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頻發的「報復社會事件」中的戾氣是如何形成的?
「朝陽大悅城殺人,機場出口爆炸,馬連道家樂福砍人,因停車爭執當街摔死2歲女童」類似的總結在中國微博上頻繁出現,標題大都聚焦於「北京怎麼了」。而在海外媒體眼中,「中國怎麼了」才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除了冀中星在首都機場出口處引爆自製炸彈,一精神病患者在北京家樂福砍人,廣西 23 日也發生男子揮刀砍死計生局幹部的惡性事件。在他們看來,在反腐運動自上而下席捲中國時,一股自下而上的暴戾之氣似乎也在中國社會積聚升騰。 via http://news.sina.com.cn/c/2013-07-25/033827763742.shtml
惡性報復社會型事件頻發,公共安全惡化,這背後的是什麼原因驅動的?是個人的人格障礙、心理不健全還是社會環境作用的結果?這些事件在傳播後又產生什麼的影響?
瀉藥 @劉柯
「一個幽靈,暴戾之氣的幽靈,在你國徘徊」
大家也許都承認我們的社會比之前暴戾了許多,因為一些小事,有人強迫別人下跪求饒,有人使用暴力,把別人打到頭破血流,更有甚者,有人捶殺、毒殺舍友,有人裝瘋阻攔救護車救人,有人將嬰兒摔死泄憤。
那麼,什麼才是暴戾?「暴戾」並不是「暴力」,我嘗試給個定義吧:暴戾指個體自身面對威脅(價值觀、尊嚴、經濟利益、人身安全)時,面對使用遠超出常理、人性和需要程度的手段給出反應,如謾罵、人身攻擊和暴力手段。
我有次聽到有位教授稱當前社會為「暴戾社會」,不論是從日常體驗還是從數據來看,社會心理確實越來越暴戾。
社會心理越發暴戾,不是個體素質的問題,也不是道德淪喪的問題,也沒有研究表明不平等是導致社會暴戾的原因。這樣思考問題,除了加深對某個群體的歧視之外,並沒有指出真相,也並無裨益。在我看來,社會暴戾心理的成因,與下列因素密不可分。
一、社會規範的斷裂。「舊的社會規範失效了,新的社會規範還沒有建立起來」,首先,毛時代的政治太過強勢,傳統規範,如儒家倫理,鄉村宗族觀等等被摒棄。當時個體生活幾乎全部是公共生活、政治生活,並沒有形成新的規範來指導私人生活領域。其次,當前社會各個子系統發展不同步,經濟發展太快了,而文化發展沒跟上。我們擁有了更好的生活,一種現代性的生活,大眾的價值觀念、判斷標準卻沒有像經濟一樣的快速更新,使我們可以適應這種生活。
二、我們社會轉型如此之快,近幾十年大眾被飛速發展的社會裹挾著向前,我們從「熟人社會」進入「半熟人社會」,又進入「陌生人社會」。我們知道,西方文化是一種「罪」文化,而中國則是「恥」文化,前者依靠內省,他們依賴上帝的注視,而後者則依靠他律,需要他者的注視。兩種因素結合,當我們從一種熟悉的他者的注視中脫離出來,進入陌生人社會中,他者對個人的控制就越發的弱,於是越多的人感受不到法律壓力、道德壓力,從而更容易出現訴諸暴力的問題解決手段。網路上更是一個陌生人社會,很多人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物動輒言語侮辱,人身攻擊。
三、社會充滿了負面情緒,充滿了被剝奪感、不信任感和不公正感,而沒有合適的宣洩出口。試想一下炸毀政府辦公樓的人、砍幼兒園的人,倘若他相信自己的問題、冤屈,能夠通過合法途徑解決(並且,假如,合法途徑「真的能夠解決」),事情斷然不會發展到自殺式的報復社會行動。
四、我們遠沒有進入一個共情的社會,我們都是剛剛邁入現代社會大門的小學生,對大眾總體來說,所有的價值觀都是新的價值觀,所有的審美都是新的審美,大眾很容易把自己的價值觀和審美當成理所當然的,遠遠沒有學會理解、尊重其他迥異的價值觀、審美。前幾天TFBoys在鬥魚直播,「滾」字組成的彈幕把整個屏都蓋住了。這也算是暴戾的一種吧?
那麼,暴戾社會應該走向何處,如何化解?
我們都有可能在某一時間、就某一事件感受到自我的暴戾,對於個體來說,能做的不過是多些寬容,多些理解。對於社會整體來說,則需要恰當的機制引導負面情緒,不要使其積累。比如,允許我們上街遊行、靜坐示威,合法地表達意見訴求。我們還需要各個層面的溝通機制,而不是單向的意見傳輸機制,比如政府隨時接受民眾和媒體質詢,這方面政府要跟商業公司和明星經紀人學習,溝通才帶來理解,才能達成共識。
另外,要重新拾起「他者「的關注。既然我們不信仰西方人的上帝,也不再相信」頭上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那麼也許需要另一雙眼睛,來注視自己。網路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讓每個人,尤其是政府,意識到自己其實隨時可能處於他人、甚至是社會整體的注視和監督之下。
制度層面來講,我們在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方面,要做的事還很多,好的法律就是一雙眼睛,不單在於懲治暴力,也在於預防暴力,在於使大眾相信訴諸法律永遠強於訴諸自己的拳頭和鐵棍。
怨恨其實是一個可以用來解釋的概念,舍勒從現象學對這種情感進行過分析。當遭遇不公又缺乏宣洩機制,受害者的恨意就會彌散滋生,報復的對象就從直接傷害自己的施暴者擴散,恨意無法宣洩,有對象的仇恨變為無對象的怨恨。南京大學的成伯清教授對此有幾篇不錯的文章。不太喜歡社會心理的解釋,心理學還原論色彩太重,忽略結構和文化對情感本身的塑造和引導作用。這些事可不是什麼仇富心理,媒體塑造能簡單解釋的,affect or affective energy should be consided as a key variable hidden behind this phenomenon
經濟發展和道德水平的發展不匹配,底層民眾的訴求得不到及時解決
贊同第一位回答的陌生人社會觀點,但是反對無數據論述,
題主所謂的戾氣就是逼人下跪,摔嬰兒之類的是最後的行為表現,不是事因。
事事爭搶,陌生人為點雞毛蒜皮吵架。我見過為搶廁所坑位吵架的,為車位吵架的。而
在此之中有3個關鍵因素:
1. 資源不足,人太多了,缺廁所坑位,缺車位
2. 陌生人,只接觸一次,不會接觸下一次
3. 規則缺失,缺少完善的規則。避免競態的產生。作為碼農,從計算機處理資源競態學到,避免競態有固定的資源調度演算法。請學習real time system
先解釋1博弈
假設只有兩人競爭,每個人有兩種選擇,搶佔或放棄該資源。
假設每人在社會上有個競爭資源的計分板,4個狀態
1. 我搶佔他放棄, 我勝利+1分;
2. 我放棄他搶佔,他勝利-1分;
3. 我搶佔他搶佔,雙輸0;
4. 我放棄他放棄,轉換為其他3狀態
毫無疑問,我為了贏一定要搶佔資源。
既然我知道對方一定會選擇搶佔,我也必須選擇搶佔,於是爭吵就開始了。
2. 從數學角度討論應該做好人還是壞人問題,ACM cross road期刊發表過該論文《為什麼我不以搶銀行為生?》(Why I don"t rob banks for a living)XRDS: Article。
假設「我」和「他」一共用廁所10次,兩人商量好一人一次先上,之後完全斷絕聯繫,沒有第三方監管。那麼如果我在第10次搶,我將獲勝,他失敗。在對方智力水平相當的情況下,他將會選擇在第9次搶,那我就在8次,以此類推,如果兩人是短期接觸的,不考慮其他懲罰措施,第一次見面就互相搶是對於個人的最優解。於是戾氣又體現了。
3. 兩種規則,規則使得不產生競態和規則懲罰競態雙輸結果。第一種是最優的,第二種,例如,如果引入必要的懲罰機制(當然使用獎勵機制在遊戲化理論中,能取得更好效果),雙輸的情況兩人都-10。那麼放棄是比搶佔更優的解。
綜上,在人口流動巨大,資源匱乏,缺少有效規則管理的狀況下,戾氣是人腦對環境作出的最優化選擇。
社會 公正公平的缺失 ,是一切戾氣產生的根本原因。
- 當父母為了你的一個名校名額徹夜排隊,最後卻眼睜睜看著有關係的人大搖大擺的走進校門的時候,你的心裡只有一個字:恨
- 當家裡人急需住院,你在排隊等待住院名額的時候,那些達官貴人們卻因為一點小病被安排進了特護病房,你的心裡只有一個字:恨
- 當你的家人被欺負、毆打,甚至強暴的時候,你本以為法律會嚴懲那些罪犯,但他們卻揮動懷裡一沓沓的鈔票奸佞的朝你笑,或者大喊我爸是xx,你能把我怎麼樣,最終瀟瀟洒灑的回家,你的心裡只有一個字:恨
- 當所有本該屬於你的利益無端的被他人強佔,當所有本該受到懲罰的人卻逍遙法外,你的心裡只有一個字:恨
所有這些恨,累積在一起,就形成了報復社會的戾氣。
看了上面的答案,除了從博弈論角度解釋的,多難令人信服。
我從如下兩個角度回答:
1.文化傳統與社會激勵機制
首先,我們的文化是有「報復社會」的文化傳統的。遠在戰國時代,各類俠客和為俠義自殺者就備受司馬遷等人讚揚,有唐雎以「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的「布衣之怒」威脅秦王,有孟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近到民國時代,施劍翹漆身吞炭十年刺殺孫傳芳為父報仇,得到全社會的讚譽,最終被免於死刑。
中國社會雖然缺乏下克上的政治傳統,但對於布衣以命犯上的行為多有憐憫和鼓勵。
當然,我們不能直接用文化傳統解釋個體「報復社會」行為的心理動機,這樣就是層次謬誤。我們只能用文化傳統解釋大眾對社會現象的態度,而這些態度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影響每個人的行為動機,也影響個體在行動時對社會輿論導向的判斷。
2.大眾傳媒的作用
首先,針對大眾的、無目的的暴力事件非常多嗎?我沒有看到可供類比的數字。但有一點很清楚,像中國這樣有12億人口、用同一種語言傳播的國家,各類極端事件的數量無疑會大量報導,即使是千里之外都好像都是發生在自己身邊。如果缺乏統計意義上的支持,我們不能說中國「報復社會」的行為非常多。
其次,公眾和大眾傳媒的態度會影響個體的行為嗎?早在塗爾乾的《自殺論》中,就依據統計得出相關性:對自殺更寬容的社會,自殺率更高;對自殺持嚴厲批評態度的社會(如天主教國家),自殺率更低。即使後一個社會中的個體生活得更痛苦。
同樣,在一個公眾普遍同情以暴力謀求公正的社會中,行動者更容易付諸行動,因為道德壓力更低。施劍翹歷經十年仍要刺殺孫傳芳,因為身邊的每個人都認為她的訴求合情合理;如果不是這樣,在十年的挫折中,她也許已經放棄了。
同樣,一個社會,如果出現了暴力性公共事件,先不譴責行動者,而是譴責他的環境對他製造了多少不公,這樣無益於減少類似的犯罪。如同樓上諸位的言論。
以一個曾經有過「報復社會」想法(雖然只是瞬間)的衝動型人格來現身說法一下:
那時候我的日記里是這樣寫的:「沒有能力出頭,卻沒辦法讓自己默默承受委屈。只能採取這種方式。再怎樣被逼到牆角,我還有一具可以豁出去的身軀。」
只要看到這些話我總能回想起當時決絕的心情。這跟抑鬱時希望第二天是世界末日大家一起毀滅的感覺不一樣;報復社會傾向於表達不滿,希望世界毀滅則是無力。
(當然我這兩種極端消極想法都是轉瞬即逝的,因此什麼都沒做,只是繼續在與自己的灰暗抗爭)
上面回答了為什麼,接下來回答(我認為的)怎麼做。
HOW?:
我想必須給民意提供能真正打通的出口,不管是順毛式的「解釋」還是合理的「解決」。(這點其實對暴戾人格的疏導和防範也是很有幫助的)。其實很多時候,被逼到絕路的那些人要求真的不多。「申訴委屈」這種事,我想不應該存在各種社會能力的壁壘。這應該是基本人權。
總結:
什麼是報復社會呢?就是一個氣壓罐,沒有出口,並且還不斷向內打氣,最終就,爆了。
首先如果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互聯網是其中一個原因。
引用美國一位法律學者Cass Sunstein的一句話,「互聯網可以使人們自由選擇媒體,結果導致人們會主動的屏蔽那些自己討厭的聲音、圖像、觀點。」 Cass Sunstein 將這種個人化的收集信息的方式稱之為egocasting(不知道該怎麼翻譯,個人理解為自我傳播或者自我塑造)
這種現象的社會化結果就是整個社會可能會變成一個缺乏容忍的世界。如果我們只去接觸那些我們喜歡的、認同的事物,那麼我們對不同觀點接受度可能會下降。
但是
樓主僅僅依據微博的報道和海外媒體評論(我點開鏈接,裡面是國外媒體評論的匯總,評論與新聞是不同的)就判斷報復社會事件頻發,我認為是不充分的。
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媒介,其新聞的價值觀有很大差別,導致在事實的描述上有很多偏差。作為受眾一定要分清媒體營造的擬態環境與真實生活的差別。大多數情況下,新聞中的世界並不是我們真實生活的常態,尤其是那些博人眼球的戲劇衝突強烈的市井新聞。
如果樓主每天蹲守在警察局、醫院急救室,每天都可能碰見這種惡劣的社會事件。
最後,有些新聞看看就行了。別太放在心上,日子還要照常過。當遭遇了不平,而社會沒有正常的申訴機制時就會轉而報復社會。
每一起報復社會的背後必然隱藏著沒有被及時解決的問題。
把惡性事件歸為社會中存在"戾氣",這個詞的感情色彩就意味著對背後的問題採取了漠不關心的態度,站在一個傾向性的角度去觀察,並不是一個好的出發點。
文明5玩過嗎?我特么為什麼到處推薦這個遊戲?人家做的好,沒辦法啊。
人口越多,社會需要的快樂值是會不成比例上升的。
而社會現有的奢侈品,娛樂設施,等等公共社會資源,都是有限的。
就業機會就那麼幾個,奢侈品就那麼一點點,教育資源就那麼幾所學校,娛樂設施就那麼幾個台,醫療設施就那麼幾所醫院,上頭還要延遲退休,還要打擊貪腐,還要限制學生求學,還要限制電視台拿什麼,醫院動不動就醫療事故,醫患糾紛……
你讓整個社會的快樂值怎麼可能是正數?
於是,戾氣來了。
積累久了,自有爆發,現皇英明,上演大虎大戲,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了社會的快樂值。
但是,一旦明白過怎麼回事了……
文明5裡面一旦快樂值填不滿了……呵呵呵,生產力跟不上,科研跟不上,財政變赤字,分分鐘你就要被帝國主義滅了啊……
地位不平等,機會不均等。存在特權,必然存在剝削,肯定會有反抗。社會暴動不斷,絕對是社會體制出了問題,人性在哪都一樣。
跟媒體也有關,有爆點才有關注度,中國的媒體缺乏言論自由,更缺乏人文情懷。
謝邀。
我覺得,這些事件有媒體聚焦的原因,但顯然不能就這麼否定社會矛盾加劇的真實性。這些報復事件跟當下中國大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應該結合current context來解析。
中國幾千年來相安無事的官本位思想愈來愈挑戰新時代人民對於自由和尊嚴的追求。隨著社會開放度越來越大,民眾對於官員作威作福的容忍度越來越小。現在,網路媒體賦予民眾更多自我表達與實現空間,這種迂迴自我實現的可能性對社會不安定因素有一定緩解作用。但是,最底層民眾這種可能性由於個人能力被阻斷,壓抑的思想無從釋放,個人存在感受到空前挑戰。正當訴求得不到傾聽,社會資源的極端性失衡讓他們對自我尊嚴的實現感到絕望,進而出現報復社會案件就不足為奇了。
所有的社會問題都和素質與道德無關,只與社會的制度是否公平,社會上升通道是否通暢,各群體能否在法律框架下合理的捍衛自己的權利與利益,能否發出自己的聲音 有關。
謝邀。
從微博上輿論的導向來看,事實上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傳媒暴力。而傳媒暴力對潛在的暴力者是有著示範和標籤的作用的。
從犯罪心理的角度講,個體做出犯罪行為,可能的因素包括:個體自身因素、社會環境因素、情景因素等。
感謝您的邀請。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我們每天所掌握的新聞動態都被有關媒體的話語霸權所操縱,因此並不能通過最近新聞媒體報道這些現象的頻率提高而認為這種現象已經愈演愈烈,也許以前也有相當一部分這樣的現象,只是那時媒體並未把重心放在這裡。
其次,這種社會現象應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維權意識和有關部門仍舊簡單粗暴的辦事態度之間的矛盾,許多民意無法上達,而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對於這個社會更容易有仇視和破罐破摔魚死網破的心理。而且我們可以關注到,用這種極端方式的人,多半處於社會的下層,這是有其必然性的。一方面,他們屬於社會弱勢群體,更容易受到欺凌。另一方面,由於知識面狹窄導致的維權渠道匱乏以及缺乏人脈,也會使他們不得已走上這條不歸路。
並且,由於社會媒體的大量渲染大肆報道,也會誘發一些有不平之訟的人萌生並實踐這樣的念頭。媒體過於細緻的報道,使得許多人獲得了實施報復的教程,因此作為媒體人他們也應當考慮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中國是個大國,因此許多矛盾會有更廣泛的影響,許多改革會更加步履維艱。
很多人有氣,但沒有出氣口,tc木有戒酒(性、煙)癮會,沒有心理醫生,沒有社區幫助,沒教會,上訪一下都不行(在北京經常路過國家信訪局(三里河南路)和預腐局(廣安門)的門口,那些成功到了的人,結局也是門口攔著不讓進去罷了),最終只好用自己能想到的辦法和不成熟的心智報復了。
另外還有些人就是愛惹事,正好被攤上出氣,也是有點活該倒霉。
一切暴戾來自不公,覺得社會不公平。一切直接壓下,而不在意由此引發的矛盾,農民的犧牲,年輕人的犧牲,得不到撫慰,孳生暴戾。
謝邀。不過看完問題和別人的回答,非常不好意思。對此自己沒有發言權。從我連續看《犯罪心理學》接近250多個案子之後,我的心理嚴重創傷。經過心理諮詢之後,才恢復到敢重新看柯南這樣的動畫片。為此,我前男友堅決不再讓我接觸此類東西,他要我承諾以後多接觸美好的東西,正面的信息。所以除非和我關係非常密切的人的消息,其他此類新聞等等都已移出我的視線以及聽力範圍。比如:因為男朋友的緣故對韓國的新聞會多加留意了一點。另外,其實,當我關心完自己,關心完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以及QQ、群等等的幾百個好友之後,我關心完我的同事,我的鄰居,我路過的道路兩旁的小販,我的門衛大叔,保潔阿姨,保安……我實在沒有精力再去看看今天不知道什麼地方哪個人抽瘋了,因為剩下的精力,我還得去照顧我的那幾盆花……(鄙人,不過小小女子罷了)
個人認為提問者所說的現象,實在是現代傳媒一普遍問題,而且是傳媒貢獻中的嚴重遺憾。從心理學的角度吧,除非你的工作與之有關,不然,為了您的幸福和高峰體驗,請轉移注意力。
這問題不是很簡單么。道德教育缺失導致人們遇到應激事件找不到合理的宣洩方式,最後只能通過非常理的方式表達訴求。
如果一個人從小被教育的溫文爾雅,被人頂撞了會隨便發脾氣嗎?
如果從小被教育了天塌下來有政府頂,遇到事情會只想著自己解決嗎?(當然政府要值得信任)
因為沒有這些教育,或者這些教育的不成功,或者這些教育的成果被拋棄毀壞了,才有我們的暴戾。
我們明明知道遭遇不法侵害應該找政府,可是傷害我們的就是政府,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明明知道撞了別人應該說對不起,為什麼別人撞了我還一副滿不在乎?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
這些才是我們的暴戾之源,沒有理性可以依靠,只能用非理性來解決。
確實中國的暴戾之氣很嚴重,即使在知乎這樣的地方,暴戾的言論也是不難找到的。
我的理解是革命+社會轉型造成的人倫喪失。
中國是一個世俗社會,沒有正經的宗教的,中國人的道德基本上是建立在家庭人倫上的。聽起來很儒家吧,但是別真不信這個邪,問題家庭的孩子絕對是有問題的多。
現在小家庭越來越多,家越來越脆弱,不再是人的避風港灣。沒有家庭,人生的意義其實就失掉了很大一塊。
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溺愛,人反而對父母無動於衷,想必也會視旁人如物。
沒有兄弟姐妹,就不知道如何去真心地對待旁人。
心裡充滿陰暗,用惡意去揣測別人的一切,能不可怕嗎?
更可怕的是,新一代連疼愛他們的子女恐怕都不願意了,自私的很,懶惰的很。
一切的家庭人倫關係都解體,都變成極端自私的個體,不相信任何道德,叢林法則。
推薦閱讀:
※如果地球和木星一樣大,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農業人口流失對我國的農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踩踏事件是如何發生的?從心理和行為機制的角度有規律可循嗎?
※怎樣用博弈論解釋「皇帝的新衣」?
※為什麼緬甸不能接納羅興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