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崇禎遺言?
崇禎自盡煤山,藍色袍服前文字: 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無傷百姓一人。
經過多手演義與和諧的「崇禎遺言」,誠如@孔鯉 和@溫體仁 所說,很大程度上是後人附會之詞;人都死了,國也亡了,後人怎麼說、怎麼傳、怎麼寫都行——因為不再有質證的可能了。
我以為,充滿了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的、插上了充分且合理的想像的翅膀的「遺言」的諸多版本,事實上也是漢族文人對於逝去的國度的一曲離騷。皇帝朱由檢的遺詔的散佚以及太子朱慈烺的死亡,以及清軍風捲殘雲一般的對整個國家的征服,使得這個定都北京的古老帝國最終逐漸失去了延續下去的合法性。無論是北地遺民還是南地仍在抗爭的文人,都將自己對大明國的追悼或是仍然抱有的一絲希望寫進了他們所編纂的「史實」裡面,將自己對過往王朝的總結,假託已經死亡的皇帝之口留給後人。
我們已經可以知道,傳世的所謂「崇禎遺言」,大多都是版本不同的「謠言」或者「道聽途說」。這些版本不同的所謂「遺言」,散見於後世文人所著的正史書籍或是筆記小說當中,而作者也大多是曾在明朝任職,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又轉而在清朝任職的文官。他們對於崇禎「遺言」的想像,可以說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而從另一方面來看,他們對於遺言的想像,也帶有很濃厚的文官視角。也就是說,事實上這份「遺言」,雖然不能說每一個字都是思宗所留,卻可以百分百保證,是文官對於明朝社稷、國家政治及皇帝作為的帶有自我立場的看法。
我們以目前來看最長的一個版本,馮夢龍《甲申紀聞》當中的版本來進行解剖。
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致虜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諸臣誤朕也。朕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以發覆面而死;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一、薄德匪躬,上邀天罪。
薄德,即無甚德行;匪躬,即不為自身。皇帝作為天命之子,做得好了上天有賞,做不好了自然上天降罪。這既是文官對於皇權的看法,也是歷代皇帝對於自己地位的看法。一旦國家出現了什麼問題,皇帝作為一國元首,是要承擔最大的責任的;畢竟文官不管再怎麼才能通天也只是一個「人」,而皇帝無論在怎麼愚蠢昏庸也終究是一個皇帝——天然比人要更加有能力、有責任和有德行。所以,在文官的眼中,亡國的首要責任必然是要背負在皇帝身上的:因為你天生就是皇帝啊;你天生就應該干好。我可以給你提個醒,但做事都得你去做,積德也都是你自己積。天下盛平了,軍功章有我一半;亡國了的話,責任你也應該占它個90%吧?
我想,一個十七年內六下罪己詔的皇帝,在決定結束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應當是這麼想的——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二、諸臣誤朕。
諸臣誤朕這個梗,可謂是被傳播得最廣的「崇禎遺言」要素。只此四個字,便點出了崇禎朝十七年來的紛然亂局,也是許多專家學者及明史愛好者所認為的崇禎亡國的根本原因之一——黨爭。
明代黨爭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成化、弘治年間;其規模在嘉靖後期開始逐步擴大。萬曆中後期的怠政給了文官以更大的發展空間,以至於黨爭到了萬曆末期、天啟初期的時候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東林黨和浙黨不舍晝夜地互噴,文官陣營的分裂也從客觀上使得宦官與皇帝變得更加親密。加上天啟皇帝朱由校是一個沉迷遊戲的少年,大事不管,全都甩手給宦官去做,而文官之間忙著撕逼,宦官自然就成為了整個國家最靠譜的行政人員,也無怪乎閹黨專政。
而當天啟駕崩、崇禎初登大統的時候,有兩條路擺在崇禎的面前。一是延續天啟年閹黨專政的局面,繼續重用魏忠賢;另一則是堅決剷除閹黨。在天啟年間,為了得勢,浙黨一直在向閹黨靠攏,這也將東林黨暴露在了抗擊閹黨的第一線。天啟皇帝駕崩、崇禎皇帝登基之後,東林黨以受害者及忠臣的雙重身份向崇禎表明忠心,堅決支持打擊閹黨。況且,在民間似乎也有對於閹黨不滿的聲音;加之閹黨手中權力過大,幾乎蓋主,朱由檢並非太子出身,也是庶出;朱由校尚且被閹黨架空,朱由校自然會害怕自己也被閹黨架空,從而成為一個傀儡皇帝。對於權力懷有極大渴望的朱由檢於是選擇了剷除閹黨。
然而魏忠賢倒了之後,局面卻沒有像朱由檢所希望的那樣清明起來。東林黨人跳出來支持朱由檢倒魏,不過是為了藉機上位而已。事實證明,東林黨人當政之後,崇禎朝越來越亂;一開始還只是上行下不效,到了後來都開始睜眼說瞎話,欺君罔上隨口就來,朱由檢徹底失去了對朝政的控制。
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弱,朱由檢心裡也越來越急;他做不了別的,只能不停換首輔。崇禎五十相,堪比戰後日本換首相的亂局,也成為了各種黨派的角斗場。所有人都只想著踩著別人的肩膀夠到更高的利益,而崇禎老是換人的習慣也讓大家知道了反正我不會在這個位置上呆的太久,趕緊撈一票就走——誰還會為家國長久之計著想呢?
「諸臣誤朕」是沒有錯的,但這個原因只排在第二位——因為文人們都看得很清楚,這種亂局,只是源於崇禎最開始自己悶聲作的大死。
三、朕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
是的,到這個地步,崇禎確實沒有面目見祖宗了。雖然總有學者說明亡於萬曆、明亡於嘉靖、甚至明亡於正德(我了個大槽正德怎麼你了你幹嘛不說明亡於洪武啊真是的),但事實上,我倒是認為,明亡於崇禎。
誠然,明朝中後期,財政趨於崩潰,政治體制也出現了很大的弊端;但是,天啟皇帝朱由校所留下的,算不上是一個爛攤子。眾所周知,明朝最大的問題在於稅收,大量皇家、官家的莊田是不上稅的,不斷兼并土地的士紳也是不上稅的;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本的集中(許多人將其視作資本主義萌芽),士紳的所擁有的土地越來越大,不上稅的收入越來越多。一方面江南地區巨賈富可敵國,另一方面財政收入不斷萎縮。在萬曆、天啟兩朝,事實上是有意扭轉這種局面的。萬曆征礦稅是一例,而魏忠賢向士紳開刀、向他們徵稅,雖被後世寫作是荒暴無道、篡逆作亂的罪證之一,卻毫無疑問地為天啟的內帑補充了大量的資金,也是一例。倘若崇禎在登基之後,能夠意識到財政的極大問題,哪怕鏟掉了閹黨,自己去設立稅收機構沒準也有救;但崇禎卻氣急了眼,鏟掉了閹黨,砍掉了閹黨帶來的弊端,卻也鏟掉了閹黨帶來的利益。國破之日,農民軍沒有從國庫里搜刮到太多財寶,卻發現京內達官貴人的府中金銀成山——只能說,這真是自己在作死。
就不說太祖、成祖了,就說崇禎自己的親曾曾祖父嘉靖、曾祖父隆慶和祖父萬曆,哪個不是雖然有自己的愛好但仍然手上算盤打得噼啪響、自己的錢袋響噹噹的?虧空喊了幾十年,但從嘉靖到萬曆,甚至於到天啟,哪一年因為沒錢而出了問題了?算賬收錢這一門興王府留下來的祖傳手藝到朱由檢這裡失了傳,這真是沒有臉去見祖宗了。
四、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小時候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真是眼淚都流下來了。即便是現在再看到這句話,仍然是鼻子一酸。結合@溫體仁 君在答案中所引過的《國難睹記》當中另一版本的「遺言」,
左衿上書「大明皇帝」四字,右衿上有血書數語云:「只因失守封疆,無顏冠履正寢。朕之驟失天下,皆因貪官污吏,平時隳壞,宜盡行誅戮」等語。
當中所說的「殺貪官、誅污吏」之語,活脫脫是朱由檢本人的寫照。
如果我們盡信史料的話,我們便會發現,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個非常自相矛盾的皇帝。一方面,他躬親勤政、大刀闊斧;而另一方面,卻又用人多疑、寡斷善變。他愛民,所以會下罪己詔;但同時又不信任自己的官員,因而就有了崇禎五十相。有時候我會禁不住想,崇禎究竟是識人呢還是不識人?究竟是勤政呢還是實際上在怠政?他究竟想不想南遷?他究竟想不想送太子出京?他究竟給朱純臣寫了些什麼?這一切真的太難猜,因為崇禎的心思就像是女孩的心思你別猜。像是崇禎這樣多樣化的性格,別說我們這些隔了五百年的人了,就連當時的身邊人也是猜不透的。
或許崇禎的確是一個不堪大用的君主。他沒有能力去掌控朝廷、沒有能力服眾。他靠殺人立威,卻沒想到東林黨是一群官痞,最不怕的就是你殺人。他想運籌帷幄,以為自己能決勝千里,卻沒想到各處都是一敗塗地。崇禎即位的時候,手上雖不能說是一手好牌,但卻不爛,好好打還是能行的;可是到了最後,在皇帝本人和東林黨的悶聲作死之下,大明國由內而外地潰爛了。流寇拿刀一捅,這具屍體便四分五裂。
當真是任賊分裂。
至於最後的「勿傷百姓一人」,我寧願理解為孑遺的明朝文人對於國破的最後的悼亡。謝邀。
明末多流言,毅宗的死是一個被流言塗抹的非常厲害的典型事例。他死前做了什麼、死在哪、穿了什麼衣服,和誰一起死、留下了什麼dying message,全都有異說。這裡不談後出的文獻《北略》《國榷》《明史》等等,只根據崇禎十七年三月城陷前後那些曾在北京活動的人物的記錄,來看看傳說形成時期的原始面貌。先把結論放上來:
毅宗自殺時確實留有遺詔,其內容則眾說紛紜,並在流傳過程中逐漸演化。影響力最大的《明史》版崇禎遺詔,其中包括的無顏見祖宗、諸臣誤我、分裂朕屍勿傷百姓等元素,其實在1644年的江南就已經成形了。而早期出現的百官去輔佐太子、殺盡文官、自書天子、北虜入寇等元素,在流傳過程中因不和諧而逐漸消失。《明史》編者只是做了技術性的進一步和諧。
要說「如何看待」的話:諸臣誤我、分裂朕屍等等,顯然出自當時在野士人對皇帝心情的想像。不過,亡國的皇帝便不是皇帝,連臨死前說什麼,都由不得他了。
一般認為毅宗留下了兩份遺詔,一份是在離宮前下詔給成國公朱純臣,讓他統領諸軍去輔佐太子,但這份詔書傳到內閣的時候,閣臣已經下班了,所以就留在那裡沒有發出去,後來成了李自成殺朱純臣的罪證。一份留在自殺現場,就是本文要討論的對象。以下列舉一些甲申親歷者有關遺詔的記錄。
首先來看一些消息並不太「靈通」的記錄。御史塗必宏的幕僚「聾道人」《遇變紀略》說毅宗留有血書一紙。劉尚友(身份不詳)《定思小紀》則說毅宗「衣有御書」,沒有說具體內容。既然沒有具體內容,這兩個作者及他們的信息源也就沒有專門編造的必要,說明很可能毅宗自殺時確實留有遺詔。
工部主事趙士錦《甲申紀事》說毅宗「左手」上寫有「天子」二字。這個就是否定毅宗留有遺詔說的來源。趙士錦說是一位「內相」即宦官告訴他的。(內相往往特指司禮監的宦官,但這裡未必是確指。)
而左諭德楊士聰的《甲申核真略》,則記錄了比較完整的成句的遺詔內容:
衣袖墨書一行云:「因失江山,無面目見祖宗,不敢終於正寢」,又一行云:「百官俱赴東宮行在。」
後一句內容和給朱純臣輔佐太子的遺詔相符,雖不必有,但情理上是可信的。前一句則是在解釋毅宗死前為何披頭散髮。楊士聰說,他也是聽一位親眼見到毅宗屍體的周姓宦官說的。周氏還問他「啥是行在」。可見內容不是周氏編出來的。
趙士錦和楊士聰都是從宦官處得來的消息,兩人的描述還完全不同。這裡很難說兩者誰是撒謊,因為宦官本身在當時慌亂的氣氛中做的觀察和留下的記憶就未必可靠。話說回來,毅宗在自己身上寫「天子」二字,未免也太中二了。
在另一些記錄中,《明史》版的遺詔就逐漸成型了。身份不詳的「草莽東海臣」的《國難睹記》中,在綜合趙士錦和楊士聰兩說的基礎上(不一定是直接沿用的他們的文本),出現了新的元素:諸臣誤我,請李自成殺明朝的官。
左衿上書「大明皇帝」四字,右衿上有血書數語云:「只因失守封疆,無顏冠履正寢。朕之驟失天下,皆因貪官污吏,平時隳壞,宜盡行誅戮」等語。
這個官員可殺的流言,還有毅宗在宮中給宦官寫「文官個個可殺」六個字的版本,反映的恐怕是當時的在野士人的情緒。
陳濟生(學者陳仁錫之子)《再生紀略》中,也提到了毅宗說「諸臣誤我」,但他沒有要求殺官,而是為了保護百姓,要求分自己的屍:
所御元色鑲邊白綿紬背心,上有御書血詔云:諸臣誤朕,朕無顏見先帝於地下,將任賊分裂朕屍,決勿傷我百姓一人
此版內容綜合了無顏見先帝、諸臣誤我和分我屍三個要素,和後來《明史》版的遺詔已經很接近了。而殺官員這麼不和諧的話,畢竟有損毅宗形象,還是消失的好。值得一提的是,在《再生紀略》里充滿了各種神奇的描寫,陪死的不是王承恩而是王之俊,劉伯溫在明宮裡留下了預言毅宗上吊的圖畫,等等。錦衣衛指揮王世德還專門批駁他「皇家根本不穿綿紬的衣服」。
說起來,在衣服上自書「天子」雖然中二,卻也沒什麼額外的意涵。命百官輔佐東宮、無顏見祖宗也符合毅宗的其它行為。諸臣誤朕、殺貪官(進而到其它傳言里的文臣個個可殺)則直接指斥朝政,且與命百官輔佐東宮矛盾。分屍云云更是一種在野士人對「仁君」形象的想像。其中的政治意涵也越來越明顯。
以上都是(至少自稱)甲申親歷者的記錄。再到一直留在南方的大出版人、致仕知縣馮夢龍根據脫北者傳聞編輯的《甲申紀聞》中,遺詔就是這樣了:
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致虜陷內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諸臣誤朕也。朕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以發覆面而死;任賊分裂朕屍,勿傷我百姓一人。
馮夢龍版遺詔在《再生紀略》基礎上擴寫,文氣完整,辭藻華麗,不愧是編出了「三言」的出版家的大手筆啊!
我們再來看看《明史》版遺詔:
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可以看出,《明史》版遺詔就是從《甲申紀聞》的版本里刪掉了影響民族和諧的「虜陷內地」字樣。
注意,馮夢龍《甲申紀聞》和陳濟生《再生紀略》都收在馮夢龍自己編的時事報道合集《甲申紀事》里,於1644年當年,安宗(弘光皇帝)治下的江南出版。既然安宗已經登基,那麼「百官都去輔佐東宮」云云,雖然是遺詔中唯一做實質性指示的內容,卻已經是不合時宜的東西了,而且與「諸臣誤朕」相矛盾,還是隱去為妙。弘光朝的假太子王之明案,就反映了當時的朝野對「崇禎太子」這一符號的劇烈反應。當然,隱去太子也是符合清朝政治立場的,畢竟他們也先後處理過兩個假太子。這說明影響力最大的《明史》版崇禎遺詔,其實在1644年的江南就已經成形了,《明史》編者只是做了技術性的處理。其實我敢說,清修《明史》99%的內容都不是「原創」的(本來就不應該是)。所以某些人動輒背鍋給乾隆、張廷玉等「明黑」,其實是很無聊的啦。
不過,當然也有唱反調的人存在,楊士聰對那些複雜的遺詔大力闢謠,認為諸臣誤我、分屍云云都是編造的。事實上在職官員楊士聰、趙士錦和錦衣衛指揮王世德的《崇禎遺錄》都沒提什麼「諸臣誤我」。王世德乾脆說毅宗在乾清宮留下了一份「諭賊遺詔」,而身邊根本沒有。然而明史畢竟是官修正史,影響力是很大的。
明末是一個神奇的時代。一個大概在李自成軍中死在了北京附近的太子,化身為二,分別出現在清朝的北京和弘光朝的南京;一個根本是從李自成的別名中分化出來的架空人物「李岩」,堂而皇之從小說走進了正史,成了史實人物;還有什麼毅宗傳詔收葬凌遲了十幾年的魏忠賢云云(參見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211675/answer/54946992 )。
毅宗的遺詔,也出現了多種版本。其中早期出現的自書「天子」、命百官輔助太子、殺盡文官、北虜入寇等元素在流傳過程中因政治不和諧等因素而逐漸消失,而剩下的幾個元素則走入正史,形成了一個愧對祖宗、為官所誤、愛民如子的「努力皇帝」的形象。歸過於下,是古今官僚機構里不變的政治原則。帝制時期的「人臣」給皇帝「擬」這麼一個遺詔,還是合乎時宜的。因為朝代雖然更替,君臣倫理卻是永恆的。但在今人看來,未免有推卸責任、執迷不悟之嫌。其實這話根本就未必是他說的,還怎麼「看」呢?只能說,亡國之君就是慘啊,「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古時不是惡,現在也變成惡了。
崇禎的遺言使大明王朝的覆滅又增加一種悲劇之美。一個帝王,在王朝覆滅的時刻,不投降,不苟安,選擇為王朝殉葬,自己任賊分屍,只求勿傷百姓一人。他的先祖在276年前以淮右布衣的身份登上至尊之位,從夷狄腥膻中拯救了華夏,匡複神州,治隆唐宋。大明從未屈膝於異族,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崇禎皇帝在窮途末路的時刻,必然想起了他的先祖,江山在自己手裡丟了,肯定是無顏面對先祖,然而他的身上畢竟流淌著洪武皇帝的血,為王朝殉葬的勇氣還是有的。
從崇禎的遺言中我看到的是無力和愧疚,許多答主說崇禎這個人猜忌多疑,然而這種性格在一個帝王身上是很常見的,只是崇禎生錯了時候,若是生在盛世,可為守成之君。崇禎皇帝對百姓必然是內疚的,他清楚王朝更替中百姓有多麼可憐,江山在自己手中易主,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因此他寧願自己任賊分屍。至於群臣,那就只能呵呵了,說是百官誤了崇禎可真不是冤枉他們,不過氣數盡了,都是天命。
每一個王朝都有覆滅的時刻,那些亡國之君,有的竄逃到地方割據苟安,有的屈膝侍奉新朝,有幾個敢負起責任?有幾個想過百姓?窩囊禪位的漢獻帝,樂不思蜀的阿斗,只知道「垂淚對宮娥」的李後主,這些遠的不說,就說清朝末年京城都被洋人佔了兩次,皇帝慌慌張張地跑路了,然後就是談判,送錢送地都行,寧與友邦不與家奴。也是,被洋人嚇破了膽的君主就更不會關心漢人的性命和土地了。
崇禎的死使民間更加思慕故國,清初民間的反清復明運動從來沒有停止過,明朝不完美,明朝的君主也有很多不靠譜的,但是那是漢人的天下,君主把百姓當成自己的子民,同時也珍惜每一寸國土。如果明朝真是那麼不堪,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因為其覆滅而以身殉國。張煌言曾經有詩云「予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這也是當時很多人的心境。
https://qr.alipay.com/apx00077xkayosigmkzsyb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不是明史研究者,但是謝謝邀請我來回答。
一個智力平常,性格平常,運氣不好的人做到崇禎這個位置上,難免如此。為什麼說性格平常呢?人都有很多性格缺陷。在普通的生活中,你的這些缺陷翻不起什麼大浪,但是作為一個大廈將傾的帝王。當生殺予奪在手,毫釐之間的政策失誤就釀成大禍的情況下,崇禎這個性格上有些常人缺陷的皇帝,就要面臨無法收拾的局面。應該說難為了他。
崇禎的性格缺陷在哪裡呢?在他這份被定義為遺照的文字中可以看的出來。
1 首先他宣布大明之所以有今天,是自己涼德匪躬的結果,這是一種自責。當然可以說官樣文章。但是和現在的領導幹部,好事往自己身上攬,壞事,把它變成好事,還是往自己身上攬的惡習相比,已經算的上有德了。然而,自責之後,他又馬上把怨氣撒在群臣之上,想說明諸臣誤國。這其實是他真實的意圖。由此可見,崇禎是一個心口不一,性格矛盾,多疑的人。從他施政的很多事情可以看出來。
2 既然你認為臣子誤國,那麼是不是說,自己可以免責呢?可以無愧於心呢?不是,崇禎依然認為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至少大明三百年天下丟在他的手裡。於是崇禎感覺自己無言面對列祖列宗,不得不被發覆面。在九泉之下,都做一個沒臉的人。好不凄涼。崇禎是一個自尊心很強,卻有能力平常的人,由此可見。
3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帝王最後的一刻,心裡依然想著他老百姓。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古代帝王的美德。你可以說這是騙人的,偽造的,但是既然由此一說,足可見依血統而治天下的帝王,和靠暴力奪權的獨裁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額外話題,就不說了。但是從這裡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崇禎皇帝內心一種寬容(不一定是善良)。或者說自信。以為在他的內心,畢竟不害怕「人民」。
糾結,氣短,矛盾,自省。這就是崇禎。
如果滿分100分的話,崇禎遺言是這樣的——
很遺憾,崇禎這篇作文只能得25分。
老實說,這個皇帝是昏得不能再昏了,他致死都沒有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斷送大明帝國,他致死也沒有理解自己的責任之所在。
身死這個結局是無法轉變了,但是身死,還是可以將遺言傳給天下的。最後召集值得信任的臣子或者太監,公布事後的方針,令他們布告天下。這才是比自殺更加緊急的事情,他有空跑到煤山,卻沒有留下實際的遺詔實在是最後最後的敗筆。
他死不要緊,但他身後還有大半個中國,還有其他可以接替朱家王朝的親王,還有大部分忠於大明的官員和子民,大明以仁義治天下300年,人心還在大明。這些條件遠遠好過先前的朱重八和以後的孫中山。這麼多條件在,只要布局不亂,中華還怕沒有英雄豪傑可以重新收拾山河?
在遺詔中,他忘記託付自己的權力,導致南明重組時派系林立而一片混亂,一錯!
在遺詔中,他忘記號召天下反抗逆賊和外虜,導致北方投靠外虜,再錯!
在遺詔中,他忘記最重要的軍事勢力,忘記留言給山海關防守部隊,造成吳三桂打開山海關,錯得不能再錯!
在遺詔中,他忘記激勵自己子民,忘記對抗逆賊和外虜,是大明也是捍衛中華的基本原則。這是整個天下在突變的時候,突然失去權力中樞和精神領袖而被打得措手不及的根本原因。
至於自己失德、天怒、有愧於祖宗,這些都是無所謂的事情。也就是說,致死他也沒有明白皇帝的責任到底是什麼。他的責任是天下,是子民,是社稷,最後的最後才是自己和歷史對他的評價。這些責任都是他必須用生命去捍衛的,如果這些責任沒有完成的話,他連死的權利都沒有!他最後還是沒有明白自己的責任是天下,他可以死,但是他代表的天下不能亡。
單純從他的遺言來看,很明顯他不懂自己的責任所在,不懂得團隊合作,不懂得危機管理,不懂得分析失敗的原因。這些年的皇帝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的,如果一定要給這個皇帝一個評價的話,按照淘寶的做法——
差評。
-----------------------------------------
而後,歷史被改得面目全非,文天祥變成了孫悟空,,,
孔子說的夷狄之聖君(名牌地溝油),不如華夏之亡(淘寶的差評),大概就是崇禎醬紫吧。
即便是淘寶差評,大明最後都不忘百姓,所以反清復明這個口號持續了400年卻還在繼續。
崇禎:百官皆可殺,百姓不可殺!拿破崙:如果我們的將軍都和我們的士兵們一樣勇敢,我們就不會輸掉這場戰爭。希特勒:我們的將軍們背叛了德意志人民!蔣公:丟失大陸,白崇禧是禍首,孔祥熙是禍首,宋子文是禍首,陳立夫是禍首,官員貪婪是禍首,將士怕死是禍首,美國人是禍首,只有我自己半點責任也沒有!
都是一幫不知反省的貨色!
清末李鴻章曾有一句"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名言為時人之首肯,但這個變局的序幕不是在咸豐、同治之年拉開,而應早在崇禎弔死媒山的1644年。崇禎朝無疑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分水嶺,破產的封建中國與涅磐的西方文明之間的分水嶺,在它之後的中國沒有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迎來的卻是一個既往封建王朝的拷貝件,而緊隨其後的康乾盛世也不過是給我們演出了一場封建盛世的絕唱而已。
17世紀40年代的世界,東西方先後有兩位君主走向絕境--一個將脖子伸進了樹枝下絲帶吊環里,另一個將脖子伸進了斷頭台的鍘刀下。而兩人死後其民族的走向卻是天壤之別。就是在這個年代以後,西方的崛起與東方的沒落明顯加快,我們看到:世界的天平開始失衡……對崇禎的死,包括不少史學家在內,眾多的人抱有同情之心。同情什麼?同情他的身世,同情他的結局。雖勵精圖治卻無力回天,國運已經明顯不行,苦苦支撐仍力不從心,正如他所說:朕非亡國之君,而事事皆亡國之象。自然,同情崇禎的背後隱藏對一個國家和民族沒落的悲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崇禎提到的諸臣誤我這四個字並沒有錯,至少文官集團坑了他三次。內鬥誤戰機失良將;不從急與李自成談判;不許安排崇禎後人南巡。尤其是最後一點,南明各朝的核心問題就是政令不統一,各黨派利用帝王爭權,而如果有明確的崇禎正統後人,對江南官員的約束性會強很多,而不是靠從龍之功撕逼。在明末問題固然多,自然災害,經濟萎靡,軍事荒廢,內外皆亂。但是最主要的一點,政治問題,可以被分為兩個問題。一個是地方政務腐敗,一個是中央政務低效。而諸臣誤我,則是對中央政務低效的最後的憤怒。當然,他也改不了。他各位祖上皇帝們已經幫他把皇權壓的最後小了。而最後的群臣也確實把他逼上了絕路。不恨他們,恨李自成?
-----當然崇禎的『諸臣誤我』,只不過是雙方正常反應,他咎由自取。從頭到尾,他都是一個政治上理想化的人,他容不得大臣在做事之餘有任何不好,因此對大臣提防、限制,這種人不應該當皇帝。
高票有個說得對,從嘉靖往後,這一脈最擅長的,是收錢,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擅長的,就是利用撕逼制衡相權。嘉靖、隆慶、萬曆、哪怕是天啟,都基本實現了勢力均衡,該用人就用,該舍人就舍。哪怕是魏宗賢,他固然是權監,但是他確實是有相當能力且能解決部分皇權問題的權監。
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
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漢南續郡志》
「全陝天赤如血」這句讀的眼淚都要下來了啊!
當時的陝比今天陝西地方大,包含西安蘭州銀川西寧等,幾乎就是整個西北了。
最大的悲劇往往是由於硬性規則的錯誤,明思宗也好,當年差點被餓死的答主的老祖宗也好。
時間的單向流動,把他們卡死了。其實不要向後看,會活得稍稍容易點。
所以,如果景山歪脖子樹下能再見崇禎帝,我會跟他說這句,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可以了。
附景山歪脖樹圖一張:
不管遺詔真真假假吧,我感覺一句詩,評論崇禎挺好的。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好像都有點跑偏了,我去。。。反正對於崇禎的悲劇,我就下面這幾條看法。。。
天命不可違,人力有窮時。帶著憋屈和無奈,寫下了自己的心語。。。
1天命去了,形勢非人力所能設想。陝西大旱,河南又出災荒,華北鼠疫。把明王朝折騰的赤地千里,民軍四起。
2君臣已無法一心了。文臣腐朽而不知時變,武人有野心養寇自肥,結果李自成張獻忠成了不死高達,荼毒天下。
皇帝苛責求治,形勢又如風中飄絮不能急切,因此累死能臣傷了人心。大臣唯以推卸敷衍為任,終百無一用。
3明王朝朽不可制,無法挽留。歸根結底都是體制崩潰,秩序缺乏趨變。缺銀子,卻不能從東南山西等地多收財稅,農民不堪壓迫。而武官們有時秩序凌亂,養賊而肥。
4明王朝刻薄臣子的惡果,尤其是武將,崇禎終不能醒悟。戚繼光何錯,困窘而死。曾省吾何錯,被宦官羞辱叱打。李成梁養建州女真為外援,未必不是因為心寒。張居正有功有過,懲罰可也,為何如此逼迫羞辱其家人,毫無風度可言。國家不以士人幹才難得愛之,士人也不復以國家為念,唯思自保求活。
5大臣都是一群王八蛋。吃著國家的糧,砸著國家的鍋。朝廷要他們捐資時一毛沒有,李闖來了一個個跟孫子一樣掏錢,確實是挺該殺的。腐鼠臣子,實害邦國。理學到了這種程度,培養的也就是這種表裡不一,面目可憎的國賊了。
不算是個讀書人,但是對這段印象極深。
我看到答案中很多人在說崇禎像是一個0-10的坑隊友,也有人說他是自己作的。我對史料不熟,也不敢平白為他洗地。不過在我心中,他其實是一個和許許多多的我們一樣的年輕人。
胸懷抱負,樂意為了事業奮鬥,能力不弱智商不低,像許許多多的我們一樣,心甘情願付出一切去捍衛自己珍視的東西。可是也像許許多多的我們一樣,生活里太多的無奈不是你有抱負有能力就可以解決的不是嘛?
內憂外患已經傷透了這個年輕人的心,在他明知道自己的堅持是正確的時候,卻沒有能力對抗時代的洪流。終於他倒下了失敗了,他選擇了用體面的方式,結束君主的生涯。
勿使傷百姓一人。在最後的時刻,這個曾經的君王,用近乎哀求的語氣,向鐵騎和軍刀,發出了最後的旨意。
起碼在最後的時刻,我們看到了他在乎的是什麼。這樣的結束,才是流著朱元璋血液的子孫,體面的告別。
情緒悲觀到極限的遺言
正如崇禎常言:大明天下,奈何亡於朕手。
明明這麼努力,可還是挽救不了大明
但崇禎本人從未在己身找過原因,志大才疏,用人不當,德行涼薄
氣數已盡。。。古人,尤其是皇帝,一般對自己的身後事看的還是挺重要的。可看到那句:任賊分裂朕屍,無傷百姓一人。覺得,崇禎還是個挺有擔當的男人。
縣官不如現管。最後一句任賊分裂朕屍,無傷百姓一人。更是可悲,致死無自省之心,以小善為大善。
群臣誤我,當現剛愎自用。
崇禎此人應是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不善言辭,權欲滔天,不善放權,天真幼稚之人
作為管理者,決策的對錯和初衷無關,結果才是關鍵。作為最高管理者,錯誤是自己買單的,墊背之人可以用來期滿天下,不可欺瞞自己。
聽不得真,辯不了假,玻璃心欲掌天下。信不過人,容不得沙,以己當作天下人。
純粹吐槽…末代皇帝背了一輩子鍋,都要他還,死了還得背鍋,真是嗚呼哀哉。
崇禎是個政治才能與個人勤政程度非常優秀的君王,有明一代,17帝中算個中上。
然而大明搖搖欲墜的江山已非他能力挽狂瀾的了,之前的萬曆、嘉靖已經讓國不成國。他上台後,甚至除魏忠賢前連個人安危都成問題。
關於他很重要的一點。後人過於誇大袁督師的能力、美化袁的性格,而將袁的死一股腦全怪在崇禎頭上。
其實崇禎是個好皇帝,要是趕上個太平年代,不說中興之主,起碼是個守成之主。命運啊,多無奈的玩意兒。╮(╯_╰)╭
說都是他自己作的的人希望你可以有更好的辦法提出來。
這位爺就是典型的中國式老闆,贏了就是自己英明偉大,輸了就是國軍無能。
單說說「然皆諸臣之誤朕也」,這句話和項羽「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很類似,一些人看出悲壯遺憾云云,我只覺得他倆輸得不冤。
這遺言道出了他的根本思想問題:無法控制大臣,而反為所制。
做皇帝,是不能怕大臣死的,也不能怕殺他們。
因為皇帝的任務是管理國家,任何阻擋者都應當被清楚。不過就是給個什麼謚號的問題。
皇帝手裡有軍隊,有萬民擁戴,用整個儒家思想灌輸的官僚體系,這種力量不能被幾個大臣,或者一群黨人所阻滯。
就像蘇聯裝甲車不能被一群廣場上的人擋住無法完成清繳。
推薦閱讀:
※明朝末年廣東舉人進京趕考,他的北上路線會是怎樣的?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多久才能到京?
※航天界曾經有過哪些腦洞特別大的計劃?
※歷史上有誰造反不是為了當皇帝,而是真的救人民於水火之中?
※历史上有哪些国家是真的被「天」亡掉的?
※為什麼有人說黑清朝就等於反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