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oop Capsule 的非子彈頭結構如何應對空氣阻力,以電機壓縮空氣的目的是什麼,這樣的設計有何優缺點?

The vehicle is streamlined to reduce drag and features a compressor at the
leading face to ingest oncoming air for levitation and to a lesser extent
propulsion. Aerodynamic simul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e validity of this
『compressor within a tube』 concept (Figure 7)...

via Hyperloop | Blog Hyperloop-Alpha.PDF


謝邀。

首先需要正一下視聽。關於Hyperloop,前一段時間國內的網媒和CCAV都有些很無厘頭的報道,比如說神馬速度高達5Mach,東西海岸橫跨只要不到一小時云云,如果真的能這樣無論任何實現方式那真的就天頂星了,但還好Musk同志提出的指標還是很地球化的——管道內1/6火星表面氣壓,基本可以經濟實現,速度在0.91Mach左右,避免了音障的問題。目標是建成從LA到SF的軌道。。一個不長不短的距離。

首先說明一個問題,從這個alpha document裡頭看,渦輪風扇吸入的空氣方向被向下偏轉了90度後當空氣墊用,所以在capsule的參照系裡,空氣在往下噴出時,其軌道方向上的動量基本為0,。根據牛頓第三定律,這種設計如果是在open ground里的話減阻效果非常有限。。渦輪這種阻力係數很高的大平臉還不如一個子彈頭型。。但在tunnel里的話是排除capsule前段出現的半密閉空間的增壓的有效方式。。

Musk在這個文檔里對於系統的動力,能源,軌道設置,防地震等問題都做了模擬,而其中電磁動力和電池儲能本來就是Tesla Motor的核心技術,這兩個我覺得應該不是技術瓶頸,而軌道基座和如今的高鐵應該也差別不是太大,雖然加州多變的地形和多地震的環境的確會帶來麻煩。

作為一個同時修電子和航空工程的學生,我對這個project現階段最大質疑來自於以下三點。
1.Aerodynamic design.
以下是半吐槽:
Holy crap this is a high subsonic capsule travelling in a freaking tube! And you are using air cushion for levitation! and you tell me that you have not even done any wind tunnel testing in your alpha stage...
半吐槽結束
Musk說他的兩種capsule design,在0.91Mach的時候,一個只有300N的前進阻力,另一個則只有900N。從alpha document裡面看這是模擬器做出來的結果,沒有任何風洞實驗,個人的判斷是這種模擬基本沒有把湍流考慮進去(畢竟實話說湍流這玩意也沒法完全模擬),模擬實驗圖也只顯示了steamline。實際的阻力應該會比這個大不少——管壁的附面層,作為air bearing的側面氣流,下洗氣流沿著管道壁的移動等等都是渦流和湍流的來源。。而這些湍流的具體影響不吹風洞是難以完全了解的。
而且實話說無論是0.91Mach的速度,還是air bearing control,都從來沒有在一個直徑只有10feet的管道內實現過,前者會面對frontal pressure build up的問題,後者則會有嚴重的反向氣流干擾。這種干擾對於已經非常成熟的直升機技術而言都一直是個難題,在這種速度,離地面如此之近的情況下達到至少厘米級別的aerodynamic control,個人覺得波音或者NASA可能可以,SpaceX和Tesla Motor貌似還差了點。。

2.Control system.
其實這一點是接著上面的,由於沒有採用磁浮控制,所有的levitation的力量都來自於下洗氣流。。關鍵還要有很高的控制精度,還這麼快,還是在管道里。。世界上應該還沒有任何控制系統能滿足這個要求,即使是F-35B的VTOL,在那麼多控制面的幫助下,還配合VTC,在水平速度基本是0的情況下,降落的時候還是會有點晃悠。。但這capsule一晃悠撞壁就直接秀逗了啊。。。用我一位教授的話說是:We do not know yet enough about air to use it for any precise control。那個文件里有個fig 12,是對這個控制氣墊的模擬。。看了只能說實在有點糊弄人。。。氣流可不會這麼乖乖的走,而且只在正下方產生壓強的。而且貌似這玩意是無人駕駛。。而現在米軍唯一的一款接近這種速度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還是在X階段。


3.尼瑪這貨貌似沒有緊急剎車功能
為了讓這個capsule足夠輕,主要的軌道方向的動力都來自於70英里才一次的boost,但這也意味著即使你知道前面管道出事了,系統進行迅速反應,也可能要在相當於100多公里後才能開始第一次減速有木有,如果是這100公里內出事了那就直接我去年買了個表有木有。。而且在全速的情況下根本不能直接減到0有木有。。神馬你說利用和軌道的摩擦減速?尼瑪0.91Mach你摩擦丫的航空鋁根本就扛不住這個溫度啊。。而且停下了以後你根本就是被卡在那個管道里動都動不了有木有。。不說別的。。萬一能源供應出現問題。。。高鐵被雷劈了還能下車走路呢。。。這玩意。。把逃離問題解決之前我可不敢坐=。=


他們宣稱2016年建成3km的全速全尺寸實驗線,拭目以待吧。

反正從它們的工程師來開講座的內容來看,本專業同學們大多持懷疑態度,原因就如高票所說。


花了一些時間閱讀了hyperloop capsule的官方說明,試著回答一下。
其實Hyperloop提供的速度並不是最快的,它運行時是保證到接近音速。例如超音速飛機就更為快速。但是對於相對比較近的旅途(幾百英里),超音速飛機花在加速和減速的時間可能更長,所以實用性不強。因此才提出了Hyperloop的方案。
方案的基本狀況新聞里都提及很多,大家基本也清楚,就是修一條低壓管道,管道中放入膠囊一樣的容器,可以載人。膠囊經過電磁力的加速在管道中高速運行,從而實現運輸功能。
前面說到了,管道中是有低壓氣體的,這會產生一個問題,即是所謂的Kantrowitz Limit。官方文檔是這樣說的:
Whenever you have a capsule or pod (I am using the words interchangeably)
moving at high speed through a tube containing air, there is a minimum tube to
pod area ratio below which you will choke the flow. What this means is that if
the walls of the tube and the capsule are too close together, the capsule will
behave like a syringe and eventually be forced to push the entire column of air
in the system. Not good.
當一個膠囊樣的東西在管道中高速運動時,存在一個最小的膠囊截面積與管道截面積比,如果超過這個比例,管道會被堵住,如同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針管一樣。大家可以想想,堵住的話自然是不能運動很快了。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有兩種方法,第一提高速度,突破一個極限後就不會有這樣的效益。第二是降低速度,到達一定程度也可以消除這樣的因素。然而,速度提高會造成在一個短途旅行中加速度過大,一般人沒有像宇航員一樣的訓練扛不住,所以採用了適當減低速度的辦法。文中也講了減低速度也可以滿足需求的原因,這裡不多說了。
下面說正題。首先,Musk設計的載人膠囊在運動過程中是受到空氣阻力限制的,如下文:
The pressure of air
in Hyperloop is about 1/6 the pressure of the atmosphere on Mars. This is an
operating pressure of 100 Pascals, which reduces the drag force of the air by
1,000 times relative to sea level conditions and would be equivalent to flying
above 150,000 feet altitude.
上文說明了膠囊所在的環境是火星氣壓的1/6,相對於飛機在海拔150000尺飛行。但是空氣阻力在這裡是壞事嗎?其實空氣是hyperloop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在超高速時機械裝置如輪子一類已經耐不住摩擦了,讓膠囊飄起來從而減少摩擦的正是壓縮氣體產生的氣墊(air bearing)。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氣墊是膠囊本身產生的,而不是像我們物理實驗是的氣墊導軌,由軌道放出氣體使物體漂浮。這樣就減少了造價。畢竟,如果修幾百英里的能噴氣的管子也是成本很高的。
氣體固然有用,但確實影響速度,所以針對這些空氣阻力,車體也進行了一些改進:
The vehicle is streamlined to reduce drag and features a compressor at the
leading face to ingest oncoming air for levitation and to a lesser extent
propulsion. Aerodynamic simul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e validity of this
『compressor within a tube』 concept

首先車體是流線型設計保證阻力較小,同時車體的頭部被設計成了一個可以吸氣的壓縮機,把前方的氣體吸入後從後方噴出。迎面吸氣一方面保證膠囊浮於空中,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一部分推動膠囊前進的作用(如上圖)。文中也說道空氣動力學測試驗證車頭這樣是可行的。
除了車頭,車身其他地方也有氣體壓縮機,文章里闡述如下:This system allows the capsule to traverse the relatively narrow
tube without choking flow that travels between the capsule and the tube walls
(resulting in a build-up of air mass in front of the capsule and increasing the
drag) by compressing air that is bypassed through the capsule. It also supplies
air to air bearings that support the weight of the capsule throughout the
journey.
壓縮氣體作用是兩方面的
1.壓縮機排出空氣防止在膠囊經過管道中比較狹窄的部分時阻塞了管道
2.排除的氣體相當與氣墊,對膠囊提供了支撐作用使其在管道中懸浮
有同學可能會問,磁懸浮列車不是可以懸浮,為什麼要用氣墊,原因還是價格太貴所以用了氣墊這樣的折中方案。當壓縮氣體噴出後,就會形成下面的氣墊:

因為形成的高壓氣墊其實很硬,所以乘客可能感到碰撞的顛簸,影響乘客的舒適度,所以氣墊上面還設計了獨立的機械懸浮裝置以減緩乘客的不適。
氣體在這個系統中的主要作用講完了,畢竟不是本專業,我其實不知道這樣設計的缺點在哪,想到了再回答。同時閱讀和回答都很倉促,可能會有錯誤,求指正。


謝邀。管道內低壓保證低阻,壓氣機提供支撐力。不是子彈頭,像米格早期戰機,阻力未必大過子彈頭,而且機頭進氣效率最高,若不是戰機機頭要裝雷達,現在的戰機機頭估計都是這個樣子。

本來是個相當好的概念,自己做不出來就不要總黑人家。渦流這玩意沒辦法完全模擬,我怎麼記得是湍流呢;直升機在開放的大氣中的穩定性和膠囊在管道中的穩定性能比較嗎?!;人家怎麼剎車怎麼保證安全是人家的技術問題,別在人家弄出來之前就黑人家做不出來,等人做出來,等於自己扇臉。看好這項技術,希望早日普及。


我不太了解這東西,但我想說的是關於氣動阻力的。阻力分為兩種,壓差阻力和摩擦阻力。通常所說的流線型是為了減少壓差阻力。而現代的民用客機外形已經優化到壓差阻力只佔總阻力很小一部分,阻力主要貢獻來自粘性。
這東西做不做成彈頭型還跟吸氣部分的壓力分布有關,可能做成彈頭型會有很大的升力損失,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在這個尺寸下,摩擦阻力是他們應該考慮更多的部分可能。


謝謝邀請哈……

http://www.teslamotors.com/sites/default/files/blog_images/hyperloop-alpha.pdf

你似乎誤解了……用壓縮機是無法減少多少空氣阻力的……這項目里減少空氣阻力的主要措施還是將整個管內氣壓抽到100Pa……(說實話我覺得這個很難……)這幾乎就是真空了。 壓氣機通過電機驅動是可以減少一部分的空氣阻力 但非常有限……因為如果將這一部分做成流線型的話估計空氣阻力差不到很多的。因為空氣阻力的公式里有個很重要的Cd 是形狀相關的參數 像流線型的話可以做到0.23左右 但像壓氣機風扇那種情況幾乎就是1了…… 所以說壓氣機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將這部分壓縮空氣做成空氣軸承 保證車子在管內的位置(例如轉彎啊之類的) 以及抬起車身自重。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項目難度有點太高……不是特別看好。 主要還是施工上的密封相對難以維持 以及直線電機的成本實在太高。


謝邀
關於這方面的技術了解不多,主要研究方向還是基於傳統輪軌黏著的高鐵裝備,所以就姑妄說之,想哪說哪兒了。
之前在知網有看過幾篇類似的真空膠囊列車論文,在學校的時候也聽過沈老一次類似的講座,這種類型載運工具的技術瓶頸幾乎不用過多的考慮空氣阻力的問題,更關鍵的地方似乎是在於氣密和制動這部分。
膠囊技術的核心就是懸浮+真空(低壓)。
目前比較可行的懸浮方案就是磁懸浮和空氣氣墊懸浮,磁懸浮在阻力方面的優勢是明顯的,但是受制於常溫超導材料,先天缺陷暫時無解,運營成本忒高,真心用不起啊……
材料里引用的空氣氣墊懸浮是一個比較優良的替代方案,成本方面的貧民化,讓這種懸浮技術更具備操作性,但是核心問題在於氣流的不穩定性和控制難度,空氣作為氣墊懸浮設備的技術早已有之,也算是較成熟的技術,但是膠囊運載是在小空間的高速空氣浮載,而涉及流體方面的控制就必須要討論湍流,湍流這玩意兒作為諾貝爾獎的終極備選大熱門,短時間貌似也無解。魚鷹那兩個科幻電影一般的超級螺旋槳就因為沒法控制模式轉換時的空氣湍流而飽受爭議,高速時應用氣墊懸浮該如何解決類似問題?似乎也只能靠工程師的模擬經驗。而這些計算方面的缺失,帶來的結果必定是控制方面的不穩定。
膠囊運輸減阻是必須的,具體理由參考高鐵車輛通過隧道時的空氣動力分析,那能耗和噪音,真不是拿來嚇唬人的。無論是真空還是低壓技術,都是用來盡量減少空氣阻力的,的確能很好的改善車輛的運行狀態,但是一旦車體外面被抽成很低的負壓,車輛就像是一個打足了氣的大氣球,密封性就必須有特別高要求,安全冗餘方面也必須要更多的引入,骨架也要設計出很好的彈性,乘坐方面首先就必須像客機一樣綁好安全帶,不然出了泄漏事故被吸走是一定的了,一旦有了結構破壞的大型事故,幾乎也就沒救了,傷亡率必定特別高。
另一個核心問題是制動,摩擦小在運行方面是極大的優勢,但是到了制動這邊兒,就是各種缺陷了,讓這個膠囊彈起來不是本事,該怎麼讓它平穩的停下來,才是該打賞的技術活。就目前公布的材料來看,沒有看到類似的技術介紹,也很期待看到牛逼的解決方案。


感覺張水的回答很好了。基本上前方吸氣可以消除一部分空氣阻力,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使用這些氣體。不知道日後會不會有希望把最前端改造,充分利用前端與空氣接觸面最大這個特點,做成可以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發動機


謝邀。
首先我看文章里說的應該是1/6的火星海平面大氣壓吧,才100Pa,相當於15萬英尺大氣高度的,所以這麼長,保持氣密性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吧,人進人出帶來的空氣交換,管道之間的建造間隙,溫度變化帶來的間隙等都是問題。如果技術上不是問題,那麼經濟上要付出的代價可能就有問題。
下面隨便問一些問題:
上百公里的管道,建造維護保養啥的如何進行?是不是每一次管道里的設備壞了更換都得將裡面的氣壓調節至大氣壓?調節整個過程如何進行?
設備受這種交變壓力的作用,對其結構壽命影響如何?這種影響在全壽命費用上會有什麼體現?
維護人員從什麼地方進去?是不是每隔幾百米都要有個維護門?門的構造在全壽命費用上如何體現?
搞定之後如何將其恢復到100Pa?需要的時間、空氣泵要做的功是多少?這點在全壽命費用上又如何體現?
偶爾地震一下,對整個管道的氣密性影響如何?這點在全壽命費用上如何體現?

然後是應急情況的,就問一個問題,如果客艙破裂,乘客咋辦?是否只能等著體液沸騰呢?

當然,概念設計階段,沒考慮這些還是可以理解的。

PS:吐個槽,今天在某新聞上看到,說這個方案「長達57頁」…略想呵呵…

咳…答完才發現略偏題啊…


第一次受邀,感謝.上周休假沒有查看郵箱,回復的晚了,抱歉.

大學學習期間的研究範圍主要是汽車氣動力學,屬於低馬赫數(&<0.3Ma)的不可壓流動,對於跨聲速範圍(這裡是0.99Ma)的空氣動力學涉獵不多,僅憑藉有限的知識作答.

對於低馬赫數流動,空氣阻力的來源,一是空氣粘性,二是氣流分離引起的壓差阻力,後者往往佔主要.文章里說阻力才320N估計是蠻難實現的(文中沒有給出如何獲得這一數值,相關的數值計算介紹過於簡略,連湍流模型都未提及,如果Musk錢夠多的話,倒不妨嘗試一下直接數值模擬).文中有一段話:The pressure of air in Hyperloop is about 1/6 the pressure of the atmosphere on Mars. This is an operating pressure of 100 Pascals, which reduces the drag force of the air by 1,000 times relative to sea level conditions and would be equivalent to flying above 150,000 feet altitude.這段話中我理解為Musk是想說他通過抽吸降低車頭的壓強,從而減少了壓差阻力.但是就接近馬赫數1的HyperLoop Capsule,還要考慮的更多.比如說抖振現象,當升力係數與馬赫數達到一定值時,會發生明顯氣流分離現象,增加壓差阻力,同時車體發生抖動,還會與管道碰撞.此外,跨聲速流動中存在臨界馬赫數,超過這一臨界值時,物體表面局部流動超聲速,會產生壓縮性阻力.這在Musk的文章中也沒有提及.

至於壓縮空氣的目的,個人覺得更多還是為了形成車輛下方的氣墊.車輛前進的動力是由電磁力提供的.所以我的理解是:"氣墊懸浮,電磁推進".

雖然加利福尼亞也處於地震帶,抗震設計是一方面,但是另外有一個問題應該也挺重要的,就是類似於石油管道設計中的流固耦合問題,列車通過時會有周期性的壓力波(文中所說固定的發車間隔就會有一輛車通過),會引起管道的振動,不知道這方面會不會對系統的使用壽命造成影響.

總的來說,文章只是一個商業項目方案,連可行性分析都算不上吧,技術難題還很多,不過應該難不倒高富帥的"鋼鐵俠"吧.

P.S. 作為汽車行業的一顆小螺絲釘,我覺得Tesla 對汽車產業是有衝擊作用的,不知道這次被Musk瞄上的航空或者鐵路同仁怎麼想呢?


謝邀!第一次被人邀請,受寵若驚。實在沒有實際經驗,想到哪就寫到哪裡。幸好哥是熱能系的,知道一點壓縮機和冷卻。
我的第一聯想是Toshiba的超高速電梯,幾天前剛乘坐這玩意登上SKY TREE,具體原理還要去學習。
My idea.
1 、低壓vs真空:報告裡面提到了設想1/6大氣壓,這樣的效果是

reduces the drag force of the air by 1000 times relative to sea level conditions and would be equivalent to flying above 150,000 feet altitude.(A380最大巡航高度43000 feet)

另見中科院2010年的一篇報道論及低壓和近真空。沈志雲院士:真空管道高速交通必須「三步走」----中國科學院
2 、使用壓縮機(我想叫它傳送機,想起了追蹤十月里的潛艇)來減租,順帶形成氣墊(不需要管道來產生氣墊,管道儘可能簡單),按照@冷冬昱 的說法,這玩意有空氣軸承的效果。
壓縮機兩個作用:
A. 樓主說的減阻。這個我是這麼想,如果沒有壓縮機,不管是流線型的車頭還是大奔頭,車體和管道的間隙除由於收縮升壓,會產生很大阻力,現在我們弄個嘴在頭部吸氣,然後吸得氣約3/5壓縮20倍在尾部噴出作為部分推進力,約2/5壓縮20x5.2=110倍,貌似存儲在氣囊里(以及為氣墊供氣?)。
當然這個是要用電的!相比於設計流線型減阻,抽低壓和頭部壓氣機都是主動減阻,以消耗能量為代價。
下面是原理圖,只是流程圖,不要被紙老虎嚇到!

B 提供空氣產生氣墊支撐車體。
3 、解決Kantrowitz Limit(車的截面積占管道截面積比例不能太小),可否將座位之間的通道等等都弄成摺疊式的(有必要嗎?),上下車時鋪開,行進時收縮起來,截面積就小些。動力部分,沒看太懂,但是有一點我很關心,這不像我們做的高鐵,電力直接由線路供給,Hyperloop移動部分電力要靠太陽能電磁板,而且系統含有很大容量的電池系統。
而電池無論在新能源領域還是這裡的交通領域,業界大佬還是希望能找到電池的替代品。
謝謝@Emma ,直覺告訴我,Tesla的團隊思維里可能很喜歡電池這玩意,他們的電動汽車的電池水平如何還要業內人士回答一下。(貌似Tesla用其它廠家的電池技術,比如松下/東芝,這樣的話,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和電動汽車的發展,電池的發展速度會更快)


謝邀。找了下也沒有找到這個工程的原始文檔
久了沒算不知道怎麼算這類問題,想了了半天不知道怎麼算,只好通俗的說一下。在膠囊運輸系統中中阻力產生有兩種方式:1、氣體的粘性帶來的粘滯阻力;2、運載器的前後的壓差不同帶來的阻力。其中壓差不同產生的阻力在膠囊允在系統中與兩個因素有關:a、運載器與軌道壁之間的空氣質量的輸運能力(單位時間內,有多少氣體可以從運載器頭部到達運載器尾部),b、運載器的氣動構型。

1、低壓力膠囊運輸系統和真空運輸系統還是有很大的差別,低壓力膠囊運輸系統需要將前方氣體輸運到運載器後方去。運載器和軌道壁之間的最大輸運能力是可以計算的(在氣體達到當地音速時質量輸運能力達到最大),而運載器前後需要輸運的氣體的總量和運載器的速度是有關係的,當運載器的速度超過了某一值後運行,運載器前方的靜壓會始終大約運載器後方的壓力為運載器帶來阻力。

2、和普通的運載器一樣在系統中由於邊界層分離是的物體前緣和後緣的壓力不用而產生阻力。

3、本運載器的電機壓縮空氣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懸浮運載器。同時也減小了來流動壓,靜壓一定,則總壓也減小,這樣就減小了由於邊界層分離帶來的前後壓力不同的阻力,然而沒有氣體直接向後輸運,當運載器的速度超過某一限度後前後靜壓不同的情況會始終存在。

4、在真空環境,或者氣體密度極小的環境中可以直接忽略氣體動力。

5、這玩意兒的最佳的運行速度其實就是1秒內運載器前進時需要輸運的氣體剛好能完全輸運到運載器後面時的速度。

說實話如果光說壓力為火星表面壓力的1/6,對於一個氣體系統來說沒有太多參考意義。我們還需要知道在這個壓力下的溫度或者氣體的密度其中之一,才能對整個系統進行估計。

最後總結回答樓主的問題:
1、在非常低的密度下和真空環境下,無論怎樣的結構都無需太過考慮氣動阻力,當然,真空完全無需考慮。你看衛星就是奇形怪狀的。

2、這裡以電機壓縮空氣的目的是為了懸浮運載器,由於有壓縮機的抽吸減小了一定的阻力,阻力本身就很小至於能減小多少還需要計算。

3、感覺氣懸浮沒有磁懸浮來得靠譜,低密度環境本來氣就不夠。

4、沒有看到優缺點。

5、純屬瞎掰,大家看看就好。懂的希望能相互交流,指正錯誤。


謝邀請。
這技術我完全沒數據概念,除了想像可能會遇到什麼災難問題,無能為力了。
問題1:如何保持機密性而又成本不太高?
問題2:如何保障安全?
好吧,我承認我持保守態度。
動車和高鐵我也是最近才分清楚一點。


謝邀,
這裡我提知道的一點:
個人覺得空氣壓縮機在這裡起到空氣制動的作用。
車上空氣壓縮機產生的壓縮空氣儲存到車的風缸里。司機剎車時,風缸里的壓縮空氣被排出,空氣壓力變為機械力,從而對高速運轉的車輪產生制動作用。


這個東西我記得大概97年的時候荷蘭人就打算做的,原理非常相似,但是…反正現在是還沒看到有成功運行的試驗出現。


有沒有人記得劉慈欣似乎說過這個東西的? 忘記名字了 人間大炮?


貌似大家都沒有提到管道哦。
我想70公里末端裝置一個真空風機,將每70公里的管道作為一個加速區間。只要開動風機,管道中的膠囊被後端的氣壓推進,可以達到一定的速度。即使某個加速節點失效,前方和後方的節點都可以作為冗餘。
剎車更加簡單,只要關閉或者減少風量,必要時反向送風就可以實現了。
本質上這玩意和傳統鐵路沒有區別。也靠區間運行和區間獨立控制這種系統。效率高是因為氣墊的原因。
剩下的問題就是這個大型風機可以達到什麼真空水平?或許可以多級串聯吧。
我有預感中國人要比美國人先造出這玩意兒。


推薦閱讀:

一個屁的推力有多大?
濕度越高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相差越大嗎?
燃燒室里的熱聲耦合導致的不穩定性的過程是什麼?
把花式咖啡攪亂後,倒著做一遍攪亂的動作,有可能把咖啡的圖案復原嗎?就像GIF圖裡的一樣?
為什麼飛機可以倒著(肚皮朝天)飛,跟流體力學矛盾嗎?

TAG:空氣動力學 | 流體力學 | Hyperlo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