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航天四老」最後一位老先生任新民去世,對中國航天事業有什麼影響?
如題:
二十三位兩彈一星元勛現在僅剩五位依舊在世。
如果那個公司能做到任何一個職員(包括老闆本人)出去遊山玩水,公司都照常運行一般被認為這個公司的管理很健狀。其它地方一樣。
老專家的主要工作在他退出自己的職位時基本可以認為結束了,這時候接班人就要扛起擔子。老專家這時候的作用就是接受我們的尊敬和作為下一代工作人員的榜樣,以及可能的對下一代工作人員的培養(比如去大學帶幾屆學生)。
如果因為一位專家的去世導致某樣技術就受影響,這可不是什麼好事。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老先生一路走好
沒什麼影響
2017年2月12日,著名導彈和火箭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科院資深院士任新民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102歲。他曾領導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屠守鍔、黃緯祿、梁守槃並稱「中國航天四老」。
這樣偉大的「兩彈一星」元勛,值得我們緬懷和紀念,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讓我們一起去紀念堂為他獻上一束花,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他的紀念!
國之重器 民族脊樑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出生於安徽省寧國縣,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導彈總體和液體發動機技術專家。
他從20世紀50年代起從事導彈與航天型號研製工作,在液體發動機和型號總體技術上貢獻卓著。曾作為運載火箭的技術負責人領導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曾擔任試驗衛星通信、實用衛星通信、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發射外國衛星等六項大型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主持研製和發射工作。
有人說,任新民的一生波瀾壯闊,因為參與了眾多航天工程的論證、實施。但他自己卻說,「我一生只幹了航天這一件事。」
與錢學森一見如故 應邀共創航天大業
任新民與錢學森「亦師亦友」,情誼深厚,曾攜手從零開始「干航天」。其實說起來,錢學森於任新民算是「伯樂之遇」。
1948年,任新民成為了美國布法羅大學第一次聘任的中國人講師。儘管在國外擁有優越的科研條件和生活條件,但任新民一刻也沒有忘記「學有所成、報效祖國」的初衷。新中國成立兩個月後,他破除重重阻礙,如願歸國。
1956年,歸國不久的錢學森開始組建我國導彈的專門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錢學森在東北參觀重工業時,一個沉穩、且與他經歷相似的年輕人讓他感覺一見如故,這個人就是任新民。錢學森邀請任新民一起創建中國的航天事業,任新民欣然答應。從此,任新民開啟了自己的「航天人生」。
任新民說過的「五句話」
1.「學有所成、報效祖國」。
2.「黨叫幹啥就幹啥」。
3.「現在還不能這麼說,我提的是下一步的奮鬥目標。這就象爬樓梯一樣,以前的台階都走過來了,如果我們不想讓我們的事業中途停頓下來,就應該向發射太空站的目標前進。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基於我國在航天技術方面已經取得的成就,發射太空站已經是不需要花很多錢、用很大力就能辦到的事。」
4.「搞航天事業是要花些錢的,但把航天事業比作花錢的洪水猛獸就不太公平了」。
5.「其實我沒什麼好寫的,我一輩子只幹了這麼一件事」。
生活中,一位經常穿布鞋的院士
作為中國航天「兩彈一星」的元勛,任新民院士在生活和工作中時刻踐行著「三嚴三實」精神。
有當年經常在發射場採訪的記者回憶說:「任老總有兩個『不像』:一是走路快步如風,爬發射塔架腿腳靈便,不像年近八旬的老人;二是從他的衣著打扮和待人接物來看,不像副部級領導和留美博士。」
上世紀80年代,任新民平時穿的中山裝領子破了,他就讓夫人幫他縫了再穿。他腳上最常穿的是布鞋,戴的眼鏡架因為年頭太久早已褪色。一次,任新民的小兒子要去看演出,他就找出60年代聶帥為老專家訂做的黃羊皮皮衣給兒子穿。兒子不穿,任新民為此還發了脾氣。
在外人眼中,任新民是個脾氣古怪的老頭:平時碰到人,只要沒實質性事情,就不說客套話。只要有人找他聊技術問題,他就會侃侃而談。
在任新民的功德人生中,他用他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以及對科學技術的執著追求,推動了中國導彈技術和航天技術的艱難起步和創新發展,也激勵著後人秉承傳統、不懈攀登,不斷開創航天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任新民崇高的道德風尚、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大師風範,值得我們紀念和學習!
願老先生一路走好!我們會永遠記住您!讓我們一起去紀念堂為他獻上一束花,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他的紀念!
至此,航天四老全部離去,一個時代結束了,然事業依舊。雖然歷史的行程不因為少數人的奮鬥而改變,但是歷史的星空將銘記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歷史的行程是太多合力的結果。
推薦閱讀:
※既然中國航天有ITAR的制約不能接含美國元件的衛星發射業務,那能否在其他國家投資成立發射公司接訂單呢?
※如何看到神舟十一號為了延長時間只帶兩名航天員?
※為什麼看到《火星救援》中中國航天局的劇情會引起笑場?
※從長征五號的發射失敗對中國航天建設步伐的思考?
※航空航天系統的科研院所的實際待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