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極冰蓋消失,會造成怎樣的地緣政治變化?
求分析,希望重點在俄羅斯部分。
北極冰蓋確實在加速融化,而周邊各國針對北極冰蓋融化帶來的地緣政治變化,早已開始加緊布局。目前的北極區域,正處於大規模開發之前的「戰略準備期」。
要理解北極冰蓋融化帶來的地緣政治變化,還需要從人類對北極的開發史說起。
人類對兩極覬覦已久。相對來說,南極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任何個人、組織或國家想開發南極,政治壓力非常大。但北極不同,北極被周邊8個國家包圍、分割,針對北極的開發,看起來是個無從迴避,也不可阻擋的時間問題。
但縱然如此,人類對北極的開發之路,卻遠稱不上坦途。
對北極的開發,始於15世紀中葉。當時,奧斯曼土耳其佔領了小亞細亞、巴爾幹和克里米亞地區,控制了東西方的商路,並徵收重稅,這一舉措直接導致歐洲物價飛漲,尤其以亞洲香料、金銀和絲綢等產品,價格暴增十餘倍。為了打破這種局面,一些歐洲國家把視線投向海洋。我們熟知的大航海時代就這樣來臨了。哥倫波,麥哲倫,達伽馬,朝著西方、南方駛去,發現了美洲,繞過了好望角,甚至完成了環球旅行,這些英雄被載入史冊,更為全人類傳頌。
但在歷史的角落裡,還有一批勇者,他們懷著同樣的英雄主義熱情,揚帆北上,許多年後,他們有的被凍成木乃伊,有的屍骨風化破碎,有的葬身魚腹,更多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讓我們記住這些英雄的名字:
- 1500年,葡萄牙人考特雷爾兄弟,試圖打通歐洲到亞洲的北航線,一去不復返;
- 1594年,荷蘭人巴倫支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北極航行,3年後被人發現死在一塊浮冰上;
- 1610年,英國人哈德遜駕駛帆船從英國直達加拿大東北部,22名船員,9人凍死,5人被土著所殺,1人病死;
- 1725年,丹麥人白令受彼得大帝委託,探索亞洲的盡頭,此後的17年里,包括白令自己在內的100多人死在路上;
- 1845年,英國人富蘭克林經大英帝國資助,帶領128名船員乘2艘新式蒸汽機船再度北上,無人生還;
- ……
- 今天,我們打開任何一張地圖,都能看到這些偉大探險家用生命拓展的視界,巴倫支海,哈德遜灣,白令海峽……
死了這麼多人,終於:
- 1878年,瑞典海軍上尉路易斯.潘郎德爾率領國際探險隊,首次打通了東北航線(大西洋經俄羅斯沿海諸島,穿白令海峽到達太平洋的航線)
- 1906年,挪威探險家羅德爾.阿蒙森(他更為人所知的壯舉是第一個抵達南極點)駕駛47噸小帆船「約阿號」抵達阿拉斯加,打通了西北航線(大西洋經加拿大北部諸島,繞過阿拉斯加穿白令海峽抵達太平洋的航線)
- 理論上最為便捷的,通過北極點直接穿越北極的中央航線,至今無法打通
(羅爾德.阿蒙森)
尤為諷刺的是,歷時四百年,耗盡無數英烈的生命才打通的這兩條北極航線,每年只有幾個月可以通航,而且航線上密布的浮冰,恐怖的冰山,幾乎沒有不凍港可以停靠補給,航線根本就無法商業化使用!
是啊,北極有成群的鱈魚、鮭魚(三文魚等),還有堆積如山的海豹海狗毛皮、高級的鯨脂香料,可然並卵?沒有可用的商業化航線,人進不去,貨出不來,全世界對北極抱有幻想的人心中的希望之火都逐漸黯淡了,沙皇更是一狠心720萬就賣掉了阿拉斯加這個「破地方」。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北極陷入沉寂,主要大國都把熱情放在了大陸爭霸,終於,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又給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種子。
二戰開始之後,德國通過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蘇聯猝不及防。為了支援蘇聯,美國通過了「租借法案」,為蘇聯源源不斷的提供軍火等物資,運輸方式為海運,船隊從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出發,繞過挪威,駛往摩爾曼斯克等蘇聯港口。希特勒自然不會眼看著蘇聯源源不斷的接受補血,雙方在航線上不時交鋒,最著名的便是「北角海戰」,德國戰巡沙恩霍斯特號被英國優勢護航編隊圍剿,德軍主將埃里希·貝拍出電文——「我們將戰鬥到最後一人一彈」,隨艦殉國。
(德國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幾年前還互相援助的美蘇,卻在二戰結束後迅速的對立起來
冷戰中美蘇如何對峙我們無需贅言,只說北極在這種對峙中的作用,那就是:打擊對方的最短途徑。
沒錯,從蘇聯攻擊美國,或從美國攻打蘇聯,最短的一條路,就是途徑北極。無數的彈道導彈、無數的戰略轟炸機,被神經緊張的敵對雙方一排排的碼在了北極兩岸,或許只需要一個按鈕,北極上空就是天女散花。
可隨著冷戰越來越冷,這個世界卻慢慢熱了起來。
科學家不斷發現的新證據顯示,最近一百年來,世界變得越來越暖,而在極地地區,因為冰雪融化後地表會吸收更多的熱量,同時冰雪融化也會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所以極地升溫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在某些區域,100年來升溫高達4度。衛星監測也顯示,北極冰蓋在加速萎縮,如果按目前的趨勢,21世紀中葉,北極冰蓋將在夏天完全消失。
蘇聯人第一個做出了反應。赫魯曉夫一改脫了鞋拍桌子的習慣,在摩爾曼斯克發表了講話,呼籲北極周邊各國共同努力,就開發北極資源事宜進行和平溝通;緊接著,美國、俄羅斯、挪威相繼在北極發現了儲量驚人的大油田、大氣層、大煤礦和鐵礦。根據目前的估算,北極區域內的煤炭儲量占目前全球已探明儲量的一倍,油氣儲量佔全球油氣儲量的1/4,鐵礦石和漁業資源同樣驚人。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冰層融化,曾經形同雞肋的北極航線,將變得適宜商業通航。
這兩條航線實在太誘人了。以東北航線來說,一艘船從上海出發前往荷蘭鹿特丹,如果走馬六甲海峽,繞好望角,需要30天左右;如果走馬六甲海峽,穿過蘇伊士運河,需要22天左右;如果走北極東北航線,只需15天!
節省40%甚至50%的航程,這對速度至上、成本至上的航運產業來說,也是醉了。
(國內某航運網站截圖,綠色像素點為商船,可見目前繁忙的航道主要為東亞-馬六甲-蘇伊士/好望角-歐洲)
如此豐富的資源,如此重要的水道,北極周邊各國再也坐不住了!
首先是開始爭奪航線控制權。
蘇聯(俄羅斯)和加拿大跳出來,宣布東北航行、西北航線在其領海之內,什麼意思呢?此樹是我載,此路是我開,要想從此過,請留下買路財。
蘇聯(俄羅斯)直接玩狠的,從東北航線走,我歡迎,為了保護你航行,我出動破冰船給你破冰,您甭客氣,我們俄國人都是活雷鋒!費用總共是三百萬美元,呦?嫌貴啊,給你破冰的時候你怎麼不嫌貴?知道這是哪嗎?(把上衣脫了),欠削是不?
正在破冰的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五十年勝利」號
加拿大更傲嬌啦。想從我家門口過,給錢也不好使,看心情。
所以目前每年從這兩條航線上走的船不超過100艘,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這倆國家的。這兩條航線的開發成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至於資源開發,則陷入了領土糾紛的僵局。
目前北極區域內有4個主要的邊境糾紛,分別是俄羅斯和美國對白令海的糾紛,加拿大和美國的波弗特海糾紛,加拿大和格陵蘭的林肯海糾紛,加拿大和格陵蘭的漢斯島糾紛。這些糾紛不解決,許多資源就無法開發。
比領土糾紛更糾結的,是專屬經濟區的糾紛。
典型的就是俄羅斯要求的對羅蒙諾索夫海嶺的糾紛。這是一條從俄羅斯沿海貫穿北極直抵格陵蘭和加拿大的海底山脈,俄羅斯一口咬定它是自己的大陸架延伸。為了支持這個說法,俄羅斯人不惜用深潛器專門潛到海底,在洛蒙諾說法海嶺上插了一面鈦合金的小旗子。加拿大和丹麥(格陵蘭)當時就表示不能忍,要不是打不過,早就揍他丫的了。
為了解決這些航路、領土糾紛,北極周邊8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冰島、挪威、瑞典、芬蘭)在渥太華成立了北極理事會,負責協調這些問題。一些對北極開發深感興趣的國家,比如中國、韓國也積極加入進來,成為觀察國。目前,北極仍處在大規模開發前的「戰略準備期」,各相關國家還在進行互相角力,為即將到來的大開發爭取有利位置。而說到具體的地緣政治格局變化,我們也只好繼續觀望這場撕逼大戰。
http://weixin.qq.com/r/mzrfxw3EGFBnrUmk92_J (二維碼自動識別)
俄羅斯如此殘暴,在乎這點利益,專門壓榨美國的利益才符合要求
第一,北極冰蓋消失,全世界海平面上升,許多沿海低地面臨滅頂之災。
第二,俄羅斯由一個本質上的內陸國家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沿海國家,而是是直接面臨大洋的國家。俄國將可以非常方便地與全世界進行大規模貿易活動。
第三,歐亞之間的主要航路發生變化。由於北極航道比傳統經過印度洋地中海的航道要短,從成本出發北極航道將成為歐亞間的主要航道。傳統航道的重要性將相對衰落,馬六甲和蘇伊士等的重要性相對衰落。
第四,北極冰蓋消失,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原來不適合進行開發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將會非常適合種糧食。俄國人口將會爆發時增長,俄國的地緣潛力將提升一個檔次。俄國將再次成為超級大國。同樣,加拿大原本不適合開發的寒冷地帶也將迎來開發,加拿大地緣實力提升。美加兩國不對稱的實力關係可能會發生改變。
第五,白令海峽將成為類似於馬六甲海峽一樣的重要咽喉。俄國和美國等圍繞白令海峽的爭奪將日趨激烈。
第六,日本的地緣重要性將會獲得提升。過去,日本並不在世界主要航道上。但是北極航線的開通,意味著日本將直接位於世界主要航道必經之處,這會大大提升日本的地緣重要性。與日本地緣重要性提升一道,東北亞的整體地緣重要性也會提升。
第七,俄國的地緣壓力,將主要來自與北冰洋方向。但是由於俄國地緣實力大大提升,俄國將會有力量應對這種威脅。
第八,由於俄國地緣實力大大提升,中國北方的地緣壓力會增大,中俄的地緣矛盾會比現在更加激烈。由於全球變暖,青藏高原或許會變得適合人類居住。中國通過開發青藏高原,可以部分對衝掉俄國開發西伯利亞所帶來的壓力。
總結來看,如果北冰洋冰蓋消失,這將是地理大發現以來全球最大的地緣變化,必將引起極為深遠的影響。
符拉迪沃斯托克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東方征服者」,在百年的默默無聞後它將終於部分取代蘇伊士,成為沙皇當年設想的東西方物資中轉站。
然而這對俄羅斯可能並不是好消息。融冰後北極豐富的油氣資源將變得易於開採,急於擴軍和重建勢力範圍的俄羅斯人可能會把這些收益轉化為軍隊和海外影響力而不是用來重建已經日益落後的工業體系。
誠如此,天不亡俄國也。
推薦閱讀:
※人類有什麼武器或者手段 直接消滅那些危險的海洋生物呢?
※為什麼知乎上對於黃岩島事件不是很關心呢?
※一輩子沒看過山是什麼心情?
※中國國內有哪些很藍很乾凈的海灘?
※黄海和东海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海?之间的分界并不明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