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的地域差異體現在哪裡?

中、日、歐美對比為主,韓國、菲律賓、蘇丹等的動畫也可討論。

P.S.既然說動畫,就是要把漫畫排除在討論之外,原因無他,就是漫畫範圍比動畫廣太多了。


現有回答實在都有點水,隨便說兩句拋磚引玉下吧。

1.日本電視動畫產業現在是特別的,特點是「廉價」,已經極端了。

2.中韓都有試過學日本的模式,特別是上美,《我為歌狂》那樣的校園偶像劇,《白鴿島》那樣的獵奇SF劇,韓國的中國觀眾比較熟的《奧林匹斯星》、《迷你寵物星》,還有中韓合拍的《瑤玲啊瑤玲》,從形式上來講都學到有八成了,但這樣的製作在國內電視台採購的形式下不賺錢,後來也就沒人做了。

3.但韓國的漫畫發展得要比國內好得多,只是下游輸出多轉向了偶像劇電視電影以及網遊開發。當年李命進的《RO》現在看也還是領先國內一大截,近年的《神之塔》比日系美系漫畫也完全不虛。

4.歐美的電視動畫,青年方向的有DC、Marvel一直在出漫改,有迪斯尼一直在出少女劇、校園劇,都比較fans向。而《辛普森》、《南方公園》乃至《Happy tree friends》,實質上都更傾向於「動畫形式的欄目劇」。

5.即便環境差異很大,美國電視動畫也受到了很大日本動畫文化的影響,尤其是「萌文化」。比較有代表性的可以去看下《彩虹小馬》,以及近來的《RWBY》。

6.所以不要一動就說中國動畫低齡向,即便是日美,面向青少年的動畫也仍然是大頭。各種類型的動畫,大家都試著做過或仍在做,只是日本的行業環境實在太IMBA,大家都做不過它。

以上說得都是電視動畫(網路動畫),動畫電影(劇場動畫)又是另一個情況了。


大致瀏覽了一些答案,個人化的感受頗多,而且主要都集中在當代的作品。
先將個人的結論說出來:本質上沒有地域差別。
對這個結論有疑惑的一定會有很多,先看我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一、動畫的誕生
動畫的誕生原本就是伴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
電影誕生於1895年,而動畫則在1898年已經開始出現,而迪士尼在1928年製作了蒸汽船威利。
去翻看各個地方的同時期的作品你就會發現差異性很小。

美國迪士尼《蒸汽船威利》

中國《鐵扇公主》

日本《鐵臂阿童木》

請先原諒我沒有找到阿童木最早的動畫版截圖。
在這個時期的風格是高度一致的。
如果有機會去看一遍《鐵扇公主》,你一定會笑的,在裡面孫悟空太像米老鼠了。
從動畫開始出現到二戰結束這一段時間是世界比較動蕩的一年,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時斷時續。
美國作為動畫早期發展的國家有著先天的優勢,上海作為遠東的明珠動畫的製作水平也是可觀的,日本在當時由於國家政策原因對於動畫的引進很多是來自於上海。
基本上這個時期的動畫是這樣的:美國→中國→日本。
在這個時期可以說都是在向美國學習,所以不存在差別。

二、各自發展的時期
讓大家產生地域差異的感覺就從這個時期開始。
美國:
美國動畫起步早,更有迪士尼這樣的天才存在,伴隨著《白雪公主》《睡美人》等一系列作品誕生在五六十年代掀起了一個高潮,但隨之而來迪士尼的逝去卻使得美國動畫在70年代走進低谷。

迪士尼《睡美人》

日本:
正是在美國動畫衰弱的時期讓日本動畫有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在此時退出了《弗蘭德斯的狗》《三千里尋母記》等等,這一類型的作品被歸於《世界名作劇場》
無論是故事內容還是畫風都是向歐美靠攏的。

日本《弗萊德斯的狗》

中國:
這個時期的中國動畫達到了巔峰但卻註定是曇花一現。
《大鬧天宮》確定了中國學院派的地位,但因為非市場化的製作方式導致之後的動畫發展與此時基本沒有什麼關係,也就是在66年《大鬧天宮》誕生之後,七八十年代之間基本是空白的。更之後要到九十年代末和新世紀初才重新開始發展。
並且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動畫基本是自成一個體系,與世界無過多交流與之後的中國動畫也沒有太多聯繫,是真正的一塊孤島。

中國《大鬧天宮》

在這個時期中國動畫有所不同是毫無疑問的,但其命中注定無法成為潮流。
日美之間是否有差異反而成為了重點。
我個人認為要衡量差異不能夠單純的通過畫風的對比來衡量,雖然畫風是一個方面,更多的在於影片本身的內核是否有差異。
日本的動畫在誕生之初就基本確定了主要人物歐美化的路子,裡面所有的人物都是金髮碧眼之類的,而故事內核也是符合歐美價值觀的。所以日本動畫本質上和美國是一致的。
因此哪怕在這個時期也是不存在差異的。

三、Now!
中國:
中國在這個時期已經被美日甩在了身後,直接進行差異對比已經沒有什麼意義。這個時期的中國動畫模仿美日的痕迹是很重的,哪怕不是可以模仿,製作者也在無意識中在借鑒美日的優秀元素。
美國:
美國在經歷低谷後,也在這個時期再次引領了世界。
皮克斯的三維動畫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但其核心依然是主流的普世價值觀,鏡頭的運用、動作的設計都與之前的動畫作品、電影作品一脈相承。
日本:
論對80、90後的影響力的話,日本動畫毫無疑問是第一的。在我之前的一些回答中也提到過,80、90的人們剛好是日本動畫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
儘管日本在這個時期引領著世界但依然不意味著有多大的差異。
日本動畫的主要的內容來源漫畫、輕小說,其本質上都是十分深厚的歐美文學的根基。如果拋開語言不談的話,能夠看出多大的差異嗎?

動畫作為誕生在西方社會的一門技藝,再加上這幾十年都是以普世價值觀作為世界準則,潛移默化間大家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是趨同的,所以動畫上本質的差別是很小的,甚至與沒有。

以上就是個人的意見,有問題歡迎交流。


對小孩子智商的尊重程度


商業環境,政策,文化,市場
大概這四點應該是最重要的


利益相關:喜羊羊粉。
答主背景:參加過幾次杭州和上海的動漫展,喜羊羊製作公司的員工還是認識幾個的。
在此怒答。
讓我們先拋開所謂的優越感好么?沒有好好了解以及研究過的請不要亂說話。
拋乾淨之後,我願意平等交流。

我查了一下「動漫」的定義,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在現在看來,這個詞語與「動畫」緊密相聯。
在此我需要解釋一下喜羊羊現在的狀況,因為多數人對喜羊羊的印象只是停留在最初的530集以及大電影的印象上。
我在這裡不過多評論劇情什麼的,審美觀不同不想過多爭論。答主目前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純欣賞,看過了就算數了。
一、電視業務。這個是主要業務,相信各位都知道。目前製作的新篇,按照時間順序不完全排列,有《奇思妙想喜羊羊》、《開心日記》、《懶羊羊當大廚》、《羊羊小心愿》等等。

今天才發現新劇的主LOGO是舊版的……
二、電影業務。這個我不多講,因為屬於公映範圍,時光網上面能夠查詢到。
三、動漫周邊。這個分兩塊講。
1、書籍以及音像製品。書籍分三塊,幼教類圖書、漫畫書、半月刊。音像製品有各個電視版和電影版的光碟,以及《虎虎生威》大電影的原聲CD。
喜羊羊雜誌全部放在家裡,今年沒怎麼買過,放個官網上面的圖片吧。

2、非出版物。這個包括毛絨公仔、文具、玩具等等。
發一張以前我在微博上面放的圖片,攝於寧波動漫博覽會,水印是自己加的,版權歸本人所有。(一不小心看到了黑歷史……)

三、新形象——SimpleLife。

翻牆找到的圖片,以前下載的,這個是台灣地區的塗鴉活動線稿。大陸對這個形象宣傳得不多。
這個形象的定位是年輕人,以時尚為主題,引領潮流。與員工交流過,他們希望宣傳這個形象的時候不用「喜羊羊」這個標識,而是用「XYY」代替。
至於產品么……阿里巴巴上面真的有:喜羊羊與灰太狼時尚女包【價格 批發 品牌 網上進貨】。

關於喜羊羊的問題就說這麼多吧,有什麼想問的,歡迎交流或者與我私下聯繫。

現在中國的動畫大家也看到了,都在朝著動漫的方向前進(不服?再舉一個例子:洛克王國。具體的情況請自行查資料了解)。但是,真正成功的也就那麼幾家。
既然說到地域差異,就想插一句,中國的動漫行業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在此之前做的都是「動畫」。日本的動漫產業做得比我們好,這個不多講。隨著觀眾的需求增加,已經不滿足於只看動畫片這個需求了,他們還想要印有動畫人物圖案的產品,想要一個動漫人物的玩偶,周邊產業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中國的動漫目前就在這麼發展吧。
產業這一塊,因為是朝著其他國家學習,所以地域差異應該不大了。

個人不太喜歡看熱血動漫,或許是已經過了看熱血動漫的年齡。
日本動漫,童年時代看過的有《哆啦A夢》、《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名偵探柯南》、《哈姆太郎》,最近看過《LoveLive!》。

我還是比較喜歡普通的敘事類型。
從畫風上來說,不知道為什麼,日本的每部動畫畫風總是那麼統一。

中國的動畫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做得越來越精美。當然,這個風格與想把動畫做得輕鬆一些也是有一點關係的。

在《喜羊羊》之前,我印象比較深的其中一部中國動畫是《哪吒》。CCTV放《哪吒》的那段時間,總讓我有一種感覺,就是中國的動畫片關於神話題材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當時有人說「中國動畫能看?」這種論調。確實,這種神話題材的東西脫離現實,感覺像是給小孩子灌輸太傳統的東西。因此,只要電視上出現這種題材的動畫片,我基本上都會轉檯,輪番轟炸這些古代的東西,太沒意思了。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中國動畫流失了太多的觀眾。個人感覺那個時候出的動畫政治感太強。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每個人都能看到日本的動漫。
《虹貓藍兔》的出現,似乎是看到了希望。不過據說有太暴力的投訴,後來也沒有了。
《天眼》總有一種模仿《哆啦A夢》的感覺,不過做得還是可以的。
現在就是這樣,有的人習慣把第一個做的視為原創,後來的模仿者視為抄襲。

先寫到這裡吧,以後再補充一些。有什麼問題還是希望各位能夠批評指正。

——————————————————
2014.10.21更新。

答主回來了。接著說。
前兩個星期看到《魁拔》的電影版暫停製作的消息,那天晚上我把第一部看完了,第二部看到一半想睡覺,隔了幾天才看完。
《魁拔》也是一部熱血題材的片子,前面也說了,答主的興趣並不是很大。純欣賞地看完了這兩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是什麼?看完之後好像真的能給少年們一種堅持就是勝利的信念。蠻大人給他的兒子不斷地灌輸自己是厲害的妖俠,他的兒子蠻吉更像是執迷不悟的樣子(直接說就是三個字——被洗腦),覺得自己一定能做得到,最終打敗了妖俠。
不僅僅是《魁拔》,國內有一些動畫/動漫也開始走日漫風格路線。不禁讓我懷疑,國產動畫/動漫真的要走日漫的風格路線嗎?這樣真的能夠贏得觀眾嗎?
不會思考與分析國內的情況,一味地適應現代青少年的口味,做一些沒有本國特色的東西(古代題材還是免了吧),這是各位動畫製作者希望看到的嗎?
缺乏思考是一種悲哀啊。

上面兩張圖片是借過來的,更多圖片請見:國漫有救了!!!少有的神作啊!!!
上面兩張圖片,以及接下來鏈接里的內容,當我第一次在QQ空間里看到的時候,十分驚訝。
一看到作者是口袋巧克力,頓時想起了以前看《1區212》這部漫畫的時光。
去百度搜一下「國漫有救了」這幾個字,除了上面提到的這部片子之外,還有別的使用日漫風格的動畫/動漫。似乎國內的觀眾養成了一個視覺習慣,類似日漫風格是良心之作,普通國漫風格就是怎樣怎樣,存在這樣的偏見。
錯過了最佳的翻身時期,外加廣電總局在2006年的時候在黃金時間限制境外動畫片播放的管制(那時候連方言配音版的《貓和老鼠》都沒有了,杭州話版的),只能放國產優秀動畫片,可能使得國漫給別人的感覺越來越不好。
這一切怪誰?我不知道,也不想說。
PS:對2006年的這個政策,本人有兩個解讀:1、地方保護;2、反文化入侵。

寫到這裡,答主想到一個可能性:日漫的熱血性質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是的,青少年所處的年齡段,有抱負,卻無處實現;有想法,卻因為老師和家長的管制而無法做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的熱血動畫能夠滿足這樣的心理。如同單身漢看A片,年輕女性看韓劇里的男神,一樣的道理。
而中國的動畫,無論是有「政治性」的古代題材動畫,還是現在的《喜羊羊》或者《熊出沒》之類,描寫的都不是熱血故事,而是生活中常見的故事,或者是幻想的故事,敘述較為樸實。

抱歉,寫了一堆的廢話,真正的乾貨就是上面比較的兩段話。
也希望各位就上面所提到的內容與我探討。


國產動畫有一個低齡化的顯著特徵,說教意味很重。這當然也和審理者和(當年的)製作者對動畫的理解就是這個方向有關。近些年有一些轉型的嘗試,不過畢竟還處於起步期,不能作太多要求。
我覺得新製作組首先要解決製作速度的問題才能形成產業,太多太多動畫都是只有概念或者PV(比如戰鬥PV鋼羽),做出來的大製作《納米核心》就是半年做三話。無論怎樣沒有成品就是沒有意義的。

日本動畫相反,越來越成人化,要麼就是劇情黑暗亂髮便當(說的就是心理測量者,哼),要麼就是設定獵奇畫面衝擊(巨人我就忍了,後面再出的我受不了),要麼就是賣腐賣肉,要麼就是玩梗吐槽,總之,越來越不適合(小學,初中的)小朋友看(也沒說不能看)。就沒有一部正經的打怪升級掉裝備學技能拉隊友打BOSS的動畫了么(出了我也不看)。
不過我覺得這和動畫的受眾改變有關,我估摸著是製作方明白與其騙小朋友錢讓他們問他們爸媽要錢,不如直接騙他們爸媽的錢。
要說水平的差距,我覺得日本動畫有兩大優勢是其他地區不能比的:
1.有完整的製作產業鏈,能保證高效高質量的製作。順便一提,最近2D動畫中的3D鏡頭越來越感人了......
2.動畫產業並不孤立,漫畫遊戲輕小說都給了動畫太多好劇本好設定。
(追加吐槽:我說過國產動畫喜歡說教吧,不過我們也就試圖說教小朋友,日本人可是試圖說教所有人,不過說教意味沒那麼重就是了。)

美帝的話真不了解(當然也許他們作品少吧)。
就看了兩眼快樂樹朋友,果然輕鬆治癒,當然和諧以後從劇情到畫風到製作水平也就是個喜羊羊(製作水平還遠不如喜羊羊)。


謝謝提醒…超蛙戰士是大陸的動漫,答煮沒有充分查證,抱歉…向提出來的朋友@張一弘表示感謝~

謝邀。(第一次好激動~) 多圖預警
言歸正傳,總的概括一下:中漫起步雖早,但風格發生很大變化,個人感覺現在處於轉折期間,主流作品面向低齡兒童,畫風比較Q;3d動漫很多,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但不乏好的作品,稍後細說。我主要追日漫,相對更喜歡日漫,日漫里看過純愛的,但較少,主要看的是熱血類少年漫,感覺日漫更為成熟,主題也很廣泛,受眾很廣;歐美的作品看的比較少,所以回答的也會相對較少,希望大大們不要介意。(嘻嘻)
---------------------------------------分割線------------------------------
一:中國篇
從幼兒園開始看的動畫片,九十年代末期到本世紀初期的中漫或者說動畫更為合適,是我認為的黃金期。一部《西遊記》震撼了多少孩子的心,「猴哥猴哥」的旋律縈繞在耳邊。真的是良心之作。以及後來的《哪吒傳奇》《小鯉魚歷險記》《魔豆傳奇》《三國演義》《圍棋少年》《大英雄狄青》《中華傳統美德故事》等動畫,中式畫風明顯,有的比如《三國演義》屬於中日合拍,有些許日式風格,情節很緊湊,打鬥飄逸,對人物的刻畫很有feel,這些作品基本取材自中國古典傳說或者帶有中國特點的動物(《魔豆傳奇》中的熊貓),中國范兒十足,而且不是很低齡化,因為我記得《西遊記》《圍棋少年》以及《哪吒傳奇》是父母親陪我看的,雖然他們不情願,但他們還是陪我看了很多。
這段時期的國產動畫的特點是中國風,基於傳統進行創新,製作精良。因此成為90後的記憶。也是很多人感嘆「童年不是喜洋洋真實太好了」的理由。

然後就是2010年前後,3D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動畫技術的發展。出現的作品比如:《憨八龜》《精靈世紀》(良心之作,OP至今存在手機,可惜太監了)以及成為經典的良作《秦時明月》等,還有很多3d作品不便一一列舉,如同雨後春筍,但是作品質量良莠不齊,有的畫面很艷麗,失去層次感,說其閃瞎「狗眼」不為過。
突然想起還有一部叫做《超蛙戰士》的動畫電影,雖然是Made in Hongkong,姑且算入其中,不知道大大們怎麼看,確實聽到很多人黑這部動畫電影,但我感覺這是一次革命,一次很大膽的嘗試,徐克(導演)聲稱這是第一部中國產的3d硬科幻電影。的確,其中宏大的星際戰爭,戰艦賓士,瞬息間灰飛煙滅;星門開關,轉眼間躍遷閃現。雖然題材屬於常規的星際戰爭,但主角們(青蛙)搞笑的語言和動作還是讓我嘆為觀止。的確是良心之作。

總結:這一時期的國漫(10年前後至今)3d技術成熟並運用,國產動畫進行了創新,與國際化接軌,出現了很多好的作品,屬於在傳統中求發展(《秦時明月》為代表)。

接下來不得不說就是《喜洋洋與灰太狼》《熊出沒》之類

我不是喜洋洋黑,這部動畫從一開始還是很好的,畫風屬於Q版,羊和狼的戰爭中各種搞笑的趣事,讓人忍俊不禁的想法,而且它的目標群體很明確--兒童。剛開始的《喜洋洋》思想很積極,
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以及友情親情,甚至可以得出「沒有真正的邪惡「這樣的觀點。

接下來的作品就明顯不那麼誠意,《羊羊運動會》,《喜洋洋與灰太狼大電影》BALABALA。。。
無力吐槽,明顯向奇怪的方向發展了。且不說喜洋洋永遠都可以逃脫狼穴,它的一些思想也不那麼積極了。一些新聞也有報道,孩子們模仿情節造成悲劇讓人痛心。

我沒有堅持看下去,所以就此打住,我只希望它能夠以誠心面對孩子們。

至於《熊出沒》,我挺喜歡的啊~(掩面)
兩隻熊呆萌呆萌的,光頭強那麼可愛,你們不要黑他(笑)

那麼總結下,國產動畫出現了長篇的作品,打破了52集的魔咒,但是受眾還很單一。我們看到國產動畫在求變化,尤其是網路上的一些作品,比如《納米核心》,真的很良心,比如《十萬個冷笑話》,第一季真的蠻好,第二季。。。不說了,免得遭黑,比如《屍兄》《中國驚奇先生》,都屬於新興的動畫,這些作品畫風接近日式,但不完全模仿日式,看到了動畫人的努力。
從地域性來說就是更包容,結合了日式的特點但保留了國漫的特色。

二:日本動漫

我沒有用動畫,而是用了動漫這個說法。因為日漫總是先發行漫畫再動畫化的。(歡迎提出修改建議)
真正接觸並愛上二次元就是從小學時接觸《七龍珠》開始的。
記得當時攢錢和同學買了全套的盜版,上課時放在桌子下面偷偷地看,被母親發現還挨了打,但還是被那種熱血的畫風所吸引。就此愛上了日漫。

然後就是《數碼寶貝》,至今聽著」夢想無限大「熱血沸騰;《四驅兄弟》中的豪烈二人的羈絆讓我心嚮往之;《光能使者》是接觸的第一部機戰類,也是很熱血,還記得召喚光能使者時的那句」domekesalamo,出來吧,光能使者!「多麼中二,但就是這樣愛著。
進入初中接觸了《火影忍者》《死神》兩部《jump周刊少年》的作品,然後追到現在,吐槽一下《火影》就要完結了,真的捨不得。這類漫畫就屬於熱血類少年漫畫,他們的畫風都很凌厲,一個字」帥「!打鬥時的酣暢,尤其是各種招數,華麗,精彩,招式借鑒了日本的神話,比如:」天照「、」月讀「、」須佐能乎「、」伊邪納岐「、」伊邪那美、」八坂瓊勾玉「等。《火影》的世界觀很大,我一直這樣想,把親情,友情,愛情,正義,忍道,貫徹,背叛。。。結合在一起,岸本構築了一個龐大的世界。雖然借鑒了中國的一些傳說,但是這正是他的開闊的視野所導致的。

《死神》給我的感覺是,劇情比較線條化,但是語言真的好美有木有!

進入大學有了第一台電腦,可以經常看漫畫,斷續的看了《進擊的巨人》、《東京食屍鬼》《Lovelive》(好吧這是真的)。。。

《巨人》和《食屍鬼》屬於熱血漫,我比較喜歡這些題材。《lovelive》屬於少女漫,忍著看完了,但卻是很良心,其中的很多歌曲我都下載了。比如《start dash》。

(算不算福利~)

恩,我看的其實不多,還有一些沒有說到,不過我真的只能算是偽宅男吧。
總結一下(嚴肅臉):日漫起步較早,受眾很廣,既有兒童向,也有少年類熱血漫(我的最愛),也有少女向,耽美向(咳咳),甚至所謂的肉番,里番也被默許發行,並擁有廣大的受眾(我才沒有看過啦(#`O′)喂)。內容中與本民族的傳統結合很深,比如宮崎駿大師(沒有說到,抱歉),與時俱進,總體而言,很成熟。深受各國愛好者喜愛。

三、歐美
額,真的沒什麼可以說,小學的時候看過《貓狗》,很逗比,好基友在一起開心的生活,吵鬧。
《麻辣女孩》也是美式畫風,超能力類型的,具體記不清了,抱歉。《飛天小女警》也屬於超能力類,三隻主角好可愛啊~然後就是一些夢工廠的電影,迪士尼的動畫如《米老鼠》之類。

總結一下:美國動漫線條比較簡單,或者對細節的刻畫不是很詳細(歡迎打臉),尤其是2d動畫,
題材中兒童向的如《貓和老鼠》成為了經典,其餘作品超級英雄居多,當然也有如《happy tree friends》之類」有意思「的作品,受眾依舊很廣,(國產又中槍),成人向也很成熟,這與美國文化的包容開放有很大關係。至於超級英雄也表現出了美國人個人主義傾向吧。

我個人還是很喜歡日漫,感覺日漫不僅僅是漫畫,它借漫畫表達了一種想法,構建了一個世界,傳達了一種觀點。相比而言,國漫更多的是對故事本身的闡述,有思想的作品還是很少,當然這也是動畫本身的局限,但我依然相信國漫會有崛起的一天。而美國動畫幽默與熱血兼有,但由於答煮涉獵較少,不敢做太多評價。歡迎討論。

終於結束了,好激動啊(逃


中國動漫:內容
美國動漫:內容+幽默
日本動漫:內容+精彩+靈魂

首先,本人喜歡的動漫僅限於日本的動漫,國產的和歐美的動漫幾乎不看,我很難想像喜洋洋熊出沒能表現出什麼作者的什麼思想啊哲學類的什麼東西,屬於惡搞型的,我看喜洋洋從來沒笑過,我不能說喜洋洋就代表了國漫,但是這種點擊率還能讓我說什麼?看完了就跟喝白開水一樣,完了就完了,沒什麼可回味的東西
歐美的動漫接觸的更是不多,我能想像到的只有冰河世紀這個電影,啊對了,貓和老鼠,米老鼠,想來想去全是為了讓大家哈哈一笑,幽默+誇張的手法,話說喜洋洋是不是就是模仿人家貓和老鼠的啊?至少製作是越來越精美了
看日本動漫是從小學的七龍珠開始,然後各種看的,經常是一邊看一邊抹眼淚的,這是靈魂的東西,我辭彙量小,找不到能形容我感受的東西,因為動漫,我可以放棄電影,電視劇就更沒有什麼可比性了,好久沒看了......每次看動漫都有一種感觸,觸動到靈魂深處的東西,當然如果國漫那天也讓我又這種感觸了,我不會去拒絕
寫的不好,還有一點就是中國有個叫什麼廣電總局的部門,據說一年內99%以上的作品之間就被封殺了......導向性那麼強,也無怪乎作品的水平了


應邀,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艾特我……
動畫我只看過中日美,日本較多,美國特少。
所謂地域性應該就是所謂的文化差異性、思想差異性,已經政府的管理態度。
中國總說以和為貴所以一有點打鬥就禁,實際上後面還有句意思大概是別人來打我們我們也得打回去。
小日本么,哪裡都擺脫不了軍國思想,不打打殺殺就癢,超能力各式各樣都有,還有戀愛劇情啊之類的,至今為止見過最牛逼的戀愛就是小學三年級談戀愛(沒錯就是百變小櫻),也是這個原因就被禁了。
美國大概是自由風氣慣了,需要一個凝聚力,於是超級英雄就誕生了。超人啊什麼的。後來腦洞更大,大家都聚集到一個世界打架去了。


不知道為什麼答題者都固著於現如今的動畫,忽視了長久以來的這些地區的發展。

中國動畫
最早應該是民族風傳統
從1941年第一部大型動畫《鐵扇公主》開始

到後來年度型的動畫片
《大鬧天宮》1964

《哪吒鬧海》1979年

甚至到了後來80年代的《葫蘆娃》90年代的《人蔘王國》
都體現了濃郁的中國風,從視覺上多用傳統的中國繪畫、剪紙、皮影戲等藝術形式,配樂方面也有京劇等作為載體。
從內容上來說,雖然有些是有更多教育意義的(如《小蝌蚪找媽媽》、《驕傲的將軍》、《阿凡提》),但是這些電影動畫,卻都極具反叛精神,也不僅僅是面向兒童的(看過的人應該知道裡面的魔幻風格,血腥內容比現在的《喜洋洋》不知深刻多少)。

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日韓美等地的動畫引入和衝擊,中國動畫陷入了低谷和徘徊期,開始模仿,同時也開始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記得當年有《動畫城》這個節目,只放國產動畫,也每天都豐富多彩不重複。但是現在卻總覺得小孩子只知道《熊出沒》和《喜洋洋》。

早年的非電影型動畫片,《九色鹿》《三個和尚》《雪娃娃》《人蔘娃娃》《牧笛》《晴天和雨天》等
80-90年代的非電影型動畫片,《太陽之子》《魔方大廈》《藍皮書大臉貓》《舒克貝塔》《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邋遢大王》《小糊塗神》《十二生肖》《黑貓警長》等

日本動畫
日本早年的漫畫家,其實是受中國傳統動畫和傳統文化影響頗深的。但是由於日本的整體環境,使得他們可以用漫畫為生,也因此更容易繁榮發展。
早年間引進的日本動畫,有幾個類型。
少女言情類
《花仙子》《美少女戰士》

熱血少年類
《足球小將》《四驅兄弟》《灌籃高手》

魔幻類(一般和上面兩類高度重合)
《阿拉蕾》
偵探類
《名偵探柯南》

在中國動畫漸漸沒落的同時,突然日本漫畫從網路大批流入中國市場
此時的漫畫,多以華麗、奇幻、陰暗為基調。(死神系列、天使魔鬼、世紀末毀滅等元素充斥)
而現在的日本動畫也與過去又發生了很大變化,變成了萌、宅、美型等元素的多種拼湊。
從畫面上看,早期以人物纖細,細節精準,人物歐化的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基本是更簡單的線條,人物比例更誇張,更扁平化。以內容推動。

美國動畫
美國漫畫和日本漫畫共同的特點是,有很多是專門針對成人的部分。但是不同的是,美國漫畫針對成人的部分只是讓成年人背負了國家和責任,而日本漫畫是從內容上變成限制級。
美國的兒童漫畫最著名的應該是迪士尼系列。
有動物系列,米老鼠唐老鴨等任務
公主王子系列,從白雪公主、灰姑娘等開始直到近年的冰雪女王

在兒童部分,這些動畫肩負著,稚氣和教育的雙重任務,也現實的反映了一些社會問題(女權解放)。

在成人部分,最著名的就是超級英雄。
如現在大家熟悉的電影方面,DC的《蝙蝠俠》《超人》
漫威的《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復仇者聯盟》《X戰警》《神奇四俠》等
索尼的《蜘蛛俠》

這些都是先有漫畫作為依託的。
從繪畫風格來說,美國動畫更具寫實意義,不光是從內容深度上,更是對於人物的描畫上,人的比例雖然有誇大但是比日漫更現實立體。

同時80-90年代也有很多美國動漫被中國引進,《小神龍俱樂部》裡面就有很多
比如《丹佛最後的恐龍》《龍與地下城》《摩登原始人》《梵希公主》《神偷卡門》《捉鬼特工隊》《夜行神龍》《刺蝟索尼克》等

--------------------------------------------------------------------------------------------------------------------------------------------
隨著市場的發展成熟,中國的動畫也開始成長回歸到最初面向成人的時代,希望大家能夠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入的接觸。

最後補充一下小時候看過的一些其他國家動畫
韓國的《西遊記》
法國的《巴巴爸爸》
捷克斯洛伐克的《鼴鼠的故事》
德國的《火星上的小老鼠》
這些都是看似有些稚齡但是非常不錯的動畫片,可惜現在的小孩子接受太豐富的世界已經看不到了。


同樣的人物可以有完全不同的風格。以Marvel為例,我們可以看出日美動漫的差異。
日本株式會社和Marvel拍的動漫:
Iron Man (2010) - TV Series

http://www.imdb.com/title/tt1707807/?ref_=ttmd_md_nm
X-Men (2011)- TV Series

http://www.imdb.com/media/rm950780672/tt2070571?ref_=ttmd_md_nxt
Marvel拍的動漫:
The Avengers: Earth"s Mightiest Heroes (2010–2012) - TV Series

Pictures Photos from The Avengers: Earth"s Mightiest Heroes (TV Series 2010
Wolverine and the X-Men (2008– )

Pictures Photos from Wolverine and the X-Men (TV Series 2008
美漫Marvel人物線條粗獷,幀率明顯低於日漫Marvel。而日漫光影,人物細節都處理的很仔細。


只說國漫吧,雖然偏題了還是要說,
第一種:無腦賣萌劇情無限循環,如喜羊羊
第二種:模(chao)仿(xi)日漫,代表作金甲戰士等
第三種:正常的有中國特色的動漫,說教性太重,這個就不舉例了,隨便抓一個動漫一定要宣揚好品質,好美德...
所以國漫火不了
至於自掛東南枝什麼的完全是拉低觀眾的審美下限,這裡就不談了。


不同國家的動畫,畫風自然不同。美國動畫側重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動畫人物,其情節豐富,以動畫內容入勝,如史努比,海綿寶寶。日本動漫自然側重以顏值,精美的畫風吸引大家了,但其中也不乏很多內容優秀的好作品,像宮崎駿的動畫系列,一直是我的最愛,不僅畫風美,更是教人各種人生哲理,啟發我們大自然的意義。星海城的作品最出名的應該就是秒速五厘米了,內容自然是深刻的沒話說了,沒有點理解的人其實有點難看懂其中的意義所在了;就單單其畫風而言,相信是讓無數人敗倒的,自然我也不例外(差點激動的買了畫集)。中國的動漫,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了,畢竟自己國家的動漫依然在發展中,哈哈,我就不多言了。做得最好應該就是秦時明月了,無論內容畫風,應該都是中國動漫中比較好的作品了,自然我也是非常喜歡的。


謝邀,第一次回答,略忐忑,沒有什麼技術性知識,就說一下自己感受。 首先我想說中國動畫,中國動畫其實對我不是特別有吸引力,它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面向低齡群體,無論故事情節還是人設,抑或其畫風和語言風格,大多投小孩兒所好,也不能說它就不好,作為動畫片它也足夠了。另外想提一下秦時明月,完全不是國產動畫的畫風和劇情,美美的,也有劇情,喜歡。至於人物動物僵硬,畢竟技術水平也擺在那兒嘛,可以了。再者,雖然我不是特喜歡國產動畫片,但我心裡還是挺喜歡兒時的葫蘆娃西遊記和哪吒傳奇之類。對於現在的喜羊羊熊出沒之流,只能說一句我真的老了。也有成年人會喜歡某些國產動畫片,像我二嫂,可喜歡喜羊羊了,畢竟不動腦子也是一種休息嘛,也挺好的。
然後是日本動漫。日本動漫產業鏈相當完整,技術也相當成熟。我是一個日漫迷,曾經為它哭為它笑,為它盼每個周四周五,也為它學過日語,還為它花過不少錢(……),太喜歡了,反而不知道說什麼了。最先看的大概是聖鬥士美少女龍珠之類(所以說真的老了),接著是數碼寶貝神奇寶貝神龍鬥士十二生肖之類,再後來就是宮崎駿和少年JUMP的各大台柱子。畫面精美,劇情精彩,要說思想深度,那也有。它以動漫的形式演繹電視劇/科幻片/教育片的劇情,又比後者更有美感,我沒法兒不喜歡。
接著說美國動漫。這個看的不多,無甚了解,印象中也就貓和老鼠,唐老鴨之類,還有海綿寶寶,人物造型沒那麼喜歡, 都看不下去,就不說了。
最後是韓國泰國之流。咦?它們竟然有動漫的么?哈哈哈!&>$


謝邀


已經被喜洋洋和熊大洗腦,感覺自己智商已經嚴重倒退。


區別在於國人始終不能承認二次元人物顏吸引人的重要性~~~


說說自己的看法~
其實我是一隻日漫迷每一季大概我都要追10部左右的番~
但是現在的日漫正向著一種更加低齡的方向發展~這大概和日本社會的後泡沫時代的瀰漫在年輕人之中的不想長大的~不想去面對這樣的心情有關~
如今日漫比如像《魔法少女伊莉婭》像《漆黑的子彈》像《機巧少女不會受傷》像《我要成為雙馬尾》甚至當時奇熱無比的《刀劍神域》和《進擊的巨人》都在以一種以戰鬥詮釋熱血,以賣萌詮釋魔幻的方式進行~如今的日漫很少會出現類似於《fate/zero》這類的良作也看不到諸如《EVA》時的以神學和哲學貫穿整部動漫的現象。
歐美


來自文化差異,各個民族有不同的思維方式。


看《喜洋洋與灰太狼》和《叛逆的魯魯修》,看《豬豬俠》和《七龍珠就知道差別多大了》……


推薦閱讀:

中外動畫電影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新海誠會成為下一個宮崎駿嗎?為什麼?
京都動畫公司為什麼能做到把平淡無奇的原作題材改編成成功的商業動畫?
《黑貓警長》到底是一部怎樣的動畫?它傳達的價值觀是什麼?它創作的背後有什麼故事?
為何迪士尼不重視王子形象?

TAG:動畫 | 地理 | 動漫 | 原聲音樂OST |