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在媒體上的報告感覺美國的颶風比亞洲的颱風來得嚴重?

感覺颶風照成損害比颱風的大,是由於媒體報道造成的,還是中美硬體造成的?


首先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颱風/颶風/強熱帶氣旋發生最多的地區,沒有之一。

至於是不是真的美國的颶風比亞洲的颱風來的嚴重,我覺得不是。比如說,史上造成損失最大的是大西洋颶風是2005年的卡特里娜颶風,共造成約1800餘人死亡,108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而作為史上登陸時強度最強的颱風海燕(2013年),共造成約6300餘人死亡,另有1000餘人失蹤,經濟損失28.6億美元。

那麼題主為什麼會感覺美國颶風更嚴重?我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1. 媒體報道。大家都盯著美國,美國自己的媒體也發達且具有全球影響力。新聞聯播里不都播美國的極寒天氣么。也可能是二代們都在美國,所以官媒比較關注吧。
2. 美國的經濟發達,那麼可能會顯得颶風的破壞力強。如果只看經濟損失,那麼卡特里娜造成的損失是海燕的四五十倍。但是看看死亡人數就知道其實海燕的破壞更嚴重,只不過菲律賓比美國窮得多,所以經濟損失看起來不大
3. 作為中國人,主要關注的還是中國的颱風而不是亞洲的颱風。但是由於第一島鏈的存在,許多颱風在抵達中國大陸之前可能已經登陸菲律賓、中國台灣等地而有所衰減,或者直奔越南或日本,總之能直接襲擊大陸的颱風並不是很多。美國情況不同,北大西洋生成的颶風襲擊美國分分鐘的事兒,所以也有可能顯得中國受到的影響更小


嗯。前面兩位已經說得比較清楚了,這個問題涉及兩個要素:熱帶氣旋相關和媒體相關。結論在先:媒體報導和主觀感受的問題。

首先講講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熱帶氣旋有什麼不同好了。西太平洋颱風的整體強度肯定是比北大西洋的颶風要強的。

普通民眾不能比較的根源在於兩者的評價體系不同。中國使用兩分鐘平均風速,美國使用的是一分鐘平均,熱帶氣旋的分級也有不小的區別。兩種風力系統之間雖然有大致的換算關係,但並不準確,如果直接照搬美國數據的換算就會非常失真(而且通常是嚴重的虛高),比如很多媒體中報道的數據。還好美國對全世界的熱帶氣旋都有相對比較統一的監測,在下面我們就用美國的SSHWS分級法(就是幾級颶風的那個)做對比。

西太平洋每年一般都有至少一個被美國氣象機構評價為五級颱風(之後簡稱C5好了,懶得打字)的熱帶氣旋,像2016年有5個、2015年有5個,2014年則有7個,最多的1997年有10個颱風被評價為C5。而對照北大西洋,北大西洋C5數量最多的2005年有4個C5,而這是十分罕見的情況;北大西洋的上一個C5是去年的Matthew(國內媒體報得也不算少的),再上一個就是2007年的Felix了。再舉一個小細節維基百科裡北大西洋的五級颶風和東太平洋的五級颶風各有一個單獨的列表詞條(參見:List of Category 5 Atlantic hurricanes以及List of Category 5 Pacific hurricanes ),甚至C4也有;西太平洋的強颱風數量比較多,也沒有這樣的特殊待遇。

其實美國,包括整個美國責任區的颶風登陸強度還是有很多不錯的,比如這一次在德州登陸、賴著不走、先造風災後造雨災的Harvey,它的登陸強度大約是C4下限,在中國的評價體系可以給超強颱風了(以下路徑圖維基百科都可以找到的):

再舉一些近年登陸的強颶風例子好了。不過近年即使包括整個北大西洋颶風圈子其實都沒啥太強的颶風(08~15的C5空窗期強颶風相對比較少)。

2007年的Dean,登陸尤卡坦的時候近巔峰,應該有C5實力,最後被除名了:

2007 Felix,登陸也應該有C5,最後也被除名了:

2008年的Paloma,登陸的時候因為冷空氣侵入只剩C2了,但還應該可以在中國定強系統中給到強颱風級,最後同樣被除名了:

2008 Gustav,C4登陸古巴:

2010 Karl,C3登陸墨西哥:

2016 Matthew,C4登陸海地和古巴,C3掠過佛州近海(不過據當時在邁阿密的人說沒啥不一樣的感覺):

這些是近年一些登陸時還比較強的強颶風,不難發現有不少都是近岸增強的,大概還是和美洲東岸的灣流太強有些關係。其實風迷圈子裡對北大西洋很多強颶風的戲謔稱呼就是「暖流無敵系列」。

然後再看看西太平洋的情況好了。事實上西太平洋登陸強度比較強的還真的不少。近幾年中國吃的強颱風也不少,所以在這裡我就只列2014年到現在登陸中國、中央氣象台判定強颱風或更強強度登陸的颱風好了。

2014 威馬遜,臨登陸海南有一報C5,登湛江C4,登北海大約C3上限。中央氣象台前兩次登陸給了超台,後一次給了強颱風:

2015 燦鴻,中央氣象台認定強颱風登陸(實際為了防災有很多高估成分,年鑒中也把登陸報調沒),美國給C1:

2015 蘇迪羅,C2上限~C3下限登台灣,中央氣象台給強颱風:

2015 杜鵑,C3登台,中央氣象台也是在登陸前不久才降格強颱風:

2015 彩虹,C4登陸(路徑圖上只有C3,因C4的一報不是正式報),中央氣象台認定超強颱風登陸(年鑒調升的):

2016 尼伯特,C4登台灣,中央氣象台認定超強颱風登陸:

妮妲的路徑圖能不放么……中央氣象台給強颱風完全只是為了防災而已。像日本只給了強熱帶風暴【滑稽】 類似地,海馬登陸時的強颱風評價也有防災成分,但確實給TY上限還是可以的,我這裡就不放圖了。

2016 莫蘭蒂,美國認定C2上限登陸廈門(實際可以給C3),中央氣象台認定超強颱風(年鑒調升):

2017 天鴿,美國認定C2登陸,登陸前大約2小時的非正式報給了一報C3,路徑圖上未標出,中央氣象台認定強颱風:

最後再分別列一個登陸日本和菲律賓的較強颱風好了。

2015 天鵝,登陸時美國給C3上限,中國給強颱風:

2013 海燕,這個登菲已經不能用「較強」來形容了,簡直此生無憾:

無休止地放路徑圖到此為止。我列西太平洋13~17年部分登陸比較強的颱風都已經比北大西洋07~17幾乎所有的多了。看來西太平洋還是強不少的——畢竟人家北大西洋幾年才出一個C5,我西太平洋這裡隨便搗鼓就是一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登陸弄個C2C3還是可以的。

通過這些比較,我想說的是,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都有很多登陸時很強的熱帶氣旋,但確實我們的颱風比起他們的颶風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然後開始第二塊,看看媒體是怎樣報導的。其實媒體對自家颱風和人家颶風的報導密度都是很高的,自家的方便報導,和自己的關係也更近,像上次天鴿剛剛穿澳門登珠海那天,CCTV新聞台《共同關注》把一大半的時間全劃給了關於天鴿的報導,至於2014年當時廣為詬病的「威馬遜報導密度過低」,一則當時MH17剛剛出事,二則據說颱風太強、很多消息都無法轉出。

真正要說的是外洋颶風這一塊。個人覺得主要還是因為距離產生美和神秘感。美國和中國國情有很大的不同,舉個例子:中國來颱風,部隊劃著衝鋒舟救人是常見場景;而美國發生了城市內澇,最優先的反而是維護治安、防止不法分子乘火打劫。也沒有必要一味批評美國的不作為,它們的國情就是如此。但觀眾和媒體對於別國的不熟悉,造成的是一種新鮮感。一天到晚看自家刮颱風的新聞看累了,看美國大規模撤離、板房的水貨風毀、居民爬到屋頂上躲避洪水,這可是在全世界最強的美國,真是有一種新鮮感和怪誕感。

而且有的時候記者也並不具有相關的常識,他也會覺得奇怪啊,是不是。

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外媒總是在不停地炒作中國的事件,把中國的小事搞出大新聞,其實根源也在於對中國國情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如果見怪不怪(實則可能並不怪),就不會整天找中國的茬了。當然意識形態方面的衝突還是難以彌合的。

所以說,颶風更嚴重的感覺不僅僅在於媒體的報導,更在於看新聞者的了解程度更低、對對方不熟悉。

嗯就是這樣吧,新人沒回答過幾個問題求多多包涵/w


支持 @楊澍 的回答。補充兩點吧:

媒體傳播:兩年前的波士頓爆炸案造成3人死亡,但是受到的關注遠遠大於傷亡更慘重中東事件。美國(特別是美國東部,也是颱風高發區)在聚光燈下,風吹草動都有人關注。

基礎設施:美國東部城市的基礎設施說實話挺老舊的,城市建的早嘛。管中窺豹說一個例子:美國東部的Princeton是一個挺富裕的小鎮,也很容易受到登陸颱風的影響,但是路邊仍用陳舊的(甚至歪斜的)木頭桿走電線,用珠海同學的話說,「看著就讓人崩潰」。且不說大風下這些電線杆能否保持直立,空中走電線本身就很容易被吹落的樹枝(這邊超級多樹)壓斷,造成安全隱患和經濟損失。解決方法是在地下走電線。比如珠海在建設時就考慮到了颱風天氣,在地下走電線,這類經濟損失就被避免了。基礎設施就是這樣,剛開始好做事,建好城市後再去改就要花費很大力氣了。(當然中國很多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很不完善,特別是供水排水管網,建設時圖快圖省錢,後面問題就出來了。)


颱風與颶風是地點不同,風力等級可能差別不大,超強颱風和三級以上颶風風速基本相當;

至於為什麼美國颶風比中國颱風嚴重,當然首先是米國媒體在世界的影響力當然遠大於國內媒體;中國颱風米國不知道,米國颶風中國就會知道;

然後米國鄉村或郊區多木製房屋,抗風能力不能和國內鋼筋水泥土建築相比;

然後是電力系統,米國幾大私有電力公司價高質次;風力一大就斷電是常事;現代社會,沒了電力,一多半經濟活動就停滯了;

另外米國地廣人稀,除了個別市內地區,廣大地區地廣人稀,很限制救援;同樣是死10個人,國內大多是直接原因;米國有少數是救援不及時導致的;

接上面一點,稍微展開點,米國沒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各個州之間幾乎不會援手;即使同一個市裡,不同種族宗教社區,也幾乎老死不相往來;稍大一點的災害,如果沒有軍隊警衛隊鎮壓,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東南亞基本上霸佔了史上最強颶風排行榜


謝邀~

可是人家是股市氣象站啊~

這種問題人家不懂啊


個人認為是地理原因吧,美國東部一坦平洋,中國東南部總體為丘陵地帶,很多沿海地區的山海拔都在1000m以上,再加上島鏈的阻擋,所以颱風不管在海裡面多厲害,一登陸之後看見巍峨群山簡直是一頭包,迅速減弱成為熱帶風暴。在美國則不然,登錄之後照樣作威作福。

這是我朝東南部地形圖,可以看到熱帶風暴泰利的預測,過了台灣之後由紅色的17級降到了紫色的14級。

這是美帝東部地形圖,一看就是颱風的用武之地!


推薦閱讀:

17級颱風燦鴻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何看待澳門政府在應對颱風天鴿時的表現?
為什麼颱風前特別熱?
如果在颶風中心扔一顆原子彈會是什麼情況?
現在(2015.7.6)太平洋上這從亞洲到美洲的一連串的颱風是怎麼回事?

TAG: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