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學中 Weak lensing 現在的研究進展如何?
(我知道回答這個最好的辦法是自己調研文獻,但是還是想提出來,一方面能給我一些指導,一方面給後人留下福利。想給這個問題的定位是非科普向。)
1.現在對CMB的B模探測的力度在逐漸加大,但是近10年內可能不會有衛星探測計划了,地面的包括升級之後的BICEP3,還有南極的Keck array,包括中國未來將在西藏放的CMB探測器等等。但是對於地面探測而言,weak lengsing是一個很重要的污染,如果能結合未來的各種光學,21cm的巡天計劃的觀測數據對weak lensing給出一個很好的估計,這樣對B模觀測的結果是非常有利的。
2.我們現在的望遠鏡對高紅移的大尺度結構觀測非常艱難,但是利用CMB的TT譜的reconstruction之類的方式可以讓我們認識到高紅移的一些結構。
3.現在的標準宇宙學模型建立得相當完整了。理論模型和CMB實驗觀測符合得相當好。在沒有新的大型探測計劃的時候,純粹做CMB數據分析已經很難做出好東西了。
綜合以上3點,我想未來轉到和大尺度結合的方向去。所以希望能有人給一個全面的介紹。最好能給出一些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國內的導師。謝謝啦!
時間節點:2016.01.01
謝邀,簡短回答一下,知乎可能不是特別適合這樣的學術討論。而且問題問得比較寬泛,要回答清楚恐怕不是幾百字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個人覺得類似的研究前景問題,直接去和做相關工作的老師深談更有效一些。
CMB我研究的很少,但是說分析數據做不出好東西我不是特別同意。地面的CMB計劃並不見得比空間項目更差。由於建造周期更短,維護更方便,地面計劃的探測儀器能是可以超過空間望遠鏡的。另外,空間望遠鏡主要是避開了大氣的影響,並不能消除引力透鏡污染。題主已經提到了BICEP3, Keck array這些項目,說明是意識到新的觀測項目正在建造,為什麼又覺得沒有數據可以分析呢?CMB B模觀測實際上非常重要的問題。
引力透鏡方面,宇宙學研究重要的課題主要是精確限制宇宙學模型,研究暗能量狀態方程(包括暗能量是否演化), 驗證廣義相對論(或者證偽廣義相對論),研究宇宙物質三維分布,研究暗暈和子暗暈的物質分布從而限制星系形成理論。
想要進一步了解引力透鏡能幹什麼,一個很好的辦法是去看看各種引力透鏡項目的Science book.如果想要了解當前引力透鏡數據可以研究的問題可以去看CFHTLens, SDSS的引力透鏡文章,未來5年引力透鏡的課題可以去看DES, HSC, KiDs的Science book, 如果想知道未來10年的引力透鏡研究可以去看LSST, Euclid的Science book.
要加入到引力透鏡的研究中我們當然是非常歡迎的。從理論上研究就是要造各種巧妙的方法來利用引力透鏡,然後還要詳細考察各種方法的系統誤差。如果對宇宙學感興趣,可以去北京大學找范祖輝教授。如果對星系形成中引力透鏡的應用感興趣,歡迎來國家天文台和我討論。
從觀測上研究現在最大的困難是望遠鏡點擴散函數帶來的測量偏差。下一代引力透鏡觀測要求測量偏差不能超過1%,但是點擴散函數在CCD不同位置的漲落就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如何克服,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上海交大的張駿教授,紫金山天文台的李國亮教授主要研究這些問題。
再就是可以學著處理現在已經釋放的數據(CFHT,SDSS,BASS, Frontier field, KiDs release 1)。這方面也歡迎來國台和我討論。
總之還是建議能和真正做研究的人面對面討論。
弱引力透鏡(以下簡稱WL)是一個潛力非常大的方向,未來十年將有大批數據出來。但是呢,目前仍然處在初期研究階段,觀測和理論都尚未成熟。在此簡單介紹最近WL的發展情況和未來展望,許多個人觀點,如有偏頗請多多包含。
(1)觀測
WL的初次觀測是哈勃望遠鏡的COSMOS項目,掃了1 deg^2 的小片天空,2009年首次發表了結果(https://arxiv.org/abs/0911.0053)。雖然他們證明出來的宇宙模型親們其實早就知道了(因為觀測的面積太小了沒什麼限制能力),他們還是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WL能做」。
但其實要證明「WL能做」不容易。回到本世紀初2003年,CFHTLS 要測量WL,對著150 deg^2的天空狂掃了5年。快進到08年末09年初,盯著最終數據看了半天,充滿了測量誤差。然後科學家們重新組隊,這次叫CFHTLenS(上海師大Fu Liping老師是其中一員),把以前的數據分析程序大都扔了,從頭開始寫了一套新的。又過了3年,CFHTLenS的小夥伴們終於用同樣的數據但是嶄新的程序測到了WL,發了一堆paper,開心開心!而且他們還很好人地把數據全都放到網上讓人隨意蹂躪(同一組人後來又掃了700 deg^2的天空,2016年發布了數據RCSLenS,但介於和CFHTLenS相似,不再詳述)。類似CFHTLenS的項目還有CS82,但是數據不公開(不過貌似國台和北大是參與者?)。
目前正在進行的兩個上千deg^2的大項目是歐美合作的Dar Energy Survey(DES)和日本NAOJ+美國普林斯頓的Hyper Suprime-Cam(HSC)。前者掃的面積大但是比較淺,後者面積小但很深。DES已經用130多deg^2 的性能測試數據出了一系列paper,HSC目前還沒有什麼動靜(醒一醒!)。他們算是為未來的巨大項目做準備的中型項目。很多人員都是和Euclid,WFIRST,LSST重疊的。
想提下CMB lensing。最初大家都懶得理這個話題,因為覺得一時半會兒測不到啥玩意兒。但是到2011/12年的樣子,就有幾個組連續測到了CMB lensing(ACT:http://arxiv.org/abs/1103.2124,SPT:http://arxiv.org/abs/1202.0546, Planck:https://arxiv.org/abs/1303.5077),到2015年Planck第二次發CMB lensing的數據,已經是40σ了。讓人刮目相看!
同時也想提一下21cm社區說要做WL說很多年了包括SKA,CHIME,LOFAR…等。他們想用intensity mapping來弄。但是暫時沒有成果出來(前景塵埃污染太嚴重)。以後他們弄出來了再來補充。(國台在做的天籟項目,感覺是和CHIME類似的,不是很確定是否也要做WL?)
展望未來,近十年地面和天空都有項目並已經拿到錢要弄了。以下是答主做的不完全列表,包括galaxy lensing和CMB lensing:
其中Euclid、LSST、AdvACT都是要掃半片天空的巨大巡天。數據出來肯定震撼全人類。CMB社區正在討論弄一個地面的CMB-S4,和AdvACT一樣也是掃半天,但是更高解析度(具體的數值還沒有定下來)——他們想做lensing其實是為了給primodial B-mode(宇宙初始引力波) de-lens,是把我們寶貴的WL當作噪音來去掉的(桑心)!所以總覺得差不多就行。現在要靠CMB界小部分對WL本身有興趣的人推他們去做更高的解析度。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2)理論
WL本身不需要太多理論,因為它就是3D的暗物質分布投射到2D平面上去。所以相關的暗物質分布的純理論對於宇宙學其他方向(星團,BAO,RSD,星系分布等)都一樣有用。現在的理論方向集中在小尺度上的暗物質分布的功率譜(small scale matter power spectrum),用Perturbation Theory和Effective Field Theory來解(請不要讓我解釋它們。。)。
專門給WL做的理論的研究小組,大都逃不脫要跑模擬的命運,因為純寫方程太難了。之前大部分人都跑只有暗物質的N-body模擬,現在有人開始慢慢把重子加進去,因為大家意識到重子對暗物質的分布也會產生影響。也有人開始加中微子進去,因為WL可以幫助探測中微子,幾乎可以肯定地在未來十年能確定中微子的總質量。另外國台和北大有人在做非高斯分布統計方法(non-Gaussian statistics),來測量power spectrum測量不到的小結構的非線性物質結構。同學們,這個在未來會很!有!用!
而最緊要的理論,我認為是了解WL相關的各種systematics(google translator給我翻譯是「系統學」?!靠牆罰站去!)。參照狐狸先生的回答,我想應該是他說的「測量偏差」。我列出幾個比較嚴重的,必須馬上學習的對象(有可能造成10%級別的偏差):(1)photometric redshift (光測紅移),(2)shear measurements(星系形狀的測量,上海交大有人在做),(3)intrinsic alignments(星系內在的對稱排列),(4)baryonice processes (重子對星系的影響),(5)covariance matrix estimation(協方差矩陣估計)。
(3)推薦review(2016/5/3補充)
比較簡單易懂的:HoekstraJain2008, Refregier2003
最新的:Kilbinger 2015
比較全面的:Schneider2005, Bartelmann2010
PPT:C. Heymans的四節課:1,2,3,4,Martin White 2004
首先給題主一些自我見解的comment。我本科科研都是在了解CMB(尤其是偏振)。我覺得你這個第一點說的不是十分恰當。weak lensing對CMB B-mode的影響集中在l~1000的尺度,而B-mode包含的主要宇宙學信息集中在l~100左右,所以實際上lensing構不成太大的污染。實際上比較重要的污染來自dust(參見arxiv:1409.5738及1502.00612)。
CMB研究現在大約大家主要關注點還是在polarization吧,其他的都已經玩的差不多了。而且比較多的是和其他觀測手段做cross analysis。
國內大尺度方面我比較了解的不多。清華的Charling Tao(前老闆)的組做的比較雜,從AGN到BAO到超新星都有,以前也有做weak lensing的不過現在不多了;北大的范祖輝老師的組全部都在做weak lensing,是國內做的比較不錯的組。
再詳細的我也還在學習_(:зゝ∠)_。新的老闆做的工作也和weak lensing有關。他們剛完成的工作是利用CFHTLens得到的weak lensing數據跟Planck拿到的SZ數據做cross,來追蹤暗物質暈裡面那部分『丟失的重子』的分布(見1310.5721)
我只說這些我目前知道的部分,希望有更多的前輩來發表見解。我覺得提問的朋友自己似乎有些混亂, 回答的雖然都挺好的但是,還是有些亂.
weak lensing是一個比較大的概括的方向, 提問者似乎關注的是cmb lensing的問題,和傳統上的weak lensing 還是不太一樣的. 還有有些回答也不是很確切,比如說" WL的初次觀測是哈勃望遠鏡的COSMOS項目.... " 這個說法似乎不太妥當。
wl 一般是利用背景星系的微弱形變來估計前景天體的物質分布。一般可以從研究對象來說,前景天體可以是1)星系, 這個就是所謂的 galaxy-galaxy lensing; 2)星系團;3)宇宙大尺度結構(這個就是所謂的cosmic shear), 此外還有提問者所謂的cmb lensing, 但和1,2,3點不太一樣。(順便一提,這3點都有很多年的研究歷史了,不是09年才確認能夠研究的)。此外這個分類方法也是比較籠統,還有一些更細緻和小的方向。
這三點由於其強度和特性的區別,其研究方法也不太一樣, 不好一概而論。例如1) 星系背景源少,一般都是把很多星系疊加到一起來看星系的平均特性。 而2)星系團背景源多,是對單一星系團逐個研究的,這個有很多還結合了strong lensing 或x-ray 等其他方法。 而3)cosmic shear則需要大天區的survey來做統計,比如計算物質功率普。
CMB lensing 和21cm lensing 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它們的背景源不是星系而是 cmb 光子和21cm輻射。 它們也主要是為了計算大尺度功率普。此外lensing還是cmb 偏振的污染源,也是一個熱門方向。
我覺得這個回答的都很籠統,可能會造成一些誤導。 象 狐狸先生 所說的,最好還是到各個大學和天文台相關的老師聊一聊。
當然也可以讀一些review的文章, 例如上面回答所列舉的。
也希望聽聽大神們簡單的分析,沒記錯的話,David Weinberg12年寫的關於dark energy probe裡面貌似有weak lensing的一個章節。感覺要請Rachel Mandelbaum來說說, 她是這方面的大神。Ying Zu到Rachel組裡後他最近的iHOD方法裡面就結合了clustering和weak lensing的研究,不過主要是研究galaxy formation and evolution的,至於宇宙學方面,可能還要等更多的數據。
推薦閱讀:
※霍金為什麼推翻了「黑洞」理論?「灰洞」又是什麼?
※衛星軌道時如何通過地面觀測測定的?
※為什麼臭氧層只有三毫米?
※黑洞會不會圍繞更大質量的物體做運動?
※擁有射電干涉儀的觀測經驗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