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與太陽質量差不多的恆星相撞會發生什麼?有多大威力?

兩個太陽太陽質量的恆星相撞會發生什麼?有多大威力?從他們加速相撞的狀態開始描述到爆炸後太陽系的情況。


我用Universe Sandbox(宇宙沙盤)軟體做了一個模擬,效果是這樣的:

(前方多圖預警!請流量黨速速切換至無圖模式!)

碰撞前10.5分鐘:

現象:兩顆太陽的米粒組織清晰可見,周圍的那圈光暈是它們散發出來的光輝。觀察者與其中一顆太陽的距離:約380萬公里(約為地球到月球平均距離的十倍)。

圖1:碰撞前10.5分鐘

數據記錄:

  • 兩顆太陽的球心距離:約143萬公里(地月平均距離的3.7倍。太陽直徑約為139萬公里,說明它們離接觸只差約4萬公里)。
  • 相對運行速度:10公里/秒。

下面我就要開始模擬了,計算機設定的步長是10秒,也就是說,每一幀的間隔,相當於現實中的10秒。

碰撞瞬間:

現象:兩顆太陽處於相切狀態,雖然從模擬中看不出來,但是系統既然說這是碰撞的瞬間,那就當作是相切吧。

模擬效果圖跟圖1差不多,我就不發了。

數據記錄:

  • 兩顆太陽的球心距離:約140萬公里,
  • 相對運行速度:92.6公里/秒。

碰撞後10秒鐘:

現象:和碰撞瞬間無明顯區別……

碰撞後1.0分鐘:

現象:兩顆太陽更加接近……

碰撞後12.8分鐘:

現象:奇妙的反應發生,兩顆太陽的局部出現了耀眼亮斑。

圖2:碰撞後12.8分鐘

數據記錄:

  • 兩顆太陽的球心距離:約129萬公里,
  • 相對運行速度:192公里/秒。

碰撞後20.0分鐘:

現象:兩顆太陽表面以碰撞點為中心,爆發出向對跖(zhí)點擴張的氣浪,亮斑數量增多,面積增大。右側太陽表面出現劇烈活動,米粒組織急劇擴大。

圖3:碰撞後20.0分鐘


數據記錄:

  • 兩顆太陽的球心距離:約120萬公里,
  • 相對運行速度:238公里/秒。

碰撞後22.5分鐘:

現象:震驚!兩顆太陽碰撞出燦爛的火花,散發出大量氣團,並出現了物質的交換。右側太陽仍有米粒組織,左側太陽因失去了過多物質,呈現出無光矮星的形態。

圖4:碰撞後22.5分鐘,爆發火花


數據記錄:

  • 右側星體質量:1.89倍太陽質量,
  • 左側星體質量:0.09倍太陽質量(98.3倍木星質量),
  • 兩星體球心距離:約116萬公里,
  • 相對運行速度:224公里/秒。

碰撞後25.3分鐘

現象:兩顆星體繼續不斷接近,氣團開始落回兩星體表面,產生撞擊痕迹。碰撞產生的光暈在兩星體碰撞的公切面上不斷擴大,左側無光星體的表面因引力的撕扯而被拉長。

圖5:碰撞後25.3分鐘


數據記錄:

  • 右側星體質量:1.93倍太陽質量,
  • 右側星體溫度:5502攝氏度,
  • 左側星體質量:0.07倍太陽質量(72倍木星質量),
  • 左側星體溫度:4727攝氏度,
  • 兩星體球心距離:約113萬公里,
  • 相對運行速度:23.5公里/秒。

碰撞後32.8分鐘

現象:高溫無光星體表面的撞擊痕迹持續增多,升騰起大小不一的蘑菇雲。

圖6:碰撞後32.8分鐘


數據記錄:

  • 右側星體質量:1.93倍太陽質量,
  • 右側星體溫度:5502攝氏度,
  • 左側星體質量:0.06倍太陽質量(60倍木星質量),
  • 左側星體溫度:4727攝氏度,
  • 兩星體球心距離:約111萬公里,
  • 相對運行速度:59.3公里/秒。

碰撞後36.1分鐘

現象:右側星體的亮度瞬間變暗,彷彿已經化為了另一種物質形態,兩顆星體之間巨大的火球格外奪目,見證奇蹟的時刻就要到了。

圖7:碰撞後36.1分鐘,浩劫之瞬

對右側區域進行放大,已發現一團類似蟹狀星雲的噴髮狀氣團,一場掃蕩整個太陽系的狂飆即將來臨!

圖8:「蟹狀星雲」的端倪


數據記錄:

  • 右側星體質量:?
  • 左側星體質量:0.047倍太陽質量(48.9倍木星質量),
  • 左側星體溫度:4727攝氏度,
  • 兩星體球心距離:約110萬公里,
  • 相對運行速度:64.9公里/秒。

碰撞後36.3分鐘

現象:右側星體化為了「蟹狀星雲」,從炫目的亮光中噴薄而出,急速擴張。

圖9:碰撞後36.3分鐘


數據記錄:

  • 左側星體溫度:4724攝氏度,
  • 運行速度:55.3公里/秒。

碰撞後36.5分鐘

現象:每一幀都可以作為一幅精美的壁紙(劃掉),彷彿「核泄漏」的狂歡。

圖10:碰撞後36.5分鐘


數據記錄:

  • 左側星體溫度:4722攝氏度

碰撞後36.6分鐘

現象:星雲開始覆蓋高溫無光星體,現在除了熱木星以外已無其他星體,我將以此星體為視角中心。

圖11:碰撞後36.6分鐘,星爆


數據記錄:

  • 中心星體溫度:4719攝氏度

碰撞後37.1分鐘

現象:狂飆突進的星雲……

圖12:碰撞後37.1分鐘,繼續星爆


數據記錄:

  • 中心星體溫度:4712攝氏度

碰撞後38.1分鐘

現象:星雲繼續擴張,彷彿毀滅之眼。現在我的視角位於距離中心天體1600萬公里處,大約為日地距離的0.11倍。

圖13:碰撞後38.1分鐘,毀滅之眼


數據記錄:

  • 中心星體溫度:4696攝氏度

碰撞後41.1分鐘

現象:星雲擴張至半徑1000萬公里的級別。觀測距離約為4600萬公里

圖14:碰撞後41.1分鐘,死亡之眼

圖15:無網格版的死亡之眼


數據記錄:

  • 中心星體溫度:4651攝氏度

碰撞後1.02小時

現象:假如從地球這麼遠的距離觀看這場爆炸,那麼效果很可能是這樣的——

圖16:天際浩劫視角一

圖17:天際浩劫視角二


數據記錄:

  • 中心星體溫度:4368攝氏度

碰撞後1.80小時

現象:星雲半徑已經達到了1~2天文單位,橫掃水、金、地、火軌道,遠遠望去彷彿儒勒·凡爾納的頭像,可以叫它「凡爾納星雲」。如果此時地球正圍繞中心天體運行,那麼早已變為高溫、高輻射的人間地獄了。觀測距離:5.53天文單位,約在木星軌道那麼遠的距離。

圖18:凡爾納星雲

圖19:凡爾納肖像


而與此同時,在星雲中心的高溫無光星體正飽受各種粒子的摧殘。觀測距離:113萬公里。

圖20:慘遭星爆摧殘的中央高溫星體


數據記錄:

  • 中心星體溫度:3760攝氏度

碰撞後6.52小時

現象:星雲半徑已經達到了5~6天文單位,擴展至木星軌道,凡爾納星雲又長出了眾多令人震顫的藍綠色稜角,彷彿星際的脈衝電流。觀測距離:22.8天文單位,約為海王星軌道的四分之三。

圖21:蔓延的稜角


數據記錄:

  • 中心星體溫度:1708攝氏度

碰撞後12.0小時

現象:星雲已蔓延至13~19天文單位,約土星至天王星軌道間,中心的高溫無光星體已經傷痕纍纍。觀察距離:506萬公里。

圖22:傷痕纍纍的星骸


數據記錄:

  • 星骸溫度:937攝氏度
  • 質量:49.0倍木星質量
  • 半徑:9.77倍木星半徑(682882公里)
  • 密度:0.070克/立方厘米

碰撞後1.00天

現象:凡爾納星雲已擴展至20~42天文單位,天王星和冥王星軌道之間,可以看作把八大行星的軌道吞沒了。星雲現在看起來更像一個是黃毛老頭的形象。觀測距離:124天文單位(冥王星軌道的3.2倍)。

圖23:黃毛形象


數據記錄:

  • 熱木星溫度:641攝氏度
  • 質量:49.0倍木星質量
  • 半徑:9.49倍木星半徑(663288公里)
  • 密度:0.076克/立方厘米

碰撞後2.01天

現象:凡爾納星雲已擴展至30~66天文單位。星雲有了耳狀的半環形結構。觀測距離:226天文單位。

圖24:半環形結構


數據記錄:

  • 星骸溫度:619攝氏度
  • 質量:49.0倍木星質量
  • 半徑:8.92倍木星半徑(623309公里)
  • 密度:0.092克/立方厘米

碰撞後10.0天

現象:凡爾納星雲已擴展至230~530天文單位。我配上了銀河星空的背景,圖中右側為天蠍座。觀測距離:936天文單位。

圖25:配上背景的凡爾納星雲


而中心的高溫無光星體,依然在忍受各種震撼整個星球的撞擊。觀測距離:157萬公里。

圖26:被氣浪席捲的星骸


數據記錄:

  • 星骸溫度:619攝氏度
  • 質量:49.0倍木星質量
  • 半徑:4.60倍木星半徑(321340公里)
  • 密度:0.670克/立方厘米

碰撞後100天

現象:凡爾納星雲已擴展至3000~5300天文單位。而中心的星體,已經變為了橘紅色,並且為一圈圈的雲帶所覆蓋,典型的褐矮星狀態,其體積已大幅縮小,密度也急劇增大,也許是發生了簡併壓縮,所以才如此緻密。

從北極方向觀察褐矮星,觀察距離17萬公里。

圖27:呈六邊形狀態的褐矮星北極雲帶

圖28:濃雲籠罩的褐矮星


數據記錄:

  • 褐矮星溫度:619攝氏度
  • 質量:49.0倍木星質量
  • 半徑:0.830倍木星半徑(57995公里)
  • 密度:114克/立方厘米

碰撞後1.00年

現象:凡爾納星雲已擴展至約7000~13000天文單位。褐矮星的物理數據和之前相比也沒有變化,可見已趨於穩定。觀察距離28097天文單位。

圖29:碰撞後一年的凡爾納星雲

碰撞後5.00年

現象:凡爾納星雲已擴展至約0.6~1光年,抵達了奧爾特雲的中部,成功吞沒了大半個太陽系。此刻如果地球還存在的話,那麼從地球上仰望星空會是這樣的效果:

圖30:五年後的星空


我們的飛船飛速逃離凡爾納星雲,來到了距離中心太陽遺迹(褐矮星)10000天文單位遠的空間,藍綠色的炫目濃雲依舊遮擋著整個天宇。

圖31:一萬天文單位外的流浪


我們的飛船繼續向深空挺進,終於抵達了50000天文單位遠的奧爾特雲中部疆域,凡爾納星雲的全貌開始浮現。

圖32:五萬天文單位遠的邊疆


終於掙脫了星雲的濃霧封鎖,飛船緊急前往距離我們太陽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α星(沒錯,就是三體星)避難,此時,如果約4.3光年外的三體人朝地球這個方向望去,那麼他們就會看到這樣一幕景象,圖中每一方格的邊長為1.06光年:

圖33:四光年之外(俯視)

圖34:四光年之外(平視)

碰撞後10.0年

現象:凡爾納星雲已擴展至約1~3光年,三體人面對如此瑰麗而又殘酷的星爆掃蕩,恐怕也會驚慌失措。觀察距離:4.22光年。

圖35:逼近三體星的凡爾納

碰撞後20.0年

現象:星雲已擴張至2~5光年,成功吞沒了整個太陽系,並波及三體星系統。三體人表示紛紛加入了舉星逃難的隊伍……觀察距離:4.25光年。

圖36:星雲壓境之一

圖37:星雲壓境之二

圖38:星雲壓境之三

圖39:星雲壓境之四

碰撞後50.0年

現象:星雲已擴展至5~10光年,因為這次星爆,太陽系、三體系、天狼系什麼的算是毀了,我們只能靜靜地等待風暴的平息……觀察距離:33光年,一格代表10.6光年。

圖40:50年後的星雲

碰撞後100.0年

現象:星雲已擴展至9~25光年,效果相當於上圖的放大版。

碰撞後500年

現象:星雲已擴展至50~120光年。

碰撞後1000年

現象:星雲已擴展至120~250光年。雖然其規模仍在繼續擴大,但亮度開始減弱,已不如以往的絢麗。觀察距離:622光年,圖中每一格邊長為106光年。

圖41:亮度開始減弱的星雲

碰撞後10000年

現象:星雲已擴展至1000~2100光年。亮度繼續減弱,讓無垠的宇宙去平息這兩顆恆星的怒火吧。觀察距離:5130光年,圖中每一格邊長為1057光年。

圖42:一萬年以後

碰撞後15000年

現象:星雲已擴展至1500~2700光年。亮度明顯減弱。觀察距離:5928光年。

圖43:一萬五千年後的寂寞


此時讓我們回到凡爾納星雲的中央,去回訪那顆孤獨的褐矮星,一萬五千年里它的數據幾乎沒變,還是49.0倍的木星質量,619攝氏度的表面溫度,55.3公里/秒的勻速直線運動。49倍的木星質量看似很大,實際上僅相當於太陽質量的4.68%而已,而剩餘195.32%的太陽質量呢?也許有的轉換為了能量,但大部分都變成了色彩多變、卻又一去不復返的星雲,彌散於兩千光年外的宇宙空間里。這就是兩顆太陽相撞後的宿命,想想就令人有孤寂凄涼之感(儘管只是一絲~)。

圖44:回訪褐矮星

碰撞後25000年

現象:星雲停止了擴展,大小穩定在1000~3000光年範圍內。亮度衰減比我想像的要更快。觀察距離:7280光年。

圖45:不斷衰弱的星雲


如果此時地球仍然存在的話,那麼回到地球上,我們就會看到如下星空中星辰與雲氣交相輝映的情景。

圖46:風暴過後的星空


畫面左側是金牛座的昴(mǎo)星團,其實兩萬五千年後的星空早就和今天大不相同了,但這個軟體的星空背景還沒有高級到能模擬這一變化。

在古希臘神話中,宙斯的使者赫耳墨斯偷偷將嬰兒時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帶去奧林匹斯山,讓他趁天后赫拉沉睡時偷吮她的乳汁,赫拉驚醒後有一些乳汁濺入太空,於是形成了銀河(The Milky Way,英語中的「星系」galaxy也來源於希臘語的「乳汁」γ?λα,gála)。

而此時,假若距太陽系兩千光年內的區域里有著正在成長中的外星文明,那麼他們在目睹了如此與星辰相接的漫天雲氣後,又將演繹出怎樣的神話傳說呢?

圖47: Jacopo Tintoretto (丁托列托,1518-1594,文藝復興時代著名畫家)- The Origin of the Milky Way(《銀河的起源》),轉自維基百科

碰撞後30000年

現象:星雲從28000年開始就已經淡化,到了此時已經完全消失。宇宙又恢復了往日的澄澈與寧靜,只留下了一顆孤單的褐矮星留在中央,那是兩顆太陽的遺骸、它們爭鬥所留下的屍體。觀察距離:73萬公里,近2倍的地月距離。

圖48:三萬年,繁華落幕後的孤獨。

補篇一:

我又進行了第二輪模擬,發現產生的星雲形狀有所不同,不再是凡爾納頭像形,但色調仍然與蟹狀星雲相近。這次補充一張星雲衰殘、即將謝幕的場景圖,觀察距離5346光年:

圖49:第二次模擬,28000年後的星雲


另外,這次產生的核心天體質量更大,且有橙黃色亮光。觀察距離:38萬公里,約等於地月平均距離

圖50:第二次模擬中的亮星


數據記錄:

  • 星體溫度:2214攝氏度
  • 質量:89.7倍木星質量(8.56%太陽質量)
  • 半徑:1.06倍木星半徑(74376公里)
  • 密度:98.8克/立方厘米
  • 運行速度:76.3公里/秒

  • ————————華麗的分割線————————

我的軟體模擬更新到這裡也就結束了,謝謝欣賞!

  • ————————華麗的分割線————————

補篇二:

評論區里有人問我四光年外的三體人究竟會受這場星爆怎樣的影響,會不會被烤焦之類。我感覺三體星經歷「長夜」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說會經受嚴寒,平均溫度會有二十多度的下降。另外他們還有可能遭受各種高能輻射的傷害,這是軟體所模擬不出的。

如圖,這是在我新開的模擬中碰撞後50年的場景,我仿照太陽系,在4.3光年外創建了一個太陽-地球系統,下圖中央的白點就是它們所處的位置。

圖51:已經完全被星雲覆蓋的三體星(圖中白點)

圖52:軌道遠景

圖53:三體行星半徑為1天文單位的正圓軌道

圖54: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圖55:哥倫布可以乘雪橇去美洲了

圖56:也許是星雲對光線的阻隔,使三體行星的均溫在-5~-3攝氏度(對比地球的均溫15攝氏度)

圖57:處於「長夜」絕境中的三體星


但是我也得指出,這種溫度上的模擬也不一定完全準確,我新開了一個碰撞後500年的模擬,在這個模擬中三體行星的均溫就穩定在8~15攝氏度之間,但所有的模擬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星球上冰蓋的季節性變化,比地球上更加明顯,甚至能延伸到土耳其、義大利一帶,可見星雲的蔓延確實帶來了溫度的下降。

補篇三:

必須強調,以上畫面和數據都僅為軟體模擬並非與真實情況完全符合。且我認為和宇宙中大多數恆星融合的案例相比,星雲狂飆橫掃至3000光年以外,而中心僅剩一個4.68%或8.56%太陽質量的星骸似乎也顯得過於誇張。

那麼,在宇宙中是否有恆星碰撞的實例供我們分析?目前已有數個星雲案例被天文學家們列入了備選名單。當然,在現實中很少會出現如模擬中恆星對心碰撞的情形,更多情況是兩顆恆星互相圍繞對方旋轉,然後一方開始吸收另一方物質,同時兩者距離越來越近,最終導致恆星核心的融合與星雲爆發

例如2008年出現星雲爆發的V1309 Scorpii(天蠍座V1309)就是一對軌道半徑極短的雙星。根據英文維基百科的資料,

Prior to outburst, the star"s magnitude had a period of around 1.4 days that decreased exponentially until the outburst.

「爆發前,星體視星等變化周期約為1.4天,呈指數性縮短,直至爆發。」

During this outburst it increase in brightness by 10 mag, or by about a factor of 1 	imes 10^4 .

「爆發期間,其增亮10等,即亮度增長至原先的一萬倍。」

天文學家們就將上述恆星爆炸現象統稱為發光紅新星,

發光紅新星(縮寫為LRNe)被認為是兩顆恆星合併所造成的爆炸現象。它們的特徵是有明顯的紅色,和光度曲線在紅外線區反覆的回到原來的光度逗留和徘徊。

下面將展示一個著名的恆星碰撞實例—— 狐狸座1670年「新星」(NOVA Vul 1670),根據歐洲南方天文台的資料:

圖58:狐狸座1670年「新星」,2015年

The star that European astronomers saw in 1670 was not a nova, but a much rarer, violent breed of stellar collision. It was spectacular enough to be easily seen with the naked eye during its first outburst, but the traces it left were so faint that very careful analysis using submillimetre telescopes was needed before the mystery could finally be unravelled more than 340 years later.

「這顆1670年歐洲天文學家發現的星並非新星,而是更稀有的、由恆星劇烈碰撞產生的類型。當它初次爆發時如此壯觀以至於肉眼輕易可見,但三百四十多年後,它的遺迹是如此暗弱,以至於需要亞毫米波望遠鏡的精細分析,其謎團才終被解開。」


那麼,這樣的景象我們還有機會遠距離目睹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KIC 9832227就是一組在天球上位於天鵝座的密接聯星,距離地球約1843光年。A星質量是太陽的1.395倍,半徑為太陽的1.581倍;B星質量是太陽的0.318倍,半徑為太陽的0.830倍。兩星的軌道半長軸為太陽半徑的2.992倍,由於距離過近,它們在引力作用下產生了嚴重的變形,彼此的物質甚至如葫蘆般連通到一起,以下就是相關模擬圖:

圖59:KIC 9832227密接聯星模擬圖


目前,此星體的亮度只有12等,肉眼根本無從觀看。但很快,它們就會發生核心融合,並形成發光紅新星,爆發星雲,屆時亮度陡增,一躍成為一顆亮度上能與北極星相媲美的二等星(雖然城市中,二等星基本上已屬於相當暗弱的星星),在天鵝星座閃閃發光。這一幕景象很快就會出現,天文學家根據已有的「星爆羅塞塔石碑」——天蠍座V1309的觀測記錄,建立模型對KIC 9832227進行推算,預計在約5年後,也就是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們有望目睹這顆密接聯星的爆發,屆時在天鵝座將產生一顆「新星」,且明亮如北極星,持續數周之久,為我們展示恆星之間相繞、相交、相融、相爆(划去)真實而壯麗之景。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們拭目以待!

圖60:KIC 9832227在天鵝座位置


補充一下:

我用Universe sandbox alpha 17(宇宙沙盒)軟體做了模擬

(前方多圖!前方多圖!前方多圖!)

碰撞前:

剛開始時,兩顆太陽慢慢地融合,同時碰撞產生的衝擊波在兩星體碰撞的公切面上不斷擴大,逐漸吞沒兩個星體。

當兩邊星體的一半被吞沒時,突然發生了超新星爆炸,兩顆太陽都完全消失,直接變為星雲,留下了一個2倍木星質量的天體,由氫組成。

(6.6修改

之前將時間流速調到太快,兩顆太陽應該是一顆突然跟另一顆融合,形成一個兩倍太陽質量的天體,之後突然噴射出大量碎片,發生超新星爆炸。

2倍太陽質量的天體,只維持了不久。

(這幅圖是在爆炸後很久才截下來的,不要理會時間,下面的圖才是按時間順序的)

16分鐘後,星雲到達水星軌道

26分鐘後,星雲到達地球軌道,目前地球還未受影響

星雲壓境。。。我們的地球與星雲相比顯得十分渺小。

在即將接觸星雲時,地球溫度開始升高

但這只是開始

2個小時20分鐘後,星雲到達木星軌道

約1天後,星雲吞沒柯伊伯帶

此時我們的地球:

在與星雲物質的劇烈摩擦下,地球達到極高的溫度,任何生命都無法生存。(這裡還沒有考慮到強輻射)

注意倒數兩行:

Earth Similarity表示與地球的相似度,可以看出這幾乎不是地球了

Life Likelihood表示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0

接著由於星雲發散之後引力減小,地球的軌道會發生變化,向外飛出太陽系

時速:30.1km/s

星雲會越來越稀薄,膨脹速度也會越來越慢,總有一天,地球會飛出星雲,做著30.1km/s的勻速直線運動,消失在茫茫深空。地球也會慢慢冷卻,但水和大氣層已經消失。

也許數千萬年後的一天,它會被某一顆恆星捕獲,可能會重新進化出生命,但之前的那個地球和人類文明的痕迹,在太陽爆發後就蕩然無存。


要不是這問題腦洞太大應該不會有人做這個課題,不然我會以為你在騙論文。

吐槽完了,印象中沒聽說過有誰做過這個研究,不知道兩個太陽質量的恆星相撞會是個什麼情況,推薦去查查論文。


這樣么


簡單點,碰撞前會因引力產生一定撕裂效果。

碰撞時兩顆恆星將產生超新星爆發。

碰撞後將產生一片巨大的星雲。星核也許會倖存,也許會出現一顆白矮星,如果能倖存兩顆白矮星(99.9%不可能吧)未來會產生 Ia型超新星爆發,兩顆白矮星的所有物質都會拋向太空。如果是一顆白矮星的話就會產生一顆較為穩定的星體。


撞擊初期,由於撞擊力大量的恆星物質會被噴向宇宙,形成火樹銀花的奇觀。過一會兒,瀰漫在近宇宙中的大量恆星物質一部分由於引力作用回到恆星上,另一部分則會繼續飛行,向更遠處進發,然後射在各個地球及各個行星上......像把黑胡椒醬倒在牛排上一樣。
這時,地球上早已人間地獄,大氣層燃燒殆盡,海洋蒸發的水蒸氣會在地球軌道上拖出一條白線,幾乎不會有倖存生命。如果剛好你在月球上而且大難不死剛好沒有被恆星物質當場淹沒的話,你可以坐下來觀看一場《冥古宙公園》。
再之後,幾個近日小行星因為多次穿過恆星物質,運動速度暴降,最後跌入太陽。(其實即使兩個恆星不相撞,巨大的引力也足以把地球拖離軌道了)
最後,太陽輕鬆加愉快地獲得了質量,成為一個「大太陽」,但是這個曠世奇觀估計只有木星人能目睹了。


在兩顆太陽相互引力作用的同時,斥力同樣在相互作用,即雙方越近則速度越快,它們的碰撞並不是直接撞在一起,而是相互圍繞融合(或許幾萬年),融合爆發比你說的激烈程度小的多,簡直可以用溫柔二字形容。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深海恐懼症」卻沒聽說有「深空恐懼症」?
太空站中,宇航員呼吸的空氣來自哪裡,如何循環?
假設有一個即將撞上太陽系的黑洞(10倍太陽質量),我們如何應對才能避免人類滅亡?
科學家或科幻作家都曾設想過哪些將載荷運送到近地軌道和深空旅行的方法?
太空中的宇航員可以上網嗎?延遲能不能支持打守望先鋒?

TAG:太空 | 天文學 | 宇宙 | 恆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