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有義務給病人講解病理嗎?

最近韓雪看病的事挺火。請問醫生有義務給病人講解病因、治療方法等比較專業的東西嗎?如果有義務告知是什麼規定的呢,法律?醫院規章?必須告知清楚還是病人問就告知,還是問了也可以不告訴,治療方法什麼的完全對病人透明,還是分什麼病?告知和不告知的理由是什麼呢?為了提高效率?還是太專業病人難以理解?盡量多說點吧。


1、門診的話,主要看有多少時間

  • 如果一個病人我可以看 20 分鐘以上,我不僅能把整個病結合你的檢查結果大致給你理一遍,還可以閑侃一些生活方式的問題。當然,也只能保證大致說清楚,能理解多少還是跟文化水平有關。這種事情只出現在熟人在我空閑的時候來找我的情況,平時太難,做個大概。
  • 如果有 5 分鐘,那就是我問你答,我只採集你病史中一些跟我懷疑的方面相關的關鍵問題,等我自己腦子裡已經有了大致判斷,就不再問,你要想再多介紹,聽到確實讓我驚訝的跟病史有關的內容我會追問一下,否則我也就邊聽邊給你開下一步檢查和治療。診斷、治療、預後都會告訴你,要點肯定要跟你講,比如你再不戒煙就慘啦,一般還會有點時間,挑一兩個對你的疾病有意義的問題簡要地結論性地回答一下,比如這個「病會不會遺傳」啊,「那另一個醫生給我開的xx葯要吃不吃」啊一類的。至於「這個病是怎麼引起的」這類問題,我盡量用兩句話說明,實在是沒功夫詳解。這是你們大部分看平日門診遇到的情況。
  • 如果只有一兩分鐘,那就控制在幾句話內,全程由我來完成關鍵信息採集,只告訴你考慮什麼診斷和怎麼治療。你有疑問,我可能不會回答,你要啰嗦,我只好打斷你。不排除累了的時候,語氣和表情都會很生硬。我知道你等很久了,有一堆問題,可是後面還有好多人不是么。也許韓雪女士碰到的就是這種,但是期待的是第一種。
  • 還有一種,情況,差不多也是只有 2 分鐘,是學生負責給下一個候診的進行問診和查體,完了之後以最簡單的語言彙報你的病情,省略你的一切廢話,然後教授追問你幾個關注的問題,然後教授說診斷治療、注意點,學生開藥開檢查。分工合作,效率很高,半天時間看將近100個,還能比上一條多說幾句話。當然,也是得找大型教學醫院的大 boss 才有這種。

不過你放心,三種中的任意一種時間分配,都足以應對絕大多數的病情,你希望多提供的信息,多數時候其實是無效的。真的需要進一步評估的,醫生會把你收入院。

2、住院病人的話,理論上,你的病情相關的主要信息都應該告訴你,尤其是跟與你做決定密切相關的方面。例如現在患者什麼情況,進行了什麼治療,我們的目標是什麼,下一步怎麼辦,需要家屬如何配合。還有例如 A 方案 B 方案相應的利和弊,以及對將來生活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注意事項,都是需要告知的。但是,實踐中還是有很多情況是不會跟你講太多的:

  • 你的上述知情權已經得到了,但是你的求知慾還未能滿足。這種病人其實常見的,尤其是讀過些書的。你要深究病理,我也只能給你個簡答,指個大概方向 ,你要刨根問底,我也就打個哈哈繞道了。管理住院病人也很忙的,義務盡到了,這種錦上添花的事情,咱們公立醫院暫時還做不到那麼細啊。
  • 你的家屬要求我們瞞著你的。這種說起來好像不對,但現實中很多,尤其尤其是得了惡性腫瘤的病人,家屬拜託醫生瞞著病人的多了去了,甚至有些家屬還會去把檢查結果借出去複印的時候對複印件進行遮蓋和修改,用心良苦。這種呢,叫我們瞞著那我們就盡量不當著病人討論病情,病人呢也就麻煩家人照顧好千萬別讓他跑來問醫生讓醫生為難。一般病人看著這種顧左右言他的情況,加上知道自己住的什麼科室,過幾天自己也就明白了。這時候家人同意了,那就大家坐到一起來聊聊選擇和結局。

3、ICU病人的話,由於病情瞬息萬變,病房也是與世隔絕,不能說你任何時候想知道情況,我任何時候都得給你講,所以是每天家屬探視一次,然後花每人10-15分鐘總結一次病情,也是包括現狀,目前治療,下一步打算,我們的預期,這些是必須告知的。如果有什麼重大變化,會專門告知。

大致就是這樣,我覺得,態度只是一個方面,這個可以靠管理和激勵來提高(可提高的空間還相當大)。而更無奈的是資源的匱乏。

(借用下某服務業的客戶須知。)

便宜又快:不好;
便宜又好:得等;
又便宜又好又快:「保安!」。
不友善的是現實,不是答主。

所以,想最近那件事情給我們的啟示,還是市場經濟教做人吧。我建議還是多開一些平均每個人有 20 分鐘時間的專家門診,診費 100 倍。
想要比他人多一點的醫療資源,真的還是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才能得到。

----
補充:
目前已經回答的裡面,一些學生說,沒有義務講病理。我作為一個過來人想說,這樣的心態並不對。
雖然你學了那麼多年的東西,讓你壓縮成三言兩語的大白話,似乎信息量損失有點大。但這並不是做不到的。我還記得一個我幾年前在知乎回答過一個比喻,當然,是拾老師的牙慧:

「好比心臟是間屋子,彩超看屋子有多大,牆結不結實,漏不漏水,心電圖看電路通不通,有沒有短路啊漏電啊,而造影是看水管子堵沒堵, 這管子都是鐵皮包著,裡面銹成啥樣誰也不知道,心電圖和心臟彩超根本看不著,只能做造影,三個檢查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念一遍,看需要20秒不?

這種東西,有跟沒有,大不一樣。病人其實就服醫生兩方面,一是專業,二是氣度。專業再好,你讓他覺得你人不好(多數時候並沒有),也是白搭,要投訴你的還是投訴你,跟治療效果不一定有關係。甚至很多做人做得好的醫生,病人去世了,家屬把錦旗送來。

我們最近做了個事情,把上百種心臟疾病亞型的圖譜都找齊了,上門診,以及在病房交代手術、在 ICU 交待病情的時候,就指著這個說,時間也節約了,事情也明白了。對病人來說,懂與不懂都是收穫,而你這樣他才會服你。


打臉根本停不下來變成長文,為了方便閱讀,先上個結論吧,醫師在執業過程中,是應該向病人對疾病進行基本的宣教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三章 執業規則 第二十二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範;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但是,你們可以去翻遍所有的法規,你們會發現,我不細說又怎麼樣,只要我也沒胡說,就沒有後果。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同樣是在醫生這個群體裡面,大家對這件事的看法還有分歧。因為實際情況就是:這事做了是好人,不做也不算壞人,人沒病你告訴他病入膏肓,這才叫壞人。

那是不是患者的知情權就完全沒有保障了?也不是。基本的還是有保障的。我說一個大多數人接觸得最多的「在門診看病開處方」為例,我們國家的處方管理辦法中規定了:

第二章 處方管理的一般規定

第六條 處方書寫應當符合下列規則:

  (一)患者一般情況、臨床診斷填寫清晰、完整,並與病歷記載相一致。

(四)藥品名稱應當使用規範的中文名稱書寫,沒有中文名稱的可以使用規範的英文名稱書寫;醫療機構或者醫師、藥師不得自行編製藥品縮寫名稱或者使用代號;書寫藥品名稱、劑量、規格、用法、用量要準確規範,藥品用法可用規範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縮寫體書寫,但不得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也就是說,一個醫生對於病人最基礎的宣教,是有保障的,它體現在處方上,這是開給誰的處方,什麼病,開什麼葯,多少藥量的,怎麼吃,每次吃多少,處方上面必須寫清楚。這實際上很大程度就是門診求醫者的核心需求:醫生,我得了什麼病?我現在應該怎麼辦?

在這以外呢?病人會不會還想多了解一些情況?會的,我坐了這幾年門診,關注自身健康的患者佔比是能讓人感覺到明顯在增加,一年比一年多的。即使有些人看到後面還有很多人排隊,不好意思占時間問,但其實他們內心有不滿,覺得唉怎麼會是這個樣子。他們還想知道:我這個病是怎麼來的?我如何避免再得?我現在除了回去吃藥還要注意些什麼?

那麼臨床醫師的宣教為什麼總是那麼令人不滿意?因為:

後面真的好多人排隊。公立醫院排隊排成什麼[beep--]樣我就不再贅述了。醫生也感覺到壓力,看不完沒法下班,不讓加號還可能被砍,誰不想儘快多看幾個病人,反正你不清楚就不清楚吧按我說的辦事情還是會往比較妥當發展。尤其是輕症、常見病,在醫生的角度看,他會希望花更多時間在那些需要花費心力才能挽救的病患身上,這是一種醫療資源分配的合理化,那麼通常就不想跟輕症患者費那麼多的口舌。

中國的醫生並不擅長解釋病情。警校都教犯罪心理學和審訊技巧,醫學院可從來沒有廣泛開設過關於醫患溝通技巧的任何課程。我們在醫學院做了5~8年不等的書蟲,鑽研的都是怎麼治好這個病,並沒有人提醒我們溝通技巧有多重要,教我們如何把話說得深入淺出或如何讓病患瘋狂地愛上你深刻地信任你。不同於美帝等國家,在進入臨床以後,我們的單位也鮮少提供這方面的培訓。一切都要靠個人摸著石頭過河,那麼這方面技巧良莠不齊不是很正常嗎?

有的時候,醫生並沒有被尊重。

傷醫事件已經不是什麼罕見的事了,當你面對一個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捅你的人,你會傾向於「少說少錯」。可怕的不僅僅是開門看診來什麼樣人都有可能,更可怕的是由於量刑過輕(我這句話才過輕),出現了一些認為打醫生我自豪打醫生我樂意的人,比如:

你看,這位先生居然還覺得他的訴求很簡單。而實際上,冤有頭債有主,折磨人的不是醫生,而是病痛,害你得病的可能有很多原因,但不是醫生害你得病。你要希望,你自己都給不了自己希望,你媽都給不了你希望,你我非親非故幾塊錢挂號費你問我要人生希望,我拜託你有點邏輯好嗎先生。他的這個訴求,的確不是臨床醫生的義務,如果他去精神科掛了號,那麼倒勉強可以算是精神科醫生的義務,但他不管,他認為不滿足他的這個訴求就活該被捅死,也就是說,這麼一個不合理的訴求,它還高於醫者的生命,滿足不了你就該拿命賠我。好比我去肯德基,我說我要吃火鍋,沒有?我捅死你。我還洋洋得意,我還上網到處去吹牛[beep--]:看!老子這麼客氣跟肯德基說,就吃個火鍋而已這麼簡單的訴求,他居然都不滿足我,捅死活該!

除了人身安全缺乏保障,民科的泛濫也導致部分民眾對專業醫師的話語信任度下降,讓醫生感覺到很可能說了也白說。民科的話漂亮呀,他愛怎麼吹怎麼吹,天花亂墜腦洞大開,說話又不納稅,醫務科也沒法吊銷他證,他又沒有證你吊個J[ba--]!今兒說我是碩士明兒說我是博士,總能忽悠到一幫人。一知半解照樣賣弄:

我在皮膚科開保濕製劑,要尼瑪學通皮膚的解剖和生理,要尼瑪搞清楚皮脂的成分結構,要尼瑪天天看文獻比對現有製劑的安全性、療效、利弊對比……人家就拿一個中學生物細胞膜結構說事,也不管細胞膜這種流動是怎麼流跟保濕跟有沒有死皮有個J[ba--]關係,驢唇不對馬嘴給你一套,照樣臉不紅心不慌,我怎麼比得過!你教我!我要是去跟他理論,論到一半他鼻子流動到眼睛上面去了怎麼辦!我怕!

又比如:

我管你吃不吃屎啊!我說得高興啊!上半句還是細菌下半句就變蛋白啊!吃蛋白就是吃細菌啊!有什麼不對嗎!

而在不信任專業醫師的情況下,患者的需求會非常難滿足。有病來看醫生,病情不典型去做檢查出來有病,病人可能覺得我就跟你說我有病吧你還檢查你是想賺錢吧?病情典型不需檢查直接開藥,病人可能覺得我就那麼一說你也不檢查,你怎麼知道我是不是真有病啊?沒病來看醫生,你不給他檢查,病人可能覺得你不在乎我的感受,你給他檢查查完了真沒有病,像公子大白這樣的病人還是覺得你就是不在乎我的感受!我要捅死你!

我[beep--]沒病說沒病都該死了!這行沒法做了!(摔台摔凳!)


有的時候,冷冰冰的話語是基於冷冰冰的事實。醫生是一個經常給人帶來噩耗的職業,人不在醫院死,在哪裡死?相比暴屍荒野,在醫院死還是比較體面的死法了。有的時候,醫生說出來的話難以接受,是因為事實本來就是那麼慘不忍睹。

拿韓雪這次事件里醫生的話來說:「我不是心理醫生,沒功夫考慮你的感受。」這話很不好聽,但是它基於一個事實:急診管救命,沒工夫管感受。我們把這話稍微修飾一下,變成:「我不是心理醫生,沒有辦法在感受的困擾上幫助你。」可能變客氣了,可是患者肯定還是不爽,因為事實就是那麼丑:你在外面也許呼風喚雨,在急診,你的病不重你就不重要,而你要的,急診無法提供。


解決之道?

一些比較好的民營醫院,通過提高診金控制門診人流量,保證每個患者的就診時間充足,達到「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宣教」的目的,這是因為民營醫院承擔的社會責任小,他們的這個舉動也許導致能獲得優質醫療資源的人遠遠不能覆蓋需求,但還有公立醫院在,沒關係。

那麼公立醫院怎麼辦? @Luxenius 的答案里提到,公立醫院在行動,製作常見病的 FAQ放在門診供病人取閱,我來不及告訴你,我一時想不到什麼好的比方告訴你,還有FAQ在,沒關係。

我參與丁香醫生的科普文寫作,致力於提供可信賴的醫療健康信息和服務。這個醫療網路平台現在還在發展,內容遠遠不能涵蓋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一切病痛,但至少他們家的編輯學過醫,會審稿,發現問題會真的打回來不通過。


一片混戰之中,總有人是真心想做事,而不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我覺得有必要,但是……真的,有時候沒什麼用。舉個例子,不久前,一個胸椎骨折,椎管佔位,多發肋骨骨折,斷了全部肋骨的一半以上。不手術基本上沒有恢復希望,偏偏我們醫院的胸外科比較薄弱,會診後建議轉入上級醫院。我用了2天的時間,給患者所有前來詢問的家屬,對著我們科那模型解釋了無數遍,詳細的告訴了治療流程手術方案,建議轉院。結果,幾天前,患者家屬到辦公室找到我,說,在去上級醫院的路上,他們聽了開車司機的建議,去了一個不知名的村莊,找了一個「知名」的「跌打醫生」貼了快二個禮拜多的膏藥,現在感覺沒有任何好轉,問我怎麼辦??!!!當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我2天的解釋,不如一完全不懂醫學的司機??當然,我只能建議去上級醫院繼續治療看看,我們是沒本事撐開病椎了。從這件事之後,每個要求轉院,或者或是我們建議轉院的患者,我都會多講一件事,就是,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看啊,一定不能貼膏藥啊!!貼斷那些騙子醫托的手,壓縮的骨折也不可能撐開啊!!我們是兩個人用專門的撐開器累的手腕都疼才把椎體高度恢復啊!


CCTV是這樣批評醫生的:病人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
CCTV,我們來教您做小學生的算術題: 醫生每個看3分鐘(每小時看20個),病人尚且要排隊3小時,說明你排在第60位。 如果醫生每個看30分鐘,每天工作8小時,可以看16個病人。 排在第60位的患者,得排隊4天。這裡的根本問題是政府投入的醫療資源不足,不要把矛盾拋給醫生。(特轉此帖發給那些說話不用腦子的某些媒體)


理論上當然是應該的。
要在病房,不是特別忙的時候,或許可以稍微解釋下。但是門診,不好意思,做不到,掛的號得看完。實際上吧,國內的醫療科普還非常差,很多東西真要講起來都是要從最底層的東西才能慢慢解釋。往往是和你講了,病人完全會意錯了,你再講一遍,繼續沒理解,然後這時候他覺得他明白了,或者他發現他根本沒法理解,覺得再問下去他還是不會明白,這樣才罷口。
真想要明白,請不要在生病時再關注健康知識,有時間看微信的謠言,不如平時多看看正規的科普知識。


門診的話我們科病人不算多,基本分四種。
第一種不是我們科的病,直接給他指個路該去看哪個科就好。
第二種來複查的,掃一眼報告就行,醫患互相都不想耽誤時間,2分鐘搞定。
第三種是心臟有問題,但是已經去過很多醫院,就是想來貨比三家的,對自己病情早就門兒清,也沒必要多說,想來手術歡迎,不來就買賣不成情義在。
第四種是真正來住院手術的,那就大致地講清楚這個病為什麼要做手術,大概風險和花費是多少。基本10分鐘也能搞定。
奇葩確實有,沒必要當成常態來反作用於所有患者。

住院的話,每天查房、換藥的時候,都會把患者當天的病情變化、檢查結果跟他們簡單分析下。絕大多數的病情變化2分鐘也就大概夠解釋清楚了。一般患者看到你把他的血壓心率體溫體重檢查結果數值以及和之前的對比隨口就能說出,比他們自己都清楚,都還是會比較服氣的。
哪怕不說病情,花幾分鐘和他們聊聊愛好,聊聊生活,聊聊孫子考大學,或者僅僅是聽他們抱怨幾句,加上多一些肢體動作來安撫或者親近——比如握手、拍肩,大多數都還能維持比較融洽的關係,即使是本身就帶著敵意來的,也可以至少讓他們不致發作。

新病人入院我一般只自我介紹一下,簡單講講這個病的情況和要做的檢查,主要的解釋工作全部留到術前談話。術前談話至少半小時,要把從頭到尾的病理、手術方式、風險、費用、後續可能出現的情況一定要交代的清清楚楚,不要說術語唬人,一定要深入淺出讓他們理解,最好畫圖來直觀展現。這種哪怕談一個小時都是值得的,這時候多費點口舌,術後一旦出現情況爭取家屬理解就有效得多。


晚上不忙的時候和周末周日我一般都會和他們多聊聊,提前掃除醫患關係隱患。如果在辦公室我的患者或家屬來找我,我一般也放下手頭工作跟他們談談。不講情理想要你立刻就能讓他cure的畢竟是極少數,大部分人也只是想讓你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奇葩當然有,還是那句話,沒必要當常態來反作用於所有人。

可能很多人要說你們心臟外科工作輕鬆,自己的科室多忙多累,我理解,但是我想既然當了醫生,沒必要把自己當白衣天使,但也最好別把自己當成一份面對機器人的工作。和國內的業內大牛前輩們交流,他們在給我建議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說,當醫生一定要有仁心。
我知道醫患環境不好,但是既然走了這條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謝絕轉載


我就是手賤黨,非要回答醫療的問題。

這個問題往簡單說是醫生個人素質,往大了說是基礎醫療和深化服務的關係。

我曾經帶不到一歲的兒子去和睦家看病,挂號費一千元。醫生把前一個病人送到走廊盡頭後才調轉回頭叫我們進入他的辦公室。整整一個半小時,這位醫生非常耐心的向我們講解了孩子出現癥狀的原因,如何治療,如何避免,並解答了一系列我們關於育兒的問題。最後我們坐在旁邊的休息室里,給孩子沖了奶粉,吃了米糊,拿了不到五十塊錢的葯,回家。

這樣的服務很大程度脫開了醫療服務,而變成了諮詢服務。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願意支付和我一樣的問診費,我相信你可以得到所有你想聽到的回答。

但是我們的現狀是絕大多數的人還會選擇公立醫院看病,在這種醫院裡,醫療服務是第一位的,而諮詢服務則不是義務。試想一下,一個醫生一個上午要接待五十人甚至更多的門診病人,聽他們敘述病史,判斷診斷,寫病歷,開處方......一人五分鐘就是四個小時。在這種環境下,你還要求醫生給一個門外漢解答病理常識,想想五塊錢的挂號費,和排在你後面的病人,對誰都是無理要求並且不負責任。

至於韓雪小姐的案例,一方面我們只聽到她一人的描述,無法明確雙方責任。但是韓雪以一個非急症去掛急診,本身就在佔用資源。醫生以緊急處置的方式來處理也無可厚非。至於說話的藝術,我還是那個態度,醫生不是妓女,別指望吹拉彈唱樣樣在行,你付的錢是用來諮詢和治療的,不是看笑臉和坐下來嘮嗑的。

就這些!


看情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如何有效的控制門診時間。現在我們科每個大夫每次門診單元額定挂號20個,一般都會加號到30-40,按30個算的話,240min的門診每個病人只有8分鐘,算上去看術後病人切口換藥拆線情況和打石膏的時間,每個病人的平均就診時間也就是5-6分鐘,這時間裡要完成問診查體複習既往檢查檢驗和給出治療康復意見的一系列工作,對於初診患者,我的做法是從患者進門的那一刻起嘴就不停,每分鐘和他嘚吧100-150個字,把所有問題簡化到他可以用是或否來回答,在問診的同時完成查體,複習既往檢查檢驗的時候做一些補充問診,這個時間大約需要3分鐘,用電腦寫病歷的時候用1分鐘左右把鑒別診斷自己捋一遍,想好下一步要做什麼檢查檢驗是否需要複查,之後用2-3分鐘把自己的方案和他說一遍,其中包含的對於病因等知識的講解其實也就只能是幾句話,更多的時間要留給生活和運動指導以及治療決策講解上。
經常在門診碰到想讓你從分子生物學到組織胚胎學到解剖生理病理病生理詳細講解的患者,這時候明確告訴他抱歉沒時間,對於患者我只有做最淺顯的科普講解,想坐而論道請先具備和我一致的學術背景。還有不少患者想讓我出具詳盡的運動處方恨不得給他做私教,抱歉,請去找具備良好運動監督和體療能力的體療師,單位時間收費大約是我的20-30倍。


我導師高級專家門診,一個下午只看15個號~平均下來一個人12分鐘左右。
整個過程包括


1.詢問病史 5~6分鐘 有時候病人特別能講,說到海角天涯什麼鬼的,老闆不得不打斷他回到主題……(現在很多年輕醫生問的不多,不要怪人家,人家三個小時看幾十個病人,我導師只看15個病人,乳溝都擠不出來,哦不…我的意思是說時間……)


2.看病人帶來的檢查報告和病人目前吃的什麼葯,1分鐘左右,穿插著問病史

3. 必要時候聽心音和呼吸音或記錄心率,1分鐘左右


4. 寫病歷,1~2分鐘,穿插著問病史和解釋病情


5.如此看來.最多也就只有4~5分鐘講解一下疾病。講解內容包括
5.1 你這情況可能是什麼病
5.2 給你開了幾種檢查,原因是balabala
5.3 解釋嚴重程度 比如我老闆一次,一個病人心衰控制挺好的,有動脈粥樣硬化,病人一直問:我這個動脈硬化怎麼辦啊,心裡不踏實。老闆說:你這用了70年的水管子,稍微銹了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不影響用不就行了嗎(瞬間覺得老闆溝通能力好厲害…)
5.4 老病人複查還要說一下現在控制的怎麼樣,葯怎麼調
5.5 其他


如此看來,一個下午僅僅15個病人,看起來還勉勉強強時間夠用。至於再談具體的病理?
第一,病人聽不懂很有可能,白白浪費時間。有的病人可能也不在乎這些,我現在不舒服,你給我治好就可以了,別的我不管…
第二,解釋起來根本停不下來,佔用大量時間~


好了,我們再看看一個普通門診醫生坐診,一個白天多少號病人?有一次我找人,看到挂號單有60多號,我去丁香園看了一下一個醫生一天100多號病人
就算只有30號,一個病人只有6分鐘作用,如果上述內容全部都仔細做一次,可行嗎?別說醫生累的不行,後面排號等著的病人都會等的不耐煩!!


還要再給你講病理,怎麼不講講人生理想??


就出了那麼點挂號費還想全套服務?

挂號費是總投入/總人數

這個總人數可不是每天的總人數

而是預計的總人數

懂了吧

那些排隊的人把你的票價壓了下來

德國的專家門口寫著doctor

住的是大別墅,拿的是大馬克

看病要預約,上門更要加錢

你知道這有多貴么?

他們的總人數少啊,所以人均貴

我們總人數多啊,所以人均便宜

他們看病因為時間多

不但和你講病例,還要普及健康指導

甚至會跟你講講他們醫學院的趣事

因為人不多的話一看就是一小時啊

你看得越久他收費就越高

而在國內耐心說話就不錯了

畢竟收入就那麼點,人多人少一個樣

至於還要不要講病理,

你問問在你後面虎視眈眈的人就知道

你多說一句他都想插隊

沒辦法,人多嘛

有機會認識認識李嘉誠的私人醫生

你問問他們一天接待幾個人?

問問他們的收費?

相信有問必答笑臉相迎的背後

是大額支票在支撐呢


查了下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法律以及一系列單行的衛生行政法規之中有:
有權要求清潔、安靜的醫療環境,並有權知道經管醫生及護士的姓名。
有權了解有關診斷、治療、處置及病情等確切內容和結果,並有權要求對此作出通俗易懂的解釋。從醫療角度不宜相告的或當時尚未明確診斷的,應向其家屬解釋。
有權決定自己的手術及各種特殊診治手段,未經病人及家屬的理解和同意,醫務人員不得私自進行。
有權了解各種診治手段的有關情況,如有何副作用,對健康的影響,可能發生的意外及合併症。

有權了解,有權知道,有權決定。但是得在我閑著時候,態度好點(?o?╰╯o??)

如果你們選擇理直氣壯振振有詞蠻不講理地問,那我不回答。醫生有保護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_??)?


在校的時候 我們有個老教師 十幾歲學醫到現在六十歲 幾十年行醫經驗告訴我們說 病人問你這些的時候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他既然那麼想聽你就使勁兒說專業術語……


我是盡量講,直白的解釋,少用術語。

但是,你們知道嗎?忙的時候,後面有很多人排隊,沒有那麼多時間詳細解釋的。

所以,一般如果人家不詳細問,就不詳細講。人家細問,就盡量細講。

大家不要批判我,有些病人根本不關心病理,他們就想知道:吃什麼葯?要注意什麼?多久能好?

我就直接了當的回答,為啥還要講病理呢?人家都不關心。


大廚有義務教客人怎麼做菜嗎?
記住你來這裡是幹什麼的!
別想那些有的沒的。
當然,如果你去私人醫院支付了高昂的諮詢費用,你有權利這麼要求醫生。


希望我花20分鐘和你細聊,但是希望排在前面的病人都是5分鐘看完,每個病人都這樣想。。。

一個醫生能夠做到快速診斷而不誤診,是需要多少經驗,而病人關心的不是醫生的技術,是態度-_-||

如果可以,我希望一天看倆病人,上午一個下午一個,就算挂號費只五塊錢,您也不拿葯。我可以給您從發病機制,生理病理藥理,講到人文關懷家庭護理,甚至國際上最新診斷標準也能聊,全程微笑服務。只要醫院照樣發工資就行了。
當然,排隊的時候也請保持良好心態,畢竟所有來看病的都這麼要求的。


之前有講過,講了病人一臉迷茫,聽不懂、、、有的人還不想聽
我接觸的病人或者家屬最想知道的不是病理,是還能活多久,花費多少。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生活方式該做什麼改變,會不會遺傳,娶了嫁了有家族史的人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傳染。至於病理,想知道的人好像不太多。忘了講,我是腫瘤科的。


有些醫生的回答我也是看不下去了,我來給一個比較客觀的回答吧。不是針對問題,只是針對許多回答。
首先要說,醫患鬧到如今這個地步,雙方都有過錯,別都把責任推給患者,也別仇視所有醫生。
具體來說,先說醫生吧,就說給患者講點東西這個問題,講多,不可能,時間肯定不夠,但是像有些醫生回答的完全沒時間講純屬騙人,舉個例子,消化科常見病,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看到這個名字很可能問一句醫生這是怎麼回事啊,你要講胃酸對粘膜破壞機制,肯定沒必要,但是你可以說就是因為胃酸反流到食管啦,酸肯定有刺激作用啊,而胃是有保護的所以不會被胃酸刺激,這麼一句話,患者起碼把基本的東西搞懂了吧,能費多長時間。這個例子太簡單,換個複雜的,腎炎,你要把11種份型講出來純屬扯淡,估計除了腎內其它科室的醫生都不是完全清楚,但是你可以簡單的說一下,就是你的腎小球也就是你腎裡面的組織因為一些自身產生的沉積物被破壞了,患者也能把最基本的原因了解,都說學醫學了那麼多年,學了那麼多年把疾病簡單的歸納一下很難嘛?不難,所以這不是一個時間問題,這純粹是個態度問題,稍微用點心就可以講幾句,避免很多麻煩的。
再說第二點,看的人多了累了態度就不好,人多很累是真的,但是有幾個職業不累的,況且這個你學醫的時候就知道了吧,你累了不是具體哪個患者的錯,他不應該去承受你的冷漠態度,選擇了醫生就要承擔起這個職業的痛苦,在大環境改變前永遠都會累,但是這是醫生的職業痛苦,不是對患者冷漠的理由,保持耐心,這也是一個態度問題,就算累了,一個溫暖的微笑和一個良好的態度也是最基本的。所以不要把責任推給患者,自己沒耐心就是沒耐心,有的醫生忙一天都可以微笑,你不行只能說明你耐心不夠,不是患者,尤其不是排到後面的患者的鍋,別讓他們承擔。
再說患者,沒幾個人去醫院的時候是高興的,大家都著急,都喜歡別人快點到了自己慢點,但是大多數人都有不代表就是正確,在醫院,每個人都在難受,都需要醫療,所以把著急的心壓一壓,說點有用的聽點有用的,起碼自己的基本態度也要好,你病了,在普通場合可能大部分人會照顧你,但是在醫院的都有病,所以不可能照顧你,你的病痛也不是其它患者和醫生要承受你的不良情緒的理由。
完了就是總是懷疑,他是不是故意坑我,這是一種心理暗示,就像你覺得老婆出軌了那你怎麼看都覺得她出軌一樣,而且遇到一個坑爹醫生就敵視這個群體,變成一個坑爹病人,別忘了醫生也有同樣心理,他被坑一次也會防範所有患者。
基本都是這樣,沒人坑站在別人立場上,我可能分析的不對,但是絕沒有偏袒,回答里有的醫生我很佩服,有的醫生的話我這個同行都看不下去,所以出來叨幾句


有一種門診叫做特需門診

有一個部門叫做國際醫療部

有一種病房叫做高幹病房

在什麼地方說什麼話

五星級酒店好,但還是有人選擇如家是因為如家一樣服務好嗎?

有多少費用就對應多少錢的服務

如家能也只能保證你住的乾淨衛生

對大多數人,這足夠了

要優雅環境,要體貼服務,要享受體驗

出門,希爾頓就在那裡


每天的投訴就是:A,那個醫生看病太慢了,我等了好久;B,那個醫生都不理我,多問幾句,都不耐煩。好吧,大概就是醫生給別人看,就應該看快一點,給我看就應該看慢一點。


推薦閱讀:

哪一刻讓你後悔學醫?
北方人討厭下雪嗎?
為什麼還是有人想當醫生?
為什麼中國的醫生們不選擇棄醫改行?
我想知道一個牙醫的日常是怎麼樣的?

TAG:生活 | 醫生 | 中國 | 醫患關係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