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失去嬰兒時期的記憶?最早記憶是幾歲呢?
很多人最早的記憶只能追溯到3-4歲,人是有語言了才會產生記憶嗎?
「記憶」是什麼?
在討論「人會失去嬰兒時期的記憶」時,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記憶是什麼?有哪些分類?
下圖來源於網路,供參考。
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是所有在你眼前一閃而過的畫面/氣味/聲音,比如你剛剛走過的廣告牌上顯示的信息,如果你去關注那些信息,並且努力記住,完全可以做到,但是,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就只是擦身而過。
短時記憶/工作記憶short term memory類似於你第一次讀到一句很有道理的話,然後反思回味的那十幾或者幾十秒鐘,當時你可以複述,但是如果繼續閱讀或者去忙別的,也就很快忘掉了。
長時記憶long term memory是你腦海里儲存的所有信息。
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指的是「你知道你所擁有的記憶」,可以用語言表述(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比如你叫什麼名字,你自己的電話號碼,你有沒有兄弟姐妹,他們叫什麼名字,你最開心的旅遊經歷……這部分記憶又分為語義記憶和情境記憶。語義記憶semantic memory包括你能夠熟練背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包括某些流行歌曲的歌詞,包括你所在專業的基本概念;情境記憶episodic memory而是個人化的經歷,比如你昨天晚上在哪裡吃的飯,上次聚會你和朋友聊了一些什麼……
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則是那些「你明明擁有但是自己卻不知道的記憶」,只可意會難以言傳,比如,你會騎自行車,會游泳,但是你沒辦法完全用語言說明白該怎麼騎自行車,怎麼游泳,這些記憶通常是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也就是一些操作技能。
我們所「失去」的嬰兒期的記憶
既然記憶分為不同的類型,那麼,有可能嬰兒期的記憶只會丟失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嬰兒所遺忘的的,是哪些記憶呢?
顯然,大多數嬰兒的外顯記憶並不靠譜,你不能用語言表述第一次被媽媽抱在懷裡的時候,你腦子裡在想什麼。
這部分記憶,為什麼無法提取了呢?
目前為止,學界所認可的說法是,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迅速,生理結構上的迅速變化導致了早期記憶的不穩定。
我本科的中樞神經系統解剖課程講到過,新生兒的神經元突起數量較少,隨後迅速發育,在2歲就可以達到成年人的數量,之後還會繼續增長,4歲到10歲的突觸數量多於成年階段,通常來說會在16歲恢復到成年階段的數量。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導論課程(第五集)也提到了個體大腦神經發育的過程:主要包括清除多餘神經元,以及髓鞘的形成。具體來說,成年人的大部分神經元在處於母親子宮中時,就已經擁有。發展中所發生的主要事情,並非是新神經元的生長,更多的是在去除,清除掉許多多餘的神經元,因此神經結構會發生急速的變化。與此同時,神經元之間的聯結也在瘋狂地生長。在不同的突觸之間形成聯結的突觸發育過程在兩歲時達到頂峰。而髓鞘是將軸突包裹起來的絕緣層,使得神經衝動得以快速傳遞。生長出脂肪鞘去包裹神經元使得神經元更有效率。髓鞘的形成也同樣發生在發展過程之中,髓鞘的形成貫穿整個發展過程,青少年的髓鞘也並未完全發育完善。額葉的髓鞘也並未完全發育。
以下是我在網上查到的資料(純轉述,未求證):
小兒腦實質的生長很快。新生兒腦的平均重量為370g,到6個月時即達700g左右,1歲時達900g左右,成人的腦重約為1500g。新生兒的大腦皮層已基本具備了成人所有的溝和回,但比成人者淺,灰質層也較成人者薄。皮層細胞的增生、長大和分化在胎兒出生前後達到最高潮,以後逐漸減弱。3歲時,皮層細胞已大致分化完成,8歲時已與成人者無大區別。一些研究工作證明,小兒出生後,皮層細胞的數目不再增加,以後的變化主要是細胞功能的日漸成熟與複雜化。
神經傳導系統到出生時為數還很少,以後則迅速增加。這些纖維到2歲時不但有水平方向的,而且有斜線的和切線的,因此,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也就複雜起來。
神經纖維外層髓鞘的形成表明了傳導路和神經纖維形態學的成熟程度。在嬰幼兒時期,由於神經髓鞘的形成不全,當外界刺激作用於神經而傳於大腦時,因無髓鞘的隔離,興奮即可傳於鄰近的纖維,在大腦皮層內就不能形成一個明確的興奮灶。同時,刺激傳導在無髓鞘的神經也比較慢。
新生兒的皮質下系統,如丘腦、蒼白球在功能上是比較成熟的,一些運動功能的發育與之有關。延髓有呼吸、循環、吮吸、吞咽等維持生命的各重要中樞,在出生時已基本發育成熟。脊髓在初生時已具備功能,脊髓的成長和運動功能的發育是平行的,其重量初生時為2~6g,到成人期可增至4~5倍。
腦組織的生化特點:研究工作證明,小兒大腦的生化成分在1.5歲以後,才和成人的相同。小兒大腦特別富於蛋白質,而類脂質、磷脂和腦苷質的含量較少。蛋白質占嬰兒腦組織的46%,成人為27%;類脂質在嬰兒為33%,成人為66.5%。血腦屏障在小兒的不同時期所顯的作用不同,酮體在生長時期和腦的代謝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營養成分的缺乏不論對成熟腦還是對生長時期腦的影響都很大,完全斷氧幾分鐘即可給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生長時期腦對氧的需要量更大。在基礎代謝狀態下,兒童腦的耗氧量為全身耗氧量的50%,而成人則為20%。生長時期腦對營養不足尤為敏感,不僅會影響大腦功能,而且也將影響到大腦的重量和形態。有人發現,宮內營養不足時對神經元的生長影響較大,出生後則對膠質細胞、髓鞘和樹突等的生長影響較大。
以上神經生物學方面的證據,描述了嬰兒大腦的發育過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嬰兒的早期記憶很難被外顯地提取出來。
我們一直保持的嬰兒期的記憶
外顯記憶毫無疑問找不回來了,那麼嬰兒的內隱記憶呢?
我小學一年級還不會系鞋帶,這部分記憶不是我的嬰兒記憶。不過據我媽所說,我小時候很會自己吃魚,魚刺什麼的難不倒我,對我來說,摘魚刺完全是嬰兒期形成的內隱記憶,保持至今,此生不忘。甚至還包括很多微妙的發音,據說新生兒對所有的發音都很敏感,但是這種語言學習的敏感性會在兩歲之前基本丟光——於是我二十多歲還很怕英文單詞里的th,那麼,我美國同學能夠毫無壓力地發出標準th音,是否可以被看做是嬰兒期形成的內隱記憶呢?也就是說,有很多我們在嬰兒期學到的技能,並不會丟失掉,而會成為我們內隱記憶/程序性記憶的重要部分。
下一個問題是,嬰兒期所「丟失」的外顯記憶,和所保持的內隱記憶之間會不會有什麼關聯?
2016年發表於Nature neuroscience的一篇文章用大鼠做了個(我完全看不懂的)實驗,他們通過對大鼠的研究,得到的結論是,早期的情境記憶並沒有丟失,而是被長期儲存起來了,這意味著,海馬體(一個對學習/記憶/情緒有重要意義的腦區,屬於邊緣系統)正在經歷一個發展關鍵期(我個人不是很懂為什麼是關鍵期而非敏感期),並且在這個階段功能趨於成熟。
Early episodic memories are not lost, but remain stored long-term.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hippocampus undergoes a developmental critical period to become functionally competent.
2014年發表於Learning Memory的一篇文獻也提供了對嚙齒類動物的相關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大鼠早期的味覺厭惡學習以及行為訓練會。這篇文獻指出,嬰兒期失憶症是「遺忘」而非「丟失」(forgotten but not gone)。這其中提供的神經生物學方面的證據是杏仁核(主要負責情緒的腦區,屬於邊緣系統)里的磷酸化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MAPK,我也不知道這玩意兒究竟是什麼) ,大概是說,給嬰兒期(16天)的大鼠(23天)和兒童期的大鼠同樣的條件刺激(conditional stimulus)和非條件刺激(unconditional stimulus)的匹配(pairing),即給大鼠呈現一個中性刺激(比如綠燈亮),然後緊跟著來一個驚嚇刺激(比如強光或者電擊),於是兩組大鼠在當時都學會了對條件刺激產生反射,即大鼠一看到綠燈就會嚇得一激靈。兩天之後,再次給兩組大鼠呈現綠燈,並且發現,行為層面上,兒童組大鼠還是會嚇得一激靈,但是嬰兒組大鼠沒什麼反應。然而,研究者還利用免疫組織化學(immunohistochemistry)測量了大鼠杏仁核里的磷酸化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我不懂這一句什麼意思),在神經活動的層面上,兩個年齡組的大鼠都會因為條件刺激而產生杏仁核里的磷酸化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相應反應——也就是說,雖然嬰兒期的大鼠並不能在行為上表現出對之前的刺激的記憶,但是腦區內部的神經活動卻顯示出了對嬰兒期習得聯結的反應——這是關於嬰兒期記憶痕迹的實驗證據。科學家推論,嬰兒期無法提取的記憶可能在神經系統里留下了可以長久保持的痕迹。
早期經歷,嬰兒記憶,以及心理諮詢
以上所有的內容都是一些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粗淺知識,我主要引用的兩篇文獻其中一篇連摘要都不能完全看明白。如果上文存在什麼錯誤,還請在評論中指出,多謝!
我本身的領域是心理諮詢,一個傳統上就非常強調早年經歷的領域。最早的精神分析學派幾乎相信早年經歷會決定人的一生,之後的阿德勒心理諮詢理論則認為,人對自己早年經歷的理解和看法比經曆本身更為重要。
依戀理論和埃里克森的個體發展理論都認為,嬰幼兒時期的經歷和體驗會影響個體對他人與自我的基本看法,持續地影響個體之後的情緒和行為。比如,當照顧者保持足夠的敏感性,能夠恰當回應嬰兒需求的時候,嬰兒就會覺得外界是安全的,他人是可以信任的,自己是被愛的,親密關係是值得期待的;而當嬰兒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會感到不安全,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得不到愛……這些林林總總的體驗也許沒有辦法在若干年後作為外顯記憶被呈現,但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持續地影響個體的行為和精神過程。
另外,之前提到的阿德勒心理諮詢理論,其中的一個概念叫做early recollections,指的是個體最早的記憶片段。阿德勒心理治療的技術之一就是和來訪者討論他們的early recollections,也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來訪者的價值觀,早年的生活方式,以及這些早期經歷如何影響了來訪者後來的發展……
下圖是教科書(Bitter:Theory and practice of family therapy and counseling)原文,請允許我偷個懶就不翻譯了。
總之,從心理諮詢的視角來看,早年經歷和某些內隱記憶的意義在於——我不能夠為你完整陳述發生在我生命頭三年的任何一次經歷,但是在無意識的層面上,個體的情緒體驗會對後續發展有影響,依戀良好的個體對親密關係的體驗也會影響青春期與成年期的戀愛關係發展。
另外,推薦一本認真負責的科普讀物,中文名《身體從未忘記》,英文名the body keeps the score,作者主要從依戀和神經生物學兩個角度解讀了創傷於童年的形成和其對人身心(特別是對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影響。非常通俗而且有趣的一本書。
參考文獻:
Bitter, J. R. (2013).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amily therapy and counseling (2nd ed.). Belmont,
CA: Brooks/Cole.
Li, S., Callaghan, B. L., Richardson, R. (2014). Infantile amnesia: forgotten but not gone. Learning Memory, 21(3), 135-139.
Travaglia, A., Bisaz, R., Sweet, E. S., Blitzer, R. D., Alberini, C. M. (2016). Infantile amnesia reflects a developmental critical period for hippocampal learning. Nature neuroscience, 19(9), 1225-1233.
圖片網址:
http://cognitiveneuropsychology101.blogspot.com/2011/12/memory.html
工科出身的人,想法總是要落地的。
我兩歲開始記事,三歲時的事情歷歷在目,老婆六歲前的事都沒印象,我一個同事,更牛,二十歲以前的記憶,一片空白。我很好奇,記憶怎麼消失的?
但是,記憶是很難驗證的,兩歲時的記憶,不知是真實的,還是從家人的話語中想像出的,而記憶的消逝,更是無聲無息,人永遠想不起忘記的那一刻,直到,
有了兒子。
兒子一歲,剛會走,去一個遊樂場玩。剛下過雨,他扶著一個小檯子,撥上面的雨水,笑得咯咯的。手滑,呱唧,趴倒在地上,哭的稀里嘩啦,衣服也濕濕的。
這是個機會。
一年後,兒子兩歲,能聽懂話,說幾個簡單的詞。我第二次帶他去那個遊樂場,問他,你來過這裡嗎?他想了想,走去上次那個檯子,拍拍自己,說,「倒」
Amazing!
兩歲的孩子,可以記住一歲的事!嬰兒期不是沒有記憶的,一歲時摔一跤,可以記一年,不會語言,也有記憶。寶寶並不是看起來那麼懵懂。
又一年後,兒子三歲多,已經可以說很多話了。再去遊樂場,他已經忘記一歲時摔過的事了。
很有趣。似乎學會語言後,記憶有了新的編碼方式,而嬰兒時的未編碼過的記憶,就消失了。
可惜樣本太少,看到這裡的朋友,等你們有孩子的時候,不妨測測他們,從何時開始遺忘的。
還挺有趣的。
sophie老師的科普小課堂又要開課了~~~(這個答案仍然沒有故事。。。)
首先,要先指出題目的問題:人最早的記憶不是產生於3-4歲,而是一出生就有記憶了。
我們把忘記三歲半以前記憶的現象叫做:childhood amnesia(童年失憶症)。
這個名詞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但是我們只需要記得這個名字就好,他的解釋就不用看了,反正就是泛性論那一套。
為什麼我們只能回憶到3歲半以後的記憶呢?
我傾向於用「騰位置」來解釋。
科學上講「神經發生」。其實就是小時候的我們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腦袋裡面管記憶的海馬體每分每秒都在產生新的神經元。大腦會把舊的記憶重塑、整合、甚至刪除,騰位置給新的神經元以滿足承載新的記憶的需求。
所以,我們已經記下的東西就像一個麵糰一樣,不斷有新的麵粉加進來,把以前的撕扯,重整,又形成了新的大麵糰。
那是不是真的3歲半那一刻就是天降一道閃電,黑衣人帶著記憶消除棒來到我們身邊呢?
其實也不是,如果爸爸媽媽經常性告訴你,把這個記下來很重要啊,或者給你複述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是用一些物件(毛毯、玩具)等和你的記憶建立起聯繫,那麼你成年以後能「感覺」自己記的東西應該會比其他人多一點。
但是,幾乎所有的科學實驗都肯定了一點:
雖然,我們真的會失憶,再怎麼努力,都記不下來大多數發生的事情。
但早期的記憶一定會塑造我們的性格,影響我們的人生。
各位爸爸媽媽,不要再以為:小孩子懂什麼?小孩子不用知道。小孩子記不得的。
你的一個行為,可能會引導他的終生。
相關答案:
6個月大的孩子在識別面孔的時候,能夠精細到什麼程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20704/answer/131928994
寶貝,我們來玩捉迷藏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88153
我記得我嬰幼兒期的事情,也就唯一的個片段。
我還不會走路,被我姨抱著一邊走一邊喂我吃麻花。姨把麻花嚼得碎碎軟軟的,吐在手上再遞到我嘴裡。不知為嘛,這點我記得好清楚,連走的哪條路都記得。
再就是,會走路了但不會說話,姨照顧我,沒做家務,我姨知道又要挨打,躲在柜子角落裡,叫我出去別呆在她這兒。
幼兒園的事倒記得又多又清楚,打架啊,玩遊戲啊,班上的男孩課堂上拉粑粑老師不得已托著報紙接他拉的粑粑啊,記得廁所有兩個坑位,自己拉屎在褲子里被老師牽著一路帶著屎走回家……
一直覺得,小娃娃是有神通的,這裡神通不是指千變萬化的那種,而是對人和事的感知非常靈敏,絕對超出了大人的預料。他們的感知方式非成人這種語言式,而是感覺感受式,他們比成人更敏感更容易感知各種情緒和環境的變化。
我家娃娃不會走路,把她放在沙發上靠坐著。我和她爸打鬧著玩,她爸就把我按壓在沙發上問:投不投降?投不投降? 我正想反撲,突然就聽見娃大哭,她看著我們使勁哭,是睜大眼睛著我們哭的那種(她淘氣的哭法是閉著眼嚎叫)。我倆大驚,趕緊停下,抱著她說,爸爸媽媽在玩,安撫了一會,就好了。
為了再次確認,後來我倆又找個時間試了一次,看這到底是碰巧還是娃娃真懂這些感受。娃爸故意掐著我脖子發出威脅式的啊啊啊,我揮舞著雙臂表示掙扎。娃一看到立馬大哭,依舊是那種盯著我倆的哭法,我倆趕緊放開,停止實驗。果然,孩子的感覺很敏銳,儘管她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僅僅只會爬,但依舊能很敏銳地感受周邊的一切。
我跟娃爸聊天,誰說話她就看誰,我們聊得開心的笑,她也跟著我們一起笑。娃娃真心比我們預料的敏銳得多!
so,嬰幼兒基本對事物的感知很敏銳,能形成自己的思維,這種思維不需要語言編碼,而是更加感性的思維方式,非語言式感性地將場景儲存在大腦里。會說話了,就代表自己的語言編碼能力構建得差不多了,再回憶幼兒期的事情,估計很難再提取出當時的非語言式感性場景吧。偶爾能想起的也只有一兩個微小片斷。
這是我自己的一人之想。其實記得的也是很模糊很碎片化的。而且還會和現實有很大的偏差。我記憶力我2,3歲和小夥伴玩的很開心。但大人們說我那陣見誰咬誰尤其喜歡偷偷咬別人腳趾頭。我記憶里我好像曾經被人欺負爬上煤堆在哭,但大人說我是爬上煤堆不讓別人上去誰上去我就揍誰。我記憶力我小時候把一堆玩具拿出來和大家一起玩,但大人們說我拿著一把手槍追殺一群小朋友並大哭了每一個人。我記憶力我小時候是善良愛哭略慫的。但大人們都說我小時候霸道,野蠻似土匪。而且聽描述貌似有姐控傾向,因為我把每一個幼兒園試圖靠近我姐姐的小朋友都給揍了。
這件事是我一個關係很好的朋友和我說的,事情發生在她四歲的時候,她至今記憶清晰。
四歲那年還是個小女孩的她跟爸爸一起去一個客戶叔叔家拜年,她說那天她穿了一條紅色波點的蓬蓬裙,白的小T恤,爸爸和她剛到叔叔家,爸爸接到一個工作電話出門辦點事就把她一個人放在叔叔家一會。
-----------
那個叔叔把她抱到客廳的沙發上,開始摸她的大腿和腳,再然後慢慢往上摸她的屁股,還使勁捏了幾下,摸了好一會叔叔自己也把褲子脫了,開始當她的面玩擺弄自己的小雞雞,還問她知道這是什麼?可以碰一下試試,很好玩。
朋友說她當時都嚇傻了,感官上的震驚!她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醜陋的東西,叔叔的臉看著特別的可怕。
過了會叔叔聽到爸爸回來的的敲門聲,就把褲子穿好並且給了我朋友一把糖和她說這是屬於他們兩個人的秘密,如果說出去爸爸就不要她了。
-----------------------------------------------
朋友整個過程都是傻的,她說她到現在都記得叔叔是怎麼擺弄自己小雞雞的,自那之後朋友再也不想和爸爸出門了。
一個四歲的孩子清晰的記得一些感官上的震驚!
我到現在也記得三四歲我在田埂里被一隻大蟲子把手咬腫我媽媽幫我敷藥的場景!
孩子都會清晰地記住
所有的傷害她們也會記住
和大腦和器官發育程度有關,初生兒時期視力是模糊的黑白的,聽力也是混沌的。
一般要到1歲後,才能對事物有初步的認知,這個認知是通過嘴舔手捏來完成的。2歲左右初步學會語言溝通,也就是邏輯思維開始建立。而一般人能用邏輯回想起的記憶就是邏輯記憶。
其實你當然記得1歲的記憶,你心裡清楚記得每一樣東西咬起來是什麼感覺。
看到這個問題,我努力追溯以前的記憶,發現最早只能記得四歲左右的幾個片段。
1 火車
一天早上我從家裡醒過來,爸媽都不見了。這很正常,我爸媽務農,常常早出晚歸。每當我醒來的時候,他們基本上是不在身邊的。
我爸凌晨時分會騎著三輪車去菜場賣菜,一般早上才會回來。為什麼是凌晨呢?因為他是去批發,要把菜買給菜場攤子的小販,這個市場是凌晨到早上那段時間開業的。
那天我見我爸還沒有回來,就想去菜場找他。憑著記憶,我一個人出了門。走了不知道多久,我來到一個火車鐵軌旁邊。這個地方我認識,正是我爸以前帶我去菜場的必經之路。於是我就停了下來,在那裡等我爸。
等了好久,不見我爸的身影。這時有位中年大叔不知道從哪裡走過來,見我還是個四五歲的孩子,就問我在幹什麼?我說我在等爸爸。他說你爸爸什麼時候去哪兒了呀?我說去賣菜了。他又問你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呀?我說不知道。然後他就和我一起等了一會,爸爸還是沒來。他就讓我去他那兒呆一會兒。
我跟著他走過去,發現他那兒是一個停在在鐵軌上的火車車廂——只有一個車廂。我進去以後,記得他給了我一些糖,還有水。然後我就一隻呆在那裡。後面的場景十分模糊,不記得和那個大叔怎麼相處的。反正就是一直快到天黑的時候,我爸還沒有來,我又一個人原路走了回去。
回到家的時候,我發現我爸媽已經在家裡了。我媽都要急瘋了。她說整個一天都在找我,甚至去了報社電視台登廣告。我說我去找爸爸了,一直在一個火車裡,火車裡有個男人……我媽聽了一直覺得後怕,好在我也沒挨打。忘了我爸當時是什麼反應。後面的事兒,也記不真切了。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那個火車車廂所在的場景我還是記得特別清楚,大概離家裡十幾公里的路程。那個火車裡的大叔,不知道是不是也還記得這段故事呢?
2 壞人
「壞人來了,快躲起來」——村子上的老阿婆又來給給我通風報信了。
我十分清楚來的是誰,趕緊從自己家跑出來,藏到了阿婆的屋子裡。
天色漸黑。村子上有幾個黑衣人踏著夜色進了我們家裡,他們的身影在橘黃色的路燈下拉的好長。我從阿婆家的門縫裡看見爸媽站在門口等他們。
爸媽後來告訴我,這些人是我老家計劃生育組的,專程從老家趕過來查人的。我是二胎,90年代二胎查得特別嚴,多生一個不僅要罰款,連工作都是要丟的。爸媽為了躲他們,到另一個城市的鄉村上務農為生,沒想到他們還能找到這裡。
我幼時最深刻的印象大概就是被阿婆稱之為「壞人」的這些人了。他們一年會來好幾次,每次來我爸媽都讓我躲到村子上本地老阿婆的家裡。這些人會到村子上去走訪,看看人頭。爸媽說,如果他們看見你問你是誰家的孩子,你就說是阿婆的孫子。你阿婆也會這麼說。
後來我聽爸媽說給這些人送了不少禮,在我十五歲的時候終於上了戶口。但在我的印象里,這些人在夜裡摸到我們家的場景時不時的會浮現出來,還有那個躲在阿婆門背後,敏感地看著自己家裡方向的那個小男孩。
以上這兩個記憶發生在4~5歲左右。具體的時間記不得了。我猜想有很多普普通通,流水般的記憶會很容易被時間抹去。而某些能觸動自己最原始情感的記憶,卻會像電影一樣保留在腦海里。
最與之相關的,大概就是「孤獨」和「恐懼」了吧。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未解開一個謎團——為什麼我們會忘記嬰兒時期的記憶。目前,有兩位科學家給出了答案。他們指出:生命初期大腦記憶中樞的細胞快速生長,這意味著存在的大腦記憶細胞之間的關鍵性連接將被更新替代,因此人們嬰兒時期的記憶就不太可能恢復。
我最早的記憶是剛剛出生 講真不騙人 我記得我生出來後尿尿了 尿在白衣服的人身上,那個人還哦~~哦~~說了點什麼 還有笑聲。然後下一段記憶是我被端尿 痰盂是白色的 有紅色花在上面 蓋子破了。我說給我媽聽了 我媽說是這樣的 我剛省出來的時候尿了護士一身 護士說沖喜啊什麼什麼然後哦哦~的笑了,端尿的那個痰盂後來在爺爺老房子里的廁所里找到了 蓋子就是破的 有花紋
我真事兒 我媽至今不相信我那麼小就記得這些
我媽口述:那時候你剛剛出生 對著護士就是一泡尿 從床中間一路尿到床尾護士身上 還好護士那時候是熟人沒有不高興 還誇你體格好
不信就不信,罵人??恕我直言罵人的是小狗。
這幾年因為生病的緣故,又加上吃了三年的葯,記憶力越來越差。尤其是近期發生的事,不刻意強調基本會忘,人也記不住。
反而對小時候的事情印象越來越深刻,講起小時候家裡有個什麼東西,長什麼樣,擺在哪個地方,發生什麼事,記得清清楚楚。我媽都覺得驚訝,說那時候我大概才兩三歲。。。
小時候跟著媽媽去澡堂的記憶太美妙吧。。。
我記得兩歲多時我爸被我媽抓住出軌…… 爭吵場景歷歷在目。
直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因某事我勸我爸離婚,我爸說還是算了,多年以前你媽也不容易。我說你是說你和xxx出軌的事嗎?我爸大吃一驚,整個人呆在那兒傻掉了……
我應該是個傻子,我有記憶的最早的事,是我用家裡的剪子,把家裡的真皮沙發扎出上百個洞,那沙發是黑的,我印象深刻。
九十年代的真皮大沙發,一百多個洞。
當然印象深刻的主要原因不是洞,而是在於要不是我媽停手了,我的人生就停止在那一天了。
謝老媽不殺之恩。
長大了問我媽,說那年我三歲半,還有三個月過生日。一歲的時候的事情我也只記得一那麼幾件,大概是
- 聽古典音樂的時候,看著音量的那個會跳的柱形圖,跟窗外的也是柱子一樣的建築的感覺連在了一起
- 聽古典音樂的時候,拿著筷子模仿指揮,旁邊還是腳下有一個竹子編的傢具
- 還有在飯桌上看媽媽給我錄的米老鼠,播的是很多豆跳過了什麼茶壺之類的最後被誰吸了進去的那一集。
其他的已經什麼都不記得了,聽父母說起來,腦子裡也沒有畫面。
我看了《每日郵報》這篇文章的結論是:
- 科學家認為人類記憶是3.5歲開始
- 研究表明有人最早的記憶是9個月
- 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有準確的記憶
link: Our earliest childhood memories may be OLDER than we think
我相信我們嬰兒時期就可以有一定的記憶,但是
在對數字沒有概念時,嬰兒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年齡的?
在辭彙量有限,邏輯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嬰兒是如何理解發生了什麼事的?
難道不是是年齡稍大以後,對以前發生過的事情的碎片進行整理的嗎?
我自己能記得的嬰兒時事,幾乎全部是不好的記憶,像是出門鞋子丟了,磕到床頭,被貓抓了,之所以能記住,我覺得是因為寒冷,疼痛這一類不好的感覺,才會印象深刻吧。。。
至於年齡,我是到三歲以後上了幼兒園才知道自己的年齡的,所以嬰兒時這些事發生的時間,我只能記得大概是1歲到3歲之間,根據大概的季節,當時的地點,稍微長大一點以後推斷的。
我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但是我寧願相信,因為感知太真實了。
我有我在母親肚子里到出生時的記憶。
在下作為一個畫畫的,並不了解生理和醫學方面的知識,但是突然闖入的畫面感太強烈,大家如果有了解的發現我說的太離譜,可以給我留言,可能我真的是腦子壞掉了。
就是記得肚子里一片紅彤彤,非常溫暖,感覺四周有水,我好像不用鼻子呼吸就能很舒服(感覺真的沒用鼻子啊,太神奇了)。能聽見咕嚕咕嚕的聲音,離我很近,能碰到肚子邊界,軟軟的,但是沒有什麼著力點,像漂著一樣,從來沒有那麼舒服過。然後就是很困,就睡著了。
之後感覺自己很不舒服,想轉個身,但是轉不過來,就硬轉,似乎聽到了肚皮外面的聲音。
然後,不知道過了多久被......生出來了。感覺一個很強的吸力把我往外面拉,感覺頭受到壓迫,但是沒有任何窒息感,之後被冷的不行不行的,這時候畫面全部是黑的,過了一會才有人把我包起來。還是毛巾被的觸感。
就再也沒有那麼紅彤彤的舒服過了。
這是我一天夜裡突然進入到腦海的......我嚴重懷疑是夢,可是太真實了....從來沒那樣過,尤其是之後知道母親是順產......
我的生日在十一月。
也許是臆想吧。
啊對了添一句,我記得母親給我哺乳時的場景,我記得我喝喝就困=_=,然後母親就以為我飽了,就想離開,結果我發現飯沒了就哇哇亂叫,之後就一邊喝奶一隻手把著另一邊.....咳咳。我竟然還記得房間門框長什麼樣。後來跟母親說起來竟然真對的上......懵逼。
我夢的嗎?真是蜜汁尷尬啊。
最早的記憶在1999年12月31號(或者2000年12月31號……這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紀末,不過好像很多人都是99年慶祝的),我是97年12月生的那時候是兩歲多(或者三歲多)。為什麼記得這麼清楚呢,因為那是世紀之交啊。
那天我和爸媽晚上出門,就看到有人在放煙花,我問為什麼要放煙花。爸爸還是媽媽就告訴我因為新世紀了,我還問什麼是世紀。
想想還挺有紀念意義的,我最早的記憶來自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天。
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完全)失去嬰兒時期的記憶,一些內隱記憶被存儲在小腦或脊髓里得以保存下來,如爬行、行走、使用鑰匙打開鎖頭等。
題主想問的問題其實是:「為什麼我不記得我嬰兒時期的過往經歷了?」
「可意識到的過往經歷」,即外顯記憶,有時也被稱為陳述性記憶,它們被存儲在大腦皮層中。我們通常所說的「記憶」就是指的外顯記憶,而其中最終被保留下來的記憶稱為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的形成邏輯是這樣的:
感覺記憶(我看見了一棵樹)→引起注意(這棵樹長得非常奇怪!)→形成短期記憶(過一小會還能想起來,但30分鐘不提可能就忘了)→頻繁讀取短期記憶(「小明我跟你說我看見了一棵很奇怪的樹」)→形成長期記憶(一棵長得非常奇怪的樹)
那麼,據此我們就可以猜測我們失去嬰兒時期記憶的原因了:
- 嬰兒時期沒有發生過值得引起(當時的)你注意的事件;
- 雖然發生了引起注意的事件,但當時的你沒有頻繁讀取這一事件的短期記憶或者不具備反覆讀取這一事件的短期記憶的能力。
第一條需要強調的是,必須是引起當時的你注意的事件才算得上引起注意的事件。比如嬰兒時期的你摸彩票摸了特等獎,換成成年人可能會記住一輩子,但這對你來說並不有趣,因此你很快忘記了這件事,即便長大後你提起這件事也完全是基於後來父母對你的敘述,而不是由感覺記憶形成的長期記憶;
但很難證實嬰兒時期的我們真的沒有經歷過引起注意的事件,於是有了第二種猜測:
嬰兒時期的我看到了一顆紅色的球飛進了屋子裡,我很感興趣,但我很快就被身旁的蛋糕轉移了注意力,「紅色的球」事件沒有形成長期記憶而最終被遺忘了;
或者——
嬰兒時期的我看到了彩虹貓銜著一顆紅色的球跳進了屋子裡,我無比的感興趣,即便是身旁的蛋糕也不能使我轉移注意力,但我不具備頻繁讀取「彩虹貓銜紅球」事件短期記憶的條件——因為我不會表達。我不會說話,不認識文字,不認識貓,沒見過彩虹,不知道如何描述球……於是「彩虹貓銜紅球」事件的短期記憶失效了,我最終遺忘了這件事。
回到問題。我認為掌握語言並不是形成長期記憶的必要因素,如果嬰兒時期的你反覆在腦海中復現剛剛看到的彩虹貓,最終也可以形成彩虹貓的長期記憶(即使你無法描述它),但對於嬰兒來說顯然沒有這種必要。
結論:我認為最早的(外顯長期)記憶,不同個體之間必然存在差異,沒有明確具體的年齡;時間早晚與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及人自身表達能力有關。
知乎有熟人,答案為個人隱私,故匿。
最早的清晰完整的記憶為18個月時,才會走路,確認為真實記憶。
——
在我得知真相之前,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夢:
那一天,1996年秋季,我一歲半,能獨立走路。
當天家裡人特別多,
大人們在家中忙來忙去,沒人顧得上我。
我從家中繞了出來到堂屋門口,
一個本家的伯媽彎下腰來問我:
「xx,媽媽去哪裡了?」
「媽媽睡著了。」我指著堂屋裡說。
媽媽安靜地躺在堂屋裡。
那天我覺得有點壓抑
小時候每一次想起這個記憶也莫名難受
——
很多年後我才知道那不是夢
那一天
是我母親的葬禮
那時候的我太小
完全不理解「睡著了」是什麼意思
只是潛意識裡感覺她好像要離開很久
這個記憶一直以「夢」的名義存在我的記憶里
——
後來父親怕我長大了不認媽媽了
沒多久翻年再娶
隱瞞了我母親去世的事情
而我沒多久也就忘了
小時候有鄰居跟我說
我媽媽去世了 我不是這個媽媽親生的
還問我媽媽待我好不好
我特別生氣
以為她們拿我尋樂子
篤定自己是親生的
——
小學二三年級
認字了
翻奶奶衣櫃時無意中翻出我的出生證
母親那一欄的名字 和我的媽媽不一樣
連姓氏都不一樣
還翻到了父親的結婚證
母親的照片有點陌生 名字和出生證的一樣
好像一切突然都有了解釋
明白了那個奇怪的「夢」是怎麼回事
明白了鄰居們奇怪的問題
——
小學四五年級年級
奶奶鄭重地告訴了我的身世
——
原來
有些很重要的記憶
你再小
它也會想方設法留在你的腦海里
——
除此外
一歲半後也有一些斷斷續續的片段記憶
記憶大多不太美好
因為父親再婚太迅速
(主要是想給我找個媽媽,
怕等我長大了就再也不認媽媽了)
外公外婆無法接受
來家裡鬧
所以記得一些大人吵架的場景
記得我和外婆對話的場景
記得母親去世後和奶奶睡覺
奶奶給我改乳名
記得奶奶抱著我去走親戚
記得我四五歲發高燒打針到屁股疼
記得四五歲第一次乘船一直哭
記得還小到浴盆脫衣服洗澡(三四歲吧)
——————
一回憶才發覺原來我兒時留存了這麼多記憶
——————
我的生母是一位特別溫柔的女孩
和現在的我一般大
外婆說我和您長得一模一樣
我很好
和外公外婆也很好
希望媽媽您也是
這些不成邏輯的文字
是我對我的母親僅存的回憶
我還記得您的
我也懷念您
更:
去年端午節 小舅舅去世了
今年八月八日 外公意外去世了
七月八日他還說等我考研回家
他要給我慶祝的
這個世界上與您有關的人越來越少了
我還在 好好活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