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又出事故了,通航飛行怎樣才能保證安全?

近期經常聽到通航飛行事故的消息,國家有哪些保障通航飛行員安全的措施么?通航企業又應該怎樣保障通航飛行安全,避免事故發生呢?求大神解答!


粗略看了下,到7月15日,今年全國通航失事墜落11架,致死事故7起,死亡11人。推算今年的每10萬飛行小時,致死事故1.7次左右,總體上看還是很低的,與歐美相比也不能算高。

國家層面的通航公司安全管理監管要求,主要是企業的運行合格審定,對運營安全管理體系的監督。針對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直升機運行安全問題(像今年截至7月15日,22起事故事件,直升機佔8起),飛標司去年7月出台了AC-91-FS-2014-22,《直升機安全運行指南》,局方會制定一些法規、政策、諮詢通告,規範和指導企業的經營。

對於航空公司,首先要做到合法合規,切實在運營規範之下經營,而非取證時一個樣,糊弄事,取完證就安全讓位於利潤。其次,安全管理要常抓不懈,全員參與、全面管理,真正做到TSM(Total Safety Management,全面安全管理)。第三、企業決策層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安全意識(但這一條的培養,往往靠經驗、從業時間,這才能有對行業的深刻理解,航空業最重要的是安全,能意識到這一點恐怕需要一個過程)。第四條、雖然,91部通航公司不要求有SMS,但企業要在不嚴重影響利潤的條件下,盡量向這個方向靠攏。

從具體操作層面上,以下經驗性的做法可以做參考,當然,這是隨口一說,坐下來仔細想想,能幹的工作還有很多,不僅是這些,這些經驗也不夠有條理:

  • 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包括從董事長到各個經理、基層員工的職責;設立專門的安全負責人,企業層面上最好設一個副總或安全總監,各部門責任人也是該部門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這都要明確。
  • 建立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在生產不繁忙的時候經常演練,以免一旦發生事故事件,手足無措。
  • 安全管理文件,不僅僅抄,很多公司籌建的時候手冊抄得一套,或者花錢買一套,不理解每一條怎麼來的,怎麼落實下去,哪一條是自己企業壓根沒法實現的,這樣子不行。手冊要務實可行,符合企業實際情況。
  • 正確的識別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風險,進行分類分級管理,空閑時刻就要不斷思考企業的弱點。
  • 建立安全管理績效獎勵體系。
  • 建立可持續改進的安全管理體系,定期的公司內部複審、檢查,督導各種安全生產措施、制度。
  • 展開必要的、定期的人員安全培訓,全員參與,所有人有必要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技能。
  • 建立合理的溝通機制,有問題,要下面人、一線員工能及時反應給企業負責人、部門負責人,該停飛的停飛、該維修的維修。

前一段時間由於國家政策上支持通航,許多小型通航雨後春筍,但是因為空域問題始終無法解決,空域成本依然是通用航空發展的桎梏。這就造成了很多通航為了活下去必須飛,無視安全狀態。這是通用航空發展的陣痛期,我們必須承受。安全從來和效益就是天秤的兩頭,平衡的如何是反映一個航空公司是否成功的關鍵。


中國通航的平均事故率,致死率和美國差不多,每8萬小時一次事故,每五萬小時致死一人。

中國通航目前每年飛行70萬小時。仔細一算,今年還剩幾個去天堂的名額。


一是相關的法規制度不健全,一些年輕的通航公司並沒有一整套嚴格嚴謹的操作規程和管理規定,甚至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維護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而故意違反規定,比如之前有通航的朋友親眼目睹某公司將換季的發動機滑油放出以後簡單過濾一遍,存放一段時間後再次注入飛機中使用,簡直可怕。
二是部分企業相關人員進入門檻較低,飛行員的水平參差不齊。飛行員的選拔任用的標準不嚴格,一些飛行技術粗糙,沒有良好飛行品質也用;一些心理素質不過關,經驗不足的也在用。一些遇到特殊情況不加判斷,也不看看地面慌忙落地關車,還有懸停轉彎能從五米飛到十幾米的,這種居然也能出去飛航線,叫我我也不敢上他們的機。
還有一點是普遍存在的,就是一些飛行人員安全意識不強,準備不充分,飛行的隨意性大。看一下近幾年的通航飛行事故和不安全事件,很多都是撞高壓線之類的可避免的事故。原因就是沒有按照規定的航線和高度,隨意下高度,或是誤入危險天氣沒有按規定處置。
國內通航公司近年的井噴式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也顯現出以前制度上管理上的很多漏洞,只能說希望從上到下能在一次次的教訓里慢慢改觀吧。
以上都是這幾年看到的一些現象,有不準確的歡迎指出。


國家保障通航安全的主要做法是

呵呵,不讓你飛


我覺得還是跟企業制度有很大關係。多數通航公司制度不健全或不按照制度來做。說多了都是淚


推薦閱讀:

TAG:飛機 | 飛行 | 航空 | 航空安全 | 通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