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一些航天工業幕後的故事,有沒有相關的紀錄片?
我們往往把焦點集中在航天英雄身上,那麼航天工業中的其他人工作是怎樣的?
所有的都是段子,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別的平行空間的,更新中。
1
大三的時候去某廠實習,老師傅告訴我,
前幾年,你們學校學生畢業時,如果掛科太多,拿不到學位證。學校里就會找他說,你去某航天某廠吧,你只要去就給你發學位證。
那些年,是航天最艱難的一段時間。
2
入職時,32個新人一起合了影,三年後,剩下的五個人再次合了一次影。
3
某一天,某處的同事再也沒有出現在單位,公司上下很著急,最後向上級部門彙報。上級安全部門答覆,別找了,人在他們那,一個間諜網路被連根拔起,敵人就隱藏在我們身邊。
4
當得知參與的型號衛星未進入預定軌道後,一個平時看起來很man的設計師哇的一聲就哭了,怎麼勸都勸不動,不是怕歸零,不是他的責任,真的只是傷心。
5
參加過一個同事的追悼會,連續徹夜加班的他最終倒在工作崗位上,同事們第一時間把他送到醫院,可惜沒救過來。在追悼會上,領導稱失去一名優秀的黨員,失去一個稱職的設計師。而對他的家人來說呢,失去的可能是整個世界。
6
經常有學弟學妹向我詢問航天某所的待遇,問我是否應該簽這裡。我從來都是回答不建議。原因1航天的待遇確實一般;原因2比較在意待遇在航天很難呆的長,希望有限的戶口指標能夠多給那些不差錢的願意為航天多奉獻的畢業生
7
有一個同事,去喀什出差,喀什出事;去昆明出差,昆明出事;去委內瑞拉出差,委內瑞拉也出事。後來領導權衡了一下,覺得把他留在北京風險比較高,同意了他的離職申請。
8
拉項目能力最強的不是市場處,而是列印室的幾名大姐。
9
那一年,下雨,學校組織新生去航天城參加某飛船慶祝典禮,那一年航天城的操場上還都是土,主席台上的楊利偉遠遠的講些什麼我們也聽不清,這些年過去了,好多當年在雨中凍的瑟瑟發抖的學生已經成了新某飛船的主任和副主任設計師了
10
入職後,白髮蒼蒼的已經退休返聘的總師向我們這些年輕人請教java語法問題。兩年後,總師已經對hadoop ,openstack之類的東西談笑風生了
11
有一次,在修改某一段程序的代碼中看到已離職的同事寫的注釋: #cao ,再堅持半年,再不給我漲工資,我可真走了.
12
一名離職的同事跟我講,他在離職時被單位相熟的人力給鄙視了。當時人力問他,新單位工資多少,他告訴人力是這邊的三倍。人力鄙視道,你能力不行啊,好多人都是漲了四倍才走的。
13
保密檢查時,檢查人員問員工a保密本在哪裡,員工a從工位抽屜里拿出,結果被扣了一個月的保密費。檢察人員問員工b保密本在哪裡,員工b走到保密櫃輸入密碼後把保密本拿出來,結果因為離開工位沒給電腦鎖屏扣了一個月的保密費。接著檢察人員問員工c,員工a和員工b的行為違反了保密守則的第幾章的第幾款,c語塞,結果員工c也被扣了一個月保密費。由於部門保密問題比較多,負責保密的領導d也被扣了一個月的保密費
14
針對一些重要的客戶來單位調研,臨走前,單位都會送一個神舟和天宮交會對接的模型,每次看到這個模型都特別眼饞,真想也能給我們一個啊,那可是我們設計師的親兒子啊。
15
單位經常會在一些內部刊物中宣傳一些先進事迹,無非是誰誰誰任勞任怨,勇於奉獻,天天加班,父母重病妻子生小孩的事也不去醫院,依然奮戰在第一線,保質保量完成型號任務云云。這種宣傳方式著實讓人反感,難道我們就不能做一名對工作充滿著自豪同時也能顧及家庭的快樂的航天人嗎?
16
個人覺得航天最黑的科技不是什麼神舟天宮高分東風,而是保密檢查時的優盤記錄掃描工具。只要你的電腦曾經插過優盤,清除日誌能查出來記錄,清除註冊表也能查出來,格硬碟能查出來,連重裝系統後都能查出來,重裝後,我裝了個linux還能查出來之前的記錄,這個工具絕對是天頂星人編出來的。
17
型號任務進度緊,加班到後半夜三點鐘,困得不得了,趴在桌子上眯了一會。過了一會領導把我叫醒,輕輕的告訴我,你看旁邊的小a,他還在敲代碼呢,你這麼早休息不合適吧。
18
同事a和保密處的妹子關係火熱,於是妹子經常來看男朋友順便檢查並指導一下部門的保密工作。於是領導跟a談話,建議工作時間不要總和女朋友在一起聊天。後來兩人一言不合分手了,後果是部門被抽查保密考試的比例明顯增多了。部門領導又找a談話,建議其要做好部門與保密處的之間友誼的紐帶
19
5院內部曾經有一個論壇,由於沒有外網,論壇是內部唯一的休閑方式,火爆程度可見一斑。論壇里最火的一個帖子是五院哪個所待遇最差,各所員工紛紛講事實擺證據,為自己的所去爭取這份榮譽。
20
所里兩個同事經過愛情的長跑,終於領證了,從此兩人天各一方。。。。。。。。。。。。。。。。。。。。。。。。被派到不同的地方長期出差
21
某一個新入職的員工發現上了賊船,堅決的要離職,被單位拒絕後。第二天爬到某制高點,靜坐了很久,震驚了公司,於是他可以離職了。
22
一個老師傅,張開右手。對我比劃著說,全北京車床開的比他好的人不超過這個數。我數了一下,右手一共只有四根手指。
五清六分批@知乎
23
領導最欣賞的一名設計師提交了離職申請,領導挽留到,這樣走太可惜了,你馬上就能評高工了。設計師不好意思的回答道:領導,我媳婦生小孩了,我得掙點奶粉錢。領導只能同意
24
有一次項目準備標書,第二天投標,加班至後半夜,列印完成後,需要蓋公司公章。於是發簡訊給總boss提出申請,希望總boss早晨看到後,及時找人安排配合。結果兩分鐘後,總boss打來電話,說我就在辦公室,你們過來蓋吧。我之前其他答案中告訴別人,在航天不僅僅靠關係,需要能力,需要忍耐,也得靠加班,級別越往上越如此,很多人不信,他們不知道,衛星是不能靠關係上天的。
25
航天人有一個假期是外面人享受不到的,內部戲稱保密假。休假方法是,當一個人被抽中保密考試時,可以有一天的時間不工作,全天背誦保密條例和歷史真題,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考試,至於耽誤的進度,可以加班補回來啊。
26
一個當爸爸的同事告訴我,他給她女兒的班級上了一節航天的科普課,課後很多小朋友告訴他,以後要做航天員。當天晚上睡覺前,他女兒對他說:爸爸,你好棒。
27
一個同事入職後就一直輾轉於各地外場出差,畢業後的家當放在單位,省下了在北京租房子的錢。有一次,黑龍江的飛機離機後直接登上飛到海南的飛機,於是幾個小時後,三亞機場出現了一個身著長款羽絨服的西北大漢
28
評審之餘,和一位退休的老專家聊天。當她得知我的學校後,便繪聲繪色的跟我講,當年我們學校的李校長是如何追求她的室友的。那一瞬間我發現,她彷彿回到了她的青春時代。
29
中國航天最強大的地方在哪裡,與NASA相比,中國航天隱藏著一支最精良的戰略預備隊。高層一直在下一盤大棋,每年都有計劃的將一些最優秀的設計師偷偷的輸送到BAT等互聯網公司。如果爆發全面戰爭,立即將這些蟄伏於隱藏戰線的有生力量啟用。中國航天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立刻爆表,我們一般用這個理由向外人解釋軍工行業待遇的根本原因(純扯淡,笑)
30
和幾個同事去北戴河去玩,租住在臨近海邊的民居中。房東大娘聽說我們是搞航天的,堅持要給我們的房價打八折,這一刻,心很暖。
31
有一名設計師最近神經有點衰弱,告訴我,前天晚上夢到了調度,昨天晚上夢到了質量。連續做了兩天噩夢。
32
判斷一個院所的待遇好不好很容易,看這個單位里男性員工的平均年齡即可。
33
某室行政助理竟然是某985大學的博士
34
某科研處調度是空中飛人,其年收入的很大的一部分來自信用卡贈送的飛機延誤險。
35
心中的夢想,自己的名字能夠刻在航天城主樓一層北側的牆上,這個只有見過的人才懂。
36
與朋友去北戴河玩,接到領導的電話,說下午來加個班吧。於是對領導說,在北戴河呢。領導思考了一下距離然後說,哦.那你晚上過來加班吧。
37
每年春節後都會有一個離職的小高峰,申請者大都是已婚人士。離職原因大致是:"你看你天天加班忙的,結果呢?年終獎到我的一半了嗎?"
38
某人出差到某旅遊勝地一個月,結果下了飛機就直接驅車鑽入山溝,離開前,連碗當地特色小吃都沒吃過就飛回來了。
39
在單位門口賣雞蛋灌餅的阿姨忽然失蹤了,畢竟早餐就是戰鬥力,期間工作效率低下不少。兩個星期後,阿姨如約而至,問之,告訴我去馬代去旅遊去了,手中的雞蛋灌餅立刻感覺沉重了許多。
40
大壯自從入職後,就一直主動幫列印室的阿姨搬運列印紙。之後被阿姨相中將自己女兒介紹給大壯,從而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41
某同事去非洲出差,當地人問他是做什麼的,他連說帶比劃的告訴當地人他是做衛星的。據他說,第二天,當地部落的酋長帶了半個部落的人來拜訪這位據說用神力創造星星的創世神。
42
翻看通訊錄,刪去15字
43
某天清晨食堂,正在低頭的我一邊看著手機一邊享用著早點,忽然一股學霸之氣迎面壓來。抬頭髮現對面坐著某院士老爺爺,彼此微微點頭,算是打了招呼。此刻令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只見他緊鎖著眉頭,用勺子仔仔細細的把面前那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裡面的鹵一點點挖出來,放置一邊,直至豆腐腦中看不到一絲鹵的存在。這時,他緊縮的眉頭慢慢的舒展起來,用另一隻手將一小碟糖緩緩的倒入,之後仔細的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露出了像型號圓滿成功一樣的笑容。異端,這絕對是異端!!
44
據說,在好幾十年前,某廠的一個工人是槍械發燒友,經常利用業餘時間研究相關技術和工藝,設計並製造出若干設計極為精美的初樣。在一次實彈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事故,人沒了。後來某高層在視察過程中,發現了作為證物的初樣,頓時愛不釋手,從此證物消失了。
45
從來沒傳過圖,來張圖吧,航天物流擁有品牌:東風快遞,圖片來源百度地圖
46
曾經有同事因為違規使用微波爐違反了相關保密條例而被批評教育過。
47
據說負責人員招聘的崗位在戰略忽悠局享受副處級待遇。
48
帶著涉密筆記本出差給人造成的的壓力不比背著炸藥包出差的壓力低。
49
比上一條更加酸爽的是帶著一台涉密的機架伺服器出差。
50
中科院省略30字
51
雷布斯以及他父母的故事就是一類航天人的故事(勵志版的)
52
大興摔嬰案的施暴者韓磊的父母是另一類的航天人的故事(讓人沉思版)
53
衛通,此處省略30-50字
54
根據靜電防護的相關條例的要求,我們在操作設備的時候需要穿著防靜電的衣物。於是,我們帶著防靜電帽,穿著防靜電的藍色或是白色的大褂,穿著防靜電的拖鞋。。。。。。。。。。。。。。。。。。。。。。。。。。。在工位上對著電腦敲代碼,臨出門時還得摸一下暖氣管子消除一下全身的靜電,妥妥的90年代機房的感覺。
55
研究生院叫神舟學校,簡稱神學院,從裡面畢業的同學自稱神棍。
56
神學院有一位大鬍子巴鐵同學,回國前執意要贈送老師親手寫的書法墨寶。我們展開一看,應該是用烏爾都語寫的,大意應該是中巴友誼源遠流長什麼的。。。。。。。跟畫畫似的,很好看。
57
設計師幾人眾加班加點寫了1800頁的設計文檔,於是這個項目的標審員哭了。
58
虛擬機的key要求必須隨身攜帶,丟失據說要罰款1w。室里未婚青年相親時說:「我這一身的行頭也是上萬的。」
59
航天城沒地了,五院領導已經決定9期在月球擇地選址,將在住建部審批後開工建設。
60
神11終於回家了,這一個月就等著這第二個靴子落地的聲音了,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順便吐槽一個信仰只有成功後才能洗澡的某同事。
61
楊利偉來我們所進行交流,讓我們這些普通的航天粉絲激動不已。當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將本子送到他面前時,他抬起頭沖我微笑了一下,在本子上工整的簽了楊利偉三個字。如果不是為了保密,我真想把這本會議簽到本留下來當做紀念。
62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18238 Space systems-Closed Loop Problem Solving Management(航天質量問題歸零管理)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讓NASA 也感受一下歸零的感覺,中國航天,走向世界。
63
某同事高分通過保密考試,大家紛紛向他請教經驗。他表示秘訣在於考試前將桌面背景設成了高分一號衛星的圖片
64
中秋節,航天人與同學聊天,航天人問到,中秋你們單位發啥了?
同學回答,月餅,購物卡,你們單位中秋髮啥了?
航天人回答:發(射)了個長征五號。。。。。
65
對實踐十三號很期待,希望能夠圓滿成功,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66
當年,單位新上線了一個項目管理工具,在排項目計劃的時候發現,這個工具默認把周六周日認同為工作日,真尼瑪航天特色。
我的知乎回答:你聽過哪些請假奇葩理由?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0501921/answer/136529663?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想看更多航天魔幻故事,請關注我的專欄
知乎專欄·航天腦洞學」- https://zhuanlan.zhihu.com/caster?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答案過百,謝謝大家。
推薦的片子為央視的撼天記,因更新原因,具體內容在文末。
更新目錄
16年10月22號第一次更新
就96年到底有沒有報道進行說明
16年10月23號第二次更新
再談幾個可能被媒體炒起來的事情,打個預防針。
10月23號更新
看到大家對謠言打臉很感興趣,不妨再貼出三個可能被炒起來的事兒。其實,關心關注航天,或業內人士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為了防止以後媒體挖墳,炒作,特對此這些事情進行更新。
第一條,神舟五號,楊利偉出艙時「滿臉鮮血」,很驚悚的一個標題吧,實際情況是,楊利偉出艙時,右嘴角確實有磕破的現象。事後楊利偉本人表示是通訊頭戴有稜角,飛船落地時磕到嘴角。現場圖片顯示,僅右嘴角嘴唇部位有少量出血,並無滿臉鮮血一說。
第二條,還是神舟五號,火箭起飛段時,由於共振原因,楊利偉感到身體不適,但尚在訓練可承受範圍內,任務完成後,即向相關設計單位反映情況,後續型號問題已解決。
第三條,神舟七號出艙時軌道艙火災。翟志剛打開艙門進入太空之後,景海鵬立刻報北京,儀錶顯示,軌道艙火災,並要求地面檢查相關情況。地面立即通知相關部門核對儀錶數據,檢查情況。50秒後,回複檢查結果,未發現火光。12秒後,景海鵬再報,儀錶顯示,軌道艙火災。並要求劉伯明進行檢查。稍後劉伯明回報,未發現火點。此時,畫面出現馬賽克,系飛船即將離開馬林迪測控區,但還未進入下一測控區南亞測控區所致。120秒後,地面檢查結果,飛船工作正常。4秒後,劉伯明說,反正我們任務繼續,著火我們也來不及了。
後經證實,系感測器因強光照射引起誤報。出艙順利完成。
關於測控區,飛船數據下傳需要有地面測控站進行接收,平時我們聽到的遠望,以及各地的測控站,就是起這個作用的,理論上來說,要對300公里軌道飛行器進行全時段測控的話,地面需要100個左右的測控站,難度很大。2012年,中國建成天鏈數據中繼系統,測控盲區問題已基本解決。
———————————————————————————————————————————
更新於16年10月22號
評論里有人質疑,稱發射失敗當時沒有報道。還是隱瞞了,並稱原答案邏輯有問題…好,你要的打臉已加入豪華午餐。
不好意思,當年上報了,而且並沒所謂捂著。
1996年2月16日,人民日報要聞版內容
1996年3月2日人民日報內容。
1996年9月12日人民日報內容。
從發射當天,以簡訊形式第一時間報道發射失敗,到後期原因調查的跟進。怎麼就成了當年也沒報道,怎麼就成了隱瞞了?怎麼就成了美國媒體首次披露中國96年發射失敗云云?
當然,噴子們也可以「質疑」,為什麼不是頭版頭條?所以你們還是隱瞞不報了~
(以下系23日更)還有人拿篇幅說事兒,不妨看看第二次和第三次報道,隔壁倆大人物的新聞,都沒事故調查的篇幅大,就篇幅理論來說,是不是可以認為是,航天新聞比大人物新聞還重要~?這都是什麼邏輯.....(以上23日更)
再強調一遍,現在中國媒體的全面無恥化,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
以下是原答案
…………………………………………………………
央視於2003年拍攝的撼天記,妥妥的沒跑,能說的基本都說了,包括前一陣子(2016年)被傻逼媒體(貌似以愛奇藝為首)熱炒的,九十年代發射失敗「瞞報」,火箭橫飛撞山,被美國媒體首次披露云云。(順便多說一句,中國媒體的全面無恥化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96年的發射失敗,在這部片子里,以多機位,現場原音,多當事人採訪為方式,從準備到失敗,到事後反思,在「心比天高,中部」中有完整介紹。
這套片子基本上完整反映了中國航天起步到神舟五號前的全部歷史和一系列重大事件,均是以各個參研參試單位的為第一視角,採訪了很多當事科技工作者,有自豪,有遺憾,有傷心,有激動,有成功,也有失敗。應該是題主想要的那種片子。0.這次在網上傳「多少分多少秒xx說:卧槽這也能成功」的那位,被約了,本來央視想說圓滿成功,他發的那些東西在網上盛傳之後,某部門趕緊連夜統一口徑。
1.相傳航天講究七上八下,所以重要任務盡量排在七月份,比較吉利。
2.某地的後裔射日雕像原來弓上是有箭的,後來一次事故把箭震掉了,再也沒人敢往上面放箭,怕不吉利。
3.每次任務前都要組織去革命烈士公墓祭拜,求保佑發射成功,可見航天人對待玄學也保持了嚴謹的態度。
4.據透露被槍斃的某國間諜一個月才補貼三千左右活動經費,待遇非常差。
5.某客戶在航天的代表在酒店住宿,發生了一些不可描述之事,被拍下了視頻。對方要求這位代表為他們提供航天情報,否則把視頻送給單位和他家人。這位客戶和外國間諜說:我考慮一下。扭頭就把幾個間諜舉報給了國家。
6.京郊某實驗地食堂阿姨業務水平非常高,盛菜的時候手輕輕一抖可以精準的把多盛的葷菜抖回去。
7.一院附近的斯博瑞大酒店明確老闆就是給台灣間諜提供方便的地方,但是礙於老闆是台灣人,為了兩岸和諧,沒敢有所行動,只是警告航天部的人不許去斯博瑞酒店聚餐、商談公事。
8.航天總醫院很有錢,設備都買的友誼醫院同款,各大三甲都很嫉妒。然而醫生水平,非常恐怖。頗有點:雖然醫術不如你,但是硬體上不能輸的味道。
9.航天除了搞火箭,還搞熱水器、電梯、風電、拖鞋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相傳武鬥時,二一一廠還用加工導彈部件的車床造過紅纓槍、大刀。
10.航天外牆「神箭」兩個字是他老人家題的,也是從他開始航天的待遇有了極大的改善。
11.(刪減可能涉密部分)。
12.(刪減可能涉密部分)
13.航天軍品核心學術氛圍比較好,勾心鬥角沒那麼激烈,很多不是很懂得為人處世。有一次餐會聊到生孩子的話題,一個總師說「我現在給孩子喝奶粉,我老婆奶量不足。」在場女領導不少,整個飯桌一陣尷尬。這時某前組長為了緩解尷尬趕緊借著酒勁開玩笑說:「奶量不足啊,要揉(並配以動作),啊哈哈哈....」
氣氛變得更尷尬了.......
14.阿姨A和阿姨B關係很好。有一次去基地出差,早上阿姨A要B和她打羽毛球去,B說有事沒去。結果阿姨A下午看到B和一個年輕帥小伙在打球。非常氣憤覺得被拋棄了,吃飯聊天的時候A阿姨冷嘲熱諷說B都喜歡和帥小夥子玩,不願意陪我們這些老太太。
後來A覺得自己說的好像太過分了,又不好意思道歉,第二天買了早餐去找B,把早飯放在桌上說:給你。然後扭頭就跑了,留下B莫名其妙。
15.國內剛剛有撥號上網的時候,有個小夥子用航天部電話線169撥號上網,被查出來要他交罰款,他憤而辭職。這個放到現在,估計已經進去了,哪還會有罰款交。
16.有位領導請氣功大師對著火箭發功,大家都知道,問他還不承認。然後這次發射,大家都在室里微信群刷「發功」,一方面說祝髮射成功,一方面是玩梗。
這些不泄密吧,還有些亂七八糟的以後想到再說。
天宮二號發射的時候,我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祝賀,感謝航天科研人員,這麼長時間的努力終於成功了。然後一個老朋友微信我,說她老公就是火箭背後的主管之一。
然後她說,他們的確是很長時間的努力,一直很辛苦,高興這一個晚上,然後,第二天(正是中秋節假期),就又要趕去加班工作,因為下一個挑戰又來了。 果然,不久後,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了。
朋友在朋友圈的評論:「背後的背後是航天家屬多少日夜的企盼呀……又不回來吃飯?又要加班?…」
真不容易。
人類社會在被很多像這樣的人推動前進。
辛苦了!
--
看到老朋友點贊了 ^_^ 希望朋友老公也能看到。贊!有點兒文不對題。
下面這段兒是毛萬標在「開講啦!」說的,當他說到「逆向奔跑」的時候,忍不住淚目,我說不出什麼華麗的言辭去讚美他們,只能默默向這樣一群「逆向奔跑的人」致敬。
「那是1992年3月22號,我們發射澳星任務。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樣的場景是什麼感受,可能會覺得緊張。而我當時就在離那個發射點400米的地方。那一天我和我的幾個同事在那個地方看發射。當時在現場看發射的人有上千人,現場是一個山坡。因為是現場直播,所以現場的新聞記者也不少。在我身後是一排排架好的照相機,大家就等著成功的那一刻。因為之前我們的發射都圓滿成功,從來沒有失利過,所以大家就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發動機)緊急關機出現後,人群開始騷動,參觀的人群就開始往山上跑,因為山上有一條逃生的公路。我身後的記者反應也特別快,拔腿就跑。我們一轉身,相機還在,人一個都沒了。而就在這人流之中,我看見了一群逆向奔跑的人,他們朝著發射場的方向奔跑。我看不清他們的臉,只能看見他們穿著工作服的背影。我知道那是我們的同事,我們的西昌航天人。
當時發動機雖然已經關機,但尾焰還在燃燒,火箭已經發生了傾斜,隨時都有傾倒爆炸的危險。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發射點500米範圍內將是一片火海。這些人和你我一樣都是血肉之軀,都有家人,都有親人。但在這個時刻,他們義無反顧向前沖,他們知道發射場需要他們,搶險需要他們。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西昌航天人,我們的處置非常果斷。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固住了火箭,卸出了推進劑,保住了衛星,保住了發射場,沒有讓災難發生。雖然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每次回想這樣的場景,我都滿懷激情甚至熱淚盈眶,他們是留在我腦海中最美的背影。」
火箭已經發生傾斜,隨時都有傾倒爆炸的危險,人流之中,一群逆向奔跑的人……
謝謝邀請
看到這道題目,我想起一則小故事。
前蘇聯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洛夫,在1993年被問及完成瓦良格號航空母艦需要什麼時答曰:
「我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國防工業委員會,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只有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她」。
這段充斥著無奈和悲傷的話,體現了航空母艦製造的技術門檻和國家實力的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下面這個問題:
為什麼航母這麼難造? - 軍事
需要跟大家強調的是,目前能製造大型航空母艦的國家有5個,而具有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卻只有美中俄三國。由此可見,航天工業的門檻不僅不低於航空母艦,甚至還要更高,牽扯到的人力物力更大。確實如題主所說,每一次載人航天的成功背後,付出的不僅僅是宇航員的心血,還有數不清的科研人員和工程師的努力。
但這類紀錄片可能並不太多,不過我還是有一部短紀錄片可以跟大家推薦,那就是鳳凰視頻和MOTO製作的《大國工匠》(鏈接見後)
這個紀錄片只有7分鐘,但內容詳實,從一名老焊接工人曹玉璽的工作生活入手,探尋這些幕後「小人物」為祖國航天事業做出的貢獻。
今年是祖國航天史上的重要一年,從9月份的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再到這兩天神州十一號「牽手」天宮二號,中國航天工業取得了巨大飛躍。
但我也注意到媒體和大家的關注點,往往會集中在兩位航天英雄景海鵬和陳東身上,相比之下對幕後人員關心的人就少了一些。但這部紀錄片罕見地從「大國工匠」為主題,介紹航天工業的幕後工作者,這些「大國工匠」。
紀錄片的主人公曹玉璽是國家航天六院的發動機廠焊接技術的帶頭人,他從事焊接工作已經有36年,期間曾參與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多項重大航天工程製造任務。
曹師傅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液體火箭發動機各個零件和組件的焊接。
焊接看似不過是是尋常的一個工種,然而放在這些航天人身上卻有些與眾不同。儘管如今焊接自動化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很多焊接工作開始被機器人取代。
但航天工業的焊接,永遠離不開純屬的手工技藝。這種技藝可以做得更精更細,達到機器難以企及的水準。發動機焊接點強度要求更是苛刻,要保證在超高溫、超低溫、強震動等極端環境下保持正常運轉,不這便是這項工作的難度所在。
而走進工作中的曹師傅,一把焊槍、一個防護頭盔、一身被弧光照得發白的工作服,這就是曹師父的全部裝備。
雖然裝備稍顯「簡陋」,但工作質量不能「簡陋」。曹師傅為了焊好一個零部組件,常常要保持同一個姿勢,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這是因為,航天工業對瑕疵是零容忍,必須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因為一絲一毫的失誤將會給航天發射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嚴慎細實成了航天領域的大國工匠恪守的不二法則。
如此高的要求,原因用曹師傅的話來說:
一旦一條焊縫上某一個點沒有焊接好的話,帶來的結果直接是空中爆炸
相比之下,一般的焊接外觀漂亮就行了,但火箭發動機的焊接滿足這點還遠遠不夠,為了使不同的金屬能夠「完美」地焊接在一起,每個零件要經過幾百次焊接實驗,最終達到100%的合格。
在實際的焊接過程中,會遇到數不清的問題和挑戰。而這些問題,無論多麼困難,都必須要毫無隱患的徹底解決,不能留下一絲絲隱患。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曹師傅和他的團隊,不僅僅需要在每一個步驟上精益求精,做到極致。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一次次地做工程試驗來確定問題所在,以及問題是否被完美解決。
這種工作不僅繁瑣晦澀,在一般人看來更是枯燥的重複性工作,如果沒有曹師傅這種對工作的高度熱情和興趣,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曹師傅家三代都從事航天工業中的焊接工作,從他的父親開始,再到他的兒子,都是航天工業的幕後人員。焊接工作已經成為了曹師傅家的一條重要紐帶,把老中青三代人聯繫在一起。
如今曹師傅三十年的努力,已經得到了回報,自己在工作中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自己參與制造的火箭一次次成功發射。
如今,曹師傅作為航天六院7103廠焊接車間高能束焊接組組長,國家特級技師,以及曹玉璽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本可以坐在領導崗位指揮統籌,不用再像年輕人那樣,拼死拼活地去干這些臟活累活。
但曹師傅卻堅持在生產的第一線工作,不拘泥於傳統工藝,熱衷創新和探索未知。用曹師傅的話說:
對創新的堅持,對未來的探索,我們從未止步!
像曹師傅這樣的大國工匠,日常他從事的不是機械式的重複勞動,他不斷地創新、完善工藝改進方法,不斷提高產品品質,達到一種非常高的水平。正是因為像曹玉璽這樣的航天人身上所具備的敬業奉獻精神,我國的航天事業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西安航天發動機廠副廠長同立軍
紀錄片鏈接:2016-10-15甲乙丙丁 大國工匠:曹玉璽-20161015甲乙丙丁
文章鏈接:中國機床商務網 航天工匠曹玉璽:講述航天人背後嚴慎細實的陝西故事
航天工程是動輒牽動上萬人的龐大工程。很多時候我們的關注點都在極少數的航天員或者科學家身上,不過這些航天員能活著上去、活著回來,那些科學衛星、空間探測器能順利完成任務,著實有賴於整個大工程背後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每一道環節的一絲不苟。
感謝 @韓迪 推薦的《大國工匠:曹玉璽》,看完突然意識到,「焊接」這個我們平時有點看不上的「藍領」工種,其實是航天工程中非常關鍵的基礎工種,而且很多時候直接影響到整個航天任務的成敗。
航天器是由多種材料組成的,包括高強度、低密度的鋁合金和鈦合金,高強度的鋼,耐高溫的鎳合金、鈷合金,以及玻璃、碳纖維複合材料,等等。這些性質不同的材料往往需要牢固的結合起來,包括金屬對金屬,也包括金屬對非金屬。焊接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結合技術。(Chaturvedi 2012, Welding and
Joining of Aerospace Materials)
當然,焊接在任何一個工業製造業門類中都據有一席之地,但其在航天活動中的重要性尤甚:航天器在發射和運行過程中會經歷劇烈的溫度變化、強烈的震動,如果焊接有瑕疵,隨時可能造成解體、爆炸等災難性後果;而且航天器構造複雜,焊接流程瑕疵往往會影響到其他部件的健康,牽一髮而動全身。
歷史上,各航天大國都為焊接相關原因導致的航天事故而付出了不少代價。
行波管放大器的一處焊接壞點被認為是1971年水手號火星探測器下行信號功率損失0.5 dB的原因。(來自「NASA教訓」網站,NASA Engineering Network LLIS,以下4段同)
1991年,約翰遜航天中心在調查某液氫貯藏系統溫度感測器失效問題時,認為少了一個感測器數據問題不大;然而他們忘了考察這對整個系統的影響——由於焊接點斷裂而脫落的溫度感測器進入了液氫貯藏系統,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NASA未言明是何任務)
1995年,火星環球勘測者號(MGS)的主發動機在地面進行測試時,由於發動機噴口和燃燒室之間焊接點的異常(焊料過度侵入),破壞了原有的熱設計,導致點火測試後幾秒內,測試發動機爆炸,卒。
火星科學實驗室(「好奇號」火星車)在開發將近結束時,發現推進劑管線的一批使用了慣性摩擦焊接技術的鋼-鈦轉換管在焊接點出現異常,被迫更換全部組件——由於已經進入很晚的開發階段,這次更換產生了非常昂貴的成本。旅行者號也出現過測試過程中發現焊接點斷裂導致任務進度受影響的情況。
在伽利略木星探測器推進劑管線總裝工序的一次電弧焊(見後文)中,一道電弧意外跳到了預定焊點之外的管線表面,引起一陣電流脈衝流遍整個飛船及其電子元件。雖然經過檢查,這次意外並沒有給飛船其他子系統帶來實際的損害,但也提醒了飛船的設計者:飛船內結構複雜、局促,焊接容易出現意外,而電弧焊操作不當引發的漏電可能對未施以防護的脆弱電子元件造成損害,不可不防。
中國航天同樣有焊接失敗造成的苦澀記憶。據公開資料顯示(航天211廠5車間5組通過事故促進了質量),負責長征火箭推進器貯箱焊接的航天211廠5車間5組,曾經在2005年一起質量事故(推測為爆炸事故)後,把事故產生的貯箱殘片裝裱懸牆,以示警醒。
而如果把「焊接」從狹義的金屬焊接,稍微拓展到電子元件焊接,則我們更有過血的教訓:1996年,中國長征三號乙型火箭首飛失敗,造成重大地面人員傷亡;據網友菊香書屋表示,其原因是「主控一個線路板中的多餘物體類似焊接錫絲殘餘沒有清除,瞬間短路造成的」。
(長三乙事故)
回頭說說焊接工藝的發展歷史。
傳統上,焊接作為金屬間的連接工藝,有漫長的歷史。但一直到19世紀末之前,人類都只會一種焊接工藝:鍛焊。也就是在熔點以下,讓兩塊金屬在白熾狀態接觸,然後反覆鍛打,使兩塊金屬的接觸面形成共晶,從而融合在一起。
近代以來,人們終於能製備並安全的存儲氧氣和乙炔,於是有了我們熟悉的氣焊;隨著發電能力的提升,利用電流焦耳熱加熱金屬接觸面的電阻焊、利用電流擊穿空氣形成的高溫電弧作為熱源的電弧焊,也都在一戰前被發明出來。(Weman 2012, Welding Processes Handbook)
到20世紀中葉,電弧焊又有若干改進:1930年代,在弧焊的基礎上又發展出「埋弧焊」——把電弧嵌埋在焊接熔融區域下方,隔絕了空氣,焊接質量較好,此法至今仍在使用(wiki:埋弧焊)。二戰期間,同樣是為隔絕空氣,使用惰性氣體對焊接作業區域進行保護隔離的「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TIG焊)也被發明出來。
(一手執焊料,一手執氬弧焊槍——視頻中這個鏡頭似乎就是在做TIG焊)
TIG焊中,鎢電極是不熔化的。二戰後,出現了採用可融化的金屬焊絲作為電極的「惰性/活性氣體保護金屬極電弧焊」(MIG焊/MAG焊)。因為電極本身融化後就充當了焊縫的填充金屬,這兩種方法不需要電極、焊絲兩根棍子同時操作。區別是MIG採用惰性氣體而MAG採用可以與金屬反應的二氧化碳等活性氣體。
1960年代,利用化學爆炸產生的高壓將金屬捏合在一起的、暴力的「爆炸焊」發明。
(Explosion welding)
之後,使用電子束、激光等能量密度更高的熱源的焊接技術也湧現出來。1992年,無需融化焊件、無需填充焊料且能耗較低的攪拌摩擦焊由英國人發明,被稱作20世紀焊接領域最重大的發明。
(攪拌摩擦焊原理,Weman
2012)
在整個20世紀,焊接這個工業製造的基礎工藝,在持續的發生革新。現在焊接這門技藝,已經枝繁葉茂,遠超常人以為「焊接是低技術工種」的想像。
(Weman 2012)
現在這些革新還在工程師和一線工匠的手中不斷的發生著。這也使得中國航天人這個龐大的群體中,湧現出了一批以專精焊接聞名的工匠大師;僅見諸媒體者,有高鳳林、陳樹君、劉紅光……以及前面提到的,曹玉璽。
2006年,受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邀請,高鳳林作為航天專家,參加了由世界16個國家參與的反物質探測器項目。研究院當時的反物質探測器項目技術負責人王毅這樣說:AMS2 反物質探測器採用的是低溫超導磁鐵,國際上還有國內組織兩批專家來進行技術攻關,提出的技術方案,都沒能得到美國宇航局的評審通過。高鳳林到現場看了設計方案、看了零部組件後,根據他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紮實的理論功底,第二天就提出了生產製造方案。這個方案馬上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各方面一致認可。丁教授對這件事非常滿意,丁教授專門打電話給研究院院長,對高鳳林幫助解決了 AMS2 技術攻關表示感謝。
航天科技高鳳林:技能工人的楷模
天宮一號的焊接,難就難在又薄又軟,3米多的大殼子最薄處只有兩毫米厚,焊縫還要經受住太空環境的考驗。
天宮一號的「焊接師」:專訪陳樹君教授
「盲焊」,就意味著對這1毫米距離的把握不靠眼睛,而只靠手上的感覺、焊接聲音的變化。
閉眼就能焊出「魚鱗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首席技師劉紅光的焊接藝術
(另一名傑出的焊接技師高鳳林,曾參與丁肇中的阿爾法磁譜儀的結構設計)
除了開發出天宮空間站鋁合金外殼的焊接設備的陳樹君是北工大教授,其他幾位,都是基層的火箭發動機焊接技師。這樣一份名單和他們的事迹提示我們,在工程加工工藝領域,不僅重大的方法和裝備創新非常重要,一線工人「但手熟耳」的精湛手藝,和創造性運用既有方法的微創新,也都是國家工業製造能力的組成基石。德日製造業的品質長期被國人追捧,其成功的原因也被很多人歸結為擁有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隊伍。這些中國航天焊接大師,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製造業的積澱和未來。
以上。
要說中國航天工業,那就一定繞不過一個人。五院到今年成立了60年,他在五院待了59年,從第一顆衛星到第一艘載人飛船,80多歲的他幾乎就是中國的航天簡史。60歲,本該是退休的年紀,他卻撐起了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估計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誰了吧,前幾個月他還上了《開講啦》,不是紀錄片,勝似紀錄片,說了很多他內心的想法咧,這個人就是戚發韌,想了解詳細故事的可以看鏈接~
花甲之年執掌「神舟」帥印,他活成了中國的航天簡史 - Dizzy In Science - 知乎專欄
涉密的不說。
默默付出的人太多了。
和我同齡的遠房親戚,兩口子都是十多年前北航碩士畢業,工作在不同的地方:太原和北京。聚少離多,每次新聞中都能看到他媳婦一閃而過的畫面。住房公有,樓下有武警站崗,上街有「六丁六甲」隨護。
他倆屬於航天科工口的,我是中核的,對比的差距就是,我就沒啥值得炫耀的福利待遇。
補充一下,好多人疑問啥是「六丁六甲」,加引號,就只是為了說明上街也會有人跟隨。各位別誤會,這裡的「六」 只是指代有人而不是具體人數。但僅僅是這樣,我就已經很仰慕了,不過人家說這不僅是貼身保鏢,主要是安全部門的,除了各種福利,他們也有各種限制,和國內外的任何私人會面都要報批和備案,保密期限內不能出京更別提出境了。我親身經歷的就是他坐的奧迪可以直接開到北京西站的站台上,反正覺得很酷,真想發朋友圈炫耀。
爆個料吧,雖然已經不涉密,但我想你們絕大部分普通人還是不會想到,新聞中所說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其實並不在甘肅省酒泉市,所以壓根就和酒泉沒有關係。人家在…
至於為啥這麼說呢,我想還是為了保密,不過當年老美的衛星估計早就知道了。
酒泉或者說嘉峪關真正牛逼的一個神秘單位其實是我們核工業口的404廠,真正的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我進去出來都要徹底安檢,一條幾乎快荒廢的鐵路就是專門為他們上下班修建的。這個廠子有趣的地方是登記的地址居然是蘭州,也並不歸酒泉市管轄。
為了鼓勵、鼓舞年輕人投身國防科技,我最後表達: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身並不是一句空話,我們的身邊就有無數這樣默默耕耘的人,他們也許犧牲了一部分正常人的生活,但卻換來了我們祖國的日益強大,並且祖國和人民是不會虧待這些有功之人的,要虧待也只能是我們核工業口的。想看內幕最多看看紀錄片和出版的書得了,剩下的嘛。。。。。
國防科技工業涉密人員保密行為「十不準」
不準將工作中知悉的國家機密泄露給無關人員
不準將涉密計算機或涉密移動介質接入互聯網
不準用非涉密計算機傳真機處理傳輸國家秘密
不準用非保密行動電話普通電話談論國家秘密
不準攜帶涉密載體回家或在家中處理國家秘密
不準攜帶涉密載體探親訪友或至工作無關場所
不準私自複製留存遺棄或向他人出借國家秘密
不準私自將國家秘密帶出國境或參與涉外活動
不準擅自接受媒體採訪或私自與境外人員交往
我錯了我錯了QAQ保密教育不夠到位,把第十條忘了,補上補上
不準在個人著述或公開的信息中涉及國家秘密今天看國家的宣傳。
說中國航天的總花費才100億左右,只頂美國的太空梭項目,就搞出來這麼多成績。
莫名想哭~
BBC有個很老的紀錄片,《太空競賽》。
把紀錄片拍出了歷史電影的趕腳,真心推薦。我覺得,任何關注中國的航天迷,都應該知道這部2003年開始首播(CCTV10),一直到2008年出續集的大製作紀錄片《撼天記》
紀錄片總共22集,其中一大半篇幅講的都是中國航天那些年不為人知的故事。
【DVDRIP】大型航天電視紀錄片《撼天記》【全11部】順便說句,今年春節前網傳1996年長三乙首飛爆炸炸死500人的謠言,被指政府隱瞞不報,讓公知噴子高潮了好一陣子。其實國內的紀錄片就有記載,而且是多角度呈現,就是這部片子的第6部「太空沒有夢」
航天的嫌自己賺的少,嫌自己累,那兵器的和兵裝的是不是都該死了!
航天至少還是國家著力發展的軍工方向,還有人有錢,兵器呢?兵裝呢?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拆不得、退不得,除了幾個大型項目,基本都在民品找出路。想想特別心疼。
國安局已關注此問題。
上一條的知乎是:上億人民幣請里皮任國足教練。緊接著再看這個排名第一的答案,心裡跟錐子扎一樣…………
是真難受。這些人是真正的,魯迅先生說的,中華民族的脊樑。而讓他們走不下去的原因是:他們的付出不能負擔他們自己的生活。我覺得我們的生活里可以沒有明星沒有足球,可是不能沒有這些人啊……
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心情了……除了敬意,還是敬意。
你們辛苦了。
強烈推薦你看一個老美拍自己家航天史的紀錄片,"when we left earth " ,收藏好多年了一直捨不得刪。。。
就說海南新靶場吧,特別是最近,安全部門說一大把一大把的日韓美俄籍的海外華人來文昌旅遊 還有米國的水下機器人在清瀾港轉了一圈走了,機器人哎 ?好炫酷
Discovery:
登月機具四集(阿波羅號指揮艙/導航系統/登月車/農神五號)
太空英雄
登月之路
宇宙之眼
亞洲新觀點:太空英雄
歸鄉路:太空返航的挑戰
太空梭:復航任務倒數
穿梭時空談科技:火箭專家
工程大突破三:NASA星座計劃
阿波羅11登月秘辛
奪命太空事故
哈勃望遠鏡:太空奧秘
火箭烈焰(火箭發射史上失敗案例)
前進火星:人類的火星科技
教育工程:太空梭面面觀
太空先鋒:登陸水星
NASA任務50年
人類太空站實錄
太空告別任務
2012火星探索任務
人類的一大步:阿姆斯壯全集
NASA秘密檔案
太空任務
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
--我們學校的校訓
然後,挖個坑
推薦閱讀:
※紀錄片等紀實類影視的剪輯師是如何工作的?
※有沒有關於各類鯨魚和海豚的優秀紀錄片推薦?
※如果對海洋生物很感興趣,如何增加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
※請談論一下柴靜在紀錄片的《穹頂之下》的演講技巧,不談及內容,對比喬布斯、老羅怎樣了?
※推薦一些好看的宇宙,星際題材紀錄片或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