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箭專門為空間探測器運送燃料,在太空組合提高探測器的燃料攜帶量,提高空間探測器的速度和航程是否可行?
簡單來說 ,類似於發成旅行者1號這樣的探測器時,能不能先發射探測器,然後,再用火箭像給空間站運送物資一樣,專門為其運送大量燃料,在太空和探測器對接,加大其燃料攜帶量。用於持續的加速,以提高其速度和航程。
這種方案,是否有先有的科學家考慮過,是否可行?
類似題主所說的方案有被考慮過,即NASA的星座計劃,登陸火星時各飛行器的功能段和熱核火箭(Nuclear thermal rocket)推進段分開發射,在地球軌道上對接再前往火星,詳細過程的演示可以看這個視頻NASA星座計劃 載人火星登陸返回—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不過要注意這個星座計劃和題主描述中的不同點:
1、這是一次載人任務,而不是探測器
2、另外運送的是整個推進段,而不只是燃料
不同於上面答案中所說的「多此一舉」,星座計劃中這麼做是值得也是必須的。首先熱核火箭的比沖可以達到800-1000s,是一般化學火箭效率的兩倍左右,可以為對接後的飛行器帶來遠高於化學火箭的Delta V。如果是只是另送一枚普通化學火箭上去,則不太值得。另外熱核火箭內置一個核反應堆,體積和重量都大於一般的化學火箭,目前還沒有那麼大的火箭能把它和功能段一起送入軌道。
至於探測器,題主認為另送燃料可以提高速度和航程。
實際上對於所有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的飛行器來說,航程都已經是無限大,太陽的引力永遠不足以把他們停下來(先驅者 x2、旅行者 x2、新視野)。
至於速度,這些探測器只需要在地球附近進行一次加速,之後的航行中只靠慣性和其他行星的引力加速飛行,自身沒有必要攜帶過多燃料,因為只進行輕微的軌道修正。
另外正如上文所述,只有在運送高效率大型推進段的時候才值得進行另一次發射。熱核火箭本身很重,只有在運輸大質量物體的時候才能體現出其優勢(大卡車運集裝箱是高效的,但是你用它運一本書則純屬浪費)。至於小質量探測器,發射時在下面加一個小型固推就能使其大量加速:
新視野離開地球前的最後一推,STAR 48B固體火箭
多此一舉!
之所以戰鬥機需要加油機,是因為戰鬥機要保持高機動性,所以不能攜帶過多的燃料。而空間探測器,燃料攜帶受制於「成本」。這個成本不是燃料8元錢一升,而是本身的重量。
如果不惜成本,那麼探測器本身就可以帶很多很多燃料升空。火箭接力的方式不僅技術上不保險,而且火箭本身就會消耗很多燃料,基本上是成倍的浪費。首先是,(技術上)可行。
受到目前發射能力的限制,想要完成一個大型的航天器需要多次發射和對接,國際空間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其次是,(現階段)無必要。
燃料本身在燃燒前也是航天器質量的一部分,因此並不是消耗兩倍的燃料就可獲得兩倍的速度,燃料佔比越高,每單位燃料對速度的貢獻就越少。
太空沒有空氣阻力,只要選擇合適的軌道,不被天體的引力場捕獲,航天器的初始速度就不會衰減,並可依靠引力彈弓加速。這樣可以用較少的燃料完成較遠的航程。
較少的燃料意味著較低的發射成本,較低的發射成本則意味著更多的探索機會。
因此我個人的觀點是,除非有特別有價值的目標,或需要較長距離的載人任務出現,否則不會有用到這樣的大型航天器的機會~
推薦閱讀:
※「載人登陸火星」在化學能動力時代是不切實際,甚至可以說是戰略欺騙嗎?為什麼?
※天舟一號釋放的立方星有什麼用?
※5歲的兒子問我什麼是黑洞和蟲洞,兩者有什麼區別?
※太空探索的意義是什麼?
※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的退役意味著太空探索進入低潮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