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沒有被滅,而是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歷史會怎樣發展?

如果明朝沒有被滅掉,而黃宗羲顧炎武等的思想啟蒙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後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歷史會怎樣發展?


謝邀,「明朝沒有滅亡」和「資產階級革命」是完全衝突的命題,所以是不可能實現的。

所謂資產階級革命(如果真的能有的話),既然是革命,那就必須是一次徹底的階級動蕩和清洗,資產階級首要的敵人就是封建地主階級,他們必須從這些地主手中解放出他們所佔有的資源和人力,才能夠完成這種革命——雖然我不認為以明朝的環境能夠誕生出真正的資產階級,然後如果有的話,一定會是如此。

而說到封建地主階級,其頭子是誰呢?當然就是朱明皇家。

注意,我這裡所說的「頭子」並不是指象徵意義,而是實質意義——當時朱明皇家就是全國最大的地主,佔有了整個國家接近七分之一的耕地資源。

顯而易見,當時明皇室就是一個巨大的毒瘤,佔有了大量土地和人口資源,而且他們不交稅甚至還要從國家領薪俸——雖然從明中後期開始這些薪俸開始減少,但是龐大的宗室人口還是帶來了政府越來越沉重的開支,直到最後難以為繼。

根據朱明皇家的宗室規矩,王爵每代不遞減,而且世世代代都可以代封郡王,郡王還可以繼續繁衍宗室,而這些宗室都是必須經由國家供養的,所以宗室就成了一個龐大的寄生群體,消耗了大量的資源,讓各地都為此而怨聲載道,直到不堪重負。

奇怪的是,討論明末問題的時候很多人指責商人和文臣逃稅,卻不指責這些佔有更多資源卻同樣一毛不拔、反而吞噬了巨額財政的朱家人——你們朱家的天下,自己人都不在乎,還指望別人打工的在乎?

而且,各地的朱明宗室在大肆聚斂土地之餘,還依靠身份橫行不法,造成了嚴重的封建身份等級壓迫——雖然朱明皇家對藩王在政治上頗為防範,但是在他們欺壓小民和地方官員的時候,卻百般縱容。

所以,如果朱明王朝繼續延續下去的話,很顯然,越來越膨脹的皇家宗室會吞噬掉國家的大部分財富和越來越多的土地,最終造成嚴重的經濟破壞——如果按照正常邏輯的話,一場農民起義必不可免。

在如此嚴重的矛盾之下,如果真的有什麼資產階級革命的話,那麼顯然朱明皇家會被當成革命的首要衝擊對象,最後被送上審判台——或者說斷頭台,這是無法避免的結果。


「資產階級革命」至少包括了三個內涵要素:
1. 資本;
2. 階級;
3. 革命。

在討論明朝以前,先來簡單看一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例子。

英國和法國革命發生之前,有一個共同的前提:資產階級的誕生以及新型階層對政治權利的訴求。

資產階級是15、16世紀地理大發現之後誕生的新型階層,其成因主要是西歐國家海外市場擴大和國內手工業發展帶來的資本集聚,主要成員是通過海外貿易和手工業新富起來的一大群人。他們擁有相似的經歷背景和職業,因而也有著相似的政治權利訴求。然而,英國與法國的國內政治卻阻礙了他們獲得更多資本,經濟地位與政治地位的極度不平衡使他們產生了變革之心。

但是英國和法國的革命之路卻有所不同。在克倫威爾的獨裁結束之後,由於沒有一個新的強有力的領導者接任,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為了保住革命成果,輝格黨人和托利黨人聯合發動光榮革命,邀請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回國執政,從而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可以說,之所以英國會走上君主立憲制,是因為資產階級同意通過王權(即使是象徵性的)來維護革命成果和國家統一。

而法國大革命之後法蘭西共和國建立,執政的吉倫特派當即處死路易十六,之後雅各賓派、熱月黨人相繼執政,直到霧月政變拿破崙登上歷史舞台。在法國,新興資產階級一直牢牢掌握著革命成果,徹底剷除波旁王朝,也在法國深深種下資產階級共和制的種子,使得之後即使拿破崙建立王朝、波旁王朝復辟,也都是短暫一筆,法蘭西共和國從大革命後維持至今。

回到明朝的話題。我們不妨來尋找一下明朝是否有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因素。

首先,資本。西歐資本的集聚,是建立在地理大發現、建立海外殖民地、發展海外貿易的基礎上的。因為歐洲國家一直以來地域狹小、國與國之間壁壘森嚴,因此市場相對局限。海外市場的拓展給了商人以跨越式的發展機會,所以資產階級可以迅速完成資本積累。然而明朝的市場相對局限,更大的市場在國內,國內市場十分穩定,不會有太大的拓展。當然,明朝有出口海外的絲棉茶瓷,但是海外貿易以官營為主,私人貿易被列入違法範疇。因此,大量的海外資本流入的是國庫,而不是私人腰包,私人無法通過大量海外貿易獲取像西歐那樣大量的資本積累。

其次,階級。明朝的人群分層,主要包括官員士人、手工業者、土地主、農民等。而在官員士人和土地主之間,有一大部分是重合的,例如徐階的家族在家鄉佔有大量的土地。在法國和英國,資產階級主要是由城市手工業者和中低層貴族經由資本積累演化而來,而在明朝,手工業者和士人階層是隔離的,重農抑商的理念使手工業者和商人進入主流階層較為困難。加上明朝的私人領域幾乎沒有完成資本積累的條件,因此也不會像西歐那樣會因為「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產生共享政治訴求的新興階層。

最後,革命。革命是對立階級矛盾的最終爆發,是革命者以暴力推翻舊有統治,依靠武力達到自己政治訴求的一種手段。革命需要領導者、指導思想和追隨者。以法國大革命為例,革命的領導者是以新興資產階級為代表的議會第三等級,指導思想是啟蒙思想,追隨者是與第三等級有共同的推翻王權訴求的市民階層。

在明朝,首先領導者這個因素並不存在:沒有通過資本積累成長起來的新興資產階級,缺乏領導者,整個革命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

其次,在指導思想上,雖然有了題主提出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但這些思想是建立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上的,目標受眾是和他們一樣的士人階層,並不能引起普羅大眾的共鳴。

最後,追隨者。追隨者未必和領導者是同一階層,但一定是與之擁有共同訴求的。追隨者必須是人口數量佔大多數的群體,在明朝自然而然就是廣大的農民。然而,士人與農民在訴求上是不可能統一的,更妄論農民不可能理解黃、顧、王等人的思想。資產階級革命語境下的追隨者也不存在,故而明朝不可能產生資產階級革命,更不可能走向君主立憲。

但是,明朝卻有充分的發動另一個革命的要素——農民革命。

農民階級是古代中國最為龐大的人口群體。農民與士人階層、地主階層的矛盾對立由來已久,沉重的捐稅不僅讓農民無法完成資產積累,甚至對其生存產生了威脅。因而,只要有一個領導者站出來,提出簡單易懂的指導思想(例如「不納糧」),農民群體就能夠迅速聚集起來,成為一股強大的暴力革命力量。明朝的農民起義從始至終都沒有斷過,以至於到了明末,李自成起義一舉推翻明王朝,將朱家送進了歷史的故紙堆。

然而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完全靠農民起義推翻前代統治,不藉助軍閥、舊軍官等勢力幫助而建立的古代王朝幾乎沒有。打仗是一回事,建立政治制度、運營一個國家卻是另一回事,需要更多的知識與手段,農民起義簡單粗暴的指導思想也不可能成為治國綱領。知識文化及抽象提煉政治哲學思想的能力是大多數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和追隨者所不具備的,這也是為什麼農民起義最終大多會以失敗告終的原因。

最後聊一聊君主立憲。顧名思義,君主立憲是在承認君主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下,以憲法而非君主意志為治國綱領的一種政治體制。在實踐上,達成君主立憲有兩種方法,一是君主認可立憲、下放權力,如清末的「預備立憲」;另一種是由實際國家執政者承認或邀請君主成為國家元首,如英國的「光榮革命」。如果明朝需要達成「君主立憲」,那麼無非是通過這兩種方法。

首先看一看君主認可立憲並下放權力的可能性。明朝是古代中國皇權政治的巔峰,從朱元璋建立的強有力的政治統治制度來看,既有代理皇權執行統治的內閣與六部制度,也有監督行政機構運行的監察機構和直屬於皇帝直接領導的情報機構,更有一部直接由皇帝領導起草的統一法律條文,可以說整個明朝的政治體制,都是為了加強皇權而設置的。在這種條件下,如若皇帝要下放權力,下放給誰?此人或此群體是否有能力代替皇帝行使治國的權力?下放權力的行為是否有必要?清末之所以「預備立憲」,是因為皇權意識到了資產階級的誕生和其手中暴力能力的增長,是一種自我保全的手段。而明朝沒有資產階級,也沒有產生資產階級的條件,除了士人階層,沒有能夠移交權力的群體。同時,士人階層所信奉的指導思想是皇權為上的儒家思想,也是不可能要求或接受皇權的下放的。

那麼,是否有可能使實權階層要求或邀請君主擔任國家元首?前面已經討論過了,明朝並無產生資產階級的條件,也沒有資產階級這一人群;即使有,也是和士人階層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利益共同體,明朝的政治體系是保護這群人的利益的,完全沒有變革的必要,更不用說君主立憲了。更重要的是,明朝中期開始全面轉為文官治國,士人手中沒有兵權,而兵權在握的武將沒有實際政治權力,這種政權和兵權的脫節也使得士人階層在客觀外部條件上不可能發動暴力革命奪權。

因此,明朝沒有產生資產階級革命的條件,更不可能達成君主立憲。

姑妄一答,拋磚引玉,謝謝大家。


海藍五百廢,臨高又啟明。


要是YY的話可以試著宋朝一直活著。。
明朝其實不算特別合適。。。
我最近有自己開腦洞,南宋續命成功的關鍵幾年我大概寫了一下
只是續命腦洞,拋磚引玉,資產階級革命云云有想到,沒想那麼多,所以都是胡思亂想,完全沒有年代線和邏輯,只發有頭緒的幾年
(年代流水)
1259年 宋理宗開慶元年

忽必烈進犯鄂州,而後8月11日蒙哥去世後,忽必烈北退,次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1260年5月5日),忽必烈掌握大量精兵,於中原開平,自立為大汗;四月,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的貴族庫力台大會推舉為大蒙古國大汗,得到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的全力支持。
為了爭議寶座,雙方遂展開激烈內戰,忽必烈北侵由於各類機緣巧合大敗虧輸(這個就需要改變一下歷史了),退守長城,(正史為阿里不哥失敗),設都於北平(大都),漠南蒙古在兩方搖擺。旭烈兀,欽察汗國保持中立。

1261年 宋理宗景定二年
忽必烈北侵受挫,尚未敗退。
宋將王堅,張珏挾擊斃蒙酋蒙哥,大破蒙寇之威,派兵入蜀,克複成都。
忽必烈在蒙古境內大敗後,消息傳到臨安,大軍出襄陽,建康北伐。
大理軍民起義,誅殺蒙古守軍,王堅派兵支援,圍剿蒙軍。大理在宋帝國的支持下復國,降號為王,成為宋帝國的封臣,依照舊例,宋廷封段氏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

1264年 宋理宗景定四年
阿里不哥南侵,進攻大都,忽必烈據城而守,調集中原漢兵,海西女真勤王。
忽必烈在大都擊敗阿里不哥。
宋帝國獲悉消息後,結束北伐,撤回突出部隊,在淮河沿線構建防禦工事,整合佔領區,回復宋金對峙時的疆域,部分部隊留在蘇北,河南暫時駐紮,對忽必烈形成壓力。

1271年 宋度宗咸淳六年
忽必烈徹底將阿里不哥軍趕出長城,並再次進犯蘇北,河南,宋帝國不抵抗,撤回宋金對峙時防線。
忽必烈稱帝,建號為元,是為元帝國,疆域與金國類似。
阿里不哥與各方會盟,正式繼承汗位,四大汗國表示擁立,國號仍為大蒙古國。

金帳汗國和旭烈兀自行其是,並不服從管轄,阿里不哥無力干涉。

你看,又形成了三明治式的格局,這個就比較穩定了。
續命成功
等蒙元同樣腐化了,事情就更簡單了。


關於三明治可能崩盤的考慮
第一個憂慮:
阿里不哥蒙古會滅亡忽必烈,就像蒙古滅金一樣

我的解釋:
不會,蒙古人並不是真的有多「強」,蒙古13世紀的崛起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
鐵木真時代的蒙古國,作為新興政權,幾乎所有的強大敵人都是王朝晚期
而王朝晚期的遼國甚至連帶上婦女小孩只有幾萬人的小小女真都被摧枯拉朽的操翻
別說哪怕鐵木真遇到趙匡胤時代宋帝國,完顏阿骨打時代金國,耶律阿保機時代遼國這樣的硬骨頭,就算他碰上的是耶律大石西遼,李元昊西夏這樣的國家和人物,我看他也不會發展的那麼快,當然我相信耶律大石肯定是干不過鐵木真的(西遼國家實力太弱),但是耶律阿保機或者耶律德光的遼國一定能讓他不敢瞎得瑟,連蒙古都出不去。


古代社會「國家」的強弱非常依賴偶然性的因素,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那麼我們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各項指標,完全是忽必烈佔優(人口,生產力,制度等),又是新興政權,阿里不哥算上蒙古人當時的buff(畢竟戰鬥力的確很強),也頂多平手。

第二個憂慮
元帝國作為新興政權,擁有華北廣大人口資源和蒙古部隊,很有可能在日後勝出,踏平宋帝國和蒙古國。

我的解釋
其實元帝國在這個設定里的確是最強大的,但是有趣的是,這不是三國鼎立的模式,而是三明治的模式。

也就是說,元帝國完全沒有曹魏挑撥離間或者拉一家打一家的機會,他唯一的宿命就是不停的被打。他北伐就有宋帝國跟著北伐捅他的菊花,他南征就有蒙古國跟著南征捅他的菊花。
如果被打,很有可能被另一方趁火打劫,還是被打
總之這種模式的中間方就是被操的命,領導人都是理性人的前提下幾乎沒有出頭的可能。當然事實上領導人不可能是理智人,但是打破平衡的難度還是比較大


這題目一看就知道是明粉提出來的。你們這些明粉啊,精神朱家人已經精到幻想資產階級救老朱家了,不過別忘了,老朱家作為大明最大的地主,可是資產階級最想幹掉的對象,搞不好崇禎落得路易十六的下場。當然,精神朱家人不會放棄任何一絲幻想,他們會想萬一不是法國大革命而是英國光榮革命呢?這樣朱家人就可以永遠的存在,好讓我們有個精神寄託。哎呀行行就算是光榮革命,那麼崇禎在這場革命中扮演誰?詹姆斯二世?哦,我忘了之前的內戰,或許崇禎扮演的是查理一世。
對了我差點忘了咱中國古人的一個共性,那就是但凡造反,就像當皇帝,土皇帝也行。別以為資產階級就不搞獨裁,想想克倫威爾,還有拿破崙,人家一個是護國公一個是皇帝,但人家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至於崇禎,作為封建社會最大的地主,你認為他會腦袋被重新刷新認同資產階級?估計就是斷頭台的伺候。
當然你們會說崇禎有多好多好,那我就好奇了大明是咋亡的,不會是李自成抽獎抽中大明滅亡吧。你們認為「崇禎沒有個人因素,純屬是大臣誤國」,大明是亡在氣數已盡,連年災荒」,「李自成沒事瞎造啥反,要沒有他我大明會雙線作戰」!不會都是從明朝那些事上看到的吧,然後混個明朝吧找找組織。這就沒啥好說的了,畢竟在這本書里明英宗都能洗成好人,那給崇禎找借口有啥不能的。

以上純屬個人胡扯,接下來回答題主問題,題主既然想讓明朝不滅亡,那就不滅亡,下面是應題主要求的意淫回答:
明朝發生資產階級革命後,只是殺了那些奸臣佞臣,而作為深受百姓愛戴的崇禎也保住了皇位,老朱家也受到上台的資產階級的保護。然後大明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並開始君主立憲。經過幾年的發展,大明內部基本沒有民變,李自成之流皆被除掉,而對北方滿洲的用兵也開始打勝仗,大明開始走向穩定發展的道路。幾十年後,大明發生工業革命,大明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隨後屠韃子,滅朝鮮,占日本,一統東亞。之後開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歐洲的大門。日後中國基本徵服了半個地球。
後來過了幾百年,精神朱家人一想到祖先的榮光,就備感自豪,最重要的是,因為漢人的強大,世界上的審美以漢人長相為美,尤其是外國女人,最喜歡漢族男人,並大規模嫁給漢人解決光棍問題,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精神朱家人,感謝老朱家幾百年前的的殖民與擴張。
然而,在大洋的對岸,一個備受漢左看不起的一個叫川普的人,他開始競選總統。
而漢左和精神朱家人,依然想著幾百年前的風光……


恩,李自成張獻忠是賊王八,不符合題主口味。


明朝難道不是因為資本主義太發達而滅亡的么?清朝難道不是有效地解決了明亡的問題才統治了這麼久的么?

很多人不理解什麼是資本主義,覺得反正就是一個比封建主義能打的東東就對了。

要產生資本主義,首先要有持續、廣泛而深化的商品化過程。

所有(幾乎)東西都變成了商品,所以有錢就能獲得一切資源,資本才能成為一個社會的「主義」。

秦漢時期中國有資本主義嗎?那時也有很多商賈富可敵國啊。但不要忘了皇帝們隨手就能將富商遷徙到首都看管,因為皇帝掌握著很多根本就不上市交易的資源,你再有錢,也不可能像克倫威爾一樣拉起一支軍隊和皇帝死磕。

持續、廣泛而深化的商品化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一個是非農業人口比例,一個是持續的通脹。前者推動,而後者支持。

戰亂時代商業都非常發達,從戰國豪商到五代富賈,從日本的南蠻通商到義大利的軍火貿易。

戰亂能夠將農民從田地上趕走,太平農業持續增產,也能把人閑出來。

非農業人口一多,吃飯就得靠買,糧價上揚吸引更多的糧食商品化,流通加速,通脹產生,蔓延到其他領域引起物價飛漲。

在金屬貨幣的框架下,金貴錢賤,民間開始熔錢藏金,引發通縮,物價失去支撐,商業轉冷,貨幣珍稀。徵收貨幣的朝廷開始加大稅收力度逼迫地方造反。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封建周期,這裡面根本就沒有持續商品化生存下來的機會。

事實上宋代和明代,商品經濟都非常發達,宋代長年錢荒,將境內銅礦都挖盡了。最終就是經濟膨脹遇上貨幣緊箍咒,社會經濟最終崩潰解體。

明代高產作物進入,農田已經不需要束縛那麼多勞動力,自然就沒有繼續供養多餘的佃農讓他們吃閑飯的道理。

產業升級造成的結構性失業,我們一點都不陌生,只是以前失業的是農民。

釋放的勞動力太多,價格低賤,這些人成為了販夫走卒,販夫從事物流,例如白勝,而走卒則是官府的臨時工,例如董超薛霸。錢是這些人的生命,我們閱讀明清小說,對這種市井圖景必然不會陌生。

這些失業農民聚集在城鎮,好聽點叫城中少年,難聽點就是潑皮無賴,所以才有「車船店腳押,無事也該殺」的民諺。

當自然經濟通縮的詛咒如期降臨,寄生於商業繁榮的城鎮人口再次生活無著,梁山泊們的發展壯大裹挾著更多的農業人口脫產,合法的與非法的,龐大的非農業人口最終還是吃跨了帝國的柱石農民,國家財政的壓力最終裁撤了一個陝西的快遞小哥。

如果國家能夠持續輸入金銀打壓金價,就能支撐通貨維持商業規模,第三產業就能供養足夠多的人口而不至於發生內亂。

可惜這就是自然經濟的宿命,這個問題最終是通過強勢軍事統治——治理非農人口帶來的社會治安問題,和更嚴格的將人身束縛在已經過剩的農業上——從而壓降非農人口比例來獲得解決。

其實這和日本的武士統治是同一個解決路徑,是一部分非農人口對另一部分非農人口的專政和擠出。

在農業上的過剩投放,導致利潤被多餘的人口攤薄,外國傳教士發現的中國人普遍貧困,原因就在這裡。不過不患貧而患不安,統治者倒是很滿意。

如果說西方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他們發現了一個大陸,裝滿了商品和貨幣,物價貴了進點商品,物價跌了進點金銀,讓他們bug一般跳出了自然經濟周期。

所以你問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會怎麼樣?資產階級政府上台能解決金銀不足商業受限的問題嗎?

最終還是要回到高壓統治+限制流動+思想壓制的維穩道路。元明清六百年,路數都差不多。

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歷史唯物主義,懂?


明朝人接觸到的西洋人,聽話的都是耶穌會士,都來自沒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天主教地區;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的荷蘭人呢,不聽話!跑得來跟你打相打!然後那些耶穌會士告訴你的世界地理里呢,你去翻翻《職方外紀》,英國尼德蘭這種新教國家都被描繪成什麼鳥不拉屎的地方!好地方都是天主教地區,君主和中國一樣仁慈,人民和中國一樣文明。換做你是明朝人,你覺得有毛理由要跟荷蘭人學?有鬼的變革需要?


貼一下閃爍大大《巨浪》的序:明帝國——不一樣的歷史:
序 不一樣的歷史(一)
  永樂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公元1421年12月25日),幔巴撒(現肯亞蒙巴薩)港。
  昔日寧靜的港灣內停泊著數以百計,大大小小的遠洋帆船;碼頭上,一群身著錦衣衛服飾的海員正在當地人的幫助下,將兩頭身高兩丈,頭上長著一對犄角,身著斑紋的「瑞獸」裝進碩大的寶船。
  這是當地酋長獻給遠在萬里之外,從未見過的大明皇帝的禮物——「麒麟」。
  實際上,它並不是東方傳說中的「麒麟」,而是非洲大陸上極為常見的動物——長頸鹿。
  寶船船尾處,一名約莫五十歲的中年男子傲首而立,舉目眺望著南面的大海。他就是這隻船隊的「司令官」,曾經救過現今皇上,六次率領船隊遠航的鄭和!
  在他身旁,則是來自浙江紹興的通事(翻譯)馬歡。
  碼頭上,在數十人的努力之下,兩頭桀驁不馴的「麒麟」被強行塞進了寶船的貨艙。為了容下這兩頭「瑞獸」,還拆掉了貨艙上方的兩層甲板。不多時,一名身著正五品錦衣衛官服的中年人登上了船尾的平台。
  他就是這隻船隊的副史,曾經四次隨同鄭和遠航的王景弘。
  「大人,貨物都已備妥,船隊隨時可以出發。」
  隨著呼呼的海風聲,鄭和轉過身來,悠悠說道:「是啊,該回去了。」
  王景弘與馬歡對視一眼,同時聽出了鄭和這番話的另外一層意思,並且感到一絲不安。
  來到幔巴撒已經半個月了,按照禮儀,他們拜訪了當地酋長,並且贈送了從國內帶來的絲綢、綾羅、麻絹、茶葉等禮品。酋長也在昨日前來拜會,並且贈送了「麒麟」,獅子,以及一箱珍貴的藍寶石。
  在此之前,船隊在大海上航行了足足八個半月,途徑占城、彭亨、舊港、亞路、蘇門答剌、南巫里、別羅里、溜山、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等地。
  相對於前五次,這次遠航到達的地方最為遙遠。
  可是,再向南的話,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以及阻擋著西行航線的大陸嗎?
  想到這,鄭和抬起頭來,長長的出了口氣。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的王朝都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是位於世界中央的帝國。可是,經過六次遠航,鄭和逐漸相信,大明朝並不位於世界的中央。或者說,這個世界並不一定擁有固定的中央。
  大明朝的東面,除了星羅棋布的島嶼,以及建立在這些島嶼上的琉球,日本等國之外,就是一望無垠的大海。南面則是更多的島嶼,只有向西,才能到達新的大陸,到達更多的國家。
  實際上,遠在鄭和率領船隊遠航之前的一千多年前,商人就打通了前往大西(歐洲)的陸上通道,將中原出產的絲綢、茶葉、陶瓷源源不斷的送往大西,並且將大西的琉璃(玻璃)、調料等貨物販回中原。
  有沒有一條能夠到達大西的海上航路呢?
  向北,顯然不可能。
  到達阿丹國的時候,鄭和就得知,北面是挾裹在陸地之間的海灣,並沒有通往大西的海上航線。
  唯有向南,才有可能到達大西。
  可是,西面的陸地到底有多廣袤?需要向南航行多遠,才能繞過陸地,轉向北上?
  或許,根本沒有通往大西的海上航道。
  越想,鄭和越是感到不甘。
  自從十五年前第一次遠航,鄭和就意識到,大海並不是平的。因為,遠方的船隻靠近時,每每首先出現的都是高聳的桅杆,然後才是龐大的船身。快船遠去的時候,每每首先消失的則是龐大的船身,最後才是高聳的桅杆。
  如果海是平的,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雖然鄭和並沒深究,甚至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他卻覺得,即便天地是無窮無盡的,陸地也不一定是無窮無盡的。
  至少,大明朝所在的陸地並不是無窮無盡的,向南,到達滿剌加南面不遠處,就是這塊陸地的盡頭了。
  那麼,幔巴撒所在的這塊陸地也是無窮無盡的嗎?
  向南,難道沒有一個盡頭嗎?
  「景弘,準備起航吧!」
  「是,大人!」王景弘暗暗吸了口氣,終於要踏上回家的航程了。
  可是,沒等他高興起來,鄭和又說道:「我們繼續向南航行!」
  「大人,什……什麼?」王景弘頓時瞪大了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
  「我們繼續南下!」鄭和轉過身來,面色堅定的說道,「幔巴撒並不是我們的終點,也不是我們的目的地,我們將繼續向南航行,直到這片大陸的盡頭,直到另外一片廣袤無垠的海洋!」
  「大人,可是……」王景弘迅速回過神來,急切切的說道,「我們所帶物資所剩不多,而且前途未知,若貿然……」
  「我們哪一次遠航是前途已知的?」鄭和反問了一句。「另外,酋長進貢給皇上的那箱藍寶石並不產自幔巴撒,而是來自南面一個如同大陸般的道路。也就是說,南面還有海洋,還有陸地,還有島嶼。那麼,誰能否認,南面就沒有前往大西的海上航道呢?」
  「可是……」
  「大人!」馬歡雙手一拱,搶在王景弘前面說道,「官兵出師九月有餘,一路舟車勞頓,現在已歸心似箭,若再向南航行,恐怕……」
  聽到這,鄭和也皺起了眉頭。
  是啊,歸心似箭,誰不是歸心似箭呢?
  除了他,以及少數熱愛大海的之外,船隊里絕大部分海員都不太熱衷探險。再說了,大部分海員都有家室,有妻小,父母也都健在,若不顧一切的向南航行,誰也不敢保證不會發生嘩變。
  怎麼辦?
  就這麼放棄了嗎?
  「大人!」王景弘再次抱起了拳頭,「還請大人收回成命,下令返航吧!」
  長嘆一聲,鄭和又仰起了頭。
  難道,真的放棄了嗎?
  茫茫之中,鄭和似乎看到了大西,看到那條連接著大西的海上航線。前後十五載,畢生努力就這麼結束了嗎?
  鄭和知道,也許再也沒有遠航的機會了。
  五十歲,人生能有多少個五十歲?而且現今皇上已六十有二,太子性格懦弱,今後還有出海的機會嗎?
  不,不能就此作罷!
  想到這,鄭和朝王景弘與馬歡看了過去。
  頃刻間,王景弘與馬歡都讀出了那道目光中蘊涵的意思。
  「大人!」情急之下,馬歡再次站了出來,「屬下願替大人率領分隊南下探尋前往大西的航道!」
  此話說得非常及時,也說得非常關鍵。
  隨同鄭和四下西洋,馬歡早就知道,除了前往聖地朝拜之外,鄭和最大的心愿就是尋找前往大西的海上航道。不然的話,船隊根本沒有必要遠赴重洋,來到幔巴撒,更沒有必要前往忽魯謨斯與阿丹。
  當然,派遣分隊進行遠航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第四次遠航的時候,就是馬歡率領分隊從蘇門答剌出發到達了溜山國,隨後北上,在忽魯謨斯與鄭和率領的主隊會合。
  「大人,既然馬通事願意南下,我們……」
  鄭和壓了壓手,目光落到了馬歡的身上。王景弘的目光也落到了馬歡的身上。
  三人都知道,經過長達九個月的遠航之後,除了海員歸心似箭之外,大部分船隻都到了需要維修保養的程度,難以繼續遠航。距離幔巴撒最近的,可以為船隊提供支持的港口是古里港。
  也就是說,以船隊此時的情況來看,根本不適合遠航。
  當然,這並不表示所有的船隻都無法遠航。
  「宗道,你真的願意南下嗎?」鄭和問得很鄭重。「宗道」是馬歡的字。
  馬歡用力點了點頭,說道:「屬下隨同大人兩下西洋,早就想探明前往大西的海上航道。如能得大人成全,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屬下也萬死不辭!」
  鄭和微微點了點頭,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五日後,在鄭和與王景弘率領船隊返航之前,馬歡與志願南下的三百一十八名海員乘坐三艘裝滿了淡水、食物、綠豆(極為重要的給養)、藥材,以及綾羅綢緞、茶葉等貴重貨物的戰船離開了幔巴撒,踏上了南下探尋新航線的旅途。
  這是一次充滿了危險的探險。
  這是一次充滿了機遇的探險。
  這是一次改變了歷史的探險。
  三個多月後,永樂二十年三月二十八日(公元1422年4月1日),馬歡的船隊到達了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將該地命名為「大南角」(即現今的厄加勒斯角)。同日,船隊離開印度洋,進入大西洋,並且沿著非洲大陸海岸線,開始向北探索航行。
  在此之前,馬歡的船隊到達了安吉那(現馬達加斯加島安齊拉納納),並且用綢緞與土著交換了數箱藍寶石。
  永樂二十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422年6月15日),船隊到達打哥兒(現達喀爾),並且發現了一座群島(現維德角群島)。
  永樂二十年八月十五日(公元1422年8月17日),船隊到達里唆阿(現里斯本)。
  至此,歷經四月又十七日,馬歡率領的船隊順利到達大西。
  此時,隨同馬上遠航的海員只剩下了二百七十七名。
  接下來半年多的時間內,馬歡與大明使節的身份,先後出訪了葡萄牙、西班牙、法蘭西、大不列顛等國,並且向這些國家的王室贈送了絲綢、綾羅、茶葉、寶石等貴重禮品。
  永樂二十一年三月初三(公元1423年3月3日),在馬歡的率領下,二百七十三名海員,以及來自十多個歐洲國家的數十名使節,搭乘滿載歐洲王室贈與大明皇帝的貴重禮物離開了葡萄牙里斯本,踏上了歸途。
  永樂二十二年元月初八(公元1424年1月2日),歷經十月又五日的艱苦航行,船隊返回南京龍江港。
  至此,馬歡開闢了經印度洋進入大西洋的海上航線,成為了首位完成東西方海上航行的偉大航海家。
  歷史也在這個時候發生了重大轉折。
  三月後,太宗皇帝北征之前,下詔遣鄭和、馬歡、王景弘率船隊再次出海,並與大西使者簽訂《世代友好通商條約》。
  從此開始,大明國走上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
  世界歷史,也在這個時候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雖然四個月後,即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太宗皇帝於北征回師途中在榆木川病故,後仁宗皇帝下令禁海,直到宣宗皇帝繼位,於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才再度恢復海運,並且遣鄭和、馬歡、王景弘第七次率領船隊出海。但是隨著東西方海上航線的打通,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止東西方世界的海上交往,更無法阻擋新興力量的發展壯大。
  毫無疑問,馬歡的偉大發現,給世界帶來的絕不僅僅只是一條連接著東西方世界的海上通道。
  從短期來看,隨著東西方海上航線的建立與鞏固,盤踞在西亞與東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東西方的影響力已經變得無足輕重。在此之前,通過徵收高額的貿易稅,奧斯曼帝國不但坐享其成,還嚴重的阻礙了東西方的交往。海上航線不但完全不受奧斯曼帝國的控制與影響,還更適合運送大宗貨物。
  可以說,正是這條航線使奧斯曼帝國走向了衰落。
  從長期來看,「馬歡航線」徹底改變了東西方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直到公元1487年,迪亞士才沿著馬歡航線到達了好望角。十一年之後,也就是公元1498年,達·伽馬才沿著同樣的航線到達了古里。
  也就是說,從公元1424年到1498年之間,在長達74年的時間裡,控制著東西方海上航線的全是大明的航海家。
  在人類歷史中,七十四年不算長。可是對任何一個人來說,七十四年絕不算短。
  在這七十四年中,前後有數十萬大明的商人,海員通過「馬歡」航線前往大西,並且在沿途建立起了數十個可以供船隊停靠與駐泊的港口。大明的海外殖民時期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並且延續了數百年之久。
  更重要的是,通過控制海上航線,大明商人壟斷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往來。
  為了鞏固壟斷地位,保證壟斷利益,「商會」在此期間誕生。通過商會,商人不但控制著海上航線,控制著海上貿易,還出錢出力,資助大明皇帝穩固國內統治,並且在名義上,將所有海外殖民地歸屬於皇帝名下,從而獲得了出海通商的特權。
  正是如此,從宣宗皇帝開始,大明皇室成為了最大的海外地主,並且享受著海外殖民,以及開海通商帶來的巨大好處。到宣宗末年,徹底廢除了一切與禁海有關的法令,並且遵照太宗皇帝與大西諸國簽署的《時代友好通商條約》,加大了對海上探險,以及海上貿易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七十四年,足夠讓攥取利益的商人形成新的政治集團。
  也就是說,短短七十四年之內,帝國的資本主義從萌芽階段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了擁有強大經濟、政治、以及社會影響力的政治集團。
  同樣的,七十四年的時間,成就了大明的海上霸權。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大明正式成為了「大明帝國」。
  一條航線,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一條航線,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未來。


序 不一樣的歷史(二)
  正午時分,高懸在天頂中央的烈日烘烤在大地。
  山丘四周,數萬身批明鎧的將士嚴陣以待,在他們的四周,數萬名身著蒙古服飾的騎兵早就布好了隊列,隨時準備衝上前來大肆砍殺。只是,神色肅穆的明軍將士的目光並沒有落在外面的敵人身上,而是注視著陣前那個脖子後插著死囚牌的罪人身上。
  隨著一陣炎風吹過,明軍陣營後方的帥旗呼呼扇動了起來。
  帥旗下,年僅二十二歲的英宗皇帝身披堅鎧,神情嚴峻的注視著遠處的瓦剌大軍。
  一個月了,整整一個月了。
  能夠成功嗎?
  戰場上,不管是皇帝,還是兵卒,都受到了那股強烈氣氛的感染。
  誰不怕死?
  此時,英宗皇帝想到的不是死,而是他花費一個月的時間,精心布置的計謀能否成功。
  「皇上……」
  聽到旁邊內侍的輕聲呼喚,英宗皇帝回過了頭來,隨即朝著死囚旁邊的劊子手看去。
  大明帝國的興衰就要看今天了!
  想到這,英宗皇帝朝劊子手微微點了點頭。
  猛然間,一陣涼風吹過,隨著劊子手手上的大刀在空中留下了一道雪亮的光芒,跪在地上的死囚頓時身首異處,殷紅的鮮血從失去頭顱的頸子里噴了出來,如同雨點般的落下,染紅了四周的黃土地。
  此時,有的官兵閉上了眼睛,有的甚至低下了頭。
  英宗皇帝沒有閉眼,也沒有側頭,而是目不轉睛的看著那顆腦袋凋落在黃土地上。
  土地,民族的根基!
  為了土地,任何民族,任何國家都會與外來的敵人拚命。
  土地,也是唯一值得與敵人拚命的財富!
  是啊,值得眷戀的,值得為之捨棄一切的,只有那祖祖輩輩生息繁衍的土地!
  沒等眾多隨行的錦衣衛反應過來,英宗皇帝已經策馬向前,來到了軍營的外面。轉眼間,數萬將士紛紛挺槍立矛,從他們眼中透露出的神色也頓時堅定了許多。
  平常,見到皇帝時都要下跪。
  可是現在,他們不能下跪。因為,敵人就在不遠的地方。因為,決定他們的命運,決定帝國的命運,決定民族命運的戰鬥即將開始。此時此刻,他們必須穿好鎧甲,攥緊手中的鋼槍,擦亮雙眼,準備用自己的一切去爭取活下去的權利,去捍衛帝國的尊嚴,奪取民族的生存空間。
  「將士們,帝國的將士們!」英宗皇帝並沒有停下,而是高舉著佩劍,在陣營外圍策馬狂奔了起來。「一個月前,當豺狼衝進我們的家園,掠奪我們的財富,殺戮我們的同胞時,我們不知道,是否有一天能夠奪回屬於我們的財富,為我們的同胞復仇。一個月前,當你們穿上鎧甲,拿起鋼槍離開京城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是否能夠活著回到親人的身邊。現在,我們看到了希望,為死難的同胞復仇的希望。今天,我們就將知道,是否能夠再次見到我們的親人。希望就在你們的手裡……」
  猛然間,英宗皇帝勒住了戰馬,將手中的佩劍指向了對面的騎兵陣營。
  「歸途就在你們的身後,但是在踏上歸途之前,我們要戰勝前面的敵人,奪回我們的財富,為我們的同胞復仇!」
  「為同胞復仇——」
  緊隨皇帝身後的數百名錦衣衛齊聲喊叫了起來。
  「為同胞復仇——」
  數萬名明軍將士齊聲納喊了起來。
  頃刻間,吶喊聲在天地間震蕩著,在廣袤的平原上回蕩著。
  包圍了小山丘,包圍了明軍陣營的騎兵似乎感應到了明軍官兵身上燃起的熊熊鬥志,發生了一些輕微的騷動。可是,騷動沒有來得及擴散,在嘹亮的號角聲中,騎兵陣營迅速分散成了數支騎兵隊列,朝著明軍陣營掩殺而來。
  此時,英宗皇帝已經退到了陣營後方。
  翻身下馬後,他沒有離開陣營,而是朝旁邊一名黃頭髮藍眼睛,傳著傳教士服飾的西方人微微點了點頭。
  騎兵的速度很快,快到捲起了漫天塵土。
  騎兵的其實很猛,猛到萬馬奔騰時大地都為之顫動。
  可是,漫天的塵土遮擋不住明軍將士的視線,抖動的大地撼動不了明軍將士的士氣。
  隨著前排的明軍將士將長矛斜插在地上,後排的明軍將士齊步向前,來到了陣營前列。他們手裡都拿著長矛,一種沒有矛尖,樣式怪異的長矛。
  就在瓦剌騎兵距離明軍陣線不足兩百步的時候,分列成三排的明軍將士紛紛端平了手上的「長矛」,並且將「矛頭」對準了正在殺來的騎兵。
  面對排山倒海般的騎兵鋒線,明軍將士沒有畏懼,沒有膽怯,他們只是緊緊的拽著手上的「長矛」,目不轉睛的盯著敵人的身軀。他們知道,曾經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征服了全世界的蒙古騎兵的時代即將終結。他們也知道,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一個由大明帝國創造的時代!
  這一刻,殺聲震天。
  下一刻,血流成河。
  只是,灑出鮮血的不是明軍將士,而是草原上的豺狼!
  明歷八十一年(公元1449年)八月,土木堡。
  英宗皇帝率領五萬明軍將士,以陣前斬殺通敵叛國的奸臣王振為餌,誘使瓦剌大軍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發動總攻。最終,十二萬瓦剌騎兵被殲,明軍贏得了自太宗皇帝之後,與蒙古之間最為重大的勝利。
  此役,明軍陣亡官兵不足兩千!
  即便是太宗皇帝也未能在與蒙古的戰爭中取得過如此重大,或者說傷亡對比如此懸殊的勝利。
  給明軍帶來勝利的不是堅鎧利矛,也不是英宗皇帝的果敢決策。
  而是一萬五千名裝備了新式火銃與火炮,又大西教頭訓練出來的「神機營」官兵。據史料記載,此役中,神機營斃敵八萬九千餘。
  毫無疑問,打垮瓦剌騎兵,消滅瓦剌騎兵主力的正是神機營。
  火器從此登上歷史的舞台,並且成為了戰場上的主宰力量。
  此役不但消滅了蒙古軍主力,還消除了帝國北部邊患。此後近兩百年,帝國北疆再也沒有受到蒙古騎兵的大規模進犯。
  自宣宗皇帝於宣德十年改制,全面推行以帝國建立為元年的新曆法,並且高度重視海上貿易以來,十四年間,帝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以說,土木堡之役,正是帝國這十四年成就的一個縮影。
  在瓦剌部的連番進犯之下,英宗皇帝卧薪嘗膽,不但高度重視與大西的海上貿易,還藉助海貿從大西引進了製造火銃、火炮的先進技術,並且推行鼓勵海商的政策,十四年間,帝國不但控制了與大西之間的海上航線,開闢了數十處海外領地,獲得了大量海外資源,還建立起了當時最強大的陸海兩軍。
  面對瓦剌騎兵,明軍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爪牙鋒利的雄獅。
  同樣的,土木堡之役也加強了英宗皇帝對海上貿易的重視。
  次年,英宗皇帝命英國公張輔從國庫撥款五千兩黃金,資助遠洋探險活動。
  明歷八十九年(公元1457年),經過七年的精心準備,王景弘之孫王珙率船隊出海,南下數月,發現新大陸(大洋洲)。
  明歷九十六年(公元1464年),馬歡之孫馬景成率船隊出海,一路向東航行,橫渡太平洋,於次年三月到達美洲大陸。直到二十八年之後,歐洲航海家哥倫布才橫渡大西洋,到達了美洲大陸東岸。
  同年,英宗駕崩。
  因英宗皇帝未指定皇位繼承人,其弟郕王與長子沂王爭奪皇權。
  明歷九十七年(公元1465年)正月,以北方大地主為代表的舊貴族擁立郕王,在北京登基稱帝,帝號景泰。同月,以南方商人為代表的新興資本家擁立沂王,在南京登基稱帝,帝號憲宗。
  同年三月,景泰帝以「除難定邦」為名,親率五十萬大軍南征。
  史稱「憲政戰爭」的帝國第一次內戰就此爆發。
  明歷一百零一年(公元1469年)八月,雙方於鄭州簽署停戰和約,歷時四年半的「憲政戰爭」結束。
  按照和約,憲宗退位,改稱沂王,承認景泰帝為帝國皇帝。同時,景泰帝改文淵閣為內閣府,擴大內閣府許可權,任沂王為攝政王,兼內閣首輔。
  至此,帝國形成了內外兩府制。
  即,以景泰帝為核心,由大地主,舊貴族組成的中央朝廷為內府。以攝政王為核心,由商人,新興資本家組成的內閣府為外府。
  名義上,景泰帝仍然為帝國皇帝,中央朝廷仍然掌握著帝國大權。
  實際上,內閣府才是帝國真正的中央政府。當時,支持攝政王的商人與資本家掌握著帝國的經濟命脈,控制著對外通商的渠道,並且建立起了穩固的政治同盟,並且得到了新式軍隊的支持。
  毫無疑問,這樣的情況不可能長期存在下去。
  隨著中央朝廷與內閣府的矛盾加劇,景泰帝代表的守舊勢力與攝政王代表的新興勢力必然會再次爆發新的衝突。
  只不過,衝突並沒有爆發。
  明歷一百零五年(公元1473年),也就在內閣府成立後不到四年,景泰帝駕崩。
  因景泰帝無子嗣,攝政王繼承皇位,號憲宗皇帝。
  同年,憲宗皇帝任命于謙為內閣首輔,並改內閣為九部,即內政、外事、武備、財務、司禮、農牧、商貿、文教、通衙。
  次年元月,守舊勢力發動「京師軍變」,妄圖廢除憲宗皇帝。
  平定軍事政變之後,憲宗皇帝改爵制,並廢除中央朝廷。
  至此,內閣府成為帝國唯一的中央政權。
  同時,「憲政革命」結束,經歷近十年的戰亂,以及和平演變,帝國建立起了以憲宗皇帝為核心的,由商人與新興資本家掌權的「初級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
  到明歷一百一十九年(公元1487年),憲宗皇帝駕崩,孝宗皇帝即位時,商人與資本家的政治地位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鞏固。
  歷史的車輪仍然在滾滾前進,不會停止,也不會一帆風順!


序 不一樣的歷史(三)
  湖畔,兩支隊伍面對而立,遠方的城堡依稀可見。
  從隊伍的規模,以及所配備的槍械上看,這是兩支軍隊。可是,從衣著,還有神情上看,這更像是兩股山賊。
  當然,這確實是兩支軍隊,或者說,由平民組成的軍隊。
  兩支隊伍之間,空曠的平原上擺放著一張臨時製作的,還散發著松香味的方桌。
  方桌兩側,兩名身穿不同制式軍裝的軍官面對而坐,都在專心致志的看著手裡面,用兩種文字書寫成的文件,在他們身後,各有三名身材魁梧,神色嚴峻,目光中卻透著厭煩情緒的年輕軍官。
  幾乎同時,兩人抬起了頭來。
  只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就放下了手上的文件。
  「沒問題吧?」
  「沒問題!如果你不反對的話,我們可以接受這份協議。」
  東面的軍官淡淡一笑,迅速在文件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王臣。
  隨即,對面的軍官也在文件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一串潦草的拉丁文字母!
  雙方交換文件,再次簽名之後,各自的隨從軍官拿來了印信,在文件上蓋上了鮮紅的印符。
  「希望這會成為我們世代和平相處的基石!」
  「但願如此!」
  仍然淡淡一笑,王臣收回了那份簽有雙方將官名字,並且蓋有雙方印章的文件。
  至此,持續了五年零八個月的「大陸西北戰爭」結束了。
  在率領隊伍返回新武漢城的路上,王臣不由得凝視著遠方平靜的湖面,並且發出了沉重的嘆息。
  五年零八個月,上千名帝國將士的生命,以及數千名帝國臣民的鮮血,換來的只是一份文件,一份僅僅十多頁的文件。
  這能夠成為和平的基石嗎?
  王臣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
  在他看來,這只是讓疲憊的軍人得以喘息,讓破碎的城堡得到重建,為新生力量爭取時間,為下一次戰爭做好準備的導火索。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管是大明帝國,還是西方列強,都不會為了一句空泛的「和平」而做出讓步!
  「將軍,我們可以回家了嗎?」
  聽到隨從的話語,王臣回過了神來。
  「將軍……」
  「是啊,我們可以回家了!」王臣擠出了一絲笑容,「我們也該回家了,其他的事情,就讓老天爺去決定吧!」
  「將軍,我們真的可以回家了?」
  「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
  「是嗎?我們就要回家了嗎?」
  「回家,我要回家!」
  ……
  回家的信息迅速傳開,隊伍里騷動了起來。
  王臣沒有去約束手下官兵,他知道,對於那些離開家鄉六年多的軍人來說,支撐著他們的,正是回家的夢想。
  誰由不想回家,誰又不想與親人團聚呢?
  五個月後,明歷一百四十五年(公元1513年)正月,美洲大陸遠征軍統帥王臣率領八百五十四名帝國將士,乘坐五艘遠洋商船離開舊金山港,踏上了返回故土的旅程。七年前,即明歷一百三十八年(公元1506年),王臣奉武宗皇帝詔命,率領遠征軍從寧波鎮海港出發的時候,一共有兩千零八十三名官兵。
  一千二百二十九名官兵的生命換來了帝國在美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保證了移居美洲大陸的數十萬帝國臣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探索與開發美洲大陸的權利。
  當然,除了遠征軍將士浴血奮戰之外,帝國在數十年間逐步發展完善的工業體系,以及強大的國力,才是帝國在美洲大陸利益的根本保證。
  自明歷一百零五年(公元1473年),景泰皇帝駕崩,憲宗即位,到明歷一百三十七年(公元1505年)孝宗駕崩,武宗即位,期間三十二年,被稱為大明帝國的「黃金三十年」。準確的說,是大明帝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三十年。
  孝宗皇帝秉承憲宗皇帝衣缽,全力支持南方商人與資本家集團,大力發展海上貿易。
  隨著商人與資本家集團的迅速發展,海外貿易的急劇膨脹,以及海外領地的迅速擴張,世界各地的原材料源源不斷的運回帝國,當然同時運回來的,還有黃金白銀。同時,帝國生產的工業產品源源不斷的輸送到世界各地,當然同時輸出的還有資本革命。
  在此期間,為了滿足貿易需求,並且佔領海外市場,大量新興技術前後誕生。
  當時,帝國輸出的主要商品是絲綢,麻絹,錦緞,以及陶瓷,茶葉等。如果仍然採用傳統工藝,帝國出產的絲綢等貨物根本滿足不了貿易需求。再說了,追求高利潤,追求高產值本身就是資本家的原始動力。
  在此情況下,技術革命應運而生。
  明歷一百一十三年(公元1481年),第一台水力紡紗機在浙江紹興誕生。同年,溫州人霍安東將其改進,應用到了絲綢紡織上,使絲綢的生產效率提高了五倍。到兩年後,紹興與溫州兩地已經有八千五百台水利紡紗(紡絲)機。
  僅此一項技術革命,就為帝國資本家帶來了五倍以上的利潤。
  到明歷一百二十八年(公元1496年),也就是水力紡紗機誕生十五年之後,帝國的絲綢產量提高了十二倍,麻絹產量提高了二十一倍,棉布產量更是創紀錄的提高了一百五十三倍。另外,帝國的紡織業從業工人也由十二萬五千名提高到了一百三十八萬;紡織業由十五年前的一萬五千餘家作坊變成了一百八十三家大型紡織工廠。
  雖然,比起帝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一百三十八萬名紡織工人,即便將其他行業的從業工人算上,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這足以形成一個龐大的新興階層了。同樣的,資本迅速擴張的資本家也足以鞏固其在帝國中的經濟與政治地位了。
  與帝國國內日新月異的變化一樣,隨著海上貿易,資本主義思想開始向全世界撒播。
  當時,最受影響的就是大不列顛王國。
  在東西方航線打通之後,最先發展起來的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葡萄牙與西班牙。最先沿著大明航海家開創的航線,來到東方世界的就是這兩個國家,或者得到這兩個國家資助的航海家。另外,西方最先到達美洲大陸的也是得到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
  數十年下來,通過海上貿易,以及對美洲大陸的探索與開發,西班牙與葡萄牙儼然成為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相對而言,位於北面的大不列顛王國既不甘心,也沒有放棄努力。
  隨著新興工業技術的輸入,大不列顛王國首先開始仿效大明帝國,走上了資本化與工業化的發展道路。
  到明歷一百三十五年(公元1503年)的時候,大不列顛王國的紡織工業已經初具規模,並且成為了大明帝國紡織工業資本家在歐洲大陸的主要競爭對手。另外,大不列顛王國還依靠工業化聚集的財富,加大了對美洲大陸的探索與開發力度。
  毫無疑問,新興的大不列顛王國並不受大明帝國的歡迎。
  問題,終有激發的一天。
  明歷一百三十一年(公元1499年),帝國探險家袁世鵬從金山(現舊金山北面)出發,在當地嚮導的幫助下,翻越洛磯山脈,橫穿美洲大陸,於次年初到達美洲東海岸,並且首次遭遇了來自歐洲的殖民者。
  從此,美洲大陸的歷史進入了新的篇章。
  在此之前,來自東方與西方的探險家各在美洲大陸的西部與東部地區活動,甚至不知道對方也在同一塊大陸上。或者說,在袁世鵬到達歐洲殖民者營地之前,沒有人知道,東方探險家與西方探險家發現的是同一塊大陸。
  在此之後,東西方為爭奪美洲大陸的衝突將無可避免。
  明歷一百三十三年(公園1501年),在袁世鵬的率領下,五百名移居美洲大陸的帝國臣民到達新武漢(現芝加哥)所在的密歇根湖畔,並且在此建立了永久性營地。三年之內,先後有四千五百餘名帝國移民到達新武漢。
  到明歷一百三十七年(公元1505年)的時候,在新武漢定居的帝國臣民已經達到了八千七百三十六名。
  同年,在東面的托萊多,來自大不列顛的移民超過了一萬三千名。
  當年三月,雙方為爭奪一塊牧場的控制權,爆發了武裝衝突。結果,五十四名帝國臣民,以及三十八名大不列顛王國的移民身亡。
  「大陸西北戰爭」就此爆發。
  消息傳回帝國的時候,武宗皇帝剛剛登基即位。
  大概是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比先輩差,或者是好大喜功,或者是喜歡戰爭。次年正月,武宗皇帝正式下詔,冊封王景弘曾孫王臣為遠征軍統帥,率兩千餘名帝國將士遠征美洲大陸,保護帝國在美洲大陸的利益,以及帝國移民的安全。
  比起帝國經歷過的那些大規模戰爭,這場發生在萬里之外的戰爭根本算不了什麼。
  兩千餘遠征軍,算得了什麼?
  可是,對帝國,特別是對美洲大陸的未來來說,這場戰爭卻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以當時的情況,特別是交戰雙方的國力,技術等條件來講,誰也不可能在大洋另外一邊的戰場上擊敗對手,更不可能徹底消滅對手。
  不說別的,帝國船隊在鎮海與金山之間往返一趟,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
  同樣的,歐洲的船隊在大西洋上往返一趟,也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如此一來,戰爭的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最終能夠解決問題的還是停戰談判。
  簽署了《共同開發條約》之後,「大陸西北戰爭」草草結束。
  從某個角度上講,《共同開發條約》是大明帝國與歐洲國家共同制訂的第一份「行為準則」。
  按照該條約,雙方都有權開發與利用美洲大陸上的資源。
  更重要的是,條約明確規定了「誰發現,誰獲取」的基本原則。這同時也是鼓勵探險,鼓勵開拓的條款。
  條約生效後的半個世紀之內,在利益與國內戰亂的驅使之下,先後有五十餘萬名帝國臣民移居美洲大陸,並且在大陸上建立了數十個據點。包括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在內的,現美國西海岸西部的主要城市在當時已經初具規模。
  同時,整船整船的金銀珠寶被運回帝國。按照最保守的估計,除了帝國第二次內戰期間沒有明確官方統計的那幾年,五十年間,帝國從美洲大陸運回了五百餘噸黃金,上萬噸白銀,以及不計其數的珠寶。
  同樣的,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幹得並不比大明帝國的殖民者差。
  到明歷一百九十五年(公元1563年)時,已經有五十萬歐洲移民到達美洲大陸,在美洲大陸西海岸建立了上百個據點,並且繁衍出了一百五十萬第二代與第三代移民。同期,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的歐洲國家一共從美洲大陸運回了上千噸黃金,以及近兩萬噸白銀!
  在此期間,真正蒙受苦難的是美洲大陸上的土著。
  五十年間,被帝國稱為「棕人」,被西方稱為「印第安人」的美洲土著居民銳減七成以上,其中至少一半死於殖民者的刀槍之下。另外,殖民者帶來的天花,霍亂等病毒也成為了大肆屠殺土著居民的幫凶。
  毫無疑問,為了土地,為了金銀財寶,為了生存空間,殖民者不會在乎土著的命運。
  也就在東西方世界大肆開發美洲大陸的時候,大明帝國爆發了第二次內戰,即歷史上的「立憲戰爭」。
  明歷一百五十三年(公元1521年),武宗駕崩。
  歷史在這個時候跟大明帝國開了個「玩笑」,並且引導大明帝國走向了衰落。


序 不一樣的歷史(四)
  諾大的密室內,五十多名來自帝國各地,代表著各自地區,各自行業的商人與資本家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有的在低聲交談著什麼,有的則在低頭沉思著。密室的中央,一名年紀約莫五十歲的中年人正在奮筆疾書。
  約莫一盞茶的功夫,那人放下了毛筆,拿著剛寫好的文件來到了門邊。
  「好了?」站在門邊的中年人回過了頭來,順手丟掉了手上的煙頭。
  當時,香煙還是很時髦的「奢侈品」,只有達官顯貴,或者富豪商賈才能享用這種來自美洲大陸的特產。
  拿著文件的中年人微微點了點頭,同時將文件遞了過去。
  很快,門邊那人就看完了文件。「交給大家傳閱一下吧,另外,還有幾處地點需要潤色。重新抄錄一遍後,我們再署名蓋章。」
  又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密室內的五十多人回到了靠牆的椅子上。
  隨著重新抄錄的文件在眾人手上傳遞,文件上多出了五十多個簽名,五十多個手印,以及代表帝國商人與資本家集團的五十多個大家族的印章。
  被譽為「帝國憲法之母」的《自由與民主宣言》就此誕生。
  次日,即明歷一百七十年(公元1538年),即位已十七年的世宗皇帝正式宣布解除南北封鎖令,任命嚴嵩為內閣首輔,同時設立議政院,專司監政議政。
  至此,以「大禮儀」事件為爆發點,持續了十七年,被稱為「立憲戰爭」的帝國第二次內戰正是結束。
  內戰的起因,還得從十七年前說起。
  武宗皇帝駕崩時,無子嗣,也無兄弟。也就是說,需要從帝國皇室中選出新的皇帝。
  按照「順位繼承權」,武宗皇帝的叔父,孝宗皇帝的弟弟,既興獻王長子為皇位的頭號繼承人。
  當年,即明歷一百五十三年(公元1521年)四月,世宗皇帝正式即位。
  以當時的情況來講,對南方的新興資本家以及北方的守舊地主來說,世宗皇帝都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世宗皇帝生於新興工業資本發展迅速的湖廣地區。
  其次,興獻王乃湖廣地區最大的地主。
  也就是說,世宗皇帝具有資本家與地主的兩大身份。而當時,帝國國內最為尖銳的就是新興資本家與守舊地主之間的矛盾。
  完全可以想像,資本家與地主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要推動資本主義發展,擴大工業生產規模,資本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換句話說,資本家需要將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使其進入城市,成為自由工人。另外,工業發展需要包括棉花、麻、蠶絲等原材料,也就需要有更多的土地種植這些經濟作物。因此,從宣宗皇帝時期出現第一個種植園開始,到武宗時期,帝國已經出現了大大小小數百個種植園。
  不管是「解放」農民,還是種植經濟作物,還是建立種植園,都觸及到了地主階層的利益。雖然到武宗時期,帝國南方的很多開明地主已經轉為生產工業原料,即種植經濟作物,成為了種植園主,加入了資本家的行列。但是,在帝國北方,特別是適合棉花,甜菜(糖的原料)的地區,絕大部分地主仍然抵制工業化浪潮。
  當時,唯一能夠坐上帝國皇位,並且不引發內亂的只有世宗皇帝。
  問題是,世宗皇帝根本無法化解帝國國內的嚴重矛盾。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甚至可以說,正是世宗皇帝激化了帝國國內矛盾。
  一切,都是由世宗皇帝的出身帶來的。
  世宗皇帝為興獻王之子,憲宗皇帝之孫,孝宗皇帝的侄子。也就是說,他與武宗皇帝是堂兄弟關係。
  即位之後,與皇統有關的爭論就出現了。
  說白了,就是世宗皇帝的父親,興獻王的名位。
  按照帝國皇治,皇帝的父親是太上皇,即便已經過世,也應尊其為皇考。可興獻王為孝宗皇帝的弟弟,武宗皇帝的叔叔,若興獻王為皇考,將孝宗皇帝與武宗皇帝置於何處?更何況,當時武宗皇帝剛剛駕崩,世宗皇帝剛即位。
  四月,隨著年僅十六歲的世宗皇帝下詔,尊其父為興獻皇帝,其母為興獻皇后。
  同月,內閣府出《罷廢案》,反對世宗皇帝擅改帝國大宗。
  五月初,由錦衣衛改編而來,受皇帝指揮的禁軍包圍了內閣府,以首輔楊廷和為首的五名內閣大臣(即內閣部長)請辭。同日,世宗皇帝獲准楊廷和等大臣的辭呈。到此,「大禮儀」事件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六月,世宗皇帝宣布解散內閣,任命前司禮大臣張璁重新組閣。
  同月,楊廷和到達南京,聯合南方五大家族,共同商議對策。
  月底,世宗皇帝正式任命張璁為內閣首輔,並且成立了新內閣。當時,新內閣的主要大臣皆是世宗皇帝的支持者。
  七月初,楊廷和在江南五大家族的支持之下,在南京宣布成立臨時內閣。
  同日,在楊廷和宣布了「討伐令」之後,南京臨時內閣下達「封江令」,斷絕了南方與北方的水陸交通,並且從廣東、福建、台灣、雲南、四川調遣軍隊入京(南京),加強了兩江防備,準備北伐。
  面對南方資產階級的威脅,以世宗皇帝為首的北方集團也積極備戰。
  只是,當時雙方都沒有放棄和解的努力。畢竟,對剛剛經歷了「黃金三十年」發展的帝國來說,資本主義,以及工業化進程已經深入民心,甚至影響到了帝國每一個臣民。更何況,楊廷和為武宗皇帝時期的舊臣,深知戰爭帶來的危害。
  同樣的,世宗皇帝剛即位,即便得到了張璁等舊臣的支持,根基仍不牢固。
  最重要的是,北方工業匱乏,戰爭資源貧瘠,若打起來,北方集團並無勝算。
  楊廷和深知這一點,因此在下達了「封江令」之後,並沒急於北伐,而是希望通過封鎖迫使世宗皇帝讓步。
  到明歷一百五十四年(公元1522年)正月的時,情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僅僅封鎖半年,帝國北方經濟就瀕臨崩潰。
  當時,一石大米的價格從一兩白銀漲到了五兩,仍然是有價無市。布匹的價格更是上漲了十多倍,仍然是有求無供。最重要的是,維持北方軍隊的軍餉軍資也嚴重缺乏。若無法打通南北貿易,導致軍隊嘩變,不等南方集團出手,世宗皇帝都將失去皇位。
  見到封鎖起到了效果,楊廷和不但沒有放鬆警惕,反而加強了封鎖力度。
  當時,北方所需要的很多重要物資,都是通過走私,或者第三方購買的方式從南方獲取的。不說別的,北方軍隊需要的火銃、火炮幾乎都是先由日本與朝鮮從帝國南方大量購進,然後以高價販賣給北方政府。
  可是,不管是第三方購進,還是走私,都不足以維持北方政權的穩定。
  無奈之下,世宗皇帝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向南方政權妥協,要麼主動進攻,在戰爭資源耗盡之前,佔領南方的工業重鎮,獲取工業資源。
  三月,北方軍進攻揚州,第二次內戰正式爆發。
  四月,由南方政府控制的帝國南洋艦隊北上,在劉公島擊敗由北方政府指揮的北洋艦隊,最終完成了封鎖威海港的任務,成功打開了進入渤海灣的大門,並且於三個月之後進軍秦皇島,完成了從側翼包抄北方集團的任務。
  因為北方缺乏造船工業,也缺乏基礎工業。
  整個戰爭期間,南方集團的重點全放在海上,而北方集團的重點則放在陸地上。問題是,北方集團能夠跨過長江嗎?
  揚州失守之後,新組建的東洋艦隊逆江而上,迅速封鎖了鎮江與蕪湖之間的江面。
  從此開始,直到戰爭結束,北方軍團都未能渡過長江,也就沒有辦法威脅到江南地區的工業中心。
  相反,在海軍的支持下,南方集團順利開闢了第二戰線,並且在明歷一百五十八年(公元1526年),派軍從威海出發,幾乎橫掃整個山東半島,嚴重動搖了北方集團的基礎。當時,山東是北方集團最重要的產糧地。
  帝國第一支「海軍陸戰隊」在此時誕生。只不過,當時用的並不是這個稱呼。
  到明歷一百六十年(公元1528年),北方集團已經無力支撐龐大的戰爭消耗,內戰進入了停停打打的階段。
  在此後的十年之中,南北雙方一共進行了五次三十八輪和談。
  期間,大大小小的戰役,戰鬥打了上千次。雖然沒有爆發內戰初期那樣的大規模戰役,且交戰雙方都有所顧忌,但是十年的和談給帝國帶來的仍然是難以癒合的創傷。
  也正是在這時年中,一些思想先進的資本家意識到,相對集中的皇權所產生的危害。
  在第一次內戰,也就是「憲政戰爭」之後,內閣府取代中央朝廷,可是皇權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內閣首輔是由皇帝任命的,如果皇帝願意,隨時可以解散內閣,由其親信重新組閣。
  只是,憲宗、孝宗、武宗三位皇帝都勵精圖治,且把重點放在了對外擴張上,需要資本家,商人的支持,對待內閣政府相對寬鬆。
  問題是,誰能保證今後的所有皇帝都如同憲宗、孝宗與武宗?
  不說今後,世宗皇帝就已經讓資本家感到心寒了。
  因此,削弱皇權,約束皇帝成為了當時所有有遠見的資本家的共識。或者說,必須要確立一套新的政治體制,在該體制中,皇權是次要的,甚至沒有任何影響力,同時政權必須掌握在資本家的手裡。
  內閣是理想的選擇嗎?
  當然不是,如果內閣掌握了所有大權,那麼內閣就將成為新的「皇帝」。畢竟,皇權對資本主義發展產生的影響並不是皇帝本人,而是高度集中的權力。
  因此,新的政治體制中,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機構來限制皇帝與內閣的權力。
  正是在此基礎上,「議政」的設想出現了。
  所謂「議政」,就是所有資本家都有參政議政的權利,擁有發表政治觀點,並且建立政治基礎的權利。這個權利並不是平均分散在每一個資本家手裡的,而是由代表資本家的政客掌握。
  另外,為了賦予「議政院」實質的權力,議政院必須具備監督內閣政府的能力。
  隨著「參政議政」思想的擴散,也就出現了篇首的那一幕。
  內戰結束前,控制著帝國工業命脈的五十多個大家族的代表共同簽署了《自由與民主宣言》。並且迫使世宗皇帝接受了由五十個資本家族,以及代表帝國各行各業的數百名代表組成的「議政院」。
  當時,「議政院」並不是後來的「議院」,因為議政院只有監督權,而沒有立法權。
  直到數十年之後,隨著資本主義思想的普及與發展,議政院才演變成了後來的議院,並且掌握了立法權。
  當然,以當時的情況來說,議政院的出現,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從此開始,資本家真正獲得了參政議政的實權。
  明歷一百七十一年(公元1539年),出身南方資本家庭的嚴嵩改組內閣,共設十八個部門。此舉再度分散了內閣大臣的權力,並且細化了內閣部門的職責,實際上就削弱了皇帝對內閣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此舉對資本主義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時,在嚴嵩內閣的三十六名正副部長中,有二十一人來自南方資本家集團,僅僅只有十五人來自北方地主集團。
  到明歷一百七十五年(公元1543年),內戰的創傷基本上癒合,帝國國力恢復到了戰前水平。
  只是,在帝國滄桑劇變的二十年中,世界格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序 不一樣的歷史(五)
  朝陽絢麗奪目的光輝下,一面金燦燦的騰龍旗從小土丘頂部的木杆上緩緩升起。
  旗杆下,一名身著將服,神情肅穆的年輕將領將右手平舉在胸前,朝著東面正在升起的紅日敬上了莊嚴的軍禮。在他四周,上千名統一著裝的帝國軍人也跟著行了最莊嚴的軍禮。隨即,象徵著帝國海軍陸戰隊的嘹亮軍號聲響了起來。
  「將軍,巴迪安親王來了!」
  年輕將領回過了身來,目光迅即落到了山丘下方,正喘著粗氣爬上來的那個西方人身上。
  陳淵洋,歷史上,自鄭和、馬歡、王景弘之後,第一位留名史冊,並且得到了公認的海軍名將。同時,他也是帝國海軍陸戰隊的創始人。
  獲得第一次重大勝利之後,他才三十二歲!
  在那名西方人爬上來之前,陳淵洋的副官已經搬出了桌椅,準備好了筆墨,並且將擬定好的文件放在了桌子上。
  與其說是和談,還不如說是和約簽字儀式。
  僅僅只是走過場而已,五分鐘不到,代表西班牙王國的巴迪安親王就在和約上籤了字,並且蓋上了西班牙王室的印章。同時,陳淵洋也代表大明帝國在和約上簽字,蓋上了遠征軍統帥印章。
  至此,西班牙王室正式將直布羅陀半島「永久」租借給大明帝國。
  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大明帝國在歐洲大陸上打下了一顆重要的釘子,並且藉助這顆「釘子」,在未來數百年之中,對歐洲的發展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同樣的,陳淵洋也因此一戰成名。
  只不過,勝利並不是唾手而來的,也不是在一天之內獲得的。一切,還得從明歷一百九十八年(公元1566年)爆發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說起。
  尼德蘭,在英語中為「低地」的意思。泛指萊茵河、馬斯河、斯還爾德河下游,以及北海沿岸一帶,相當於現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北部地區。
  公元1516年時,查理一世繼承西班牙王位,在此之前,查理從其父親手裡繼承了尼德蘭。因此,在查理一世成為西班牙國王之後,尼德蘭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西班牙的屬地,受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
  當時,尼德蘭的航海業非常發達,並且控制著北海,以及從歐洲到大明帝國的海上航線,並且有著「海上馬車夫」的稱譽。
  正是因為航海業的高度發達,並且頻繁與大明帝國接觸,所以尼德蘭的資本主義經濟非常發達,資本主義思想也非常先進,甚至超過了隔海相望的大不列顛王國。
  因為在美洲大陸擴張失利,以及尼德蘭的海商嚴重威脅到了西班牙商人的利益,成為西班牙國王之後,查理一世,以及繼位的腓力二世用各種方式,大肆收刮尼德蘭的財富,比如對尼德蘭商人課以重稅,濫發紙幣,設立宗教裁判所等等。到公元1566年,四十年間,尼德蘭的海上貿易銳減八成以上,大量資本家破產,資本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而此時,大明帝國的「立憲戰爭」已經結束了二十三年,在嚴嵩內閣的推動下,帝國經濟蒸蒸日上,發展更是日新月異。
  見到了大明帝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之後,尼德蘭的資本家萌發了革命與獨立的念頭。
  當時,與資產階級有著密切利益關係的奧倫治親王威廉聯合其他開明貴族組成的「貴族同盟」在推動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中起到了主導作用。
  公元1565年,威廉曾派代表前往覲見腓力二世,要求改變專制政策。次年,他又派代表去布魯塞爾向西班牙總督請願,反對西班牙的宗教迫害與政治壓迫,同時表示將繼續效忠國王,卻沒有得到任何結果。
  也就是說,威廉代表的開明貴族採取的溫和方式並沒有產生任何效果。
  當年,在安德衛普、海牙、烏特勒支等地,連續爆發了大規模的破壞聖像運動。群眾手持斧頭、鐵鎚、木棍湧向天主教教堂與修道院,砸毀聖像與十字架,沒收教會財產,焚燒教會債券與地契等。
  起義很快就席捲了尼德蘭十七個省中的十二個省,參加者逾數百萬之眾。
  尼德蘭反抗西班牙統治的獨立戰爭就此爆發。
  毫無疑問,西班牙王室絕不會輕易放棄這個「金餑餑」。當時,尼德蘭上繳的賦稅佔到了西班牙王室收入的一半以上。另外,腓力二世在繼承王位的同時,還繼承了查理一世的巨額債務。如果尼德蘭獨立的話,他將無力償還債務,甚至無力維持其奢侈的生活。
  面對尼德蘭狂風驟雨般的革命浪潮,腓力二世採取了兩項政策。
  一是停止宗教裁判所在尼德蘭的活動,以此平息尼德蘭的民憤,並且暫時緩解緊張的局面。當然,最重要的是,以此麻痹那些在幕後推動革命的尼德蘭資本家。
  與此同時,腓力二世撥款在尼德蘭增建軍隊,並且派老將阿爾法公爵前去鎮壓。
  公元1567年,阿爾法公爵率領一萬八千人到達尼德蘭,並且立即設立了「除暴委員會」,以血腥和恐怖手段大肆搜捕革命群眾。期間,一萬餘人被無辜燒死,斬首,或者處以絞刑。
  主導革命的威廉兄弟在阿爾法公爵到達之前就以逃到德意志。
  面對阿爾法公爵的殘酷鎮壓,威廉兄弟不得不採取更多的應對措施。
  威廉留在了歐洲,負責在德意志組建僱傭軍,以抗擊西班牙軍隊。同時,威廉的弟弟路易秘密前往大不列顛王國,然後達成商船前往大明帝國,請求大明帝國的支持。
  當時,大明帝國內部環境已經穩定了下來,正在全力向外擴張。
  而帝國主要的擴張方向就是非洲與美洲大陸,而當時,除了由大不列顛王國控制的北美東海岸地區之外,西班牙是大明帝國在非洲與美洲大陸上的主要對手之一。早在數年之前,帝國的殖民者就與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北部(現哥倫比亞),以及非洲東南部(現剛果)地區發生過武裝衝突。
  毫無疑問,對大明帝國來說,尼德蘭革命是打擊西班牙的重要機會。
  沒有任何耽擱,路易到達北京後不到一個月,帝國遠征軍成立,擔任遠征軍統帥的正是年僅二十八歲的陳淵洋。
  與以往一樣,帝國遠征軍的規模並不龐大。
  總共就三十二艘戰船,一萬五千餘名官兵,其中還包括了八千多名海員。只不過,帝國遠征軍的裝備卻極為先進,而且戰鬥力遠在當時的歐洲軍團之上。
  次年,即明歷二百年(公元1568年)底,遠征軍到達維德角群島。
  路易現行返回尼德蘭,而此時,由威廉指揮的僱傭軍已經被阿爾法公爵的西班牙軍團擊潰,活躍在戰場上的是尼德蘭百姓自建的游擊隊。
  弄清楚情況後,次年初,陳淵洋率領遠征軍離開維德角,奔赴戰場。
  因為遠征軍兵力有限,投入尼德蘭戰場的意義不大,所以從一開始,陳淵洋就確定了「避敵鋒芒,擊敵軟肋」的策略。
  參戰後,遠征艦隊首先炮轟了西班牙大西洋艦隊的母港加的斯,隨即經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沿途炮轟了馬加拉、卡塔赫納、阿利坎特、巴倫西亞、塔拉戈納、巴塞羅那等港口,並且派遣隨艦作戰官兵上岸,焚毀了港口的造船與修船設施。
  一路下來,陳淵洋用微小的代價摧毀了西班牙海軍幾乎所有母港。
  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戰鬥中,陳淵洋逐漸總結出了「以海制陸」的戰法,並且數次實施登陸作戰行動,並且提出了「海軍陸戰隊」的概念。
  正在尼德蘭執行封鎖任務的西班牙大西洋艦隊聞訊而回,並且阿爾赫西拉斯灣,等待著返航的帝國遠征艦隊。
  陳淵洋並沒有急於返航,或者說,早就料到西班牙艦隊會在直布羅陀海峽守株待兔。
  當時,遠征艦隊的彈藥物資已經所剩無幾,若貿然交戰,結果必然對遠征艦隊不利。
  也正是如此,陳淵洋率領艦隊繼續向東航行,並且到達了北非的亞歷山大港。在用重金買通了奧斯曼帝國在當地的總督之後,遠征艦隊獲得了寶貴的給養,特別是當時最為緊缺的炮彈與火藥。
  完成補給之後,遠征艦隊開赴直布羅陀海峽。
  此時,西班牙大西洋艦隊根本就不知道,大明帝國的遠征艦隊已經重新具備了戰鬥力,而且將士也得到了休整。
  當戰鬥在阿爾赫西拉斯灣外面打響的時候,局勢從一開始就對西班牙大西洋艦隊極為不利。
  數量上的劣勢並沒有讓陳淵洋畏首畏尾。
  遠征艦隊利用夜色靠近港灣的出口,並且布好了陣列。陳淵洋將十二艘活力強大的「寶艦」(即後來的戰列艦)部署在了中央,二十艘相對弱小的「戰船」(相當於後來的巡洋艦)則分兩部分,部署在了艦隊的首尾,並且更加靠近港灣。
  當第一輪炮擊打破了拂曉的平靜之後,西班牙大西洋艦隊的指揮官才知道,敵人就在門外!
  可是,太晚了!
  西班牙大西洋艦隊倉皇衝出海灣的時候,立即遭到了十二艘戰列艦的集中炮轟。雖然當時的實心炮彈難以擊沉戰艦,但是陳淵洋並沒有打算放過任何一艘敵人的戰艦。那些被戰列艦轟毀的西班牙戰艦立即遭到了來自巡洋艦的攻擊。
  隨著巡洋艦上的官兵殺上來,西班牙戰艦很快就變成了浮在海面上的篝火堆。
  戰鬥從清晨打到傍晚,是役,西班牙大西洋艦隊一百多艘戰艦中,八十二艘被擊沉,或者被焚毀,三十四艘在遭到重創後擱淺,二十一艘投降,只有三艘速度快的小船趁亂逃出了阿爾赫西拉斯灣。
  這是有史記載以來的,大明帝國與歐洲國家之間的第一場大規模海戰。
  這也是海軍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場以少勝多的海戰。直到現在,「阿爾赫西拉斯灣海戰」仍然保留在各國海軍的教材裡面,被當作海軍經典戰役,為各國海軍數十代官兵所推崇與敬仰。
  同樣的,陳淵洋也一戰成名。
  更重要的是,大明帝國海軍的實力得到了印證,之後兩百多年內,再無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敢於挑戰大明帝國的海上霸權。
  以當時的情況來說,暗中支持西班牙王室的法蘭西等國也受到了極大的震懾。
  說白了,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在馬歡拋起的「大航海時代」中獲得了好處,特別是西歐的幾個國家,都通過對外擴張,從海外殖民地掠奪了大批財富。其中,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在歐洲國家中首屈一指。
  連強大的西班牙艦隊都不是大明帝國遠征艦隊的對手,其他國家的艦隊更不值一提。
  也就是說,只要陳淵洋的遠征艦隊還在歐洲海域活動,歐洲國家的艦隊就得老老實實的呆在港口裡面。
  正是如此,完勝西班牙大西洋艦隊之後,陳淵洋開始了在歐洲海域的「巡洋」活動。
  與此同時,大批運載著先進武器,戰爭物資的商船陸續抵達尼德蘭,向尼德蘭革命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持。
  這也正是帝國推行的「以夷治夷」方針的具體表現。
  具體來講,除了海上軍事行動之外,帝國並不直接介入歐洲的地面戰爭,只是通過輸送武器,戰爭資源的方式來資助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
  這種方針的效果是明顯的。
  一來可以避免曠日持久的地面戰爭,減少帝國的投入。二來可以減弱歐洲國家與帝國的敵對情緒。三來可以通過販賣軍械的方式獲得高額利潤。四來在長期的地面戰爭中消耗歐洲國家的國力。
  實際上,帝國的目的確實達到了。
  到明歷二百零五年(公元1573年),西班牙首先向帝國乞和。
  經過不到半年的談判,西班牙與大明帝國首先達成和解。按照簽署的條約,西班牙將扼守地中海出入口的直布羅陀半島永久租借給大明帝國,而大明帝國則撤除對西班牙的海上封鎖。
  同年,尼德蘭北方各省先後宣布獨立。
  三年之後,既公元1576年,尼德蘭南方再次爆發革命。因為從海外殖民地獲得了大量資源,實力逐步恢復,西班牙迅速鎮壓了新的革命。
  就次,尼德蘭分成了南北兩派。
  到公元1579年的時候,南方地區組建「阿拉斯同盟」,宣布繼續效忠腓力二世。十多天後,北方各省組成「烏特勒支同盟」,宣布永不分裂,並且制定共同的軍事與外交政策,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到公元1609年的時候,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正式承認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獨立地位。
  因荷蘭省經濟最為發達,所以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又被稱為荷蘭共和國。
  可以說,尼德蘭革命是大明帝國在歐洲事務中第一次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大明帝國第一次以武裝力量干涉歐洲內部事務。
  從此開始,大明帝國與歐洲走上了既截然不同,又相互利用,更相互對立的發展道路。


序 不一樣的歷史(六)
  宮廷外,人頭攢動,京城的居民早早就趕了過來。
  似乎,一件極為重大的事情將在今天發生。
  宮廷內,高位正坐的神宗皇帝根本抬不起頭來,面對著三十多名內閣大臣,年幼的神宗皇帝並沒有意識到,即將發生的事情不但會改變皇室的命運,還將改變整個帝國的面貌,甚至改變帝國的未來。
  坐在神宗皇帝側後方的李太后卻非常清楚。
  對李太后來講,短短六年時間,完全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
  作為北方大地主家庭出身,並且嫁入皇宮,最終得成「正果」的李太后來說,從進入皇宮的那一刻起,她的命運就註定與其他人不一樣。
  世宗駕崩之後,穆宗即位。
  穆宗在位僅六年,算不上有作為的皇帝。前三年,由嚴嵩為首的內閣府把持國家大權,後三年,以海瑞為首的內閣仍然凌駕於皇權之上。在此情況下,碌碌無為的穆宗反而是帝國保持穩定的關鍵。
  穆宗駕崩之後,傳位於年僅十歲的兒子,也就是神宗皇帝。
  對一個十歲的少年來說,根本不具備處理朝政的能力。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神宗也註定是一名碌碌無為,且在位至少數十年的皇帝。問題是,意外偏偏發生了。
  明歷二百零四年(公元1572年),也就是神宗即位的那一年,內閣首輔海瑞病逝。
  接替海瑞的是時任內政大臣的高拱,半年後,高拱卸職,由時任商貿大臣的張居正接替,並且重組內閣。
  毫無疑問,內閣府的頻繁變動必然引發禍亂。
  特別是,還有一個居心叵測,受到大地主階級控制的皇后在一旁窺視的時候,帝國內閣府的動蕩帶來的只是新的亂局。
  也就在張居正就職的次月,李太后在數名出身大地主家庭的內閣官員的支持下,以親政的方式出現在內閣府,開始干預內閣政務。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場變動並沒有引發新的內戰。
  說白了,當時的大地主階級沒有打內戰的資本。「立憲戰爭」結束後,三十四年間,世宗與穆宗皇帝都很少干預政務,在嚴嵩與海瑞兩位內閣首輔的領導下,帝國的政治改革已經初顯成效。
  張居正上台的時候,內閣三十六名大臣中,只有七人來自地主階層。
  同時,帝國軍隊也完成了改革,不但全部換裝新式火器,還全面效忠內閣,而不是帝國皇帝。
  也就是說,通過政治與軍事改革,由資本家把持的帝國內閣府已經掌握了帝國的政治與軍事大權,再加上掌握在資本家階層手裡的經濟大權,殘留的大地主階層根本無法與資本家階層抗衡。
  只是,嚴嵩與海瑞的改革並不徹底。
  或者說,他們沒有來得及完成改革就先後病逝了。
  當時,帝國政治體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缺乏監管體系。而當時,根本沒人知道該怎麼監管權力龐大的內閣府。
  李太后正是以監管內閣府為由,參與內閣政務。
  面對地主階層的反撲,張居正沒有採取強硬手段,畢竟保持穩定是資產階層的共同目的,也是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關鍵因素。
  最重要的是,張居正也意識到,如果內閣缺乏監管,缺乏約束的話,內閣遲早會變質。
  接下來的六年中,以張居正為首的內閣「開明派」與被李太后控制的內閣「守舊派」進行了激烈的爭鬥,直到現在,即明歷二百一十年(公元1578年),政治鬥爭才有了最終的結果。
  「皇上,時辰到了!」
  小皇帝回過頭來,朝側後方的母親看去。
  李太后閉上了眼睛,暗暗長嘆一聲之後,朝著年幼的皇帝微微點了下頭。
  隨即,在內務官員的幫助下,小皇帝拿起帝國印璽,在面前的文件上蓋上了帝國皇室的印章。隨即,帝國印璽被放入了一隻錦盒之中,由內務官員送到了首輔張居正的面前。
  似乎心有他想一樣,略微遲疑了一下,張居正才接過了裝有帝國最高權力標誌的錦盒。
  到此,帝國皇帝向內閣全面移交權力的儀式正式完成。
  當日,神宗皇帝頒布詔書,移居西苑(現中南海)。
  次日,張居正下達帝國內閣府第一千五百八十三號法令,也是帝國內閣府下達的最後一道法令:授命徐階改組帝國議政院,並且正式授予議政院立法權。
  半年之內,帝國第一次議員選舉結束,一千三百二十一名當選議員入主帝國議政院。
  到此,帝國政治改革完成了最為重要,也是最具有資本主義特點的改革。
  實際上,由張居正推動的「議政改革」並不是帝國首創的,而是從遠在萬里之外的尼德蘭革命中吸取的經驗。
  當時,尼德蘭革命剛剛爆發,並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尼德蘭各省成立了聯合執政機構,並且在執政機構外設立立法機構,由各省推選立法委員。也就是說,初步完成了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分割,並且使擁有立法權的議會具有約束與監督政府的實質性權利。
  尼德蘭資產階級的開創性舉措給了張居正極大的幫助。
  當時,帝國面臨的也是同樣的問題,如果不能限制內閣的權力,內閣就不是完整的,也不是真正的內閣,同時也無法打消皇室復辟的野心。
  說白了,帝國需要一個不屬於皇室,由資產階級掌握,獨立於內閣運作的權力機構。
  擴大議政院的職權範圍,並且授予其立法權是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選擇。
  正是如此,張居正名垂千古,成為了帝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與改革家。
  雖然,張居正並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三權分離」體制,當時司法權仍然掌握在帝國內閣府的手裡,但是設立真正意義上的議院,並且賦予議院足夠的權力,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了。
  另外,張居正還為帝國的發展找到了另外一條道路。
  以往,帝國新興資產階級與守舊地主階級的矛盾都是通過內戰的方式爆發出來,結果必然產生嚴重的破壞,消耗帝國的實力。
  張居正卻用和平的方式化解了帝國的內部矛盾。
  也就是說,張居正首創了「漸進改革」的發展模式,從而避免了大規模內戰對帝國所產生的嚴重破壞。
  這也是後來史學家最為推崇,也是張居正最受後人敬仰的地方。
  只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漸進式的改革,還是激進的內戰,隨著帝國資本經濟的飛速發展,包括皇室在內的守舊勢力遲早都會退出歷史舞台,將帝國的大權,將帝國的未來交給新興資產階級。
  如果說,在嚴嵩與海瑞執政期間,帝國更多的是在恢復第二次內戰造成的創傷,並且著重鞏固帝國在東方世界的地位,穩步拓展海外空間的話。張居正上台之後,帝國迎來了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
  從明歷二百一十年(公元1578年)到明歷二百五十年(公元1618年),大明帝國進入了四十年的高速發展時期。
  在此期間,帝國國內工業以平均每年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長。
  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湧入城市,成為自由工人,帝國的社會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明歷二百零三年的時候,帝國人口中,農民仍然佔到了七成以上。到明歷二百四十一年的時候,農民只佔到了帝國總人口的四成。
  當然,對失去土地的農民來說,他們並不一定獲得了幸福。
  四十年間,帝國最為流行的就是「圈地運動」。
  隨著紡織業,特別是毛紡業的飛速發展,帝國工廠對羊毛,棉花等農作物的需求量急劇增加。除了通過海外掠奪獲得部分資源之外,絕大部分資源仍然需要從帝國內部獲取。為了生產更多的羊毛與棉花,大量開明地主收回了土地,並且通過巧取豪奪等各種方式圈佔小農的耕地。
  到明歷二百五十年的時候,帝國的農場與牧場佔地面積從明歷二百零三年的一億二千萬畝擴大到了四億七千五百萬畝!
  伴隨著「圈地運動」的還有「科技革命」。
  「科技」是從歐洲引進的新辭彙,是科學與技術的合稱。
  之前,帝國資本家重視的只是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而不是探索技術背後本源的科學。隨著東西方交流的擴大,西方文藝復興思想的傳入,越來越多的資本家意識到了技術本源的重要性,並且加強了對科學研究的投入。
  四十年間,隨著科技進步,帝國在最重要的紡織、冶煉、船舶等工業方面的生產效率提高了至少五到十倍。同時,廣泛推行的農場式經營模式,也使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了數倍,從而基本上滿足了帝國的糧食需求。
  伴隨著技術進步,是資本家越來越開闊的眼界,以及越來越高的政治要求。
  這其中,張居正推行的政治改革產生了非常大的誘導作用。
  自從議政院改革後,就有人提出了設立單獨的司法機構,以此更加全面的約束內閣府,並且對議政院形成制約。
  只是,當時張居正德高望重,且清廉自律,由他領導的內閣府的腐敗問題並不嚴重。
  設立獨立司法機構的設想並沒有成為現實,只是越來越多的被資本家所議論,並且成為了資產階級最強大的訴求。
  這些,都為帝國後來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系打下了思想與民意基礎。
  只不過,對正在高速發展的大明帝國來說,在明歷二百五十年(公元1618年)之前,最大的威脅並不是來自國內,而是來自國外,來自已經平靜了近兩百年的北疆。
  似乎老天爺要考驗大明帝國的生命力。
  明歷二百五十年(公元1618年),一場幾乎摧毀了整個大明帝國的暴風雨到來了。


序 不一樣的歷史(七)
  護城河外,數萬名衣著闌珊,面色疲憊,神態恐懼的帝國將士整齊的排列成了三道戰線。
  在他們身後,是年久失修的城牆,以及快被淤泥塞滿了的護城河。
  自從火炮成為戰場上威力最大的武器之後,冷兵器時代的城牆以及護城河逐漸失去了防禦價值。另外,上百年來,除了內戰之外,帝國京城從來沒有受到過外來侵略者的威脅。正是如此,帝國京城的城牆已經有幾十年沒有修繕了,護城河更是缺乏管理,幾乎快被淤泥填為平地。
  在明軍將士的對面,是數萬名武裝到了牙齒的敵人。
  來自東北的後金大軍!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這並不是對外戰爭,而是帝國的內戰,是帝國佔主體地位的漢族與占從屬地位的少數民族之間的內戰。因為,早在太祖與太宗皇帝時期,東北地區就是帝國的領地,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也就成了帝國的臣民。
  可是,對大明帝國來說,這些少數民族的叛亂卻對帝國構成了生死存亡的威脅。
  自從明歷二百五十年(公元1618年),滿人叛酋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師叛明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帝國失去了太多的英傑,也經歷了太多的失敗。
  明歷二百二十二年(公元1590年),接替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的高儀病逝之後,內閣中代表各地區勢力的大臣就新任內閣首輔問題產生嚴重分歧,「黨爭」由此爆發。
  從長遠意義上看,「黨爭」的結果是好的。
  正是在此時,出現了最原始的「黨派」意識,並且出現了「共盟黨」與「民業黨」的前身,而這兩個黨派將是帝國今後最重要的兩大黨派。
  可是,從短期效果上來看,「黨爭」只會削弱帝國的實力。
  更嚴重的是,「黨爭」導致帝國陷入了「無政府」狀態。
  從明歷二百二十二年(公元1590年),到明歷二百二十八年(公元1596年),短短六年之內,先後有二十八人出任帝國內閣首輔,其中最短的只在首輔位置上坐了十一天,最長的也不到半年。
  雖然被嚴重削弱的皇室並沒有藉此生亂,但是政府頻繁更迭,只會使帝國更加混亂。
  可以說,這六年的時間,幾乎毀掉了張居正與高儀兩位首輔在十八年中創造出的所有成果。
  當時,最嚴重的後果是,土地兼并出現了徹底失控的局面。
  隨著中原,江南,兩廣,以及四川等地區的大量耕地被資本家與開明地主大量兼并,可開發的肥沃土地越來越少,需要更多牧場,更多耕地的資本家把目光投向了帝國周邊地區,以及那些還沒有開發,或者沒有完全開發的偏遠地區。
  其中,東北地區就吸引了資本家的貪婪目光。
  在資本勢力湧入之前,東北地區基本上處於原始的漁獵與農耕經濟時代。一是東北地區氣候寒冷,不太適合種植農作物。二是生活在東北地區的主要是少數民族,思想不開發,很難接受新興的資本主義。三是交通不方便,運輸成本巨大。
  只是,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從明歷二百一十九年(公元1587年),廣東籍資本家黃爵新在遼陽建立第一個種植園開始,到明歷二百四十九年(公元1617年),東北地區的種植園與牧場的數量激增到了三百五十二個。
  隨著資本經濟的擴張,所產生的必然是大量失去了生活來源的原住民。
  其中,大量出現的牧場對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居民的影響最為巨大。另外,資本家追求高額利潤的貪婪行徑,比如通過壟斷來壓低物產的價格,也嚴重的激化了漢族與少數民族的矛盾。
  比如,在明歷二百一十年(公元1578年)的時候,一張產自東北的貂皮能夠賣到一兩白銀,或者換取一石大米。到明歷二百四十九年(公元1617年)的時候,同樣一張貂皮只能賣到十錢,或者換取十斤大米。
  結果可想而知。
  在資本家圈地的時候,少數民族居民失去了牧場,失去了獵場,失去耕地。而資本家的壟斷經營,更是讓少數民族居民入不敷出,甚至難以果腹。
  如果當時帝國的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也許後面的矛盾就不會爆發。
  畢竟,在張居正與高儀執政期間,為了保證帝國的穩定,兩人都採取了保護少數民族的政策,並且盡量緩和國內的民族矛盾。
  問題是,動蕩不安的帝國內閣政府根本無法約束不法商人的掠奪行為。
  當然,帝國軍事部門在東北地區採取的高壓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努爾哈赤發動反叛之前,東北地區先後爆發了大大小小數十次叛亂。這些叛亂無一例外的被鎮壓了下去,組織叛亂的匪首,以及參加叛亂的匪眾都受到了最嚴厲的懲罰,甚至連其族人都受到株連。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明歷二百三十九年(公元1607年)到明歷二百四十九年(公元1617年)期間的十年中,就有六萬七千八百三十六名東北少數民族居民被以叛國罪處死。同期,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也從一百八十三萬銳減到了一百一十七萬。
  也就是說,努爾哈赤的叛亂並不是偶然事件。
  同樣的,因為頻繁的叛亂,所以努爾哈赤這支由滿人組成的叛軍並沒有受到當局的重視。
  歷史證明,努爾哈赤絕不是個普通角色。即便在發動叛亂七年之後,也就是明歷二百四十九年(公元1625年)的時候,他在寧遠城外被平湃統帥袁崇煥指揮的明軍炸傷,並且在回到咸寧堡之後不久就傷重而亡了,可是在叛亂的第二年,他就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重創明軍,並且在隨後幾年之內,征服了附近的其他少數民族部落,包括部分蒙古部落,聚集起了一支足以撼動大明帝國江山的強大軍隊。
  正是如此,當時負責指揮平叛戰爭的袁崇煥主張以守代攻,通過建立軍事要塞的方式,穩步向叛軍腹地推進,並且壓縮叛軍的活動空間。
  畢竟,東北地區氣候嚴寒,且地形複雜,並不適合明軍作戰。
  如果說努爾哈赤發動滿人叛亂,並且聯合了北方各個少數民族的豪傑,那麼他的兒子,也就是皇太極就是滿人中最有遠見,也是最有能力的軍事家、政治家與謀略家。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成為叛軍首領。
  他一改滿人以弓騎為主的戰術,轉為向明軍學習,並且利用繳獲的武器組建了第一支火器部隊,從而大大提高了叛軍的戰鬥力。
  更重要的是,明歷二百六十二年(公元1630年),皇太極一方面使離間計,誘使內閣首輔孫承宗解除平叛大將袁崇煥的軍事職務,同時以蒙古騎兵為先導,先後攻陷遵化、灤州、永平、遷安四座要塞,兵鋒直指帝國京師。
  等到孫承宗意識到犯了大錯誤,並且重新任命袁崇煥為平叛統帥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在叛軍抵達京師城外的時候,除了負責守備京師的五千禁軍之外,只有剛剛到達的,來自重慶的「勤王」部隊。
  此時,帝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將軍登上了歷史舞台。
  她就是重慶總兵,帝國第七步兵團(當時的團,相當於現在的軍團)統帥秦良玉。
  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將士緊握著手裡的鋼槍,隨著戰線從中分開,一名身披明鎧的將軍躍馬來到了戰線前方。
  見到頭盔下那爬滿皺紋,帶著一絲愁容的面孔,堅守在戰線上的官兵頓時精神了許多。
  她就是秦良玉,第一個登上歷史舞台的帝國女將軍。
  在她身後,是一隊由約莫一百人的,清一色的女性軍人。當然,比起已經五十六歲的秦良玉來說,她的隨從年輕得多,也漂亮得多。
  「兄弟們……」秦良玉勒住了馬,「你們跟了我幾年,甚至十幾年。這麼多年來,我們期盼與等待的就是今天。老娘把醜話說在前面,等下交戰之時,誰敢後退半步,誰敢不聽號令,老娘手裡的大刀可認不得往日情誼!」
  嗚嗚著響的寒風中,數萬條漢子都挺起了脊樑。
  對數萬名血氣方剛的男兒來說,如果死在一個娘們手裡,而且還是因為臨陣脫逃被一個娘們以軍法處治,就算到了陰曹地府,都沒有顏面去見閻王爺!
  「另外,老娘也在此聲明,誰要是奮勇殺敵,誰要是衝鋒在前,老娘虧待不了他!」
  聽到這,有的將士露出了一絲笑容。
  年輕的時候,秦良玉可是方圓百里內有名的大美女,只是現在她已是半老徐娘,還有魅力嗎?
  「當然,老娘現在人老珠黃,入不了各位兄弟的法眼,只不過……」
  說著,秦良玉朝身後的一百餘名親衛看了過去。
  沒有任何遲疑,一百多名二十歲左右的女衛兵紛紛脫掉了鎧甲,撕掉了上衣,露出了豐滿、堅挺、白嫩的胸脯。
  一時之間,數萬名將士都傻眼了。
  在奔跑的馬背上,那些白花花的胸脯劇烈顫動著,除了讓數萬名將士眼花繚亂之外,還讓他們熱血沸騰。
  「兄弟們,都給老娘聽好了!」秦良玉拔出了佩劍,「消滅叛軍之後,立功前一百名者,都有資格跟老娘的親衛親熱一晚上!」
  「殺——」
  「殺——」
  「殺——」
  ……
  頃刻間,明軍陣營里殺聲震天,原本還士氣低落的將士個個都燃起了熊熊鬥志。
  不需要其他的鼓勵,不需要其他的激勵,那一百多對白嫩的胸脯就是數萬名官兵最大的獎賞。
  城牆上,白髮飄灑的孫承宗,以及一臉酷色的袁崇煥也都暗暗吃驚。
  當確定由第七步兵團出城迎戰由皇太極親自指揮的叛軍時,不管是孫承宗,還是袁崇煥,都認為那幾萬名官兵凶多吉少。
  可是現在看來,情況不會那麼簡單。
  至少,秦良玉在鼓舞士氣方面比任何一個爺們都做得出色!
  隨著秦良玉退回戰線後方,戰鼓雷響了,隨著鼓點,數萬名明軍將士朝著叛軍陣線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也許,皇太極怎麼也想不到,擋住他勝利步伐,並且改變了歷史的,竟然是一個女流!
  這場決定帝國命運的惡戰從上午持續到傍晚,直到皇太極承受不了慘重的傷亡,率領余部退卻時,才暫時結束。
  當晚,秦良玉率一千五百精騎乘勝追擊,殺入叛軍營地。
  混戰中,近五千叛軍被斬殺。另外,皇太極也死於戰亂之中。
  兩日內,群龍無首的叛軍連棄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退出關外。帝國京師之圍解除,秦良玉一戰成名。
  隨後,在袁崇煥的指揮下,明軍分三路出關,海陸並進,發動了鎮壓叛亂的大反攻。
  到明歷二百六十四年(公元1632年)底,最後一支叛軍向明軍投降。
  持續了十九年之久的滿人叛亂至此平定。
  隨後,為了穩固帝國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孫承宗一方面令袁崇煥在東北地區建立更多的要塞,一方面鼓勵商人到東北地區投資興業。
  為了保證少數民族利益,防止再次發生叛亂。
  明歷二百七十五年(公元1643年),帝國議政院以絕對多數票通過了《少數民族自治法》,確定了少數民族的自治權。在隨後的數十年中,帝國又先後頒布了多項保護少數民族利益,限制商人投機倒把行為的法案。
  到明歷二百九十一年(公元1659年)的時候,帝國大部分偏遠地區恢復了平靜。
  當然,滿人叛亂並不是沒有好處。
  在歷時十九年的戰亂中,帝國逐漸認識到了大陸方向的重要性,並且逐步制訂了「陸海並重」的基本國策。
  從長遠來看,這為帝國後來在大陸上的擴張奠定了基礎。
  另外,少數民族動亂也給那些力推「三權分立」制度的政治家提供了一次寶貴的機會。
  當歷史的車輪推進到明歷二百九十二年(公元1660年)的時候,帝國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序 不一樣的歷史(八)
  在由花崗岩建成的新大廈外面,成千上萬名民眾將附近的數條大街堵得水泄不通,即便出動了兩千多名禁軍,也只勉強維持住了局面。
  大廈正門的上方,是一條由碩大的,由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象徵著帝國蒸蒸日上的白色騰龍。而在巨龍的嘴裡,銜著一個由五隻圓環首尾銜接,環環相扣的五環標誌。這就是將在今日正式成立,並且主宰著帝國律令的最高司法機構——帝國最高法院的標誌。
  該標誌本身也有著明確的意義。
  除了騰龍象徵帝國之外,白色的漢白玉代表著潔白無暇的司法制度,威武的巨龍則代表著司法的威嚴。另外,巨龍嘴裡的五環分別代表帝國的資本家(商人)、地主、貴族、平民與農民,五環首尾銜接代表組成帝國的五大階層團結一心,環環相扣則有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隨著一名身著黑色長袍的中年人走上前台,熙熙攘攘的廣場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新的機構,自然需要新的面孔,需要新的制服。
  只是,對在場的數萬名帝國百姓來講,登上前台的那人並不是新面孔,而是家喻戶曉的,具有太多的傳奇經歷,帝國萬千百姓,特別是年輕一代心目中的英雄。
  他就是鄭成功!
  鄭家世代經商,其曾祖父是第一批前往日本經商的帝國商人。明歷二百五十八年(公元1624年),鄭成功在日本長崎縣平戶千里濱降生。十四歲時,便隨同父親鄭芝龍出海探險,並且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水手。
  十六歲那年,鄭成功的命運發生了轉折。
  當時,鄭家的船隊從日本長崎出發,準備經琉球國返回帝國鎮海。途徑大島海域時遭遇海盜,船隊被圍。其父鄭芝龍乞降,準備向海盜交納重金。鄭成功不允,並且於當晚帶數名隨從摸入海盜營地,焚毀海盜船隻,率領船隊脫險。
  如果說對付海盜只是小兒科的話,那麼三年後,鄭成功幹了一件震驚全國的事情。
  當時,鄭芝龍已將家族船隊交由鄭成功打理,自己返回福建家鄉養老。而鄭家經營的仍然是帝國到日本之間的海上貿易。
  船隊途徑琉球王國的時候,正遇倭寇進寇。
  應琉球國王的邀請,鄭成功率船隊留下,並且將五百名船員武裝了起來。隨後,在琉球王國都城外迎戰兩千餘名倭寇。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鄭成功成功擊退倭寇。
  得勝之後,鄭成功沒有罷手,而是率領船隊直撲倭寇老巢——屋久島。
  一番苦戰之後,鄭成功不但摧毀了倭寇的巢穴,還擊斃了上千名匪寇,並且燒毀了數十艘船隻,一舉掃蕩了霸佔琉球海域的倭寇勢力。
  可以說,鄭成功一戰成名。
  藉此機會,鄭成功將家族的航運事務交給了族弟打理,然後利用三艘速度較快的商船組建了第一支私人護航艦隊,為航行在日本與帝國之間的船隊護航。當然,接受護航的船隻都需要交納一筆費用。
  八年之內,鄭成功的護航「艦隊」擴大了數十倍,護航船隻近五十艘,並且活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各條航線之上。
  同時,這股民間勢力也引起了帝國高層的注意。
  明歷二百八十六年(公元1654年)孫承宗召見鄭成功,並且正式委派鄭成功為帝國「平匪將軍」,由其率領五艘戰艦,前往掃蕩當時在西北印度洋上橫行霸道的奧斯曼海盜。
  接受任命之後,鄭成功與當年率艦隊離開了鎮江港。
  同年底,艦隊到達阿拉伯海。
  當時,海運幾乎取代了陸運,成為了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奧斯曼帝國失去了最主要的財政收入。無奈之下,奧斯曼帝國開始默許海盜襲擊印度洋上的船隊,並且與海盜瓜分贓物,以此維持財政開支。
  毫無疑問,大明帝國絕對無法容忍奧斯曼帝國的這一行徑。
  只是,國內的政治改革,少數民族叛亂,以及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分散了帝國的精力,使帝國難以派遣規模龐大的艦隊前往印度洋對付奧斯曼海盜。
  實際上,用艦隊對付海盜並不是良策。
  說白了,海盜就是海上的土匪,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根本不會與艦隊抗衡,甚至在得知艦隊出現的消息後,會龜縮在港內,根本不會出海。
  鄭成功似乎天生就是海戰方面的專家。
  到達獅城的時候,他就下令將五艘戰艦偽裝成商船的樣子。
  隨後,他率領艦隊在印度洋,特別是阿拉伯海最主要的幾條航線上往返航行,採取守株待兔的方式等著海盜自己找上門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艦隊第三輪巡航時,奧斯曼海盜就盯上了這支「船隊」。
  結果可想而知,當乘坐漁船等小型船隻的海盜靠上來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兇猛的炮彈,以及準確得像是長了眼睛的子彈。
  激戰之後,鄭成功從俘獲的海盜嘴裡知道了海盜老巢的位置,然後順藤摸瓜,殺上了門去。
  當時,海盜的主要聚集地就是奧斯曼帝國的阿巴斯港,也就是當年鄭和船隊曾經到達過的胡魯謨斯。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鄭成功並沒有考慮炮轟阿巴斯港的結果。
  若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國力日漸衰弱,若不是奧斯曼帝國沒有像樣的海軍,若不是奧斯曼帝國懼怕大明帝國強大的國力,恐怕鄭成功將成為帝國與奧斯曼戰爭的點火人。
  或者說,在炮轟阿巴斯港之前,鄭成功就斷定,奧斯曼帝國不敢藉此與帝國開戰。
  試探了奧斯曼帝國的底線之後,鄭成功開始變本加厲的對付那些盤踞在奧斯曼帝國港口內的海盜。
  兩年之內,西北印度洋上的海盜幾乎被他消滅得一個不剩了。
  正是如此,大量海盜離開印度洋,轉戰東地中海,結果造成東地中海海盜為患,對當時剛有點規模的威尼斯,熱那亞等歐洲公國的海上貿易構成了極為嚴重的威脅。
  明歷二百八十八年(公元1656年),鄭成功依照帝國內閣府的命令,率領規模擴大到十五艘的「平匪艦隊」前往直布羅陀要塞,協助地中海國家平定猖獗一時的奧斯曼海盜。
  在歐洲的三年,鄭成功並沒有多少事可干。
  也許是他在印度洋上闖出的名氣太大了,在他的艦隊進入地中海之前,之前活躍一時的奧斯曼海盜全都不見了蹤影。
  結果,三年之中,鄭成功將絕大部分精力花在了應酬上。
  同時,鄭成功也接觸到了西方文藝復興時產生的大量新思想,新思維。這其中就包括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
  不過,相對而言,西方哲學對鄭成功的影響更大。
  明歷二百九十一年(公元1659年),鄭成功返回帝國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三權分立」派。
  當時,帝國國內大部分資本家也正在倡導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比起那些實力強大的資本家,年僅三十六歲的鄭成功根本算不了什麼。只不過,比起其他資本家而言,鄭成功有兩個巨大的優勢。
  一是他家喻戶曉的名聲。
  幫助琉球國王掃平倭寇,對付奧斯曼海盜,混跡於歐洲列國上層,這些都成為了傳奇般的故事,更成為了帝國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二是系統,嚴密的哲學思想。
  這也是鄭成功在歐洲生活三年的最大收穫。相對而言,當時歐洲在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研究方面比大明帝國更加先進,也更有開創性。
  憑藉這兩點優勢,鄭成功迅速成為了「三權分立」學派的主要推手。
  英雄創造歷史,歷史也創造了英雄。
  就在鄭成功回國的第二年,即明歷二百九十二年(公元1660年),首輔孫承宗病逝,孫可望出任內閣首輔。
  相對而言,孫可望並不是炙手可熱的政治家。
  比起當時內閣在任的數十名大臣,來自外地的孫可望缺乏足夠的基礎,更缺少支持。毫無疑問,他不可能像孫承宗那樣,將內閣控制在自己的手裡。甚至可以說,為了保住首輔大權,他得依靠外界的支持。
  「三權分立」派的資本家正是孫可望的天然盟友。
  另外,通過三權分立,還能適當削弱內閣的權力,減輕孫可望的壓力。這也正好符合了孫可望的短期要求。
  很快,雙方達成了協議。
  同年,孫可望確認設立最高法院,負責統管全國司法工作。該決議在帝國議政院以微弱多數的優勢得到通過。
  鄭成功也因此成為了帝國歷史上首任大法官。
  當時,最高法院只有一名最高大法官,而不是後來的九名。
  作為冒險家,鄭成功是優秀的,作為軍事家,鄭成功的良好的,作為思想家,鄭成功是合格的,可是作為法官,他卻並不合格。
  僅僅兩年之後,鄭成功就被刺殺。
  雖然事後最高法院宣布,刺殺鄭成功的是一名遭到錯判的囚犯的弟弟。但是更多的人堅信,鄭成功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不說別的,當時有很多人更有資格成為帝國首任大法官,為什麼他們不上?
  另外,孫可望與「三權分立」派只是利益上的合作,而且歷史終將證明,具有軍閥背景的孫可望是一個極富野心的政治家,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治冒險家。
  毫無疑問,那些老謀深算的政客都看了出來,首任大法官絕對是個燙手的山芋。
  也就在鄭成功被刺殺的第二年,議政院以鄭成功之死調查不明為由,三次提出了彈劾孫可望的議案,彈劾案最終移交最高法院。
  就在最高法院啟動彈劾孫可望的法律程序的第二天,孫可望秘密下令,調遣駐紮在福建的軍隊進京,準備解散議政院,廢除最高法院。
  幸好,當時掌握帝國軍事大權的袁崇煥(時任帝國武備大臣),以及秦良玉(時任帝國京師駐備軍統帥)及時的發現了孫可望的政變意圖,並且立即採取行動,一方面出動禁軍羈押了孫可望,另外一方面派遣軍隊攔住了北上的福建駐備軍。
  從這個層面上講,鄭成功的死並不是毫無意義。
  孫可望離任之後,年已八十的袁崇煥出任帝國內閣首輔。
  雖然袁崇煥在位僅一年,但是在這一年中,袁崇煥重組內閣,並且改組最高法院,將最高大法官的數額從一名擴大到了三名。另外,袁崇煥還明確了最高法院的職責,包括在彈劾內閣首輔中發揮的作用。
  到明歷三百零一年(公元1669年),陳永華出任帝國首輔的時候,「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已經在帝國完善鞏固,並且發揮出了明顯的作用。


序 不一樣的歷史(九)
  平靜的海灣內,數十艘龐大的戰艦分成三列,在海面上組成了三條長龍。
  當首的旗艦上,一名中年將領整透過單筒望遠鏡眺望著遠處的海灘。
  當時,望遠鏡還是極為希罕的東西,只有高級將領才能配備。當然,在更多的時候,望遠鏡僅僅只是將官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將軍,一切準備就緒!」
  中年將領轉過了身來,面色肅穆的朝副官點了點頭。
  他就是袁承宗,帝國前首輔袁崇煥的長孫,現任帝國東洋艦隊司令官。
  片刻之後,隆隆的炮擊聲打破了海灣的平靜。隨著擔任炮擊主力的戰列艦編隊靠近海岸線,之前一直在戰列艦後方的運輸船隊沖了上來。
  不到一個時辰,數千名帝國海軍陸戰隊的官兵衝上了海灘。
  「將軍,還要繼續炮擊嗎?」
  「當然,打到小日本服軟為止!」袁承宗冷冷一笑,「炮擊繼續向後延伸,但是不要轟擊皇宮,老子今天晚上還要到皇宮裡睡覺呢,哈哈……」
  隆隆的炮擊聲中,帝國海軍陸戰隊的官兵排成整齊的戰線,開始向不遠處的東京推進。
  毫無疑問,在明軍艦隊強大的炮火打擊之下,脆弱的日本軍隊根本不堪一擊,更無法抵擋明軍陸戰隊的兇猛進攻。
  黃昏前,地面上的戰鬥基本上結束了。
  在數十名衛兵的陪同下,袁承宗來到了已經被陸戰隊佔領的東京城,並且按照他的預期進入了日本天皇皇宮,即以往的江戶城。
  次日,日本天皇的代表在《開關通商條約》上簽字,第一次明日戰爭結束。
  導致這場戰爭的因素很多,可是歸根結底,仍然是大明帝國資本家對高額利潤,以及海外市場的慾望起到了主導作用。
  在大明帝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逐步走向了資本主義,歐洲各國受到大明帝國影響,也逐步轉型的時候,日本卻處在水深火熱的內戰之中。
  在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之前,對大明帝國來說,日本根本不是問題。
  當時,日本的內戰對帝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不說別的,帝國商人販賣到日本的貨物就要比販賣到歐洲的貨物貴上好幾倍,特別是火銃、火炮等先進火器,更是達到了與黃金等價的地步。
  比如,當時一支火銃在帝國的價格也就二兩白銀,在日本卻價值十兩黃金!
  另外,日本缺乏白銀,一兩黃金只能兌換三兩白銀。可是在大明帝國,一兩黃金則能兌換十兩白銀。利用這一點,帝國商人在出售貨物的時候以白銀計價,購買貨物的時候則以黃金計價。結果,一進一出,從日本「掠奪」了大量黃金。
  當然,向日本販賣糧食,藥材也是極為賺錢的買賣。
  不說別人,鄭成功的鄭氏家族就通過帝國與日本間的貿易撈到了第一桶金,並且成為了帝國最龐大的海商家族。
  可是,日本內戰終有結束的一天。
  隨著德川家族崛起,加上持續了上百年的戰亂使日本社會瀕臨崩潰,人心思穩。到張居正出任帝國首輔的時候,日本內戰基本上結束。
  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之後,德川家族一方面振興國內生產,一方面尋找發展機遇。
  當時,大明帝國正是日本學習的楷模與榜樣。
  問題是,德川家族無法在一夜之間解決戰亂對日本造成的嚴重危害。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大量「失業」的武士,軍人離開日本,在琉球王國,以及大明帝國東南海域集結,劫掠過往船隻,甚至登陸襲擊沿海村鎮,掠奪財物。
  這就是被大明百姓恨之入骨的「倭寇」。
  面對倭患,張居正一面遣使前往日本,強烈要求日本幕府加強對國內民眾的約束,嚴懲四處劫掠的倭寇。另外一方面,則委派戚繼光等將領到東南沿海組建抗倭軍,並且調集艦隊,打擊倭寇老巢。
  當時,德川幕府的政權還不穩固,根本不敢與大明帝國對抗。
  同樣的,在戚繼光等將領的努力下,東南沿海的倭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可是,局勢很快發生了變化。
  隨著帝國逐漸將注意力集中到國內政治改革,特別是滿人叛亂爆發之後,日本對待帝國的態度發生了幡然轉變。
  當時,德川幕府不但暗中支持海上劫掠行動,還染指朝鮮半島事務。
  若不是帝國需要集中力量對付滿人叛亂,恐怕早就拿日本開刀了。另外,鄭成功在十八歲時消滅的,正是一支得到了德川幕府支持的倭寇勢力。
  到明歷三百零三年(公元1671年)時,帝國東南沿海再次出現倭患。
  時任帝國內閣首輔的陳永華並沒有急於出兵鎮壓,而是採取了懷柔政策,希望能夠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倭患。
  問題是,外交手段能夠起到作用嗎?
  通過與倭寇勾結,德川幕府得到了巨大的好處。現在要德川幕府放棄好處,聽從大明帝國的調遣,可能嗎?
  外交交涉未果之後,陳永華只能選擇另外一種極端手段。
  明歷三百零五年(公元1673年),帝國議政院以高票通過了《海患法》。
  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就是:授權帝國內閣調動帝國的一切軍事力量,以一切必要的手段平息,最終一勞永逸的解除帝國東南沿海的倭患。
  也就是說,帝國議政院將所有權力交給了內閣首輔。
  這一方式,也成為了帝國今後進入戰爭狀態的標準模式。
  「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確立之後,帝國內閣只具有行政權,而沒有立法與司法權。在陳永華上任之前,帝國議政院通過了第三次憲法修正案,明確了帝國的交戰權由議政院掌握,內閣首輔只有在得到議政院的支持之後,才能行使宣戰權。
  也就是說,帝國內閣首輔要想調動軍隊執行大規模軍事行動,必須獲得議政院的支持。
  從議政院以高票數通過授權首輔對倭寇,以及在暗中支持倭寇的日本採取軍事行動來看,當時帝國東南沿海的倭患確實相當嚴重,而且已經影響到了帝國的安定與和平,更對帝國的發展構成了威脅。
  實際上,情況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
  以帝國的實力,即便日本傾國而為,也難以對帝國構成威脅。
  導致絕大部分議員支持發動戰爭的原因只有一個:海外市場!
  到陳永華出任帝國首相的時候,帝國的商人已經完成了對歐洲的侵略性擴張,帝國出產的商品充斥著歐洲的大小城市。
  當時,帝國最強大的五十個商業家族成立了聯盟,聯手打壓歐洲本土資本家。
  方法很簡單:超低價傾銷。
  通過傾銷的方式,首先壓垮歐洲的本土資本家,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再通過壟斷獲得高額利潤,從而掠奪歐洲的財富。
  加上帝國在直布羅陀設立要塞,並且永久性的保留了一支艦隊。
  歐洲國家根本無力與帝國抗衡,更難以與帝國競爭。
  可是,資本家的胃口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
  完成了對歐洲市場的佔領之後,帝國資本家開始尋求新的海外市場。
  當時,不管是初具規模的美洲市場,還是正在開發的新大陸(大洋洲)市場,乃至以出產原料為主的非洲,都難以滿足帝國資本家的龐大胃口。
  真正能夠填飽帝國資本家肚皮的只有處於閉關鎖國中的奧斯曼帝國。
  問題是,一時之間,大明帝國還無力攻打奧斯曼帝國,而且也沒有任何攻打奧斯曼帝國的計劃。
  如此一來,帝國資本家的目光回到了帝國周邊地區。
  南洋早已成了帝國的後院,且人口稀少,分布廣闊,難以成為一個擁有巨大吸引力的市場。
  南亞地區的開發還在進行之中,且氏族力量強大,如無充分準備,難以一舉佔領。
  朝鮮半島更是窮山惡水,而且朝鮮王室也沒有什麼好壓榨的。
  最終,剩下的就只有給帝國惹來不少麻煩的日本。
  當時,日本內戰已經結束了數十年,通過對外掠奪,日本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最重要的是,日本的人口並不少,而且是島國,缺乏足夠的防禦縱深,非常適合帝國海軍作戰。而帝國海軍又是帝國對外擴張,為帝國資本家開闢海外市場的急先鋒。
  隨著帝國東南沿海倭患加劇,那些由資本家控制的議員自然順水推舟的支持陳永華髮動對日戰爭了!
  另外,德川幕府的很多行為也確實是在自尋死路。
  內戰結束後,德川幕府一方面討好大明帝國,一方面向大明帝國學習。當時,最值得學習與借鑒的就是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
  到陳永華執政時,日本通過走私,盜取等等方式,已經建立起了最基本的紡織業,以及好幾家鋼鐵廠。
  為了保護民族資本,德川幕府選擇了一條讓大明帝國資本家極為不爽的道路。
  閉關鎖國!
  也就是說,德川幕府向輸入日本的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以此降低大明帝國工業產品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然後利用徵收的高額關稅補貼民族企業,降低民族企業產品的成本,提高民族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另外,不得不承認日本人的學習能力。
  在保護民族企業的同時,德川幕府還向出口到大明帝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日本產品提供高額補貼,從而變相的降低了日本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價格,提高了日本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當時,在琉球王國,朝鮮王國,以及南洋地區,日本紡織品擁有最強的競爭力。
  忍無可忍!
  在此情況下,大明帝國的資本家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結果可想而知,以日本的國力,根本不可能是大明帝國的對手。
  不說別的,帝國東洋艦隊出現在東京灣,就為德川幕府敲響了喪鐘。
  戰爭以一面倒的形式開始,並且以一面倒的形勢結束。
  明歷三百零七年(公元1675年),帝國海軍陸戰隊殺入江戶城,生擒日本天皇。次日,日本天皇代表與袁承宗簽署早已擬定好的《開關通商條約》。
  至此,日本全景向帝國商人開放,並且由帝國委派的總督制訂日本海關關稅,其二十年之內的海關收入全部作為日本對帝國的戰爭賠款。
  該條約是歷史上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不平等條約。
  日本不但喪失了國內市場,還喪失了最基本的國權。更重要的是,日本被迫承認帝國總督在日本的最高權威。
  半年之後,德川幕府瓦解。
  到明歷三百一十三年(公元1681年)的時候,日本已經成為了帝國在海外最大的獨立市場。
  當然,日本與大明帝國的恩怨並未就此結束。


序 不一樣的歷史(十)
  秋日的巴黎失去了往昔的熱鬧,顯得冷冷清清的。
  西南,凡爾賽宮。
  自從公元1689年正式建成以來,這裡一直都是法蘭西的王宮。只是現在,因為一份將對未來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和約將在此簽署,所以凡爾賽宮將以重大歷史轉折點發生地的方式載入人類史冊。
  和約的簽署儀式相當簡短,也相當平靜。
  當兩個國家的代表,以及提供會場的法蘭西王國代表在文件上分別簽字,並且蓋上了各自國家的印章後,和約就正式生效了。
  整個過程中,沒有過多的交談,沒有過多的排場。
  一切看上去都那麼簡單,那麼祥和,根本不會讓人想到,這是一份用數十萬條生命,用長達八年的戰爭換來的和平條約。
  同樣的,也沒有人會想到,通過這份條約,一個在一百多年之後將對大明帝國構成最嚴重威脅的強大國家就此誕生了。只不過,此時這個國家並不強大,也沒有對大明帝國構成威脅,甚至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她就是「美利堅合眾國」。
  所有的一切,還得從「大陸西北戰爭」結束之後,大明帝國與大不列顛、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代表的歐洲國家簽署的《共同開發條約》說起。
  《共同開發條約》不但確定了開發美洲大陸的方式方法,還明確了既定勢力範圍。
  按照條約規定,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為歐洲國家的海外領地,洛磯山脈以西為大明帝國的海外領地,而為於這兩條山脈之間的廣袤地區為雙方的共同開發地區,任何新發現都遵照「誰發現,誰獲取」的原則進行分配。
  這份條約從原則上確保了大明帝國與歐洲國家在美洲大陸上「和平相處」。
  問題是,該條約並沒有明確歐洲各國在美洲大陸上的利益分配。說白了,簽署條約的時候,歐洲各國都將大明帝國當作對手,且一致對付大明帝國。條約簽署之後,大明帝國基本上放棄了對北美洲大陸東部地區的領土要求。
  也就是說,歐洲國家再也沒有團結合作的基礎了。
  實際也正是如此,隨著大明帝國將重點轉向中美洲,並且逐步向南擴張,歐洲各國在北美洲東部地區,也就是現美國東海岸地區的利益爭奪日顯尖銳。
  最初,佔據統治地位的是西班牙,以及尼德蘭。
  當時,西班牙主要控制著南部氣候溫暖地區的種植園,而尼德蘭則在中部地區建立了數個殖民地,包括現紐約(當時叫新阿姆斯特丹,紐約的英文意思為「新約克」,而約克是英格蘭北部重鎮)。
  大不列顛王國只控制著北部的幾個據點,而法蘭西王國也只有現加拿大魁北克地區。
  尼德蘭爆發革命之後,在陳淵洋率領遠征軍到達之前,威廉的僱傭軍被阿爾法公爵的西班牙軍隊擊潰,威廉逃往大不列顛。為了獲得大不列顛王國的支持,威廉用尼德蘭在美洲大陸上的殖民地據點做交換,獲得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
  如此以來,尼德蘭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喪失殆盡。
  同時,大不列顛王國取代尼德蘭,成為了歐洲列國中,在北美洲大陸擁有最多殖民地的國家。
  可是,大不列顛王國並沒有因此感到滿足。
  隨著大明帝國對西班牙王國用兵,大不列顛王國趁火打劫,在獲得了大明帝國的默許之後,出兵美洲大陸,迅速掃蕩了西班牙在北美大陸上的殖民據點,最終將其殖民地範圍擴大到了現美利堅合眾國佛羅里達州以北,加拿大魁北克以南的所有地區。
  斷斷數十年,大不列顛王國就由一個不起眼的小島國成為了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
  當時,除了大明帝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大不列顛王國抗衡,包括新生的荷蘭,以及法蘭西王國,西班牙王國這些歐洲傳統強國。
  很快,大不列顛王國走上了與大明帝國一樣的發展道路。
  通過對外掠奪,大不列顛王國獲得了第一筆財富。問題是,大不列顛王國並不是大明帝國,特別是缺少海外領地與海外市場。
  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對外掠奪,控制海外市場,是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可是,大不列顛王國卻不具備這兩個必要條件。
  對外掠奪的話,大明帝國是最大的宗主國,控制了全世界六成以上的殖民地,已經成為了真正的「日不落帝國」。最重要的是,大明帝國控制著世界上最好的資源產地,從非洲的剛果到美洲的墨西哥,從南亞到新大陸(大洋洲),世界上每一塊平原上都有大明帝國的種植園,每一條道路上都有大明帝國的馬車,每一片海洋上都有大明帝國的艦船。與大明帝國競爭,大不列顛王國還沒有那個資本。
  同樣的,別說海外市場,就連歐洲市場都掌握在大明帝國的手裡。
  以當時的情況,大不列顛王國不但不具備與大明帝國競爭的實力,還得處處討好大明帝國,避免與大明帝國爆發衝突,成為第二個西班牙。
  如此一來,大不列顛王國只能對歐洲的「兄弟」下手了。
  當時,最容易對付的就是西班牙,以及日顯衰落的葡萄牙。而西班牙與葡萄牙又正好是歐洲諸國中,控制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兩個國家。
  實際上,不但大不列顛王國盯上了這兩頭「肥豬」,尼德蘭,以及法蘭西王國都有同樣的打算。
  也就在大明帝國將注意力轉向國內,並且出兵討伐日本的時候,大不列顛王國看準機會,對西班牙發動了戰爭。
  當時,大明帝國對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並不熱心。
  或者說,通過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來消耗歐洲國家的國力,達到削弱歐洲國家的目的,是大明帝國處理歐洲問題的主要方針。
  也正是如此,在大不列顛王國對付西班牙的時候,大明帝國甚至提供了暗中支持。
  結果可想而知,頹弱的西班牙迅速輸掉了戰爭,最終不得不已割讓海外殖民地的方式與大不列顛王國媾和,並且結束戰爭。
  當時,西班牙不但將佛羅里達地區,還將隔海相望的古巴一起割讓給了大不列顛王國。
  嘗到甜頭之後,大不列顛王國並沒有感到滿足,反而胃口大開。
  在隨後的近一百年之內,大不列顛王國先後三次向西班牙王國開戰,並且先後從西班牙手裡奪取了大安的列斯群島,蓋亞那,以及南大西洋上的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另外,大不列顛王國還從葡萄牙手裡奪取了中美洲的伯里茲,非洲的奈及利亞;從荷蘭手裡奪取了非洲的納米比亞,並且摧毀了荷蘭的大部分船隊,控制了歐洲的海上貿易;甚至向法蘭西王國開戰,只是沒能如願以償的獲得魁北克地區。
  到明歷四百零六年(公元1774年)的時候,大不列顛王國已經成為了歐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海外殖民地宗主國,其海外殖民地面積超過了本土面積三十倍。從這一比例上看,大不列顛王國已經超過了大明帝國(主要是大明帝國本土太廣袤了)。
  如果說大不列顛王國的瘋狂擴張沒有引起大明帝國的注意,那肯定是假的。
  即便大明帝國需要的只是歐洲的市場,而不想捲入歐洲的戰亂,可是大明帝國也不會容許一個對自身構成了威脅的強大國家出現,更何況是一個以海洋立國,對外瘋狂擴張的國家呢?
  只是,在整個對外擴張中,大不列顛王國一直小心翼翼的處理著與大明帝國的關係。
  即便發生過幾次誤會,大不列顛王國都迅速表態,並且賠禮道歉,甚至不顧國家尊嚴,按照大明帝國的要求交出了肇事者。如此一來,大明帝國找不到對大不列顛王國下手的理由與機會。
  同樣的,大不列顛王國的瘋狂擴張只是填補了大明帝國在世界殖民地體系中的漏洞,並且通過貿易等方式向大明帝國輸送利益,從而避開了大明帝國的資本家與商人,沒有正面與大明帝國爭奪海外市場。
  也就在大不列顛王國瘋狂擴張的同時,美洲最早的殖民地也在迅速發展。
  北美洲東部地區就是歐洲國家在美洲大陸上最早開闢的殖民地,從第一批殖民者隨同哥倫布的船隊來到這裡,到明歷四百零六年(公元1774年),已經過去了近三百年。三百年,足夠一個國家從強盛走向衰亡,同樣也足夠誕生一個新興的國家。
  此時,生活在現美國東部地區的移民已經達到了五百五十萬!
  在這五百五十萬移民中,有六成以上來自大不列顛王國(其中又有一半是來自被大不列顛王國佔領的愛爾蘭)。最初的時候,這些移民都是被貧困所逼迫,或者被新世界的財富所誘惑,離開了故鄉,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陸。其中,也不乏一些被流放的囚犯,或者是逃亡的罪犯。
  經過近三百年的生息繁衍,這些人逐漸產生了國家意識。
  當然,這絕非偶然現象,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其中,大不列顛王國對殖民地的瘋狂掠奪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前面已經提到,大不列顛王國對外擴張的目的是獲取海外資源,佔領海外市場。
  問題是,全世界大部分殖民地與海外市場都掌握在大明帝國的手裡,根本沒有大不列顛王國染指的機會。
  如此一來,要想維持本國的工業發展,讓本國的資本家賺取高額利潤,除了從其他歐洲國家手裡奪取海外殖民地之外,大不列顛王國只能變本加厲的從控制下的殖民地,以及海外市場獲取利益。
  新英格蘭地區(現美國東北部地區,大不列顛王國在美洲大陸最早的殖民地,一般情下,泛指整個美國東部地區)成為了大不列顛王國進行盤剝的重點對象。
  為此,大不列顛王國成立了專門用來收刮北美殖民地民脂民膏的「東印度公司」(哥倫布在發現新大陸的時候,以為到了印度,因此將其發現的群島稱為東印度群島,將其發現的土著稱為印第安人。在歐洲,「東印度」一般指的是美洲大陸大西洋一側,而非亞洲的印度東部地區)。
  瘋狂的掠奪終究會產生暴力反抗。
  明歷四百零六年(公元1774年),「波士頓傾茶事件」爆發,北美殖民地反抗大不列顛王國統治的獨立戰爭的序幕就此拉開。
  次年,隨著「列剋星敦的槍聲」,北美獨立戰爭爆發。
  同年,北美十三州(由大不列顛王國控制的十三塊殖民地)在費城舉行的「第二屆大陸會議上」共同簽署《獨立宣言》,宣布脫離大不列顛王國,成立美利堅合眾國,既現在的美國。
  戰爭初期,美軍基本上沒有得到外界的支持,單獨對抗大不列顛王國的軍隊。
  直到明歷四百零九年(公元1777年),美軍取得了「薩拉托加大捷」之後,一直隔岸觀火的法蘭西王國才參與了進來。
  次年,法蘭西王國宣布承認美國獨立,並且與美國簽訂同盟條約。
  隨後,法蘭西王國向大不列顛王國宣戰。很快,西班牙王國也以美國同盟者的身份,向大不列顛王國宣戰。
  毫無疑問,法蘭西王國與西班牙王國都想藉助美國獨立戰爭削弱大不列顛王國。
  問題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沒有大明帝國的支持,法蘭西王國與西班牙王國很難在海上戰勝大不列顛王國。如果無法取得海上戰爭的勝利,也就難以扭轉北美大陸戰場上的局面。
  明歷四百一十一年(公元1779年),大明帝國的態度突然出現轉變。
  當年,大明帝國正式頒布《海上自由通行法案》。按照該法案,大明帝國的艦船有權利在世界上任何海域自由航行,並且自由通商貿易。另外,帝國海軍可以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帝國船隊的航行與貿易權。
  說白了,這份法案本身就是針對大不列顛王國的。
  就在頭一年,大不列顛王國頒布了《封鎖法案》,開始對法蘭西王國,西班牙王國,以及暗中支持美國的荷蘭進行海上封鎖,並且授權海軍艦隊檢查一切進入美國港口的船隻,並且有權扣留運送違禁物品的商船。
  同時,大不列顛王國還大肆鼓勵「私掠船」,並且與私掠船分享戰果。
  所謂的私掠船,就是打著國家旗幟的海盜。說白了,就是在海上攔截與竊取商船,以及商船運載貨物的海上搶劫行徑。
  毫無疑問,這從根本上觸碰到了大明帝國的利益。
  隨著《海上自由通行法案》在帝國議政院以高票通過,帝國海軍的南洋艦隊,以及常駐直布羅陀的歐洲艦隊開始為航行在大西洋,特別是前往北美洲的船隊提供護航。
  為了避免與大明帝國發生直接衝突,同年,大不列顛王國辦法緊急令,要求海軍所有艦船不得攔截大明帝國的船隊,更不得登船檢查。
  很快,法蘭西王國與西班牙王國與帝國商人達成協議,由帝國商船將美國軍隊急需的物資送往北美洲。
  美國也與大明帝國的商人達成協議,用茶葉與棉布市場換到了大量軍械物資。
  如此一來,美國獨立戰爭的局面迅速扭轉。
  一方面,美軍需要的各類物資可以通過大明帝國的商船遠遠不斷的送到北美大陸。
  另外一方面,法蘭西王國與西班牙王國的海軍艦隊可以集中行動,打擊分散行動的大不列顛王國的海軍艦隊。
  到明歷四百一十五年(公元1783年)的時候,美國獨立戰爭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同年九月,美國與英國代表在法蘭西王國首都巴黎簽署和約(《巴黎和約》),大不列顛王國承認美國獨立。
  這也就是開篇的那一幕。
  雖然,大不列顛王國並沒有放棄消滅美國,恢復在北美洲地區的殖民統治,二十九年之後,大不列顛王國(當時已被稱作英國)再次出兵攻打美國,從而引發了「第二次獨立戰爭」。但是,從《巴黎和約》簽署的那一天開始,一個嶄新的國家出現了。
  誕生之初的美國並不引人矚目。
  當時,在大明帝國甚至沒有多少人知道有「美國」這麼一個新興國家。
  正是如此,新生的美國並沒有引起大明帝國的注意,按照當時流行的說法,美國不過就是大西人在美洲大陸上建立的一個國家而已,其性質與歐洲國家並無多少差別。因此,在對待美國的方針上,大明帝國直接套用了對待歐洲國家的政策。
  不干預,也不放鬆警惕。
  可是,美國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西方國家,而是一個沒有歷史,沒有包袱,沒有拖累的國家。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充滿了開拓精神,充滿了擴張意識,從娘胎裡帶來了侵略與掠奪思想的新興國家,一個註定將改變世界格局的新興國家。
  誰也無法預料到,一百多年之後,正是這個得到大明帝國的幫助,擺脫了殖民統治,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國家將成為大明帝國世界霸主的最大威脅,也是最有力的挑戰者。


序 不一樣的歷史(十一)
  無錫城外,成千上萬的居民放下了手上的工作,來到了郊外新建的「車站」,將這裡圍了個水泄不通。
  太陽升到天頂中央的時候,一名中年人脫掉了身上的禮服。
  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個中年人的身上。
  來到鋪設在地面上的鐵軌旁的時候,中年人從旁邊隨從的手上接過了一隻巨大的鐵榔頭。
  隨著榔頭砸下,將鐵軌旁突出的鉚釘打進下面木製軌枕裡面。
  明歷四百四十九年(公元1817年)帝國第一條,也是世界上第一條,從無錫出發,經蘇州,最終到達松江黃埔港的鐵路正式竣工了。
  鞭炮炸響了。
  橫躺在地面上的兩幅巨大的標語也豎了起來。
  在鞭炮聲中,一台冒著黑色煙塵與白色水霧,有著圓柱形腦袋的「大傢伙」沿著地面上的兩條軌道緩緩駛了出來。
  這一刻,圍觀的群眾都瞪大了眼睛。
  巨大的車頭左側,一名熱淚盈眶的中年人正在朝四周的群眾揮手,看得出來,他非常激動,比在場的所有人都要激動。
  他就是帝國偉大的發明家,工程師:查維壅。
  歷史記住的不是他在工程方面的偉大成就,而是他對人類,特別是工業發展做出的偉大貢獻。
  因為,他發明,並且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
  從此,人類告別了人力、畜力、風力與水力的時代,首次獲得了一種強大的,並且可以為人類所利用的強大力量。
  當然,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查維壅只是將這種力量投入到了實際的生產活動中。
  真正發現,並且掌握這種力量的人並不是他,而是遠在世界另外一端的,出生在大不列顛王國(英國)格拉斯哥的,一個叫詹姆斯·瓦特的發明家。
  時間倒推八十一年。
  明歷三百六十八年(公元1736年),當瓦特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誰也不知道他將成為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偉大發明家。
  直到三十八年之後,也就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的前一年,瓦特都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也就在這一年,瓦特成為了世界名人,因為當年四月,大不列顛王國政府正式授予瓦特製造蒸汽機的發明專利證書。
  從此「蒸汽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
  實際上,瓦特並不是第一個研製蒸汽機的發明家,但不可否認的,歐洲人在開發新能源,新動力方面比大明帝國更加積極。
  早在公元前,古希臘人就製造出了第一台利用蒸汽噴射反作用的發動機。公元1690年,法蘭西人巴比製造出了第一台活塞式蒸汽機,只是沒能投入實用。八年後,既公元1698年,大不列顛的一位工程師發明了實用的無活塞蒸汽機,並且在礦山中大量使用。
  從此可見,歐洲非常熱衷開發新動力,探索新能源。
  歸根結底,這仍然是大明帝國對全世界商業市場的高度壟斷造成的直接後果。
  在蒸汽機出現之前,大明帝國的工廠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為機器提供動力的主要是水力。因此,大明帝國水利資源最為豐富的江南,湖廣(現湖北),廣東,四川等南方地區的工業最為發達。
  雖然歐洲並不缺乏水力資源,但是歐洲大部分國家都相對弱小,缺乏足夠的勞動力。
  畢竟,在水力為工業主要動力的時候,人力資源仍然是工業生產中最重要的資源,包括紡織,造船在內的眾多產業,都需要大量勞動力。
  另外,河流季節性的旱澇災害也對工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
  大明帝國國土廣袤,即便某處地區受災,其他地區也不會受到影響。歐洲國家卻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其狹小的國土面積決定了,如果發生大規模的旱澇災害,其國內工業生產必然受到災難性的打擊。
  綜合這些因素,尋求與獲取新能源,新動力是歐洲國家超越大明帝國的唯一途徑。
  至少,這是歐洲國家在貿易與商業上趕超大明帝國,打破大明帝國商業與貿易壟斷的最好辦法。
  正是如此,歐洲國家特別重視新技術的開發與利用。
  相反,大明帝國的商人擁有豐富的資源,龐大的勞動力,廣大的市場,並且可以坐享其成的獲得超額利潤,對新技術,新設備的研製自然缺乏足夠的動力。
  歐洲人瓦特發明蒸汽機既是一個偶然現象,也是必然結果。
  從偶然上看,很多人都在研製蒸汽機,結果只有瓦特的發明具有實用價值。
  從必然上看,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隨著科學探索逐步擴大,即便瓦特沒有發明蒸汽機,也會有其他的發明家來完成他的工作。
  蒸汽機並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事物。
  要想製造出合格的,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需要大量的基礎投入。
  比如,高精度水力鏜床就是蒸汽機的基礎製造設備。當年法國人沒能製造出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就是在製造技術上不過關,準確的說,是無法製造出足夠好的汽缸。另外,大型鑄造設備,以及先進的冶金技術都是必要的。
  同樣的,要想將蒸汽機投入實際生產,還需要相關的傳動設備,即把蒸汽機的往複運動轉化為其他各種運動形式,從而代替水力與人力,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動力。
  大明帝國並不會故步自封,也絕不會驕傲自大。
  隨著蒸汽機出現,帝國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也加快了在新動力,新能源方面的研究速度,並且開始考慮蒸汽機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首先,蒸汽機可以替代水車,為紡車,機床等工業生產設備提供動力。
  僅此一項,就足以改變人類前進的步伐了。
  蒸汽機不受氣候影響,不受地理條件影響,而且能夠長期運轉。毫無疑問,蒸汽動力是比水力、風力、畜力更加理想的工業動力。
  正是如此,蒸汽機的出現,成為了「工業革命」的標誌。
  在這場工業生產技術的「革命」中,大明帝國緊起直追,並沒有被歐洲國家甩在身後,而是憑藉其強大的國力,豐富的資源,以及充足的資本,在短短十年之內,超越了所有的歐洲國家,包括誕生第一台蒸汽機的英國。
  明歷四百零九年(公元1777年),松江機械廠製造出了帝國第一台蒸汽機。
  到明歷四百一十六年(公元1784年),短短七年間,帝國江南地區已經有二十八家以蒸汽機為動力的紡織工廠。另外,帝國的資本家首先將蒸汽機應用到了紡織業以外的產業中,比如冶煉,鑄造。
  到明歷四百三十二年(公元1800年)時,帝國基本上完成了工業革命。
  也就是說,僅僅花了二十三年,帝國就初步完成了工業革命,蒸汽動力成為了工業生產中的主要動力。
  同期,歐洲的工業革命才剛剛起步!
  大明帝國並沒有停止前進,新到來的「大工業時代」也不會讓帝國停下前進的腳步。
  隨著蒸汽動力的大規模應用,相關行業,特別是運輸業成為了工業革命中下一個發生劇變的產業。
  實際上,運輸業一直是帝國工業生產的瓶頸。
  工業革命的二十三年間,帝國國內物資運輸總量激增四十五倍,遠遠超過了工業產值的增長速度。
  比如,當時產自江西與湖南的鋼鐵需要運送到江南地區的鋼鐵廠,而鋼鐵廠生產出來的鋼鐵需要運送到造船廠,機械廠等等製造工廠,而製造廠生產出來的產品還需要輸送到帝國的各個城市,乃至世界各地。
  以往,水運起到了關鍵作用。
  問題是,內河水運的總運量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提高運輸能力,大量生產原料與工業成品都無法及時的銷售出去。同樣的,如果不能改變以內河航運為主的運輸方式,就無法擺脫將工廠建立在水網密布的南方地區的問題。
  新的,更高效的,運能更強的運輸方式成為了當務之急。
  這時候,蒸汽機成為了唯一的解決方法。
  當然,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歐洲人。
  公元1810年,英國工程師斯蒂文森提出了「軌道運輸」的概念,即開發一種以蒸汽機為動力,在特製軌道上運行的車輛,從而大幅度的提高陸路運輸的效率與運能,改變以水路為主的運輸方式。
  當這個想法傳到大明帝國的時候,立即引起了一個人的「共鳴」。
  他就是查維壅。
  經過三年的努力,查維壅製造出了第一台試驗型蒸汽機車。隨後,他又花了一年的時間論證修建鐵路的方案。
  明歷四百四十六年(公元1814年),查維壅帶著他的設計方案前往帝國京城。
  三個月後,帝國內閣政府採納了查維壅建造鐵路的方案,並且由中央政府撥款一百萬,江蘇地方政府撥款五十萬,民間籌集五十萬金元,總共投資二百萬金元,修建從松江(當時松江還沒有成為直轄市,屬於江蘇省)到無錫的貨運鐵路。
  當然,比起幾百年後四通八達的鐵路來說,這條鐵路根本算不了什麼。
  其最大設計運行速度僅僅每小時五十里(約合每小時二十五公里),正常運行速度只有每小時十八里,也就是說,不比人步行的速度快多少!
  可是,這卻是劃時代的進步。
  經過三年的勘察與施工建設,到明歷四百四十九年(公元1817年),松錫鐵路正式通車。
  當時,很多人都抱著懷疑的目光看待這個新生事物,甚至有很多人相信,這只是帝國政府搞的一個「面子工程」,會像以往修建的那些皇陵一樣,逐漸被人們淡忘。
  可是誰又能夠想到,在未來的一百多年內,鐵路將取代公路,成為陸上主要運輸方式?
  從此,人類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歷史以不可阻擋的滾滾之勢將人類文明帶上了一個時代的巔峰!


序 不一樣的歷史(十二)
  波瀾壯闊的海面上,一支懸掛著金色騰龍旗,由四十多艘戰列艦,六十多艘巡洋艦組成的龐大艦隊乘著東南風,向北快速航行著。
  北大西洋上,五月分就颳起了東南風,確實非常反常。
  難道,這是一個不好的徵兆?
  旗艦艦橋上,一名身著海軍藍將領服的中年人抬頭看了眼桅杆頂端的「風兜」,目光再次回到了前方霧氣籠罩的海面上。
  三天了,整整三天,仍然沒有追上!
  中年將領的神色極為嚴峻,對於瞬息萬變的戰場來說,三天的時間足夠改寫歷史。可是,他卻率領艦隊在大海上浪費了這寶貴的三天時間!
  「將軍,快看!」
  大霧中,一艘只有一層火炮甲板的三等巡洋艦(按照帝國海軍對戰艦的分化,裝備能夠發射五十斤炮彈,且火炮數量超過八十門的為戰列艦,裝備能夠發射三十斤炮彈,火炮數量在六十到八十門之間的為一等巡洋艦,四十到六十門之間的為二等巡洋艦,二十到四十門之間的為三等巡洋艦,少於二十門的為驅逐艦。一般情況下,三等巡洋艦隻有一層火炮甲板)快速穿出,朝著艦隊方向駛來。
  「是『寧波』號!」
  中年將領微微點了點頭,雖然還有好幾里的距離,但是他早就認出了那艘巡洋艦,正是昨天派出去的,尋找敵艦隊行蹤的「寧波」號。
  按照當時帝國海軍對戰艦的命名原則,戰列艦中,一等戰列艦都以帝國歷史上的名人,特別是海軍將領的名字命名;二等戰列艦以帝國各省省會,或者重要地名命名。巡洋艦則主要以帝國的大中型城市命名,其中又以東部與南部沿海地區的城市為主。
  隨著旗艦減速,「寧波」號巡洋艦迅速靠了上來。
  一名年輕軍官等不到巡洋艦放下帆板,直接抓住纜繩,從巡洋艦盪到了旗艦上。看起來,情況相當緊急。
  「稟將軍,發現敵艦隊!」
  中年將領的眉頭微微一皺。
  「主力艦隊?」旁邊的副官更是焦急。
  「主力艦隊,就在前方約莫三十里處,大約有五十艘戰列艦,上百艘巡洋艦與驅逐艦。」
  「可否見到遠征艦隊?」
  「沒有……我們也不太清楚。」
  「將軍……」副官抬起頭來,朝中年將領看了過去。
  「你先回去吧!」中年將領朝傳令軍官揮了揮手。
  「是!」
  等到傳令軍官離開後,中年將領才轉過身來,朝著前方的大海看去。
  顯然,一切都遲了,來得太晚了!
  想到這,中年將領閉上了眼睛,捏緊了拳頭,咬緊了牙關。
  「將軍——」副官的神色也差不多,只是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
  「繼續前進!」中年將領長出了口氣,「以牙換牙,以血還血。不管遠征艦隊是否被敵艦隊殲滅,現在該我們登場了!」
  命令迅速傳達了下去,龐大的艦隊重新列隊。
  速度較慢的戰列艦組成了戰列艦編隊,位於艦隊前方。速度較快的巡洋艦編隊組成了兩列編隊,分別位於戰列艦編隊的側後方。
  北面不遠處,霧氣朦朧的海面上,另外一支龐大的艦隊也在做著同樣的準備。
  兩個小時後,當兩支龐大的艦隊遭遇時,轟隆的炮擊聲響徹天宇。
  大明帝國與歐洲國家的第一場全面戰爭,也是海軍風帆戰艦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就此爆發。
  交戰雙方分別是:
  從帝國本土出發的,編有十二艘一等戰列艦,三十三艘二等戰列艦,二十艘一等巡洋艦,二十四艘二等巡洋艦,三十九艘三等巡洋艦,總計五萬七千八百三十四名官兵的帝國南洋艦隊。
  聯合了英國、荷蘭、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編有十艘一等戰列艦,二十四艘二等戰列艦,三十三艘三等戰列艦,二十八艘一等巡洋艦,三十二艘二等巡洋艦,五十六艘三等巡洋艦,總計七萬八千八百五十六名官兵的歐洲聯合艦隊。
  交戰海域在英吉利海峽南端的根西島與奧爾德尼島之間。
  戰鬥從中午開始,一直持續到了傍晚。經過夜間短暫的休整之後,次日清晨,戰鬥繼續進行,最終持續到了當天下午三點四十五分。
  從實力上看,雙方相差無幾。
  帝國海軍南洋艦隊的戰艦更加龐大,且火炮威力更大。歐洲聯合艦隊則佔據著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其巡洋艦更適合北大西洋的海況。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在交戰第二天的中午,另外一支艦隊突然殺到。
  這就是常駐歐洲的帝國「遠征艦隊」。
  雖然該艦隊只有八艘二等戰列艦,二十四艘巡洋艦,但是對交戰雙方來說,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影響。
  受到夾擊之後,歐洲聯合艦隊迅速崩潰,艦隊官兵的士氣也受到嚴重打擊。
  正在苦苦支撐的帝國南洋艦隊則士氣大振,並且轉守為攻。
  接下來,不到四個小時之後,歐洲聯合艦隊潰散,輸掉了這場海戰。同時,聯合起來對抗大明帝國的歐洲國家也徹底的輸掉了這場戰爭。
  獲勝的一方並沒有什麼好值得嘉獎的。
  是役,帝國海軍總共損失了四十六艘戰艦(其中三十四艘失去航行能力,在戰鬥結束之後被艦隊自行銷毀),另外還有二十八艘戰艦在返回帝國的途中損毀。陣亡官兵一萬八千五百四十四名,傷二萬七千三百三十二名。
  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雖然帝國海軍徹底粉碎了歐洲國家挑戰帝國,成為世界霸主的夢想,但是帝國海軍也元氣大傷,導致帝國國力一落千丈,對海外殖民地的控制能力也被大大削弱。
  導致大明帝國與歐洲國家爆發全面戰爭的基本動力正是——蒸汽機。
  工業革命的直接後果是:大量廉價商品湧入市場,不管是大明帝國,還是新興的歐洲工業國,都需要大量資源,以及龐大的海外市場。
  也就是說,爭奪海外資源與海外市場成為了戰爭的導火索。
  實際上,早在「工業革命」之前,就有人預料,大明帝國不可能永久霸佔歐洲市場,更不可能永久控制龐大的海外領地,霸佔全世界的資源,隨著歐洲國家的興起,大明帝國與歐洲列強的戰爭將在所難免。
  事實也確實如此。
  在「明歐戰爭」前夕,大明帝國已經控制了幾乎所有的資源產地與海外市場,包括朝鮮、日本、南洋、南亞次大陸、新大陸(大洋洲)在內的整個西太平洋與北印度洋地區成為了帝國的後院。琉球王國更是舉國內附,成為了大明帝國的一個海外行省。
  另外,存在了數百年的奧斯曼帝國也逐漸走向衰落,其周邊地區紛紛獨立,並且成為了大明帝國與歐洲列強的殖民地與海外領地。比如,當時的阿拉伯半島幾乎全在大明帝國的控制之中,北非地區則成了歐洲的殖民地。龐大的奧斯曼帝國只剩下了小亞細亞,外高加索,以及歐洲東南端的一小部分領土。
  在此情況下,歐洲列強需要擴大海外領地,就必須得與大明帝國為敵。
  此時,蒸汽機成為了推動戰爭的必要因素。
  如果蒸汽機沒有誕生,歐洲國家永遠不可能在生產力上超越大明帝國,更難以在國力上與大明帝國媲美,也就沒有資本與大明帝國競爭。
  當初,西班牙的慘敗足以讓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感到膽寒。
  隨著蒸汽機推廣,蒸汽動力的普及,工業生產效率以難以想像的速度提高,工業產品極大豐富,工業產能也遠遠超過了之前任何人的預料。
  工業正是現代化戰爭的基礎。
  隨著工業生產能力提高,歐洲各國的軍事實力也隨之提高。
  雖然歐洲國家之間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有大不列顛王國的前車之鑒,幾個主要的西歐國家首先認識到,要想提高歐洲在世界事務中的發言權,就必須團結一致,對抗強大的大明帝國。
  英國,法國與西班牙,這三個歐洲元老級別的海上強國首先聯合了起來。
  隨後,荷蘭,葡萄牙,以及位於地中海,剛剛完成統一的義大利也加入了這個秘密聯盟。
  除了義大利在戰爭前期退出聯盟之外,另外五個西歐國家全頭參與了與大明帝國的全面戰爭。
  當然,引發戰爭的只是一起微不足道的小事。
  對當時的歐洲國家,以及大明帝國來說,通過戰爭轉移國內矛盾,消耗過剩的工業產能,並且打垮最強大的對手,無疑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戰爭爆發之後,西班牙首先向直布羅陀要塞發動了進攻,以期奪回扼守地中海出入口的門戶,同時洗刷歷史上的恥辱。
  當歐洲國家向帝國開戰的消息傳回來的時候,帝國議政院以最快的速度通過了帝國進入戰時狀態的法案,同時將帝國的軍政大權交於帝國內閣首輔,首輔可以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擊敗敵人,獲取戰爭的勝利。
  隨即,帝國三大艦隊進行整合。
  東洋與北洋艦隊分別抽調部分戰艦加強到了南洋艦隊。並且由南洋艦隊統帥袁飛泓上將(當時,帝國海軍率先確立具有現代化標準的軍銜制度)率領艦隊遠征歐洲。
  可是,帝國的行動仍然晚了半拍。
  等南洋艦隊跨越重洋,來到維德角群島(帝國前往歐洲的最後一站)時,設在該島的港口已經被焚毀,大量軍事設施也被摧毀,就連生活在該島上的數千名帝國移民都不見了蹤影,更別說駐紮在此的那支用來對付海盜的小艦隊了。
  隨即,南洋艦隊以最快的速度開赴直布羅陀要塞。
  結果,迎接他們的是西班牙軍隊的炮彈。因為無法突破西班牙設在海峽西側的防線,南洋艦隊最終放棄了前往直布羅陀要塞的打算,準備北上尋找歐洲艦隊決戰。
  這樣,就有了開始的一幕。
  按照袁飛泓的推測,常駐直布羅陀的帝國遠征艦隊已經全軍腹膜了,歐洲艦隊肯定做好了迎戰的準備。要擊敗敵人,就得首先擊敗敵人的艦隊,完成海上封鎖,迫使敵人投降。若敵人不投降,再考慮襲擊敵人的港口,並且派遣陸戰隊登陸作戰。
  當然,袁飛泓並不知道,帝國遠征艦隊並沒有完蛋,直布羅陀要塞也沒有淪陷。
  西班牙進攻直布羅陀要塞的時候,遠征艦隊剛好返回要塞。隨即,遠征軍統帥下令從北非港口調集物資,同時留下了一支二千五百人的陸戰隊堅守要塞。
  為了防止被歐洲艦隊封鎖在地中海內,遠征艦隊隨即離開要塞,衝出了地中海。
  同時,駐紮在維德角群島的帝國遠征軍也迅速疏散了島上的軍民。
  為了防止敵人佔領維德角群島之後,利用島上的軍事設施對抗帝國援軍,守軍在撤離的時候摧毀了島上所有軍事設施。實際上,直到戰爭結束,歐洲國家都沒有想過遠征帝國本土,也沒有威脅到維德角群島。
  在獲得了初步勝利之後,歐洲國家也就下一步行動產生了分歧。
  西班牙堅決主張鞏固本土防禦,認為大明帝國的援軍即將到達,如果不能守住本土的話,任何勝利都將失去價值。
  英國則主張向美洲擴張,佔領大明帝國在美洲的殖民地。
  法國則主張從北非進入印度洋,從而打擊大明帝國在印度洋的勢力。
  相對弱小的荷蘭與葡萄牙則覺得應該見好就收,儘快與大明帝國媾和,而不是讓戰爭持續下去。
  毫無疑問,五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打算。
  正是如此,在比斯開灣北部集結的歐洲聯合艦隊浪費了足足八個月的時間,都沒有能夠南下,也沒有對帝國在北大西洋,以及非洲西海岸的軍事基地構成威脅。結果,他們不但錯過了殲滅帝國遠征艦隊的機會,還等來了強大的帝國南洋艦隊。
  隨後,帝國海軍一舉擊退進攻直布羅陀要塞的法西聯軍,並且重建了維德角群島海軍基地,開始鞏固在北大西洋的軍事優勢。
  海戰之後,曠日持久的「明歐戰爭」並沒結束。
  從明歷四百五十三年(公元1821年),西班牙軍隊進攻直布羅陀要塞算起,到明歷四百六十六年(公元1834年),「明歐戰爭」持續了足足十三年。
  在這十三年間,雙方海軍交手數十次,雖然每一次的規模都不大,但是卻迫使大明帝國不得不長期保持一支龐大的艦隊在北大西洋上活動。
  同時,雙方的軍隊還在歐洲本土、北非、美洲,甚至大洋洲交戰。
  十三年的戰爭帶來的是難以估量的破壞。
  按照最保守的估計,在這場戰爭中,大明帝國一共損失五十五億金元,歐洲國家也付出了至少一百二十億英鎊的經濟代價。
  除此之外,「明歐戰爭」對世界局勢的影響絕對是巨大的。
  比如,在爭奪殖民地的戰爭中,隨著大量平民死亡,各地都出現了缺乏勞動力的問題,特別是廣泛分布在所有殖民地的種植園,更是嚴重缺乏廉價的,健康的勞動力。
  結果,「人販」登上歷史舞台,大量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大洋洲,乃至南洋,歐洲,以及大明帝國本土。
  另外,歐洲各國在海軍實力上無法與大明帝國抗衡,只能重新支持「私掠船」。
  為了對付歐洲的「私掠船」,大明帝國不但花費重金,建造了數百艘速度較快的新式巡洋艦,還在各個殖民地建立了地區性艦隊。同時,大明帝國也以牙還牙,開始資助本國的「私掠船」。
  一時之間,由各個歐洲國家在背後撐腰的「私掠船隊」出現在了世界各地,並且大肆破壞海上貿易。
  毫無疑問,這是自馬歡打通東西方航線以來,世界局勢最為混亂的十三年。
  當然,這場戰爭產生的影響絕不僅僅如此。


序 不一樣的歷史(十三)
  新武漢,帝國總督府。
  自從「大陸西北戰爭」結束,之後,這裡就是帝國在北美洲大陸最西端的據點。經過近三百年的發展,原先的軍事要塞已經成為了一座擁有五萬多人口的小型城市。只是,相對於東面沿海地區的那些大城市來說,新武漢仍然顯得極為渺小。
  作為帝國最偏遠的殖民地,三百多年裡,新武漢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很多人甚至難以在世界地圖上指出這座城市的準確位置。
  可是現在,新武漢卻成為了世界的焦點。
  「大人,他們來了!」
  窗戶後面,年輕的總督轉過身來,面無表情的朝站在門邊的侍從看了過去。
  王聰,當年帝國遠征軍名將王臣的第九代孫。三年前,也就在他年僅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從父親手裡接過了總督大權。
  大概太偏僻,太荒涼了,除了王家世代守在這裡之外,根本無人願意到此擔任總督。
  只是今天,王聰將離開這裡,離開這片祖祖輩輩生活了三百多年的土地。
  一切的一切,都要歸功於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與美國代表簽署協議的時候,王聰並沒有任何錶情,甚至連話都沒有說一句,因為他知道,今後的帝國百姓將為此感到後悔!
  隨後的權力交接儀式也相當簡單,降下飄揚在總督府上的帝國國旗,升起星條旗。
  同時,駐紮在城外軍營的帝國駐備軍撤出,將營地移交給前來接管的美國軍隊。
  王聰沒有反抗,他也沒有權利反抗。
  按照帝國法律,他只是這裡的總督,其職責是為帝國皇帝看守這片海外領地。現在,皇帝(內閣政府)決定將這片領地出售給美國,他必須執行皇帝的命令。
  隨同王聰一起離開的帝國軍人也沒有反抗。
  他們只是負責守衛帝國領土的戰士,當這片土地不再屬於帝國的時候,他們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跟隨在大部隊後面的移民也沒有反抗。
  與王臣一樣,他們只是生活在屬於皇帝領土上的農民,他們只是帝國的臣子。現在這片領地不再屬於帝國皇帝,也不再屬於帝國,他們必須離開祖祖輩輩生活了數百年的土地,返回遙遠的家鄉。
  事實上,數十年之後,帝國上下都將為這一愚蠢的決定感到後悔!
  可是,在當時,帝國還有別的選擇嗎?
  與歐洲的戰爭嚴重消耗了帝國的元氣,同時資本家對國內國外市場的瘋狂掠奪嚴重激化了帝國內部矛盾。
  為了維持戰爭,帝國必須要在國內大舉徵稅。
  為了維持戰爭,帝國必須要保持內部穩定。
  可是,用來建造戰艦,用來製造槍炮,用來採購物資,用來發放軍餉的錢從何而來?
  明歷四百五十八年(公元1826年),帝國內閣政府不得不決定出讓部分海外領地,以此換取戰爭資金。
  當時,帝國能夠出讓,或者說相對更容易賣掉的,就是北美洲中部地區的殖民地。
  買家,自然是北美洲東海岸的美國。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談判,最終美國同意用五億美元(當時約和一億二千五百萬金元)購買密西西比河到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所有屬於大明帝國的殖民地。其中,約二億五千萬美元將以實物方式支付。
  新武漢,就在這分土地出讓協議的範圍之內!
  也正是如此,王聰才不得不帶著一千多名帝國軍人,以及兩萬多名願意返回帝國定居的移民離開新武漢,踏上回國的路程。
  歷史上,對帝國出讓海外領地,特別是向美國出讓海外領地的評價幾乎都是負面的。
  畢竟,正是帝國向美國出讓了殖民地,使美國領土迅速擴張,國力日益強盛,最終成為了帝國的頭號競爭對手。
  可是,從客觀的角度上講,當時帝國的決策也是非常無奈的。
  與帝國在其他地區的殖民地相比,北美洲的殖民地是最不重要,也是開發程度最底的。特別是北美洲腹地的殖民地,對帝國的意義並不大。
  一是北美洲地區的氣候相對惡劣,二是交通極不便利,三是開發難度巨大。
  不說別的,新武漢在建城三百多年之後,也只有五萬多居民。在別的地區,任何一座殖民地據點在五十年之內就可以發展到如此規模。
  另外,除了美國之外,當時沒有任何國家有能力購買帝國的海外殖民地。
  東方的日本,朝鮮,以及南洋地區的那些小國極為貧困,自保尚且不易,哪有能力買單呢?
  歐洲國家也被戰爭所困,而且當時與帝國敵對,就算有錢,帝國也不見得會將殖民地賣給歐洲國家。
  南美洲幾個新生國家也無力擴張,奧斯曼帝國缺乏活力,剛剛崛起的俄羅斯連出海口都沒有鞏固,更不可能購買萬里之外的殖民地,而日後歐洲首強的德意志帝國才剛剛統一,正在忙著處理內部矛盾呢。
  如此一來,帝國別無選擇!
  如果不通過出售殖民地換取資金,帝國難以贏得對歐戰爭的勝利。如果輸掉了對歐戰爭,帝國損失的不僅僅是北美洲腹地的殖民地,恐怕是全世界的殖民地與世界霸權。隨著帝國的威望一落千丈,誰能保證其他國家不會落井下石?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帝國都要贏得對歐戰爭的勝利,維持帝國的威嚴。
  也正是如此,在成功出售了第一塊殖民地之後,帝國很快又向美國出售了第二塊殖民地。
  明歷四百六十五年(公元1833年),帝國以十三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約和四億四千萬金元)的價格,將密西西比河以西,到洛磯山脈的所有殖民地出售給美國。這次,美國將以硬通貨支付全部費用。
  七年時間,前後兩次,帝國一共向美國出售了近六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美國也一舉成為國土面積僅此於大明帝國的世界第二大國家。當然,從人口上講,美國仍然排在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英國,甚至日本的後面。
  可以說,通過兩次不流血的領土擴張,美國成為了「明歐戰爭」的最大收益者。
  在大明帝國與歐洲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美國不動聲色的完成了初步擴張,使國土面積擴大了八倍,並且獲得了極為豐富的資源。
  更重要的是,美國成為了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的「玩家」。
  戰爭期間,美國採取了兩邊討好,兩邊不得罪的外交策略。
  一方面,美國與大明帝國修好,並且用高價從大明帝國引進了大量急需的技術與工業生產設備,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工業體系。
  另外一方面,美國向歐洲國家傾銷其工業產品,幫助歐洲國家渡過難關。
  正是這種中立政策,使美國獲得了巨大的好處。
  同樣的,處於戰爭中的大明帝國與歐洲國家都不願意得罪美國,或者說,不願意樹立一個新的敵人。
  美國的崛起史,也是大明帝國的衰落史。
  戰爭結束之後,大明帝國內憂外患,雖然歐洲國家已經被擊敗,但是並沒有被徹底征服(也不可能徹底征服),為了防止歐洲國家東山再起,戰後二十年,帝國對歐洲實施了極為嚴格的經濟於技術封鎖,並且大力扶持剛剛統一的德意志,暗中支持義大利,用來制衡幾個歐洲傳統強國。
  當時,帝國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還是國內矛盾。
  長期的戰爭使帝國社會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大量的戰爭債務更使帝國瀕臨破產。雖然勝利能夠使帝國百姓暫時忘掉痛苦,但是卻不能改善帝國百姓的生活,也無法滿足百姓對提高生活品質的訴求。
  明歷四百六十八年(公元1836年)到明歷四百九十年(公元1856年),帝國陷入了長達二十年的動亂期。
  二十年間,帝國內閣換了十二任首輔,其中在位最短的不到三個月,最長的也不到兩年。
  同期,帝國國內爆發了大大小小上百起暴動,比如明歷四百七十四年,在松江爆發的產業工人起義,以及明歷四百八十一年,在武漢爆發的船廠工人大罷工。
  此時的大明帝國,就如同一架嘎吱作響的馬車,隨時有可能停下,隨時有可能崩潰。
  內憂外患之下,大明帝國的對外政策也出現了轉變,對外擴張的步伐幾乎完全停止,同時開始了大幅度的收縮。
  明歷四百七十五年,為了鎮壓江南產業工人革命,帝國被迫第三次向美國出售殖民地。
  這次,帝國用金山以北,洛磯山脈以西的殖民地換到了二十四億美元(約和五億五千萬金元)。
  次年,墨西哥宣布脫離帝國。
  緊接著,在帝國控制之中的中美洲地區紛紛宣告獨立。
  在大明帝國美洲殖民地獨立浪潮的影響之下,歐洲列強在美洲的殖民地也紛紛宣布獨立。
  也就是說,歐洲國家的情況不比大明帝國好多少。
  結果,到明歷四百九十三年(公元1861年),除了加勒比海的部分島嶼之外,美洲所有殖民地都已宣告獨立!
  毫無疑問,不管是大明帝國,還是歐洲國家,都無力改變這種狀況。
  同樣的,對大明帝國,以及歐洲來說,美洲殖民地宣布獨立只使其所面臨的局勢雪上加霜。
  歷史造英雄。
  如果沒有一個偉大的人物出現,大明帝國將沿著歷史的軌道滑向無底深淵。
  明歷四百九十四年(公元1862年),在經過議政院三輪投票選舉,最終由「共盟黨」與「民業黨」共同推舉的林則徐以微弱多數當選帝國內閣首輔。
  歷史的車輪,也在此刻調整了方向。


序 不一樣的歷史(十四)
  華盛頓,初春時節仍然分外的寒冷。
  白宮西廳,隨著最後一名穿著大明帝國官員服飾的中年人到達,與會的八國代表全部到齊。
  與另外七個國家代表不一樣的是,主持會議的美國總統明顯帶著一絲笑意。
  這不是東道主那種禮節性的微笑,而是得意的微笑。
  相反,最後到達的帝國代表明顯臉色陰沉。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對大明帝國極為不利的會議。
  另外,這次會議上將要簽署的國際協議也肯定對大明帝國極為不利。
  此時此刻,正襟危坐的李鴻章並不明白,帝國首輔為什麼要答應西方列強的無理要求,為什麼要決定簽署這份明顯對帝國不利的協議。
  可是,他只是首輔的代表,無權決定帝國的未來。
  再說了,首輔乃何許人也,他能夠看穿首輔的長遠打算嗎?
  正是在這個心理暗示的作用下,李鴻章代表帝國在印有《門戶開放》的文件上籤了自己的名字,並且蓋上了帝國的印章。
  隨著美國總統最後一個簽字,最後一個蓋上美國的印章,這份標誌著世界新秩序的國際協議正式生效!
  實際上,對帝國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個解脫呢?
  自從林則徐出任帝國第一百八十四任首輔之後,帝國開始轉型。除了收縮海外勢力,將更多的國力用於國內發展之外,帝國還逐步與歐洲國家,以及新興的美國簽署了友好和平條約。
  此舉,為帝國贏得了極為難得的喘息機會。
  當然,這並不能徹底解決帝國面臨的嚴峻考驗。
  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難以控制的通貨膨脹,以及國內民眾低下的生活水平,都是擺在帝國政府,擺在帝國內閣首輔面前的大難題。
  林則徐沒有迴避,也不能迴避這些問題。
  到明歷四百九十四年(公元1862年),林則徐卸任的時候,帝國國內的情況已經有了極大的好轉。
  十年之內(當時,帝國已經出台法案,內閣首輔每界人期為五年,一般情況下,只能連任兩界),帝國國內失業率從百分之三十八降到了百分之七,工業產值從一百三十五億金元提高到了二百五十一億金元,人年均可支配收入從五十八金元提高到了九十七金元,國內物價水平基本保持平穩。
  即便在林則徐卸任的時候,帝國的總體國力仍然處於極為低下的程度,可是相對而言,如果沒有這十年的穩定發展,沒有林則徐推行的一系列新政,帝國恐怕根本熬不過這十年,早就分崩離析了。
  與此同時,世界局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同樣處於戰爭「後遺症」期間的歐洲國家開始好轉。
  只不過,當時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美國。
  明歷四百八十七年(公元1855年),美國向獨立不久的墨西哥宣戰。一年後,墨西哥戰敗投降,以戰爭賠款的方式,將現在的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周,亞利桑那州,以及得克薩斯州一部分割讓給美國。
  面對美國的擴張,大明帝國不但沒有向墨西哥(當時,在墨西哥佔主導地位的是帝國移民的後代)伸出援手,而是作壁上觀。
  說白了,帝國也沒有能力支持墨西哥,更不希望與美國開戰。
  也許,歐洲國家正夢想著帝國與美國開戰呢。
  嘗到甜頭之後,美國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變本加厲的推行擴張政策,甚至一度提出,美洲為美國後院的概念。
  只是,當時不管是大明帝國,還是歐洲列強,都無力與美國抗衡。
  或者說,不想與美國敵對。
  如此一來,美國獲得了其他國家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歷史機遇。
  當然,「倒霉」的不僅僅只有大明帝國,還有歐洲國家。
  到明歷五百三十年(公元1898年),也就是「美西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已經成為了西半球最強大的國家,並且在實際上成為了美洲霸主。
  通過「美西戰爭」,美國不但佔領了仍然在西班牙控制之下的古巴,還一舉奪取了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區的霸權地位。同時,美國的影響力擴大到了太平洋地區,對大明帝國構成了實質性威脅。
  此時,大明帝國已經恢復元氣,並且具備了重新發動戰爭的能力。
  問題是,歐洲國家也恢復了元氣,甚至實力大漲。連歐洲國家都沒有幫助西班牙對付美國,大明帝國有什麼理由為西班牙出頭?
  「靖綏政策」的結果只是更大的苦果。
  明歷五百三十二年(公元1900年),剛剛打敗了西班牙的美國出兵殺入日本東京灣,迫使日本天皇政府簽署了開戶通商的協議。
  到此,美國的對外擴張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大明帝國的根本利益。
  畢竟,日本是帝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即便是當初的歐洲列強,也沒有把爪子伸到日本來,甚至沒有進入西太平洋地區!
  當時,戰爭的陰影籠罩在了整個世界的上空。
  按照幾乎所有人的猜測,大明帝國在一忍再忍之後,肯定不會再日容忍美國的挑釁行為,必然會採取軍事行動,還美國以顏色。
  可最終,大明帝國不但沒有向美國開戰,反而提出了「利益均沾」的提議。
  這就有了李鴻章參加的「華盛頓和會」。
  在此之前,大明帝國與美國,歐洲國家已經磋商了十多輪,最終確定了《門戶開放》協議的具體內容。
  按照該協議,任何簽約國的海外領地都無條件的向其他簽約國開放。
  也就是說,所有簽約國共同享受海外領地帶來的利益,以及海外市場創造的利潤。
  從根本上講,這對大明帝國沒有任何好處。
  說白了,當時大明帝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並且控制著最多的海外市場。如果同等開放的話,只會產生損失。
  當然,該協議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的歡迎。
  這份協議也給帝國帶來了一場不小的動蕩。
  半年後,帝國首輔遭到議政院彈劾,在彈劾案付諸表決之前,首輔主動辭職。次日,帝國內閣國防大臣(即武備大臣)左宗棠受詔,出任內閣臨時首輔,並且解散議政院,提前進行大選。
  三個月之後,左宗棠在得到「共盟黨」與「民業黨」的支持之後,順利當選帝國內閣首輔。
  明歷五百三十四年(公元1902年),剛剛上任的左宗棠宣布將本年度軍費預算增加三倍。
  次年,世界上第一艘全裝重型戰艦「無畏」號(現代戰列艦的鼻祖,裝備了統一口徑的主炮,用同口徑的副炮取代二級主炮,並且加強了裝甲,採用燃煤鍋爐)在帝國江南海軍造船廠下水。隨後,帝國以每年三到五艘的速度開始大規模建造這種創造了一個時代的,以及更加先進的戰艦。
  到此,全世界都明白了過來。
  大明帝國不是不想教訓美國,而是時機未到!
  隨著大明帝國海軍進入了「無畏艦」時代,全世界範圍內的海軍軍備競賽就此拉開了序幕。
  三年之內,英國,美國,法國,德國都先後開工建造了各自的無畏艦。
  到明歷五百四十六年(公元1914年)時,大明帝國已經完成了海軍的換裝工作。
  當時,帝國海軍一共擁有五級三十六艘無畏艦,另外還擁有三級四十二艘前無畏艦。
  同時,美國擁有六級十二艘無畏艦,以及四級二十四艘前無畏艦。
  英國完成了九級二十六艘無畏艦的建造工作,另外還擁有六級三十二艘前無畏艦。
  法國與德國也先後完成了數艘到十數艘無畏艦的建造工作。
  毫無疑問,在這場最為激烈,也最為緊張的海軍軍備競賽之中,大明帝國先發制人,以常人難以想像的速度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
  按照當時帝國推行的「兩強」原則,除了在戰艦數量上有所欠缺之外,在戰艦的實際戰鬥力方面,帝國海軍超過了最主要的兩個對手,即英國與美國海軍的總和。
  如果考慮到海軍官兵素質,帝國海軍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都擁有絕對優勢。
  這次,再也沒有人懷疑,戰爭即將爆發!
  實際上,由大明帝國發起的,持續了十二年的瘋狂擴軍,不是為了戰爭,又是為了什麼呢?
  只是,誰也不知道戰爭會以什麼形勢,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爆發。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絕不是一場簡單的戰爭,而是一場規模空前,將改變整個世界面貌的戰爭。
  相對而言,「明歐戰爭」算得了什麼?
  可是,誰又能夠預測戰爭的走向,誰又能夠預測戰爭的最後結局呢?
  是大明帝國獲得最後的勝利,重奪世界霸權,並且一舉打垮所有敢於挑釁帝國的敵人。還是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列強獲得戰爭的勝利,徹底將大明帝國從世界霸主的寶座上拉下來,再瓜分世界利益呢?
  也許,直到戰爭爆發的那一刻,仍然有許多人在猜測著可能的結果。
  可是,直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刻,都沒有人知道最終的答案!


序 不一樣的歷史(十五)
  亞歷山大港。
  熙熙攘攘的人群將港口堵了個水泄不通,衣著破爛的百姓紛紛翹首已待,注視著港灣內那艘豪華郵輪。
  這是個極為特殊的日子。
  因為大英帝國王儲將在今日到達,視察總督府,並且參加亞歷山大建城二千二百四十六年的慶典活動。
  對於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來說,他們恐怕一生只有這一次見到帝國王儲的機會。
  當然,為了確保王儲的安全,總督調遣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在沿途設置了大量路障,將百姓與王儲將要通過的道路完全隔開。
  問題是,百密一疏,在不要命的刺客面前,任何嚴密的防範都極為脆弱。
  隨著清脆的馬蹄聲,人群沸騰了起來。
  王儲乘坐的馬車離開碼頭,朝位於市區的總督府駛去。
  似乎為了表達親民的態度,或者是為了讓更多百姓相信王室並沒有遺忘他們,或者是為了鞏固大英帝國在這裡的殖民統治,馬車進入市區後,王儲不顧隨行人員的反對,拋開了馬車的頂棚,與王儲妃向四周的百姓揮手致意。
  危險也就在這個時候到來。
  當那名身著西服,戴著大沿帽的年輕人突破軍警設置的防線,沖向王儲乘坐的馬車時,竟然沒有任何軍警發現他,也沒有任何軍警上前阻攔。
  直到連續三下槍聲響起,直到王儲與王儲妃倒在了血泊之中,四周的數百名軍警才反應了過來。
  刺客的下場是極為悲慘的,可是他沒有「白死」。
  更重要的是,射向大英帝國王儲的那兩發子彈最終引爆了壓在全世界頭頂上的火藥桶!
  明歷五百四十六年(公元1914年)6月17日,也就是王儲遇刺的第二天,大英帝國以德意志帝國暗中安排刺殺王儲為由,向德意志帝國宣戰。
  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是幾乎所有人都相信,是德意志帝國在幕後主導了這次刺殺行動。原因很簡單,德意志帝國的國王威廉二世是大英帝國國王的外甥,如果大英帝國王儲遇刺身亡,他將成為大英帝國王位的頭號繼承人。
  也就是說,等到在任的大英帝國國王駕崩之後,大英帝國與德意志帝國將在同一個國王的統治之下!
  同日,德意志帝國也向大英帝國,以及大英帝國的盟國,即法國,西班牙,俄羅斯宣戰。
  次日,大英帝國向德意志帝國的盟國奧匈帝國,以及大明帝國宣戰。隨即,法國,西班牙,以及俄羅斯向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以及大明帝國宣戰。
  第三天,大明帝國向大英帝國,法國,西班牙與俄羅斯宣戰。
  到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從根本上講,這是一場新興帝國向老牌帝國挑戰的戰爭。
  雖然大明帝國是「最老牌」的帝國,但是在長達數十年的衰退之中,大明帝國逐漸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大量海外殖民地宣告獨立,或者落於其他國家之手,加上《門戶開放》協議,大明帝國損失慘重。
  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則是標準的新興帝國。
  戰爭的另外一方,大英帝國,法國,西班牙都是歐洲傳統強國,也是歐洲佔據了最多海外領地的國家。
  為了確保自身利益,大英帝國,法國,西班牙最先簽署「巴黎協約」,建立了軍事同盟,並且確定了集體戰爭政策。隨後,義大利,俄羅斯先後簽署該協議。只是在戰爭爆發前夕,義大利退出了「協約國集團」。
  同樣,在「協約國集團」成立之前,大明帝國就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密集接觸。
  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大明帝國一拍即合,迅速確立了共同防衛原則。
  就在「協約國集團」成立的第二個月,三國代表在柏林簽署了「全面同盟條約」,「同盟國集團」正式宣告成立。
  可是,真正引發這場戰爭的美國卻沒有急於參戰。
  畢竟,從根本上講,正是美國的瘋狂擴張從根本上動搖了大明帝國的霸主地位,傷害了大明帝國的利益,並且迫使大明帝國卧薪嘗膽,在積聚了足夠強大的力量之後,發動軍備競賽,將世界推到了戰爭的邊緣。
  另外,美國也是當時西方國家中,海外利益最多的國家之一。
  即便美國擁有的殖民地非常有限,可是通過《門戶開放》協議,美國獲得了瓜分其他國家海外領地的機會。
  戰爭爆發前,美國沒有參與「協約國集團」,也沒有參加「同盟國」集團。
  毫無疑問,美國的選擇是明智的。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擁有世界第二龐大的工業體系的美國在軍事實力上遠遠比不上排名第一的大明帝國,甚至比起歐洲的英國與德國都差了很多。
  當時,美國僅僅只有十二艘無畏艦!
  另外,美國陸軍的常備軍只有二十萬!
  這種規模的軍事力量根本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無法確保美國本土在戰爭中的安全。
  說白了,真打起來,美國將成為第一個倒下的國家。
  正是如此,戰前,美國選擇了中立政策,並且著手改善與大明帝國的關係,甚至將其太平洋艦隊的規模削減了一半。
  在歐洲與大明帝國捲入戰爭的時候,美國更是站在了一邊。
  當然,這並不表示美國沒有進行戰爭準備。
  按照當時的情況,協約國集團很難在戰爭中取勝。
  從海軍實力對比上看,如果同盟國為一百的話,協約國只有七十。工業實力方面,協約國只有六十五。資源方面,協約國有八十七,人口方面,協約更是只有四十八。
  也就是說,只要戰爭打下去,協約國集團將遭受自「明歐戰爭」以來最為慘重的失敗。
  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很難獨善其身。
  說白了,到時候美國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承認大明帝國的霸權地位,將之前數十年獲得的利益吐出來,重新淪落為二流國家,永遠失去與大明帝國較量的能力。
  二是背水一戰,可是需要擊敗的不僅僅是大明帝國,還有與大明帝國綁在一起的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
  再說了,美國的國力並沒有超過協約國集團,如果連協約國集團都無法戰勝同盟國集團的話,美國憑什麼單獨戰勝同盟國集團?
  因此,美國不可能一直呆在戰場外面。
  按照當時的情況,美國只能暫時避開戰爭,利用協約國集團爭取到的時間,迅速提振軍備,擴大軍事力量,趕在協約國戰敗之前參戰,並且最終擊敗同盟國集團。
  到時候,美國不但能夠獲得勝利,還將成為協約國集團的主導國。
  顯然,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亮。
  只是,戰爭會按照美國的計劃發展下去嗎?
  相互宣戰之後,法國,德國,俄羅斯與大明帝國首先在陸上交戰。當時德國與俄羅斯都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
  相對而言,海上戰爭並沒有迅速到來。
  明歷五百四十七年(公元1915年)元月,經過了充分準備之後,由帝國南洋艦隊為主,得到了東洋艦隊與北洋艦隊加強的帝國遠征艦隊從獅城出發,踏上了奔赴大西洋,支援大西洋艦隊的征途。
  當時,駐紮在直布羅陀與維德角群島的帝國大西洋艦隊(前遠征艦隊)已經與西班牙海軍艦隊發生了幾次小規模戰鬥,損失並不慘重。另外,西班牙軍隊吸取了以往的經驗,並沒有立即進攻防守堅固的直布羅陀要塞。
  五月底,帝國遠征艦隊抵達維德角群島。
  次月初,德意志帝國的公海艦隊從基爾港出發,強行穿過了朗厄蘭海峽,殺入北海。
  兩日後,在帝國遠征艦隊到達之前,德國公海艦隊與英國本土艦隊在北海海域遭遇,爆發了有名的「日德蘭海戰」。
  對於新興的德國海軍來說,這場海戰絕對是最嚴峻的考驗。
  說白了,這也表明德國人在海戰經驗方面的嚴重欠缺。
  按照最簡單的方法,德國公海艦隊也應該等到帝國遠征艦隊到達之後才殺入北海,與帝國遠征艦隊一起絞殺英國本土艦隊,完成奪取制海權的任務。結果,德國公海艦隊在最不恰當的時候,以最不恰當的方式與英國本土艦隊決鬥,結果能夠好到哪裡去嗎?
  雖然海戰中,德國公海艦隊只損失了幾艘戰列巡洋艦,主力艦(戰列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但是卻失去了奪取北海制海權的機會,甚至失去了進入北海的機會。
  相反,英國本土艦隊在迎戰中,戰術表現不盡人意,卻緊緊的抓住了戰略優勢。
  海戰結束之後,德國公海艦隊被迫退回波羅的海,並且進入了長達兩年的整休期。
  見到德國公海艦隊敗退,已經從維德角群島出發的帝國遠征艦隊立即改變航向,放棄了前往北海絞殺英國本土艦隊的計劃,轉而前往直布羅陀要塞。
  以當時的情況來講,帝國遠征艦隊並不是沒有擊敗英國本土艦隊的把握。
  只是,帝國遠征艦隊的任務並不僅僅是擊敗英國本土艦隊,幫助德國奪取制海權。
  作為集中了帝國大部分新式戰列艦的遠征艦隊,不但要對付英國,還要警惕大洋另外一邊的美國,同時遏制西班牙與法國。最重要的是,遠征艦隊必須與大西洋艦隊一道,確保直布羅陀要塞與維德角群島的安全,並且保護從直布羅陀要塞到亞得里亞海(奧匈帝國的出海口,同時也是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獲得大明帝國援助的主要港口所在地),以及從維德角群島到好望角的海上航線!
  如此一來,帝國遠征艦隊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明歷五百四十八年(公元1916年)初,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集團,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導致奧斯曼帝國參戰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向南擴張的步伐對其構成了嚴重威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奧斯曼帝國就與俄羅斯爆發了多場戰爭,先後失去了黑海北岸地區,克里米亞半島,外高加索。後來,若不是大明帝國與德國出面調停,奧斯曼帝國恐怕會丟掉歐洲的最後一塊土地。
  相對而言,奧斯曼帝國對戰局的影響並不大。
  雖然該帝國有著數百年的歷史,曾經是整個西亞地區,以及東南歐地區的統治者,但是隨著大明帝國崛起,特別是東西方海上貿易的興起,奧斯曼帝國逐漸走向衰落,國內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先後宣布獨立,或者淪為殖民地。
  與此同時,地面戰場也像海洋戰場一樣,陷入了僵局之中。
  因為交戰雙方都無法突破由鐵絲網,戰壕,以及機槍火炮構成的嚴密防線,進攻顯得乏力,防禦更為有利。
  經歷了一年多的苦戰之後,德國、奧匈帝國與法國、西班牙、英國遠征軍對抗的西歐戰線,德國、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對抗的東歐戰線、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對抗的外高加索戰線,俄羅斯與大明帝國對抗的中亞戰線逐漸平靜了下來。
  交戰雙方都無力發動新的進攻,也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只是,交戰各國承受的壓力並不完全一樣。
  當時,俄羅斯需要三線作戰,其局勢最為嚴峻。其次就是德國。不管是西歐戰場,還是東歐戰場,德國發揮的作用都超過了奧匈帝國。最重要的是,德國在南面沒有出海口,難以獲得大明帝國的物資援助,必須憑自身力量對抗四個強大的對手。
  當年年底,在英法西等國的遊說之下,原先脫離了協約國集團的義大利再次加入協約國集團,並且向同盟國集團宣戰。隨之,兩個義大利集團軍向北推進,開闢了第五條戰線,即南歐戰線。
  首當其衝的就是奧匈帝國,只是奧匈帝國國力弱小,難以承擔三線作戰的壓力。
  結果,德國不得不出兵增援,最終承擔起了南歐戰線的大部分戰鬥任務。
  毫無疑問,當德國陷入三線作戰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改變局面的話,離戰敗也不遠了。
  在此情況下,同盟國修改了戰略計劃,並且達成一致意見,通過奪取制海權,徹底打垮英國遠征軍,並且封鎖協約國的港口,最終迫使英法西意投降!
  明歷五百四十九年(公元1917年),整頓了兩年的德國公海艦隊再次從基爾港出發。
  幾乎同時,奧匈帝國那支並不強大的艦隊也離開了亞得里亞海的港口,前出地中海,準備配合德國與大明帝國的艦隊,打破協約國的海上封鎖。
  相對而言,海戰的重點仍然在北大西洋上。
  當時,兩支在歐洲海域活動的帝國艦隊分兵而出,遠征艦隊北上,與德國公海艦隊聯手絞殺英國本土艦隊。大西洋艦隊則向東開進,準備與奧匈帝國艦隊會師,對付活躍在地中海的義大利艦隊,以及法國海軍地中海艦隊。
  按照當時的部署,如果一切能夠按照計劃實現的話,同盟國很有可能取得制海權。
  在地中海方向上,同盟國並沒有優勢。
  當時,法國地中海艦隊是協約國控制地中海的主要力量,幾乎集中了法國海軍的所有精銳力量,其中包括了十二艘無畏艦,以及十八艘前無畏艦。
  義大利海軍也不弱小,一共有八艘無畏艦,以及十四艘前無畏艦。
  另外,西班牙海軍還有一支地中海艦隊,編有四艘無畏艦與八艘前無畏艦。
  相對而言,帝國大西洋艦隊只有八艘無畏艦,十二艘前無畏艦。奧匈帝國海軍也只有六艘無畏艦與十艘前無畏艦。
  只是,戰艦數量對比並不能說明問題。
  不管是戰艦的「質量」,還是艦隊官兵的素質,帝國大西洋艦隊都遠遠超過了法西意三國海軍。比如,當時在大西洋艦隊服役的八艘無畏艦中,有四艘的艦齡在五年之內,而且都裝備了最新式的360毫米口徑艦炮;採用了重油鍋爐,以及蒸汽輪機,機動能力明顯好得多;裝甲防護也遠遠超過了以往的無畏艦。而法西意三國的無畏艦使用的還是305毫米口徑的老式主炮。
  最重要的是,法西意三國的艦隊並沒有聯合行動。
  即便帝國大西洋艦隊與奧匈帝國海軍艦隊難以對抗三國聯合艦隊,只要能夠抓住機會,就能逐一擊破。即便抓不住機會,也能與敵周旋,拖延時間。
  當時,真正的主戰場在北大西洋上。
  作為歐洲頭號海軍強國,英國一直在向大明帝國學習,戰前甚至仿照大明帝國,提出了「兩強原則」,即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至少得等同於歐洲兩支最強艦隊的總和,以確保英國在北大西洋的制海權。
  按照這一原則,在戰前的軍備競賽中,英國幾乎將所有財力都投入到了海軍之中。
  戰爭爆發時,英國不僅僅擁有歐洲最強大的海軍艦隊,還擁有世界上第二強大的海軍艦隊。如果考慮到大明帝國必須在東方留下部分海軍戰艦,無法將全部海上力量派遣到北大西洋上來的話,英國已經擁有了北大西洋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
  當時,英國本土艦隊共編有三十艘無畏艦,以及三十二所前無畏艦。
  相對的,英國本土艦隊最大的對手,德國公海艦隊則只有十八艘無畏艦,以及二十八艘前無畏艦。
  憑藉佔有絕對優勢的實力,英國本土艦隊完全有能力將德國公海艦隊堵在自家門口。
  當然,隨著帝國遠征艦隊到達,北大西洋上的局面發生了轉變。
  當時,遠征艦隊編有二十四艘無畏艦,以及數十艘巡洋艦與驅逐艦,並無前無畏艦。
  也就是說,帝國遠征艦隊與德國公海艦隊的實力總和超過了英國本土艦隊。
  毫無疑問,北大西洋上的局面對英國極為不利,如果遭到大明帝國與德國的絞殺,英國將失去制海權,從而導致本土暴露在同盟國的炮口之下,同時也失去了增援歐洲西線戰場的能力。
  從這也能看出,當時帝國與德國的海上戰略思路是極為明確的。
  首先打垮海上力量最強大的英國,然後再去收拾另外幾個對手,最終通過控制制海權的方式贏得戰爭。
  可是,有這麼容易嗎?
  就在帝國遠征艦隊離開直布羅陀要塞的第二天,英國就照會法國與西班牙,要求兩國儘快抽調艦隊進入大西洋,並且集中力量攻打直布羅陀要塞。
  同日,英國特使離開倫敦,奔赴美國。
  顯然,英國人也知道,如果不能贏得海上戰爭的勝利,英國就將成為第一個戰敗國,協約國集團也將輸掉這場戰爭。
  問題是,法國與西班牙能夠抽調艦隊進入大西洋嗎?
  直布羅陀要塞在大明帝國的控制之中,如果不能打下直布羅陀要塞,協約國部署在地中海的艦隊就別想進入大西洋。
  打下直布羅陀要塞有那麼容易嗎?
  「明歐戰爭」之後,大明帝國用了上百年的時間鞏固直布羅陀要塞,甚至不惜花費重金,從北非運來泥沙,在要塞南面填海造陸,新增了數畝土地,從而擴大了要塞的防禦縱深,並且將要塞的駐兵數量提高了兩倍!
  以當時的技術水平,法國與西班牙沒有任何辦法在短時間之內打下直布羅陀要塞。
  隨著帝國遠征艦隊進入北海,順利與德國公海艦隊會師,北大西洋局勢迅速扭轉,英國本土艦隊被迫向西轉移,並且高掛免戰牌。
  地中海內,法西意三國艦隊也紛紛撤回港口,避免與對手接觸。
  看上去,同盟國已經掌握了北大西洋與地中海的制海權,戰爭的天平正在傾斜過來。
  可這只是短暫的平靜。
  明歷五百四十九年(公元1917年)八月七日,美國宣布加入協約國集團,並且向同盟國集團宣戰。
  次日,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出現在了撲茨茅斯港,與英國本土艦隊合併,成立美英聯合艦隊。
  三日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出現在關島外海,襲擊了正出港巡邏的帝國東洋艦隊關島分艦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爆發。
  此時的美國海軍,已經不是戰爭爆發前的美國海軍了。
  在協約國與同盟國交戰的三年間,美國海軍以每年八艘的速度,瘋狂建造了三級二十四艘無畏艦。也就是說,此時美國海軍已經擁有三十六艘無畏艦,以及二十四艘前無畏艦!這些戰艦中,有二十四艘無畏艦部署在太平洋,十二艘無畏艦與二十四艘前無畏艦全都部署在大西洋!
  毫無疑問,美國早就在為參戰做準備,而且在最重要的時候出現在了戰場上,挽救了瀕臨崩潰的協約國集團。
  情況急轉直下,一直單線作戰的大明帝國面臨兩線作戰的危險。
  最重要的是,帝國海軍必須面對太平洋上的威脅!
  當時,帝國海軍在太平洋上只有二十一艘無畏艦,其中十二艘在戰前服役,九艘在戰爭期間服役。另外,戰前建造的四十二艘前無畏艦中,只有不到三十艘能夠勉強參加海戰,實際上真正具有戰鬥力的,還不到二十四艘。
  也就是說,隨著美國參戰,大明帝國在最重要的太平洋方向上處於劣勢!
  另外,美國大西洋艦隊到達之後,協約國與同盟國在北大西洋上的無畏艦數量對比成了四十二比四十二,前無畏艦對比為五十六比二十八。
  毫無疑問,同盟國處於劣勢。
  情況急轉直下,帝國遠征艦隊被迫退回直布羅陀要塞,德國公海艦隊也再次撤回波羅的海。同時,美英聯合艦隊前出北大西洋,殺向直布羅陀海峽。
  顯然,美英的目的也很明確,首先擊潰實力相對強大的大明帝國遠征艦隊,然後再收拾德國公海艦隊。
  當時,帝國曾有人主張從直布羅陀撤軍,收縮戰線,以集中兵力對付敵人。
  可是最終,帝國海軍沒有從直布羅陀撤走,而是決定與美英聯合艦隊決一死戰。
  「馬羅基海戰」爆發前,帝國大西洋艦隊返回直布羅陀海峽,與遠征艦隊合併,使艦隊的無畏艦數量增加到了三十二艘,另外還有十二艘前無畏艦。
  同時,帝國向德國發出照會,要求德國公海艦隊再次出港,奔赴直布羅陀海峽。
  明歷五百四十九年(公元1917年)十月十一日,「馬羅基海戰」爆發。
  帝國海軍的三十二艘無畏艦迎戰美英聯合艦隊的四十二艘無畏艦。
  當時,十二艘前無畏艦全都留在了海峽東面,提防隨時可能殺出的法西意海軍艦隊。
  同樣的,美英聯合艦隊里的五十六艘前無畏艦也留在了戰場西北,提防隨時可能出現的德國公海艦隊。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
  雖然帝國海軍在戰艦性能,海軍官兵素質方面都有一些優勢,但是在戰艦數量上卻處於絕對劣勢。最重要的是,戰鬥開始的時候,帝國遠征艦隊處於相對不利的東面,美英聯合艦隊佔據了主攻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德國公海艦隊沒有及時趕到!
  準確的說,德國公海艦隊在南下的時候,得知有數十艘主力艦在加的斯灣活動,並且錯誤的認為那是美英聯合艦隊的主力,從而放慢了南下的速度!
  同樣的,法西意三國艦隊也沒有在戰鬥結束前到達戰場。
  他們「遲到」的原因也一樣,懼怕強大的帝國遠征艦隊,並且還得對付奧匈帝國那支並不十分弱小的艦隊。
  這場持續了近三十個小時的海戰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到帝國遠征艦隊主動撤回直布羅陀海峽,美英聯合艦隊放棄追逐,向北撤退的時候,雙方一共損失了三十八艘無畏艦!
  其中,帝國遠征艦隊損失了二十一艘,美英聯合艦隊損失了十七艘。
  另外,美英聯和艦隊還有十二艘無畏艦在返回港口後報廢,或者在戰爭結束前都沒能修復。帝國遠征艦隊則只有八艘無畏艦報廢,或者錯過了後面的所有戰鬥。
  從損失上看,雙方旗鼓相當。
  只是,從整個戰局上看,「馬羅基海戰」對雙方的影響並不完全一樣。
  海戰後,同盟國失去了奪取北大西洋制海權的能力,英國確保了本土安全,並且仍然控制著北海制海權。
  從戰略層面上講,同盟國輸掉了這場海戰!
  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海上戰鬥重點轉向太平洋,大西洋成為了次要海上戰場。
  同時,這場海戰對另外一個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就是:日本。
  明歷五百五十年(公元1918年)元月,日本宣布加入協約國,並且向以前宗主國,大明帝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宣戰!
  日本「臨陣倒戈」是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因為就在戰爭爆發前,日本還數次申請加入同盟國集團!
  當時,日本的國力並不強大。
  被美國艦隊敲開門戶之後,日本迅速走上了工業化的發展道路。在美國的支持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日本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特別是重工業體系。當然,大明帝國並不會日本的發展感到高興。
  迅速崛起之後,日本登上了國際舞台,並且如同德國一樣,開始尋求海外利益。
  只是,當時日本的綜合實力仍然十分弱小,根本算不上國際舞台上的核心國家。
  因為日本在過去數百年內都是大明帝國的外附國,所以在日本數次提出加入同盟國集團的請求時,大明帝國都以同盟國「盟主」身份拒絕了。說白了,從帝國首輔到帝國百姓,都不願意看到一個過去的附屬國擁有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如果帝國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擊敗了美國,打垮了英法西,帝國將再次成為世界霸主,到時候日本也將再次成為帝國的附庸。顯然,帝國沒有任何理由讓日本擺脫帝國的控制,成為獨立發展的國家。
  正是如此,戰爭爆發之後,日本的態度悄然轉變。
  早在明歷五百四十七年(公元1915年),也就是大戰爆發的第二年,日本就通過美國與協約國集團秘密接觸,並且進行了加入協約國的前期談判。
  同年,美國向日本出售了大量先進技術,並且幫助日本設計了三種戰艦。
  兩年多的時間內,日本不但擴建了三座造船廠,還在美國的幫助下建造了八艘無畏艦(其中四艘在美國本土建造,另外四艘在日本建造)。
  參戰的時候,日本已經建立起了一支亞洲第二,世界第八的海軍艦隊,其中包括八艘無畏艦,八艘前無畏艦,以及數十艘巡洋艦與驅逐艦。
  正是如此,當大明帝國在「馬羅基海戰」中初嘗敗果之後,日本看到了擺脫帝國控制的機會,並且加入了戰爭。
  到此,帝國陷入了嚴重的困境。
  當時,初了全力投入戰艦生產之外,帝國還迅速調整了戰爭計劃。
  只是,帝國必須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在太平洋上面對兩個強大的敵人,這絕對是難以辦到的事情。
  五月,美軍攻佔關島,並且向大洋洲方向挺進。
  次月,日軍登陸大島(奄美大島),發動了進攻琉球群島的戰役。
  面對敵人的猛攻,毫無準備的帝國被迫全面收縮防線。
  十月,帝國放棄了大洋洲外圍島嶼,全面退縮大洋洲。同月,帝國東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與論島以東爆發海戰,挫敗了日本進軍琉球島的行動。
  十二月,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帝國決定放棄大洋洲,退守南洋。
  明歷五百五十一年(公元1919年)初,美英聯軍攻佔大洋洲。
  五月,「爪哇海戰」爆發。由帝國東洋艦隊與北洋艦隊組成的本土艦隊迎戰由美國太平洋艦隊,英國遠征艦隊,日本聯合艦隊組成的太平洋聯合艦隊。
  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
  戰鬥結束之後,帝國本土艦隊退回獅城,協約國太平洋聯合艦隊返回關島。
  表面上,雙方不分勝負,實際上,這卻決定了戰爭的最後結局。
  海戰中,帝國海軍損失了十八艘主力艦,其中十一艘為無畏艦。協約國集團則損失了二十二艘主力艦,其中只有八艘是無畏艦。
  最重要的是,經過這場海戰,協約國認識到,要想擊敗大明帝國並不容易。如果戰爭拖延下去,讓大明帝國緩過氣來的話,局面將更加複雜。
  同樣的,大明帝國也認識到,要想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並不容易。
  實際上,戰爭打到這個時候,交戰雙方几乎都堅持不下去了。
  同月,俄羅斯宣布退出戰爭,並且與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單方面媾和。
  三個月之後,也就在與俄羅斯正式簽署了停戰協議之後,奧匈帝國爆發革命,新上台的政府宣布戰敗,隨即奧匈帝國被肢解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等數個國家。
  十月,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宣布停戰。
  同月,奧斯曼帝國宣布戰敗,並且退出戰爭。
  到此,同盟國集團只剩下了大明帝國。只是,協約國集團的境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除了最先戰敗的俄羅斯之外,法國已經筋疲力盡,且法國海軍實力弱小,對大明帝國無法構成威脅。
  西班牙,義大利的情況與法國差不多,就算國內情況稍微好一點,也難以派兵遠征。
  英國也在勉強支持,畢竟英國的海軍艦隊並沒有被打垮,而且英國是協約國集團的「龍頭老大」,在大明帝國宣布戰敗之前,英國沒有任何理由退出戰爭。
  日本的情況比英國好不了多少。「與論島海戰」讓日本人見識到了大明帝國海軍的實力,「爪哇海戰」更是讓日本海軍認識到了巨大的差距。最重要的是,日本是新興工業國,其國內基礎並不厚實,長期的戰爭對日本的影響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嚴重得多。更何況,日本聯合艦隊只是太平洋上最弱小的艦隊。
  唯一能夠堅持的只有美國,可是美國並不願意為協約國集團的其他國家火中取栗。
  說白了,關鍵就在誰是協約國集團「盟主」的問題上。
  英國是協約國集團的發起國,而且在戰爭中的貢獻最大,自然認為自己是協約國集團的「老大」。可是美國此時的實力遠超過了英國,而且在戰爭中的投入也超過了英國,還是唯一能夠在太平洋上對抗大明帝國的成員國,自然認為自己才有資格成為協約國的「老大」。
  在其他成員國都表示無力進行遠征,而英國又不願意出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美國為什麼要單獨與大明帝國對抗?
  即便戰勝了大明帝國,最終得到好處的還是其他國家。
  如此一來,在德國宣布停戰後,美國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當然,大明帝國也沒有別的選擇。
  此時已經不是兩百多年前了,就算大明帝國的綜合國力仍然世界第一,也難以憑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協約國集團。
  明歷五百五十一年(公元1919年),十二月底,西方聖誕節的前一天,交戰雙方代表在巴黎簽署了《巴黎停戰協議》,並且於次日正式開始了和平談判。
  到此,持續了五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只是,戰爭的陰影並未就此散去。
  誰都知道,《巴黎停戰協約》只是一份臨時停戰協約,即便能夠簽署具有永久效力的和平條約,只要世界利益分配不均,只要有人窺探世界霸主的寶座,只要還有國家妄圖超越大明帝國,控制整個世界,戰爭就不會離去。
  一份紙面協議,就如同一片安眠藥一樣,只是讓戰爭這頭怪獸暫時睡去。隨著藥效消失,當怪獸醒來的時候,世界將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可是,誰又能夠預測未來呢?


先問能不能,再考慮會不會。

不能,開掛也不能,和滿清沒關係,再給天朝500年,開掛能打通緬甸,打下印度,但是就是不能開啟資本主義模式。

資本主義模式在天朝只能以感染模式獲得。

原因是國家太大,土地人口龐大,這種3000年未有的革命性變革沒有外力推動是沒希望的。全世界原生資本主義就只有14,15世紀的威尼斯城邦,小小的荷蘭比利時等低地國家都是被感染的,遑論英法美,中國這樣偏安在世界盡頭的炒雞大國也能自發?——那我一口氣能吹出三個宇宙,還帶上稅,一點不吹牛。


你們就那麼想讓老朱家COS一次路易十六嗎,大萌表示姿勢有點新穎,要聯繫一下?


資產階級革命?別逗了好不好?

你不是第一個想到這個問題的人。幾百年前就有人想過,雖然不知道這個人是誰,這個人也不知道什麼叫資產階級革命。

這個人就是《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

西門慶作為一個那個時代的中產階級,完美演繹了如何從一個平常人成為巨富,成為巨富以後要有什麼追求。

首先,你得會挑老婆,西門慶挑老婆從不看長相,只看老婆手裡有多少錢。

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是孟玉樓和李瓶兒。

依靠老婆的資產找到人生第一桶金後,就要想想如何規劃以後的人生道路。

那麼,你就要會送禮,拉關係,拉能拉到的最高層的關係。送禮不要手軟,擇機而行,要一矢中的!

所以蔡太師生日這種好機會,就要送上幾萬兩銀子的賀禮。而且找機會還要送!

所以接待一個新科窮狀元這種小事,就要辦的大排宴宴,要上檔次,要體面,要給足人面子!所以才能在狀元變成巡鹽御史之後,合夥發財!

有錢了該怎麼花?就這麼花!和關係勾結,才是真正的一本萬利,江山永固!

至於投資擴大再生產,那也是為拉關係掙錢啊!

你看見沒有,中國可能產生資產階級革命嗎?這些資產階級最夢想的事情,不是發出自己獨立的聲音,而是與權貴勾結,掙最容易掙的錢!

關鍵是權貴也非常願意和他們勾結!

這對資產階級來說,就是上升通道,而且是穩定有序可期待的上升通道,有此通道,他們會去流血犧牲鬧革命?他們傻啊?

所有的暴力革命,都是人類群體已經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發生的。越絕望,越堅決。但那個中國社會財富的擁有者,有穩定的上升通道,怎麼會絕望?

所以不要期待資產階級會站出來承擔民族興起之重任,他們的目標是能穩定的擁有財富和地位,而不是為你們這幫屁民去送命。

其實你看看國民黨的尿性和醜態就知道中國的資產階級是個什麼玩意了,幾百年來,和西門慶一脈相承。


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的偶然事件而不是必然事件。是在歐洲北美獨特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奇葩。不光中國亞非拉大多數國家再獨立發展1000年也不一定能發展出資本主義國家。


第一、明朝不是滿清滅亡的,明亡於李自成,其實滿清入關從另外意義上給大萌續了命,南方的地主階級如果不是因為滿清的種族歧視政策,根本不會有激烈反抗,而南明最後能強行續了那麼多年主要靠的就是農民軍殘部。
第二、黃宗羲這哥幾個「異端思想」能夠產生,不就是因為明亡清興給刺激的嘛?要是大萌還在,這幾位都是儲備幹部,同流合污還來不及呢。
最後、君主立憲?別被那幾本網文騙了,大萌是中國封建專制的第二高峰,皇權大的嚇死人,要不是有朱元璋的「祖宗成法」壓著,這幫皇帝早就翻了天了。


明朝不會,絕無可能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記住這句話。
歐洲之所以會誕生資本主義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歐洲出現了科學,科學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科學的出現是基督教試圖用從古希臘找到的理性主義去證明上帝存在的偶然產物。
而當時統治明朝的乃是儒家文化,那個時代的中國是無法誕生科學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沒有科學也自然無法發展出足夠的生產力來改變生產關係。
又談何資產階級革命呢?


大明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是不可能的,但記住,大明不能,但是「小明」能,看看隔壁日本就知道,船小好調頭,如果南明抗住(當然南明也扛不住,畢竟大明都扛不住),看到18世紀後期,西方的先進科學傳來,偏安的小朝廷要抓住一切對抗北清的力量,而且偏安,也很難有天朝上國的傲慢。會有學習,會有交流,甚至會有一個持續更久一點的戊戌變法,神似日本的維新。最後能成為一流列強之一,相當於一個大號的日本,小號的俄國,當然也可能為了殖民地跟英法在中南半島打的天翻地覆,一戰很可能就加入同盟國陣營了,搞不好二戰會跟日本一個陣營,但這對世界大局沒有影響,只是兩次世界大戰戰敗,北清在二戰站隊勝利後,一樣會被TG推翻,一樣會有渡江戰役


沒有工業革命, 資本主義有毛用?
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農業社會生產力水平下, 商業城邦被封建地租帝國吊起來打好不好.


天真。被洗腦太深。你該不會也相信溫水煮青蛙,可樂殺精、漢堡是垃圾食品吧。
明朝真沒你想像的那樣。中國古代連一年有多少天也不會算,一直到康熙年間,外國傳教士才教會。
回正題,明代連造幣都不會。怎麼發展資本主義?
沒錯、你沒看錯、中國古代連造標準錢幣都不會。
只能說點錯科技點了。像瑪雅文明把技能全點到宗教上。


朱明王朝其實是被農民起義(或者民變)擊垮的,有的答主提到了朱家是最大的地主,搞土地兼并,不交稅還白占著大筆財富的觀點...完全正確。

大家想想,這樣的政權是很難維持長久的統治,它大多數時間裡也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在鞏固自己的政權穩定上,大家還記得限制人口自由流動和海禁這兩個劣政吧?要知道朱家政權本來就是出身底層的。

和趙宋王朝比起來,我覺得朱明王朝才是大開歷史倒車的政權,很多人認為明亡後老百姓沒有像南宋滅亡時那樣集體殉國是因為蒙古人的奴役把漢人奴化了或者「精英都死了,剩下的都是苟且之輩」還哀嘆從此漢人沒骨氣了等等...

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因為這跟老百姓的道德沒關係,既然朱家政權已經徹底地喪失民心了,老百姓憑什麼要為一個不得人心的政權去死呢?朱家政權是毀於漢人自己的民變啊,逼得自己人造反的政權難道不是被唾棄的么?

而有宋一代,經濟繁榮是普天同慶的,老百姓的日子也很滋潤,大家對趙家政權自然是心懷感恩的,趙家政權再不堪,也沒有逼出李自成來啊,既然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很好,那麼大家自然珍惜生活啊,更支持創造維持了繁榮的趙家政權嘛,所以當國家有難時,大家都共赴國難,國家滅亡時,大家集體殉國。

至於資產階級革命這種意淫我覺得真該休矣。明朝時期的中國和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會是一回事嗎?就憑單一民族?

我在自己的其他的答案里提到過,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江戶時期的日本連統一的國家都不是,我覺得那時候的日本和周天子時期的春秋戰國差不多。日本成為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都已經是明治維新後的事了,大家可以參考「廢藩置縣」。

所以套用明治維新是靠不住的。更何況朱家皇帝可沒有日本天皇那種天神祭司的地位,在中國除了周天子外,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後,就只有孔聖人有這地位。


就朱家的統治風格和擁有的土地數量。如果真有資產階級革命,那老朱怕不是步查理一世,路易十六的後塵。


推薦閱讀:

俄羅斯的民主環境會被普京破壞嗎?
反對狗肉節的都是些什麼人?
放鞭炮擾民、造成大氣污染、可能致傷,這些理由響應有限。環衛工說想早回家過年,各種轉發點贊。如何評價?
人類在進化的路上,用科技躲避了多少次「自然選擇」?
《火星救援》中全世界花幾百億美元去救一個人有可能嗎?

TAG:明朝 | 歷史 | 社會 | 世界歷史 | 君主立憲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