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體》劉慈欣沒有給太陽系一個好的結局?


「因為2009年是娘子關電廠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相關政策關停的年份。在此之前,電廠的工作是個鐵飯碗,收入很穩定,可以說是衣食無憂,沒有任何壓力。但是2009年關停後,電廠需要搬遷,員工面臨分流安置,競爭一下子變得激烈了。工作上的巨大變動影響了我的創作心理,體現在作品上就是色調變得沉鬱。這就是文學評論中經常提到的『說者被說』,作家總是不自覺地將個人經歷映射到作品裡。」

來源:陽泉日報


艾AA: 我覺得,執劍人的生活不叫生活,地獄裡都找不到那麼糟糕的位置。這些公元男人幹嘛追逐這個?

程心:用自己的一根手指就能決定全人類和另一個世界的命運,這種感覺,對那時的某些男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也可能是他們的終身追求,會讓他們著魔。
艾AA:該不會讓你也著魔吧?
大劉:是的


以上


一個科幻小說的創意很珍貴,一部小說背後就是一兩個創意來支撐,所以我構思和寫作期間都不會與同行去交流這些。在寫《三體》第三部的時候,科幻作家在杭州搞筆會。會後大家一起喝酒,討論一個話題:「如果要把杭州徹底毀滅,應該用什麼方法?」我一激動就說,應該先把城市二維化變成一幅水墨山水,再一維化,成為一根細細的絲線。大家聽了都很興奮。結果我酒醒了之後,很後悔也很擔心,好在別的作家並沒有拿這個「降維攻擊」私自去做文章。

摘自劉慈欣:科幻小說與宇宙情懷


三體系列小說最初的名字叫:《地球往事.三體》丶《地球往事.黑暗森林》、《地球往事.死神永生》。只不過三體起的頭,所以宣傳的時候後面直接叫三體系列。從名稱來看一開始地球就註定被毀滅的。

至於為什麼沒有安排一個好的結局?殘酷美也是美,這也可以認為是人類進入宇宙文明的成人禮,過的去,活下來,過不去就是毀滅,毀滅是常態,而地球毀滅但人類還存在下去的結局作者已經很給面子了!要知道,大部分地球的物種到現代都消失了,活下來的反而是少數,何況進入了更險惡的宇宙文明呢?


還有一個未證明的結局是由於程聖母留了幾斤物質,所以宇宙沒有回歸到坍縮狀態,回歸失敗,宇宙冷寂,生命全滅,死神永生!一一一我可是從二十年前就開始看科幻世界沒斷過的人。


第一反應是那句話:「主不在乎」

給地球一個好結局
給太陽系一個好結局
給銀河系一個好結局?
「好結局」歸根到底都是在給渺小的人類弱小的心理安慰罷了

最欣賞大劉的作品原因之一就是他完全不局限於人類狹小的世界觀
宇宙多大,他的視野就會盡量放到多大,就像他喜歡提到的那幅回望地球的照片,廣闊的視野會讓你發現你自己那個了不得的世界,回望過去原來那麼渺小

用宇宙的曠遠做刻度,那些自以為多麼天塌地陷、多麼驚天動地的東西都變成了天空飄來的五個字:

「那都不是事」

一起分享喜歡的美麗的事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mDlWTvnEGKRnrb0t92yK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從四維空間的「水窪」比喻中,整個三維宇宙就是高維宇宙黑暗打擊下的產物,從宏觀角度講,太陽系受黑暗打擊是絕對的,生存反而是相對的。


不同意最高票回答,http://tieba.baidu.com/f?kz=2167604117mo_device=1ssid=64476c616e7a6971696e67333231251cfrom=879auid=0pu=usm@0,sz@1320_1001,ta@iphone_2_4.4_3_537bd_page_type=1baiduid=42FB9AA13762D1DBAFB11E7CCAA16168tj=h5_mobile_1_0_10_title
 南都:之前有科幻迷在網上說娘子關發電廠要關了,這對你的生活有沒有影響?  劉慈欣:發電廠是關了,但它不屬於破產,是政策性關停,還要建新廠,把小的關了建大的,「上大壓小」是國家的能源政策。網上說我失業了,其實沒有,現在掙的錢比以前多。還有人說好像我的生活挺艱苦的,這不可能,我一個電力系統搞技術的,工作中掙的錢絕不比寫書掙的錢少。


不滿意現在的絕大多數答案。因為沒說到點上。。
嚴格來說問題本身不成立,太陽系根本不是bad ending。就算沒有被二向箔二維化,後面呢?再過幾萬年地球不會遇到任何危機么?就算沒有外星人太陽過個幾億年也會爆掉,算不算BE?
所以說科幻在國內其實還是小眾文學,讀者不會很直接切換成科幻思維來欣賞科幻,而是先從其他模式去理解——有的讀者喜歡三體二隻是因為遇到了熟悉的龍傲天模式,有的讀者黑程心只是因為反對聖母女主角,而題主只是因為太陽系被毀滅的結局就覺得BE,實在太玻璃心。就算人類文明一統全銀河全宇宙,能保證千秋萬載么?不會分解內鬥么?
在科幻作品裡的宇宙尺度上看文明,最大的樂趣是欣賞與反思文明的發展過程,只從是否被毀滅來看待HE還是BE,並不是正常的打開方式。
全頻帶阻塞干擾 朝聞道 還有鄉村教師里,都是毀滅,但是沒人覺得是BE,就是因為作品打動人的是科幻特有的悲壯感和宏大的世界觀,僅僅一個人物或者文明死活只是劇情而已,欣賞科幻還是應該多體會這個文學門類特有的震撼才好。


Life is not a song, sweetling. Someday you may learn that to your sorrow.

人生不比歌謠。總有一天你會大失所望。


毀滅你,與你無關。


保住了,作品就失敗。因為黑森體系必然導致全文明覆滅。地球不能免俗。不存在最終有神級文明存在一說,除非該文明不會自我分裂,而且脫離黑森體系(要麼宇宙實現共產主義,要麼文明以自我犧牲為終極追求)


好作品的劇情都是"順"出來的,只要黑暗森林這個設定完成,那留守在太陽系的人類除了
滅亡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結局. 哪怕作者沒寫,按照故事的發展也只有滅亡一條路,
因為暴露是早晚的事,打擊也是早晚的事.


因為大劉整本書都在表達:我不是說那些做決定的領袖是辣雞,我是說,貴系的各位,都是辣雞。


被關閉的水電站的員工和被拖欠工資的圖書管理員一樣危險
ps,評論極其高能


實際上就是好結局啊

壞結局應該是:三體人佔領地球,80%人類被殺死,剩下20%關進野生動物園。程聖母想到這個結局已經瞎了,為了不讓讀者們瞎,作者安排了太陽系二維化這個好結局。


風吹走了幾粒塵土,然而這世界的一切都沒因此而改變。


死身永生啊,宇宙都要麼平面了,要麼光速蝸牛了,小小太陽系還能倖免嗎


作者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可參考余華的《活著》。


如果你站在宏觀角度,站在宇宙的角度,地球甚至太陽系的毀滅,在宇宙中是一件平常的事,這才是星際戰爭。毀滅你與你何干。
回想起三體星系的毀滅,沒有一絲憐憫。那對於太陽系,何必手下留情。
所以為啥說大劉這小說寫的真呢,他的視角建立在了宇宙角度看待星系毀滅問題,而沒把自己局限在一顆藍色行星,這樣的行星可能在莫測的宇宙中,比比皆是。

破壁人:你怎麼寫是你的事兒,宇宙不在乎


避免不斷被催稿寫續集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太陽系中靠近太陽和遠離太陽的行星體積都相對較小,只有中間的木星土星才比較大?
假設50億年後,木星吸積了足夠的能量點燃熱核反應成為一顆矮星,太陽系的格局會發生什麼變化?
為什麼土星的密度那麼小,只有其他巨行星的一半?
木星為什麼沒有清空它附近的小行星帶?
為什麼太陽系中的岩石行星只有地球和水星有顯著的全球性磁場?

TAG:劉慈欣作家 | 三體書籍 | 太陽系 | 地球三體組織E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