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評論古今名字文化的差異性?如何反駁「古人的名字很有韻味,現在的名字很生硬蹩腳」這句話?


這個問題我們有比較好的方法來討論——雖然問題本身不一定有意義。這個回答中,我會先介紹資料庫的使用,然後做一些初步的觀察和推敲。全文會比較長,這是一個簡單的目錄:

  • 認識CBDB: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
  • Excel有力量:唐宋人名的小小對比
  • 進一步的推敲與一開始的問題

還是要強調一下:這裡用到的數據都是已經公開的;以下文字請大家不要轉載


1. 認識CBDB: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

之所以可以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有比較好的資料庫,即首頁 §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之前@陳如業已經提到了。這個資料庫現在有32萬個個人,時間跨度從公元前到1969年都有。其中我自己接觸比較多的是唐宋的人物——晚唐到北宋的部分比較好,南宋有記載的人比較多,所以未收的就很多了。唐以前所收人物比較有限,宋以後我不知道。這個資料庫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學界評價不一,但無論如何,可以幫助我們來看大家的名字叫什麼。我這裡做一個簡單的使用教程。

第一步當然是下載CBDB,鏈接在這裡:下載CBDB單機版 §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理論上說在線也可以做一些基本的查詢,但基本沒有幫助。我們需要Access進行單機操作,蘋果的用戶怎麼辦我也不知道。大家要注意下載的具體版本。我現在使用的20150202,因為CBDB在不斷跟新,不同的版本所收的人物也有很大不同。

第二步,我們可以找到Table中有ZZZ_BIOG_Main,這裡是人物的主要信息,打開以後應該是這樣的。我們會發現很多基本信息,姓名,還有他們的index year。Index year是為了幫助我們了解人物的時期,在知道其卒年的時候,這就是他去世之年。

這時我們會發現所有人物的列表。我們可以往右邊拉滾動條,會發現有一欄叫c_mingzi,這時人物的名字,如下圖:

接下來就是基本的Access或Excel操作了。我們可以把不同時期的人物的「名字」拉出來,做個排序。我用Excel的subtotal來進行統計——有更聰明的做法請務必告訴我。

2. Excel有力量:唐宋人名的小小對比

我這裡取1000-1099年的人物來舉個例子,有名字信息的有8868個人。現在我們就知道了這個時期最流行的10個單名:

我還可以告訴你最流行的10個雙名:

和現在的名字相比呢?

因為CBDB包含了各個時期,我們還可以做古代不同時期的對比,比如唐宋。我可以選取800-899年的人物,我用了一萬六千多個,以同樣的方法析取名字,然後做個對比。在下圖中我比較了800-899年與1000-1099年間最流行的雙名,我選取了top 20:

這表可以告訴我們一些事情:

首先,很多時候,初學者的直覺是不準的。看到公亮我們可能首先覺得是個宋朝人的名字,因為我們熟悉曾公亮;看到元吉我們可能覺得是個唐朝人,因為李元吉。但取名習慣上恰恰相反。某種意義上前代名人的名字之後會流行,比如昌齡。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晚唐流行的名字,北宋就不流行了。前20中,只有承慶在北宋能排進前100——還是可憐的第66位。熟悉唐宋轉型的同學,可能會推測唐代人門第觀念重一點,所以喜歡叫弘慶、承慶,延祚,承嗣之類的。這個數據確實支持這個說法。但其實,如果我們看900-999年間的情況的話,這樣的名字更流行一些。或許,正因為在士族的衰落期,延續家族門第的願望就更強烈,所以叫這個的更多?當然這只是瞎猜,這個時段的數據有一些,譚凱老師正在完善中,公布之後也可以做更多的觀察。

其實我們可以做更深度的探索,利用CBDB提供的數據。比如我們可以只考察文官群體,或者除了文官以外的群體。再比如,我們可以考察地域特點,有十五個人單名「平」,那麼他們的籍貫分別是哪裡?——我們甚至可以利用谷歌提供的工具在地圖上標記出來,進而提出新的問題:會不會起名背後也有一些地域文化呢?這裡就不在展開了。

3. 進一步的推敲與一開始的問題

做了初步觀察以後,我們可以考慮一些更重要的問題:資料庫是有局限的。我舉個例子。古代有很多避諱的規則,史料形成的時候會遵循當時的避諱;史料進行再編纂的時候,也許有的改了過來,有的沒有。這樣,這些史料錄入CBDB的時候,是否保留了不同時期的避諱呢?如果是,對於我們的名字信息就會有影響。這些誤差會不會進一步左右我們的觀察呢?我們始終要有所留意。

另外,大家會想到的是這些人物在其社會中的位置。CBDB是從各種傳記資料收集數據的——無論是正史、墓誌、神道碑,都是當時取得一定地位的人物。不同時代的史料結構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對比北宋和南宋的名字,似乎會覺得北宋人官癮更大,堯臣、堯卿都是很流行的名字。南宋時,就不那麼受歡迎了。這裡的問題就是北宋的人物許多都是官員,或者很近的親屬是官員,南宋的資料則包含更多不同的人群。因之,之前的觀察就大打折扣了。

CBDB中「普通人」是很少的——一個人必須要有某種傳記資料,才能收入CBDB。但沒有傳的人也會有有趣的名字——很多時候我們還是要在文獻中找。比如,晚唐有個武將叫庄夢蝶,這名字太有意境了,他不過是陳敬宣手下一個押牙。《資治通鑒考異》還提到了一個押牙叫庄二夢。他可能就是庄夢蝶……如果是他的弟弟就太逗了。也許,一位起名的父親聽說了莊周的故事——他很可能不識字,覺得太逗了,就用了庄夢蝶這個名字;後來有了老二,不知道怎麼編下去了,粗人的尾巴又露出來了?當然這都是瞎猜——也許這個武將就叫「庄猛爹」,他不識字也不會寫名字,做了小將以後孔目官幫他臨時寫了一個……

除了正史中,還有一些途徑可以了解普通人的名字,各種契約文書,法律文書等等,我們都很熟悉了。其實石刻材料中有時會有石匠的名字。雖然他們能夠呈現很好的書法,但幾乎不可能進入文士之流。我遇到過一個刻工的名字叫「非隱」。我覺得很有趣,也很凄楚。非隱就是不要做在野武將了,要出仕做官。但是,這個家族註定只是石匠,用石頭來記錄達官貴人的功業。幫他起名字的人,或者是他的父親或者長輩,庶幾就是石匠——在這個名字中留下了自己的一些奢望。

現在我們可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古人的名字到底如何?是不是更有韻味?簡單說首先或許要端正態度,觀察古人的名字不要以今天的價值來獵奇——大目大眼、菩薩迦葉、各種動物、數字組合,今天看來很有趣,在當時往往有可理解之處。有些事情,免不了老生常談:不同時代的名字有不同的意味,有時能讀出一些時代的風潮與氣息,有時可以讀出一些家族的期許與嘆息——有時,也許什麼都讀不出來。


在此我特別感謝魏希德老師與她的團隊——Dr. Ho Dr. Chu——去年年初的時候,隔著英吉利海峽用Skype教我CBDB和國史中許多最基礎的知識與方法,還讓我飛過海峽去看一看究竟應該怎麼做。遺憾我學藝不精……知乎有許多IT選手看,也有許多歷史愛好者,通過這個回答,希望更多的歷史愛好者可以使用這些資源,找到一些探索歷史的樂趣。


說起有韻味的古人名,確實不少,但就憑這個說現代人名字不好,有點牽強。

金屋藏嬌的阿嬌,她媽,就是館陶公主,叫做劉嫖,和朴一生同好;周公旦,叫姬旦,一聽就特別有營養;秦武王,叫嬴盪,生活作風可能不好;齊桓公,叫小白,剛剛從寵物市場過來;晉文公,叫重耳,大概是耳朵上褶子比較多;晉成公,叫黑臀,額……這些名字聽起來真的有韻味嗎?

王陽明,就是王守仁,我在另一篇答案里說了,這在東北就是「王手淫」。評論區里小夥伴考證了,他弟弟肯定得叫王守義,一股十三香的味道。

漢代大將霍去病,宋代詞人辛棄疾,名字豪邁無匹,不過我們現代人也不遑多讓,我們有「何棄療」啊。

馬超、張飛、關羽、趙雲、黃忠、關平、關興……這些名字拿到今天扔到人堆里都找不到好嗎?只有諸葛亮、司馬懿的名字挺亮眼,但是那完全是仰賴兩位的姓氏少見,換成張亮、王懿,就又找不到了。

鄭成功和王勝利有區別嗎?曾鞏真的就比馮鞏更雅緻?王勃比黃渤更有韻味?李白這個名字比李紅更有文化嗎?你知道局座有多麼不高興嗎?

說完古代人,咱說說現代人。要說現代人名字生硬蹩腳,我覺得你也是以偏概全。周星馳名字雅不雅?陳佩斯這名字是不是洋溢著東歐文藝范?XX來兩口子的名字取得夠不夠有文化?馬化騰、李開復、黃光裕、潘石屹這些名字你仔細品一品,取得還相當不錯吧?

厚古薄今這種事情往往缺乏事實依據,取名字這種事情有的人特別鄭重,有的人就隨隨便便,古今一理,不宜厚此薄彼。


讓我慢慢翻開我的惡趣味筆記本,我們今天來好好談一談古人的有趣姓名

南朝宋有一員大將被人稱為「萬人敵」,勇不可擋,他叫擼爽,不,是魯爽,字女生。。。。。我靠。。。。。。當年看到這段我不幸噴了出來,遂被語文老師罰站。

明朝大將湯和,朱元璋小時候一起放牛的夥伴,也是明朝為數不多獲得善終的開國將領,他的曾祖父叫"五一",祖父叫"六一",父親叫"七一"。一家子湊齊了勞動節,兒童節,建黨節。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爺爺叫常五五,父親叫常六六。

漢桓帝第二任皇后叫鄧猛女,魏文帝曹丕的老婆叫郭女王,子桓,你怎麼了!晉安帝安僖皇后叫王神愛,她的祖父是王羲之,父親是王獻之。王獻之有個哥哥叫王操之,不過網上流傳的「陳獻女請王操之,王操之不悅」是偽古文。

春秋時衛懿公的庶長子,齊桓公的寵臣叫開方,全名姬開方,他老爹數學一定不錯。修纂《明史》的總裁叫寧完我,霸道總裁您玩我,不好意思,我腦洞大開。

明朝有很多蒙古族將領,李賢原名丑驢,來投奔朱元璋的時被賜名,老朱都看不下去了。另一個吳成,原名買驢。。。。。。。這兩啥關係啊!投奔朱元璋的還有個叫戚斌,原名北斗。。。。。明英宗時期有個二品大將馬克順,原名皮兒馬黑麻,讀著好帶感。脫脫大家都知道,英宗手下還有個陳守忠原名叫「恰恰」,他的同僚丁順原名「頂住驢」,後來我還看到了史上最有節奏感的名字,都督僉事「米朵朵來」。明末兩個榆林的蒙古族將領一個叫虎大威,一個叫猛如虎,兩人均在河南戰死。朱棣手下有個蒙古將領叫曲倫台,取了個漢名,叫夏貴。。。。。。。。下跪?

皋陶是上古時期的賢臣,他的兒子叫伯益,是秦國和趙國的祖先,這位由於老爹太有名,也被人稱為「皋子」。壞就壞在通假字上,不知道從誰開始把他寫成了「睪子」這一不能描寫的人體部位,於是有「睪子生五歲而贊禹」和「睪子贊禹,甘生相秦。」

春秋時晉國一支貴族被封到今天的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羊舌村一帶,於是姓羊舌,雖然姓氏奇怪了一點,不過一度成為大族。後來羊舌氏有個孩子出生的時候被長輩說成「是豺狼之聲也,狼子野心。非是,莫喪羊舌氏矣。」那個孩子叫楊食我,這名字略霸氣,看上去真的很好吃的樣子。。。。。。他之所以被叫成楊食我是因為他的食邑在楊,之後果然害得羊舌氏被滅族。對了,這孩子的外婆是春秋時期有名的蕩婦夏姬,「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而他的外公楚國貴族屈巫為了泡夏姬導致被滅族,憤然投奔晉國並出使吳國,一手促成了吳國的開化與強大。屈巫和屈原還是是同族。
曲沃還有個名人,叫屍佼,是商鞅的老師,人稱屍子。

晉成公叫黑臀,周定公的曾孫叫黑肩,人稱周公黑肩,是周公姬旦的後代,楚共王有個兒子叫黑肱(上文的屈巫就是楚共王的臣子),魯成公叫姬黑肱,鄭莊公叫寤生(難產),古人起名也任性啊。不過論黑的話,包拯的小名叫「三黑」,沒人黑的過他。
楚共王叫熊審,即位的兒子是楚康王,叫熊招,一個審一個招,真配合啊。

姓姬的朋友,高能預警請迴避
衛懿公和曹釐公都叫姬赤(雞翅?),鄭厲公叫姬突(激凸?),鄭桓公叫姬友(基友?),鄭國第七任君主沒謚號,叫姬嬰(基因?),晉哀侯叫姬光(激光?)

田氏代齊時被趕跑的國君晏儒子叫薑茶,話說我也感冒了,弄點薑茶喝喝。晉穆帝司馬聃,我懷疑他的耳朵很大,因為聃的意思是耳朵又大又長,而他娘叫 褚蒜子,褚麻麻還真是接地氣啊。算了,把調味品湊一起吧,三國東吳尚書叫衛旌(味精?),「三人成虎」的原創者是戰國時魏國大將龐蔥,殺死名將李牧的趙將叫趙蔥,東漢清河王叫劉蒜,這就是吃貨民族啊!

陳文帝叫 陳蒨,這是個男的,他叔叔叫陳霸先。後來我看到了這條新聞南京疑現陳文帝和其男皇后墓 或為千年同性之戀,我感受到了一絲惡意。
戰國末期著名恐怖分子荊軻的專屬武器製造商徐夫人,是個男的。

唐朝有個高麗王族的漢名叫 泉男產,這負責翻譯的哥們是不是該拖出去砍了;有個詩人叫 劉眘(shèn)虛,讀起來就是「腎虛」。米芾的兒子叫米友仁,米有人啊。。。。

傳說中春秋時期秦國有個名醫叫醫緩

志怪小說《漢武故事》里提到漢武帝小名叫「劉彘」,「彘」是豬的意思不過這條可信度不高,權威史書都沒有採納這種說法。漢武帝的姑母兼岳母叫劉嫖,不過這裡不是嫖娼的嫖,應該是通假字,通驃,即身體迅捷。

北魏名將楊大眼,我在我的圖庫裡面找到了這張

不過我有三國魏殿中校尉尹大目可戰之,楚國有個大將叫成大心。

在遙遠的夏朝,山東西部有個有窮氏(開始沒注意,漏了有字,感謝小夥伴的指正),領袖后羿趁夏天子昏庸,奪取了夏朝的政權,史稱「太康失國」,而後他又被宰相寒浞所殺,寒浞的老婆來自純狐氏,《楚辭·天問》:「浞娶純狐,眩妻爰謀。」這個姓純狐的妹子果然是狐性本色,和自己的老公合謀殺死了后羿。 @黑狐@青狐@赤狐,你的下一個ID用這個吧(ps:居然到紫狐了)。在給你們這些膜蛤黨補一個,害死元朝名臣脫脫的人叫哈麻(蛤蟆?)

齊桓公叫姜小白,北魏遼東公叫翟黑子,挺配的。

晉文公之舅叫狐毛,為晉軍大將,他的兒子是文公的表弟,叫狐射姑,狐毛的老爸叫狐突(糊塗?)
齊桓公的堂兄弟叫公孫無知。推薦陳平給劉邦的是一個叫魏無知的人,劉邦部下還有個叫曹無傷的司馬,可惜吃裡扒外,劉邦逃出鴻門宴之後「立誅曹無傷」,可見名字雖好,不如人好。

戰國時秦宣太后有個非常帥的男寵,叫魏丑夫。
評論里有人質疑魏丑夫是不是真的叫這個名字,還是繁簡轉化中出了問題,本來是沒啥事的,不過你這態度我很不喜歡

我很不爽你造嗎,整個帖子我盡我的可能進行了考證,比如漢武帝小名叫劉彘之類,力求不失真實,這種評論你負責么?
參考《戰國策》:卷四 秦策二,拉到底,電子版來自台灣星光出版社

合著你噴人之前自己也沒查過資料?呵呵呵,打擾你這種有文化的人了。

敢給皇帝戴綠帽,北魏孝文幽皇后馮潤的情人叫高菩薩。

兩個傷害唐朝的人,武衛大將軍李盡忠起兵反唐,後梁太祖朱全忠,本名朱溫(豬瘟?),歸降唐廷後被唐僖宗賜名全忠,結果篡奪了唐朝。這兩一點也不忠啊。

孔子的兒子叫孔鯉,正好知乎也有個叫 @孔鯉 的大神,這其實沒啥,但是巧合的是孔子誇讚為「直哉史魚」的衛國史官叫史鰍,都是魚類啊。

隋朝有個草頭天子叫操天成,因為他的祖先善於操琴而姓操。同在隋朝,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叫李虎,他有個同事叫韓擒虎,後來唐朝史官在編纂《隋書》的時候不敢寫」韓擒虎「,只能寫」韓擒「之後空一格,好想@委員長。

五胡亂華時有個仇池國,開國君主叫楊茂搜,養父叫楊飛龍,後面國君還有叫叫楊辟邪,楊智慧的。

"豨"指巨大的野豬,似乎是古代山東的方言,夏侯淵在山東砍過一個昌豨的泰山群寇,劉邦則有個叫陳豨的部將,也是山東人。

古人的小名也很有趣
晉獻公小名「蠆」,蠍子之意;唐壽昌公主小名「蟲娘」;司馬相如小名「犬子」,並且成為了典故。
白居易的四弟白幼美,小名金剛奴,而三弟白行簡寫過《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是著名色情作家,白居易還有個侄子小名叫「阿龜」,「有侄始六歲,字之為阿龜。」,可能當時龜還沒有某種意思;著名美男子,西晉文學家潘安的小名為檀奴,於是檀奴成了心上人的代名詞。

《後漢書》作者范曄小名為「磚兒」,他出生時額頭被一塊磚頭磕傷,遂以「磚」為其小名。還有他是在廁所出生的。。。。。。。原來如此。。。。。
北宋王安石出生之時,突然有一隻獾闖入產房,因此小名叫「獾郎」。
北宋時彥在出生前家裡的母狗生出了九條小狗都是黑色的,因為他有九個「黑狗哥哥」,所以小名為「十狗」。後來時彥高中狀元,只存詞一首,我甚喜之,青門飲·寄寵人。

「頭」字軍團開到,後燕皇帝慕容雲小名「禿頭」,北魏房法壽小字「烏頭」,後魏盧景裕乳名「白頭」,北魏游雅小名「黃頭」,出生的時候也不能亂了髮型。

南齊名將張敬兒,小名"狗兒",他弟弟小名"豬兒"。
東晉黃門郎王彭之,小名"虎豚",他弟弟是東晉尚書令王彪之,小名"虎犢"。

金代轉運使田特秀,住的村子叫「半十」,排行第五,五月五日生,二十五歲鄉、府、省、御試俱中第五,年五十五,八月十五日卒。沒錯,他的小名叫「五兒」。

宋廢帝劉子業,小名"法師"。北周宇文泰,小名"黑獺"。
後唐最後一個皇帝李從珂,正月二十三出生,所以小名二十三,因此又被叫做阿三。。。。。印度人躺槍

成吉思汗長子的朮赤在蒙古語中意為"客人",因為他娘不幸被人擄走了九個月,被成吉思汗搶回來後生下了朮赤,成吉思汗到底綠沒綠不知道,不過朮赤從戰鬥力上看真的是親生的。

穆黃花,這名字一看就是一個村姑,可她是北齊末代皇后。她的婆婆也是北齊太后,胡太后,這兩在北齊滅亡之後居然在長安城裡開了青樓接客。主要原因是胡太后欲求不滿。。。。。

數字化姓名
唐朝「以行第繫於名者」,「行第」就是兄弟中的排行,不過這是以同曾祖兄弟的排行為序,不是同父所生的兄弟。李白的小名叫「李十二」,杜甫的小名「杜二」。白居易兄弟四人,但照行第所起的數字名是「白二十二」。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一的人稱為「大」,所以岑參給王昌齡寫的是《送王大昌齡赴江寧》。韓愈叫韓十八,劉禹錫叫劉二十八。宋朝這種取名依舊很流行,蘇轍的小名「蘇二」,秦少游的小名「秦七」,歐陽修的小名「歐陽九」,被人簡稱為歐九,黃庭堅也排行第九,被人稱為黃九,與秦少游並稱秦七黃九。女子則是以其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順序,叫做「某某娘」,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韓愈的《祭周氏二十娘子文》都是這種命名。

再說個少數民族的,完顏宗翰,又名粘罕,岳飛的對手之一,小名鳥家奴。。。。這位雖然殘暴,但倒是個非常鯁直的人,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違金太祖的誓約,即國庫的財富只能作戰時動用。這老頭五十多歲了,還帶著游牧民族的樸實單純,居然窮得沒錢買酒,於是從國庫偷了點錢喝酒。粘罕帶著一幫大臣決定處罰這個皇帝,噼里啪啦打了皇帝二十大板。。。。。。。不過打完之後君臣又開始把酒言歡。

最後還有化學老師的最愛
金屬:朱公錫 朱慎鐳 朱同鉻 朱同鈮 朱安汞 朱在鈉 朱均鐵 朱成鈷 朱成鈀 朱恩鈉 朱恩銅 朱恩鈰 朱恩鉀 朱帥鋅 朱寘鑭 朱帥鉀 朱徵釙 朱效鈦 朱效鋰 朱詮鈹 朱效鈀 朱彌鎘 朱諟釩 朱翊銪 朱翊鉻
鹽類:朱成鏻(PH4+)
有機物:朱勤烷 朱孟烷 朱悅烯 朱定烷 朱瓊烴 朱顒炔 朱厚烷 朱厚烴

以上全是明代藩王,感謝大明為化學做出的貢獻。
============================================
貌似又跑偏了,我真不是故意的。古人真正的姓名我覺得可以參考古代的判決,《名公書判清明集卷》從中可以看出南宋人的名字究竟長什麼樣,而且從判決中可以推測出當事人的階級背景。其中既有「羅謙生子三人,長曰岊,次曰崈,三曰仚」這樣正常的名字,也有「曾千鈞親生二女,兆一娘、兆二娘」「高五二乃五一親弟」這樣的編號名字。我看到最悲劇的一個,「出嫁董三二,而生董三八」,這姑娘的名字。。。。。。
另外一個笑點,這本書借鑒了劉克莊的《後村先生大全集》,後村先生。。。。。后街男孩的翻版咩。。。。。。
======無奈的分割線================
做個負責任的段子手還真不容易

某位老兄,你貼的那博客,不是我說,翻譯的很一般,也沒有任何的可信度。

哦,我代表珞珈山某文學社感謝你告訴我這麼重要的知識,另,我學計算機的會翻不了牆?
各位小夥伴,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打臉打對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戰國策》懂禮貌這破事還要強調多少遍,真是何必呢。
算了,補個花絮,知乎躺槍,另一個世界也有知乎咩!


能在歷史留名的都啥人?
題主不要把隔壁老王家的孩子、隔壁老王的侄子、隔壁老王私生子之類的小孩的名字和古人比。
要比就比國家歷屆領導人的名字,最次也要用省部級幹部的名字比啊。


太甲,太乙,太丙,太丁
中壬,太戊,中丁,外任

就是一些A0,B3,C8之類的代碼好不好?


又見返古逼的問題,題主不要氣惱,我沒有罵人的意思,我只是非常反對古代XXX有逼格而現代XXX木有了這樣的邏輯,返古逼只是個代逼字的辭彙,既然已經有這麼多高手收集了一堆奇葩的名字博你一笑,我就從量上著手,讓你看一看古人的名字到底是不是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

以下所有人名來源於我大CBDB資料庫,本資料庫全開源可分享,共收錄了約32萬中國歷史人物的各種信息,非常不全仍在補完中。下載地址在Download CBDB Standalone Database § 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 (CBDB) 任何商業用途請直接聯繫CBDB資料庫管理人員,私人或者學術研究就隨便下載。

我不可能把32萬古人所有的人名和字都拉出來,知乎回答的字數上限是3萬字,以平均每個人10個字(大名字別號都算上),我拉1700個人給你看好了(我努力了但是知乎表格只能顯示這麼多,貌似不到1700個),你可以看看逼格怎麼樣,而且要牢記,這當中的人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進士、官員、世家、最不濟也是個紳士,都是古代中國社會頂尖的人物,受到最好的教育,至於草根一般不會有隻字片語留存下來,留下來的極有可能是起義分子。有沒有逼格你自己定奪。如果你高興,文言文功底也好,我很歡迎你為32萬個人的姓名標註逼格等級,從1-10好了。然後我們再隨意抽樣32萬個現代人,你再從頭1-10標註逼格,然後我們跑個圖出來就知道結果了。如果你真的持之以恆的標註了,我會盡全力向老闆推薦加入名字逼格高低這個欄位的。


這不又是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的問題嘛

要說現在中國人起名字的本事那可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你隨便去翻翻幾本瑪麗蘇小言文裡面的名字保證有韻味你一臉,不行去看郭敬明啊,我初中的時候看幻城就被櫻空釋這名字鎮住了

而且呢,你說古人名字有韻味,那可能是因為你只看見了有韻味的古人名字,或者說沒韻味的就沒怎麼流傳下來,這一段是我猜的。

舉個反例呢,近代到現在研究學問尤其是文學的老先生們名字起得相當有韻味嘛,俞平伯、俞陛雲、周汝昌、王國維、陳寅恪、施蟄存、趙元任、馮友蘭、錢鍾書……

順便一提,現在很多中國人起名字都是有時代背景的,什麼援朝、(馬)建國、建軍,這是歷史背景;有些長一輩的人里,英、春、鳳、蘭之類的字非常常見,這也算是一個時代的文化背景,畢竟每個時代的文化認同都不一樣,從五四到破四舊,傳統文化所代表的那種韻味其實不怎麼受歡迎的,也就是現在傳統文化大有復興之勢,才會有題主提出這種問題吧。


一千年後的王尼瑪李卧槽曹泥煤也覺得現在的名字很有韻味。。。。


為什麼要反駁呢?古人的名字不就是更有文化內涵嗎? 生活在古代文化昌隆的環境中,經史子集,詩詞古文、儒釋道文化滲透進他們的生活,所以給子女起的名字大多擷取文獻而典雅韻致。 由歷史原因產生的文化斷層是難彌合的。《楚辭》《詩經》《論語》《周易》都未讀過的今人,怎麼從裡面攢名字?從"子萱""欣怡"什麼模擬小言港台和棒子的名字中也就能看出今人的文化品位了。你的品位決定你起名字的水平,當然不會比古人高明。
下面是天涯某名字帖里看到的:

  "本人覺得那個著名婚紗設計師,蘭玉,這個名字特美特好聽!還有我高中的歷史老師,給他女兒取名叫子渝,意思是執子之手,至死不渝。當時我們都覺得這名字好聽寓意又好。我還有個同學姓祝名賀,嗚嗚,羨慕啊!"

  ————————————————————
  人家成語是不渝,就是不改變的意思,叫個子渝,不就成了子改變了,意思正好相反,查查字典費事嗎,還"寓意好"!這樣的名字伴隨孩子一生,真替他擔心!

這就是沒文化的現代人取名字的通病之一,不明其義還要穿鑿附會。還不如張明李紅淺近通俗。

說到前人取名,不妨提提蔣介石。他的名字源於 《周易》。根據《彖傳》「一剛應五柔而志於上行,順理而運動」。豫卦的六二爻辭:「介於石,不終日,貞吉」。《彖》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意思是:心志操守,堅如磐石,不終日沉迷於享樂,是最吉利的。原因是因為能居中得正。
先讀過《周易》,再深研其理,運用起來遊刃有餘,才能想出這樣的名字,以我們今人的文化修養就不可能了。

再如,古人常用"麟"字起名。如應麟、玉麟、夢麟、麟祥。因 麒麟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傳統神獸,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詩經》中《麟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鄭玄箋:"喻今公子亦信厚,與禮相應,有似於麟。"後以"麟趾"比喻有才德的君子。林徽因的姐姐就叫林麟趾。麟字反而今人起名少用。今人的古典文化俢養很低,文化斷根中的一項表現便是起名的斷根吧。

比如"蔡琰",琰字認識嗎?"左棻",棻字見過嗎?琰為美玉,棻為香木。有女如此,夫復何求?"沈佩蘅"、"王佩珩"一佩香草,一佩玉石,雅懿如斯!這些香草玉石的名字,今人認都認不全,你怎麼期待能想出這樣有韻味的名字呢?

《京華煙雲》中寫到姚木蘭的起名思路和對於名字的品鑒。從中略可見前人的鴻雅。不穿鑿,見學養:

  木蘭的孩子的名字,都是她自己起的。她女兒的名字是阿滿,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女兒的名字。
  蓀亞問她:「為什麼叫阿通?」
  木蘭回答說:「是向婆婆表示敬意。」
  「什麼意思?」
  「你不記得陶淵明的《責子》詩嗎?其中有兩句:
  通子垂九齡,
  但覓梨與栗。」
  「這詩和我媽的名字有什麼關係?」
  木蘭解釋說:「這是個典故。你母親叫玉梨。咱們的孩子叫阿通,他不是老想梨嗎?若不怕和她的名字犯忌諱的話,應當叫思梨。」
  蓀亞把這起名字的用意向父母解釋了一下,他們覺得木蘭很聰明。曾先生曾經告訴木蘭,千萬不要起太俗的名字。木蘭的審美情趣不同凡響,曾暗地笑牛懷瑜的孩子的名字都落俗套,完全缺乏高雅的意境。她父親給她姐妹起的都是古典名字。她父親曾經告訴她,最好的詩人作家給自己孩子起的名字,都很簡單,就如同日常生活里重要的東西,都是平易自然的。她父親說:蘇東坡為兒子起的名字是「過」,意思指的可能是「橫過他父親的院子」,就猶如孔子的兒子一樣,更可能意思是「一個過錯」。袁子才的兒子只是叫做「阿遲」,因為這個兒子是父親晚年生的。因此木蘭的弟弟的名字是「阿非」,表示「過錯」,或是「不對」,和蘇東坡的兒子名字叫「過」一樣。但是他父親起這個名字「非」,是陶淵明《歸去來辭》上「覺今是而昨非」的意思,是覺悟的意思。木蘭的父親也告訴過她有所謂雅人之俗一事。在人生各方面,人會由常人之俗進入雅人之俗。只有少數人能脫離雅人之俗,而回到俗人之淳樸自然。比如牛財神牛大人,決不肯讓他的孫子起個名字叫「過」或是「非」。若不叫「國福」,「國輝」,或是「光祖」之類他是不滿意的。甚至受過教育的庸俗之輩,都抱著一本《康熙字典》尋找晦澀難解難讀的字,用來代替平易自然的字,因為怕平易自然的字太俗!
  木蘭不敢把起名字的看法向公婆說明。她覺得平亞、經亞、麗蓮、愛蓮之中,「愛蓮」這個名字最好,因為簡單而高雅。而所有這些名字之中,蓀亞最好,因為這兩個字很平易,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聲音聽著好。


再看看《圍城》中方老太爺的起名經:
  這阿丑是老二鵬圖的兒子,年紀有四歲了,下地的時候,相貌照例丑的可笑。鵬圖沒有做慣父親,對那一團略具五官七竅的紅肉,並不覺得創造者的驕傲和主有者的偏袒,三腳兩步到老子書房裡去報告:「生下來一個妖怪。」方豚翁老先生抱孫心切,剛佔了個周易神卦,求得?≡,是「小畜」卦,什麼「密雲不雨」,「輿脫輻,夫妻反目」,「血去惕出無咎」。他看了《易經》的卦詞納悶,想莫非媳婦要難產或流產,正待虔誠再卜一卦,忽聽兒子沒頭沒腦的來一句,嚇得直跳起來:「別胡說!小孩子下地沒有?」鵬圖瞧老子氣色嚴重,忙規規矩矩道:「是個男孩子母子都好。」方豚翁強忍著喜歡,教訓兒子道:「已經是做父親的人了,講話還那樣不正經,瞧你將來怎麼教你兒子!」鵬圖解釋道:「那孩子的相貌實在丑——請爸爸起個名字。」「好,你說他長得丑,就叫他『丑兒』得了。」方豚翁想起《荀子·非相篇》說古時大聖大賢的相貌都是奇醜,便索性跟孫子起個學名叫「非相」。方老太太也不懂什麼非相是相,只嫌「丑兒」這名字不好,說:「小孩子相貌很好——初生的小孩子全是那樣的,誰說他丑呢?你還是改個名字罷。」這把方豚翁書袋底的積年陳貨全掏出來了:「你們都不懂這道理,要鴻漸在家,他就會明白。」一壁說,到書房裡架子上揀出兩三部書,翻給兒子看,因為方老太太識字不多。方鵬圖瞧見書上說:「人家小兒要易長育,每以賤名為小名,如犬羊狗馬之類,」又知道司馬相如小字犬子,桓熙小字石頭,范曄小字磚兒,慕容農小字惡奴,元叉小字夜叉,更有什麼斑獸、禿頭、龜兒、獾郎等等,才知道兒子叫「丑兒」還算有體面的。方豚翁當天上茶館跟大家談起這事,那些奉承他的茶友滿口道賀之外,還恭維他取的名字又別緻,又渾成,不但典雅,而且洪亮。只有方老太太弄孫的時候,常常臉摩著臉,代他抗議道:「咱們相貌多漂亮!咱們是標臻小寶貝心肝,為什麼冤枉咱丑?爺爺頂不講道理,去拉掉他鬍子。」方鴻漸在外國也寫信回來,對侄兒的學名發表意見,說《封神榜》里的兩個開路鬼,哥哥叫方弼,兄弟叫方相,「方非相」的名字好像在跟鬼兄弟抬杠,還是趁早換了。方豚翁置之不理。去年戰事起了不多幾天,老三鳳儀的老婆也養個頭胎兒子,方豚翁深有感於「兵凶戰危」,觸景生情,叫他「阿凶」,據《墨子·非攻篇》為他取學名「非攻」。豚翁題名字上了癮,早想就十幾個排行的名字,只等媳婦們連一不二養下孩子來頂領,譬如男叫「非熊」,用姜太公的故事,女叫「非煙」,用唐人傳奇。

雖然錢鍾書先生意在諷刺,但是我們看過之後可以明白取得有寓意的好名是要學問的,我們今人的本事恐怕不夠!


古人的名字,未必有韻味,但平實、有來由者多,蹩腳者少。

今人的名字,皆求有韻味,而蹩腳者多。


距離產生美


黑臀 黑肱 黑肩 重耳 小白 寤生

都是貴族用名喲


張飛
黃忠
馬超
龐德


某將軍名叫楊大眼,生了個帥哥兒子名叫楊白花。
某首輔原名張白龜。
我能理解題主的意思,像黃庭堅 王羲之 李清照 納蘭性德這些名字都是很好聽的。但每個時代名字普通的還是佔大多數啊,潘安鄧通李賀蘇軾這類的名字真的好聽么???產生這種想法無非是由於人家帥/有錢/有才


因為古代沒有韻味的名字我們根本不知道啊。
從殷商到清末,這幾千年裡面能在文字中記載下來的名字能有多少呢?能流傳到現在讓我們知道的又能有多少呢?恐怕也就是萬分之一吧。


這句話確實說的不好,但還不必全盤否定,因為它的錯誤在於以偏概全。之所以一些人認為這句話有道理,恰恰在於這句話有一定的適用性。
不過這個適用性著實小了些,僅僅是「特定人群的姓名格調水平在特定時間段內的趨勢變化」,例如1800年到2000年文人的變化,人群很模糊,時間段也有限,追溯不到太久。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做了兩張圖。

觀察這兩張圖,我們即可知認同那句話的人錯在何處。

  1. 他們只關注了藍線和紅線(名門望族、士族和文人),忽略了綠線(平民)。
  2. 他們只關注了近古到現代的趨勢,忽略了遠古。

第一張圖也符合一些知友提到的遠古俗名情況,就整體水平而言,戰國貴族的名字確實不如20世紀末出生的平民的名字。不過相應地,當代文人名字的整體格調水平也確實不如兩宋和民國時期。
至於貴族的名字,在兩晉後大體上是走下坡路的,明代皇室的名字用遍了元素周期表,清代皇室為了照顧文字獄故意用罕用字起名,這些都不是「有韻味」的表現。
相應地,由於私塾教育的興起和族譜的普及,明清兩代平民的起名水平較遠古突飛猛進,越來越接近貴族的水平。最後經20世紀60年代的大洗牌,各路人士的名字又來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在這五十多年內士人的平均起名水準始終沒有恢復到戰前水平,這是他們是古非今的關鍵原因。

所以,拋開平民談古今名字文化差異是耍流氓。
拋開上古、遠古來談古今名字文化差異是大流氓。
拋開科舉、蒙元和文革談古今名字文化差異是臭流氓。
只舉例子不談趨勢的不算流氓,畢竟讓大家長了不少見識。

其實我也夠流氓,因為折線圖裡的數據是根據我的以往調查和「畢生所學」編的,只是反映趨勢。
有興趣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就此設計一套問卷,獲得更真實的數據。

我的流氓就耍到這裡,謝謝大家!


反對現在排名第一的答案。
可以當成玩笑看,但是如果正經看的話,這個答案寫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比如姬旦,我們覺得叫「雞蛋」真好笑,但是古代雞蛋叫「雞子」;
比如叫阿三的,我們覺得好笑也是因為最近幾年叫印度人「阿三」;
比如叫魯爽的,你吐槽的點是「擼」和「爽」,但是這兩個字具備的可笑含義也是近幾年才有的;
還有激光基因什麼的更是科學名詞。
……
更多的,我就不一一反對了,總之,就是用當下流行的梗和笑料吐槽古人名字。毫無意義。

同理,比如劉翔,很普通的名字,但是最近看上去就有點臭。
我認識一個人,他叫范成龍,最近他改名叫「范duang」了。

對了其實就姓名吐槽,常見的不是現代人吐槽古人,而是中國人吐槽漢字文化圈的其他民族的人,比如李敏鎬(對應「洛陽鏟」),當然最多見的還是中國人吐槽日本人姓名:我孫子、我妻、廁所。各種沒文化。
熟不知中國人起昵稱也被日本人吐槽。華人偶像圈給日本偶像渡邊麻友起昵稱,「麻友友」念作mayuyu,國人遂命名其為「馬玉玉」。日本的粉絲怒了,因為「玉」在日本語中有蛋的意思,他們在腦海中補出了兩枚亮閃閃的馬科動物的睾丸在風中飄搖的場景。╮(╯_╰)╭

我的觀點總結如下:
1.用窮舉法來贊同或者反對某觀點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2.忽略文化環境、時代背景而評價起名的逼格高迪也是耍流氓。


再說一遍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的都是耍流氓!


我來說個日本的好了。
日本古代的陽城天皇據說是個很荒唐的人。因為他在位時期殺了一個人,所以當時的權臣藤原基經(嗯。。雞精)決定廢了他另立新帝。他召集公卿商議,但是與會的人都不敢發言,只有一個名叫藤原諸葛「瞋目按劍」說:「現在就該聽太政大臣的,誰不聽我就剁了誰。」然後陽城天皇就被廢了。
我把這故事講給朋友聽之後他認為這人改名藤原樊噲更合適。
任何名字都可以反映出一個特定的時代環境,就像「x建國」「x紅軍」之類的。而外國人的一些名字可能很有寓意,但在我們看來也可能會很奇葩。
所以任何脫離時代環境談起名文化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古人的名其實是很一般的,我們覺得有韻味的,往往是字,當然字也有起的不好的,樓上有很多例子。而這個字不是一般人能起的,特別是對於讀書人來說,是要請有學問的前輩來賜字,其本人的水平和趣味決定了字的質量。
現代人基本上已經沒有單獨起字的習慣,就一個名,並且往往是家中長輩享有孩子的命名權,如果以我爺爺那個歲數的標準看,絕大多數都是文盲,沒有給我起名叫狗蛋兒我已經非常感激了。並且大家不要笑,宋菊花,楊偉,史珍香這種奇葩名字絕對比你想像的要多,但是這只是起名人文化水平不高,不是他們不愛你,用不著因為名字不好聽就報復社會。
我給我兒子起名字時候其實是想過的,姓馬名昊,字日天,但是我爹知道以後要揍我,你不能說我起這個名字沒有韻味,我只是打不過我爹,所以說,兒子啊,你不是不能有個牛逼哄哄的名字,你只是沒有牛逼哄哄的爺爺。
結論,古人名字比較好,是因為起名人文化水平比較高,現代人名字不那麼響亮,主要是起名人的文化水平有限。


推薦閱讀:

既然牛肉好,為什麼中國人吃豬肉最多?
為什麼有些人尊崇南懷瑾為國學大師,有些人認為南懷瑾是國學騙子?
在大明朝當文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明清時代如果中了進士,但是名次不理想,可不可以在下次再考?有沒有人這麼干過?
對人類影響最大,智商最高的人是誰?

TAG:文化 | 民俗 | 名字 | 風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