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天文觀測有精確的數據記錄么?

好多地方引述中國古代天文觀測結果的時候,只描述了天象和大概方位,就像某年某月某日,西北方有彗星,長一尺。但是古代不是有渾天儀之類的么?我沒有見到過形如「某年某月某日有彗星,彗星頭部坐標XXX,尾部坐標XXX」(當然坐標體系可以用古代版本表述),是因為我見得少,還是因為這樣的記錄根本不存在?


欽天監左監副臣鮑英齊等謹題,為觀 候天象事。據天文科該直五官靈台郎於道 等呈報:
本年十月初十日己酉夜四更,觀見 西南方出異星一個,在天囷之下,白色無芒 尾 ,用 儀 測 得 在 戌 宮 ,經 度 二 十 七 度 五 分 , 緯南十五度五十六分,在奎宿度。
十一日 又據該直五官靈台郎李世盛等呈報: 夜四 更測得其星在天囷之下。臣等率天文科滿 漢官員於十二日在台,五更詳細測得其星仍在天囷之下 ,未曾行動 ,亦無芒尾 ,是謂客星。臣等謹按占書曰: 客星守天囷,天下 大旱,人飢相食。在奎宿度屬於魯分

這是清代記錄,是一個朋友轉述給我的,這條記錄有問題,因為【天囷】的位置不對。我猜測是【天溷】寫錯。

而且,這是清代記錄,眾所周知,清代記錄是【西方那一套】。所以嚴格來說這個例子並不是很好的解答你的疑惑。

古代的天文儀器,渾儀簡儀之類的肯定是要有刻度有讀數的。
漢馬融有云:「上天之體不可得知,測天之事見於經者,惟有璣衡一事。璣衡者,即今之渾儀也。」
吳王蕃之論亦云:「渾儀之制,置天梁、地平以定天體,為四游儀以綴赤道者,此謂璣也;置望筒橫簫於游儀中,以窺七曜之行,而知其躔離之次者,此謂衡也。」

我覺得這個就是表述讀數……

補充一點日月位置的:

太子率更令領國子博士何承天表更改《元嘉曆法》,以月蝕檢今冬至日在斗十七,以土圭測影,知冬至已差三日。詔使付外檢署。
以元嘉十一年被敕,使考月蝕。……檢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望月蝕……到四唱蝕既,(月)在營室十五度末……以月蝕所沖考之,日應在翼十五度半。
又到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望月蝕……到一更三唱蝕既,(月)在鬼四度……以沖考之,其日日應在牛六度半。
又到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望月蝕……到三更一唱食既,(月)在井三十八度……以沖考之,其日日應在斗二十二度半。
到十五年五月十五日望月蝕,加時在戌,其日月始生而已(帶食月出),蝕光已生四分之一格,在斗十六度許……考取其沖,其日日應在井二十。
又到十七年九月十六日望月蝕……到三唱蝕十五分之十二格,在昴一度半……以沖考之,則其日日在氐十三度半。

《宋書·卷十二志第二·歷中》是描述何承天根據月食時候月亮位置推測太陽實際位置的過程。
太陽因為有渾儀有黃道環,所以一般就不會記錄兩個坐標,只是寫一個經度坐標——這個其實不能算黃經。
PS:宋的何承天,是南北朝宋齊梁陳的那個【宋】。


更早的資料來自馬王堆帛書《五星占》

秦始皇帝元年正月,歲星日行廿分,十二日而行一度,終歲行卅度百五分。

現在在諸史書上看到的實際上不是天象部門的原始記錄,而是年報……肯定簡略很多。原始記錄我不曉得哪裡可以搞到,但是一定是存在的,可能早就湮沒在歷史中了

但是我覺得題主有個誤解……特殊天象的記錄精確位置其實沒那麼重要。當然你說這個是彗星還是比較重要的,可以推算軌道用——彗星的位置是隨著時間變化的,我是說按日算的級別。有過觀測彗星經驗的朋友們曉得這點。
Heavens-Above去這裡找個彗星每天看下位置就曉得了。

所以天體的精確測量,包括度數之類的數據,真正的體現是——精確的星圖
你說彗星在某度某度,意義不如說,天狼星在某度某度。其東南方某度某度又有什麼星。這個用星圖、渾象、天體儀之類的描述簡直再好不過了。中國古代這些東西是不少的。

擴展一下,關於中國坐標體系,是【入宿度】和【去極度】組成的赤道體系。當然,地平體系是一定有的。
此外擴展:中國古代天文學中說某地「入虛六度」,某地「入危一度」,「入」字應如何理解? - 歷史
樓上所說的【距星】、星宿分度如下圖。

好像也沒有能夠解決題主的疑惑吧,自說自話罷了。


推薦閱讀:

元朝帶給了明朝哪些重要的影響?
縱觀姜維一生,到底能否算得大英雄,真丈夫?
怎樣用一種比較勵志的方式來解釋道家的「無為」思想?
東漢是中國歷史上最平淡的朝代嗎?有哪些名人名事?

TAG:天文學 | 科學史 | 歷史學 | 天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