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曆法問題:為什麼太歲在寅位時,木星(歲星)在丑位。?

太歲和歲星反方向運動從寅位開始,難道不是都應該在寅位嗎?初學者問題可能比較亂,還請大神不吝賜教!謝過!


握草。。。別多想。。。

太歲歲星俱起寅宮初度,進一步為寅退一步為丑而已。。。沒有說恰好踩線那一下。。。


列出討論的問題時,最好有出處。

基本上,地支通常是指角度,在寅是指東偏北三十度(古代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附近。

至於天文推算,從東偏北三十度(寅位,點時間)開始,
攝提格歲,
歲陰順行,在東偏北三十度和正東之間,為寅宮(段時間)。
歲星逆行,在東偏北三十度和六十度之間,為丑宮(段時間)。

漢語書面語太簡潔,離開了時代的背景知識,就容易引起混亂。


這個問題嘛,其實就是太歲紀年法處在歲星紀年法了和干支紀年的過渡時期,一些運行規則的直接對應所造成的模糊。這個問題牽扯出來的東西其實很多,市面上的很多文章都對這個語焉不詳,所以對這個問題有個清晰的認知得理清楚這段歷史一步步慢慢講。

首先就是歲星紀年法的緣起,歲星紀年法,最早的出現是在《國語》與《左傳》里,約在公元前4世紀初創立,
比如《周語》里的「武王伐紂,歲在鶉火」,
或者是《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
歲星紀年法說白了,就是春秋時期,各國都用帝王在位時間紀年,各有一套諸多不便,後來當時的天文官們根據觀測經驗和前人總結,知道木星運行一周天的時間(即公轉周期)約為12個回歸年,便定木星為歲星,並且將天赤道帶均勻的分為十二個等分,即十二次了,次的原意可以再《左傳.庄公三年》中看出:「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也就是錶停留,所以木星的一次正好一年。然後作為十二次的起始的一分就叫星紀(即星的紀序),然後就是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然後將「逆天右行」(北半球天是逆時針轉的即東向西,恆星古時候稱為經星都是順天左旋,所以日月五行都被稱為逆天右行即東向西)的歲星與之聯繫起來。當然,周天十二分的緣起我認為還有一年日月有十二會的原因,個人不支持巴比倫傳入的說法。
歲星紀年法是以天象為基礎的紀年法,自然可以比照各諸侯國的紀年,自然會流行成統一的紀年法,但是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木星的周天運行周期並非12年整,而是11.8622年(並且運行還不是均速的,一年多還得逆行一次)所以經歷86年左右即7個周期多就得超辰一次,就是上面左傳的例子,即本應在星紀的,卻淫於玄枵了。最開始人們還不知道是為毛,覺得自己的十二次劃分應該是沒問題的,出錯的源頭不在自己的硬性規定,而是作為五帝使的木星故意使壞,所以這就是春秋時期的經典軍國星佔中的案例,蛇乘龍。

《乙巳占》中對這段歷史的古佔分析是這樣的:襄公二十八年,歲星失次,淫於玄枵中五度,在虛,以為蛇乘龍。是歲星虛下,故曰蛇乘龍。龍為壽星,宋鄭之分。梓慎見蛇乘龍,以為宋鄭將飢。
而後來人們慢慢的認識到了木星每隔一段周期就要超次一波,不是人家故意使壞,但是十二次的劃分大家經過快一百年了都熟悉了懶得改,所以就有了太歲紀年法的緣起。即題主問題的緣起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時候人們還沒正式提出「超辰「的概念,最早根據文字記載提出歲星超辰的是漢朝的劉歆在編三統曆的時候提出,
太歲是假想的理想木星,運行周期是正好十二年,這樣就擺脫了實際天文的束縛,然後大家繼續用這紀年。
然後太歲紀年法演變為歲陰歲陽紀年法,即干支紀年法的前身,所以就有了以下的對應表。

正因為太歲是假想的,所以自然最開始的運行要與木星有一定的起算對應,是即便這麼規定了,還是經不住木星80年左右還是得超次一波,所以依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唯有完全脫離木星的實際天文位置,只用太歲系統或者只用干支系統,才能解決問題,市面上的文章解釋太歲都會說到太歲是假想木星,二者相反運行一類的東西,但是這些市面上的文章沒有點出這只是起算時試用的規定,解決不了木星和太歲實際運行起來是不能對應的這一事實。所以太歲紀年法,在性質上實際上是曇花一現的臨時解決方法,剛開始設立的時候還好,能解決歲星紀年的尷尬,用個86年還是照樣對應不起來,又得歸零,但是它極大的影響了它的後來者干支紀年法,而干支紀年法的時候已經純十二年輪著了,所以就不管最開始的對應了,而這些對應還散見在一些歷算的書目里,所以會造成困擾。)日子久了歲星與太歲的位置與最開始設定的不一致以後,只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作太歲、歲星 同時超辰,一種是修改紀年法,也即改變歲星與太歲、太陰、歲陰的對應關係,而根據文獻,這兩種辦法古人都用過,在此就先不細說了。先談起始規定,而談到起始規定,就是深坑了。
因為太歲對應歲星的系統,其實是有好幾套的,
關於題主的論述,「太歲和歲星反方向運動從寅位開始,難道不是都應該在寅位嗎?,這個應該是來自看了啥今人的解釋,這個其實是出於《史記天官書》的太歲體系的:"以攝提格歲,歲陰左行在寅,歲星右轉居丑,正月與斗、牽牛晨出東方,名曰監德"
也就是說,寅年的時候,太歲即歲陰,太歲左行從寅開始(順天逆時針),歲星右行(逆天順時針),也就是題主說的那個說法的出處了,後世講的太歲起始也多是這個系統的。(都從寅開始是誤解,可以理解為寅丑之間開始)

大致情況可見上圖
其他的太歲體系舉個例子,比如《漢書天文志》的:「太歲在寅曰攝提格。歲星正月晨出東方,《石氏》曰名監德,在斗、牽牛。失次,杓,早水,晚旱。《甘氏》在建星、婺女。《太初曆》在營室、東壁。 」

這裡就可見是當時流行的三套不同的太歲與木星對應。
更多的例子可見如《五星占》里:「歲星以正月與營室晨出東方,其名為攝提格。」 這個與太初曆觀點一樣。
《春秋緯》里:」太陰在亥,歲星居角、亢。「角亢的十二次對應即辰,推到起點也是寅丑

關於太歲系統的多套,原因目前認為是1是由於三正論的太初改歷,2是由於春秋各國建立太歲系統時根據建立時的實際天象,即木星所在不同,而設立了不同的超辰規則。

問題講到這裡就差不多都清楚了,再講下去坑更深了,就不細講了。


推薦閱讀:

TAG:曆法 | 五行學說 | 星座(天文) | 五行 | 干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