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 ISIS 叛軍事件最終以何種結局收場的可能性最大?

ISIS逼近大壩 要水淹巴格達?


這種問題不能被一群單機遊戲大棋愛好者佔領,隨便說兩句,拋磚引玉。

如果你關注敘利亞超過一年的話,就會發現ISIS的威脅用成語形容是黃雀在後與漁翁得利。行為邏輯滲透殘殺,這是基地與其分道揚鑣的主要原因。而ISIS重返伊拉克,與其在敘利亞的失勢有關。反抗軍諸部年初與政府軍緩和,將目光轉向ISIS。使其下山摘桃風光不再。

在敘旅行時某基督教民兵對其的態度是不屑,彼時敘當局關注的是利雅德。後邊的事大家都知道了。ISIS反水,外界綏靖,分裂,土耳其,沙特的金主改變了一切,接著僵持。發生了上一段所說的話。

負責任地講,活躍在敘利亞戰場的任何一支武裝在伊拉克北部都能暢通無阻。宗派戰爭的大背景下,什葉派掌權,伊拉克政府幫助阿薩德作戰,而北部的伊拉克軍人多為遜尼派,完全沒有與「同志」作戰的意願與動機。這個地區2006年在CCTV火了一陣,它聲稱美帝國主義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接著2007年布希增兵,美軍爭取遜尼派部落與地方武裝的支持,瓦解了極端勢力,經濟也得到了恢復,具體數據看世行資料。ISIS一度殘餘一百多人,於是大家在央視中又看不到伊拉克新聞了。


接下來請容我抑制住再一次吐槽奧巴馬的衝動。總之美軍撤了,善後問題不了了之。

面對自己的「同志」,遜尼派軍人和地方武裝大規模後撤/逃跑是自然結果。而一些遜尼派勢力為了報復什葉派巴格達的歧視性政策,對ISIS井水不犯河。再加上在敘利亞戰場豐富的作戰經驗,ISIS一度勢如破竹。但如果因此聲稱ISIS戰力兇悍,那既是對敘利亞戰場各派別的不尊重,也不會得到庫爾德山民的答應。

陰謀論地講,ISIS大舉東進,伊拉克守軍意料之中潰退,個人不得懷疑什葉派驅趕他們意在撕咬庫爾德人。而戰鬥力與組織能力卓絕的庫爾德人用一年的時間交了答卷—接管,擴大,守住了自治區。近日媒體渲染的哈迪斯大壩位於其控制區邊境。來自土耳其,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的新鮮血液也在不斷增大。有意思的是,那個與獅心王在聖地決戰的穆斯林英雄薩拉丁正是庫爾德人。20世紀曾經有一個民族做過同樣的事情,他們建立的國家叫以色列。

ISIS在所佔地區強推沙里亞法,高歌「等到打下榆林城,一人一個女學生」。並保持著與盟友100%翻臉率的優良記錄。因此遜尼派勢力對其的縱容是有底線的,歷史上遜尼派同盟的共同特徵就是短暫。同時,在ISIS控制區南方及東方,則不再是遜尼派主場,此地的35萬伊拉克正規軍及其他部隊非遜尼派的人員構成,什葉派伊朗的明確威脅,後方庫爾德人的僵持,以及游弋在波斯灣的布希號航母戰鬥群。我們看到了ISIS對南方缺乏興趣與幾次戰鬥的慘敗。

結論出來了,伊拉克分裂,庫爾德斯坦建國成為以色列盟友。

至於進一步的推論,腦洞太大,不贅述。需要參考沙特幾個金主與王室之間的撕逼程度,敘利亞戰場局勢,美國伊朗的關係與馬利基政府的去留。而美國大選的影響倒不會大。有興趣在評論里提。


轉文兩篇:

《馬利基註定眾叛親離》
曾經的薩達姆·海珊支持者及年輕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聖戰者」政治與什葉派交火。這就意味著他們正與什葉派總理努里·馬利基鬥爭。這場宗教戰爭不僅會導致伊拉克四分五裂,還會破壞伊拉克的後殖民邊境,事實上它還會破壞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架構。
另一種觀點認為,現在伊拉克不再有一個獨裁者將異質群體結合到一起,那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一點也不奇怪。

這些觀點聽上去似乎都有道理,但這只是事實的一半。利用、推動、加強宗教和種族對立的往往就是獨裁者。巴沙爾·阿薩德的敘利亞是這樣,薩達姆·海珊的伊拉克也是這樣。還有伊拉克的什葉派領導人努里·馬利基,是他迫使遜尼派拿起武器,成為他的敵人。

馬利基是美國和伊朗支持下的產物,但他仍然可能無法安然度過這次危機。極端分子繼續逼近,奧巴馬已經向該地區派遣了航空母艦,但是美國軍方官員表示他們不會應馬利基的請求對ISIS發起空襲,除非他下台。

奧巴馬希望馬利基下台,以組建包含遜尼派、什葉派和庫爾德人的聯合政府。政教合一、什葉派的伊朗則希望能對伊拉克60%的什葉派產生影響,確保什葉派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不管馬利基是否在職。


方便的盟友

如果奧巴馬利用伊拉克危機與伊朗建立長久的關係,那麼這會是一個真正巧妙的外交手筆。但如果我們相信這樣的事情會發生,那未免太過天真:打擊ISIS也許能讓這兩個國家暫時走到一起,但它們對該地區未來的看法差異太大,因此兩國的親密關係難以長久維繫。

努里·馬利基1950年6月20日出生在一個什葉派活動家家庭,他出生在幼發拉底河岸,伊拉克南部的希拉附近。他的祖父與英軍作戰,他的父親則反抗新的政權阿拉伯復興社會黨——這是一個世俗政黨,但由遜尼派主導,這兩人最終都遭監禁。

馬利基學過阿拉伯文學,據說他現在仍然能說出前伊斯蘭教的經典。學生時期,他還加入了秘密的什葉派組織達瓦黨,為創建一個伊斯蘭國家而努力。

當鄰國伊朗的伊斯蘭革命爆發,刺激薩達姆上台,伊斯蘭教的第二大教派什葉派獲得政治權力的時候,他還不到30歲。伊拉克的新獨裁者鞏固了遜尼派的力量,在與伊朗的戰爭及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的什葉派叛亂中迫害什葉派。

薩達姆政權殺害了150,000人,其中大多數是什葉派。美國一開始支持什葉派的反抗,但後來讓什葉派失望了。1979年,馬利基逃離伊拉克,過了近25年的流亡生活,在此期間,他支持各種推翻薩達姆的活動,並培養起反美的情緒。2003年薩達姆倒台後,馬利基回到伊拉克。雖然2006年美國支持馬利基成為伊拉克總理,但他從來沒有忘記幾十年前美國人對什葉派的背叛。

馬利基要求華盛頓派遣部隊(哪怕只是為了確保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的安全),這確實是一個出人意料的轉折。總體而言,馬利基的發展軌跡與獨裁統治者的傳統道路非常相似,一開始向所有的宗教、政治和種族的利益相關者作出承諾,然後利用他們的力量獲得更大的權力,再迫害之前的夥伴。


家族王朝?

2014年4月,馬利基的法治國家聯盟在議會選舉中獲勝,許多伊拉克人擔心馬利基可能會謀求成為終身總理,或者更糟糕,他會任命他已經頗具權勢的兒子艾哈邁德成為他的繼任者,執掌一個新的王朝。

2009年時,馬利基還在政府中引入了一些遜尼派伊拉克集團的成員。但是當他批准逮捕最突出的遜尼派政治家、副總統塔里克·哈希米的時候,美軍還沒有撤出伊拉克。哈希米逃離伊拉克,並在缺席庭審的情況下被判處死刑。

這既標誌著馬利基的統治權,也標誌著年輕的伊拉克民主開始走下坡路。在忠實的什葉派中,腐敗和裙帶關係的問題突出,2013年,遭侵蝕的石油收入共計900億美元。人權活動家表示,成千上萬的遜尼派男性被關進監獄,而女性則遭到綁架、拷打和強姦。

馬利基和美國曾經幫助遜尼派部族驅逐基地組織,現在遜尼派感到自己被背叛了。此外,最近幾個月馬利基在安巴爾省殘酷地鎮壓遜尼派的抗議,導致數百人死亡。同時,激進伊斯蘭主義者的黑色旗幟在拉馬迪飄揚,現在我們知道ISIS武裝力量正是在這一時期崛起的。

並不是所有的什葉派都支持馬利基總理。他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他的老對手穆克塔達·薩德爾,他是一個善於煽動的神職人員,也是反美武裝力量的領導人。2008年,當薩德爾和他的軍隊盤踞在巴士拉的時候,馬利基派遣軍隊與他們作戰,迫使美國幫忙,最終協商停火協議。

現在,薩德爾呼籲志願者保衛什葉派聖城納傑夫、卡爾巴拉和薩邁拉。伊拉克局勢混亂,民兵組織崛起,又一個犯過錯的中東地區領導人的命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不確定。


---

《美國欲借伊朗之手滅伊拉克?》

「聖戰」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攻打敘利亞阿薩德政權良久,膠著狀態下突然轉向攻打伊拉克,竟拿下近半壁江山。《周末畫報》就此事採訪了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前新聞副總裁彼得·赫福德。赫福德,這位有著三十多年國際新聞報道經驗的美國媒體人,對於伊拉克問題,他有什麼特別的看法?


QAQ:吳夢啟A:彼得·赫福德Q:

ISIS的攻勢嚴重威脅到伊拉克世俗政權。這一次美國選擇置身事外,國務卿克里稱願意就伊拉克問題與伊朗對話。這是否意味著美伊關係將恢復正常,或者僅僅是美國為應付伊拉克問題的權宜之計?

A:

自從伊朗新政府上台以來,美伊關係就一直在走向正常。雙方都在試圖走出內賈德時代的美伊狀態。雙方交流的主題也從單一的伊朗核問題擴展到別的方面。伊朗的新領導人也不再就以色列或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事件做出評論。現在雙方關係改善的一個主要障礙是以色列政府對伊朗新政府仍舊不信任,而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盟國。在中東政局當中,這些問題非常複雜,而且可以選擇的方案不多。

Q:

美國和伊朗如果關係改善,它們在外交上可以合作的方向有哪些?

A:

伊朗需要證明自己並無侵犯以色列的意圖。為此它必須做出一定的姿態,才能換取逐步解除對它的制裁。制裁是一件涉及到聯合國和許多別的國家的事情。總之美伊之間的事情並不完全是雙邊的事情。

因為制裁的存在,伊朗被排除出國際金融貿易體系。《衛報》的一篇文章聲稱美國務卿克里已經談及在伊拉克問題上與伊朗進行軍事合作,這個方案並不激進。軍事解決方案是我看到的唯一能夠儘快解決伊拉克危機的方案。伊拉克現在已經越來越深地陷入教派衝突當中。如果美國向伊朗提供武器,將會平息這一場目前已經威脅到伊拉克和伊朗的軍事衝突。


Q:

美軍撤出伊拉克之後,其中東外交的基本思維是什麼?美軍撤出是否帶來了當地的政治真空,而伊朗正好可以填補這個真空?

A:

在美軍完全撤出伊拉克之前,這個政治真空就存在了。伊拉克現任總理馬利基在他的這個「民選」政權當中似乎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獨裁權力。這一切的解決方案,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其關鍵詞是「石油」。

伊拉克的石油產量正在大幅度增加,但是要達到伊拉克戰爭之前的最高峰還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局勢越動蕩,伊拉克出口石油受到的威脅就越大。對於伊朗來說,若本國局勢好轉則可以讓伊朗人的石油更自由地流入國際市場。這是一條經濟上很大的等式。儘管國際社會一直對伊朗進行嚴厲的制裁,其石油還是通過種種渠道在不斷地低調出口。雖然對全球市場來說比例不大,但聊勝於無。

Q:

美國將軍隊撤出中東,並改善與伊朗的關係,對於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A:

美國將會繼續從中東撤出它的軍隊。撤軍的過程既有軍事意義也有政治意義。既然總統已經承諾了撤軍的日期,承諾了撤軍的人數和駐留的人數,就不能夠將其隨意更改,否則強硬派就會指責他過於軟弱,而那些希望把每一個美國兵都從中東撤走的人也會指責他。

國際原油市場目前供應充足。隨著新能源和其餘技術的開發使用,國際原油消費量在下降。新的發現提供了對天然氣的替代能源,對於石油的需求也下降了。儘管有這些新能源和新技術,石油供應商們仍然在尋找各種理由以製造出原油供應正在遭到各種政治動蕩的影響,油價將會上升。

油價已經很高了,還會一直這麼高嗎?這僅僅是「專家」們所言。他們說伊拉克局勢會帶來油價上升,而伊朗還在面臨制裁。但是事實是這兩個石油輸出國所供應的原油僅僅是國際市場的很小一部分。是人們的擔憂讓油價保持高位,而不是因為缺少大量原油供應。

Q:

美國和伊朗有無可能在敘利亞內戰問題上達成某種協議?伊朗會撤回它對阿薩德政權的支持嗎?

A:

伊朗要是撤回對阿薩德政權的支持,那就是奇蹟發生了。我不相信奇蹟。阿薩德政權如果能夠打贏內戰,它就會長期地存在下去,存在時間會長得超過所有人的預期,而且這個政權也就能夠更加自立。伊朗人如果突然撤回或者改變與自己信仰同樣宗教的阿薩德政權的支持,那他們此前為維持這個政權的努力就會付諸東流。

Q:

說到伊拉克現在的教派衝突問題,您提到能夠快速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是美國向伊朗提供武器,讓伊朗人支持伊拉克什葉派武裝以擊敗ISIS。這是不是克里國務卿所說的「就伊拉克問題與伊朗進行軍事合作」的實際含義?這方案很冒險,意味著公開認可伊朗干預伊拉克,以及承認伊朗在中東所具有的影響力。以色列和海灣地區的成員國恐怕有意見。

A:

中東地區的外交和內部事務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事務。你所說的這些問題完美地表現出了這種複雜性。「就伊拉克問題與伊朗進行軍事合作」本身有很多種解讀,既可以認為是減少對伊拉克馬利基政權的支持,也可以認為是暗地裡對伊朗的支持,並不一定是說美國提供軍事裝備。

任何一種做法都意味著美國對於伊朗在中東影響力的承認,哪怕這個國家現在還正式受到聯合國的制裁。制裁和抵制(美國對古巴的制裁就是一個例子)是所有外交手段當中最無力的一種。

伊朗是一個大國,開化而強大。

無論如何削弱它都不能改變這一事實。一方面,它富有石油資源,即便國際組織極力阻止它出口資源也無法阻止它藉此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另一方面,伊朗的實力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力建立在同一宗教下的狂熱信仰當中。另外,在伊朗的能源輸出過程當中,中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且始終有能力站在外交解決的隊伍當中。

Q:

中東局勢的變化,是否會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有影響?

A:

「有影響」這個說法很寬泛,有多種解讀。中東局勢的變化的確會干擾到美國的「再平衡」策略。這種干擾會在可預見的未來一直存在下去。奧巴馬政府現在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管控「亞太再平衡」和麻煩不斷的中東。

我覺得美國很可能會修改其中東政策,以使注意力能集中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其重要性不斷上升。很難預測現政府或未來美國會改變本國外交重點繼續向亞太地區傾斜的趨勢,但目前這個可能性不大。


美國在中東的兩次戰爭,最終都讓什葉派走進了政治核心。伊朗耗盡鮮血辦不成的事情,居然戲劇性的在美國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決。
如果ISIS能稍微理性一點,正常一點的話,在阿薩德重新找回優勢、兩伊和阿富汗不斷走近,美國在伊拉克政策連續失敗的情況下,完全可能得到美國的縱容甚至支持。
控制住南下進度,對於伊拉克北部的遜尼派武裝能收編的收編,收編不了的也搞好關係。暫且避開庫爾德人,避開敏感的海灣和伊朗的底限,先抓住阿薩德往死里打,然後和各路叛軍翻臉,這樣最為有利。
不過他們似乎有個一統伊斯蘭世界的美夢,而且智商還有點堪憂,把中東所有世俗政權都作為了擴張對象,所有外來勢力作為了打擊對手。這樣下去他們就要把美、兩伊、以色列全都推到對立面,到時候他們就明白手裡那兩把破槍實際上只能欺負欺負皇協軍。
而且ISIS各項政策也有點過於喪心病狂,很難在國際舞台上擁有發言權,缺少周旋的能力對一個自命國家的勢力來說十分致命。不過他們的世界裡似乎也不存在「周旋」這個詞,他們只想干翻全世界而已。
按照目前局勢發展下去,ISIS很快就會得到一些教訓了。不過美國很可能把它打殘卻不打死,進而在什葉派的心臟留下一股團結的遜尼派力量。伊朗肯定想把它打死,但實力恐怕守住什葉派地區足夠但進佔遜尼派領地就難說,美國的認可與合作也必然是有限度的。而且玩火玩大會燒死自己,這點事情沙特那幫傻子也應該明白。
唯一的問題是,美國似乎對在中東用兵產生了忌憚,這給了伊朗在伊拉克更大的活動空間。美國在「扶遜壓什」和「聯合政權」政策都失敗後,放棄直接插手,ISIS的這次行動倒可能會給什葉派的聯合與崛起提供空前機遇。
無論如何,ISIS的擴張腳步很快就會被止住,他們的哈里發春秋大夢只能在自己的一小圈裡做了。

至於姬軒亦君的「再造大一統」說法,除非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瘋了或者傻了才能發生。第一梯隊的美國和以色列,第二梯隊的俄羅斯和歐盟,還有在第三梯隊摩拳擦掌的PLA,哪個都不可能接受伊斯蘭世界大一統的。


《你知道的ISIS,能比這篇多嗎?一個普及,真實性且忽略,讀著挺有意思的。看咱,也不求打賞,白給的裝逼帖。》
@張洲
Sina Visitor System
ISIS,中文翻譯為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英語: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目前控制的區域為伊拉克西北部和敘利亞東北部的大片區域,這個區域有多大呢?從面積來看,已經超過了英國本土,所以各位朋友,這並不是什麼疥癬之疾,實際上這快要成為壓垮中東的最後一根稻草了,納賽爾、凱末爾等人將伊斯蘭世界世俗化努力也即將灰飛煙滅,中東未來實在不容樂觀,碎片化有向齏粉化發展的傾向。

黃金歲月

ISIS的壯大其實已經不是什麼偶然現象了,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伊斯蘭激進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眾所周知,伊斯蘭世界有兩大黃金歲月,第一次是穆罕默德創建伊斯蘭教以後,四大哈里發開疆擴土,直到成就阿巴斯王朝把地中海變成內海的偉業;第二次是奧斯曼土耳其平定亞非拉直到被一戰打垮。

所以,歷史的波浪曲線似乎一直在預示著,伊斯蘭世界不會一直忍受碎片化的黑暗,而最有煽動力的口號莫過於回到曾經的黃金時代,特別是回到那個屬於阿拉伯人的哈里發時代。
巴格達迪也確實這樣做了,我們看到他自封為哈里發,號召全球虔誠的遜尼派穆斯林加入聖戰,我們在新聞里看到的都是ISIS如何殘忍、反人類,但是如果能看看阿語網站,伊斯蘭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血脈噴張要為保衛伊斯蘭而戰,又有多少阿訇在鼓勵自己的教眾加入,或許在我們眼中,ISIS是十惡不赦的恐怖組織,在他們眼中,這或許就是伊斯蘭復興的希望。

與以往拉登、奧馬爾等不同的是,從伊斯蘭教義來說,巴格達迪的合法性非常高。為什麼?因為他是伊斯蘭經學博士,坐過美國的監獄,又宣稱是血統純正的先知易卜拉欣後人,更重要的是,他宣稱將會完全用遜尼派的「沙里亞法」治國(目前伊斯蘭世界只有極個別國家能實現),還通過網路全世界招募伊斯蘭國家的管理者,這種逆天的合法性,如何能不被伊斯蘭信徒擁戴。
戰鬥力+資金

如果我們仔細看ISIS做大的軌跡,我們會發現另外幾個可怕之處。首先我們來看看ISIS主力的構成,巴格達迪因為蹲過美國人的大牢,所以深知獄友感情的牢固,所以他每打下一處,就會打開監獄,把這些亡命徒放出來為他打江山,鬥志永遠滿格。

拋開鬥志不說,說到軍事素養,ISIS里有太多前薩達姆政府的中下級軍官,他們在薩達姆被滅後,被什葉派政府打壓的夠嗆,有一天突然發現有了自己派別的組織和軍隊,下面不用我說了吧,再加上佔了N個美國在伊拉克留下的軍火庫,戰鬥力+軍事素養+加先進的美式裝備,打不贏才怪。
資金方面,光搶個摩蘇爾銀行就4億多美元,再加上從79年阿拉伯戰爭以來伊斯蘭世界無比複雜而穩定的洗錢網路,真心不缺錢啊,就這樣他們還喪心病狂的到處綁架勒索,三個歐洲人就開價1000萬歐元啊,歐洲政府的噩夢啊,至於為什麼會有美國和英國人被斬首,其實簡單說就是因為美英政府無視訛詐不肯交贖金。

恐怖主義新戰略

以往的恐怖分子很多都是所謂「獨狼」或者家庭小作坊式,雖然恐怖但絕沒有什麼戰略可言,很難成什麼大氣候,可是從目前看來ISIS是有戰略的。僅舉一例,可能有人不太清楚為什麼ISIS會從伊拉克發展到敘利亞吧,這還要回到現在看來十分可笑的敘利亞戰爭,當時有敘利亞朋友跟我說,看吧我們三個月就能推翻阿薩德,那時候局勢也確實有往一邊倒方向發展的趨勢,但是然後呢。
然後三年過去了,阿薩德還活得好好的,反對派呢?自己亂成一鍋粥不說,地盤還越打越少。究其原因是反對派在前面打,ISIS在後面全盤接手了他們的地盤,所以稱敘利亞反對派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渣的隊友也不過分了。所以有一段時間會有很奇特的現象發生,即ISIS並未同什葉派的阿薩德政權交火,反而一直在胖揍各種遜尼派的反對派,相比於永遠無法達成一致的敘利亞反對派,雙方的戰略水平高下立現。

綜上所述,無任何感情色彩的說,ISIS是一個有抱負、無節操、戰鬥力驚人的伊斯蘭激進共同體。
卡菲爾是什麼

這裡必須還要提到伊斯蘭激進史,簡要說,目前全世界有16億穆斯林,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但其中大概只有1%是極端激進主義者(其實,絕大部分穆斯林是愛好和平、尊師重教的,他們甚至在戰場上都不會在敵人背後開槍),而聖戰(Jihad)這個詞本身是個宗教辭彙,代表穆斯林與內心邪念戰鬥的過程,現在卻被異化為全球恐怖主義的代名詞,說實話這一點本拉登和西方某些媒體都脫不了干係。

但是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從10世紀以來,確實有一股激進主義的暗流一直在涌動,從罕百勒到泰米葉,再到近代的庫特卜(具體請自行百度),他們不斷強化宣揚一種「卡菲爾」的概念,具體包括三種人:一是指那些曾經信仰安拉又叛離伊斯蘭教的。二是在穆斯林遭到迫害時不僅沒有提供幫助反而落井下石的。三是與穆斯林為敵。而殺掉卡菲爾不僅不是犯罪,還能直接上天堂。
這種追殺令只能由宗教領袖發布,最出名的例子是80年代有個伊斯蘭作家拉什迪寫了一本諷刺穆罕默德的《撒旦的詩篇》,結果被伊朗大BOSS霍梅尼下了全世界追殺令,追殺作者和譯者,拉什迪為此整整躲了20年。這種理念也成為聖戰的根源,而70年代到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是這種理念變成全球恐怖主義的轉折點,在那場戰爭里,全世界的穆斯林激進主義者第一次完全打破了國境的概念,出錢出力地投入到對抗蘇聯的聖戰中,從那以後一發而不可收拾。

無限可能

ISIS雖然很難實現他所謂的橫跨亞歐非的偉願,畢竟拉得仇恨過多,但是很多看客希望美國、歐洲、土耳其包括伊朗能連起手來幾個月內剿滅ISIS也是不可能的,我從來不懷疑美國政府出於理想主義價值觀出動地面部隊的可能性,但我同樣不懷疑美國政府背後的操盤手基於現實主義藉機整垮整個阿拉伯世界甚至土耳其的可能性,坦白說這與奧巴馬無不無能無關。
下面,我們再來為你梳理一下中東格局中的主要玩家,以及他們在打擊ISIS中的角色。

沙特

前面說過沙特是完全的宗教國家,可蘭經既是宗教聖典也是一切生活的規範,作為遜尼派老大,沙特願意花錢支持一切不利於什葉派派別,所以我們看到無數遜尼派極端組織後面站的都是沙特的王子和貴族,ISIS亦不例外,至少最初是這樣。但是支持歸支持,沙特王室本身卻並不相信激進主義,他採用的通用政策是禍水外引,把有可能威脅自己老大地位的所有國家搞亂即可。所以我們能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埃及政變後,沙特支持的並不是自己培養的乾兒子穆兄會,反而是世俗的軍方政權,這清楚地說明沙特在支持激進主義方面是有明顯的尺度的,即你可以無限制的鬧但你不能真的掌權。
阿拉伯劇變摧垮了很多中東國家,沙特其實也早已暗流涌動,年輕人之所以沒有揭竿而起純粹是因為發現其他國家在動蕩之後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而沙特王室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我們就能看到他們一方面給民眾拚命發錢,另一方面拚命在巴爾幹和歐洲買房子買地隨時準備逃。

伊拉克

伊拉克在做美國盟友的時候一度也曾是阿拉伯老大的有力競爭者,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伊拉克確實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國家,起碼十年內毫無希望可言。現在回頭看伊拉克戰爭,更像是美國在國庫充裕、阿富汗戰爭聲威大振時挾勢進行的任性之舉,推翻了薩達姆的遜尼派世俗政府,換來的是親伊朗的什葉派政府,也最終導致了伊拉克的分崩離析,現在的伊拉克分為三個名義上的部分,南部的什葉派政府軍,中部和西北部的ISIS,以及東北部的庫爾德人,庫爾德人我們下面還會單獨說。

敘利亞

阿薩德政權還在苦苦支撐。的確,卡扎菲和薩達姆的下場擺在眼前,阿薩德沒有第二條路可選,佔12%人口的阿拉維派也無路可選。同伊拉克一樣,之前的敘利亞是一個百姓安居樂業、中產階級發達、工業設施完善的世俗國家,結果現在被折騰得生靈塗炭。至於美國為什麼停止攻打敘利亞,很簡單,美國已沒有從前的財力和意願介入中東事務,奧巴馬是靠離開中東得的諾貝爾獎,再回去不是赤果果的打臉么,本來希望靠敘利亞大量的反對派很容易達成利比亞那樣的戰果,但是沒想到戰鬥力渣不說還不團結,誰都不服誰,再加上ISIS的橫空出世,只能任由敘利亞反對派自生自滅。

土耳其

上世紀伊斯蘭世界最主要的兩個世俗化國家之一,另一個是埃及。土耳其在本世紀初埃爾多安上台後,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只因他牢牢抓住了三個要點:一是再定位,拋棄了以往一心要脫亞入歐的幻想,充分利用自己橫跨亞歐的地緣優勢,反而成為西方與中東世界的平衡木;二是完善工業體系,控制通貨膨脹,實現經濟騰飛;三是準確把握世俗與宗教的尺度,再加上一點反猶傾向和個人魅力,直成為衰敗的中東唯一可見的希望。

但是土耳其只有一個命門——土耳其有2000萬庫爾德人,占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是土從來不承認他們是一個民族,埃爾多安在任期間重要的功績之一就是鎮壓庫爾德人後與庫爾德工人黨和談,沒想到ISIS一起,在伊拉克和庫爾德人打得不可開交,伊拉克庫爾德難民瘋狂湧入土耳其。我們看新聞,美國每天都催土耳其從地面出兵攻打ISIS,但是埃爾多安只是虛與委蛇,鮮有動作,原因是土耳其的最高利益只有一個就是不能讓庫爾德人做大,所以寧可承受美國再多的批評,國內再多的庫爾德遊行抗議,埃爾多安也要把庫爾德人頂在同ISIS作戰的第一線,一能讓二者兩敗俱傷,二能避免與ISIS及其背後的金主直接翻臉,至於能頂多久,我們還要看下步局勢發展。
伊朗

伊朗是目前和一段時間內中東統治最穩定的國家,內部來說波斯人和亞塞拜然人完全融合(哈梅內伊就有亞塞拜然血統),宗教什葉派佔90%以上,政治架構穩定,哈梅內伊和魯哈尼的契合度較高,外部來說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被俄羅斯和ISIS制約的難以為繼,名義上還在拉著六國談伊核,實際上已經拉著伊朗和沙特在美國三方會談。雖然不敢說伊朗的統治模式代表著伊斯蘭世界的希望,但幾十年來的事實證明,這對於伊斯蘭世界來說,起碼是個不壞的選擇。

簡單說下歷史,伊朗歷史上曾被很多王朝統治,包括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以及突厥人,到上世紀20年代,軍官巴列維發動政變建立起獨裁的、世俗的巴列維王朝,此後幾十年里伊朗是美國在中東最可信賴的朋友之一,直到1979年霍梅尼回到伊朗推翻巴列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霍梅尼去世後傳給之前的總統哈梅內伊至今。就ISIS來說,最希望出兵的自然是伊朗,這樣一可以名正言順的保護自己的小兄弟阿薩德,二可以借打擊ISIS立威,三可以震懾遜尼派諸君,四可以擴張自己在伊拉克的勢力範圍,五還可以借著打擊ISIS跟美國提點要求,所以我們看到伊朗早已躍躍欲試。至於到底能否實現就要看美國態度,是否能願意伊朗撿個大漏。
美國

美國問題千頭萬緒,也容易有爭議,我們習慣於把美國一切的政策歸於美國政府一身,但是實際上美國的外交系統極為複雜,國務院是國務院、國安會可以和總統劃在一起、國會是國會、利益集團是利益集團,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交織在一起,互相制衡。理想主義是票倉,是民本,是政治正確,美國的宗教色彩其實比歐洲濃厚的多,這一點在外交上的體現上就是高度的制度自信和在某些問題上的不容置喙,所以會有大國興衰論、歷史終結論。

那麼什麼樣的中東國家最符合美國這種理想主義色彩呢?樣本大概是美軍撤出之前的伊拉克。但是理想主義不是叫出來的,是真金白銀堆疊出來的,而且可能是得不償失的,沒有點宗教的犧牲精神是玩不來的,所以說單就美國政府而言,出兵伊拉克和ISIS沒有理想主義成分恐怕講不通;現實主義則是暗流、是資本規律,是利益正確。軍工集團的利益、猶太集團的利益、貿易集團的利益、黨派集團的利益在國會的舞台上交織在一起博弈紛爭。其中在中東政策方面影響力最大的無疑是猶太集團,畢竟關係到家鄉人民的生死存亡,那麼猶太人最高利益是什麼?我想是絕不允許中東地區、阿拉伯世界出現任何可能做大的大國,絕不能夠讓伊斯蘭世界以反以的名義再次團結起來。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美國教授文章深有感觸,可惜原文找不到了,大意是講現在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的最優選擇是坐看中東碎片化,變成燙手山芋,然後讓高調宣傳新絲綢之路的中國接盤,美國則安安心心的落實自己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這個論調不是主流但是一定有市場。近期來看,美國至少已經打出兩張牌,一是依託本國頁岩氣技術的突飛猛進,持續壓低國際油價,讓俄羅斯和伊朗以及其他產油國割肉買單;二是開始暗地示好庫爾德人,把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水徹底攪渾。
庫爾德人

庫爾德是古老游牧民族,長期在土、敘、伊拉克結合部活動,是中東地區僅次於阿拉伯、土耳其和波斯的第四大民族,人口大約在3000萬左右。庫爾德人在奧斯曼土耳其解散以來一直在苦苦尋求獨立,可惜總是遇人不淑,屢屢被坑。前面說過,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大概佔總人口五分之一左右,凱末爾革命時期,土耳其曾向庫爾德人許諾相當程度的「民族自治」以換取支持,但是上台以後,卻連庫爾德是個民族都不承認,之後悲憤的庫爾德人不斷起義,不斷被鎮壓,此起彼伏近一世紀。

目前土耳其庫爾德人(簡稱土庫)的情況基本是,西部發達地區土庫的逐漸被同化妥協,與土耳其人無異,東部地區庫爾德聚集區則老少邊窮,成為土耳其的心頭恨,也不怎麼為外界熟知。伊拉克的庫爾德人情況稍好,70年代時候和政府達成過自治協議,但是被薩達姆背信棄義撕毀,後來趁著兩伊戰爭的消耗,又重新起事,雖然不能算是成功建國,但是基本上實現了實質上的自治,掌控著三個省大約荷蘭面積的土地,ISIS起勢以後,庫爾德人趁亂拿下了伊拉克第三大城市基爾庫克。

非常耐人尋味的是,其實現在的形勢是,既有戰鬥力、又和ISIS真打的只有連國家都不是的庫爾德人一家。大家各懷鬼胎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土耳其人的想法是最好庫爾德和ISIS兩敗俱傷,同歸於盡,到時候我再漁翁得利;美國人想法是有了庫爾德人這支不要錢的僱傭兵,空投點武器就能開啟上帝模式,簡直太划算;伊朗想法是你們不讓我上,我就看你們遜尼派自己打自己,如果最後庫爾德人做大了,那土耳其基本也就垮了,如果庫爾德人打不過那回頭你們也只能求我了。庫爾德人自己想,之前千辛萬苦抗爭了那麼多年美國人都不管,這次可算抱上大腿了,等打完ISIS看誰還能擋著我們建「庫爾德斯坦」,所以這次真的是火力全開,連娘子軍都組成了幾萬人。

至於未來,估計ISIS和庫爾德人且得僵持一段時間,但是不論怎樣,庫爾德人都會向獨立的方向邁出最大的一步,因為經過此役,起碼伊拉克和敘利亞政府再也沒有能力管控庫爾德人控制區了。
未來:擴張?破局?

關於伊斯蘭世界未來的思考,雖然前面說了很多伊斯蘭世界破碎化的必然性,也確實很難看到未來幾年有哪個伊斯蘭國家或者政府有扭轉乾坤,縱橫捭闔的端倪。但是有一點事我們不能否認,即伊斯蘭世界本身是在不斷擴張甚至是高速擴張的,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穆斯林人口爆炸,大家可能意識不到,全世界已經有超過16億穆斯林,佔世界總人口的23%以上,這還不包括大量無法統計的人數,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每4個人就有一個穆斯林,而且由於穆斯林多子多福的理念,所以佔世界人口的比例特別是青年人比率還會不斷提高;

二是伊斯蘭教在貧困國家的地區的傳播速度極快,尤其是伊斯蘭教教義中的平等理念對窮人吸引力極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大規模的清真寺的禮拜,阿訇們不像基督教的神父那樣面向教眾,而是和大家同一方向禱告,而且無論你地位多高,去的遲了也要跪在後排禱告;

三是同很多宗教區別還在於,伊斯蘭教是不可以改信其他宗教的,一旦這樣做了就變成「卡菲爾」,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伊斯蘭人口只有入口沒有出口。

幾千年來,伊斯蘭世界一直在宗教和世俗中掙扎,個人認為,伊斯蘭世界最有希望的時期恰恰是統治者最推崇譯制科學、文學著作的阿拉伯百年翻譯時期,也是宗教和世俗最平衡、最能兼容並包的時代。反觀當今,無論是原教旨還是西方式的政治制度,都不是伊斯蘭之疾的對症之葯,唯有一場由伊斯蘭世界政治家和知識分子主導的、類似啟蒙運動的自內而外的探索破局,或許能讓我們看到一個嶄新的伊斯蘭世界。


ISIS稱5年內將攻陷新疆 建立橫跨亞非歐帝國

這是ISIS自己畫的,比別人意淫的有用得多,可以看到摩洛哥、東歐、新疆、克里米亞都黑化了,歐亞各大國一個都沒放過,膽夠肥的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憑這個圖,別說建國了,稍微勢力再大點的話,ISIS就會成了全世界各大利益集團團結合作的最大理由,中俄美歐,包括阿拉伯各國和以色列,都能放下干戈一致對付ISIS。所以從外交和國際承認上,不存在ISIS建國的可能性
從ISIS本身的組織架構上同樣也不可能建國,頂多算佔山為王落草為寇的武裝團伙,政治經濟體系都沒有,靠搶來的財物維持,軍事上連統一指揮和基本軍紀也沒有,當年的土八路都沒那麼無組織無紀律。這完全就是個耗散系統,就算大國軍事不干涉,ISIS自身也很難轉型成穩定的地方勢力
從內到外都表現出不可持續性,流動佔領、打家劫舍、東躲西藏,也就是恐怖組織的極限了
現實角度,如果沒有歐美的武裝干涉,就不會有ISIS的任何機會,亂世導致了無政府,無政府成就了綠林盜匪。可這綠林盜匪更不是歐美想要的,所以肯定會限制ISIS的發展,但很難根除。一是因為擾亂甚至顛覆阿拉伯世界的各個政權符合歐美列強的戰略利益,二是恐怖主義本身不會因為某一據點或某一勢力的消失而徹底被根除。ISIS只是個表現形式,恐怖主義會與時俱進的演化出各種具有生命力的形式
故,在敘利亞、伊拉克地區短時間內難以穩定政權恢復安定秩序的前提下,ISIS很可能繼續在此區域與各國周旋僵持,甚至尋機向土耳其伊朗俄羅斯方向流竄。即使ISIS被化整為零了,極端伊斯蘭分子也會長期潛伏,畢竟這種思想都堅持了好幾百年了
由於極端勢力過於反社會反人類,反社會反人類就會反到自己啊,所以任何形式的短暫凝聚都難以為繼。ISIS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ISIS表現出的新型恐怖主義特徵,這些創新都是積極利用現代科技與時俱進,在這些方面,恐怖主義表現出在社會學上的可持續性
其中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利用互聯網,擴大影響和招兵買馬,在這個意義上ISIS誇海口佔領半個歐亞非是有用的,這種宣傳多少煽動蒙蔽了一些從發達國家飛過去加入ISIS的網友,可見吹牛逼絕非僅僅為了找打,是有利可圖才吹的
未來的互聯網恐怖主義可能不再以宗教極端思想為支撐凝聚人氣,而是更加直接的網聚反社會反人類的暴力基因。即使ISIS我也不認為宗教是主因,穆斯林多了去了,大部分還是辛苦求生的老百姓。且任何宗教都有極端意識形態的派系,吸引的也是本來就極端的人,不過是給他們的本性找了個語言上的理論借口罷了,梁山好漢弄個【替天行道】就能掩蓋集結一群嗜血莽夫落草為寇的本質了?
ISIS的濫殺和基地組織有明確針對性的恐怖活動比起來已經是癲狂狀態了,而且與本拉登不用通訊科技不用網路不同,ISIS充分的在利用現代科技招兵買馬,不計較種族、全球化背景、無國界、社交網路組織,這是互聯網時代新型恐怖主義特徵。網聚是其可延續性生存的根源,想想社會上三天兩頭出現的各種暴力恐怖案件,人類社會在建構文明的同時拚命的壓制暴力衝動,但是暴力本性是天然存在的,再多的運動和仿暴力影視遊戲也不能完全消解少數人少數時候為非作歹的慾望。ISIS的人力資源補充出現很危險的特徵就是網路團購般吸引發達國家地區的不安分個體千里【聚義】,就算將來ISIS沒錢了、被剿滅了,甚至宗教極端主義思想沒市場了,只要還有網路,只要人類還有野性,就會讓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極端暴力少數派在地球上任何無政府或弱政府地區網聚,實現殺人放火不犯法的夢想……亦或許在線上就能實施更加極端恐怖的暴力活動,破壞社會秩序


舒拉委員會, 又叫 「聖戰協商委員會」 , 成立於 2006年 1月15日, 是一個由多個反美武裝力量組成的傘狀遜尼派伊斯蘭極端組織,其目標是防止美軍和伊拉克當局分化遜尼派,統一聖戰組織。 參加的派別包括伊拉克基地組織分支、勝利派軍、一神支持者旅、薩雷聖戰組織等。2006年10 月,「舒拉委員會」 改名為伊拉克伊斯蘭國。2007年 4月19日,伊拉克伊斯蘭國在互聯網上宣稱組建戰後第一個伊斯蘭政府,並任命 10名部長組成的內閣。其中基地分支領導人阿布·歐麥爾·巴格達迪出任埃米爾,阿布·穆哈吉爾為戰爭部長。組織成立當年就發起大量恐怖襲擊活動,其目標主要是伊拉克政府官員、 安全部隊和美軍。 據被捕基地組織成員交代,伊拉克伊斯蘭國其實只是 「伊拉克分支」 的幌子,其目的是掩蓋 「伊拉克分支」 的外籍領導層和外籍色彩,讓它有一張伊拉克面孔。

伊武裝組織「聖戰者協商委員會」聲稱「建國」_新聞中心_新浪網

「伊拉克沙姆伊斯蘭國」 的前身是基地組織 「伊拉克分支」 ( Al-qaeda in irraq 簡稱 AQI) 是在與美國和什葉派佔主導地位的伊拉克中央政府的鬥爭過程中演變形成的遜尼派極端組織。2004年10月17 日以扎卡維為首的 「伊拉克聖戰組織」 發表聲明效忠本·拉登, 成為 「伊拉克分支」 , 並在戰略和聯合問題上達成一致。

2006~2007年的伊拉克血腥的教派仇殺, 使基地組織和伊拉克分支出現了矛盾。基地組織的核心的批評分支: 「我 (扎瓦希里) 的觀點是不管你如何辯解,(襲擊什葉派穆斯林和清真寺) 這種事是不能被穆斯林大眾接受的。」 奧薩馬· 本·拉登則認為無差別的攻擊穆斯林將會侵蝕基地組織在中東穆斯林世界存在的政治基礎。 可惜扎卡維並不認可奧薩馬· 本·拉登的觀點。伴隨著分支的內外交困,分支最終撤出了伊拉克,來到了敘利亞。

2010年夏季, 「伊拉克分支」 選出新的領導埃米爾阿布·伯克爾·巴格達迪 (本名易卜拉欣·阿瓦德·巴德里, 後文簡稱 「巴格達迪」 ) 。巴格達迪1971年出生在首都巴格達西北的薩拉赫丁省, 屬於巴德里部落。 伊拉克人認為該部落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 因此它在伊拉克中部乃至全境都有較大知名度。 巴格達迪在巴格達的伊斯蘭大學上學,並獲得博士學位,主要修學伊斯蘭歷史、 文化、 沙里亞法和法學理論」, 所以他屬於伊拉克本土派。 巴格達迪繼任 「伊拉克分支」 領導成為該組織重生的起點。伴隨著大批被俘武裝分子越獄或被解救,加上美軍的撤離,「分支」 得以迅速壯大。

2011年7月,巴格達迪派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潛入敘利亞,意在推翻巴沙爾政權。隨著敘利亞動亂的持續,朱拉尼領導下的 「勝利陣線」 得到長足發展,擁有獨立的資金來源和補給渠道, 因此打算脫離 「伊拉克分支」 , 轉而與扎瓦希里聯繫並效忠。

2013年4月8日, 「在宣布成立 『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 的時候, 巴格達迪還宣布與基地組織創立敘利亞的 『勝利陣線』 完成合併,並公開向扎瓦希里宣誓效忠」。扎瓦希里表揚了isis在推動全球聖戰中發揮的作用,但要求它在國內發展,巴格達迪隨即公開拒絕這一裁定。大意就是基地組織不容許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競爭國際市場,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表示自己有意取代基地組織,成為伊斯蘭領袖。隨即敘利亞反對派出現分裂,反對派各分支領袖或被綁架,或被暗殺,而基地組織則出人意料的選擇了沉默,伴隨著巴格達迪一元政治的快速建設,親基地組織的軍事派別被巴格達迪清洗,先後有3000人在衝突中死亡。殺人一千,自損八百,巴格達迪在敘利亞的控制力急劇下降,原本一邊倒的戰爭形勢發展成了雙方對峙。隨即庫爾德人開始武裝接觸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在美國人的支持下,庫爾德人略有小成,收復了部分失地。

迄今為止,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名義控制的極端組織包括: 西奈半島的 「耶路撒冷支持者組織」 、 阿爾及利亞的 「哈里發士兵」 、 巴基斯坦的 「塔利班」 組織、 利比亞的 「達納爾」 組織、 印度尼西亞的 「回教祈禱團」 、 菲律賓的 「摩洛伊斯蘭自由戰士」 和 「阿布沙耶夫」 組織。 而這進一步加劇了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在勢力範圍、意識形態和伊斯蘭領袖方面的摩擦。

沙特、土耳其希望禍水東引;約旦嘴上喊的聲音最大,但軍事行動沒有;以色列以伊朗為最大敵人,坐視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做大;美國把敘利亞政府作為最主要敵人,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次之;現在反倒是俄羅斯剃頭挑子一頭熱,在打擊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中最積極。

筆者認為,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與基地組織不切實際的衝突,阻斷了他外部信息和資源獲取的渠道,而美俄關係一旦緩和,找到敘利亞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政治勢力的死期。在內外部,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的統一戰線都是失敗的,唯一等待他的就是時間的仲裁。


我覺得還有有可能發揚光大的,當今世界就是越極端的越容易吸引眼球,吸引注意力。他的出現迎合了一部分回教極端勢力的口味,雖然不太可能徹底推翻巴格達民主政權,但是至少在北方佔有一席之地還是很有可能的,畢竟他們體現了不可小視的戰鬥力,並不是不堪一擊,現狀是他們正在不斷的擴張和發展。敘利亞巴不得他們都滾到伊拉克,巴格達恨不得讓他們干翻有美國撐腰的北方庫爾德分裂勢力。伊朗巴不得他們搞得越大越能讓伊朗能夠與遜尼派阿拉伯世界和西方國家和解以及轉移注意力。當然伊拉克重建以後軍務廢弛,地方上庫爾德人一朝翻身野心膨脹和巴格達叫板也是一大原因。而對其他國家,特別是中俄和西方國家來說,如果能夠讓本國的恐怖分子受其吸引支援「聖戰」從而減少國內反恐壓力的話,那也是不錯的哦


黑點有二:1,這是張明顯已經跟不上時代的地圖,說明isis成員們對世界的認識還停留在那個時代,智商堪憂。。。。。2,想建立橫跨歐亞非的國家,智商堪憂。。。。
結論:isis成員智商堪憂,所以沒前途。。。。


三胖:「五百萬噸玉米,我來做」
五常:「給你八百萬噸,做乾淨點」


連廣積糧,緩稱王都不懂,呵呵


想起預言家凱西說的由奧巴馬發起的核武衝突的世界戰爭,聖經預言的戰爭也在這時代


澳洲ISIS成員7歲兒子手提敘軍人頭拍照(圖)_網易新聞中心

對這個世界不滿的人,想摧毀這個世界的人,不分國籍都會湧向ISIS。這是二戰以來最危險的組織,它越極端就越有吸引力。這只是開始。暴力掠奪和屠殺從來是製造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ISIS是上帝之手,是對二戰後人類罪惡的總清算。未來,它的影響不次於希特勒和納粹。


英國16歲孿生姐妹夜奔敘利亞 給ISIS當老婆
對這個世界不滿的人,會想ISIS募捐,提供資金,提供肉體,提供子宮。這種行為,跟有些人向方舟子的安保基金捐款的性質一樣。都知道他們是一類貨色,那有怎樣?為他們提供這些,就是想讓他們艹翻這個噁心的世界。

再重複一遍,ISIS不是傻子,越極端越有吸引力。ISIS靠操作人性起家的。


川普在第一任期中後期可能發兵消滅ISIS,以戰功謀求連任。


伊拉克分裂成3個國家,遜尼派政權,什葉派政權,庫爾德斯坦


老老實實招兵買馬發展勢力自然能在中東有一席之地,尼瑪非要主張啥伊斯蘭大一統,還搞那麼多殺人視頻、恐怖襲擊,導致全世界人神共憤,活生生把自己的聖戰搞成世界人民以為的一夥激進分子小屁孩在瞎鬧,真心不作死就不會死,isis這種上不了檯面的做法註定會被強敵捏死。


已經不是叛軍的等級了,
政權都建立了,
不管這政權多無恥多扯淡多不完善,
就已經不止是協助打壓的國家 與本國 與地方勢力的關係,
上升到了國與國與國之間的高度,
所以聯合國直接參与解決+一定配合中東需求的可能很大,
當然是聯合國的那些國家吵來吵去能吵贏對方的情況下


推薦閱讀:

兩億美元和兩條生命,哪個重要?
如何看待央視只稱呼ISIS為「極端組織」卻從不稱呼其「伊斯蘭國」?
如何看待IS正面戰場喪失(沒有)制空權卻沒有潰敗?
如何看待ISIS伊斯蘭國宣布對拉斯維加斯槍擊案負責?
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為什麼能得到支持並且不斷擴大地盤?

TAG:戰爭 | 伊拉克 | ISIS伊斯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