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為了迎接新的一年,除舊換新的方式有哪些講究?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好好過年,更多春節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
除舊布新是中國農曆春節的一種傳統習俗,每逢過節前夕,家家戶戶總是會挑出一段時間來大掃除,也趁此機會將家中布置擺設徹底整頓清理過,好讓新的一年有番新氣象。


謝邀(假裝有人邀的樣紙)。
身份相關:福建閩西山區客家人一枚
客家人語言上三里不同音,所以我說的只代表生我養我的土地,我只對我自己每年經歷的負責,就醬。
年前的準備其實都大同小異,簡而言之就是大掃除。真正的區別是從臘月二十八至正月初一之間。

1、謄寫祭文,春聯書寫

因為祖父是老師,家中老宅也有五代之久。故門框上每年需粘貼的對聯多達十五對,這還是沒有算上各處大門的。所以一般都是年二十八就要寫完。

祭文是祭拜先祖之用。書寫的紙張是草紙,祭文主題是:以家中輩分最大的男丁的身份,於某年某日(天干地支紀年法)攜全家祭拜列祖列宗的書面表達樣式。

春聯是在除夕當日中午前貼好,祭文則是擺在供桌前,和其他空白草紙一起澆上當日宰殺的雞鴨血,晒乾後備用。

2、供奉先祖,祭拜生祠

客家人一直都有家族觀念,故除夕日當日宰殺的雞鴨魚肉需祭拜先祖。

先於大堂正中擺上供桌和供品、香爐、屏風,家中主事之人帶頭進香。去祖祠之前,還要去村中各處生祠(供奉對象是史上於我姓氏延續有大恩之人)、神龕上禮敬。

祖祠是一般不讓未成年人進去的,小時候跟我奶奶去各處進香,就到祖祠停止。整個祭拜禮儀隨那些祭文和血紙在祖祠燒化為止。

3、貼門紅

這個比較簡單,很小的時候這就開始是我的任務了。

家中各個大門、櫥櫃、倉庫、家畜欄、桌椅、花盆都要貼上。
大門(空白紅紙長條狀):正堂大門五張、對外大門三張、各居室門房一張。
櫥櫃、桌椅、花盆或長條或方塊。
家畜欄、倉庫粘貼的必寫吉語,寫吉語的還有供桌前端的三張。

4、除夕團圓飯,春節開門
年夜飯各處應該都差不多,要遵從的是:餐前全家舉杯祝團圓,杯中酒至少抿一口,給小孩的壓歲錢都是在餐桌上給的。

春節開門,其實才是整個春節禮儀的核心。
選吉時、定方位:看你新的一年是求財求福還是喜,春牛圖上會寫出各大神祗現身的方位和時間。
開門前準備:大堂內燈火通明,準備好茶盤、香燭紙、鞭炮
開門中:供桌前進香,香條不可全部插在香爐上;開大門時需兩到三人的香條,輩分高者負責開門,一人負責拿著鞭炮、和剩下燃著的香條。開門時念吉語,出門後不可高聲喧嘩,準備好後,持香朝選定方位禮拜,三叩首後就把香插在門前,禮畢才可放鞭炮。
開門後:回到大堂,泡一壺新年第一杯茶,吃一下茶盤裡的點心就算結束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這是我至今最懷念的春節氣息。

5、初一拜年

年初一,家族各房為單位,自行組織一隊(新婚夫婦、小孩必須去)於村中各家各戶拜年。
每到一戶,主人都要送上倒茶讓座、給每一個小孩一到兩個橘子上個世紀是喜餅)。各隊在村中總有碰到的時候,按習俗禮儀,先到者看到後面有人來這家時,應該帶隊離開。


時至如今,老宅已經不住三年了。父母和我都出門在外,諸事從簡。很多東西已經慢慢的淡化,除了拜年,我也不再春節開門,也沒有那麼多春聯和門紅讓我來貼。每年年初一,走在村裡的村道上,漸漸的有種疏離感,也許,那些只能藏在記憶里吧。


廣西梧州人,漢族,算是嶺南地區吧。

大家說了很多怎麼吃,怎麼布置的;而我們這比較注重祭祀,所以我就說說我們這裡過年的祭祀風俗

嚴格來說,我的這個回答有點偏題了。但祭祀也算是一種除舊換新吧:忘掉過去一年的不順,祈求新一年一切順利。

在寫答案的時候,我還上網搜了一些資料,發現我們的祭祀算是比較完好的保留了漢族傳統(儒教)的風俗了。可惜現在新一輩已經完全不知道這些行為的意義,就連老一輩很多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年輕人只懂得按著老人說的去做,而不知道這些意味著什麼。我不知道,我們這一個小地方的一些小風俗,何時會消失殆盡?

順便貼一張我們縣地名志關於我們村的詞條,建村近300年,如今人口仍然不足300人(這個是1980年代的著的書,89人是那個時候的)。這個封閉且落後的小村子,過去那麼多年沒被外面的世界打擾而得以保留自己的文化,如今大發展卻留不住自己的東西。

---------------------------------------------------------------------------------------------------------------------------


首先,我們這裡祭拜的地點一般有兩個。

其一是祠堂,裡面供有「天地君親師」神位。

補一張圖,這就是我們的「老廳屋」,上面的就是天地君親師神位。「天地君親師神位」字樣已經好多年沒換,基本看不到了(似乎神位上的字是不能隨便換的)。這張照片是村裡一個小夥子結婚時候拍的(可以看到新婚祝詞)。不管是婚喪嫁娶,逢年過節都是要來這裡祭拜的。進去裡面就是灶神位所在,兩旁牆上貼了紅紙有上香的地方就是聖人位。

我們當地的話成為「老廳屋」。「廳屋」在我們那兒的意思就是「廳堂」的意思。叫做「老廳屋」也是有來源的。我們村的祠堂,都是當初搬遷至此時,每一個家庭都建一個祠堂用以拜祭祖先。那時候應該是各人都有房,但是廳堂就是這一個,所以叫「廳屋」。後來子孫開枝散葉,獨立成家,各家都有了自己的廳堂,於是這個祭拜的地方就變成老廳了。另外各家新建的房子都是圍繞著這個廳堂而建的,有點像四合院的結構。再另外,我們這裡的老房子,全部都是泥磚,或者直接是泥砌成的。現在村裡面還有十幾座紅泥黑瓦的老房子。


祠堂里供奉的,首先是「天」和「地」。

不過這裡的「天」並非是玉皇大帝或某一神明,而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大概是指一切人類無法控制的來自自然的力量。另外據我所知,玉皇大帝好像是道教的概念,而我們祭祀風俗是儒教的。不過中國民間的信仰挺複雜的,我們這裡老人仙逝的相關風俗確實更偏向道教的。


「地」是有特指土地神。不不不,不是西遊記裡面的土地公公。西遊記裡面的神話人物是把佛道儒三家的各種人物混雜並且改編了,所以不要全盤以西遊記裡面的東西視為中國民間神明信仰。正所謂「皇天后土」,中國人喜歡相對立/對應的事物。有天自然有地,有陽自然有陰。


天和地是至高的。天象徵著控制日月星辰,四季變幻,晴雨更替,同時也掌控著人的命運;地則是控制著作物的收成,生存的基礎。在中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裡,這兩者絕對是人民心中最高信仰。


「君親師」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不過老一輩也說得不太清楚了。

「君」就自然是皇帝老兒了,他是「天」在人間的代表,管理者,自然要敬奉。

「親」並不是親人,而是祖先。中國人家庭觀念極重,祭祀先祖自然不可少。

「師」我之前的描述是指孔子。後來我查了一下,似乎並不是特指孔子,而是泛著古代賢明君主與聖人。


我們的祠堂里還供奉「聖人」。大致就是文人供「文聖」孔子,武人供「武聖」關羽,商人供「商聖」范蠡,醫者供「醫聖」張仲景之類的。我們的祠堂里,我知道的有供奉孔子和范蠡的,其他的連供奉者自己都說不清供的是哪位聖人。


除了以上的「天地君親師」、「聖人」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神明——灶神,也是在這裡供奉的。灶神掌管人間煙火,同時是「天」派到人間的考察官,小年夜要回天上做彙報的,所以也是必須供奉的。


其二是我們稱之為「社」的地方。

再補一張圖。這就是我們的「社」。這個小山坡上的每一棵樹都要上香,但祭拜的位置就是那幾個人所在的地方。可以看到我們這裡祭拜有女性參加的,雖然是封建社會留下的傳統,但不好的地方我們都已經摒棄了。

「社」就是「江山社稷」的那個「社」。指的是土地神或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一般是在村外田野旁的一個小山坡上,附近的村子都共有一個社。祭土地神自然是希望求得來年風調雨順,土地產出更多糧食。社的祭祀一般是一年兩次,一次是年三十。另一次則是專門的「社日」,大概公曆4月份,「農曆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我也沒求證過日期是否是對的,因為從小就在外讀書,這個節的時候都不在家,所以沒參加過。另外也有「秋社日」,時間是「農曆立秋後第五個戊日」,但我們那裡似乎不在這個節日祭祀。

祭祀的流程,嚴格來說從農曆廿三就開始了。廿三那天,要祭拜灶神,放鞭炮送灶神。就是民間故事裡說的,灶神全年在人間,作為天上派下的調查官。每年廿三那天,灶神要回天上報告當年民間情況,然後年三十再回到人間。祭拜他是希望他能跟天帝說好話,來年風調雨順,日子更好過。


到了年三十那天下午,各家都會以桂、麻燒水沐浴。婦女會在家洗衣、準備年夜晚。家裡的男丁(一般是未婚的)和未成年男孩女孩會帶上祭祀用品,一般要擔上一擔的物品,以家族為單位去拜社。我們這裡的一個家族一般是指三代內近親,也就是說我會和我爸親兄弟的兒女們一起組成一個單位去祭祀。


我們那裡離社最近的村,都有20分鐘的腳程。而且去的基本都是年輕人和兒童,所以大家一路上說說笑笑,也是十分熱鬧。

祭拜完到家的時候,一般是下午4點左右。各家各戶在集在「老廳屋」,再祭拜天地君親師、灶神和聖人。

祭拜過程,先將祭品擺於桌上拜天地君親師,再放地上拜土地神,接著拜灶神,最後將祭品擺在老廳屋門口,朝外祭拜葬在外邊的已故親人。最後再進屋,各自拜各自的聖人。


在老廳屋的祭拜,是逢年過節,大小喜事都要祭拜的;

祭拜時候各種規矩也挺多,小時候經常被長輩罵。

比如三跪九叩必需是:一跪三叩首×3,而且動作要標準。

比如酒滿為敬,茶滿為欺。所以不管敬人還是敬神,我們要酒是滿的,茶只半杯。敬神不管茶酒,都不能一次倒完,一杯要分三下。

燒紙錢和敬茶酒的時候,不能蹲著,要單腳跪下,朝著祭拜方向。


另外年三十這天,神位上的長明燈一定是要點起來的,至少要維持到初一早上。灶神位的地方必須要有一盤火,以便灶神三十晚從天上回來能馬上取暖。


還有各種細枝末節的小規矩,雖然繁瑣,但也是一種對天地和先人的敬重。我不能說這算不算是文化中的精華,但絕不是糟粕。不知道多年以後,我的兒孫還懂不懂這些風俗,還知不知道要拜天地神明。


PS:這個答案最初在手機上寫於2015年春節前,眨眼間就到了2016年春節又得到推薦。才想起來回來修改一些行文和錯誤,時間真的過得挺快的。不知大家這一年過得如何?


1好好洗個澡
用上你最最喜歡的洗浴用品 讓自己乾乾淨淨 清清爽爽

2 整理前好好睡一覺
關掉所有的電子產品

3丟東西
所有不常用 佔位置的雞肋 已經不穿的衣服 鞋子
都要果斷地扔掉
保持簡潔

4所有房間里先留下一間不打掃
把其他房間可移動的東西堆進去

5大掃除
把剩餘房間的衛生死角打掃
地面 窗戶 瓷磚 桌子...


完畢後 ,把剛才堆在另一間房間的東西放回去

注意 先放大的 再放小的

6把未打掃的一間房子里的東西堆到客廳地上
地上要先墊一張桌布

7打掃那間房間 按上述方法整理


8哈哈哈 此時所有房間都整理乾淨了

接下來
開始整理小東西 此時觸摸那些瑣碎會讓人超級有成就感

9洗衣服 床單

所有該曬的曬 該洗的洗


10整理衣櫃
把洗好的衣物放進去
整理床鋪 套上乾淨被套

11把所有房間的地面再清理一遍


12掃除結束
給自己喝杯飲料

重複1和2
洗澡加休息

全新生活就開始了~^_^

———————————————
割一下 上面講了除舊 額 下面補充下迎新

1 買讓自己舒服的東西

一盒質地好又暖和的襪子(一盒 四入就好)
對於女生 適合自己的bra

平時想買但又捨不得入手的電子產品

更新所有的洗浴用品
特別牙刷和毛巾 浴巾

2 室內
買植物 花開正好的 添喜氣的植物
換桌布 桌布 !

3 買適合自己的新衣服

4買一打A4紙張
這個是絕對是你接下來一年需要的

5水果 零食 (多點招待客人)
更新冰箱

6 春聯 但也推崇窗花


7買米
(這個確實必須啊 )

8更新書單

9新入手一本日記本和記賬的本子

-----------------------------

兩年前的答案了...忽然又被大家點贊。我覺得,兩年前的我有一點點幼稚...其實我現在覺得,新的一年其實除了外部的除舊迎新,更重要的是在內心真正地反思自己,也給自己一個新的機會開始新的旅程。

我想起今年我離開哥大的時候,充滿了不舍。因為我不確定,我還能不能繼續努力到達更高的平台。還能不能再和這些優秀的學生繼續在一起學習。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忽然覺得,要花很多的力氣才能和大家談笑風生。因此對於未來更加不確定。

可是,我的一位同學對我說,我應該為了這次離別而感到開心。因為離開一個舊的環境,說明我又開啟了新的路,說明我到達了另一個更高的level。

因此,我想說,2015,2016不論好壞,已經結束,2017,是一個新的開始。

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所以,我想把2017要對自己說的話也放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1,去年很忙,今年只會更忙。但是不要忙得沒有頭緒。自己不是神,不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完美。至少稍稍給自己一個量化的小目標,但做不到也無妨,問心無愧就好。

2,學習應當是一件持之以恆,日益精進的事情。也應該是快樂的,不要強迫自己。該睡覺睡覺,該玩耍玩耍,每天一點點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完就好了。


3,寫日記。做總結,反思。不要浮躁,不要浮躁。人生那麼長,永遠不知道命運下一步會把你推到什麼地方。

4,多喝水。飲食清淡。少點外賣。衰老可能是一瞬間的事情。多抹防晒。

5,存一點點錢,和朋友去逛逛自己想去的地方。

6,不要和別人爭一時高下,關注自己的事情。
細水長流。

7,無論如何,要帶點情懷,帶點理想。做一個很酷的人。
不為了什麼,而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春日可以去賞櫻,夏天可以去游泳。

8,堅持自己的想法,堅持自己的理想。
不要被時代左右,而是憑著感覺走出一條路。
壓抑久了誰都會受不了,年輕,我願意為自己負責。

9,關注周圍。留心產業的變化,留心周邊城鎮的流動。做一些紀錄。準備一本本子,一旦有想法便記下來。

10,常常嘗試,和人交流。通過別人的反應來檢驗自己的觀點。因此可以投稿,也許會在知乎寫幾個正經答案。

11,追求美不是錯,也是一種對自己的尊重。可以花時間在穿衣打扮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而不是迎合他人。

12,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新的一年,願你我,願世界,都更美好。


小時候我們那兒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會開始為迎接新年做準備,讓年味越來越濃。
臘月初 做麻葉(類似於薯片的一種油炸食品)先把糯米蒸熟 ,待冷卻後,將其搗碎,然後盤成一塊長方體 ,在太陽下反覆晾曬,最後晒乾後切片,最後油炸。整個工藝比較耗時間,基本從臘月初要持續到臘月中下旬。

臘月上旬 殺年豬 殺年豬當天會邀請周圍鄰居大吃一頓,初一在你家,初二在我家,吃百家飯嘗百家的口味,類似於聚會非常熱鬧。過後還會為新年準備一道菜「香腸」

臘月下旬 開始到鎮上的集市上置辦年貨 ,每次買兩三樣,看著家裡的年貨越來越多,心裡對年也越來越期盼。

臘月二十三 祭灶王爺

臘月二十四 大掃除 把家裡的邊邊角角都擦洗的煥然一新

臘月二十五二十六 做豆腐 拿自己家種的黃豆經過一到兩天的浸泡,然後挑到村裡專門做豆腐的人家,用大口鐵鍋將磨碎的黃豆進行加熱煮沸 ,根據加的滷水的不同,這期間有豆漿喝、還可以吃到豆腐腦兒,最後變成白嫩嫩的豆腐。

臘月二十七 殺雞宰鵝殺魚

臘月二十八二十九 做油炸菜 包括炸花生米 炸三鮮 、炸紅燒肉、炸豆腐、炸麻葉 、炸肉丸,還會包菜包子 、煮豬頭、煮雞

臘月三十 祭祖 放煙花鞭炮 吃年夜飯 我們那邊過年是在早上,從凌晨三四點就斷斷續續的響起鞭炮聲 ,空氣里飄散著家家戶戶傳出的肉香,幾乎一睜開眼就可以吃年夜飯了。


貿然來答,要是有老鄉一起嘮嘮~內蒙古鄂爾多斯,伊盟這片兒。呃,我是漢族……
我知道的不多,我們這裡過年前陸續開始做很多事情,具體時間好像沒講究。一般點的就是除塵和清洗,把每個房間每個角落打掃乾淨,床單被罩枕頭窗帘衣服都拆洗了,玻璃擦乾淨。磨菜刀磨剪刀,準備正月的煙酒糖,還有這裡特色年貨(應該是特色吧╮(╯▽╰)╭)
豆芽。臘月開始生豆芽,就是在瓮里用水泡黃豆或者綠豆,悶出豆芽來,涼拌著吃;
紅燒肉這個大家都知道吧……
還有酥雞和丸子。酥雞是在一團團面里裹著雞肉炸,丸子就是類似餃子肉餡團成團炸,兩種都要做好多;
壓粉條大家知道嗎……粉條……
炸油糕油餅油圈圈麻花,這些應該也懂吧……
正月里做好的酥雞丸子紅燒肉油糕之類的,在蒸鍋里熱出來,招待親戚。方言叫「騰」,和蒸的意思差不多,熱氣蒸騰嘛。總之,臘月會很忙,正月吃得香
~(≧▽≦)/~
長肉更憂傷……╮(╯▽╰)╭
吃飯的時候和家裡人說話,再補充一點吧。喪禮:家裡有人去世,這一年的對聯是黃色的,第二年綠色,第三年藍色。不過現在基本不貼藍色的了,第三年開始就貼紅色了。


簡單說一下我們家的吧:
臘月二十四:掃塵
方言:除yangcen(二一聲)
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全家動員起來大掃除,我之前查過,這是因為「塵」與「陳」諧音,有除陳的意思,也有把去年的晦氣掃出去,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年的意義。

臘月:殺年豬、喝刨豬湯、熏臘肉、臘腸
殺年豬、喝刨豬湯這個具體沒有哪一天,但是我們家一般是臘月初。小的時候過年回爺爺家,村裡邊哪一家喝刨豬湯是一件大事,因為要請村裡邊其他人來幫忙,所以也會借這個機會邀請大家來吃飯,熱鬧熱鬧。這個應該是辛苦了一年,在年底犒勞一下自己的意思?殺完年豬後,就製作臘肉、灌香腸(我最愛的啦啦),掛在灶前熏(這是很小以前了,那時候主要是燒柴火,所以不用刻意去熏臘肉、臘腸,但是現在基本上都是集中幾天熏臘肉、臘腸,過年就等著吃老。而且小時候還要一家人一塊灌香腸的,現在也是買了肉直接交給外面弄了……)

大年三十下午:貼春聯、福字、年畫
我們這邊的習俗是大年三十的下午貼春聯、福字、年畫。春聯大家都知道了塞,迎春迎春嘛;福字就更不用說了,寓意「福到了」;年畫以前是每年都會貼的,鍾馗啊秦瓊啊,這兩年貼的少了,用福字代替比較多。個人感覺是因為迎門神是有保家護院的意思,近兩年更多用迎福這種更吉利的寓意代替了,個人感覺哈。

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放煙花、守歲
一家團圓吃年夜飯,我們這邊吃年飯其實從中午這頓就開始了,只是午餐這頓沒有年夜飯那麼豐盛。年夜飯基本配置:燉雞湯(寓意吉)、燉豬腳(寓意明年發大財)、魚(年年有餘嘛),其他的菜式現在越來越傾向於健康了哈~蔬菜這兩年越來越多了,而且我現在有時候也小露兩手,做個咖喱雞之類的混個持家有道的形象(笑)。
放煙花:小的時候大年三十誰還管吃飯吶,心心念念地就是你們大人趕緊喝完酒我們去放煙花好嘛!一般從7點左右開始村裡邊就陸陸續續放煙花了,一聽別人的煙花那個響啊!我們這些小孩子心裡邊那個癢啊!!!筷子一摔就跑了……我們家的習慣,煙花從小放到大,從最基礎的衝天炮啊、鞭子啊、舞的那種一閃一閃的啊我也不知道叫啥的;然後是最簡單的花炮,光biu一聲上天,一根可以放好久;然後就是飛毛腿這種啦,biu一聲上去後再beng一聲響;然後就是那種小的在地上xu的煙花,老漂亮啦~~重頭戲當然是禮花那種啦,每年我們幾個小孩子都搶著要去做那個點花炮的人吶~這可是個吉兆呢~我們家每年放煙花的時候,不管男女老少都要上場,而且等都要等到嬸嬸媽媽們把碗洗了收拾完了再放,象徵團圓嘛,當然是全家人都要在場的,不能少一個呢。
守歲:終於心滿意足放完煙花後,就是回去守夜啦~這時候瓜子、花生、堅果、糖果神馬的全部抱出來丫~我爺爺家有三兄妹,農村嘛,過年主要是幾個兒子在,我們家跟叔叔家每年都會提前買好所有的零食,這時候就各種豐盛啦~嗑著瓜子吃著糖,打開電視看春晚,吐槽劉謙的魔術,吵吵今年那首歌好聽,等著趙本山的小品~其樂融融吶~跟著全國觀眾一起數完過年的鐘聲,吃也吃飽啦,大家就各自散去睡覺覺啦~~初一可是要早起的哦~~

————————————————————
上班呢,先更到這,回家後接著寫初一,前邊的想起來其他的也一併補充
全程手寫,碼得累死我了……還要躲躲藏藏著領導……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10日更新
初一:新年第一響、拜年拿壓歲錢、包湯圓、掃墓、曬太陽打麻將~~
新年第一響: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懶覺的!!!不能讓人喊你起床的!!!!因為會預示著你一年都會懶……(天知道這對我美好的寒假生活造成了多麼痛苦的回憶,強烈懷疑是我爸媽為了逼我早起杜撰的!!)所以,大年初一我如何自然醒呢?當然是靠清晨的新年第一響了啊~~通常爺爺家村裡邊在6點前後家家戶戶開始放新年的第一串炮仗,噼里啪啦的聲響在山城鄉村裡到處迴響……我果斷睡不著了。好吧,不扯淡,新年第一響,顧名思義,當然是為了在新的一年迎來一個好兆頭,一炮打響啦。
拜年拿壓歲錢:起床、洗漱、出門看到一個大人就開始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這個全國各地都一樣了啦,大家開心就好了啦不贅述。重點來了,初一這天我們那講究比較多:1、換新衣服,從頭到腳都要換洗衣服哦~啊好開心~2、一整天洗漱、做飯等的水都必須要找個盆接住,不能潑到地上潑出門口,這樣會把好運潑走的哦~3、今天不能洗頭……為毛,一直沒搞懂,這個真不曉得……4、吉祥話不能離口,不能亂講話,這個真考驗熊孩子爸媽的應變能力啊,歲歲(碎碎)平安都是小case了……
包湯圓:拿完紅包就去把小手手洗乾淨來一起包湯圓啦~俗話說南圓北餃,包湯圓就要全家上陣才能團團圓圓嘛,我們家的習俗是找幾個1分、5毛的硬幣包在湯圓里,誰能吃到這個硬幣,就預兆著一年運氣加持啦~
掃墓上墳:開開心心吃完湯圓,一家人就出門去掃墓啦。我們這邊的習俗是初一上午去上墳,村子不大,一家人走著聊著,到了親人的墳前,男人擺炮女人聊天小孩磕頭,時不時遇見村裡的另外一家,也是浩浩蕩蕩一家子。
曬太陽打麻將:終於迎來了山城人民喜聞樂見的打麻將環節。吃完午飯,我爸泡上茶,我媽拿出瓜子,招呼一個大院里的叔叔伯伯在院子里把桌圍上。小孩子到處跑著,玩著沒放完的擦炮,爺爺把煙槍拿出來坐在院子里磕,我們就把羽毛球拍拿出來跟爹媽搶地盤。歲月靜好。

初二到初六:走親戚
一句話:挨家挨戶去蹭飯。輪著排。長胖。

初九:出門。有句話叫做初七不出門,所以在外務工的叔叔伯伯們基本上初八、初九出門。到這兒,這個年就算過得差不多老。


啊啊,又要過年老。現在木有壓歲錢拿老……


謝邀[知乎傳統,其實沒人邀 ]

地理位置:廣西博白小村
博白是全國有名的客家大縣,我家是原住民,不過客家人與我們習俗也有很多相通的!

說重點的

一、年前[臘月初~臘月29]

1.曬臘肉。臨近臘月,看好天氣開始購買五花肉做臘肉,臘腸等,大戶會自己宰豬取材!

2.留新零錢。因為過年要打紅包,當地的銀行滿足不了那麼多的零錢需求,各家都自己收集,所以經常見買點小東西給你大鈔找零。九幾年的時候是2塊紅包,醉躺!

3.備年貨。青菜、果蔬、糖、餅、瓜子、米酒,炮仗、煙花、香燭、黃紙、對聯、吉語、(貼門頭正中的長方形紅紙,一般寫四字吉語:花開富貴,四季平安等)一天買一點,不會一次性採購。農村條件,肉類一般留到比較近年才買!基本每家都會養雞鴨,買大魚在自家水池養著。

4.置新衣。不過記憶中都是給我們兄弟買,父母自己都沒刻意買新衣,給勤儉的父母36個贊。

5.除塵。臘月25左右吧,要用整棵竹子,留部分竹葉做掃把,方便掃屋頂的蜘蛛網,積塵。餐具、傢具、被套大衣窗帘要擦洗。累_(:з」∠)_

二、除夕

1.臘月30要殺雞,煮豬手[前蹄],5斤整塊五花肉,還有其他東西祭祖。每個村落都有自己的祠堂,和神社,祭祖要敬酒燒黃紙祈禱,最後等一刻鐘等祖先用餐放鞭炮。回到家裡還要祭祀灶君,土地爺,各方神明等,我的任務是點了鞭炮後撿沒炸響的鞭炮回家跟哥哥玩。(??????) ?。[話說有小孩撿鞭炮手法奇快,掉地上還沒炸但引信還燒著就被揣褲兜里炸掉的,Σ( ° △ °|||)︴,但你怕死下手慢你就沒得撿了,所以養成了習慣,撿到的一律要掐過引信,杜絕死灰復燃,小孩都悍不畏死,所以博白也是出名的民風彪悍啊 ̄へ ̄]

2.做落水包。名字由來沒有考究過,應該是因為在水裡煮,隨著水滾開的描述吧。可以百度:博白落水包,不具體描述了。還有體積更大的飯心包,煮熟的糯米拌油渣炒香,用麵糰包好,再用燙過的生菜葉子包住蒸熟,吃的時候要切成5毫米左右薄片兩面煎焦黃,因為有些膩且上火,要配本地黃芽木茶同吃,解膩祛火。有的家庭還會自己做米餅,俗稱「竹卡餅」,[註:竹卡是指竹節,每十塊餅用紙裝好的成品像竹子而得名],因為只見別家做過,具體做法不詳。

3.午餐隨便對付,繼續落水包和飯心團[女人家家的活]。我們兄弟大姐則偶爾偷麵糰玩,偷吃餡料,繼續玩撿回來的鞭炮。

4.貼對聯。大門對聯橫批走完,房門貼吉語,商鋪選:一本萬利,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等,樓梯口:上落平安,家畜籠:六畜興旺等,有些許講究。

5.年夜飯。老媽會我留雞腿,這裡每家也都是這樣。哥哥姐姐們則沒有。ヾ(???)?大菜主要是:扣肉、油炸魚,白切雞等,第一道當然是中午做好的落水包。

6.炸扣肉。這不是美食專欄,過程不細說了,芙蓉肉要說一下,主要用料:生澱粉5斤,鴨蛋10個,無皮細五花肉1斤,發酵粉2勺,鹽少許,水少許,混在一起攪拌均勻分成湯勺大小下油鍋炸,炸到微黃浮起瀝干油即可出鍋,因表面凹凸不平裡面氣孔多而得名芙蓉肉。

7.晚上12點整,全村人聚在祠堂,以茶水甜品祭祀先祖,祈求保佑!然後回家各自燃放煙花鞭炮[Σ(っ °Д °;)っ好多鞭炮撿]至此除夕夜才算結束,要歇息了,家裡的燈必須全部開著。

三、新年

1.大年初一要早起,穿新衣,再放一餅鞭炮,讓門前鋪滿紅色鞭炮紙,祈福新年紅紅火火,所有這些鞭炮紙都不能掃掉,要等過了初八才能動!

2.早茶。昨天做好的飯心團經過一夜放涼已經硬了,可以切片煎熟配茶一起吃,很喜歡啊!然後就可以收長輩給的壓歲錢了。2000年左右的時候,村裡的年輕人會組織舞獅隊,挨家挨戶舞獅拜年!到訪的人家會準備橙子糖果茶水紅包招待這些年輕人。Σ(っ °Д °;)っ又有好多鞭炮撿!!

3.吃飽了,熱鬧了,錢到手了,該去鎮上土豪一下了,平時沒得吃的烤雞翅一人來幾串,塑料衝鋒槍,氣球,卡通人物精美的圖紙,女孩更多的是把錢攢著以後買文具之類的,搞不懂,有錢不花,傻!╮(╯_╰)╭

4.玩累了回家,別的玩具先放好,跟小夥伴們把這兩天撿來的鞭炮拿出來,一個一個拆開只取火藥,裝到空煙花筒里,足夠量後用廢紙塞緊,用掰斷的火柴炮從靠近底部的小孔塞進去做引信,這種小炮點燃大約5~10秒才會炸,做引信就可以丟水裡炸。多做幾個就跑去別人家的魚塘炸魚,雖然大多時候空手而歸還被人追─=≡Σ((( つ??ω??)つ,但每年都樂此不疲!

5.初二,是每家的女人回娘家的日子,初三到初八,各個親戚互相往來拜年,新年至此基本結束了!剩下的日子,就是寒!假!作!業!(╯‵□′)╯︵┻━┻
—————————————————————
答完了才發現貌似偏題了_(:з」∠)_
—————————————————————
我對年味的理解就像是火藥味,因為童年的活動主要圍繞著各種煙花炮竹,那股火藥的味道記憶猶新!你們呢?
—————————————————————
謹以此篇做記,回味那遠去的年味!
—————————————————————
年後補部分圖


我覺得,這是一個洗窗帘換窗帘的大好時機。


上班閑的沒事來碼些字

作為一個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漢族(客家人,廣西沿海地區。),關於過年的習俗,給我的感受是,在廣西這一少數民族成分組成豐富地區,大部分族群總體上來說過年時走的「程序」差異不大,但又是各家有各家的不同。
在這咱先說明一下,城裡和村裡的過年差距還是挺大的,觀察過城裡的小夥伴們過年,那叫一個簡約。

拿我家來說(這個家指的是過年回老家農村的家族,不是只有爹娘我三人的這個家,這兩者過年的程序還是有差別的)

你能想像你住的地區,村與村之間隔的也就那麼一兩公里,兩三公里,但每個村的民族都不一樣,說的語言也不同嗎?但你更能想像,這些個看起來不是自己人的人們,過年過節大夥該幹啥,該吃啥跟你都是一個樣的嗎?廢話有點多了,下邊繼續。

等等,先普及一下知識,咱廣西人過年是不吃餃子的,這些個塞牙縫的玩意兒最多被咱們當作早餐或者宵夜。各位看官不免要問了,那你們廣西人過年吃啥?沒錯,咱大管西過年大魚大肉,哦對,還有粽子!大肉粽!重口味吧?

我的老家屬於客家人的村子,村裡人祖籍是廣東梅州(sorry,最遠只查到這一代),並且歷經N次遷徙才到達現在所居住的地方,因此,我們家對在外遊子的歸來特別注重。不管是否過年過節,只要有在外(這個外指的是比較遠的地方)居住的親戚歸來,家裡都會殺雞殺鴨放鞭炮拜土地,當然春節更是隆重了。
年二十九、年三十,基本是外地親戚歸來的日子,特別是年三十,中午家裡人就開始準備年夜飯,雞鴨是必不可少的,還有魚,象徵著年年有餘嘛。
兩廣地區在重大場合對雞鴨的吃法只有一種:那就是白切!一般下午三點多,雞鴨就已經煮熟了,在這要說明一下,雞鴨是整隻的煮熟,未切砍。這時候該是拜土地拜祖先的時候了,先拜土地後拜祖先。(這個土地,其實並不是咱們說的土地爺,實質上它是一個小的祠堂或者比較奇特的自然物,每個村都有,而每個村拜的都不一樣,有的拜祠堂,有的拜神樹,用民族學的說法叫人們對先祖的精神寄託物。我們村的是祠堂。把它說成土地,不僅大家好理解,我也省的打那麼多字)。

整隻煮熟了的雞(或者鴨),放在籃子里,帶到土地廟的檯子上,擺上酒,燒上香,拜三拜,放鞭炮,燒紙錢,然後再把酒一灑,OK完事收雞走人。
回到家後繼續用這隻雞(或者鴨)拜祖先,同樣的程序,少了撒酒這一步。
這些都弄完之後,雞可以撤回廚房砍了。
====================================================
在家人準備年夜飯的同時,當然少不了另外一波家人打掃衛生。洗衣服啊洗床單啊神馬的,早就已經洗好了,一般留到年三十才幹的,也基本都是掃掃地擦擦窗之類的。
然後是貼春聯貼門神貼門紅。咱們的春聯都是集市上買來的,現在這個商業化的年代除了有雅趣的和恪守傳統的,大家都沒心思自己寫了,再說咱字又丑,自己寫貼出來多丟人吶,對吧?還有,咱家的門紅和一樓福建客家大哥(為什嗎艾特不出來啊喂!)不一樣,我們就只貼門框上,而且都寫了吉語。

====================================================
該到年夜飯時間了。
我們家,甚至我們村,有個傳統,年夜飯僅限於直系近親一起,比如同一個爺爺下的叔伯,就算是爺爺輩的兄弟,也不能在一起吃,得分開,各回各家吃。哦對了,年夜飯的時候,特別是廚具,鍋碗瓢盆之類的,借了別人家的就得立馬還回去,不能留著在自己家過年。

吃完年夜飯幹嘛?當然是出去耍了。怎麼個耍?這個嘛,咳咳,簡單來說就是去約戰喝酒!
首先確認對方家已經吃完年夜飯了,然後一家的男性青壯年,當然也有中老年,只要能喝的都叫上,可以一家去,也可以約多家一塊兒去,到朋友,親戚家裡開戰。嗯沒錯,就是喝酒。

之後零點放鞭炮放煙花啥的就不說了。


對了補充一點,我們家對過年穿不穿新衣沒講究,還有,我們不守夜!!!除非你耍通宵,這不算。
====================================================
年初一

一大早當然是出去拜年了,不像一樓福建客家大哥那那麼繁瑣,想怎麼去就怎麼去,可以一家一家的去,也可以單獨去。也不用對長輩三叩九拜,說了恭喜發財就能拿紅包(可是已經到了我發紅包的時代了,摔!)

年初一一大早,家裡的女性們就開始忙忙碌碌地包粽子了,這時候是她們最忙的時候,所以她們一般不參加串門拜年活動。(粽子必須年初一才能開始包,年三十不包。商業粽另說。)
有的親戚還會做米花餅,用大米做的餅,脆,甜,口感類似往往大米餅。(我不是在做廣告)
一般粽子上午包了下鍋了,下午就能出鍋。

====================================================
年初二

回娘家
其實也就是回外婆家了,當然在這天,姑爺們也會回來,就少不了年三十的步驟了。。。

這個年,大概也就這樣了。。。


不請自來,知乎的第一個回答。

本人來自廣東湛江其中的某個小縣城的某個小鎮的某個小鄉村,總之就是山旮旯地方啦。
我們這邊的習俗比較多,請允許我慢慢道來。

從臘月二十八開始,我們這邊大多數家庭都會做一種白話叫做「米乙」的糕點(其實這是一個字,不過我打不出來o(╯□╰)o,類似英語at的發音)。
就是用蔗糖水和面,包上花生白糖或者椰絲芝麻等等餡心,用模子拍好放到鍋里蒸。出鍋的「米乙」可以存放很久的,十天半個月都沒問題。

另外還有自製的年糕,不過現在大家生活好過了,嫌麻煩都是直接外面買。還好總會有人保留著這種古老的傳統。具體做法一時半會講不清楚,略過吧。

然後除夕,白天娘家人會送些年貨過來,多少無所謂,重要是心意。一般都是年糕啊,乾貨水果之類的。家裡則需要準備拜神祭祖,上午一次,晚上祖祠換完香爐之後再拜一次。

到了傍晚,就要貼對聯、門神,吃年夜飯。農村沒那麼多講究,不會包餃子吃湯圓這些。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麼樣,反正我這邊都沒有這種習俗。

然後就是收紅包了,出來外出打工多年還有已經結婚的,其他人都有紅包收,所以我都20了還收紅包,有點臉紅咯。紅包也不多,大家什麼生活水平都是知道的,也不會出現打腫臉充胖子這種情況。

除夕夜要守歲,睡覺也可以,不過有一點,所有房間的燈都要開著,包括廁所廚房還有樓梯。
十二點鐘一過,就要燒鞭炮,燒完才去睡覺,第二天醒來還要再燒一遍。

大年初一至初三,我們這裡的習俗是不可以掃地的,老人說掃地會把財氣運氣都掃掉。所以不想家裡變成狗窩的話,盡量保持乾淨吧。

年初一,我們這邊不好出門的,因為村裡面游神。你跟我說游神是封建迷信?這個不歸我管。

年初二,回娘家,這個不用說吧,大家都差不多。從娘家回來總要帶回一兩根蒜,這個我不清楚為什麼。

正月十一開始到正月十五,村裡的燈樓開張,過去的一年裡出生的男丁有多少就掛幾盞花燈,一戶一盞。大概是祈求人丁興旺的意思,農村人很講究傳宗接代的。印象中某個親房大伯一家生了五個女兒才有個兒子,高興得不得了。

正月十一擺丁酒,就是點燈的人家擺酒宴,邀請村裡的親房親戚來喝酒。這個註定要賠錢的啦,不用指望可以收回多少禮金。

正月十五晚上會集中放煙花,從晚上九點到凌晨一兩點不能停。

大概就這麼多了,敘述能力不好,大家能看明白就行了。

最後求下贊,雖然我不知道這個有什麼用……


溫州人,小時候有年味是從年24開始,祭拜灶王爺,那時候媽媽都會準備點心零食,拜一下然後都給小孩吃了,那是一年中吃零食最合法的時候了!現在應該都沒了吧,也沒正兒八經的灶了。
2。是全家大掃除,徹徹底底的大掃除,窗帘、門窗全部無死角清理,溫州話叫「換新」。這個習慣現在還保留,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喜歡,過年了真的要一切如新!
3:點水燈,就是用紅色的蠟燭插在切下來一段一段的蘿蔔上放在各個房間,讓每個房間角落都被照到,不知道寓意是什麼,我想應該是紅紅火火吧,很小的時候米缸和水缸里都點過,放在碗裡面,然後再放進去。
4:正月前一次分歲,在分歲酒上就可以分紅包啦!全家人聚在一起。
現在想來我們好像還是年前比較忙呢哈哈哈


湘西侗族妹紙來答題,其實要細細說來過年的規矩實在太多了。不過最近犯困嚴重,這會晚上才八點我就想睡覺了。就說一點吧。大年三十那天的早上,都是爸爸起來做飯,反正得是家裡的男人做早飯,寓意一年到頭都是男人做飯女人休息,女人可以睡到飯熟再起。早飯的菜式也是固定的,水豆腐,青菜(這種葉子菜帶苦味,在某些地方好像叫芥菜),豬下水(一般就是豬肝炒大腸啦),然後煮的飯里有粳米有糯米,叫做年更飯。第一口必須吃青菜,第二口吃豆腐,寓意一清二白,一年到頭清清白白。之後才可以隨便吃。但是飯絕對不能泡湯,不然來年田埂會垮的哦。飯一定要多煮一點,留到正月十五。


除夕夜的鞭炮 那種此起彼伏 家家戶戶的感覺無法名狀


換新女朋友


吃肉 吃肉吃肉


從頭到腳連內褲都要換新的


穿漢服拜年


買新衣服


言之有理即可


手機黨答一記
我是江西人,我們這裡,必備臘肉臘腸臘豬耳朵……(以下省略n種腊味)
臘肉有去買和自己熏兩種,我還記得,當初過年前一兩個月,有的人家在院子中堆柴,在柴上搭一個用簡陋木板做的、四面封閉的小木房子,在頂上插兩根竹竿,掛上臘肉,讓木柴不充分燃燒,發出濃煙,很快就可以熏出來,只不過不如我還是更喜歡常年放在灶上熏得,而今已經不怎麼吃的到了。
我們過年的桌子上必有一隻板鴨,一堆鹹蛋和皮蛋,還有在大辣椒里灌上面糊炸的,還有豆腐角和肉丸子。

突然開始懷念小時候的年。


推薦閱讀:

中國既然改了用公曆,華人新年為什麼不改作元旦?

TAG:新年 | 生活方式 | 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