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核輻射重度污染的地區(如日本福島)如果任其發展,多長時間才能實現環境的自凈,達到人類生產、生活的標準?如果人為干預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附上一篇對福島現狀報導的視頻http://www.ftchinese.com/video/881


從視頻里可以看到,直至今日,日本福島縣重災區目前輻射劑量達到14-15μSv/h,如果全年暴露就是130mSv/年。

國際上規定:天然本底輻射每年對個人的平均輻射劑量約為2.4mSv/年。 我國的標準是:對公眾年平均有效劑量為1mSv/年;對輻射工作人員年平均有效劑量不應超過20mSv/年。

日本重災區的輻射劑量遠遠超標。日本環境省規定,在輻射劑量超過20mSv/年的地區要強制疏散人群,低於20mSv/年的地區,孕婦和小孩如果提出申請,支持撤離。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核事件和放射事件分級表(INES)》的規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定級為7級,即最高級,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同級。7級事件為特大事故,放射性物質大量釋放,具有大範圍健康和環境影響,要求實施所計劃的長期的應對措施。

在反應堆的堆芯損壞事故中,包含核裂變產物的混合放射性物質會釋放到外部。放射性銫和碘是危害身體健康的主要放射性核素。這些放射性核素對人員的照射,一方面來自於放射性煙雲所致的低劑量外照射,另一方面來自通過吸入和食入受放射性物質污染的食物和水產生的內照射。此外,救援人員、第一響應者或核電廠工作人員也會受到較高劑量的職業外照射或內照射。

放射性碘(I-131)半衰期是8.3天。這就意味著,大約事故後三個月,幾乎所有的放射性碘將衰變完而消失了。Cs-137的半衰期約為30年。人們的健康問題主要被放射性物質「碘-131」所影響。輻射物中的銫-137會對土壤造成污染,而且植物、昆蟲和蘑菇最表層的土壤會吸收銫-137,所以核輻射會對當地人造成相當長的影響。

由於福島核事故向海洋排放了大量放射性污水,會對海洋生物產生一定影響。根據國家海洋局此前公布的監測結果,從位於日本福島以東的25.2萬平方公里公海海域取得的首批海水樣品中全部檢出了放射性核素銫-137、鍶-90以及正常情況下海水中無法檢出的銫-134。其中銫-137和鍶-90的最高含量分別超過我國海域本底範圍300倍和10倍,同時銫-137和銫-134最高含量均超過我國海水水質標準,表明日本以東及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島核泄漏事故的顯著影響。

在不採取清除放射性物質措施的情況下,輻射量每年20mSv是讓居民回家的安全線。根據推算,現在的輻射量在每年100mSv的地區,要10年左右才能達標,而50mSv的地區需要4年左右。每年的輻射量達到200mSv的地區,可能需要20年以上的時間污染才能降解。

專家認為,如果將核輻射污染區地表五厘米的土壤全部移除,土壤中的放射性銫就可以被全部清除。日本環境省確定了福島核事故放射性物質去污問題基本方案,需要實施去污的地區有福島、宮城、茨城、櫪木、群馬、琦玉、千葉的7個縣和東京都下屬的約15個市町村。經初步測算,去污作業集聚含放射物質的「銫土」將達到2878萬立方米。

除了清除「銫土」外,還使用高壓洗凈機及金屬刷對建築進行清洗。


其實,福島的輻射污染之於日本政府,就好比PM2.5之於我們的政府。是一個棘手但是感覺卻無從下手的問題。
好多日本的環境專家談到核輻射的問題時,跟我表達的是一種近乎於絕望的憤慨。日本政府在對待這個問題上,給予我們的感覺貌似是公開誠信,其實玩的還是貓膩,對於公眾還是忽悠大於真誠。
比如我們一直說咱們的政府只測PM10不去測PM2.5一樣,日本政府對核輻射的測定雖然貌似嚴格,其實裡面也耍起了小聰明。我跟一個日本的環境專家聊天,他就說核輻射測的不應該是放射能而應該是放射線,放射能和放射線兩碼事,但是日本政府的官員到下面的執行人員都不明白。
他說,現在核輻射監測的應該是,人體現在受到哪种放射線的污染,放射線的強度是多少。可吸入肺部的微粒(PM2.5及PM10)中的放射性物質是什麼,強度是多少。這樣才能把握災區生活的居民的真正污染源。
但是,事實上這樣做也是不夠的,日本的核輻射問題遠比公布出來的要嚴重的多。污染監測方面的數據也存在失真的情況,日本政府在這方面就裝得像真的似的。一時半會兒的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解決。具體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因為原來大家都沒這方面的經驗,也只能是互相爭論,摸索著前行了。


你只要不要跑去福島就行。 你想不開的話,我也不去攔你。 核心地區你也進不去


推薦閱讀:

築地魚市場附近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壽司店?
日本最新的氣象衛星「向日葵8號」性能和技術怎麼樣?和中國衛星相比較如何?
日本關閉核電站對本國經濟和當地生活有哪些影響?
日本是否還有可能承認自己在二戰中算犯下的罪行?
如何評價電影《珍珠港》?

TAG:日本 | 環境保護 | 核輻射 | 核電站 | 環境污染 | 環境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