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和塔樓下的風口是怎麼形成的?

最近注意到每天上班經過的兩座寫字樓下,都有「風口」,就是一經過那裡風就特別大那種,自己家樓下也有,請問這是怎麼形成的?謝謝


我們這些嚴肅認真的結構工程師們把這種現象一本正經的稱之為「瑪麗蓮·夢露」效應

如果有小朋友不知道為什麼,請去搜夢露最著名的那張照片。

好吧,正確的說法應該叫做 Pedestrian Wind,也就是高層建築引起的風力改變對其周圍的行人的影響。

引用 Reinforced Concrete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一書中的 figure 4.1

如果一棟高層比周圍的建築物明顯高許多,有可能會導致風向地面聚集,進而導致這棟樓底層附近的風格外的大。

相反,如果周邊的建築物高度都差不多,那麼風就不會向地面聚集,行人也就不用遭受狂風的襲擊了。

單獨的一棟高層建築,也會導致風向地面聚集。

如果高層建築底層是開敞大空間,那麼會導致非常大的「穿堂風」。

風的改變,不僅與高度有關,也跟平面布置有關。像這樣的平面布置能起到互相遮擋的作用,底層人行道上的風就會小很多。

而這種平面布置,則會加劇風的集中,形成猛烈的「風口」。

凹進去的出入口,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大風對行人的影響。

設在角部的出入口則有可能加劇風在建築角部附近人行道的集中。

裙房可以有效的避免 Pedestrian Wind 對行人的影響,風在裙房屋頂集中,而不是在人行道上。

底層縮進的高層建築,有可能緩解也有可能加劇 Pedestrian Wind 對行人的影響,取決於縮進的距離和高度。

由於自然風極其複雜的特性,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無法對 Pedestrian Wind 進行精確分析,只能通過上面這樣的概念進行大致的優化調整,或者更精細一點,在風洞實驗中測定地面附近的風速分布,作為設計參考。一般說來,可以認為高層建築地面附近作用到行人身上的風,夏季可以接受平均每星期一次的平均風速為15英里每小時的風,而冬季則限定在平均每星期一次的平均風速為10英里每小時。

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也可以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得到 Pedestrian Wind 的數值解。雖然不盡準確和完善,但至少提供了可靠的數值參考。

比如下面這幾個例子:

看,在計劃修建的高層建築中間,出現了明顯的紅色的「風口」。

這張圖也可以看出風力在高層建築周邊的集中。

同樣,成片的高層建築造成的大片「風口」。

通過這些分析結果,再對設計進行下一步的優化調整,盡量讓 Pedestrian Wind 低於預定的可接受範圍,儘可能的減少對行人的影響。

畢竟,誰也不願意頂著狂風上下班。

當然,一門心思等著「瑪麗蓮·夢露」效應,就是要看小姑娘裙子的人除外……


點 @豬小寶的贊,然後想接著他的往下說。作為給相關學科同學的分享。

(以下比較枯燥了,生夾一個梗預先安撫下大家)

當我們把氣流看成是流體,空氣就如水一般分開,匯聚,渦旋,粘附。而誠如小寶君所說縱然我們現在可以依靠風洞或流體軟體模擬來獲悉這看不見的痕迹,但到目前為止,真實場景下的流體力學研究仍是一個專業性過高參數量過大的東西。在真實的市場上,無法奢求每一個建築設計都涵蓋一套可靠的當地風場的微氣候分析,但與此同時,這又是需要去了解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正如題主體驗到的高層建築間風口一樣的體驗(兩個遮擋物間的流速疊加),又或者某些卡著紅線做的高容積率大樓造成的「風影區」(無風的死角)。這些都是因為在項目前期分析的不到位(或沒有分析)而造成的遺漏,而這樣的遺漏在整個城市疊加起來不但是整個宏觀風場的不均勻,更壞的可能性是整個風場在城市樓宇覆蓋下日益減弱。比如當下的城市霧霾,從城市空間角度來看就是有害物質在城市中懸停和累積。即便真有辦法控制污染源減少霧霾情況,稠密的城市肌理中室外通風不暢的頑疾還是有可能影響到我們,往輕了說天氣炎熱時街道上將沒有貼近行人減緩悶熱的風,往嚴重了說,一旦城市爆發感染性的流行病,病毒會更容易在行人層滯留引發大面積感染。

那麼如果沒錢做風洞測算又不會用CFD,怎麼樣在設計伊始就對城市中的風有把握呢? @豬小寶 的答案里列舉Reinforced Concrete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中的簡圖可以提供些思路,但是這些是在風作用力視角思考避讓的做法,而我們的城市的現狀更多的是風的不均勻和不充足。所以,人行道上的風不是要低於一個值就好了的,而是應該有一個控制範圍不擾民但也要便民。就此,進入正題,結合手邊有的一個paper夾雜些自己的學習來介紹一下。

這是香港中文大學Edward Ng(吳)教授帶隊以香港為對象做的城市風環境的研究。因為原始數據的詳實和準確他們的報告很有價值。香港人口和建築密度都相當高,2003年SARS的爆發給當地的城市發展敲了一次警鐘,於是在那之後政府和研究機構花下大力氣來研究城市風環境的問題。國內的城市也許還沒有發展到香港的那種程度,但如果不以前車為鑒,從現在開始疏導城市的頑疾,未來也不容樂觀(而其實霧霾的威脅已經在表明時間的緊迫)。論文鏈接在最後,以下是前因後果和研究方法的粗略介紹,嫌麻煩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後看結論部分和香港環保署對於未來香港城市建設的建議。

==========對研究的整理和陳述========

在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仍保證了40%的生態保育區面積,然後要解決715萬人(2012年普查數據)的生活問題。在欠缺上文提到的微氣候意識的情況下。孕育出的城市形態就有可能是癲狂和放縱的。對比歷年氣象數據,十年內,香港的城市內風速下降了40%。

吳教授的團隊用了風洞測量和軟體模擬的形式對城市中不同高度的風速進行了測量,而在探討風環境時,有一個重要的數據叫做:Frontal Area Density(FAD,迎風面稠密度)。這個值可以直觀理解為一定區域內探討迎風的建築面積阻擋的區域。關於這個值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風向是多變的,所以一棟建築對於不同方向的來風也許擁有不同的迎風面積;第二,當計算迎風面時,並不是單一截面上的阻擋面積,相反,這裡計算的是一個有深度的區域內的所有迎風面。而這樣的區域,報告里選擇了25個(900m*900m)。

而通過測量和模擬的數據,會發現城市風場在垂直方向的變化並帶有明顯的分層,分別出現在大約15米處和60米處。結合城市裡的建築形態,就會發現因為香港(大陸地區也有類似)的城市高層建築大多採用塔樓+裙樓的方式。明顯地,裙樓和塔樓的平均高度對應了那兩條分界線。

圍繞這樣的分層,城市風環境理想的狀況是:在城市高樓層(15-60米)擁有流暢的風帶走城市廢氣污染的鬱結;而在群樓層內,擁有合適的通風提高行人在室外熱舒適感覺(因為香港的濕熱天氣)。

這裡就要引用小寶君答案里的一張圖:

裙樓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把強風的侵擾抬高到了街道平面以外,如果處理不慎,帶來的結果是裙樓層將阻斷下層的空氣流動。

通過統計,報告指出裙樓層的FAD(迎風面稠密度)和VR w,j (Overall Wind Velocity Ratio,場地風和近地風的比值)的關聯最大,結合上圖這其實很好理解:

以旺角的某一區塊肌理為例(浩南哥,給個面子),現有的情況如下圖所示:

大型的裙樓在局部創造渦流但因周邊建築密度惠及不到附近區域,很多地方的近地風速都低於0.5米每秒。如果在考慮常年風向的情況下,有意打斷一些裙樓創造風的滲透,現有建築覆蓋率從42%下降到35%的情況下,風環境如下:

可以看到就像流水疏導的效果一樣,整個區域被帶動起來。風環境優化了許多。

==========以下是結論和對策========

好滴,跳過了論文里很多想講但拗口的東西,看看報告在最後給出的簡明易操作的設計建議:
關鍵詞就是滲透:

比如取消大而板的裙樓,引入空地和綠化創造視覺聯繫的同時也創造了貼近行人的氣流、

相較於聯排高層板樓像牆一樣遮擋常年風,同樣是疏密關係上的調整就可以引導更多的風穿過場地。

高層及高層裙樓間的渦流,在同時考慮容積率和風環境的情況下,適當的設計逐級退讓可以吧死循環的『風谷』帶活:

城市形態上,對常年風向做出反應當然重要,但同時應該有意識地設立和常年風向成角度的流暢空隙,這樣的交織空間不但會被常年風整體盤活,而且也不會因為風向變化而失靈:

這些看上去很淺顯的道理如果應用在城市設計中將會是對城市益處多多的事情。但真正用好還是需要研究和經驗的累積,照例嘴碎地說一個新近方案作為結尾——NBBJ給騰訊在深圳做的總部大樓。

在職看到效果圖和演示動畫的情況下,這應該是一個拿得出手的商業建築案例。兩個主體建築用三個巨型塊體聯繫,在空間上引入了不少可能性,而在設計公司的網站上的介紹里有這樣一句話:

…另外,塔樓的少許旋轉和高度偏移攔截了場地的盛行風,使中庭通風同時使直接日照最少化…

攔截嗎?是capture的意思嗎?這裡我不太懂。因為英文介紹點出來的設計亮點是:Two towers(雙塔), three horizontal connection bridges(三水平連橋), rooftop gardens(屋頂花園)。那麼中庭在哪?水平聯繫體塊端部有類似邊庭的做法,沒有構造考量的話不可能把上空的強風引導室內來;建築形體感覺內部不會再有垂直通透的空間;倘若中庭是指那幾個平台,或者是視頻中看到的這個主體間地面的聯繫部分,這些在整體建築中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比重並不大。更何況,這應該是隘口的「順應」,怎麼會是「攔截」?

對應平面圖,我google了相應地段:

在對應深圳的風向,特意用每月的風向對比:

這樣你就會發現建築體在3月到11月的時間內(框住的風輪)的確保證了高頻風的通過。那麼在不糾纏『攔截』一詞的準確性的前提下,我們知道這個建築最關鍵的一個特點是引導了城市高樓層(Urban Building Layer)的氣流有減少建築體熱量的功能,僅此而已,因為這樣的氣流快速並很有可能攜帶一旁立交橋上的廢氣和塵土。引入中庭(雖然暫時不確定它在哪)?是不行和不能的事情。而這棟建築對於東北方向其他建築的影響很有可能是雙塔形成的隘口不能挽回的。

你看,城市裡的風很需要認真對待吧。


中文大學的這篇paper的地址:http://www.arch.cuhk.edu.hk/server1/staff1/edward/www/Improving_wind_environment_2011.pdf


地下車庫新風系統的排風豎井出風口。
謝邀。


這種稱為狹管效應,兩棟較高的樓如果距離較近就會對通過他的空氣形成擠壓加速!這種在建築設計時是需要避免的考慮的!國內外有很多這種狹管效應造成的強風而傷及行人的案例。


結構風能,當年挑戰杯我們還想那這個風能發電呢……


推薦閱讀:

地下停車和地下商場如何處理大暴雨或大颱風的排水問題?
中國古代能造出寶船那麼大的木船,為什麼不見大跨度的木結構建築?
為什麼 9·11 恐怖襲擊中雙子塔在短時間的燃燒後就倒塌了?
為什麼認為不過時(timeless)的設計通常都是建築作品?
為什麼人行天橋樓梯要做成這種折回形的,而不是更減少距離的環形向上?

TAG:建築 | 土木工程 | 建築設計 | 建築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