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科技史上有什麼趣聞?


undefinedp 1
undefinedp

戈達德教授顯然不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在真空中是沒有受力物體的,他連這些高中生們該懂的知識都不知道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1.zhimg.com/v2-f6a921685ee6a75a8f9676c78ebce90c_b.jpgundefinedundefinedp
來自1920年undefinedhttps://www.baidu.com/s?wd=%E3%80%8A%E7%BA%BD%E7%BA%A6%E6%97%B6%E6%8A%A5%E3%80%8Bamp;tn=44039180_cpramp;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mymLujNhP1KbnjIbP1T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b1rj03PjRkrjD4nWfsnW0dundefined的一篇報道。該報道在1969年美國undefinedhttps://www.baidu.com/s?wd=%E9%98%BF%E6%B3%A2%E7%BD%97%E7%99%BB%E6%9C%88amp;tn=44039180_cpramp;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mymLujNhP1KbnjIbP1Tz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b1rj03PjRkrjD4nWfsnW0dundefined後被撤除。戈達德,火箭工程學先驅。
undefinedpundefinedp類似的還有一則報道:
undefinedp

登陸月球或月球行走對當前的技術來說太難了,要想實現起碼也要200年後才行。 ——科學文摘 1948

undefinedp2
undefinedp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1.zhimg.com/v2-94d7bc61e8a6a0de8573f01130747890_b.jpgundefinedundefinedp
我們決定登月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是美國前總統約翰·費茨傑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於1962年9月12日在賴斯大學的一篇關於航天事業的演講:
undefinedpundefinedp「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because that goal will serve to organize and measure the best of our energies and skills, because that challenge is one that we are willing to accept, one we are unwilling to postpone, and one which we intend to win, and the others, too.」 「我們決定在這十年間登上月球,並實現更多夢想,並非它們輕而易舉,而是它們困難重重。因為這個目標將促進我們實現最佳的組織並測出我們最佳的能力,因為這個挑戰我們樂於接受,因為這個挑戰我們不願推遲,因為這個挑戰我們志在必得,其他的挑戰也是如此。」
undefinedpundefinedp3
undefinedp

先告訴我,他是否活著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3.zhimg.com/v2-76d01c87878645242353b62d1d2461ca_b.jpgundefinedundefinedp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載人宇宙飛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成為全人類的英雄。
undefinedpundefinedp 4月12日,赫魯曉夫焦慮不安地在電話旁守候了一個半小時,鈴聲一響,他抓起電話這樣問道:「先告訴我,他是否活著?」
undefinedpundefinedp 據說,當時新聞準備了三份新聞稿,一份是宇航員成功返回,另兩份分別是飛船未進入軌道以及飛船失事、宇航員罹難。赫魯曉夫已經做好準備面對可能出現的任何事故。
undefinedpundefinedp4undefinedp

領導批准我繞地球運轉48 圈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4.zhimg.com/v2-ecccb6000de8bc0869c5c2cf1f1f6f33_b.jpgundefinedundefinedp
前蘇聯宇航員捷列什科娃在 1963 年 6 月 16 日升入太空,成為全世界第一名女性宇航員。
她是這樣回憶自己的首次太空飛行的:
undefinedpundefinedp 「我穩坐在undefinedhttps://www.baidu.com/s?wd=%E5%AE%87%E5%AE%99%E9%A3%9E%E8%88%B9amp;tn=44039180_cpramp;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kPyfLmhDLmHPBPWn4nyfL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HTsPH6zn1msP16drjc3rHnsn0undefined的密封艙內,沒有想到自己的家庭,也沒有想過是否能返回地球。我腦子裡只裝著未來24小時內承擔的使命和責任:拍照片、拍電影、並且做科學實驗。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在太空中看到無比壯觀的地球時,實在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我對她產生深深的眷戀。我向這顆美麗的星星——地球提出延長在太空逗留的時間,領導批准我繞地球運轉48圈。我飛行70小時50分鐘,航行約200萬公里,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undefinedpundefinedp5undefinedp

每一個零件都由出價最低的承包商生產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4.zhimg.com/v2-674559c660eaf6c72d9c3fb7b7a860d7_b.jpgundefinedundefinedp
undefinedpundefinedp 1961 年 5 月 5 日,謝潑德在太空停留 15 分鐘,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宇航員。undefinedpundefinedp當謝潑德被記者問到他坐在紅石火箭頂部等待發射的感想時,他回答:undefinedpundefinedp「這艘太空船的每一個零件都是由出價最低的承包商生產的。」undefinedpundefinedp6undefinedp

——是誰? ——自己人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2.zhimg.com/v2-2d46c75253c18a0192b493beb38fe19d_b.jpgundefinedundefinedp
1975 年 7 月 15 日,美國阿波羅18號飛船與蘇聯聯盟19號飛船順利對接。
undefinedpundefinedp 美國阿波羅飛船的指令長托馬斯·斯塔福德輕輕地敲一敲對接後依然緊閉著的聯盟-19號飛船的艙門。undefinedpundefinedp 「當~當~當」 (托馬斯·斯塔福德的敲門聲)undefinedpundefinedp然後,蘇聯聯盟-19號飛船的船長列昂諾夫會故作驚訝地問一句:undefinedpundefinedp「外面是誰?」undefinedpundefinedp接著,斯塔福德應當淡定地說一句:undefinedpundefinedp自己人。」undefinedpundefinedp然後,列昂諾夫輕輕打開聯盟-19號的艙門。undefinedpundefinedp最後,兩國飛船的船長各自伸出右手,在艙門處握手,並相互祝賀。其他宇航員舉起相機,準備記錄這一歷史瞬間。(要注意,按規定,兩人的右手應該恰好位於聯盟-19號飛船的艙門卡環位置,以顯示兩國的歷史性對接的嚴肅和莊重。)undefinedpundefinedp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美國阿波羅飛船的指令長斯塔福德確實敲門了。列昂諾夫則查看了一下聯盟飛船和阿波羅飛船的艙內壓力,兩艘飛船的艙內壓力已逐漸趨於一致。(按各自設計,聯盟飛船的艙內壓力大於阿波羅飛船,因此在對接後需要調節壓力後再連通。)undefinedpundefinedp興奮的蘇聯聯盟飛船的船長列昂諾夫可沒有真的裝腔作勢地問一句外面是誰。他猛然打開聯盟-19號飛船的艙門,熱情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斯塔福德愣了一下,也伸出了手。undefinedpundefinedp兩人就這樣乾淨利落地完成了這次歷史性的握手,列昂諾夫太高興了,他沒有給其他宇航員給他們拍攝握手照片的機會。列昂諾夫握緊斯塔福德的手,一下子就把他拉到了聯盟-19號飛船的艙內。列昂諾夫和斯塔福德頭對頭,擁抱在一起。undefinedp

undefinedp7undefinedp

命運決定這些前往undefinedhttp://jump.bdimg.com/safecheck/index?url=rN3wPs8te/pL4AOY0zAwhz3wi8AXlR5gsMEbyYdIw618Tm0RyCPfSS8c2w72BJITt6XyibVFgk4fbLMgytUg5Z4Q4OO30Ri8SAtVjSx1NjJY8K44RtEayGhXuj1GpXWM9L1cKSv9XN++VfNl9/Ov+lyLq8mktwfU4LVf/qL3wq71V9msnDsWAUuTp6Uwv+ddec/AZ+IFwcQwPGbuJnYGNA==undefined探險的人將永遠在月球上安息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4.zhimg.com/v2-280f8bacce48c67e90b72aa71d3f8953_b.jpgundefined

undefinedp 1969 年 7 月阿波羅 11 號實現了人類的首次成功登月,在月球上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還與尼克鬆通話了 5 分鐘。在登月之前,尼克松十分擔心「undefinedhttp://jump.bdimg.com/safecheck/index?url=rN3wPs8te/pL4AOY0zAwhz3wi8AXlR5gsMEbyYdIw62+PuBOITBh99JI1Wrcvaj+O0pEZ2Xy1ItkiciLiTwoS7njj2ZanVLEEANUIc+5QVJMYf5Zm5X55xQEboJjqYDPAGWDWFAwBc3LMHDPkQUNh1Xba80XOUOK6PbK1zh81Wxdcll9NJv3nMRjxVWIjDSdoz5Jer6UPUJGXtb+N2a31nY9qHh6BM0yundefined」登月任務會以失敗告終,他堅持要求演講稿撰寫人事先為他準備一份undefinedhttp://jump.bdimg.com/safecheck/index?url=rN3wPs8te/pL4AOY0zAwhz3wi8AXlR5gsMEbyYdIw61feM6WJdaWXoBm1AcJaxnsImOuUl9obIdesUqvhcRz+hXSuwz9b96EragWmZ1jer1XQuxoOXhQse67YcLj84Z/yzBwz5EFDYdV22vNFzlDiuj2ytc4fNVsXXJZfTSb95zEY8VViIw0naM+SXq+lD1CRl7W/jdmt9Z2Pah4egTNMg==undefined遇難的悼詞:undefinedpundefinedp 「命運已經註定那些登月進行和平探險的勇士們,將永遠在月球上和平地安息。這些勇敢的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溫·奧爾德林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返回地球的任何希望。……這兩個男人將他們的生命獻給了人類最崇高的目標:對真理和知識的追尋。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將會懷念他們,他們的國家將會懷念他們,全世界的人們都將懷念他們;將兩個兒子派往未知世界探險的地球母親將會懷念他們。正是由於他們的探索,全世界的人才感到自己都是地球上的一家人;正是由於他們的犧牲,人類才像兄弟一樣團結得更緊密。……其他的勇士將追隨他們的足跡,並且肯定會找到回家的路。……在以後的夜晚,當我們再仰望月球時,每一個人都將知道,在另一個世界的某個角落,安息著永恆的人類。」undefinedpundefinedp8undefinedp

祝你好運,戈斯基先生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2.zhimg.com/v2-7369ccdf2dd0358576046e6684816f85_b.jpgundefinedundefinedp
在阿姆斯特朗返回登陸艙時,他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祝你好運,戈斯基先生。」NASA的大多數人都以為這句話沒什麼深意,可能是指某個蘇聯宇航員。可是查來查去,蘇聯或美國宇航局都沒有這麼一個人。之後每年都有很多人問undefinedhttps://www.baidu.com/s?wd=%E9%98%BF%E5%A7%86%E6%96%AF%E7%89%B9%E6%9C%97amp;tn=44039180_cpramp;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PHuWP1IWnHR3PjIbPyc0IAYqnWm3PW64rj0d0AP8IA3qPjfsn1bkrjKxmLKz0ZNzUjdCIZwsrBtEXh9GuA7EQhF9pywdQhPEUiqkIyN1IA-EUBtYPHTsnWb3rHbundefined「祝你好運,戈斯基先生」這句話有什麼含義,他都笑而不答。1995年7月5日在弗洛里達,一個記者又把這個問了26年之久的問題捅出來,這次undefinedhttps://www.baidu.com/s?wd=%E9%98%BF%E5%A7%86%E6%96%AF%E7%89%B9%E6%9C%97amp;tn=44039180_cpramp;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PHuWP1IWnHR3PjIbPyc0IAYqnWm3PW64rj0d0AP8IA3qPjfsn1bkrjKxmLKz0ZNzUjdCIZwsrBtEXh9GuA7EQhF9pywdQhPEUiqkIyN1IA-EUBtYPHTsnWb3rHbundefined終於開口了。戈斯基先生不久前去世了,阿姆斯特朗覺得他可以回答了。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有一天,他和朋友在院子里玩棒球。他的朋友把球打到鄰居戈斯基夫婦家窗戶下面。阿姆斯特朗彎腰揀球的時候聽見他們夫婦在吵架,戈斯基太太大聲嚷著說:「你想跟我XX?休想!除非鄰居家的小孩登上月球!」(真實性待考證)
undefinedpundefinedp10undefinedp

對尼爾是一小步,對我卻是一大步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4.zhimg.com/v2-280f8bacce48c67e90b72aa71d3f8953_b.jpgundefinedundefinedp
執行阿波羅12號任務的康拉德是第三個踏上月球的人,他是第一個登月的左撇子,身高1.69米,是身材最為小巧的宇航員之一。在踏上月球後,康拉德以他自己的短小身材開玩笑:
undefinedpundefinedp「太好了!天哪,這也許對尼爾是一小步,但對我卻是一大步呢!」
undefinedpundefinedp康拉德後來解釋這是為了與主持人歐利亞娜·法拉奇的賭局,為了證明NASA並沒有替宇航員寫好該說什麼。

11
undefinedp

——爽不爽? ——爽!

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4.zhimg.com/v2-240fab69e52cab4494f6d8647bd907db_b.jpgundefinedundefinedp
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中國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由兩名男性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飛船入軌後經過2天獨立飛行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自動對接形成組合體。
undefinedpundefinedp 火箭升空後,整流罩打開時,第一次上太空的陳冬和三次上天的老船長景海鵬這樣對話道。
undefinedpundefinedp其實他們的獨白彙集成《星際穿越》的一句台詞:
undefinedp

We"ve always defined ourselves by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the impossible. And we count these moments. These moments when we dare to aim higher, to break barriers, to reach for the stars, to make the unknown known. We count these moments as our proudest achievements. But we lost all that. Or perhaps we"ve just forgotten that we are still pioneers. And we"ve barely begun. And that our greatest accomplishments cannot be behind us, because our destiny lies above us. 我們不斷定義自己超越不可能的能力。我們盤點這些時刻,那些時刻我們勇於超越更高,打破枷鎖,探索星際,讓未知成為已知。我們把這些時刻作為最值得驕傲的成就。但是我們失去了一切。或者說我們只是忘記了我們仍然是先行者,這僅僅只是開端。最偉大的成就不可能在我們身後,因為命運在我們之上。

undefinedp我們不是守護者,是探索者,是先驅者。 We"ve forgotten who we are. Explorers, pioneers—not caretakers. undefinedp


蟹妖!
今天說說「爆頭哥」,世界上唯一一個被粒子加速器爆頭的哥們(鏈接:Anatoli Bugorski)。
大型粒子對撞機是物理學家用來研究世界本源的一把利器。它通過將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使其攜帶超高能量,在不同的實驗目的下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對撞。(註:下圖來自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將質子加速到接近光速,這些質子束所攜帶能量在極限時大概能達到7TeV,大概和一個蚊子飛行時攜帶的能量差不多。只不過這些能量被集中在一個質子的範圍內,所以這個微觀範圍內的能量爆發相當驚人——運行方向相反的兩束高速粒子流一旦對撞,碰撞點將產生極端高溫,最高相當於太陽中心溫度的10萬倍。

老蔣一直好奇粒子加速器宏觀上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如果達到加速極限後,突然關閉磁場,讓高能粒子流轟出去,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能噴死個把人還是飛出地球?(下圖來自CERN Document Server)

1978年7月13號,負責維護蘇聯最大的粒子加速器U-70的科學家Anatoli Bugorski把頭伸進了加速器里檢查一個出了問題的部件,結果被接近光速的質子束爆頭了。他描述那一瞬間他感覺到「1000個太陽還要明亮」的強光。儘管看到了如此的神跡,他卻沒有感到任何疼痛。


他受到的輻射高達20萬拉德,而一個普通人的致死劑量大約也只是600拉德左右。他的頭部應該像被星戰里的激光槍擊中一樣留下一個貫穿的大洞,但是並沒有。強大的粒子束使得他頭部左側膨脹起來,粒子束穿過的兩處皮膚都脫落了,他的大腦還被燒穿了一個微孔。(下圖來自Hit by a Particle Accelerator Beam)

(高能質子束射過的路徑 Via WikiPedia)

發生事故以後,他被送往了莫斯科的一家診所,這家診所的醫生也只能看著他死——當時他左邊的臉就腫得面目全非了,過了幾天臉就開始掉皮——高能質子束已經穿過他的臉,燒毀了他的骨頭,還有損害了其下的腦組織。

雖然醫生們都說他會隨時死去,Bugorski卻活了下來,而且一直活到今天。當然,影響還是有的。他最終失去了左耳聽力,臉部分癱瘓,而且會發作癲癇。但這並沒有阻止他拿到一個PhD——老蔣吐個槽,不知道這個PhD是指Doctor of Philosophy還是Permanent Head Damage ……


由於涉及蘇聯的核機密,這事故十年後才為外人所知。在解密之前和之後,他仍然從事著物理研究工作,並且一直在接受檢查、治療——直到今天,他仍然堅強地活著。

(via wikipedia)

很遺憾他沒有成為粒子俠,可以去單挑曼哈頓博士美國隊長什麼的,成為蘇聯的大殺器。(下圖來自Man"s half face is forever young after getting hit by particle beam)

不過這次事故最詭異的發現在於質子束可以防皺紋,因為Bugorski被爆頭時質子束穿過的左半邊臉比右邊年輕很多。是因為半邊面癱不能做表情所以老的慢?

  • 為什麼Bugorski沒死?

簡單來說,就是人類腦洞很大,高能質子從這些空隙穿過去了,只有少量轟擊到人體內部的原子核並釋放能量,這是高速質子流的特性之一,叫「布拉格尖峰」:在高速穿透物體時只釋放出少量能量,快要停止時才釋放出大部分能量。

實際上,質子加速器已經用於癌症治療,叫做「質子刀」,用於那些外科手術無法達到的區域。通過精確調節,質子刀會直接穿透皮膚及正常組織,到達癌症區域時才停止並釋放出大量能量破壞癌細胞,而不損傷正常細胞。

另外,粒子加速器正常操作時是真空,可這是維護檢修狀態不是真空,所以質子流在空氣中有損耗也是可能的原因。

當然,Bugorski運氣逆天是關鍵,沒有損傷到重要區域。

  • 為什麼檢修時不停機?

這台加速器是一個直徑1.5公里的巨無霸,由許多設備組成。其中只有一部分是用強磁場約速的。(下圖來自Man"s half face is forever young after getting hit by particle beam)

像加速器這樣的設備不是想關就關、想開就開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如果要關機,光是升溫就需要三四周,而開機時製冷又需要三四周,這還只能達到最小運行狀態,要到全功率運行起碼需要半年。所以加速器必須具有邊運行邊修理的功能,只有非常嚴重的故障才需要徹底停機檢修。


還有,戰鬥民族做事粗疏,漠視安全管理是出了名的。哪怕事發前這老兄喝了兩口伏特加都不值得驚訝。

————————————————

本回答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所有能找到原始出處的均已清晰標明出處,所有照片的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1.4和妹子看了你的名字(別燒,是友軍),打算更新一個趣聞
1.3晚點更新第三第四個
1.2很多人說看不懂第二個

解釋老被人挑刺,,,我選擇死亡。


1.1更新第二個化學趣聞

答案分界線-~-~-~-~-~-~-~-~-~-~
我來寫兩個吧
1.科學家中的奇葩,奇葩中的天才科學家,卡文迪許
卡文迪許,第一個分離出氫氣,氮氣,二氧化碳的人,使用扭秤估算萬有引力常數和平均地球密度的人,第一個推導出查理氣體定律類似結論的人,除此之外,他是第一個大量使用電勢概念解釋電學現象,第一個推導出歐姆定律,第一個推導出定性庫倫定律,以及推導出平板電容器公式的人,最後,他還預言了惰性氣體的存在。
然而,除了關於空氣成分在內的寥寥幾篇論文,他啥都沒發表,那些電學方面的內容在他死後好幾十年都被雪藏。
為什呢?當然不是像孟德爾那樣的原因,他還是相當受到當時科學界的重視的。可是,,,
當時的科學家這樣評論他:

"他是個天才,但是你要和他討論科學上的問題的話,必須裝作沒看到他的存在靠近他,然後向離他最近的那個人故意高聲談論你的問題,那麼你將有可能聽到他關於此問題小聲地嘟囔的幾句他的觀點。不過,稍有不慎,你就有可能聽到倒吸涼氣的聲音,然後看到卡文迪許飛快的退到更偏僻的角落"

他這麼說是有道理的,有一次一位奧地利來的科學家對他大為讚賞,結果卡文迪許像挨了一記悶棍,臉色蒼白,大叫一聲,直接坐馬車回家了。
他就是這麼孤僻的一個人,沒有任何一個活到80歲的科學家說的話比他少,他平時連和管家交流都是寫信的。於是,那些本可以把科學界嚇尿的論文一篇都沒發表,直到後來被另一位dalao麥克斯韋獲得,論文才為人所知。
有時候科學就是這麼無奈。

晚點再更第二個

好了,雖然沒人看不過我開始更第二個了。

2.黃鳴龍和黎巴嫩小哥
學化學的應該知道"伍爾夫-凱西納-黃鳴龍反應",是一種將C=O基團還原為次甲基或甲基的方法。和克萊門森還原法不同,這種還原法是使用強鹼和水合NH2-NH2作催化劑,先使C=O生成腙,再分解為甲基。

附上原理

。。。。。。
反正你只要記住是很重要的化工理論就行了。

這個反應由發現和改進腙分解的凱西納,伍爾夫命名,而真正將這反應推入應用的是中國化學家黃鳴龍。然而這位低調的dalao其實是一位甾類化合物的研究者(你就理解成研究激素的),本來和這反應關係不大,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事兒真是邪門,原來是黃鳴龍45年去哈佛研究甾體,碰巧做了這個實驗,他按照伍爾夫的方法搭好了反應裝置,然後讓隔壁的中東小哥幫忙看著,自己去紐約忙別的去了。結果他回來一看,反應中途有個燒瓶的軟木塞被腐蝕沒了,後半程燒瓶里的水和肼催化劑早就跑沒了,什麼都不懂的中東小哥一臉蒙逼,表示自己不是很懂dalao做的實驗不背這個鍋,然而黃鳴龍卻發現產率竟然比正常做實驗還要高,他仔細的想了想,認為軟木塞被腐蝕以後,催化劑慢慢流失,壓力下降,反而促進了反應的正向進行。於是他改進了方法,在後半程減壓蒸出催化劑和多餘水分,把反應效率提高到了90%,時間從20小時縮短到4小時,大幅降低了反應的條件。
為了紀念他,這個反應中加入了他的名字。他也成為了整本有機化學書中唯一的中國名字。而這一切都要感謝那個黎巴嫩小哥→_→
有時候科學就是那麼巧合。

更新
3.哈雷,蘇梅克列維,曼森大坑
首先,我簡單的說一下,哈雷第一個發現彗星的周期性變化,當時,很多人嘲笑他,但是當他預言的哈雷彗星在他死後的第一次光臨地球的時間被證實以後,這些人都閉嘴了。人們為了紀念這次成功的打臉,把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然後,在50年代人們發現了曼森大坑。準確的說,是發現了曼森大坑呈現非常規則的圓形。對此人們有很多說法,有支持超級火山噴發的,有說外星人,有說史前人類傑作的,然而都無法自圓其說。
後來,一位叫羅伯特迪茨的科學家提出,這是一個隕石碎片,或說類似彗星碎片的東西撞擊地球導致的。然而他的觀點招到了各種嘲笑,儘管支持迪茨的發現立刻出現: 衝擊石英被發現了存在證據。然而人們還是認為一個隕石,怎麼可能和原子彈當量匹敵? 要形成曼森大坑,一個原子彈的當量顯然不夠啊
他們的爭論很快迎來了活生生的實例: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叫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已經很彆扭的運行了好久了。她明顯的受到了木星的引力影響,科學家已經能預測她終將撞上木星。於是,曼森大坑隕石說的反對者認為,木星將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尤其是當人們發現彗星被引力解體為a到w的23個碎片,且最大的G號直徑也只有35千米的時候。當時的主流媒體甚至說,木星會像一個人吞掉一個豆子那樣就把彗星給吃了。其他人則認為,也許會形成幾個月球上那樣大的隕石坑就不錯了吧。
然而,火速的打臉行動立刻到來。

這顆彗星的碎片狠狠地撞擊了木星,大約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10億倍,你們自己算多少tnt吧。其中我們的種子選手G號碎片,雖然只有35公里的直徑,威力卻高達全世界總核武器儲量的750倍,炸出了一個幾乎地球大小的坑。上海的佘山天文台觀測到這顆碎片撞擊木
星的時候,木衛一的亮度提高了八倍。

爆炸的火焰是這樣的

當時的木星是這樣的

那些懷疑曼森大坑形成原因的人終於閉上了他們的嘴。是的,有時候科學就是那麼打臉。

(題外話: 蘇梅克列維九號事件發生那年,是我出生那年,然而我既沒有產生麻煩的超能力,也沒有和某個妹子交換身體╮( ̄▽ ̄)╭

另外,我覺得要能達到你的名字里那顆的星等,這個彗星恐怕免不了被地球吸引了吧,能被地球引力解體而且看起來還挺大的,真要掉個碎片下來。。。


之前無意間了解了一些有趣的歷史,後面又斷斷續續看到過一些,總結一點點在這裡好了。
謝謝大家的贊和感謝&<( ̄︶ ̄)&>,我會繼續更新的。大部分都在wiki和各種資料上求證過了。大致分了一下類別,大家看起來方便一點。分類的界限並不完全清晰~~

「IT

1.世界上第一個程序員是女生
阿達·洛芙萊斯(Ada Lovelace)是伯爵夫人,她編寫了世界上第一個程序,這個演算法使計算機能夠識別一系列數字。
同時,她還是詩人拜倫的女兒。

這個是男朋友告訴我的( ̄y▽ ̄)~*

2.火狐瀏覽器的火狐實際上並不是火狐狸
之前有看過網上的爭議火狐瀏覽器的Firefox到底是什麼動物。
Firefox在英文俗語里指的是小熊貓,所以Firefox實際上是red panda(小熊貓)的另一種名字。但是開發小組卻是使用直譯的方法,因此火狐瀏覽器的圖標設計都是火紅的小狐狸,和動物小熊貓沒有關係。


3.華為的名字取的時候很隨意
任正非表示:「我們當初註冊公司時,起不出名字來,看著牆上『中華有為』標語響亮就拿來起名字了,有極大的隨意性。華為這個名字應該是起得不好。因為『華為』的發音是閉口音,不響亮。最近我們確定華為這個名字不改了。我們要教一下外國人怎麼發這個名字的音,不要老發成『夏威夷』。」

4.蘋果公司第一代Logo由真正的蘋果和牛頓組成



5.∑(っ °Д °;)っ


6.Compaq(康柏)電腦公司
每天都要接到無數顧客打電話來問「任意鍵」在計算機的什麼地方

"Where do I find the "Any" key?"
"The term "any key" does not refer to a particular key on the keyboard," a helpful Compaq employee points out. "It simply means to strike any one of the keys on your keyboard or handheld screen."
以上是顧客和康柏員工之間經常發生的對話Σ( ° △ °|||)︴
他們甚至還寫了FAQ來解釋任意鍵並不存在,甚至考慮將「按任意鍵」這一計算機指令改為「按回車鍵」。
另外提一下,康柏在02年被惠普收購了。

「數學

1.洛必達法則是洛必達花錢買來的
富二代洛必達從老師伯努利那兒買來了論文,於是有了洛必達法則。洛必達死後,他老師伯努利發文稱這個法則應該歸功於他。

2.數學物理學家塔姆被武裝分子逼著做泰勒展開式
在俄國革命期間,數學物理學家塔姆 (Igor Tamm) 被反共產主義的人員抓住。他們懷疑塔姆是敵對分子,於是把他抓了起來。
頭目問他是做什麼,他表示自己是個數學家。
當然頭目是不會相信的,於是拿著槍和手榴彈威脅他。讓他把一個函數泰勒展開到第 n 項後計算誤差證明他真的是個數學家。
當然塔姆最後活了下來。
塔姆還拿過195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哦~~

關於這個故事找到了兩種類似的說法,泰勒級數和麥克勞林級數啥區別表示我看不懂(???ε???) ,各位學霸自己看看吧:
1.「Mathematics?」 said the leader. 「OK. Then give me an estimate of the error one makes by cutting off a Maclaurin series expansion at the nth term. Do this and you will go free. Fail, and I will shoot you.」
2.When captured by anti-communists during the Russian Revolution, he was forced to calculate the error of a Taylor series approximation of n terms to save his life after he told them he was a mathematician. 3.拉格朗日最初不是學數學的
拉格朗日的父母一共有十多個子女(看到過11和13兩種說法),但大多都夭折了。
他的父親是政府官員,拉格朗日家本該家境殷實,然而他父親在他長大之前把家給敗了。
他父親為他規划了成為律師的一條路,拉格朗日毫無興趣。他前往都靈大學開始了學習生涯,他最喜歡的科目是古典拉丁語。起初他對數學也毫無興趣,並且覺得希臘幾何相當無趣。
直到他17歲,他開始對數學產生了興趣。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物理

1.費曼靠莫比烏斯環獲得了妹子的芳心
這位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牛人,當時正在追求他喜歡的妹子阿琳·格林鮑姆。
妹子正在為她關於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學課作業發愁把費曼叫了過去。費曼積極地和她討論了起來。直到她提到說,「我們老師說,任何事物都像紙張一樣有兩面。」
費曼靈機一動發現了這句話的破綻,拿來一張紙做了一個莫比烏斯帶。

第二天上課,妹子故意等到老師舉著一張紙說任何事都像紙一樣有兩面時,她馬上舉起莫比烏斯環說道,「老師,您所說的也有兩面呢!我這兒有張只有一面的紙!」
這件事被費曼寫在了自傳《你幹嗎在乎別人怎麼想》中,他還得意地寫道,
「全班同學都驚奇不已。阿琳自然很得意。我覺得自那以後,她對我留意多了。」

2.玻爾茲曼的墓志銘刻著玻爾茲曼熵公式
S=KlnΩ


3.多普勒效應是請音樂家驗證的
最初多普勒發現多普勒效應後,並沒有去驗證它。
後來的驗證是通過一隊小號手在火車拉著平板車上演奏,再請了一堆訓練有素的音樂家們在鐵軌旁邊,依靠他們的耳朵來辨別音調的變化從而證明多普勒效應的正確性。


任何女孩都能夠變得迷人,你所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站在那兒,並且看起來很蠢。

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這裡要介紹的就是說出這句話的人:海蒂拉瑪,一個上世紀的女演員,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全裸出鏡的女演員,被好萊塢稱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

1914年11月9日,在維也納這座城市裡,一個小女孩出生了,當時的人肯定想不到,這個女孩後來會成為整個二十世紀最傳奇的女人之一。這個小女孩就是後來的海蒂拉瑪。出生的時候她並不叫海蒂拉瑪,她叫海德維希·愛娃·瑪麗亞·基斯勒 (Hedwig Eva Maria Kiesler),海蒂拉瑪是她的藝名。

海蒂拉瑪的家庭條件很不錯,父親是猶太銀行家,母親是鋼琴家,家裡又有錢又有藝術氣息。或許是維也納這座城市的藝術氣息的感染,又或許是母親藝術氣息的熏陶,她七八歲就能跳芭蕾和彈鋼琴。一切都很正常,這就是那個時候歐洲上流社會女孩子的標準發展路徑。

她也很聰明,從小的就在很不錯的學校上學,成績也很優異,尤其是數學成績。後來,她選擇攻讀通信專業。

1931年,也就是她16歲的時候,她開始迷上了表演,放棄了通信專業跑去德國拍戲了。長這麼漂亮,有這麼聰明,還多才多藝,所以她馬上就拍了自己第一部電影《街上的錢》。

她的表演慾望完全被激發出來了,一年以後,她演了一部《神魂顛倒》,從這部電影開始,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開始知道她的存在。為什麼?因為這部電影是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女演員全裸出鏡,這在當時的歐洲社會簡直是離經叛道。而這部電影的離經叛道還不僅限於此,拉瑪在這部電影里表演出了女性的高潮鏡頭(別激動,臉部而已...)

又過了一年,拉瑪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丈夫。前面說了,拉瑪的父親是猶太人,她這個丈夫也是猶太人,但他不是個普通的猶太人。上世紀我們說中國人投日叫」漢奸「,這個丈夫可以說是個標準的」猶奸「。丈夫名叫曼德爾,他支持納粹,是納粹主要軍備的奧地利軍隊供應商。

這個丈夫我們後面再說,因為種種原因,拉瑪從他身邊偷偷逃走了。這一逃就逃到好萊塢去了,在好萊塢,拉瑪的表演慾望和表演天賦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她也在好萊塢成為了多個傳奇:

上世紀前期,好萊塢很火的女性齊刷刷的都是金髮美女。但在《Algiers》中,拉瑪偏不信邪,她演了個黑髮美女並且大獲成功,打破了金髮美女的傳統。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拉瑪又演了一部與性愛相關的《白色貨物》,這部電影里她演一個女人跟許多男人輪流干。後來還演了一部含有性虐元素的《陌生女人》。
......

後來她又接連有了五個丈夫,並五次離婚...

對了,她自己還開了個電影公司...

她在美國社會的影響可以從一個事件來體現:美國軍方認為,拉瑪的美貌可以幫助政府推銷「戰爭債券」(向社會籌集軍費用於二戰),拉瑪就去推銷了,她的推銷方式是,拍賣自己的香吻...結果一次巡演她就拍賣出了2500萬美元,那可是二戰時期的2500萬,不是現在的2500萬。我不知道那時的2500萬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數字,但是保守估計也得過億了...

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海蒂拉瑪的傳奇人生:出生藝術之都維也納的上流家庭,小時候就表現出極高的天賦,跟一個很有錢的大佬結婚,然後進軍好萊塢拍了很多好電影,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後來開了公司,結了好幾次婚。

=====分割線=====

我真的沒有走錯片場...我知道問題是「人類科技史上都什麼趣聞」...

前面加粗了一行字,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拉瑪數學成績很好,拉瑪讀的是通信專業。

我們從她第一個丈夫,猶奸曼德爾說起。
結婚以後,曼德爾對她的管制很嚴格,這也難怪,畢竟當時上流社會的氛圍就是很保守的,娶了一個美若天仙但曾經全裸出鏡的妻子,曼德爾當然會擁有很強的控制欲。他不允許拉瑪拍電影,甚至不允許拉瑪上街。

這樣,拉瑪其實已經很閑了,又不能拍電影,又不能逛街...那她在幹什麼呢?她學通信專業的,那時在關注無線電通信干擾技術...

而曼德爾是有軍方背景的,他其實也在研究無線電信號遙控魚雷和無線通信干擾技術。曼德爾經常會請武器專家到家裡來談這些軍事機密,他會保證這些機密的機密性,但他居然允許他的妻子拉瑪旁聽甚至做記錄。拉瑪在這方面的天賦可見一斑。

拉瑪的父親是猶太人,拉瑪有猶太血統。她實在是無法忍受丈夫做猶奸,所以,結婚四年以後,拉瑪找了個機會迷暈了身邊的侍女,跳窗逃跑了。

這一逃倒也沒什麼,但是拉瑪帶走了一樣東西就很關鍵了,就是她旁聽曼德爾和武器專家的討論記錄,以及她自己的研究記錄。她把這些東西都帶到美國去了,不過拉瑪也沒想那麼多,畢竟她當時忙著在好萊塢拍電影呢。

然後她認識了一個同樣牛逼的人物,喬治安太爾。怎麼認識的呢?她在報紙上看到一篇關於人體腺體分泌的文章,喬治寫的,拉瑪想讓自己的胸變大一點,就聯繫了喬治......

結果見面以後喬治說,他根本不是搞這個的,他其實是個鋼琴家。一聽這話拉瑪樂了,自己不也會么。然後倆人就聊起來了,拉瑪發現這喬治居然跟自己一樣,興趣領域也是亂七八糟,喬治居然也對無線電通信技術有研究...

魚雷是個很重要的武器,是通過無線信號引導才能確定方向的。但當時技術不發達,那時候無線電通信是同時在一個頻道上傳輸,敵人如果發現了這個頻道,就可以干擾發射給魚雷的信號。

喬治是鋼琴家,喬治說,自動鋼琴都是通過已經編碼的打孔紙進行演奏的,每個孔只控制一個音,音符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曲子。拉瑪受啟發就想了個辦法,把信號用多個頻道編碼,用同樣的原理,靠隨時變動無線電頻率來阻止敵軍干擾我軍信號。(並不懂相關領域...差不多就是這樣吧...)

看起來原理挺簡單但做起來很複雜。喬治構思了一對紙卷,分別安置在飛機和魚雷裡面,來指定變化頻率的順序。後來他倆又修修補補這個理論,並且在其他一些科學家的幫助下完成了這項發明,還申請了專利。這就是「跳頻」。

拉瑪把這個專利捐給了國家。美國政府召集大家開了個會,讓拉瑪給大家介紹這個新技術。但最終軍方決定不把這個技術作為軍用。原因大概有這麼幾點:

1. 拉瑪以前有個猶奸老公,所以她自己的政治身份也很可疑,誰知道她來美國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目的呢?
2. 軍官們更感興趣拉瑪的臉蛋和身材,而不是什麼技術。
3. 正常的軍官肯定都覺得,一個女人,一個演員,怎麼可能比武器專家更懂這些?

政府沒有把這個技術投入軍用,他們認為拉瑪這種美女明星想要為戰爭做貢獻,不應該去發明什麼東西,而應該去用美貌籌集軍費。因此就有了前面說的拉瑪籌集軍費。

但政府還是覺得這個技術有價值,所以他們雖然沒有把這個專利投入軍用,但也沒有拋棄,而是暫時藏起來。戰爭結束以後幾年,政府把這份專利給了霍夫曼無線電公司,讓他們生產用於聲納浮標和飛機的無線電。霍夫曼無線電公司做到了。軍方還在此基礎上研發了許多產品,包括在越戰中使用的一架無人機。古巴導彈危機時,「跳頻」對海上通信也起到了極大作用。

1985年,美國一個小公司在跳頻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出了現在的CDMA通信技術,CDMA在現在的應用不用多說,不懂具體的技術沒關係,看看3G網路的正式名稱是什麼就知道了。(移動3G:TD-SCDMA,聯通3G:WCDMA)除了CDMA,WiFi、藍牙也都是在跳頻技術的基礎上發展的。

這個小公司就是現在的高通。

1997年,83歲的拉瑪被授予了美國「電子前沿基金會」的先鋒獎。這表示,科學界承認了海蒂在計算機通信方面的貢獻,科學家尊稱海蒂為:CDMA之母,但此時她已經年邁。

2000年,拉瑪逝世,86歲。

2014年,海蒂·拉瑪百年誕辰,入選美國發明家名人堂,和愛迪生、特斯拉等人一起接受我們的膝蓋。

=====分割線=====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雖然拉瑪確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要說她是「CDMA之母」,把她跟愛迪生等人相提並論,那還是太抬舉她了。畢竟跳頻只是一個基礎而已,CDMA跟基礎的跳頻相比還是複雜太多了。

確實是這樣。但考慮到,上世紀的科學界,乃至整個社會,對女性普遍存在歧視心理,這從美國軍方對拉瑪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們認為女人還是臉蛋比較重要。女性、演員、科學、風氣保守的上世紀,這幾個詞怎麼看都沒法聯繫起來,但拉瑪做到了。

拉瑪為科學界開了個頭。長期以來,科學界缺失女性的參與,是一個男權領域,這也就是為什麼科學哲學中專門有一個領域和女性主義掛鉤。就憑這一點,媒體對拉瑪的宣傳雖然有過譽,但我認為是值得的。

再回顧一下拉瑪那句有名的抱怨,誰能想到這居然是一個科學家說出的?

任何女孩都能夠變得迷人,你所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站在那兒,並且看起來很蠢。

當我們拿起手機連著WiFi看到這個回答時,應該感謝上世紀的那個「最美麗的女人」。


1「薛定諤的貓」是薛定諤設計的一個佯謬,意在反駁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這是一個有名的思想實驗,然而將量子力學對於微觀粒子行為的詮釋直接作用於宏觀,本身就不是一種很科學的思維方式,所以哥本哈根解釋至今都是量子力學的正統理論。即使理論還不夠完備。

2李森科批判摩爾根的基因論,宣傳他自己的獲得性遺傳理論,物理學家朗道現場打臉:「你是說割掉一隻牛的耳朵並且把它後代的耳朵也割掉,這樣一代代培育下去總有一天我們能培育出沒有耳朵的牛對嗎?」李森科回答是的。朗道說:「那麼請你解釋一下為什麼所有女人出生時都是處女?」

3愛因斯坦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相對論的創立者,直到去世都不承認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堅決否認其完備性,甚至還發起了著名的「EPR佯謬」去證明當前的量子力學理論違背因果律。而早年的他也是量子力學的推動者之一,如果要選出歷史上對量子力學思考最多的科學家,那愛因斯坦一定算得上其中之一。他受普朗克等人的啟發給出「光電效應」的理論解釋,為光的粒子性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依據,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4麥克斯韋是英國有名的天才,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在此之前人們知道變化的電場會產生磁場,年輕的麥克斯韋是法拉第的忠實粉絲,對法拉第的著作深入研究之後,以其哲學家的巨大腦洞——大自然一定是優美的、對稱的——猜想變化的磁場一定也能產生電場(忽然覺得跟太極陰陽理論好像哦),由此推測磁場或電場的周期性變化會持續下去,得出空間中存在電磁波的結論。然而他並不是異想天開的民科,猜想過後立馬以紮實的數學功底去描述,在法拉第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更進一步,用完整的數學語言建立了一整套電磁學理論。後來電磁波的存在被赫茲證實。依靠麥克斯韋的腦洞,我們才有了今天的電話、電視機、互聯網等等如此精彩豐富的電磁生活。

5自托馬斯·楊之後,人們普遍接受了光的本質是波這一觀念,直到愛因斯坦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並用光的粒子性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而有一個博士生腦洞非常大,認為人們對光的認知一直偏向于波,會不會對實物粒子的認知正好是反的呢?(跟麥克斯韋的猜想幾乎一樣啊!看來老祖宗的陰陽理論真是棒棒噠)由此提出「物質波」這一概念,並把這個猜想寫到了博士畢業論文里,愛因斯坦看完後都懵逼了半天。我們身體也是一個波動,你能想像?關鍵是物質波的存在後來還被人證實了。這個博士生叫德布羅意,唯一一個靠畢業論文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

6湯姆遜父子,父親證明了電子的存在,打破了「原子是最小的物質結構單位」這一觀念,兒子證明了電子的波動性,證實了物質波的存在。父子二人都與電子結緣,都因此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就了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7據說牛頓名言「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諷刺皇家學會著名物理學家胡克身材矮小的。

8在19世紀末這個時代交替的節點時期,整個科學界孕育著一場曠古絕今的革命。時任皇家學會會長的威廉·湯姆生爵士發表如下宣言:「物理大廈已建立完畢,未來的科學家只需做些修修補補的工作即可。只是晴空中還飄著兩朵令人不安的烏雲……」結果被跨世紀打臉了。他做夢也沒想到,兩朵「小小的烏雲」幾乎顛覆了整座大廈,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更宏偉的摩天大樓!這兩朵烏雲,一朵是光的波動理論還不夠完善,另一朵是熱二定律對黑體輻射的解釋與實際偏差太大。而在後來的革命中,對前者的研究得出了光速不變原理,促使了狹義相對論的誕生。至於後者,則催生了能量量子化觀念的形成,成為量子力學理論的基石。兩朵邊緣的烏雲,卻鑄成了現代物理學的根本,不得不令人感嘆大自然的玄妙莫測。

9來自奧地利的物理學家泡利以尖利刻薄的言論和一針見血的評價著稱。在那個群星璀璨的時代,能得到他的讚許對任何科學家來說都是榮幸,連當時的大牛玻爾和愛因斯坦也對他的觀點極為重視。他從來不給任何人留面子,最愛做的事就是當面打臉,而且一打一個準,讓人毫無還手餘地。但打臉者人恆打之,他也有認栽的時候。年輕的博士生克羅尼格懷著對大師的崇敬之心,誠惶誠恐地將自己關於電子自旋的假設論文遞給泡利,希望能聆聽他的意見和教誨。泡利告訴他這個猜想與現實毫無關係,勸他早點放棄這條思路,走上正途。這給好學的克羅尼格潑了一頭冷水,出於對大師的敬重和信任,年輕的博士生選擇了放棄。而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電子自旋的概念被兩個荷蘭人提出,推導出的結論與實驗符合得很好,得到學界認可。泡利後來也承認自己看走眼了……由此可見當時被公認最聰明的科學家也會犯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至於那位苦逼的博士生作何感想,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10最後說一個,關於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理查德·費曼。提起費曼,更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可能不是他的卓越貢獻和諾獎榮譽,而是帥氣的外觀和凄美的愛情故事。他與他青梅竹馬的阿蓮自高中相戀,二人交往多年,後來阿蓮被診斷出患有結核病(在當時幾乎是絕症),費曼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與阿蓮結婚,婚禮儀式是在去一家醫院的路上舉行的。而當時的費曼已經參與原子彈的研發工作,每周末去醫院陪老婆,工作日就互通書信,但對於自己的工作內容,費曼卻始終保密。直至爆炸成功的那一朵蘑菇雲升起之後,這名偉大的物理學家才喃喃自語道:「親愛的,現在我可以告訴你這個秘密了……」可是卻意識到那個刻在靈魂深處的人,早已去往另外一個世界。1965年,理查德·費曼因其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最後附上費曼寫給已逝阿蓮的浪漫情書以及他帥氣迷人的照片作為結尾彩蛋:

阿蓮,

我愛你。

我知道你喜歡聽這句話。我說我愛你,不僅是因為你喜歡聽,還因為這讓我由衷地歡喜。

上次給你寫信,已經過去很久了——幾乎兩年了。我知道你會原諒我的,因為你知道我既固執又現實,我認為寫信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親愛的,現在我知道,拖了那麼久,我還是應該給你寫信,我也知道,我已經給你寫了很多。我想告訴你,我愛你。我想愛你。我永遠愛你。

我總是搞不清楚,自你走了以後,愛你到底意味著什麼?但是,我仍然想安慰你、照顧你,我也想你來愛我、關心我。我想找些問題和你談談,想和你一起做些小事情。我剛剛才想到,有些事情可以做、我們可以一起做。我們可以一起學著做衣服,或者學學中文,或者搞台放映機來看電影。現在就不能做些事情嗎?不能了。沒有了你,我非常孤獨。在我們的瘋狂冒險中,出點子的總是你,煽風點火的也是你。

自你病倒了以後,你總是很擔心,因為你不能給我一些你認為我需要的東西。你本來不用擔心的。就像當初跟你說的,我真的不需要什麼,因為我愛你,愛得這麼多、愛得這麼深。現在就更不用說了:現在你什麼也給不了我,但是我仍然愛著你,你擋著我的路、讓我不能去愛其他任何人——我喜歡你擋在那裡。你已經走了,可是你比活著的任何人都要好,好得多。

我知道你肯定會說,我真是太傻了,你想讓我徹底幸福,你並不想妨礙我的事。我敢打賭你一定不相信,兩年過去了,我還沒有女朋友(除了你,我的愛)。但是,親愛的,這件事你真的幫不了忙,我也無能為力——我自己也不理解。我見過很多姑娘,非常好的姑娘,我並不想當光棍兒,但是,約會了兩三次以後,她們都黯然失色。對我來說,這世上只有你——你仍然活著。

我的愛妻,我愛你。

我的愛妻,我愛你。我的愛妻,你走了。

費曼

又及:

原諒我沒有寄出這封信——可是我不知道你在哪裡。

以上。


費曼的大學筆記:

轉自:酷玩實驗室
再來張課上剛講的:What Would Richard Feynman Do?


高中物理老師講過的一個故事

(內容複製自百度百科)
1825年,科拉頓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將一個磁鐵插入連有靈敏電流計的螺旋線圈,來觀察在線圈中是否有電流產生。但是在實驗時,科拉頓為了排除磁鐵移動時對靈敏電流計的影響,他通過很長的導線把接在螺旋線圈上的靈敏電流計放到另一間房裡他想,反正產生的電流應該是「穩定」的(當時科學界都認為利用磁場產生的電應該是「穩定」的),插入磁鐵後,如果有電流,跑到另一間房裡觀察也來得及就這樣,科拉頓開始了實驗。然而,無論他跑得多快,他看到的電流計指針都是指在「0」刻度的位置。科拉頓失敗了。科拉頓的這個失敗,是一個什麼樣的失敗呢?後人有各種各樣的議論。有人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失敗」。因為科拉頓的實驗裝置設計得完全正確,如果磁鐵磁性足夠強,導線電阻不大,電流計十分靈敏,那麼在科拉頓將磁鐵插入螺旋線圈時,電流計的指針確實是擺動了的。也就是說,電磁感應的實驗是成功了,只不過科拉頓沒有看見,他跑得還是「太慢」,連電流計指針往回擺也沒看見,有人說,這是一次「遺憾的失敗」。因為科拉頓如果有個助手在另外那間房裡,或者科拉頓就把電流計放在同一間房裡看得見的地方,那麼成功的桂冠肯定是屬於科拉頓的。有人說,這是一次「真正的失敗」。因為科拉頓沒能轉變思想,沒有從「穩態」的猜想轉變到「暫態」的考慮上來,所以他想不到請個助手幫一下忙、或者把電流計拿到同一間房裡來。事實也正是如此,法拉第總結了別人和他自己以前失敗的教訓,他決定不再固守「穩態」的猜想,終於在1831年8月,觀察到了電磁感應現象。科拉頓只能留下永遠的遺憾。

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叩響真理的大門,卻又在門將開時因為種種原因放棄,與「偉大」失之交臂,頗有「宿命」的味道。但無論如何,探索人類未知的世界,本身都是可敬的吧


1.

2.

3.關於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 諾貝爾

我們都知道他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63歲時他死於心臟病,原因是他拒絕使用硝化甘油(硝酸甘油?)治療。

為什麼諾貝爾沒有設立數學獎?據說他的情敵是個數學家,而他終身未婚。

4.法國數學家伽羅華,創造出群論的人。21歲時為了愛情和一個軍官決鬥,自知必死,決鬥前連夜寫下自己的研究成果,還不停的在旁邊記一句:「我沒有時間了」
這位天才留下的數學思想,讓後來的科學家都難以理解,有人覺得他去決鬥太不應該了,一個數學奇才就這樣英年早逝了。
有人覺得真理至高無上,有人覺得愛情至高無上

5.關於達爾文婚姻的故事,經評論區提醒,已闢謠

達爾文當年對婚姻十分躊躇,據說他在決定結婚之前,專門在紙上列出了結婚和不結婚的理由(這些手稿似乎還在英國展出過),最終他娶了自己的表姐。
他的10個孩子中,有3個夭折,其他孩子並沒有明顯的先天疾病纏身。
他與孟德爾是同一時代的人物,當時孟德爾的遺傳理論剛剛成型,19世紀時科學家尚未對近親結婚做出遺傳學的解讀。


6.錢學森在宿舍樓道點火試驗固體火箭發動機,成功的將整棟樓的人熏了出來。

結尾來個彩蛋,博看官一笑,可別當真了

圖侵刪


Hedy Lamarr

先看一波她的經歷

1914年11月9日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1931年拍攝了第一部影片《街上的錢》。
1933年《欲焰》在捷克斯洛伐克首映,成為世界上首位全裸出鏡的演員。
1937年在路易斯·梅耶的引薦下成功打入好萊塢,包括「海蒂·拉瑪」這個藝名。
1938年海蒂開始在米高梅公司擔任主角,她與羅伯特·泰勒合作愛情片《Lady of the Tropics》。
1939年海蒂與克拉克·蓋博合作喜劇片《某同志》和冒險片《新興都市》等25部作品。

好像還和科學沒什麼關係。

Hedy Lamarr的第一任丈夫是納粹主要軍備的奧地利供應商,研究著無線電通信技術,他們在技術討論的時候是允許女神坐小板凳旁聽的,所以,女神就學會了……似乎還有些面向對象的意味……

1939年,女神結識了音樂家喬治·安太爾,這位喬治不僅搞音樂,還搞人體內分泌…女神一想搞內分泌是不是能研究研究怎樣把我的乳房搞大呀,於是就開始和喬治深入交流,從研究乳房一直研究到武器,是的,武器。

1940年,女神就和喬治由乳房出發,繼而研究出了一套飛機導航系統,同時為他們的「頻率跳變」裝置申請了專利,也就是現在擴頻通信技術的前身。
-------------------------------------------------------------------
而女神的這個「頻率跳變」的專利有什麼應用呢。

50年代被美國軍方應用于軍用計算機晶元,以及後來的遙控無人駕駛飛機。

1985年,美國出現了一家小公司,研發出了CDMA無線通信系統,這家公司叫高通,其理論基礎同樣來源於Hedy Lamarr。
-------------------------------------------------------------------
1997年,以CDMA技術為基礎的3G時代到來,人們終於想起了這位通信領域的大師,授予其「電子前沿基金會」的先鋒獎。

2015年,TI公司推出的集成數字前端和JESD204B介面的SoC—66AK2L06命名致敬Hedy Lamarr。

有時候,人和大師之間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間都大,不說了,繼續學通原。


愛迪生強烈反對交流電???


再補充一個,高中化學課本上的,不知道算不算趣聞

哎講真大一狗還是有些許懷念高中生活的


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這句話從小就聽爛了。
我還一直天真的以為,愛迪生說這話是為了激勵後生勤奮拼搏。
後來才聽說這是為了諷刺特斯拉…就是那個發明交流電,結果威脅到愛迪生公司利益的傢伙。

原文:我的發明沒有一個是偶然得來的,當看到了一個值得人們投入精力、物力的社會需求有待滿足後,我就一次又一次地做實驗,直到它化為現實。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以此來影射特斯拉的發明都是靈光一閃的結果。

因為自身的利益會受到損害,愛迪生仇恨交流電,藉助他巨大的聲望,愛迪生利用電死貓狗等手段,來抹黑特斯拉和交流電。他甚至參與了電椅的發明,用交流電處死囚犯,以彰顯交流電有多危險。愛迪生始終不肯承認交流電的廣闊前景。

曾經特斯拉是愛迪生的忠實粉絲,千里迢迢過來見他,成為他公司的一員。
後來被愛迪生打壓,被逼無奈自立門戶,發明了交流電。
再後來……


交流電在電流運輸上取代了直流電……


評論區有說海蒂是「Wi-Fi之母」的,是媒體報道誇大了海蒂的貢獻。而關於Wi-Fi是否用到了擴頻技術的問題,下面提供資料。(節選自《電信網技術》)。順便說一句,自傲粗魯不是求真務實的真正態度。
2.1傳輸速率迅速提高

隨著802.11b,802.11a,802.11g和802.11n物理層標準的陸續發布實施,WLAN數據傳輸能力快速提升,已從早期802.11b的11Mbit/s提升至當前802.11n的600Mbit/s。當前,IEEE正在制定新一代WLAN物理層標準802.11ac和802.11ad,最高傳輸速率將超過1Gbit/s(見圖1)。

圖1IEEE 802.11物理層標準演進路線

2.1.1WLAN傳輸速率已提升至600Mbit/s

(1)802.11b和802.11a

1999年,IEEE同時發布了802.11b和802.11a兩項物理層標準。其中,802.11b工作在2.4GHz的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頻段,採用直接序列擴頻(DSSS)技術作為主要傳輸技術,傳輸速率可達11 Mbit/s。802.11a採用OFDM作為主要傳輸技術,最高傳輸速率達到54Mbit/s。802.11a工作在5GHz頻段,該頻段可用頻率資源非常豐富,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頻率資源緊張的問題,但5GHz頻段無線信號傳播特性較差,使得802.11a覆蓋範圍明顯小於802.11b。

--------------分割線以下是原文---------------

說兩個女神的吧。
Hedy Lamarr 好萊塢女星。長這個樣子。

這個樣子。

和這個樣子。

完全女神啊!
其實,這位女神海蒂,是跳頻技術發明者,即現在的「擴頻通信技術」,她的發明為CDMA技術奠定了基礎。
但是二戰時,美國人從未將跳頻技術用於進攻納粹軍艦,並勸說海蒂既然愛美國,就應該利用漂亮臉蛋幫政府推銷戰爭債券。
誰說女神就不能改變科技史了???

Rosalind Franklin。長這個樣子。

DNA晶體衍射圖片「照片51號」

這張著名的照片是她拍的。
沃森、克里克和威爾金斯是看完這張照片後,才發表了「DNA雙螺旋結構學說」。
結果沃森、克里克和威爾金斯榮獲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然而,沃森他們所引用的數據並沒署上她的名字,更噁心的是,幾乎沒怎麼接觸過羅瑟琳德的沃森,在回憶錄《雙螺旋》里竟把弗蘭克琳塑造成一個性格乖僻、目中無人的女巫形貌,並刻意貶低甚至無視她的貢獻。
你們仨欠人家一個諾貝爾獎啊!
然而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只活了38歲。

誰說女神就不能改變科技史了???


文革時期的電子工業

一、 電子計算機
1、主機
晶體管計算機 1966年,江蘇無線電廠與南京大學合作研製DJS-C 1晶體管數據處理機。1969年定型生產並在鄭州鐵路局投入使用。1970年,江蘇無線電廠和南京大學合作研製DJS-C 3晶體管數據處理機。用於氣象預報。
集成電路通用計算機 1972年,江蘇無線電廠和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合作研製DJS-4 數據處理機。用於國家計委、國家統計局、第一機械工業部、鐵道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1973年,南京有線電廠和電子工業部第十五研究所合作研製國家優選的DJS-200系列計算機。1973年,江蘇無線電廠參加了DJS-130通用小型計算機的聯合研製。1974年通過電子工業部的鑒定。在蘇州無線電廠投入生產。
集成電路專用計算機 1971年,南京有線電廠與南京大學、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合作,研製成功高空氣象雷達車載計算機。1972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成功面向工程技術人員的CTJ 1型可編程台式計算機。該機兩次參加廣交會,併到菲律賓國際博覽會、拉美博覽會參展。1974年獲全國台式計算機測評一等獎。1972年,江蘇無線電廠研製可編程台式計算機,供地質勘探等部門使用。前進無線電廠和江蘇無線電廠聯合研製了大橋牌741型台式計算機。1975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了DJS-24/25型計算機,具有漢字處理能力,在各級計劃委員會使用。

2、外部設備
(1)紙帶和卡片輸入輸出設備
1966年,南京有線電廠按111型數據處理機的要求,研製紙帶卡片輸入輸出設備,1970年通過國家鑒定,作為111機、320機的輸入輸出設備,用於國家統計局、第一汽車製造廠、中央氣象台等單位。
與此同時,南京電子設備廠研製了KR1-300卡片讀入機,作為DJS-100系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1968年,該廠開始研製一種電容式輸入機,後來為DJS-100、DJS-200、DJS-050、DJS-060計算機配套使用。
1970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成功與80 RK-7型卡片輸入機配套的卡片穿孔輸出機。1979年南京電子設備廠參照國外樣機研製成功BKF-1型可效對離線使用的卡片穿孔機。
(2)印表機
寬行(字輪式)印表機
1969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成功寬行字輪式印表機,為320機、1082機、DJS-C 3機配套。1970年,研製成功KD 8-6寬行印表機,為國防重點工程配套使用。1972年,南京前進無線電廠研製24位印表機,隨後又研製字輪式印表機,1974年通過設計定型。1975年研製CYD-2型寬行印表機。
1973年,研製成功JY-80型、CYD-801型印表機,列印速度每分鐘750行,並有色帶自動糾偏裝置,捲筒/頁式兩種走紙方式及國際通用的並行介面。1974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的新印表機,字元128種,通過國家電子工業部鑒定。
1976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為「神州」巨型機配套的CYD-1203型120位低雜訊字輪式印表機,達到70年代初國際先進水平。
針式(點陣式)印表機
1975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成功為DJS-24/25型漢字處理系統配套的針式印表機。1980年,研製成功微機(PC微機還未進入中國)使用的多功能針式印表機。
1981年該廠從法國引進LX213 九針印表機生產技術,建成九針印表機生產線。1985年該廠按照東芝TH 3070的技術性能,研製成功CYD-903型24針印表機。
另外,江蘇無線電廠也研製了針式印表機。
激光印表機
1974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光纖漢字印字系統,包括光纖快速漢字印字機。1983年,該廠和華中工學院聯合研製了激光印表機。
(後來放棄自主研發,大量進口,中國印表機市場被日本等國佔領)。
(3)監視器
單色監視器
1984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成功CZX-1型和CZX-2型30厘米單色監視器,為紫金Ⅱ、中華學習機配套使用,1985年獲科技進步獎。隨後又生產了23厘米、30厘米、35厘米、48厘米等多種型號單色監視器。
彩色監視器
1986年,南京有線電廠生產35厘米彩色監視器。隨後又研製38厘米彩色監視器。
字元/漢字顯示終端
為「主機-終端」模式的多用戶計算機系統配套。1979年,南京有線電廠研製成30厘米顯示終端。江蘇無線電廠研製成48厘米顯示終端。
光筆圖形顯示器
1973年,南京有線電廠與清華大學聯合研製光筆圖形顯示器。
3、軟體
(1)系統軟體
1969年,南京有線電廠在數據處理機上編製管理程序。
1974年,以南京大學為主,該廠參加研製DJS-200系列機操作系統,是當時國內自主研製的最高水平的操作系統。在220機和210機上運行成功。
(2)計算機語言
1967年,南京有線電廠參加研製用於108乙晶體管計算機的FORTRAN語言。1969年,該廠在南京大學協助下,在數據處理機上編製COBOL編譯程序,供國家計委統計局使用。1974年,南京大學與南京有線電廠合作研製了DJS-200系列機使用的COBOL語言,達到國內最高水平。1976年,江蘇無線電廠為COBOL2.2版本擴充漢字功能。1977年,在DJS-C 4數據處理機上編製SCY語言及其編譯程序。
1973年,南京有線電廠首先在DJS-130機上配置BASIC語言。1973年,江蘇無線電廠在與南京大學合作研製彙編語言後,又在DJS-130計算機上移植基本彙編、擴充彙編及反彙編等程序,並在DJS-24/25、052、033、M-65、TP 801等機器上編製彙編程序。1978年,南京有線電廠在DJS-24/25機上研製漢字BASIC語言。

二、 衛星通信設備
1、 南京衛星通信地面站
1973年,電子工業部決定研製模擬制南京衛星地面站,參與單位有:南京無線電廠、南京有線電廠、長江機器製造廠、新聯機械廠、南京電子管廠、金寧無線電器材廠、駐寧某部隊、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微波半導體研究所、南京無線電研究所、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南京航空學院、南京郵電學院等單位。1975年,總裝調試完成,南京站接收到印度洋上空3.6萬公里的國際Ⅳ號衛星發射的電視信號和24路電話信號。
2、「331」工程建站
1975年,中國發射實驗通信衛星,制定通信衛星工程規劃,簡稱「331」 工程,南京站和南京有關廠所都承擔重要任務。1976年,中國建成第一座數字制衛星地面站(「331」試驗站)。1977年開始先後進行了3次大聯試,南京站作為主站之一,參與了南京站分別與「331」試驗站、慕尼黑地面站、國家Ⅳ-A號衛星和Ⅴ號衛星之間的聯試,通過了入網驗證。
10米天線的昆明地面站、13米天線的北京地面站建設由南京廠家為主承建。
3、地面站分系統
1969年,在上海進行的衛星電視接收技術「814」工程會戰中,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研製的中國第一套卡塞格倫電視天線,成功地接收到美國「阿波羅」飛船登月實況。

三、雷達
1966年,南京東方無線電廠研製氣象雷達。1970年成立南京船舶雷達研究所。文革期間,南京各雷達廠、所的技術人員先後完成了多部雷達新產品以及激光試驗雷達、試驗性三座標引導雷達、單脈衝試驗雷達的研製。
1、 地面雷達
(1)預警雷達
大型相控陣預警雷達 1969年立項,1975年投入使用。1979年該雷達觀察美國「天空實驗室」,連續觀察10天,準確預報它的墜毀時間及地點,比實際墜毀時間僅差4分鐘。1983年,該雷達又準確預測蘇聯失控的核動力衛星殘骸墜毀的時間地點。到20世紀末,大型相控陣雷達只有中、美、蘇才有。
超視距體制試驗雷達 七十年代末,由南京雷達研究所研製,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獨立掌握短波超視距雷達的國家之一。
(2)測量雷達
1969年,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研製成功單脈衝測量雷達。1970年,該所研製成功有測速能力的單脈衝測量雷達,參與1070年4月24日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測控任務。
(3)氣象雷達
1970年,南京大橋機器廠研製成功702系列高空氣象雷達,是國內第一部能自動跟蹤、自動記錄、自動數據處理的高空氣象雷達。1971年,大橋機器廠又研製成功705系列高空氣象探測雷達。
2、 艦船和機載雷達
對空警戒雷達 1969年,長江機器製造廠研製成功半導體米波艦載對空警戒雷達。
1972年,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和船舶雷達研究所共同研製成功艦載對海兼低空警戒雷達。1980年,中國向南太平洋發射洲際導彈,該雷達即時準確地報告導彈數據倉(彈頭)落水的坐標,並引導直升機打撈。
船載精密跟蹤測量雷達 該雷達由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研製,是遠望號測量船上的主測量設備。用途是對遠程導彈再入段的外彈道進行測量,衛星、飛船的軌道測量和部分目標回波特性測量。達到國際同類雷達先進水平。該雷達於1980年對中國首枚洲際導彈的彈道進行測量。
船載氣象雷達 1975年,為配合國家重點工程任務,大橋機器廠研製船載測風二次雷達,填補了海上高空氣象雷達探測技術的空白。
3、 艦載雷達偵測機及干擾機(用於探測雷達目標)
1969年,新聯機械廠生產921雷達偵測機,1971年研製921甲雷達偵測機,1978年裝備潛艇。1969年,該廠研製生產快艇用慢搜索式雷達偵測機。1970年,該廠研製用於大中型艦艇警戒、偵察來自空中、水面及海岸雷達目標的924型雷達偵測機。
4、機載雷達偵測機及干擾機
1971年,新聯機械廠研製成934雷達偵測機,用於戰略偵察機對地面、海上、空中脈衝制雷達的各種參數及位置進行精確測量。1973年,該廠研製成963雷達干擾機,用於干擾地面對空雷達,具有多種干擾式樣。1969年,該廠研製成967雷達干擾機,用於干擾警戒雷達、敵我識別器及該段內的無線電信號。

四、廣播電視收發設備
1、 彩色電視發射機
1970年,南京市組織彩色電視技術會戰,南京無線電廠研製成功1千瓦米波彩色電視發射機,提供給南京電視台。長江機器製造廠於1985年研製成23個頻道1千瓦分米波彩色電視發射機。
2、 衛星廣播電視接收設備
南京無線電廠、新聯機械廠於1977年研製衛星電視接收設備。
3、 監視電視
1974年,南京電錶廠研製用於四川至上海天然氣管道中螺旋焊管探傷的X射線探傷電視。1975年,該廠研製工業監視電視設備。

五、 電子器件
1、 電子束管
示波管 1966年始,華東電子管廠研製多槍示波管。滿足國防現代化需要。1967年,該廠設計矩形示波管。1970年,該廠研製出特種示波管,用於潛艇的聲納系統。1978年,該廠研製寬頻帶示波器。
雷達指示管(含脈衝形成管) 1971年,華東電子管廠研製靜電聚焦磁偏轉大屏面指示管。1975年,該廠研製出能快速識別敵我目標的多色指示管。
2、離子管
(1)氣體激光器
氦氖激光器 1977年,華東電子管廠研製成功環氧密封氦氖激光器。
二氧化碳激光器 1975年,南京電子管廠研製成封離型全內腔二氧化碳激光器。次年又研製成六迭二氧化碳激光器。
氬氪離子激光器 1966年,華東電子管廠研製生產全石英結構Ar+激光器。1978年,南京電子管廠研製360氬離子激光器。
3、顯像管
電視顯像管 1969年,南京工農玻璃廠(1974年更名顯像管廠)研製黑白顯像管,1970年生產出南京市第一隻9英寸(23厘米)黑白電視顯像管。
微型顯像管 1977年,華東電子管廠研製出對角線4厘米微型黑白顯像管,用於攝像機等各類視頻終端。
彩色顯像管 1970年,華東電子管廠研製出第一批彩色顯像管,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並建成小批量的生產線,為國產彩電提供彩色管。
4、 光電器件
(1)攝像管
1970年,華東電子管廠研製成彩色廣播電視用的氧化鉛攝像管、微光電視用的次級攝像管。1972年研製成工業電視和可視電話用的硅靶攝像管、硒砷銻攝像管、熱攝像管、非晶硅攝像管、銻化鋅攝像管等十幾個管種。1975年,又開展硫化銻攝像管的研製。
1976年,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仿製P 60氧化鉛攝像管,曾用於毛主席紀念堂作監控攝像用。
(2)平板顯示器
等離子體顯示器 1972年,電子器件研究所開始研製,1978年開發出國內第一台用厚膜技術製作的256×128線的單色ACPDP。1995年研製出國內首台256×256線的彩色ACPDP。
液晶顯示器 80年代末,電子器件研究所開發扭曲向列型液晶顯示器(TN-LCD),1993年開發出128×256線液晶顯示屏和模塊。1993年,該所研製薄膜晶體管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TFT-LCD),1996年開發出國內首台3英寸(7厘米)彩色TFT-LCD樣機。該所開發特點是低溫性能好,最低工作溫度可達零下40度,用於武器裝備。
5、 半導體分立器件
20世紀70年代,南京無線電元件十六廠和南京無線電元件二十廠合併成立南京第二晶體管廠,主要生產鍺器件。南京晶體管廠合併部分工廠,成立南京半導體器件總廠,主要生產硅晶體管、集成電路。成立第三半導體器件廠,主要生產特種半導體器件。
鍺器件 1969年,元件十六廠生產高頻小功率三極體,元件二十廠生產檢測二極體、開關二極體,包括多個系列。
硅器件 1966年,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開始研製PIN管。1972年提供「7010」工程大功率移相用PIN管13.8萬隻。
1968年,南京晶體管廠開始研製生產高頻小功率晶體管及硅開關晶體管。1972年型號有多個系列。為電視機配套。
砷化鎵器件 1968年,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研製體效應二極體,有13種型號定型。
1973年,該所研製砷化鎵調變容二極體定型。到1976年有14個定型產品。
6、 集成電路
1970年,南京晶體管廠研製成功硅單片集成電路。
霍爾集成電路 1977年,南京無線電六廠研製成功霍爾開關電路。1981年,南京半導體器件總廠在六廠基礎上研製生產CS839、CS837、CS6839、CS6837霍爾開關電路。
微波集成電路 1968年後,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研製成單片砷化鎵微波集成電路、微組裝模塊和混合集成電路,在此領域共獲得540多項科技成果。

六、 電子元件
六十年代以來,南京無線電廠、南京有線電廠及13個專業元件廠,自行設計生產瓷介質、紙介質雲母電容器,碳質、線繞、實芯電阻器,碳膜電位器,耳機、揚聲器、紐子開關、燈座、變壓器、電感線圈、電錶和接插件等元件。
1970年後,南京電子元件產品門類不斷拓寬,研製成一批國內先進水平的磁性元器件、敏感元件、壓電陶瓷濾波器、印製電路板、電線電纜等一系列小型、超小型、長壽命的電子元件,有效地為雷達、通信、計算機、廣播電視、儀器儀錶、家電等整機配套,為國家重點工程及國防建設提供裝備。

——————————————————————————————————————————————

1969—1970年間,《人民日報》以報道「文革」中湧現出的「社會主義新鮮事物」的形式,集中大量報道各地「大破電子神秘論」、「以革命化帶動電子化」的群眾運動實踐。以下是來自《人民日報》資料庫中的一些隨機樣本:

《在毛主席關於「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指引下 上海工人階級大力發展電子工業》(1969年5月10日,第4版)

《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上海工人階級大力發展電子工業》( 1969年10月9日,第1版)

《粉碎束縛電子工業發展的精神枷鎖》(1970年3月5日,第3版)

《廣西柳州整流器廠大力發展電子工業》(1970年3月7日,第3版)

《一曲自力更生的凱歌——福州燈泡廠依靠自己力量發展電子工業的事迹》(1970年3月19日,第2版)

《自力更生髮展電子工業——記天津市小站工農半導體器件廠艱苦創業的事迹》(1970年3月27日,第2版)

《上海工人階級依靠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闖出新路 高速度建成第一台中國式單晶爐》(1970年4月17日,第1版)

《堅持自力更生 充分發動群眾 打破洋框框江蘇省高速度發展電子工業》(1970年6月23日,第1版)

《充分發動群眾大破神秘觀念堅持自力更生石家莊電子工業迅速發展》(1970年7月25日,第4版)

《堅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大破「電子工業神秘論」 上海興起群眾性發展電子工業熱潮》(1970年7月28日,第1版)

————————————————————————————————————————————————


文革版《十萬個為什麼》截圖

以上材料均來自互聯網,侵權刪除


李比希曾經試著把海藻燒成灰,用熱水浸泡,再往裡面通氯氣,這樣就能提取出海藻裡面的碘。
然後他在剩餘殘渣底部收集到一些褐色液體,這種液體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味。他重複多次,結果都相同。事實上他發現了溴元素。
–––––
他想了想,在標籤紙上寫上了「氯化碘」。


朱元璋在十四世紀為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漢化埋下了伏筆。
朱元璋規定自己的子孫名字中的第三個字要有一個五行的偏旁(釒木 氵火 土),如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載垕。。。。。
朱家傳了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安介生等人口史專家推算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到近百萬人。這樣取名字就太麻煩了,要帶五行偏旁的還不能和祖輩用的一樣,字兒不夠啊,於是一些已經不用的生僻字兒被明朝皇室扒拉出來了,還臆造出來一些字。
於是→ →
鋰 鉻 鎘 釩 銪 釙 鑭 鐳 鈀

?莫名感覺有點萌●v●
------------------2016-11-26-22.23修改分割線-----------------------------------------------------------
最早聽到這個說法是在一次課堂上,逛知乎的時候刷到這個問題就順手答了。沒想到收穫了第一個百贊,很nice的生日禮物啊(農曆十月二十七,我生日^ω^),過一會兒就想看看漲了幾個贊,∩_∩
評論區有同學指出其出自人人網的一篇文章,有同學表示在《明朝那些事兒》中似曾見過。晚上下課回來之後百度了一番,找到了兩篇人人的文章。是ID為:張宇超.dicp 的人人網友所寫的。
初始原文:《朱*基是朱元璋十八世孫(半轉。偶然聽說這個說法,根據我對明史的了解,經查證屬實)》
各方觀點整理:《【扯淡專用】元素周期表上的明代藩王》【扯淡專用】元素周期表上的明代藩王 - 【人人分享-人人網】
上不了人人的可以看這個:{精}元素周期表上的明代藩王
再次謝謝大家的贊 ●v●
侵刪


居然沒有人提及最快人造物——核動力井蓋?


「抖擻精神」


打雞血

關於打雞血,是真實發生的一件事。在網上隨便一找就可以找到,怎麼就政治敏感了,結果被管理員建議修改。

萬艾可

它本來是輝瑞製藥公司的科學家們發明的心臟病新葯,科學家希望它能夠治療心絞痛。然而當這種心臟病新葯在英國斯旺西市的一家醫院中首次進行臨床試用時,非常不幸的是,對於遭受心絞痛折磨的試用患者來說,這種新葯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療效。
然而讓醫生們困惑的是,雖然該葯對治療心臟病作用不大,但參與臨床實驗的男患者們卻拒絕放棄這種葯,甚至還向醫生索要更多的藥片。原來,男患者們發現該葯具有一種奇特的「副作用」:它能使他們的生殖器官迅速勃起。科學家於是決定「改弦易轍」,將這種意外成了「壯陽葯」的心臟病新葯取名「偉哥」,並於上世紀90年代末正式投向全球市場,這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壯陽葯給輝瑞製藥公司帶來了滾滾的財源。


這題目下居然沒有泊松亮斑,差評!
200年前,德布羅意還沒有提出波粒二象性,那時人們對光的認識還停留在停留在初級階段,有人認為光是一種橫波,有人認為光是一種粒子,包括牛頓在內的一大票著名的科學家們紛紛站隊,兩幫人天天撕撕得非常厲害,
於是1818年,法國科學院看不下去了,說"你們不是特愛撕嘛?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誰要是能在我這發表論文,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就能獲得大獎!"
於是80後的菲涅爾坐不住了,年輕氣盛的他用嚴密的數學方法論證了光是一種波,徹底否定了牛頓光是一種微粒的觀點。
菲涅爾的這篇論文在法國科學院引起軒然大波,科學院組委會的成員都紛紛讚歎這位年輕人的才華。
但是此時泊松的日子並不好過,作為牛頓的狂熱迷弟,有人竟然說他的愛豆是錯的!這絕對不能忍!
絶対に許さない!
於是他拿起紙和筆,對著菲涅爾的論文仔仔細細地進行演算,他一定要找到那小子論文中的破綻,為我大愛豆正名。
功夫不負有心人,泊松經過演算公式推導,發現,如果說菲涅爾的演算是正確的話,那麼我在一道光面前加塊不透明的圓板,在一定條件下,在圓板擋住的陰影區中心位置,我居然能找到一塊亮斑!哈哈,Hey man,R U Kidding right?
拿到推導結果的菲涅爾生無可戀,沒報希望的他拿起實驗設備做最後嘗試。就在這個時候,菲涅爾瞪大了眼睛,他居然真的如泊松說的一樣,找到了那個亮斑!Yup Buddy,Seriously.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人們為了紀念菲涅爾的偉大貢獻,將他的這個發現命名為"泊松亮斑"

當然我主要不是想說這件事,我主要是想說:
泊松亮斑及其衍射原理是《大學物理》這門課的必考重點!
期末考試就要到了顫抖吧大一小學弟們!
233333333333333~


推薦閱讀:

為什麼螞蟻怎麼都摔不死?
如果在北極扔一個原子彈,會發生什麼?
如果你是第一個登陸火星的宇航員,你第一句開場白會說什麼?
蟻人將自己變成亞空間不會引發黑洞嗎?
如果人類產生的垃圾太多(像瓦力堆起來的那樣),我們能不能把垃圾送到太空,再用電磁炮什麼的瞄準太陽發射?

TAG:歷史 | 自然科學 | 科技 | 科學 | 腦洞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