友情的最初自覺的理解,把建築這座實體,做的合格一點。想出來1%的亮點不難,難的是剩下的99%,也能用心深入下去,然後搭配得上。正如合格的人生並非不難,只是本來的內容,人生的本味,可觀賞度並不高,因此常常為人所低估了它的必要、難度和詩性。
見笑了。在這裡題主談到設計出發以詩或者用詩來表達設計。那麼我就必須談到國美的課程設計以及一位老先生。
王澍喜歡乾的事情,空間的骨骼取自山水畫。帶到國美二年級本科建築學教育中。
【微建築?教學篇】五年制建築學基礎教學實錄---從園林開始摘取一例
起居案山
取法明代竹雕筆筒。
兩巨岩對夾一縫,其間有飛泉高掛而下注入一潭,岩縫以一棵倒懸松掩面。此景全為飛泉對面一依石老者所盡收也。那個小小的亭子,就是關於人的表徵,他既是尺度的,也是姿態的。
這是一個最小的山林世界,對於中國人來講,山林就是庭園家居,一個案山也是可以起居的。
在這裡一個筆筒上就有一個建築師的文人夢,一石一木,一毫一案都能成為空間設計的發起點,或者成為貫穿整個建築空間設計的氣。
這裡並沒有拘泥於具體的形,不會說我的園子,也是要依葫蘆畫瓢,擺些石頭,種些綠植。
就好比,如果王澍做的還是實打實的江南園林,而不是對原有的園林進行抽象,很難想像這種沒有進步的建築。他提取出他要的那部分氣——或者叫場所精神,用現代的設計手法,建構方法和材料去詮釋它,那麼他有理由說:「我做的不是江南園林,但是你們走進去,感受到的那點婉轉,清雅,禪意,就是江南園林。」
說到這裡,我想提提前段時間我們小組剛好進行了一次討論,名字叫做「空間的詩意表達」,與會者有藝術學院的老師同學,也有我們建築學院的,當然,還有一位大牛老先生。老先生80多歲,最近出了本書叫做《建築與環境藝術造型形的 景 境 情》。(據說建築空間組合論還是受此老先生以前著作的影響才寫成,這書還是天大的教材我會亂說,對不起我就做個宣傳= =)
這是老先生手稿,請不要問為什麼照得如此糊,因為並不是我照的啊呵呵扎
老先生幾乎走了是另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子,把具象的東西做到極致,這裡的水池是水池,花瓶還是花瓶,草屋依舊草屋。這裡比較接近題主所說的,如何根據一首詩出發進行設計,用點狀的要素(具象的),鏈接一個空間序列,達到某種意境。跟詩用點狀意象,拼湊出一種氛圍一樣。雖然說,這樣的設計方法,我們是不會用的,在西方現代主義建築學教育的渲染下,沒有人會繼續做這種了。但是並不是說這樣子做不好設計,像老先生,他雖然設計方法傳統,但是結果也很出色,尤其是在契合國人審美上。
關於空間的詩意表達,專業思維差異還是挺大,環藝比較感性,喜歡從具象的事物出發。
這裡說一個在我看來並不成熟的例子(不是黑 = =)一個韶山景區車行路口的方案招標,門牌用了一個毛體的山字變形,隨後在道路兩旁擺了一群浮雕……(這簡直是當代中國遍地開花的style……)這種設計作品只能說是文化的強勢輸出,或者說「沒文化」。作為一個普通人,我看到這樣一個扭曲的形體,可能根本聯想不到 毛體的山,也根本不會停下車去看浮雕。跟「詩意」更是八竿子打不著。
再舉幾個例子。卒姆托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建築師,他做的科倫巴博物館。
皮革的門帘,最大可能保留的原來的遺迹,磚條砌築的有縫隙的牆面。
因為縫隙,流動的空氣維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減弱的噪音,光影,甚至可以聽到鴿子的呢喃。
還有克勞斯兄弟的禮拜堂
第一詩性在建構,第二在奇妙的細節
首先支起木構架,再用混凝土一層一層刷疊,每一次進展都要隔上幾日,直到混凝土澆注完畢,再一把火燒掉木構架,留下天然的紋理和灼燒的痕迹。
頂上開洞,引進自然的風光雨雪,壁上插玻璃珠,神聖的眩暈感,三角的重門,孑然獨立的簡單幾何造型,以及,周圍無盡曠野,和那一條小路。
噢好累,卒姆托是說不完的,你們權且看看這個,
篩:卒姆托建築觀感
舉卒姆托的例子想說明,詩意可能根本跟具象抽象的設計方法並無關係,而是在乎激發人所有認知的可能性,風光雨雪,不在乎她是不是在那,而是在乎它與人有沒有發生互動,是不是可以被人感知。鴿子叫能被聽到,風過去能被感受到。這是建立在普世的基礎的認知上,是人人都能感覺到的。如果說韶山景區的方案是不好的,那麼它不好不是在於具象,而是在於他的輸出是生硬的,認知隔了層文化——對啊,毛澤東的字,可是我並不懂。
還想說說黃聲遠,看看他在宜蘭做的東西吧。點到幾個例子,西堤屋橋,宜蘭火車站前舊倉庫,羅東文化工廠。只是提醒提醒有沒有另一種做建築的可能,詩意可能不體現在結果,而在乎那個出發點和意識。
Salk Institute, San Diego, California
薩克生物研究學院
—————————————————————
如果你來美國,只有時間看一個現代建築,那它就是我推薦的不二選擇。
禪宗里說:"指月亮的手,不是月亮"。這句話常被用來解釋詩歌的意義,詩歌是手,但讓你看的不是手,是月亮。
建築亦是如此。
走進Salk,你什麼"手"也見不到,只有一個開闊的中庭,直面天空。中庭被抬高了一層,遮住雜亂的礁石灌木,讓視線的前方恰好只有遠方。而遠方除了海天一色,一無所有。
院子中央,一道水割開地面,筆直地流向盡頭的大海。流水象徵著時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無論光影交替,不變的只剩永恆。
當你坐在這個軸線前,面向大海眺望遠方,它的純粹發人思考。建築和空間有沒有盡頭,有沒有終點?你在起點,終點彷彿遙不可及,也彷彿觸手可及。
一瞬間你會想到古龍,想到《天涯·明月·刀》,「天涯遠不遠?」「不遠!」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麼會遠?」
@竹君@盈任
傾聽建築材料本身想被築成什麼,傾注感情與愛,有了感情有了血肉,也就有詩意。
微博看到 雖然不是給詩人 但覺得挺有意思的
每周必須失眠一次,今天又如約的失眠了。不出意外的話今天睡覺應該是在兩點以後的事了,正好有時間來回答這個問題,挺好。首先聲明,人小力微,如有回答不當的地方,還請指正。
如何詩意的表達建築,這個問題問到了中國現代建築所應該表達的精髓思想上來了。
中國古代的文人騷客是十分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才有會當一飲三百杯的情懷,這也從側面體現了中國社會自古就是具有很濃厚的人文主義思想。表現在中國的建築上,體現的最明顯的就是中國的古典園林,從頤和園到蘇州的拙政園,從皇家園林的宏大規模到江南園林的小家碧玉,就能一目了然。
中國古代思想中,又有凡事不能說透的思想,於是四合院有了照壁,長廊有了十八彎,溪流不曲則不成章。古代造園的思想很講究與自然的結合,可這種結合又不是生硬的,是充滿東方哲學中庸的思想在裡面,有點太極拳的味道。
講到這裡,你有可能看的迷糊了,不是說怎樣詩意的表達建築嗎?怎麼扯到古建上面來了?你不會是在作吧?哈哈,其實沒有和你瞎扯,下面就來點乾貨。
作為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文主義色彩很濃厚的國家,建築一定要有內涵,不然和一堆混凝土有什麼區別?而內涵從哪來?答案就是從歷史中來。
為了把古建的內涵應用到現在的設計中,於是我們現在的社會就出現了大量的XX中式古典小鎮,其實就是一些假冒的仿古建築,就不作評論了。
那怎麼既能把古建的內涵應用到設計中,又能避免簡單的仿造呢?這個問題還真的很難說明白,還是先給大家看一個例子吧。
沒錯,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貝聿銘先生的作品,蘇州博物館。放眼望去,全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建築的韻味,可仔細品味,充滿了現代建築簡潔的視覺感受,完全沒有硬抄古建的感覺。
為什麼蘇州博物館做的這麼成功,就是因為貝聿銘將蘇式建築的精髓和建築的功用做了完美的結合。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上面的這個圖片中的房子有一側的坡屋頂比另外一側長,這樣的做法反映到室內就是這樣的效果。
對的,完美的解決了採光和通風,並且有效的解決了雨水的問題。你是不是會感嘆這個做法絕了?其實沒那麼高大上,因為蘇州地區古代的廚房就是這樣做的。而貝聿銘只不過「抄」了一下而已。可是這個「抄」又不是簡單的抄那麼簡單。
這是蘇州博物館的假山。這假山和園林里的假山給人的感覺可是完全不一樣的,少了幾分婉約,多了幾分簡潔之美。
有山有水有橋,這本是古典園林的經典做法,可經貝老將其和現代思想融合,完全成為了能為現代人所接受的「古建築」了,這就是偉大的建築師的偉大之處。
通過這個例子,不知道能不能表達清楚我的意思。就是,建築是為現代人服務的,所以我們要吸取古建中可以為我們所利用的東西應用到設計中去,讓古人的智慧繼續發光發熱,而那些不能為我們所用的東西,就大膽拋棄吧,畢竟一切東西都是具有歷史屬性的。
回到如何詩意的設計建築這個問題上,雖然我一直沒有正面的回答,可是其實我已經回答的差不多了。那就是不用刻意的去在意這個問題,而是多從古建,多從別人的方案中找能為自己所用的東西,再加上自己對建築的理解,讓它變成自己的東西。當然,切忌生搬硬套。
記得大三的時候讀了一本書,叫《新東方主義》是一位姓盧的房地產老總寫的,(我記得是海爾地產的一位高官,叫什麼我忘記了)當時看到這本書,就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雖然現在想想語言寫的有點空洞,可是全書的思想和我的想法還是很切合的。
辛苦了一個多小時,碼了這麼多字,我也蠻拼的,哈哈。各位看官,如果有什麼指正的地方,我願意向大家交流學習。
最後貼一張現代中式建築的照片,來結尾。謝謝大家。
看了很多朋友的精彩回答意猶未盡。再來添一筆復古的現代詩。
題目是LOFT。閣樓的譯意,外面看起來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
裡面應該是這樣的:
能給人帶來靈感和動力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你走你的陽光道,我有我的大褲衩。"——央視電視台
【TED】「央視大褲衩」背後的故事
其實建築的詩意不是說你做的是書院就必須要表現什麼與詩意結合。我們常說康的建築充滿了詩意,那是因為他關注的並不是詩意本身,而是那一套建築的秩序!一棟建築一旦有了秩序,詩意自然也就出來了。
先佔個坑,手機答題實在不爽。科謝特的電影《側牆》裡面有大量的建築構圖,感覺蠻有意思的^ ^我不是學建築的,所以可能和題主想要的回答不一樣...科謝特在一開頭用了大段獨白和建築物空鏡頭描述自己對建築物的理解和思考,雖然主線是愛情,但是內涵也很豐富。
科謝特想表達在城市裡面居民被建築物所隔閡,壓抑,難以找到知己和伴侶,所以電影另一個名字是《在人海中遇見你》,不過我更喜歡《側牆》。
因為「側牆」有希望^ ^男主女主最終在側牆上開了窗口,女主透過「側牆」找到了男主,在一起啦~
那麼你一定要看看一本書叫做《建築的山水之道》
剛好有點感想,舔著臉來吹吹牛,如果有任何錯漏,請指正。
下面是題主的題目,我稍微分析了一下。
建築如何詩意的表達?【設計的方法論】
思考建築與詩的關係【設計的方法論】,見過什麼很有詩意的建築或者景觀【以觀看者為出發的價值判斷】,或者什麼建築讓你想起了詩句或者曾經有什麼設計是根據詩來構思的【案例】?
看了幾個高票答案,多是以【以觀看者為出發的價值判斷】和【案例】為切入點給出了答案。
這裡,我想從【設計的方法論】的方向來談談。
因為我們大多是在中文詩熏陶下長大,所以我們一般說到的詩意應該更偏向「意境,意蘊」,是中文古詩的詩意。是一種非常主觀的價值評價。
同時,對於建築是否具有詩意也只是每個建築體驗者主觀的感受。
這種主觀評價還很大程度上受體驗者文化素養,對詩詞的熟悉程度影響。
所以要想要詩意的表達,就只能儘可能激發人的情緒,讓人們產生共鳴,然後讓他們自己腦補。【當然,園林建築中會有題詞,提名的做法灌輸意蘊於建築中。後面會說到】
下面是我所認為的一些引導詩意的套路
我並不十分懂詩,但也知道,我們通常所說指的詩,尤其中文古詩創作需要遵守相當嚴謹的格律。「聲律、對仗、押韻、定句、定言、節奏、章法」
就像最高票答案@shuojiong所舉的
(路易斯康Salk Institute)
與答主不同,我個人更傾向於與認為是嚴謹的對稱設計和有韻律的凹凸變化【節奏,韻律,對比,均衡,穩定,對比,微差等】給了我們與詩歌同質的感受。
看下面這些工整的句子,是不是有種均衡的美感呢?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把音樂換成詩詞一樣成立。「建築是立體的詩詞」
「建築是石頭的史詩」
梁林兩位同志在【平郊建築雜錄】曾經對"建築的詩意"進行過論述,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頑石會不會點頭,我們不敢有所爭辯,那問題怕要牽涉到物理學家,但
經過大匠之手藝,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頭的確是會蘊含生氣的。天然的材
料經人的聰明建造,再受時間的洗禮,成美術與歷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
引起賞鑒者一種特殊的性靈的融會,神志的感觸,這話或者可以算是說得通。
為何要經過時間的洗禮,為何是石頭的史詩?
建築的故事性
與之前的題匾題詞一樣,建築的意境升華要以故事為基礎,沉澱以時間。
年初到了西湖,遠遠望見雷峰塔的輪廓,就不自覺吟出「更待西湖徹底干,此間應有再生緣。」
哼起來千年等一回~~等一會誒~誒~~
法海你不懂愛~~雷峰塔會倒下來~~~
雷峰塔
當然設計師是沒有能力去設計故事,也不能靜等時間。卻可以引導故事的生成。
換句話說,能激發觀者對故事的遐想。
別的答主舉過太多的例子,這裡就不贅述了。
總的來說有三類方法
1:利用場地環境,強調建築體量感,描繪自然的偉力或人造物榮耀,又或人理想光輝等。【壯美】
2:活用裝飾手法,基於文化的象徵,精緻細節,展示優美或秀美。
3:依附於現有的場所精神,改建,擴建,遺址旁新建等。
再就是根植於人們心中的傳統理念了。與「類型學」的觀點相似,都是約定俗成的傳統意志。像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物我一體的自然觀,陰陽有序的陰陽觀,尚祖精神,內向性等。
如同@YiNing舉得例子
ArchGo! 美國,新墨西哥州,觀星軸:肉眼天文台 / 查爾斯?羅斯
中國人看到,或許就會誦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句子。
過年回趟家,看見建設得有些陌生的家鄉,也會發出「滄海桑田」的感慨。這也是詩意。
最近去雲南省新博物館參觀了一下,設計師嚴迅奇表示引用了一顆印四水歸堂的傳統文化意象,自然也會有人從中讀出某種詩意。
雲南省博物館新館
最後是空間手法融匯詩畫意境
其實也就是空間處理上借鑒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
如同@天王打地鼠所列舉的美秀美術館
美秀美術館
董豫贛先生設計的紅磚博物館
紅磚博物館
都會有詩畫的意境。
ps:我認為詩意是非常主觀的價值評價,也只是中國人心中一種相對明晰化的意念表達,以塑造詩意為出發點做設計是吃力不討好的。
甚至賦以建築「詩」也感覺有點怪怪的。「平郊建築雜錄」中的觀點我十分贊同,現把前兩段有關「建築意」的論述貼上。
平郊建築雜錄——林徽因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間建築遺物極多,偶爾郊遊,觸目都是饒有趣味
的古建。其中遼、金、元古物雖然也有,但是大部分還是明清的遺構;有的
是煊赫的 「名勝」,有的是消沉的「痕迹」;有的按期受成群的世界遊歷團
的讚揚,有的只偶爾受詩人們的憑弔,或畫家的欣賞。
這些美的存在,在建築審美者的眼裡,都能引起特異的感覺,在 「詩意」
和 「畫意」之外,還使他感到一種「建築意」的愉快。這也許是個狂妄的說
法——但是,什麼叫做 「建築意」?我們很可以找出一個比較近理的含義或
解釋來。
頑石會不會點頭,我們不敢有所爭辯,那問題怕要牽涉到物理學家,但
經過大匠之手藝,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頭的確是會蘊含生氣的。天然的材
料經人的聰明建造,再受時間的洗禮,成美術與歷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
引起賞鑒者一種特殊的性靈的融會,神志的感觸,這話或者可以算是說得通。
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里,無形中都在訴
說,乃至於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由溫雅的兒女佳話,到流血成渠
的殺戮。他們所給的 「意」的確是「詩」與「畫」的。但是建築師要鄭重鄭
重的聲明,那裡面還有超出這 「詩」、「畫」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接
觸人的智力和生活所產生的一個結構,在光影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風
露所賜與的層層生動的色彩;潛意識裡更有「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憑弔與興衰的感慨;偶然更發現一片,只要一片,極精緻的雕紋,一位不知
名匠師的手筆,請問那時銳感,即不叫他做 「建築意」,我們也得要臨時給
他製造個同樣狂妄的名詞,是不?
建築審美可不能勢利的。大名煊赫,尤其是有乾隆御筆碑石來讚揚的,
並不一定便是寶貝;不見經傳,湮沒在人跡罕到的亂草中間的,更不一定不
是一位無名英雄。以貌取人或者不可, 「以貌取建」卻是個好態度。北平近
郊可經人以貌取捨的古建築實不在少數。攝影圖錄之後,或考證它的來歷,
或由村老傳說中推測他的過往——可以成一個建築師為古物打抱不平的事
業,和比較有意思的夏假消遣。而他的報酬便是那無窮的建築意的收穫。
「從建築師的角度去理解竹子在表達一個人意念的時候,它可以做到的極致是什麼樣的。」----某期刊
適用於題主的話,那就應該是:「從建築師的角度去理解詩在表達一個人意念的時候,它可以做到的極致是什麼樣的。」,試問題主是否能夠感受到詩意並且將之做到極致呢?如果自身都不能感受所謂詩意的話,硬要具象化,恐怕是一件困難和煎熬的事情吧。
我所感受到的詩意大都存在於園林建築,題主往蘇州走一圈大概就能感受到吧,另外建議題主關注一下全國各高校的針對某一地區的研究院,圖書館,公園(往往會遇到一些中式極富人文情懷的建築)
(上圖為我上過學的地方,因為樹多加上房子老,所以四季美如畫,畫中有詩)
從窗口眺望出去簡直像極身處深山之中,其實學校還是在鬧市的。
如果追求詩意的話,不妨藉助自然景觀,記得以前美術老師在講到一些廊回建築的時候提到了「步步景」的概念:由畫師在走廊的上方作畫,這樣在走廊里彳亍的人一步一步所見皆成景。,另外一個概念就是類似從某一個角度看出去的景物如畫一般。如上兩張圖。
希望如上能為題主帶去一點「詩意」
推薦閱讀:
※寫字樓和塔樓下的風口是怎麼形成的?
※地下停車和地下商場如何處理大暴雨或大颱風的排水問題?
※中國古代能造出寶船那麼大的木船,為什麼不見大跨度的木結構建築?
※為什麼 9·11 恐怖襲擊中雙子塔在短時間的燃燒後就倒塌了?
※為什麼認為不過時(timeless)的設計通常都是建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