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58同城會不會是下一個BAT?
先說結論:不會。
再說引申:五年後可能會有BAT級別的公司,但應該不是58。
理由如下:
1、58的核心主營業務利潤率低。目前58的主營業務仍然是分類信息,分類信息相比其他互聯網產品而言優勢是:模式複製簡單,城市區域差異小,集團垂直管理較易。但缺點也很明顯:盈利模式單一,單筆利潤極低。因此造成的現狀就是,以這樣的利潤率,很難跟BAT三家的主營業務去抗衡,這是短期無法改變的事實。
2、58的高利潤業務面臨強大行業競爭對手。58目前的利潤較高業務包括:租房、新房、汽車、招聘。除了租房依靠前期大量的廣告有一定的用戶基礎優勢,其餘業務都面臨強大的行業競爭對手:新房目前58是鏈接到安居客,而新房各城市業務基本被搜房、樂居、焦點、三六五網瓜分完市場,安居客很難突圍;汽車方面,各地方社區網站與汽車之家都在嘗試O2O探索,58單純的買賣二手車的模式顯然已經落伍;招聘方面更是百花齊放,白領有拉勾、獵聘等新興招聘網站,藍領有智聯、前程等老牌招聘網站,想有新的突破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如何在高利潤行業站穩,58要好好再想想,畢竟58沒有搜索引擎,沒有電子商務,沒有遊戲和社交。
3、58雖投資併購眾多,但皆非行業龍頭。58雖然花了16個億併購了14家企業,除了趕集網之外,其餘基本都在行業中游甚至下游,甚至是瀕臨倒閉。如何重新整合這些爛攤子,是對58管理層的一次重大考驗。好牌誰都會打,拿到差牌能打好才是真本事。客觀的講,有時候拯救一個品牌,比再造一個品牌還要難(尤其在中國)。而反觀BAT三家的投資,基本都是行業排名前三的品牌,這一點上,58還是有較大的距離。
4、孤注一擲的O2O模式並非58強項。58自去年起連續推出多項O2O產品,足見其豪賭未來O2O市場的決心,58到家,58陪練,58金融等產品的出現,也確實讓業內一驚。但轟動效應之後,目前的各項O2O業務據我所在城市了解,開展的並不是非常順利,主要體現在用戶接受度低、產品體驗有待改進等方面。而O2O由於門類複雜,地區差異化大,服務整合難度大,因此目前很難有一家能做大平台的模式,因此目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群雄混斗各自為戰的局面,而58卻想做的是大平台模式,其難度可想而知。反觀BAT,並非不想做O2O,而是O2O真的很難做,所以個人猜測BAT應該還是會走那條老路:砸錢收購各行業O2O的領軍者。
4、O2O行業強大的競爭對手讓58的很難一騎絕塵。目前O2O行業58最強大的對手應該是美團。究其原因,是美團依靠前期團購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同時擁有業內最強大的地面推廣團隊,高效的垂直運作,都為其O2O的踐行打下良好的基礎。不信?可以從外賣O2O的大戰中看,面對氣勢洶洶的餓了么,美團硬是搶到了27.6%的市場份額,而且現在越來越高。而美團早餐,美團到家等業務也在逐漸打開市場,在用戶接受度上和消費能力上,美團的用戶顯然要遠高於58。因此58不管做哪個行業的O2O,美團都會隨時半路殺出截胡。因此,套用劉建宏老師的話:留給58的時間不多了。剩下的拼的就是行業複製速度和市場佔領度了。
說了這麼多,也許58成不了未來的BAT,但是仍然真心希望58發展越來越好。
因為:中國的互聯網,不應該只有BAT:)
不會。信息分類網站只是個互聯網過渡期的拐杖。
@李瀟洒 的答案更值得被贊。
/*
5.14更新
58自我標榜的所謂大面積的地推,給互聯網邊緣用戶普及互聯網知識,在互聯網原住民為主導的將來,這貢獻將顯得可有可無。我從不否認58、趕集對互聯網普及的重要意義,但時代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拐杖是註定要被扔掉的。
我贊同了樓下匿名用戶的回答,是因為我可能對58同城相關資料的閱讀不夠。既然姚勁波也認為【分類信息已死】,那麼我或許可以對其將來不那麼看空。
但是,竊以為58的前途並不能以一句「相比起BAT這樣的巨頭,我們更應該給像58,美團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一些時間,給他們一些支持,讓他們真正靜下心來,將線上線下的連接做好,也許10年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真的方便、快樂了很多,你會發現很多信息更加對稱,你的焦慮更少了。」來蓋過。
既然58的歷史成功已經註定在將來不可被複制,那麼除了一個不太粘性的流量導入和有錢,58與其它O2O創業公司相比並沒有其它顯著優勢。在姚勁波同學能夠拋出下一個至少一定程度上符合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的產品/模式以前,我依然不看好58.
*/
從信息分類網站的角度來說,看看hao123等就知道了。搜索引擎天生就是比信息分類網站高貴一百倍的玩意兒,信息分類網站只是個互聯網過渡期的拐杖。
從O2O的角度來說,對接線上與線下,是一個專業活,能夠支撐起一大波細分市場。美團不願做家政,是因為一方面這個市場太小,需求密度太低。另一方面我國家政服務市場太不成熟,沒有成規模的供應商。從這個角度來講,58所能做的事,其實都是O2O巨頭們玩剩下的。
從本地生活服務的角度來說,58的天生優勢,在於互聯網化程度不那麼高的行業,也需要信息對接平台。58自己吹的牛逼,就是讓電線杆上的小廣告上了網。最直接的案例,就是當前的租房中介們,鏈家、愛屋及烏的網站都已上線,如果他們的心胸大點允許房東自由上傳房源了,58的歷史使命也就終結了。
58的意義,在於讓信息集中。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滲透和發展,很多信息已經不必再在一個網站上實現集中。現有的服務模式下,我覺得58能不能很好的撐過下一個10年,都很成問題。
這個還真不知道,但是是58同城讓涉世未深的我知道了中國竟然有這麼多騙子,我當時都震驚了
58同城自己早就說過,分類信息已死,這有兩個意思:
1.58已經決定從以前的分類信息業務為主的角色轉向O2O。
2.中國互聯網的已經基本度過了分類信息的時期,搜索引擎和個性化推薦引擎已經將用戶的習慣逐漸轉向了搜索和個性化訊息訂閱。
所以,還用分類信息網站的眼光看58,說明你就有點沒有跟上形勢了。
另外,58玩的都是巨頭玩剩下的這個理論根本就站不住。特斯拉做的電動車阿里巴巴做了嗎,這也是阿里巴巴玩剩下的?網遊阿里巴巴做了嗎,這也是阿里巴巴玩剩下的?
互聯網企業發展很核心的一個要素就是專註。找到自己的方向,努力幹下去,堅持下去,才能成功。阿里巴巴當初要是一會兒做一做網遊,一會兒做一做O2O,想必也會走不少彎路,甚至會死掉,因為它天生就是個平台屬性,不會長出微信這樣的基因,不專註於電商就是死路一條。別人沒做的事情無外乎兩種,一種是做了沒做成的,一種是根本沒有想法和勇氣去做的。在這些領域專註下去,才能實現從0到1的突破,哪怕這種0到1可能並不是技術上的。
如果一個互聯網公司很好的解決用戶的一些痛點問題,就已經是一個不錯的公司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很多試錯的過程。阿里巴巴的支付寶,淘寶,淘寶商城到天貓,哪一個產品不是在用戶的不斷批評中成長起來的?正因為這些批評影射了用戶的痛點,才加速了阿里巴巴這些產品的完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58已經走在了正確的路上,因為它確實在做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情(比如58到家)。
另外O2O本身就是偽命題,線上線下這個思路從互聯網誕生的那天就應該有了,關鍵需要的是有一些負責任的公司真正站出來,一個一個細分行業地去做,把中國傳統行業(比如零售,本地服務)帶動起來,提高傳統行業地效率,這才是互聯網應該乾的事情。你去看看歐美就會知道,人家的傳統行業效率跟中國簡直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本地服務和零售的效率可以甩中國幾條街,你還天真地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說人家的互聯網發展得不如中國,就是太Naive了,不是人家不如你,是人家根本就不需要這樣做。他們很多本地服務,零售商家從開店的那一天起就看準了一點:專註於線下,同時做好線上作為補充,但僅僅是補充。同時又有歐美社會高度發達的信用體系作為支撐,很多O2O都是水到渠成。所以你看到歐美的很多服務app確實沒有中國應用商店裡對應的同類產品這樣的下載量,但人家歐美人過得就是比我們舒服,更有幸福感。我說這些是什麼意思?我其實就是想說:真正將O2O做好是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巨頭們不是不願意做,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精力做。真正將O2O做好,才能帶動中國傳統行業的效率,百姓的生活水平才會有一個顯著的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也會增加。這註定不是5年10年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就拿58上有騙子這個問題來說,這真的不全是58的問題,更多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這是中國社會的問題,一個缺乏高度發達信用體系的社會註定會有這樣的問題。同時,做O2O這是一個既燒錢又來錢慢的過程。相比起BAT這樣的巨頭,我們更應該給像58,美團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一些時間,給他們一些支持,讓他們真正靜下心來,將線上線下的連接做好,也許10年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真的方便、快樂了很多,你會發現很多信息更加對稱,你的焦慮更少了。
如果題主的問題需要一個簡單的回答,那就是:58也許不會成為BAT那樣有錢的公司,但它一定會成為一家改變了我們生活的公司。
下一個 BAT,很有誘惑力。那麼首先,需要定義一下,BAT 是什麼?為什麼他們是標杆?
我的理解,BAT 是某一萬億級市場具有壟斷地位的企業。百度,壟斷了中國範圍內的搜索市場;騰訊,壟斷了中國範圍內即時通信、遊戲市場;阿里巴巴,壟斷了中國範圍內網上購物的市場。
而 58同城 的機會,在於壟斷 O2O 市場,O2O 也絕對是萬億規模。但目前 58同城的定位是信息分類領域,主要包括招聘、房產、二手車、二手市場、教育培訓、婚戀等。
招聘、房產、二手、教育、婚戀,這些加起來,我相信是有一個萬億市場規模的。那麼,問題就出現了,58同城 能否在5年後具有壟斷地位?
正如 《Zero To One》所講, 一個壟斷企業通常具有以下特點:專利技術、網路效應、規模經濟以及品牌優勢。
目前,58同城的現狀是:- 專利技術:信息分類領域,技術創新方向不明確,即使有技術創新,門檻也不會太高,依照國內狀況,競品跟進速度也會非常迅速。
- 網路效益:目前基本感知不到,即使有,由於信息分類網站的使用頻次極低,網路效應釋放的能量也被大大削減。
- 規模經濟:信息的不結構化以及對於人力地推的依賴性非常強,使得很難產生規模經濟。
- 品牌優勢:僅靠楊冪喊上一嗓子,網站上卻騙子橫行,是難以實現的。
依我之間,五年後,58同城成為下一個BAT,難。
58同城:中國最大的中介騙子信息發布網站。
每次用58都是捏著鼻子,58的產品經理各種神邏輯。希望早點倒閉,隨便出來一家新公司都會比它友好。
58同城的產品經理都是電線杆上的牛皮蘚專家。
各種神邏輯交互界面。
各種微簡歷莫名其妙地被創建,web端設置的默認簡歷不能在微信或者wap上默認投遞。
電話被佔用了,按照操作提示一步步推進不能解綁手機號與之前手機號被綁定的賬戶。打電話給58客服,提示未實名認證自動掛斷。
被逼無奈「誤操作」,選擇解綁手機號選項中「不能接收簡訊」這一按鈕,結果立馬就解綁了,當時我就臭罵10086的客服妹紙,但她們告訴我我的手機號狀態正常可以收到58同城的簡訊,而且我也確實可以收到。
打客服電話,說是非實名認證,自動被掛斷電話。
設置了簡歷許可權為不可被未投遞企業搜索查看,但是每天收到一大堆相關推廣信息:各種企業主動邀請我去面試啊。
同感的網友,贊吧。贊一次,58就早一天倒閉。
個人覺得看一個公司不能完全看當下。未來中國的O2O領域應該會出現一家巨頭,現在58,美團,大眾甚至餓了么都有機會。市場太大了,培育出一家甚至幾家BAT級別的公司應該不是問題。
但是互聯網開墾O2O還是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現有的一些細分O2O搞的火熱,但是有影響力的平台級產品還沒有出現,這對於巨頭和創業者來說是機會。
按照最近比較火的「應用是幾十億美金,平台是幾百億美金,生態系統是千億美金」的理論分析,只要做到國內O2O第一平台,就可以算是達到BAT級別了。
58的優勢在於對市場的嗅覺,離服務業更近等,但是技術相對較弱且平台上商家整體素質較低;相比而言美團的優勢更大一些,要技術有技術,要運營由運營,要商家有商家。
但是就像浪潮之巔中說的,下一波浪來的時候大公司可能都來不及掉頭,創業公司也是有機會的。
不論是美團還是58,在這個過程中多從內部孵化或多收購一些想法新穎的創業公司,也許會對成為巨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除了BAT,我認為最有實力的應該是大眾點評吧~
做夢
不會 至少從58現在的狀況看不會 互聯網信息服務應該致力於讓網民更低成本地獲取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 而分類顯然已是過去時
你見識過58牌轟炸機嗎?58,一個神奇的流氓公司,58必死。
我對58無好感由來已久,這是2016年4月21號晚間七點發生的故事。
3月份,因公司物業需要,我諮詢過58網鄰通的業務,當時是需要四個省的推廣,一名周姓女士自稱是58南京的業務員,給我報價是五千到六千一年,對於價格我並沒有概念,而且日常業務繁忙,就暫且放著,其實骨子裡我是抵觸的,上次在58上找空調維修,說好加氟80,到家之後變280,而且這條信息還是首頁加了V的,我還是太年輕。
沒想到,本周開始就陸續接到58打來催促業務和款項的電話,基本上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休息一天,又開始推銷,畢竟是幫公司做事,心有顧及,每次都禮貌性說公司事務繁忙,有空一定聯繫,嘴上這麼說心底還是很不爽的。我以為事情應該就告一段落了,萬萬沒想到。
21號晚上,平靜的像往常一樣,我在家電腦前看《絕命律師》本季最後一集,突然接到了一個座機電話,我以為公司的突然有事聯繫我,下班時間接到公事很不情願的,就接聽了,"您好,我是58同城的xxx,我姓xxx" 心中一萬個草泥馬。。。隨即掛斷,這麼晚這些業務員還要加班,這58真夠剝削員工的,而且下班時間推銷業務看來電話營銷已經換了套路,其實我當年畢業的時候也做過類似的工作,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電話銷售,每天400個電話,我幹了一個月就跑了,實在受不了被人掛斷電話的壓力,或許被我掛電話和哪位也是同樣的壓力,雖然心情極度不爽,但還是有點同情,這時古德曼已經播完了。。。
正當我準備返回查看漏掉的情節時,電話又響個,尾號4840,一個公司的 ,瞬間炸毛了,她!盡然!打!回!來!一接電話是個男的!難道換個人跟我吵不成?我問他是誰,半天不說話,突然,「您好,我是58xxx」我問他為什麼又打一遍,他說剛才不是他打的。。。 我的天啊,他知道剛才打過一遍,這算報復嗎?我問你怎麼可以下班時間騷擾,而且又打一遍,有病嗎?他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你下班我們還在上班啊,不然什麼時候打」一本正經的跟你耍無賴,OMG,我盡無言以對,狠狠的掛了。
太氣人!現在的話務員都已經這麼不要臉了,58真是個神奇的公司,這時候一個來自四川的電話打進來,準備接,秒掛了,瞬間蒙蔽了,百度一下號碼來源,突然又來了,接著就如日本偷襲珍珠港一樣,一頓轟炸對我,iPhone的阻止此人來電,已經沒有,號碼自己變動,終於見識到卡吧裡面人家說的轟炸機了。
出門打車,派出所,報案,敬茶讓我聯繫58的那個姓周的,聯繫的過程我徹底對這家公司絕望說這種公司能成為BAT,你說誰信。
不會,一個傳播虛假信息的網站意思
58呵呵,投了五份兼職簡歷,都有回復,去面試,全是皮包公司。就不能提高企業發布招聘的門檻嗎?就這樣的企業,成為下一個BAT,不忍直視。
永遠不要低估58騙子的智商,說不定那一年就垮了
五八,電話銷售公司加騙子公司。
五年?為什麼不是八年或者58年?
不會,我給58花了幾K的費用 確定他們很坑爹格局很小,殺雞取卵賺快錢上市圈錢的,很可能10年內破產倒閉的
這種公司,遲早要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